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提纲

时间:2019-05-14 05:1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提纲》。

第一篇: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提纲

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提纲

议程一: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180多个改革具体项目。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1997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但将“依法治国”定位会议主题可以说是历史第一次,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经济和党内建设为主。

背景

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界限。中国改革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必须依靠法治。

是加强宪法实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三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四是增强全民法制观念;五是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六是提升党依法治国的领导力。

主要看点

1、最大亮点是凸显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积极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立法程序更加严谨、科学、民主。重大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3、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一是编撰民法典。一个国家法律中,民法典地位仅次于宪法,一个国家法律是否健全,标志就是一部完善的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建设从维新变法开始,已经一百多年,但因历史条件限制,始终未能完成。二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三是大幅提高生态违法成本。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4、依法行政更规范。一是将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二是强化对行政权利的制约和监督。完善问责机制、审计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5、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自觉行为。

6、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明确各级党政领导要带头守法,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领导,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把法治建设和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几点要求

同志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吹响了“依法治国”的号角。全会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无论哪级领导干部都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来做决策,要按照法治框架来启迪思维、执政理事,要按照市场经济下的法治秩序、规矩、原则来办事,在法治条件下来规范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党的原则。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悉心领会、坚决贯彻行。

第二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提纲

尊敬的张书记、刘县长,各位领导:

十分感谢能提供这次学习汇报的机会。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致力于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旗臶鲜明地提出,要走依法治国道路。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表明我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重大变化。学习领会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职权的能力。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第一,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曾经奉行不同的治理模式,如宗教国家奉行的神治,封建国家信守的礼治、德治,强权政治下的人治,等等,比较而言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

第二,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人治传统很深的国家,做事讲关系,讲感情。在遇到问题是,很多人想的是找关系。现实中,长官意志往往凌驾于一些制度法律之上,人治往往重于法治。孙中山先生说过,“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今天我党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并写入宪法,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只有加强法治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优良的法治环境,才能使经济改革顺利推进。法治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前提。从国际经验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转型能否成功,能否避免拉美化,一个法治的、公平的、市场化的体制能否搭建是关键。只胡依法治国,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第四,依法治国是化解我国当前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广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日益提高。怎样才能保障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只有借助法治的力量,因为法律是大家最基本的共识,法律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如当前我国存在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如何解决?不能鼓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只能通过法治方式,如开征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等。还有中国经济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必须通过法治克服短期化、功利化倾向;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通过法治对既有的利益结构进行调整,打破既有的利益结构。

第五,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是国家治理法治化,关键就是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二、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路线图与新举措

(一)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路线图

四中全会公报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路线图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五个体系、六大任务。

一个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五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六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 3 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二)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举措

1.坚持依宪治国,完善人大及常委会宪法监督。5000余字的公报,先后10次提到宪法。并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还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突出依宪治国的基础地位,进一步表明了依宪治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基石,意义重大。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一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一国的法律中有最高权威和最大效力。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违背。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宪法的实施是首要问题。

2.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公报特别提出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政府权利清单制度,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此外,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执法队伍种类。这意味着在 4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法治政府建设是重中之重。

3.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全会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体现出重大决策有法可依、依法追责思路,对依法行政提出新要求。

4.建立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责任追究制度。全会提出,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以解决行政干预司法的问题。

5.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司法改革是依法治国突破口,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会议,两次都涉及司法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成为全会重头戏。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臵,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解决司法行政化、地方化问题。

6.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全会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这就意味着,干部的提拔任用在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法治工作的成绩。7.从律师、专家中招录法官、检察官。变立法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有利于推进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8.加快反腐立法,党纪党规严于国法。全会提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9.探索第三方起草法律草案。

10.编纂民法典。拿破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颁布的《民法典》,成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对推动人类法治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一生引以为傲的不是数不清的胜仗,而是《民法典》。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那四十多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全部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就是我的这部《法国民法典》。”

11.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

12.试行分离审判权和执法权。

13.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英美法系有着深厚的传统,就是司法机关起诉公民之前,要由大陪审团把一道关,看政府有没有起诉一个公民的初步证据,过不了这道关,政府就别想起诉。最近的美国弗格森案,让我们见识了美国大陪审团的权威。这是一起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案件,但因为大陪审团作出不予立案的决 定,尽管不少城市发生了抗议,都不能改变。如果出于维稳考虑,做出枉法裁判,司法就没有权威性了。司法除了大家熟悉的匡扶正义的作用之外,在现代社会中的根本作用就是——社会矛盾的终极解决手段,说白了,走完了司法程序,就算走到头了,你也就死心了,服还是不服,就是这么档子事了。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这样一句话:不是因为我们权威,我们才能做出终审判决;而是因为我们能做终审判决,所以我们才有权威。

