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奸文化泛滥是经济殖民化的结果
汉奸文化泛滥是经济殖民化的结果
我这几天一直在看有关《色·戒》的讨论,乌有之乡的有关的文章我都看了,而且还登录了一些典型的右派网站,反面的声音也都看了。在看的过程当中我不禁感慨,感慨当初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牺牲了2800万烈士,过了60年的太平日子,有可能就要结束了。汉奸文化的泛滥,往往是一个民族国难当头的先兆。可以这样讲,目前汉奸文化的泛滥,是经济殖民化的结果,不仅仅是《色·戒》,在这之前的马立诚、袁伟时等现象,表明中国的汉奸文化已经泛滥了一个时期,这是和中国改革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
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私有化的改革,主要是国内分配规则和经济秩序的重新确立,结果老百姓都尝到了,今天老百姓已经知道了马王爷三只眼。第二阶段殖民化的改革,主要是国际规则的重新确立,这场改革可能对我们民族带来深重影响。在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规则的一体化,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每一个国家都想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规则,美国在这样干我们也想这样干,世界正在进入争夺规则的斗争时代。但是就目前来讲,世界一体化的规则正在由美国制订,美国最高明的地方不在于从外部完成了对中国能源的包围,从内部控制了中国的产业,也不在于正在迫使中国解除金融管制,全面进入中国的金融领域,美国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在中国的思想界、理论界、文化学术界,培养了一支汉奸精英队伍,这是美国人最让人佩服的一点。目前这种汉奸文化的泛滥,就是美国人的一大杰作。
现在经济殖民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就拿最近石油价格上涨来说。最近国际石油价格正在迈向一百美元,可以这样讲,石油和粮食是发达国家掠夺控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富人掠夺控制穷人的两个基本工具。这次石油的涨价,本来是一场保卫美元的运动,通过石油涨价制造对美元需求,维持美国对全世界打白条的美元地位,可是我们却再次提出了与国际成品油价格接轨的口号,而且这个口号来头很大,不可阻挡。一个石油,一个粮食,它们是推动通货膨胀的两个主要发动机,粮食这台发动机去年已经点火,也是追随美国搞生物燃料,结果在一片发展生物燃料的叫嚣中,粮食价格大涨,粮食出口的美国发了大财,而我们却是食品价格暴涨,生物燃料没炼出来,倒炼出一个通货膨胀来。七月份食品价格暴涨46%,上个月大涨17%,幸亏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发明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CPI(城镇消费品物价指数),强行把这个数据给扭曲给降低了。特别是那个核心CPI的构成中,没有食品、没有能源、没有住房、没有医疗和教育的绝大部分,大家看一下自己的生活开支,扣除这五项后的城市消费品价格指数还有什么意义,这就叫中国特色,还美其名曰是符合国际惯例。我说中国老百姓也倒霉,凡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都不符合中国国情,凡是对中国老百姓有害处的,都符合国际惯例,你说咱中国老百姓怎么就这么倒霉。现在又要和国际成品油价格接轨,这次每吨价格上涨五百多元还不够,说还要上涨一千多元才能接轨,现在城市蔬菜价格暴涨农村蔬菜销售价格暴跌,就是汽油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引发的,如果再涨下去,肯定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价格本来就是和工资收入相联系的,价格和美国接轨,工资不接轨,等于是让中国老百姓为美国买单。
最近正在发生的另外一种中国老百姓为美国买单的事情,就是用财政资金填补美国控制银行的坏账。那个因为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一句话,便送给美国花旗银行控制的广东发展银行,最近由广东省政府拿出600亿的财政资金,填补广发行的600亿坏账,也就是替中国的富豪来还钱。中国的富豪借了银行的钱,银行被美国人控制了,美国人要钱,便由政府财政偿还,其中的富豪包括曾被评为中国首富的黄光裕,黄光裕旗下的中关村上市公司就被免除了30亿的债务担保,现在正在停牌。黄光裕用两个亿买下了目前市值100多亿的中关村,现在又由政府财政代替偿还30亿债务担保。财政偿还也就是由老百姓偿还,由我们大家来偿还,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说美国的政府拿出财政资金,来替比尔·盖茨还钱,来为中国银行填补坏账,美国老百姓会有什么反应,肯定会引发一场暴动。上周五新华社报道,韩国的清除韩奸委员会,它的全名是清除亲日反民族行为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再次没收了韩奸四千多亿韩元的资产。可与此同时,中国的汉奸却在那儿过着盛大的节日,又是贱卖资产又是拍电影出书,什么中日新思维啦,什么重评八国联军的作用啦,现在又搞出一个《色·戒》,无非就是通过散布殖民文化,推动对中国经济的殖民化进程,帮助日本人再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让中国人民再遭受一次大屠杀。
两个同样的亚洲民族,对外来侵略和殖民历史的反应却如此不同,并且就遭受汉奸文化之苦来讲,中国要远远超过韩国,可是中国的主流媒体却在为汉奸辩护。我看了被称为“非人类活动中心”的一个右派网站,整个舆论都在为汉奸文化辩护,咒骂人们对《色•戒》的批判是极左反应、意识形态僵化等。为什么韩国到今天还有没收韩奸财产那么激烈的行为,没有一个韩国的知识分子批判韩国政府在搞文革,在搞极左,特别是那些被没收财产的人,几乎全都众口一词地表示,拿出这些财产替他们祖上赎罪是完全应该的,并发誓今后要世世代代替他们祖上赎罪,向国家和民族赎罪。正是在汉奸问题上中韩两种不同文化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结果,韩国走上了独立自强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被国际垄断资本宰割的肥大国家。可见,汉奸文化的泛滥,既是经济殖民化发展的结果,又会推动经济殖民化的更深发展。这是我的第一点感慨。
