第一篇:【部署讲话】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理论 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理论
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下面,结合***实际,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讲五点意见。
一、聚焦新时代,准确把握我国发展处于的历史方位 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总书记深刻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对于团结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事业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求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自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给中华民族新的蓬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中国进一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书记用‚三个意味着‛概括其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书记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抵达这样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归其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历史充分证明,只要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势不可挡。现实也充分表明,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有了无比坚强的前进力量。
二、聚焦新使命,准确把握“四个伟大”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总书记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认识到,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我们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聚焦新征程,准确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任务目标
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总书记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围绕两大布局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和举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四梁八柱‛性质的基本框架结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同时,围绕贯彻落实这两大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在分别阐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时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举措。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四、聚焦新理论,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 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觉得,要做到‚三个准确把握‛。
要准确把握基本内涵。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在报告中用‚八个明确‛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准确把握基本方略。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提出了14条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持续探索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六大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党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用‚八个坚持‛提出了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以‚十四个坚持‛构成了基本方略,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聆听时代声音、顺应时代变化、不断认识规律、持续探索创新的集体智慧结晶。以‚十四个坚持‛为内容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体现,顺应了中国自身发展规律,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明确回答了我们的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问题,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
准确把握历史地位。过去五年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民族复兴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大手笔谋划国内国际大局,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力度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政治清明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持续繁荣前所未有,文化自信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前所未有,强军建设前所未有,大国地位前所未有。这些历史性变革和伟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就在于有总书记发挥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核心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总书记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与坚定信念,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爱戴,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维护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
五、聚焦新精神,准确把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路举措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一)在抓实学习教育上下功夫。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要强化教育培训。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心内容,进行封闭式集中学习培训,采取聘请专家讲课、组织中心组成员观摩学习、召开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方法,让中心组成员学有所获。分层次举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讨班,集中一段时间分期分批轮训党员干部,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学懂学透,用以指导工作和生活。要强化巡回宣讲。选调政治素质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党校教师组成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做好集中培训和集体备课,按照高质量、多层次、全覆盖的要求,分赴各地,广泛开展面向基层和广大群众的宣讲活动,确保学习覆盖到全体党员、各个层面。要开展理论研讨。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座谈会、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做专题辅导,联系实际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
(二)在锤炼过硬本领上下功夫。总书记强调,‚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总的来讲,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过硬、作风过硬,但是面对党的十九大新精神新任务新部署,我们要持续锤炼本领,为推动各项工作提供保证。要增强学习本领,就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着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就是要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就是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的能力,提高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要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就是要牢固树立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是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要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三)要在提升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当前,**的发展已到了爬坡过坎、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切实增强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水平。一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观大势、谋全局是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要求。如果只谈政治路线,不谈具体工作,就会成为‚空头政治家‛;如果只谈实际工作,不谈政治路线,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自觉地把工作放在大局中来谋划、来部署、来展开,做到胸中有大局、手上有抓手、脚下有行动。要紧紧围绕***奋斗目标,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二要坚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认识再高,政策再好,没有落实,一切都无从谈起;不抓落实,目标再好,蓝图再好,也是镜中花、水中月。愿不愿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体现的是能力素质、精神状态和作风形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大抓落实,全面提高工作执行力,坚决杜绝过关心理和撞钟思想,彻底解决作风疲沓、办事拖拉等问题,彻底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懒政思想,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发有为向前冲。三要坚持守土负责、敢于担当。责任是信念之基,担当是力量之源。很多工作之所以出现问题,不是因为我们缺少能力办法,而是缺乏担当尽责的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日无为、寝食难安‛的责任感,秉持攻坚克难、一抓到底的干劲韧劲,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一个一个地破解、一项一项地攻关,坚持做到每件事、每项工作都紧盯抓牢,确保件件有落实、件件有成效。
