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监测预警
建立和健全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提高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报告时限、方式(日常疫情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有关部门的疫情报告和通报)。
四、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
(一)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
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医疗机构的隔离治疗措施;疾控机构的疫情控制措施;政府的隔离措施;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疫区宣布及封锁。
(二)医疗救治
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被传染病污染的相关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传染病防治监督
(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二)卫生部门及其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
(三)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的规定
(四)卫生行政执法监督
六、相关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 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制度;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四、报告与信息发布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需要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五、应急处理
政府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应急处理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应急处理职责;公安机关的强制执行职责;其他政府部门的职责。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第四节 药品管理法律制度
一、药品管理概述
二、药品生产经营的管理(一)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二)药品经营企业管理(三)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四)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三、药品管理(一)药品标准管理(二)药品注册管理(三)新药管理(四)仿制药品管理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六)禁止生产和销售假药、劣药
三、相关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对于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可以处以警告、罚款、没收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民事责任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规定,给药品使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受贿罪;渎职罪。
第五节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与分级
(一)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分级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与排除
(一)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机构的设置与分工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 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 1.鉴定程序的启动
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事人申请: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委托: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成立鉴定专家组 3.收集材料
4.听取陈述答辩 5.作出结论
第六节 医疗侵权法律制度
一、医疗侵权责任概述
二、医疗侵权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为主,特殊情况下实行过错推定原则(以下情况:医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严格责任原则。
三、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医方义务与侵权法律责任
告知义务及其法律责任;诊疗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医药相关制品质量保证义务及其法律责任;病历资料填写、保管及提供义务与法律责任;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义务;不实施不必要检查的义务;紧急情况下的救治义务。
四、医疗机构的免除赔偿责任事由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四)其它法定理由
四、患方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五、医疗损害赔偿范围
(一)对直接受害人的赔偿范围
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费
(二)对间接受害人的赔偿范围
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费
第二章 医学伦理道德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概述
一、医学伦理学的概念
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主要准则,在解决医学实践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医学与生态之间的道德问题而形成的学说体系,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实践中所有的医德现象。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医患之间的道德现象、医际之间的道德现象、医社之间的道德现象、医学科研道德现象、生命道德现象五大课题。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医德基本理论;医德规范体系;医德实践规律和医德现实难题。
第二节 医德基本原则与规范
一、医德基本原则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概念
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德规范体系中居统帅和主导地位的最高规范,简称医德原则。它是某一医学发展阶段及特定社会背景之中的医德基本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医德规范体系构建基础和直接根据,是调节各种医德关系都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和最高要求。
(二)我国当代医德基本原则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三)医德基本原则内涵 1.知情同意 2.医疗最优化 3.医疗保密 4.生命价值
(四)生命伦理四原则 1.尊重原则 2.不伤害原则 3.有利原则 4.公正原则
二、医学道德规范
(一)医学道德规范的概念
医学道德规范是在医疗活动中应遵守的伦理标准或准则,它是在医德原则的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要求,也是培养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具体标准,简称医德规范。
(二)医德规范的作用
1.医学道德准则体系中的构成主体 2.医德规范是进行医学道德评价的直接尺度 3.医德规范是实施医院管理的重要依据 4.医德规范是医学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三)医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以人为本,救死扶伤 2.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3.平等交往,一视同仁 4.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5.廉洁行医,遵纪守法 6.诚实守信,保守医密 7.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8.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第三节 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一、医患关系伦理
(一)医学关系中的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概念
医患关系是指医方与患方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基于病人健康利益所构成的的一种医学人际关系。
2.医患关系的内容
医患关系分为技术关系与非技术关系,非技术关系包括道德关系、经济关系、价值关系和法律关系。
3.医患关系的性质
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和契约关系 4.医患关系特征
(1)医患双方目的的共同性(2)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3)医患双方利益的一致性。
(二)医患关系模式 1.医患关系模式概念
医患关系模式是指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描述和概括医患关系的标准样式。2.常见医患关系模式
(1)维奇模式:纯技术模式,权威模式,契约模式。(2)布朗斯坦模式:传统模式,人本模式。
(3)萨斯—荷伦德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三)医患冲突 1.医患冲突的原因(1)社会方面的因素(2)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3)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4)患者方面的因素 2.医患和谐的伦理诉求
(1)完善和谐医患关系的制度设计(2)完善和谐医患关系的医院规章建立(3)强化医师职业伦理精神
(四)医患沟通 1.医患沟通概念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的相关问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有效的多途径的信息交流,科学地引导病人及家属认定治疗方案及配合治疗,使医患双方形成互信理解的合作关系的过程。