第二点让我感叹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堕落的底线在哪里?究竟还有没有堕落的底线?皇皇五千年文明最初是堕落到食道文化,现在又进一步堕落到了阴道文化。中国的改革是从食道文化开始的,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和低等动物没有任何差异,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理性人”,人就是一条狗,哪个骨头肉多就奔向哪个骨头,这就是我们对人下的定义,我们所有的理论纲领、政策法规、伦理道德都是按照这个定义展开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周围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政党,哪怕是正在堕落的政党,甚至是邪教组织,有没有高举金钱旗帜的?有没有把金钱两个大字写到自己旗帜上的?没有!只有中国的主流知识分子,把金钱两个大字变成了整个国家的思想大旗,导致了全民道德体系的崩溃,把中国变成了当今世界最堕落最野蛮的民族,坑蒙拐骗,伪劣假冒,无所不用其极。可是中国知识分子认为食道文化的堕落还不够,还要思想解放,解放到阴道文化上去,什么理想主义、爱国主义、真理正义、民族解放、英雄烈士等等,所有这一切都用阴道来解释。这样一来,连刚刚批判的食道文化都将成为高不可攀的一个高层次文化了,因为已经堕落到了一个更低级的阴道文化。马克思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曾经指出:动物只是按照本能这一个尺度衡量世界,人可以按照任何尺度进行创造,甚至按照美的尺度进行创造。中国的汉奸文人就是如同动物一样只用本能这一个尺度衡量世界:他自己是个流氓,他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流氓。他自己是个婊子,他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婊子。他自己是一条狗,他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狗。总之,他自己心理有多阴暗就把世界看成是多阴暗,就要把世界变成多阴暗。从祝东力和王小东那里,我才知道了《色•戒》女主人公的原型郑苹如烈士,是一个中国的圣女贞德,我感到特别气愤和难过,这帮汉奸文人简直伤天害理到了何等程度!一个烈士为我们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牺牲了,在去刺杀汉奸的过程中被捕死在了刑场上,却编造她是因为汉奸带来的性快乐而放过了汉奸,如此糟蹋一个把青春、美貌和生命献给祖国的烈士,还算是人吗!还说什么《色•戒》不过就是一部电影,没有必要反应激烈,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有人拍一部耶稣耍流氓的电影到欧洲到美国去放映,如果有人拍一部释迦牟尼强暴妇女的电影到印度去放映,美国人欧洲人印度人会十分平静地认为这仅仅是一部电影吗?文人的堕落是一个民族堕落的反映,我们这个民族还要堕落到何等程度何种地步,才算个底线,才肯罢休?社会养知识分子到底是干吗的?老百姓养知识分子,如同人体养大脑一样,应该是用来认识事物、追求真善美、规避假恶丑、推动人类不断完善的,而不是要把人类引向邪恶推向堕落的。中国的汉奸文人则是上面大脑死了,中间良心坏了,就剩下面那点龌龊事情了,所以无论干什么也都是龌龊的。所以才会眼里只有婊子没有烈士。
难道我们中华民族就会这样堕落下去?不!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它不可能永无休止这样堕落下去,在世界资源重新整合的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中国这个伟大的民族绝不可能接受经济殖民化的“二奶地位”,不接受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国安排的国际地位,就必然要同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发生冲突。所以甭管你倡导和平崛起也好,暴力崛起也好,和谐世界也好,战争世界也好,事物的发展如同日月运行一样有它特定的轨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以美国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既不以革命者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反革命的意志为转移,它有它固定的轨迹和客观逻辑,历史注定的矛盾冲突既不可调和也无法避免。目前几乎所有国际国内的因素都在把中国引向危机,汉奸势力的崛起和汉奸文化的泛滥,就是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所有危机因素中最大的危机。当然我们会尽其全力地努力避免危机的爆发,但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是极其有限的,人放在宇宙中渺小得连个蚂蚁都不如,况且我们还是一些不掌握任何权力资源的蚂蚁。汉奸文化正在把我们的民族推向深渊,并且是推向一个暴力的深渊。
第三点感慨就是我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既悲观又乐观。中国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甚至总是狗撕猫咬互相冲突的政治力量开始迅速合流,如南方系报刊、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中央编译局,还有那些右派网站,在诸如捍卫富人讨伐穷人等重大问题上越来越趋于一致,越来越使用同一个声音讲话,这是一个具有历史分期性的重大政治信号,它标志着拥有特殊利益的官僚势力,依附外资的买办势力,国际反华势力操纵的汉奸势力,强取豪夺的权贵资本势力,新自由主义右翼,正在迅速联合起来,原本是中间力量的老自由主义也开始了急剧分化,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已经或正在投入买办汉奸的怀抱。像《色•戒》这种宣扬汉奸文化的色情片,在过去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查,更不可能获得主流媒体的赞扬,恐怕单是中央党校的反对就能让这部片子胎死腹中,现在能够在主流媒体的欢呼声中火爆上映,本身就说明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合流。各种政治力量的合流意味着社会矛盾正在趋于简单化明朗化以及最后的激化,矛盾的简单化往往就是矛盾激化的前兆,也是矛盾爆发的前提,因为在矛盾多元化时期,各种矛盾的互相缠绕制约,决定了矛盾很难爆发,一旦矛盾简单化为两大集团的矛盾,失去了其他力量的制约,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就会爆发,并且目前中国不可能形成像当初欧洲那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集团之间均衡力量的冲突,而只能是强弱更加悬殊的集团冲突,是强势集团对弱势集团更加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压迫,今年即将翻番的房价掠夺就是一个征兆,如此下去将越来越堵塞和谐社会的发展道路,社会转变将付出越来越大的历史代价。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现在把民族推向灾难的各种政治力量已经联合起来了,在这个联合起来的政治力量面前,作为中国弱势群体代表的左翼力量和所有爱国正义的进步力量应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每一个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是每一个希望我们民族强大起来,而不是继续肥大下去的中国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篇:现代文化战略是“去极端化”的治本之策
现代文化战略是“去极端化”的治本之策
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兄弟省市的援助下,新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展现。我们有理由坚信,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必将把各族人民带入现代化行列;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也必将是56个民族发展梦的实现。我们坚信,“新疆精神”将得到充分弘扬,各民族文化事业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四个认同”将会显著增强,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空间必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挤压。