14.落实疑罪从无。

15.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

16.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

17.大幅度提高生态违法成本。

18.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目标的全局性、战略性是空前的,将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法者,治之端也。”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三、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特点

学习全会公报,我们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继承版。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提出的法治概念到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经典论述,从古希腊、罗马到后来的英国、美国及欧洲大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对这些人类传承下来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四中全会进行了充分借鉴。这可以从全会公报所强调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得到说明,如:宪法法律至上是第一要义;保障人权是精髓所在;公平正义是价值追求;权力制约是重要原则;社会和谐是最终归宿,等等。全会《决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会就充分体现了法治精神。

(二)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经历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并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其本质特征与基本标志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路径;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为基础;3.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针;4.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根本,等等。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与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关联;进入新世纪到2010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治建设促进了改革开放和人权保障;以十八大为标志,我国翻开了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1.进一步突出了法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2.将法治精神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3.全面部署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各个环节;4.集中阐述了新时期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的基本要求;5.系统强调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6.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命题的提出,将我国的法治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全会公报有两个关健词非常重要,那就是全面、体系。

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国家领域、政府领域、社会领域、政党领域,包括军事领域,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也纳入其中。法治体系非常完整,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制的实施体系、法制的监督体系、法制的保障体系,还包括党内的法规体系,甚至还包括军事法制体系。还提出法治建设的动力为国家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法治建设的主体是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公民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法治规范体系由 “国家硬法”与社会组织自治规范、乡规民约、社会道德习俗等“软法”规范体系共治协调体系构成。这些完整的体系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体系。

10月25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微信刊发了《习近平八论“规矩”》一文: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使大家熟悉 民主集中制的规矩;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意识显著增强。

最后我想用康德一句话作为这次汇报的结束语:“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法则。”

谢谢。

第三篇: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在日新月异的改革时代,本届四中全会将主题明确为“依法治国”,明确指向“权大于法”这一公权力痼疾,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搬开绊脚石。

十五大上,依法治国方略首次被提升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治层面,并在历次党代会上一再重申。但17年来,将研究“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主题,还是头一次。十八届四中全会肯定会涉及有关依法治国的所有重大问题,比如,如何用法律规范执政行为和治理方式,如何加大司法改革的力度、遏制司法腐败,如何把反腐败纳入法制反腐、制度反腐的框架,如何用法律构建制度笼子管人、管权、管事,如何保障人民用法律监督执政党和政府等。

从1997年中共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后,尽管我国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但法治效果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要想使中国真的走向法治,就必须有新的重大举措。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解决污染、食品药品安全、民生、社会保障等问题都离不开法治。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立法,并且得到有效执行,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近期自身党性修养培养的重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用一份包含180多项改革措施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世人描绘出了一份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在四中全会的《公报》里,“党的领导”以13次的出现频次,成为外界广泛关注的“高频热词”。

“党的领导”,早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总书记的话说,“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在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觉得,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作为一名预备坚持党的领导要做到“四个必须”。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热爱党拥护党。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只有党员热爱党、拥护党,才能使党的肌体充满活力,使党始终保持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学习,从党走过的风雨历程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增强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信念。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章程。党章作为我们立党、管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严格遵守党章,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前提。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学习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践行党的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员对党忠诚的重要表现。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增强为民用权的意识和为民谋利的能力。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严守党的纪律。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历来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共产党员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

经过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使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历史及现今形势的客观评价,也看到了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努力和坚强决心,这些无不更加坚定我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决心。虽然我现在是一名预备党员,还未转正,但我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永远不辜负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第四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最新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必将推动中国法治跨越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从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着眼于“全面”二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涵盖了党、国家、社会生活以及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了法治的“全覆盖”。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安排,至少体现出了四个方面的新意。

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根本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我们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意义。总书记多次提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国共识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共建法治之中国,复兴中华之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之藩篱,攻克深层复杂之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通过良法善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为执政之根本遵循,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提出了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一总目标包含了多重意思。首先是道路、制度、理论的融合性: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者的融合贯通对应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其二是体系的完备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了两个方面五个部分的体系:一是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二是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意味着国家法律体系与党内法规体系共同构成了法治体系,党内法规体系要与国家法律体系协调发展;三是推进的一体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意味着法治建设必须要实现各个领域的协调、结构层次的均衡;四是努力方向的现代性: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还要落脚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表明依法治国要朝着现代法治的方向努力,进而通过法治化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强调指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首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结果。邓小平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革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而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体现了这一认识。其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所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贯彻实施宪法,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一致关系的集中体现。依法执政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涵,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严格守法,按照法治的要求处理好党与国家法的关系;二是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这是依法执政的第二个层面。通过党内法规来治党管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特色和经验。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对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这些重大任务主要涵盖了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立法工作和宪法的实施与监督。突出强调了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及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完善和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和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宪法实施;完善党的立法决策程序,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依法赋予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等等。