2.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
(1)实践“人是目的”的伦理价值(2)发挥道德情感的专递作用(3)推动人道主义精神的发展(4)促进医患双方道德境界的提升 3.伦理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1)奠定医患沟通的思想基础(2)营造医患沟通的良好氛围(3)提供医患沟通的行为准则 4.医患沟通的伦理考量
(1)沟通缺失,医患之间彼此失去信任(2)沟通简单,患者知情同意权得不到实现(3)沟通不畅,患者对健康期望值过高 5.医患沟通的伦理准则(1)尊重(2)有利(3)公正(4)诚信
6.医患沟通的伦理目标(1)增进医患互信(2)体现人文关怀
二、医际关系伦理
医际关系是指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医际关系的内容:医生与医生的关系,医生与护士的关系,医护人员与医技人员的关系,医务人员与管理、后勤人员的关系。
(一)医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1.医际关系的协同性 2.医际关系的平等性 3.医际关系的综合性 4.医际关系的同一性
(二)医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1.医德滑坡 2.管理问题 3.利益冲突 4.传统观念的作用 5.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三)医际和谐的伦理诉求 1.人格上的相互尊重 2.工作上相互支持 3.学术上坚持真理
三、医社关系伦理
医社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医疗卫生部门与社会有关部门之间的群体性关系。
(一)医社冲突的主要原因 1.供需矛盾 2.行为异常
3.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影响
4.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医疗实践中的难题 5.社会改革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影响
(二)医社和谐的伦理诉求 1.社会公益第一原则 2.互惠互利原则 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第四节 临床诊疗伦理 一、一般临床诊疗伦理
(一)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 1.既要关注疾病,又要关心病人
2.既要发挥医务人员的主导性,又要调动病人的主体性 3.既要维护病人利益,又要兼顾社会公益
4.既要开展躯体疾病服务,又要开展心理和社会服务
(二)临床诊断伦理原则 1.及时诊断原则 2.准确诊断原则
(三)临床治疗伦理原则 1.生命至上原则 2.有效原则 3.自主原则 4.择优原则
二、临床诊断的道德要求
(一)问诊的道德要求 1.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2.语言得当,通俗易懂 3.耐心倾听,正确引导 4.专心致志,慎言守密
(二)体检的道德要求 1.全面系统,认真仔细 2.关心体贴,减少痛苦 3.尊重患者,注意保密
(三)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1.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2.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3.科学分析、切忌片面
三、临床治疗的道德要求
(一)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1.对症下药,因人施治 2.合理配伍,适时调整 3.药以致用,药尽其用 4.忠于职守,从严管理
(二)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 1.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2.严肃认真,精益求精 3.齐心协力,密切配合 4.严密观察,加强监护
(三)康复治疗的道德要求 1.高度同情,理解尊重 2.体谅宽容,耐心帮助
(四)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 1.真诚相待,取信病人 2.全面了解,统筹治疗 3.明确诊断,灵活施治 4.注重修养,宽容忍让
(五)急救治疗的道德要求 1.分秒必争,全力以赴 2.常备不懈,沉着冷静 3.集思广益,团结协作 4.优化技能,强化功底 5.人性服务,呵护心灵 6.胆大心细,坚守慎独
第五节 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一、临终关怀伦理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指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患者提供缓解极端痛苦,维护生命尊严,帮助临终者安宁走完生命最后历程,对于临终者家属提供包括居丧在内的生理和心理关怀的一系列立体化社会卫生保健服务。
(二)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 1.照护为主的原则 2.全方位服务的原则 3.人道主义原则 4.适度治疗原则 5.注重心理需要的原则
(三)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1.临终关怀符合生命价值论和公益论原则,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强调义务论和公益论的统一
2.临终关怀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4.临终关怀避开了安乐死的道德难题
二、安乐死伦理
(一)安乐死概念
在病人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已濒临不可逆转的死亡且备受病痛折磨,为消除其肉体和精神痛苦,应其要求,应用医学手段使其无痛苦地结束生命的死亡方式。
(二)安乐死的伦理纷争 1.赞成安乐死的观点(1)符合病人自身利益(2)尊重病人死亡方式的选择(3)体现了生命价值原则(4)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2.反对安乐死的观点(1)安乐死有悖传统医德(2)安乐死侵犯人的权利(3)安乐死有碍医学科学的发展(4)安乐死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到目前为止,全球仅荷兰和比利时安乐死已合法化。
三、死亡伦理
(一)死亡标准
心肺死亡标准和/或脑死亡标准
目前世界各国一元死亡标准和二院死亡标准两种形式并存。有的国家采用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即心肺死亡是判断死亡的唯一条件,如我国;有的国家采用一元的脑死亡标准,如芬兰,将脑死亡作为确定为判断死亡的唯一条件。但多数国家采用两个标准并存的形式。
(二)确立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1.有利于科学地判定死亡,更好地维护生命的尊严 2.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 4.有利于道德和法律责任的确定
第六节 公共卫生伦理
一、公共卫生伦理的概述
(一)公共卫生,是预防疾病、延长人的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又称公共健康,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传统注重个体健康而言。
(二)公共卫生工作特点 1.工作对象的群体性 2.工作结果的统计性 3.工作过程的公众性。
(三)公共卫生工作道德特点 1.道德目标的超前性 2.道德目标的社会性 3.道德目标评估的滞后性
(四)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道德责任 1.自觉的以大卫生观指导职业活动 2.以健康教育为工作重点
3.以维护公共卫生和实现预防保健为最终工作目标
二、公共卫生工作的伦理原则
(一)效用原则
(二)公正原则
(三)互助原则
(四)尊重原则
第七节 医学科研伦理
一、医学科研伦理
(一)医学科研基本特点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研究对象的差异性 3.研究过程的复杂性 4.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5.研究结果的两重性
(二)医学科研伦理概念
医学科研伦理又称医学科研道德,是指医学科研领域中医德现象的总和,是调整各种科研利益关系,解决各种伦理问题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三)医学科研伦理意义
1.推动医学科研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2.处理医学科研利益关系的重要规范 3.把握医学科研方向的重要思想保障 4.进行医学科研评价的重要标准
(四)医学科研中的伦理矛盾 1.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利益矛盾
2.研究对象的权益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利益矛盾 3.研究者群体内部的利益矛盾
(五)医学科研的伦理准则 1.热爱科学 2.实事求是 3.献身事业 4.勇于创新 5.团结协作
二、人体实验伦理
(一)人体实验概念
人体实验是指以人为受试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活动过程。
(二)人体实验的伦理意义 1.人体实验是医学的起点和发展手段
2.人体实验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动物实验之后,常规临床应用之前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医学实验的最后阶段
(三)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 1.正当目的原则 2.知情同意原则 3.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4.社会需要原则
(四)人体实验的国际法规 1.《纽伦堡法典》 2.《赫尔辛基宣言》。
三、动物实验伦理
(一)动物实验概念
动物实验指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新手段,在实验室内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二)动物试验的伦理原则
1.科学与伦理并重的实验设计与试验过程原则 2.取代、减量与精确化原则
四、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
(一)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指从人的早期胚胎中提取的一种细胞,它具有“发育全能性”的功能,能分化成人体的200多种细胞,形成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
1.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意义(1)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
(2)人胚胎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研究(3)新药研制和开发(4)癌症的治疗
(5)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2.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原则(1)尊重原则(2)知情同意原则(3)安全和有效原则(4)防止商品化原则。
(二)克隆技术研究伦理