当前,宗教极端思想在新疆的渗透和蔓延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因此要用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这一问题,站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去极端化”工作。
深刻把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严峻形势和基本特征
宗教极端思想渗透是世界热点问题。近些年来,无论是发达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还是贫穷如索马里、阿富汗等国,不管是实行政教分离的埃及、突尼斯,还是实行政教合一的沙特、伊朗,都深受其害。这一现象表明,宗教极端思想的本质,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甚至也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由谁来执掌政权的问题。宗教极端势力为达到其政治目的,不惜亵渎伊斯兰教,不惜对《古兰经》断章曲解。他们不断制造事端,向各种社会制度发出挑战。宗教极端势力在新疆的所做所为也是如此,它无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视新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也无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从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法律规范、文化艺术、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对新疆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腐蚀,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渗透问题。
宗教极端势力在新疆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极端的非理性。在人生观上,他们全面否定现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否定同族、同教、同乡、同学甚至父母血亲关系,推崇极端偏狭、扭曲的人生价值观,将不惜毁灭自我、滥杀无辜视为“圣战”,作为其人生的最高追求。
二是强烈的排他性。在意识形态方面,它绝对排斥一切其他文化和信仰,容不得任何不同思想和主张,不具有任何包容性。甚至对于正统的伊斯兰教信仰,也采取断章取义的手段予以歪曲,完全背离了伊斯兰教义所提倡的宽容、温和、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精神。他们屡次谋害基层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和各族群众,他们不仅与其他民族、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民为敌,也与广大穆斯林、本民族人民为敌。在政治制度方面,他们全面反对现存社会制度,既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也反对现存的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政教分离的制度。他们认为,只有由宗教极端势力掌权的社会制度才是合理的制度。在生活方式方面,他们为了坚持其“神圣性”而反对世俗性。他们不仅无视我国以及新疆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且拒绝社会的发展进步,痴迷于工业文明之前的社会状态,拒绝一切如电视、电影等现代化生活方式,妄想社会倒退到1000多年以前。他们罔顾维吾尔族世俗文化与伊斯兰教信仰并行不悖的历史传统,竭力鼓吹社会生活的伊斯兰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
三是极大的迷惑性。宗教极端势力总是表现出对民族、宗教未来的“关切”和“忧患”,总是打着“纯洁”宗教信仰的幌子,抓住社会现实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煽动和蛊惑,并总会找到一些“应声虫”和“替死鬼”。近些年来,宗教极端势力对新疆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日益加剧,严重地干扰着干部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严重地蚕食着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严重地威胁着新疆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宗教极端思想强烈的排他性和极端保守性,注定了其是没有生命力的,是短命的。但它不会自行消失,而是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谋划“去极端化”工作。无现代文化战略,就无新疆的长治久安。从文化战略上谋划“去极端化”,更具根本性、彻底性和持久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强大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区别于以往任何形态的全新文化,具有包括宗教极端思想在内的其他任何文化形态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科学性方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在开放性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又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以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它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人民性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化有着本质区别。它由人民共建共享,而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
具有鲜明科学性、开放性、人民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疑是遏制非理性、排他性、迷惑性的宗教极端主义的强大武器。我们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拿起这一强大武器,以摧古拉朽之势,将宗教极端思想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在建设现代文化战略中谋划“去极端化”
