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6]31号 【发布日期】2006-05-15 【生效日期】2006-05-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有关事项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6]3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京政发〔2005〕17号),经市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简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应急处置范围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在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领导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制定本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二)负责指挥本市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区县开展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三)分析总结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四)负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所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五)承办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组成人员
总 指 挥:牛有成 副市长
副总指挥:张建东 市政府副秘书长
金大鹏 市卫生局局长
成 员:李春明 总后勤部卫生部卫生防疫局局长
肖 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万恒 市发展改革委委员
杜松彭 市教委副主任 朱宝凤 市科委副主任
高 煜 市公安局副局长
吴文彦 市民政局副局长
王文杰 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德修 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
栾德成 市建委副主任
梁广生 市市政管委副主任
李晓松 市交通委副主任
束 为 市商务局副局长
梁万年 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
王建华 市工商局副局长
朱佩芬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
郑 江 市环保局副局长
刘亚清 市农业局副局长
方来英 市药品监督局副局长
熊玉梅 市旅游局副局长
李洪海 市政府外办副主任
白 新 市信息办副主任
韩 陆 市红十字会副会长
郑新义 武警北京总队副总队长
崔宝祥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陈江河 北京铁路局局长助理
黄登科 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局长
韩玮市 通信局副局长
章冬梅 东城区副区长
陈 蓓 西城区副区长
刘玉芳 崇文区副区长
王瑞珠 宣武区副区长
关三多 朝阳区副区长
赵建忠 海淀区副区长
闫傲霜 丰台区副区长
刘国庆 石景山区副区长
王智慧 门头沟区副区长
李惠英 房山区副区长
于世疆 通州区副区长
杨培丽 顺义区副区长
冯维利 昌平区副区长
李春亭 大兴区副区长
刘汉勤平谷区副区长
赵文广 怀柔区副区长
王春林 密云县副县长
赵志萍 延庆县副县长
四、办事机构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市卫生局。根据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决定,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落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决定,协调和调动成员单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工作;组织制订、修订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职能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区县制定、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负责发布蓝色、黄色预警信息,向市应急委办公室提出发布橙色、红色预警信息的建议;负责本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负责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习、演练;负责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排查和应急资源的管理工作;负责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顾问组的联系工作;承担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今后,如需调整市政府领导同志以外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由成员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并报总指挥批准后,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或其办公室自行发文通知,并报市编办、市应急委办公室备案。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有关事项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6]52号 【发布日期】2006-08-01 【生效日期】2006-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有关事项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6]5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京政发〔2005〕17号),经市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简称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北京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应急指挥部并入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在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应急处置范围
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在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领导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负责指挥本市城市主干道、环路与立交桥、公路与桥梁、公交枢纽等交通设施运行中,轨道交通运营、客货车辆运营等交通运输运行中和雪天道路交通保障中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参与其他灾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交通保障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制定本市应对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二)负责指挥本市特别重大、重大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区县开展较大、一般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三)分析总结本市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四)负责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所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五)承办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组成人员
总 指 挥:吉 林 副市长
副总指挥:李 伟 市政府副秘书长
赵文芝 市交通委主任
陆海军 市市政管委主任
张卫华 市公安局副局长
成 员:肖 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 工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吴文彦 市民政局副局长
徐 熙 市财政局副巡视员
栾德成 市建委副主任
吴沛济 市市政管委委员
周正宇 市交通委副主任
李晓松 市交通委副主任
程 静 市水务局副局长
束 为 市商务局副局长
郭积勇 市卫生局副局长
丁镇宽 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
李洪海 市政府外办副主任
王德润 市人防办副主任
白 新 市信息办副主任
李建华 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
李 进 市公安局消防局副局长
李宝林 武警北京总队副参谋长
韩 玮 市通信局副局长
王晓云 市气象局副局长
王守东 北京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李荣庆 东城区副区长
曹长胜 西城区副区长
张蔼华 崇文区副区长
杜灵欣 宣武区副区长
李 国 朝阳区副区长
刘长利 海淀区副区长
李昌安 丰台区副区长
石玉贵 石景山区副区长
王兰栋 门头沟区副区长
任全胜 房山区副区长
张树森 通州区副区长
李友生 顺义区副区长