克隆技术指在人工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实现使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及结果。1.克隆技术研究的伦理意义(1)有利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2)有利于人类医疗科学的发展 2.克隆技术研究的伦理问题(1)改变生物的多样性问题(2)胚胎克隆问题
(三)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伦理 1.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1)基因隐私问题(2)基因歧视问题(3)改变人类的多样性问题 2.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原则(1)无伤与有利原则(2)知情同意原则(3)保密原则(4)公正原则
第八节 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
一、医学道德修养
医学道德修养概念:是医务人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磨炼,把社会主义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规范转化为个人医学道德品质的过程。
医学道德的修养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原则。
医学道德修养的方法:躬亲实践,勤于学习,坚持内省,积善成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
医德境界含义:医务人员从一定的医德观念出发,在医德修养过程中所形成的医德修养水平和医德品质状况。
医德境界的层次:以医谋私的医德境界;以医谋生的医德境界;以医为业的医德境界;为医奉献的医德境界。
二、医学道德评价
医学道德评价概念:人们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标准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医疗行为作出的道德价值和善恶的判断。
医学道德评价作用:对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形成有导向作用;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有促进作用;对医学人际关系有协调作用。医学道德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或根除;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群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医学道德评价依据:医学动机和医学效果的统一;医学目的和医学手段的统一。医学道德评价方式: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
三、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遵纪守法,依法执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优质服务,医患和谐;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第三章 医学心理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2.感觉的分类 3.感觉的特征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2.知觉的基本特性 3.知觉的分类 4.错觉
(三)记忆
1.记忆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2.记忆的分类 3.遗忘的概念和规律
(四)思维 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2.思维的分类 3.思维的过程
(五)想象 1.想象的概念和特点 2.想象的分类 3.表象的概念和特点
(六)注意
1.注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注意的功能与外部表现 3.注意的分类 4.注意品质
二、情绪和情感过程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三)情绪情感的作用
(四)情绪情感分类
(五)情绪的认知理论
三、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三)意志的品质
四、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1.需要的概念 2.需要的分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二)动机 1.动机的概念 2.动机冲突。
五、人格和行为
(一)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构成了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1.能力
(1)能力的概念(2)能力的分类(3)能力的个别差异
(4)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气质
(1)气质的概念(2)气质特征(3)气质类型(4)气质学说(5)气质的意义 3.性格
(1)性格的概念(2)性格特征
(3)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二)行为 1.行为的概念 2.健康相关行为类型(1)A/B型行为类型(2)C型行为类型 3.危害健康的行为(1)吸烟(2)药物滥用(3)酗酒
六、心理评估与咨询治疗
(一)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的概念 2.心理评估的方法 3.心理评估的基本程序 4.心理测验的概念
5.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6.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7.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 2.心理咨询基本技巧 3.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4.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5.常见心理治疗方法(1)精神分析疗法(2)行为疗法(3)患者中心疗法(4)认知疗法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一)医学心理学概念
(二)医学心理学研究范围
(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心理应激与应对
(一)心理应激和应激源概念
(二)心理应激意义
(三)应对及后果
(四)应激的管理
三、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四、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第三节 患者心理与心理护理
一、患者心理概述
(一)患者和患者角色的概念
(二)患者角色适应不良
(三)患者的角色行为
1.求医行为和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2.遵医行为及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四)患者的心理特点
(五)患者的心理需要
二、不同病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一)急性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二)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三)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三、特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一)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二)临终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三)癌症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四)器官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五)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四、心理护理概述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和特点
(二)心理护理的原则
(三)心理护理程序 第四节 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缓解与心理素质培养
一、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缓解
(一)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现状
(二)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原因
(三)医务人员缓解职业压力的措施
二、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培养
(一)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医务人员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原则
(三)医务人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二篇:2018重庆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但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即适用强制管理。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方针:预防为主;管理原则: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监测预警
建立和健全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提高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报告时限、方式(日常疫情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有关部门的疫情报告和通报)。
四、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
(一)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
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医疗机构的隔离治疗措施;疾控机构的疫情控制措施;政府的隔离措施;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疫区宣布及封锁。
(二)医疗救治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污染的相关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传染病防治监督
(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二)卫生部门及其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