思想文化领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阵地争夺战更为激烈。宗教极端思想的矛头直指“四个认同”,它千方百计地与党和政府争夺群众,削弱党和国家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因此,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地把“去极端化”纳入到现代文化战略中进行谋划。要将现代文化建设与“去极端化”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遏制宗教极端主义的效果。
要在丝绸之路文化建设工程中增强“四个认同”意识。作为丝路文化最辉煌的区域之一,新疆所保留下来的古代文化底蕴深厚,数量众多,涵盖民族广泛,堪称世界之最。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新疆文化呈现多元、开放、融合、包容等特点。也正因如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疆文化所彰显的独特魅力,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将新疆建成丝绸之路地区文化科技中心的目标,使新疆迎来了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文化谱写新篇章的历史机遇。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与中亚诸多民族文化相通、相近,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用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博大的胸怀,高起点、大手笔地谋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一体多元、融合开放”的新疆现代文化工程。要抢抓机遇、抢占制高点,通过建立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中心、宗教文化中心等工程,强化“四个认同”意识。
要构建涵盖新疆各民族文化内容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体系,建设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要以爱国主义为主线,深入挖掘新疆不同时期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共同团结奋斗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促团结,以文化聚人心。
在文化转型中培植现代价值观念
世界各国的社会实践证明,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从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引领下,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走上了转型、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在当前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大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现代文化的先导作用,把先进的文化理念传播到各族群众中去,推动新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打造爱国团结、开放融合、感恩向上、进步创新的现代文化,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支撑新疆发展稳定的精神支柱,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以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文化,应当是建设型、进步型、文明型、与国际接轨型的,其表现形式不是封闭、落后、保守,而是包容、开拓、创新。建设新疆现代文化,需要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中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产业工人队伍,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并深度参与到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使他们由“农业人”变为“工业人”,树立起现代价值观念、效率观念、纪律观念。需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使少数民族成员进入更多地区和行业,培养其开放、包容、开拓、创新意识。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素质。需要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产品,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在农村营造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具有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文化气氛,带动农民转变思想。还要重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知识分子、工商界知名人士等社会精英的引领作用。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办法,培养一批思想开放、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并为公众所信服的文化先锋,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作出反应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在公众中传播新文化理念,推动文化变革和转型。
推动伊斯兰文化走向现代化
伊斯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世界各地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概莫能外。同时,伊斯兰文化也是一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文化,它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生变化。伊斯兰文化在新疆的传播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建设现代文化的进程中,要以对人民、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伊斯兰文化的现代化。