陈秋生 昌平区副区长
张晓林 大兴区副区长
王春辉平谷区副区长
何春禄 怀柔区副区长
王广双 密云县副县长
胡耀刚 延庆县副县长
四、办事机构
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市交通委。根据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的决定,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市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落实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决定,协调和调动成员单位应对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工作;组织制订、修订与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职能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区县制定、修订相关专项应急预案;负责发布蓝色、黄色预警信息,向市应急委办公室提出发布橙色、红色预警信息的建议;负责应对本市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负责组织本市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习、演练;负责本市交通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排查和应急资源的管理工作;负责本市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专家顾问组的联系工作;承担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今后,如需调整市政府领导同志以外的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由成员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并报总指挥批准后,由市交通安全应急指挥部或其办公室自行发文通知,并报市编办、市应急委办公室备案。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6]30号 【发布日期】2006-05-11 【生效日期】2006-05-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北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有关事项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6]3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京政发〔2005〕17号),经市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简称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应急处置范围
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在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市应急委)领导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负责本市市政管理范围内的城市地下管线、燃气、热力、户外广告、路灯等公共设施突发公共事件及事故的应对工作。
建设施工现场的城市公共设施、电力公共设施(非地下管线)、供排水公共设施(非地下管线)、交通公共设施(包括城市道路、公路及附属交通设施、客货运输场站、车站等)的突发公共事件及事故、人防工程事故由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处置。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制定本市应对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二)负责指挥本市特别重大、重大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指导、检查区县开展较大、一般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应对工作;
(三)分析总结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四)负责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所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五)承办市应急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组成人员
总 指 挥:吉 林 副市长
副总指挥:李 伟 市政府副秘书长
陆海军 市市政管委主任
成 员:张 工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于泓源 市公安局副局长
周楠森 市规划委委员 栾德成 市建委副主任
吴沛济 市市政管委委员
周正宇 市交通委副主任
程 静 市水务局副局长
臧增祥 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丁镇宽 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
赵玉池 市人防办总工程师
白 新 市信息办副主任
解建成 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
郭克利 市通信局副局长
王守东 北京电力公司副总经理
刘锁祥 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杨向平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徐达市 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吴星市 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何拥军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胡军省 北京城建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 蓟 中国网通北京市分公司网管中心总经理
李维仁 市路灯管理中心副主任
刘建文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
李荣庆 东城区副区长
曹长胜 西城区副区长
张蔼华 崇文区副区长
杜灵欣 宣武区副区长
李 国 朝阳区副区长
吴亚梅 海淀区副区长
李昌安 丰台区副区长
石玉贵 石景山区副区长
王兰栋 门头沟区副区长
刘顺林 房山区副区长
赵玉影 通州区副区长
李友生 顺义区副区长
陈秋生 昌平区副区长
张晓林 大兴区副区长
李继合平谷区副区长
何春禄 怀柔区副区长
王广双 密云县副县长
刘玉民 延庆县副县长
四、办事机构
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市市政管委。根据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的决定,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落实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决定,协调和调动成员单位应对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相关工作;组织制订、修订与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职能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区县制定、修订城市公共设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负责发布蓝色、黄色预警信息,向市应急委办公室提出发布橙色、红色预警信息的建议;负责应对城市公共设施事故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负责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演习、演练;负责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隐患排查和应急资源的管理工作;负责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专家顾问组的联系工作;承担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今后,如需调整市政府领导同志以外的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由成员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并报总指挥批准后,由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或其办公室自行发文通知,并报市编办、市应急委办公室备案。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一法四规“应知应会
“一法四规”内容: 一法是《传染病防治法》;
四规是《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实施,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共9章,80条。
3、法定传染病分三类共计39种,分别是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4、甲类传染病需要2小时网络直报,乙类、丙类传染病24小时网络直报。