(三)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的规定
(四)卫生行政执法监督
六、相关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 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 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制度;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四、报告与信息发布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需要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五、应急处理
政府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应急处理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应急处理职责;公安机关的强制执行职责;其他政府部门的职责。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第四节 药品管理法律制度
一、药品管理概述
二、药品生产经营的管理(一)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二)药品经营企业管理(三)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四)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三、药品管理(一)药品标准管理(二)药品注册管理(三)新药管理(四)仿制药品管理
(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六)禁止生产和销售假药、劣药
三、相关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对于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可以处以警告、罚款、没收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民事责任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规定,给药品使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
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受贿罪;渎职罪。
第五节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与分级
(一)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分级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与排除
(一)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
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机构的设置与分工
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 1.鉴定程序的启动
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事人委托: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成立鉴定专家组 3.收集材料
4.听取陈述答辩 5.作出结论
第六节 医疗侵权法律制度
一、医疗侵权责任概述
二、医疗侵权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为主,特殊情况下实行过错推定原则(以下情况:医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严格责任原则。
三、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医方义务与侵权法律责任
告知义务及其法律责任;诊疗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医药相关制品质量保证义务及其法律责任;病历资料填写、保管及提供义务与法律责任;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义务;不实施不必要检查的义务;紧急情况下的救治义务。
四、医疗机构的免除赔偿责任事由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四)其它法定理由
四、患方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五、医疗损害赔偿范围
(一)对直接受害人的赔偿范围
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后续治疗费;康复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赔偿金
(二)对间接受害人的赔偿范围
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
第二章 医学伦理道德
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概述
一、医学伦理学的概念
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主要准则,在解决医学实践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医学与生态之间的道德问题而形成的学说体系,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实践中所有的医德现象。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医患之间的道德现象、医际之间的道德现象、医社之间的道德现象、医学科研道德现象、生命道德现象五大课题。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医德基本理论;医德规范体系;医德实践规律和医德现实难题。
第二节 医德基本原则与规范
一、医德基本原则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概念
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德规范体系中居统帅和主导地位的最高规范,简称医德原则。它是某一医学发展阶段及特定社会背景之中的医德基本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医德规范体系构建基础和直接根据,是调节各种医德关系都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和最高要求。
(二)我国当代医德基本原则
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三)医德基本原则内涵 1.知情同意 2.医疗最优化 3.医疗保密 4.生命价值
(四)生命伦理四原则 1.尊重原则 2.不伤害原则 3.有利原则 4.公正原则
二、医学道德规范
(一)医学道德规范的概念
医学道德规范是在医疗活动中应遵守的伦理标准或准则,它是在医德原则的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要求,也是培养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具体标准,简称医德规范。
(二)医德规范的作用
1.医学道德准则体系中的构成主体 2.医德规范是进行医学道德评价的直接尺度 3.医德规范是实施医院管理的重要依据 4.医德规范是医学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三)医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以人为本,救死扶伤 2.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3.平等交往,一视同仁 4.举止端庄,语言文明 5.廉洁行医,遵纪守法 6.诚实守信,保守医密 7.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8.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第三节 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一、医患关系伦理
(一)医学关系中的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概念
医患关系是指医方与患方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基于病人健康利益所构成的的一种医学人际关系。
2.医患关系的内容
医患关系分为技术关系与非技术关系,非技术关系包括道德关系、经济关系、价值关系和法律关系。
3.医患关系的性质 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和契约关系 4.医患关系特征
(1)医患双方目的的共同性(2)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3)医患双方利益的一致性。
(二)医患关系模式 1.医患关系模式概念
医患关系模式是指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描述和概括医患关系的标准样式。2.常见医患关系模式
(1)维奇模式:纯技术模式,权威模式,契约模式。(2)布朗斯坦模式:传统模式,人本模式。
(3)萨斯—荷伦德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三)医患冲突 1.医患冲突的原因(1)社会方面的因素(2)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3)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4)患者方面的因素 2.医患和谐的伦理诉求
(1)完善和谐医患关系的制度设计(2)完善和谐医患关系的医院规章建立(3)强化医师职业伦理精神
(四)医患沟通 1.医患沟通概念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疾病的相关问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有效的多途径的信息交流,科学地引导病人及家属认定治疗方案及配合治疗,使医患双方形成互信理解的合作关系的过程。
2.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
(1)实践“人是目的”的伦理价值(2)发挥道德情感的专递作用(3)推动人道主义精神的发展(4)促进医患双方道德境界的提升 3.伦理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1)奠定医患沟通的思想基础(2)营造医患沟通的良好氛围(3)提供医患沟通的行为准则 4.医患沟通的伦理考量
(1)沟通缺失,医患之间彼此失去信任(2)沟通简单,患者知情同意权得不到实现(3)沟通不畅,患者对健康期望值过高 5.医患沟通的伦理准则(1)尊重(2)有利(3)公正(4)诚信
6.医患沟通的伦理目标(1)增进医患互信(2)体现人文关怀
二、医际关系伦理
医际关系是指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医际关系的内容:医生与医生的关系,医生与护士的关系,医护人员与医技人员的关系,医务人员与管理、后勤人员的关系。
(一)医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1.医际关系的协同性 2.医际关系的平等性 3.医际关系的综合性 4.医际关系的同一性
(二)医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1.医德滑坡 2.管理问题 3.利益冲突 4.传统观念的作用 5.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三)医际和谐的伦理诉求 1.人格上的相互尊重 2.工作上相互支持 3.学术上坚持真理