首先,要深入推进“解经”工作。宗教极端势力罔顾世界伊斯兰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与现实,试图以极端手段达到净化信仰、净化宗教、排除异己的目的,打着宗教的幌子贬损或攻击一些民族的传统习俗。这种做法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意愿,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会对多样性的伊斯兰文明造成巨大损害。为抵御宗教极端势力的侵蚀,就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宗教人士队伍,紧紧依托新疆的实际,编写针对性强、贴近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卧尔兹”,统一宗教人士的思想认识和观点,统一讲经口径。要深入推进“解经”工作,应当支持宗教界发挥正能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在政教分离的原则下,宗教界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应当是协助者、配合者。反对宗教极端主义,无论从公民身份还是宗教教职人员身份说,宗教界人士都责无旁贷。但也不应当由宗教界人士来打头阵,更不应当让宗教界人士做出一些与其身份不相符合的行为。否则,宗教界人士不仅会成为极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且会导致宗教界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威信下降。
其次,要把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建成一所面向中亚的国际性大学。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逐步面向中亚招收留学生,实现引领中亚穆斯林宗教生活的目的。
第三,要实施清真寺文化工程。清真寺是信教群众举行集体宗教活动的地方,要充分挖掘其功能,要为全区所有主麻清真寺配建图书室,由统战、宣传、新闻出版、民族宗教等部门联手开展“图书进寺活动”。
第四,要和周边国家政府、文化团体达成共识,联合制定“去极端化”文化工程。可通过举办伊斯兰文化论坛的形式,邀请国内外伊斯兰文化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伊斯兰文化现代化、治理宗教极端主义的对策,逐步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论坛。要变被动防渗透为文化成果共享,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潮流。
第五,要建设一支由多民族学者组成的研究伊斯兰文化的队伍,挖掘伊斯兰文化中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成分,向社会介绍伊斯兰文化,改变目前单一地由宗教界人士在教言教、向社会介绍伊斯兰教的状况,从文化的角度向社会介绍伊斯兰教,引导社会大众理性对待伊斯兰教,营造理解、尊重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瑶族盘王节是一场文化与经济的交谊舞
瑶族盘王节是一场文化与经济的交谊舞
张琴
11月29日,以“缅怀先祖,欢聚千家峒,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将在我市江永县千家峒隆重举行。届时,世界各地瑶族同胞带着对瑶族文化的虔诚,来到瑶族发祥地,齐聚千家峒。
这是一次对瑶族传统文化的集体溯源。几百年来分布各地的瑶民一次次发起的寻找千家洞,追寻祖先失落家园运动体现了瑶族同胞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信仰和传承。盘王节是瑶族人民历史悠久且最主要节庆,千年来,人们以单独或集体的形式对这位瑶族始祖崇祀不断,绵延至今。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从1986年开始举办第一届中国瑶族盘王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全国十二县派出了强大的代表队,身着各瑶族支系的民族盛装,聚集在盘王像下,展示各自的成就和魅力,为瑶族的历史和文化自豪,为瑶族子孙无愧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无愧于始祖盘王而庆祝。
这是一顿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数千年来,瑶族形成了五彩斑斓,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的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从形式上,有以长鼓舞和盘王大歌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龙犬图腾为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以盘王节、洗泥节、赶鸟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居住文化,以瑶家腊肉、荷香米粉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坐歌堂”、“入赘”为代表的婚嫁文化……
几乎涵盖瑶族文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盘王节的系列文化活动包括祭盘王大典、大型盘王露天雕塑揭幕仪式、第一届中国香柚节、盘王大宴等活动,将以美轮美奂的服饰、独特魅力的长鼓神韵、妙曼的舞姿演绎一场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完美民族文化盛宴。
这更是一针“稳增长、促和谐”的强心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家园和精神追求。毫无疑问,江永独特的“三千文化”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注入了新动力,盘王节既是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还是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更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从历史上和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足以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单就民族节日而言,蒙古族的那达慕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全国闻名,而瑶族的盘王节却鲜为人知,呈现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目前,江永县开发了千家峒,普美女书园,千年古村上甘棠等多个旅游景点,树立了江永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此次盘王节的举办,不仅进一步弘扬了瑶族的民族精神、提高江永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擦亮了“三千文化”这张厚重的文化“名片”,更发挥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效应,为当前江永的“稳增长、促和谐”工作丰富了载体、拓宽了渠道、集聚了人气。
在这个以文化和经济发展为主旋律的舞池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扶持,在数万人的见证下,跳了一段精彩的交谊舞。我们相信,通过第十二届中国瑶族盘王节的成功举办和大力宣传报道,必将进一步增强江永旅游的吸引力和震撼力,为吸引国内外人士到江永旅游和投资兴业带来机遇,江永这个最美小城也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作者单位:江永县文化馆)
第四篇:2018任务型作文《朗读者》是“文化飨宴”还是“碎片化朗读”?