同志们,现在已进入第四季度,各项工作已进入决胜关头、收官阶段。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抓好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在新的征程上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新时代 新征程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新时代 新征
程
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新时代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吹响了催人奋进的冲锋号。报告所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保护耕地”等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为今后我们国土发展进一步明确方向。作为基层国土部门,我们要立足岗位,切实肩负起集约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责,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一是要全面准确学,确保学悟透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积极创新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要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认识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战略、新任务的深刻内涵。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开发与保护并举,严格坚守耕地红线。按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要求,深挖垦造后备资源,统筹安排垦造耕地和建设用地地块,落实“以时间换空间”举措,对于“十三五”期间或更长时间段内暂时不用于建设的区块,优先用于垦造耕地。并继续做好已验收入库的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同时,要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做实做细各项保护措施,坚决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要节约集约用地,提升土地要素保障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灵活土地配置方式,不断吸引高新企业落户集聚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土地批监管,强化合同履约管理,通过信息公示、预警提醒、开竣工申报、现场核查、定期巡查等手段,实现对国土资源批后开发利用的全程监管。
四是要提高服务效率,健全完善优质服务机制。围绕“一破、一提、三早”的目标,提高效率,树立部门形象。“一破”,破解用地指标空间难题,保障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一提”,土地批报再提速度,进一步缩短土地报批时限,使用地项目建设能够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三早”,建设项目早对接,科学安排指标,有序推进供地;上级部门早沟通,取得政策支持,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同级部门早协调,形成部门合力,破解发展难题。
五是要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国土铁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常态化、高质量上下功夫,抓细各项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在开展理论学习、改进纪律作风等方面从严管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打造国土铁军夯实基础。
第三篇:新时代 新使命 新思想 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解读
新时代 新使命 新思想 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至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报告列举了我们取得的十个方面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是新时代的坚实基础,这些成就实现了国家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没有这些成就就不能说我们国家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又一次深化。从我们取得的成就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同时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新时代和“两个没有变”清晰地定位了我们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新使命、新思想和新征程的基础和前提。
二、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完成历史使命,需要我们进行伟大斗争,需要我们建设伟大工程,需要我们推进伟大事业。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报告指出我们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新的社会矛盾的化解,必须进行斗争,这个斗争不是战争式的斗争,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解决新问题的斗争;是自我革新,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的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党始终不变色、不变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之路,这条路的寻找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智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发展中国,能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的时代有新的命题,新的思想回答新的命题,引领新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一个新的时代课题,那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用十四项基本方略进行具体谋划。八个明确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十四条基本方略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正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四、系统理解党的十九大的战略安排和总体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总书记说,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动适应,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补齐短板,切实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大会为我们规划了未来的美好蓝图,也提出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和党的建设九个方面。只要我们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结语
新的时代有新的使命,新的使命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思想指导新的征程。共产党人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把人民的需要和冷暖记在心上,化作行动。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吹响了新征程的号角,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继续奋斗,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党建办供稿)
第四篇:肩负新使命 迈进新征程——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肩负新使命 迈进新征程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伴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深深地印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的铿锵之音,响彻在人民大会堂,回荡在神州大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战略之举,高瞻之举,特别是此次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是一场动真碰硬的‚政治大考‛,改革大考,考的是灵魂,检验的是忠诚。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着历史性重大改革课题,作为改革参与者、指引者、实践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历史向来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我们必须初心如磐,定力如山,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在改革这场‚政治大考‛中担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一、坚定政治信念,做拥护改革的‚领头雁‛
总书记曾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改革进入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各级军政干部要严格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切实发挥‚头雁效应‛,在各个方面作表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特别是各级军政主官要切实担负起抓工作带队伍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团结带领广大官兵在改革这场政治大考、能力大考和作风大考中交上合格答卷。
改革的目的是趋利避害推进社会发展,消防工作长期以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持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前进发展紧密相连,改革将会改变现在应急救援单一,专业人员流失等问题,弃利弊端,朝着有利于消防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每位官兵要不计个人得失,充分相信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拥护改革,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得到与失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身体力行地投入改革,充分相信改革后消防工作会职业化更重,救援能力更强,消防实业发展会更高。公安消防现在面临着改革,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这个过程中的困难需要大家一起来面对、一起来克服。作为现役的消防官兵,在此时更应该坚定政治信念,稳定军心,不能因为即将改革就放松训练,放松思想认识。人们不会因为你们换了一套衣服,换了一个称呼而不认识你们,而不承认你们的功勋。要知道,英雄永远都是英雄。今天我们投身改革,面对进退得失,重温烈士‚党有指示,虽死不辞‛的精神,就要以之为榜样,做改革的坚决支持者、模范践行者。