三、医社关系伦理
医社关系是指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医疗卫生部门与社会有关部门之间的群体性关系。
(一)医社冲突的主要原因 1.供需矛盾 2.行为异常
3.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影响
4.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医疗实践中的难题 5.社会改革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影响
(二)医社和谐的伦理诉求 1.社会公益第一原则 2.互惠互利原则 3.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第四节 临床诊疗伦理 一、一般临床诊疗伦理
(一)临床诊疗的道德要求 1.既要关注疾病,又要关心病人
2.既要发挥医务人员的主导性,又要调动病人的主体性 3.既要维护病人利益,又要兼顾社会公益
4.既要开展躯体疾病服务,又要开展心理和社会服务
(二)临床诊断伦理原则 1.及时诊断原则 2.准确诊断原则
(三)临床治疗伦理原则 1.生命至上原则 2.有效原则 3.自主原则 4.择优原则
二、临床诊断的道德要求
(一)问诊的道德要求 1.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2.语言得当,通俗易懂 3.耐心倾听,正确引导 4.专心致志,慎言守密
(二)体检的道德要求 1.全面系统,认真仔细 2.关心体贴,减少痛苦 3.尊重患者,注意保密
(三)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 1.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2.知情同意、尽职尽责 3.科学分析、切忌片面
三、临床治疗的道德要求
(一)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 1.对症下药,因人施治 2.合理配伍,适时调整 3.药以致用,药尽其用 4.忠于职守,从严管理
(二)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 1.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2.严肃认真,精益求精 3.齐心协力,密切配合 4.严密观察,加强监护
(三)康复治疗的道德要求 1.高度同情,理解尊重 2.体谅宽容,耐心帮助
(四)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 1.真诚相待,取信病人 2.全面了解,统筹治疗 3.明确诊断,灵活施治 4.注重修养,宽容忍让
(五)急救治疗的道德要求 1.分秒必争,全力以赴 2.常备不懈,沉着冷静 3.集思广益,团结协作 4.优化技能,强化功底 5.人性服务,呵护心灵 6.胆大心细,坚守慎独
第五节 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一、临终关怀伦理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指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患者提供缓解极端痛苦,维护生命尊严,帮助临终者安宁走完生命最后历程,对于临终者家属提供包括居丧在内的生理和心理关怀的一系列立体化社会卫生保健服务。
(二)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 1.照护为主的原则 2.全方位服务的原则 3.人道主义原则 4.适度治疗原则 5.注重心理需要的原则
(三)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1.临终关怀符合生命价值论和公益论原则,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强调 义务论和公益论的统一
2.临终关怀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临终关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4.临终关怀避开了安乐死的道德难题
二、安乐死伦理
(一)安乐死概念
在病人身患无法治愈的疾病、已濒临不可逆转的死亡且备受病痛折磨,为消除其肉体和精神痛苦,应其要求,应用医学手段使其无痛苦地结束生命的死亡方式。
(二)安乐死的伦理纷争 1.赞成安乐死的观点(1)符合病人自身利益(2)尊重病人死亡方式的选择(3)体现了生命价值原则(4)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2.反对安乐死的观点(1)安乐死有悖传统医德(2)安乐死侵犯人的权利(3)安乐死有碍医学科学的发展(4)安乐死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到目前为止,全球仅荷兰和比利时安乐死已合法化。
三、死亡伦理
(一)死亡标准
心肺死亡标准和/或脑死亡标准
目前世界各国一元死亡标准和二院死亡标准两种形式并存。有的国家采用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即心肺死亡是判断死亡的唯一条件,如我国;有的国家采用一元的脑死亡标准,如芬兰,将脑死亡作为确定为判断死亡的唯一条件。但多数国家采用两个标准并存的形式。
(二)确立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1.有利于科学地判定死亡,更好地维护生命的尊严 2.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有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 4.有利于道德和法律责任的确定
第六节 公共卫生伦理
一、公共卫生伦理的概述
(一)公共卫生,是预防疾病、延长人的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又称公共健康,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传统注重个体健康而言。
(二)公共卫生工作特点 1.工作对象的群体性 2.工作结果的统计性 3.工作过程的公众性。
(三)公共卫生工作道德特点 1.道德目标的超前性 2.道德目标的社会性 3.道德目标评估的滞后性
(四)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道德责任 1.自觉的以大卫生观指导职业活动 2.以健康教育为工作重点
3.以维护公共卫生和实现预防保健为最终工作目标
二、公共卫生工作的伦理原则
(一)效用原则
(二)公正原则
(三)互助原则
(四)尊重原则
第七节 医学科研伦理
一、医学科研伦理
(一)医学科研基本特点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研究对象的差异性 3.研究过程的复杂性 4.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5.研究结果的两重性
(二)医学科研伦理概念
医学科研伦理又称医学科研道德,是指医学科研领域中医德现象的总和,是调整各种科研利益关系,解决各种伦理问题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三)医学科研伦理意义
1.推动医学科研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2.处理医学科研利益关系的重要规范 3.把握医学科研方向的重要思想保障 4.进行医学科研评价的重要标准
(四)医学科研中的伦理矛盾 1.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利益矛盾
2.研究对象的权益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利益矛盾 3.研究者群体内部的利益矛盾
(五)医学科研的伦理准则 1.热爱科学 2.实事求是 3.献身事业 4.勇于创新 5.团结协作
二、人体实验伦理
(一)人体实验概念
人体实验是指以人为受试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活动过程。
(二)人体实验的伦理意义 1.人体实验是医学的起点和发展手段
2.人体实验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动物实验之后,常规临床应用之前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医学实验的最后阶段
(三)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 1.正当目的原则 2.知情同意原则 3.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4.社会需要原则
(四)人体实验的国际法规 1.《纽伦堡法典》 2.《赫尔辛基宣言》。
三、动物实验伦理
(一)动物实验概念
动物实验指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新手段,在实验室内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二)动物试验的伦理原则
1.科学与伦理并重的实验设计与试验过程原则 2.取代、减量与精确化原则
四、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
(一)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指从人的早期胚胎中提取的一种细胞,它具有“发育全能性”的功能,能分化成人体的200多种细胞,形成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
1.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意义(1)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
(2)人胚胎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研究(3)新药研制和开发(4)癌症的治疗(5)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2.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伦理原则(1)尊重原则(2)知情同意原则(3)安全和有效原则(4)防止商品化原则。
(二)克隆技术研究伦理
克隆技术指在人工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实现使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及结果。1.克隆技术研究的伦理意义(1)有利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2)有利于人类医疗科学的发展 2.克隆技术研究的伦理问题(1)改变生物的多样性问题(2)胚胎克隆问题
(三)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伦理 1.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1)基因隐私问题(2)基因歧视问题(3)改变人类的多样性问题 2.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原则(1)无伤与有利原则(2)知情同意原则(3)保密原则(4)公正原则
第八节 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
一、医学道德修养
医学道德修养概念:是医务人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磨炼,把社会主义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规范转化为个人医学道德品质的过程。
医学道德的修养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原则。