5、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首诊负责制。任何疫情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科。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6、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6、疫情报告是否及时和准确,直接影响到国家决策和调控科学与否。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政府有关主管人员和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7、防治传染病工作不力的人员将受到严厉惩罚,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责任人员将最高受到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应知应会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颁布施行时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特别是针对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制定的,为的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3年5月9日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6章54条。
根据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2011年1月8日公布并实施。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1、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2、第二十条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四)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五)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2、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3、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4、拒绝接诊病人的;
5、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艾滋病防治条例
1、四免
“四免一关怀”中的“四免”分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2、一关怀
“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第五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星启点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为加强发生在幼儿园内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提高危机应急反应能力优化人,财,物等应急资源配置,建立紧急救助体系,提高行动效率,将突发公共事件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预案。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坚持科学性,严密性,程序性的方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突发的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
(1)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地震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灾害,地质灾害等;
(2)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火灾,交通事故,疫情,食物中毒,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爆炸品和危险品污染或泄漏等;
(3)因社会对抗和冲突而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邪教或敌对势力破坏,恐怖暴力活动,以及集体上访,集会,游行等重大集体事件;
(4)校园重大治安事件;
(5)其他事件。
指挥机构及职责
1、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组长:张海婧
副组长:周笑冰 韦晓冉
成员:刘庆 徐丽莹
邹佳辛刘小梅 贯晓鸥 王超 张玉华 李立 李晓玲 李雪 曲惠会
应急工作具体负责人:韦晓冉 职务:安全主任
手机:***
2、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缓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缓重大事项的决策;负 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3、报告范围
对于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给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校园安全稳定和 师生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和较为严重效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具体负责 人:韦晓冉
4、报告程序
幼儿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现)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担立即报告 幼儿园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区教育局既有关部门报告。
5、报告要求
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响当地政府报告,不得延迟。同时,应当向当地公安等部门报告。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
2)准确。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3事故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伤亡人数,间,地点及现象情况○包括下落不
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明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及时。事故情况发生变化后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成立“幼儿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张海婧
副指挥长:韦晓冉
设立4个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1)|救缓后勤组。张海婧 韦晓冉。负责组织应急救缓的指挥工作,负责物资,经费的保障。
2)联络协调组。周笑冰。负责信息收集并及时向指挥长报告。及时响委办,政府办,市教育局报告情况,负责调度车辆,负责与消防,交警,防疫,医院等部门的联络工作。
3)人员疏散组。李晓玲 邹佳辛 曲惠会。负责伤亡人员及亲友和围观群众的疏散劝导和安抚工作。
4)事故调查组。韦晓冉。负责现场的封锁,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负责参与相关部门的取证和调查工作。
园内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
1幼儿园接到报告后,由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长或副指挥部长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
2相关小组按要求立即进入应急救缓状态,迅速调集力量组织施救和疏散,并适时向公安,卫生等部门请求救缓。3迅速开展抢险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4做好情况和信息的报告;
5时间稳定后随即做好师生宣传教育及思想稳定工作; 6开展事故调查。
应急救缓主要工作程序
1事发后立即终止有关工作或活动,及时疏散,保护其他学生。
2在现场的教职工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受伤害学生进行紧急救治或直接向120急救进行求助,同时向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报告。
3幼儿园主要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到达事故现场,积极组织开展救治工作,准确真实地向教育局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4在应急救缓中,幼儿园应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治受伤害学生,及时告知其家长迅速赶赴现场,同时做好安抚工作。陪同学生家长前往卫生机构慰问受伤害的学生。
5幼儿园还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和各种证据,包括人证,物证(含文字,声像等材料等),避免事故现场遭到人为破坏,积极配合公安,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取证,按公安,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相关证据。
6落实教育,公安和卫生部门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7幼儿园及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通报事故发生的经过及处理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对事故进行善后处理,化解矛盾,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思想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