2018任务型作文
《朗读者》是“文化飨宴”还是“碎片化朗读”?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原题回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央视又推出力作《朗读者》,董卿为制作人和主持人,播出后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然而,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等,挽救不了国人甚少读书和不爱阅读的事实……
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标题自拟,观点明确,结构完整,书面整洁。[转载]2018任务型作文:《朗读者》是“文化飨宴”还是“碎片化朗读”?(银川一中
【写作提示】 正向立意:(1)《朗读者》以大众表达自我的想法为基础,同时又为大众尤其是草根群众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也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寻找优秀的文章和作品。(2)与许多低俗娱乐相比,《朗读者》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称之为清流算不得殊荣。(3)《朗读者》把握了方向,为扭转社会风气做出贡献。
(4)因为人们都愿意展现自己更优秀的一面,所以许多高品质的文章和故事被挖掘,形成了一种具有价值的筛选和淘洗。
(5)即使是碎片化阅读,也是有目的的碎片化。在碎片中,展示的虽是冰山一角,但糅合了朗读者的经历与情感,经典的诠释,以及积极的引领。
(6)浮躁的人性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逐渐曝光,人们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己,而文学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心灵的呼应。《朗读者》不同于八卦新闻的低俗娱乐,不同于时事热点的理性纪实,它在认真地向观众讲述文学,修整人们内心的纹路。反向立意:(1)《朗读者》的热捧却暗含着文化的隐忧。因为它恰恰说明了当下中国民众对文化享用的渴求与实际文化资源的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2)为追求收视率的“名人效应”,也许是更注重其中的表演效果和商业效益。(3)《朗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充其量还是一种“快餐阅读”,很难通过几期节目来实现大众阅读兴趣的助推。(4)《朗读者》形成的文化冲击只是抵达了浅层。国人“读书少”“缺乏阅读”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文化意识的觉醒。
优秀主体段赏析
浙江省兰溪一中高三6班 蓝俊豪
真的是“无风不起浪”。人家只是想单纯地创作一栏节目,想与大家温馨地度过美妙的朗读时光,以达到调养心境的地步。这却要硬生生地被推至“挽救国人阅读”的风口浪尖。【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一档节目被承载太多期待的重量,会不堪重负。】退一步说,如果这个栏目是以“挽救国人阅读”为目的而且有机会成功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明年我办个《经济者》提高下我国的GDP,第三年我再办个《英语者》提升下国人的总体英语水平?所以这样看来是不是就显得那些讽刺挺滑稽的?【假设思维和反问思维的运用,简洁有力。】“挽救国人读书少”的问题不是仅能靠一个人或是一个节目就可以完成的,这应该是属于我们整个国民群体的任务和责任。【表态,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就好比是商家通过打广告的方式去促销,去吸引顾客。但是最终的销量有多少还是取决于有多少顾客消费。那么,打广告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打广告相当于在观众心中种下一颗待萌发的种子,某天突然有这方面的需求的时候,就是它萌发之际。他们会想,既然都有实力打广告,想必质量不会差到哪里去,是应当有一部分名气的。【类比思维的运用,将这一节目的开设来引导读者阅读,比作是广告效应引导顾客进行消费,非常浅显贴切。】所以《朗读者》就是这么一个效果,在观众心底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并附赠一些文学性强的诗篇和充满励志与激情的人生之路。这样,即使未能燃起奔跑于阅读之路上的斗志,却也能点亮心中那盏阅读的明灯。【最后再次重申《朗读者》的意义与价值。】
【佳作选登】
这剂药“治标而不治本”
浙江省兰溪一中高三7班 郭嘉俊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里,人们也许早已忘却了“文化”这个词的真实意义。而《朗读者》的出现,无疑为日渐模糊的文化世界添上了一笔清晰的色彩,以“朗读”这一古老而又寻常的形式,减缓了人们忘却的速度。但是,这剂良药,恐怕只治标不治本。
诚然,《朗读者》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能够以一种简单而不失雅趣的方式,对国人的阅读兴趣起到一种唤醒的作用,实是它难能可贵之处,也是其拥有如此高的口碑的原因。但是,它也仅仅只是一档电视节目,是大众媒体的一部分,这也就体现了《朗读者》势必存在着它的舆论性与为收获收视率而展现的“名人效应”。尽管请一些名人做朗读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共鸣,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纯粹是一种逢场作戏的表演效果,或者说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手段?那些名人,在台下的时候,是否也如台上那般痴迷于阅读?这是我们常人所不知道的。因此,“名人效应”的背后,还隐藏着蒙蔽性甚至欺骗性。这种“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证明不了太多东西。其次,正如上文所述,《朗读者》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因此还存在着一个时效性的问题。人们对他的喜爱或者追捧,可能只是出于新鲜感,或者说一时兴起。但《朗读者》带来的文化效应能否持续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今的文化社会,“快餐式阅读”盛行,那么有没有可能人们把《朗读者》也当做是一种“快餐”来对待呢?捧起书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困难在于要“捧得住”,让自己不只因为“一时兴起”才拿起书本阅读。《朗读者》这股清流,对国人不爱阅读的现状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热爱阅读的人无需节目的推动;而不爱阅读的人,很难通过几期节目就改变他们的习惯与阅读取向。