医学道德修养的方法:躬亲实践,勤于学习,坚持内省,积善成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
医德境界含义:医务人员从一定的医德观念出发,在医德修养过程中所形成的医德修养水平和医德品质状况。
医德境界的层次:以医谋私的医德境界;以医谋生的医德境界;以医为业的医德境界;为医奉献的医德境界。
二、医学道德评价 医学道德评价概念:人们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标准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医疗行为作出的道德价值和善恶的判断。
医学道德评价作用:对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形成有导向作用;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有促进作用;对医学人际关系有协调作用。
医学道德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缓解或根除;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群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医学道德评价依据:医学动机和医学效果的统一;医学目的和医学手段的统一。医学道德评价方式: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
三、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遵纪守法,依法执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优质服务,医患和谐;廉洁自律,恪守医德;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第三章 医学心理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2.感觉的分类 3.感觉的特征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2.知觉的基本特性 3.知觉的分类 4.错觉
(三)记忆
1.记忆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2.记忆的分类 3.遗忘的概念和规律
(四)思维 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2.思维的分类 3.思维的过程
(五)想象 1.想象的概念和特点 2.想象的分类 3.表象的概念和特点
(六)注意
1.注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注意的功能与外部表现 3.注意的分类 4.注意品质
二、情绪和情感过程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三)情绪情感的作用
(四)情绪情感分类
(五)情绪的认知理论
三、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三)意志的品质
四、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1.需要的概念 2.需要的分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二)动机 1.动机的概念 2.动机冲突。
五、人格和行为
(一)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构成了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1.能力
(1)能力的概念(2)能力的分类(3)能力的个别差异
(4)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气质
(1)气质的概念(2)气质特征(3)气质类型(4)气质学说(5)气质的意义 3.性格
(1)性格的概念(2)性格特征
(3)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二)行为 1.行为的概念 2.健康相关行为类型(1)A/B型行为类型(2)C型行为类型 3.危害健康的行为(1)吸烟(2)药物滥用(3)酗酒
六、心理评估与咨询治疗
(一)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的概念 2.心理评估的方法 3.心理评估的基本程序 4.心理测验的概念
5.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6.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7.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 2.心理咨询基本技巧 3.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4.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5.常见心理治疗方法(1)精神分析疗法(2)行为疗法(3)患者中心疗法(4)认知疗法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
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一)医学心理学概念
(二)医学心理学研究范围
(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二、心理应激与应对
(一)心理应激和应激源概念
(二)心理应激意义
(三)应对及后果
(四)应激的管理
三、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四、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第三节 患者心理与心理护理
一、患者心理概述
(一)患者和患者角色的概念
(二)患者角色适应不良
(三)患者的角色行为
1.求医行为和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2.遵医行为及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四)患者的心理特点
(五)患者的心理需要
二、不同病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一)急性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二)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三)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三、特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一)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二)临终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三)癌症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四)器官移植患者心理问题及干预
(五)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四、心理护理概述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和特点
(二)心理护理的原则
(三)心理护理程序
第四节 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缓解与心理素质培养
一、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缓解
(一)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现状
(二)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原因
(三)医务人员缓解职业压力的措施
二、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培养
(一)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医务人员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原则
(三)医务人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记忆总结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重要会议是十六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形成的
4、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没有改变
6、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3、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4、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5、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16、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股份制企业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17、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18、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19、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与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20、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1、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保障制度
2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
24、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28、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30、文艺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1、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2、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3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4、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35、“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3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为人民服务
38、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性质和方向,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思想道德建设