二、提高视角定义,做推进改革的践行者
推进消防工作改革必须自觉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更高的视角定义消防工作职责,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消防工作,发扬务实作风、创新精神,出新招、求实效,积极主动、审慎稳妥地为消防工作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消防部队面临改革这一重要任务,积极稳妥做好改革工作是对全体消防官兵的又一次重大考验。要充分认识到消防改革既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消防改革臵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来思考、来推进。要坚定信心、增强动力,把长期以来在公安大家庭、大学校中形成的带有消防职业特点的好传统、好作风,作为消防队伍长远发展的元气和底气,传承好、发扬好,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改革的推进落实。
消防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部分,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当前的形势下,与时俱进改革机构设臵,明确消防的身份、归属、职能等问题,相信这对于消防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从此不用再纠结消防到底属于军还是属于警,让消防在履行社会职责的时候更加有底气。任何一次改革,必须有阵痛期,需要承受脱胎换骨之苦,承担破茧化蝶之艰。我们既是改革贯彻者、践行者,又是基层带队伍干工作的带头人,我们要在思想上划红线,坚信改革信念不动摇,作风上明底线,永葆本色不变质,行动上守底线,言行一致践行动,越是处于改革的十字路口,越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抓好队伍管理稳定,又要严抓火灾防控不放松,要正面引导弘正气,领导干部要带头唱响主旋律,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正面宣传改革信息,凝聚正能量,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筑牢官兵改革自信,信仰坚定。
三、提升实战能力,做守土有责的主人翁
改革势在必行,机遇不容错过。作为军政主管,不仅要接受挑战不畏俱、面对困难不退缩,也要自己补、自身硬,还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始终按照战斗力标准谋划开展工作,坚决做到先行先至,启发和带领广大官兵发挥最大的创造力,才能带出过硬的部队和过硬的战斗作风。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方略,集中体现了全党智慧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对消防工作而言,正是改革的机遇期。我们要做守土有责的主人翁。‚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每名消防员的梦想追求。逐梦之路,我们要把消防工作职责履行好,就是要顺应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服务的大局要求,不断改善消防执法服务环境,做到公平公正执法、文明优质服务,推动消防服务更为社会和群众满意。
新体制、新使命、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就是为了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体系,整合优化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消防部队作为应急管理的其中一部分,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国家队肩负的任务更重,自身素质要求更高,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聚焦灾害事故谋打赢研讨探索科学高效的灾害处臵对策,深入推进实战化,专业化训练,健全联勤联训联战机制,推动灭火和应急救灾能力更高层次发展。
消防部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是一支特别听党指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队伍。长期以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消防官兵奋不顾身地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消防官兵不畏艰险、逆向而行;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消防官兵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用牺牲和奉献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无愧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一赞誉。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各级消防官兵要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职责使命,树立底线思维,时刻绷紧‚防大火‛这根弦,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全力降低火灾风险,加强风险评估,紧盯火灾高危单位和重大火灾隐患,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针对性治理。要全力做好应急准备,一以贯之做好实战训练和执勤备战,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切实做好‚灭大火、打大仗‛的准备。要全力稳定队伍,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铁规禁令,以更高的标准落实中央提出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坚如磐石的担当投入消防改革事业征程中。
第五篇:新时代 新使命 新思想 新征程——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01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和新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71次掌声,210分钟,32440余字,喝1次水,全程站立无休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网友赞叹“没有任何人能很轻松地对待工作,没有人不用付出努力就能成功”,外媒美誉其为一次中国共产党的“超级公开课”。面对3.2万多字的报告,如何把握其精髓?请跟随我们一起温习和品味十九大报告的字里行间,感受中国蓬勃发展的脉动,把握中华民族时代的风向。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大会报告的主题比较长,我想用四个字对大会报告的主题作简要解读。第一个是“心”,即不忘初心。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个是“旗”即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个是“路”,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个是“标”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的是使命,讲的是目标。
报告分为13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 创新社会治理;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在收看电视直播之后,我强烈地感觉到一个新的中国时空到来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949年,中国结束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历史;今天,中国正在用“一带一路”引领新的全球化,开启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已经走近舞台的中心,并将在这个世界舞台上有更大的当担,更大的合作和更大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接近美国。有专家预计,在2025年左右有望超过美国。事实上,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早在2015年就超过了美国。预计到2036年有望进入发达国家行列,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是一群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历史,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既是发展改革的受益者,更是发展改革的主人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中国的发展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什么是新的发展阶段?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是一个伟大的政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我们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 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对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这是注定载入史册的时刻——“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向世界郑重宣示。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高扬。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更加光明。
十八大以来,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国发展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必须回答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作出有力回答——习近平作大会报告中首先讲了这五年的工作中,讲我们在干什么。这就是五年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有一句很精辟的话:“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极不平凡”四个字,说出了全党8900多万党员、全国13亿多人民深刻的感悟、无限的感慨和无比的自豪。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为什么说这5年很不平凡?原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历史方位的不平凡。
——这五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为关键的五年,这五年取得的成就为我们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关键时期的五年,这五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着。
——这五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这五年的发展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更加现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解决的问题的不平凡。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5年来,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哪些难题和突出问题?)