第二,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明确了法治政府的六点特征: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要求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权力清单制;健全行政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合法性审查机制、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等等。

第三,公正司法与提高司法公信力。在三中全会决定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确保司法权独立行使和科学配置的制度机制,例如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还有司法责任制、司法公开、人民参与等改革举措。

第四,培育法治文化与建设法治社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等具体措施。在法治社会建设层面,强调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司法救助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等。

第五,法治职业和人才队伍的保障。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始终还是要靠具体的人来加以实施。全会指出了法治专门队伍的建设方向: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明确了“四个忠于”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机制保障。

第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全会指出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可以预料,很快会有具体的举措出台。同时,还提出了党委依法决策、党组织监督、党内法规建设、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等具体要求。而且,更有新意的是,将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和依法保障“一国两制” 和推进国家统一明确提了出来。

这些创新性制度机制和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法治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难点的针对性部署和安排,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

开启法治中国新征程

廖永安:从总体上看,四中全会公报就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容体现了“新”、“实”、“全”三个特点。

首先,公报内容表述“新颖”。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等富含法哲学思想的表述,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份极富思辨的会议公报,更是一幅全新展开的法治蓝图。

其次,全会所明确的依法治国内容“实在”。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几项重大任务,不仅是纲领性的,而且都明确提出具体措施。比如,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都把法治任务落在了实处。

最后,全会明确的依法治国六项重大任务内容“全面”。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包括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推进依法行政;保证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法治建设的各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体现了党对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的整体把握。

薛刚凌:十八届四中全会尤其强调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标志着我国的依法治国进入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过去的法治建设主要是各部分孤立地推进,把重视系统性提上日程是第一次。这样的推进具有一定必要性,因为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尤其是我们处在转型期,只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人治走向法治,从伦理走向理性,顺应时代需求,才能加速转型,缩短发展的瓶颈期。

杨伟东:公报全面深刻总结了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同时提出了我国法治未来的发展路径,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决定。任何形式的腐败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权力逾越了它的界限,背离了它的目的。法治是从根本上约束住权力的一剂良药,是防止腐败、反腐败的一种重要机制。约束住权力,腐败出现的几率就会降低,查处的腐败案件就会越来越少。

第五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30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总结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部署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权威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治国:一座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3日闭幕,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

总目标与五大体系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全会提出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表述,是对依法治国理论的完善和升华。

“如果说法律体系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主要是从法律制度建设的角度、从立法的层面谈,那么法治体系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完整的系统性的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实现了从制度到制度实践的飞跃。”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封丽霞告诉记者。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杨小军说,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治体系的提出是从全流程来抓实施,来保障法律的实施。

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马怀德特别注意到,全会强调要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他认为,这说明我们党充分意识到,依法治国从党自身做起。将党内法规体系视为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作为五大体系之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尤其对保证依法执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执政党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确立一个明确的坐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甄小英表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实现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甄小英表示,现代政党的执政方式一定是要依法执政,治国理政一定是要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领导现代社会的政党,也必须不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克服人治,实现法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会强调,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能不能够守法,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关系能不能处理好,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拓展空间和能达到的高度。”封丽霞说,全会坚定地表述,一方面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同时也要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不可偏废。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怀德说,应该明确的是,推进依法治国将加强党的领导,不是削弱党的领导。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必须发挥带头作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受访专家表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进,是依法治国更深入、更透彻的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遵守宪法不仅是公民的义务,而且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这是此次全会的一大亮点。

全会强调,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甄小英表示,过去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里没有法治建设成效这个指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了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助力,必将极大地加速依法治国的进程。

六大任务的实施亮点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封丽霞说,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是全会的亮点之一。这抓住了依宪治国的关键。

封丽霞告诉记者,如果宪法监督制度不完善,很大程度上会危害宪法的权威,保证依宪执政很大程度上会流于形式。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马怀德说,全会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党的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这一制度应该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封丽霞认为,这个制度不但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是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保障。她说,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言压法,以权压法。

“现在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问题,只有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才能让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感到公平正义。”马怀德说。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会提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甄小英表示,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就是要全民守法,全会对全民守法的强调就是要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杜绝选择性守法。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的表述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以前没有提到过的。”封丽霞说,强化规则教育、法治教育从娃娃开始抓,从学校、家庭、单位,全方位推进,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向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加速前行。

下载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讲话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市都做了全面部署。大家要把深刻领会中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全面理解和正确对待......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电子系通信党支部学习了10月20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会议的主旨是:依法治国。 自1997年9......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解读 时间:2014-12-28 11:05 来源: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献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 国......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演讲稿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落幕。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要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就了新的蓝图。这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中具有......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原创)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依法治国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羊圈学校 钟世福 今天,备受瞩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议题早已确定为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秩序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