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0、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41、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4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5、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技和教育
4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8、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9、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50、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51、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3、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5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56、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和基础是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
57、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8、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59、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
60、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61、在县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6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
64、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6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中共十三大
66、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科命题的会议是中共十二大 6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共十三大
68、在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69、邓小平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改革开放
7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71、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属于集体经济 74、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7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
76、从根本上说,避免两极分化的条件和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7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78、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经济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79、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80、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共同富裕 81、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82、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是共同开发
83、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卓远见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经济特区
84、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8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8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88、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保持社会稳定
89、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中,改革是动力
9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91、实施科教兴国,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2、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3、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取公司制
94、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95、邓小平指出的“鼓实劲,不鼓虚劲”的科学含义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9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9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 98、“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9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100、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①
101、有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02、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103、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阐述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104、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105、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战略是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市场多元化
10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10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8、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的时期,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09、判断一个政党所制定的政策好坏,归根到底要看它是解放生产力还是束缚生产力的
1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111、十一届三种全会后,邓小平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是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11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规律。所以,国民经济要以比例协调为目的 113、我们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11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15、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反对腐败
116、历史表明,所有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是同吸收和借鉴国外文明成果分不开的
117、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相前看》和南方谈话
118、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1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12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21、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力争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为此,他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战略思想
12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12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124、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原则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2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12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28、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
129、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中共十三大
130、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们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一个社会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13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劳动还存在差别,同时它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134、处理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36、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3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138、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 13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0、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41、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从严治党