第三,出台的举措不平凡。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5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这“三个重大”中,重大战略举措包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方针政策包括深改组会议通过的200多个政策要求;重大工作包括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二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三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四中全会)、制定“十三五”规划(五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六中全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第四,工作效果的不平凡。总书记在讲话中讲了十个方面的成绩:
十九大报告中梳理的五年成就主要是什么?
十九大报告将治国理政成就归纳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10方面。总书记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十八大以来我们 党和国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概括地说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十个方面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
【十大“成就”】
1、首先在经济方面,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科技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科技水平跃居世界第二阵营。研发投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资国,接近美国研发投入。创新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2、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五年间,共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5、在社会发展方面,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了世界减贫奇迹,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2亿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6、在绿色发展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7、在国防建设方面,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国防实力再上大台阶,进入世界第二阵营。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9、在外交方面,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方案顺利促成等,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10、在党建方面,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两句话的精辟概括铿锵有力、客观准确、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一是全方位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一往无前的宏大气魄、激浊扬清的责任担当、雷厉风行的果敢行动,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在各领域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是开创性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智慧、大视野、大格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 治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三是深层次的。五年来的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先后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很多改革成果都已经通过立法和制度确认下来。综观古今中外改革史,像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全方位、宽领域、大力度、深层次主动改革世所罕见。
四是根本性的。五年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的面貌、国家面貌、军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心凝聚了,军心振奋了,民心昂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这五年,我们想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把握好“变”与“不变”辩证关系,中国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更加光明。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变化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历史性变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出台更多重大举措,推出更多有力措施,做出更大努力,满足人民更多层次、更高水平的需求,解决好区域、城乡、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不变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从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坐标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从中国在世界所处的空间坐标看,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人均GDP虽然已经超过8000美元,但仅相当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左右„„
两个“没有变”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我们既要保持理论自信,也要坚持战略定力,确保“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和基本方略
(一)实现新时代的新使命必须进行“四个伟大”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要求我们党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个伟大”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艰巨性。
1、进行伟大斗争是前提。近百年来,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实现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初步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目标。今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 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这一过程不可能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既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又面临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比如,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将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涉及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复杂性和难度前所未有。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不会那样平坦”“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发扬斗争精神,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未来而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夺取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2、建设伟大工程是关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一再证明,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能够把全国56个民族、十几亿人的力量紧紧凝聚起来。96年来的实践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危机和艰难险阻,我们党都能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管党治党,从而更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3、推进伟大事业是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又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既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又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实现伟大梦想是目的。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展现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围绕顺利实现艰苦卓绝的伟大梦想,必然坚定不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提供强大动力,也需要毫不动摇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还需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确保改革和发展始终沿着的正确方向前行。只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才能共同托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
(二)新时代催生新思想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具体阐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十四项基本方略具体谋划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谋划了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八个明确”,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讲,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八个明确”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将用两个15年分阶段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目标的提出,勾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一公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让人切身感受到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论断是那么真实、可感。
“十四个坚持”,它主要是回答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告 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步骤等等。“十四个坚持”之间是彼此依存、相互关联协调、不可分割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略体系。“十四个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圆心,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布局,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行谋划,直到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轴,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同心圆’。”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既是改革发展的路径,也是改革发展的目标,同时还是改革发展的方法。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是理论上的回答,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的回答,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讲方略、办法、路径的问题。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贯穿于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始终;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以贯之的红线。这再次提醒全党上下,要牢记“我是谁”,明确共产党人对自我身份的准确定位;要明确“我从哪里来”,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要把握“我现在在哪里”,廓清标定党和国家事业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坐标;要清晰回答“我将要到哪里去”,指明继续前进的方向与目标。
三是,体现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要求,围绕新目标、新矛盾,抓住了改革发展的关节点。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现在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一关键时期即将到来之际,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战略谋划“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本次报告的最大创意,即描绘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怎样的战略部署和发展路径?总书记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人均收入水平、人 类发展水平、主要现代化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领先,在世界的地位更加凸显;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覆盖全体人口等。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里突出的变化有两个:其一,核心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志着中国进入强国时代;其二,现代化目标内容更加全面,不仅包括经济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文化上的文明、社会上的和谐,还包括生态上的美丽,也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与目标之间的联系。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蓝图已经描绘,号角已经吹响。空间面貌的改变是岁月的积累,时代递进的是量变的必然。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