所以,可以说《朗读者》造成的文化冲击只达到了浅层。国人“读书少”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它需要的是国人文化意识的自我觉醒。而这种觉醒是要建立在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生存状态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在这之前,恐怕一切外力的推动作用都只会是“治标不治本”。
《朗读者》《见字如面》再火也治不好中国人的阅读贫困 2017年03月12日
来源:新京报
文/赵清源
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一前一后,两个有关读书的电视节目在荧屏和朋友圈同时搅起了一股热潮,那些难得一见、堪称殊荣的标签也随即贴在了节目的名字上,这是对节目制作者的褒扬,也是对当下收视环境的批判。
不可否认,《见字如面》《朗读者》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交叠之后产生的聚光:既有依然需要明星名人的光环效应,也有相对克制、不以煽情爆料为看点的制作理念;既有对人生价值、人生情感的挖掘,也有对纸上文字的重塑和重新演绎。
这些成功的因素也再一次证明文学不朽,文字不朽。无论穿越怎样的时间空间,无论历经怎样的社会变迁,那些或久远、或晚近的文字还是会和心灵很近,滋润人心,温暖生命。
然而,观赏追光下的电视读书节目,赞誉其为清流的同时,至少还有几个需要强调的背景。
一是清流也未能免俗。
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各类综艺花活轮番上演,观众已经审美疲劳,厌倦之情溢于言表。所谓综艺清流正是相对于这些“浊流”而言的。
在一圈低级趣味、过度娱乐化甚至低估观众智商、大量抄袭复制的综艺节目的反衬下,传递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的电视读书节目自然鹤立鸡群,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不过,清流也未能免俗,名人依然是看点,深广的舞台、绚烂的灯光依然不可或缺。
二是电视读书对阅读的重启,究竟有多大的作用。
显而易见,《见字如面》《朗读者》这种节目的核心内容,是传统电视读书节目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嬗变,是对读书的重启,是一种文字在其他平台上的再生。
可是,正如现代媒介批判经典《娱乐至死》一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所说,影像要求造成视觉冲击,要求有更多的画面。或者说,电视这种媒介的天然属性,本身就很难给人以完整的理性思考,只能是一种碎片化的,感官冲击强烈的叙事。
比如,《见字如面》也好,《朗读者》也罢,都在——读,这种读,是有声音的读,是有情感的读,也是有选择的读,选择语速、选择重音、选择声调,等等。这是节目的亮点,可能也是和正常读书最大的不同。比如,电视节目节奏的推进是线性的,而读书则是可以跳跃的,甚至是可以停驻的、反复的、回旋的。比如读信,我不知道怎样的声音可以读出“意映卿卿如晤”,怎样的心情才能读出“少卿足下”,我不知道“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应该怎么表达,“我的良心就是你”应该怎么寻找重音。可是我知道,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每个人的体验可能都不一样。
如果把电视和读书比作两个人,那么,电视读书节目就是电视在亲吻读书。只是,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所以,像一些乐观者预计得那样,指望一两个电视节目来激发起国民的阅读风潮,改变目前的阅读现状,拯救日渐稀薄的读书,实在是一种天真的乐观。阅读的几乎带有宿命的衰落,远非一时一事所能改变。再者,读书被现代媒介裹挟的固然是走在时代潮流中的尴尬,但媒介的弊端却不是影响国民阅读水平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谈到中国令人尴尬的国民阅读现状,有一组被经常引用的数据:中国年人均读书4.58本,和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相比,相距甚远。
这些国家,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都属于发达国家了,其国内的媒体不可谓不发达,其市场化、娱乐化的倾向,相比于国内来,不说高到哪里去,至少也不会低。实际上,国内的许多娱乐性综艺节目正是借鉴自这些发达国家的文娱市场。
但是,为何他们在一种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生态中,仍然能保持高水平的国民阅读状态。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中国古语说仓廪实知礼节,同时,从现代人类世界的国民阅读经验看来,也可以说一个,仓廪实而知诗书。良好的国民阅读习惯固然跟文化心理、公共文化服务有关,但另一个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却是人。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闲暇的,若一国民众还处在一种大范围的疲于奔命状态,为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殚精竭虑,要求他们多花些时间读书,终究显得强人所难。反过来,那些表现出很高国民阅读水平的国家,无不是经济条件较好、财富分配较佳的地方。人的生存境况与国民阅读之间,虽说不上严格的充分必要关系,但至少也是非常强的因果关系。
电视读书节目于国民阅读习惯的塑造固然有益,但根本之策仍是在电视之外,在宣教之外。欲解读书之愁,需解人民之困。
《朗读者》:收视成功背后的文化失效
2017-03-24 15:11:15 来源: 北京晚报(北京)
央视习惯“煽情”,《艺术人生》、《感动中国》、《等着我》无一不充满了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再加上策划环节的悉心布局,只要情感丰富的人,跟着节目思路走下去,想不哭也难。但有时也有点用力过度,容易入戏太深沉浸其中,难免露点马脚,在坊间起着适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几年,在各大卫视娱乐和网络综艺的夹击下,央视也在尽可能地转型,其《出彩中国人》《中国好歌曲》等新节目都在努力地证明他们在接地气,在跟卫视和网络做正面竞争。但是可能由于根子上的血统的原因,身段始终放得不是那么自如,就算是搞笑也始终有种“就怕你不笑,所以我得想办法胳肢你”的味道,而努力打造的“一哥”、“一姐”们,跟站在前排的综艺主持人们对比,似乎还是缺点儿什么。
所以,还是索性退回去好了。《朗读者》的横空出世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习惯了一个套路的东西,在旧习惯的牵引下,很容易回到原有的轨道。而这次,不光踏对了电视节目的节奏,也踩对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鼓点。
一眼望去,《朗读者》是一档成功的节目,分析起来大抵无非以下几点:定位精准,宏观上跟对了政府推动全民阅读的政策导向,也符合教育人民群众的党媒定位;制作精良,主持人董卿多年的个人品牌积累,兼制作人的双重身份,完全给了这档节目足够的赋能,再加上华美的殿堂级陈设和社会名流的参与,足够吸睛;情感丰富,处处可见策划团队的功力,在嘉宾选择、话题设置、美文选择等流程中,既有着强烈央视风格的情感表达,也有着明星效应下的金句、爆料等适应网络传播的衍生品,比如濮存昕的往事、刘震云的初恋。
但是,这些就够了吗?于节目本身来看是足够了,广告、收视率、网络点播量都非常可观,再加上媒体公关带来的口碑,可以说各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然而,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来说,明显不够。
在我看来,《朗读者》这类节目,对情感的定位与前两年流行的爆款“暖男文”的感情支点一样不堪一击。这种节目的流行,也暗合了网络传播需要以那些似是而非的情感,来呼应一些浅显的感情表达和道德诉求。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去中心化的碎片化阅读,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传统主流话语的影响,不再包裹在各种传统叙事里面,但有一利必有一弊,个人的情感诉求很容易被不断出现的同质化的东西吸进去,就如一个黑洞一般,所见所思都是自己的兴趣点。机器算法们的发明者和驱动者们也深谙此道,利用人性的这个弱点,来兜售自己的产品。《朗读者》这类节目,大体上是这几种文化形态媾和的产物,利用一种情感诉求来不断吸引人,也是把成功者的故事换个形式重新呈现出来。本质上,是一种变形的成功学崇拜。
探讨这个节目,无坚不摧的利器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面现成的结论俯拾皆是,至于这种策划周密的节目,一句话就可以消解掉:“ 好……现在 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这句话如果是枪的话,《朗读者》就是依样画好的靶子,每期美轮美奂的节目都是由几个故事穿起来的,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也类似于“好……现在”的样子。虽然节目制作方在努力寻找各种主题,如“遇见”、“陪伴”、“礼物”等等,但是你能在濮存昕的故事和柳传志的家信中找到哪些逻辑自洽、能在王学圻朗读的《平凡的世界》和柯洁朗读的《哈利·波特》中找到哪些相通之处吗?不能。假设节目组把孙少安和哈利·波特放在一起类比,哈迷们十之八九会表示不满。这种节目,本质上还是一种碎片化的表达。利用某时某刻的观点触达,制造瞬间的感动。而被电视驯化多年的观众们,也熟悉这个套路,懂得彼此配合,“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
退回到节目名字,《朗读者》这个名字,最初让人想到的是同名的德国小说及其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朗读》,这个负责而又引人思考的悲剧,讲述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第三帝国历史、人性、代际关系等层面的反思。而小说中对罪责和法律公正性的探讨是作者关注的焦点。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谈及小说《朗读者》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
长久以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观点都在佐证着一个观点:中国人不读书。似乎手机阅读、视频、网络文学带来的是一个让人闹心的“美丽新世界”。比不读书更加可怕的是碎片化的阅读对人思考的消磨,用书的语句来填充中国人的碎片化时间,促使中国人思考,并且培养形成感召力,让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节目在对外的定位中,宣称“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大抵上还是板起脸来教导群氓的姿态,意思是你们得多读书啊。
听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且不说目前播出的五期节目里面选取的书单,大部分都在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阅读必读书目的范围之内,且所有的文本定位都在于有板有眼地展示似水柔情,而那些真正能够带来思考的书目,是不可能走进来的,比如对时代对历史的反思性文字,是电视本身拒绝的,也是节目背后的有形之手所排斥的。而这种配合着灯光、音乐、故事和美人的阅读形式,跟读书的本义也是相去甚远的。读书本是一件私事,这里面有寻找情感共鸣的需要,有思考的意义,也可以有生存的需求。大庭广众之下,即使拿着羊皮卷、宋版书,性质更多地也不是读书,只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