14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14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44、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45、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6、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比例协调
147、在我国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14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14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50、我国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解放生产力②发展生产力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因为改革是:
①社会主义设发展的直接动力②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③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④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⑤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基础
3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市场经济的共同性有: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管理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条件有: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③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存在差别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 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
①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②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③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④它们承担的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8、根据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主要有: ①工人②农民③知识分子④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⑤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
9、邓小平理论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②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
①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③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 ①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③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④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因为它是
①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统一②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统一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④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⑤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0、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因是:
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②解决国内各种问题都离不开发展③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④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离不开发展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11、四项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保证
①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③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1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有
①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③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④农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①消费资料市场②资本市场③技术市场④劳动力市场⑤房地产市场
14、台湾问题是
①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②中国的内政问题
15、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主要内容有
①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④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 ①理论联系实际②密切联系群众③批评与自我批评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①工业化②经济的社会化③经济的现代化④经济的市场化
18、到201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要
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②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③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④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发展主要靠①政策②科学
20、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①社会稳定功能②劳动力再生产功能③经济调节功能④实现共同富裕功能
21、我国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政策主要有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通过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④以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22、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②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③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发展生产力是①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②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③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原因
①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②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③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④它的历史任务是 基本实现现代化
25、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按劳动力价值分配②按资本分配③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
26、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必须
①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②由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为主③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商、监督和服务
2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就其内容来说二者是一致的②从概念上二者有区别③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
28、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概括为
①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③世界正处于新旧交替动荡时期
2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3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
③④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1、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因为()
①③④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农业发展关系着绝大多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③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3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①产权清晰②责权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3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①经济政策②经济杠杆③经济计划
34、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社会救助②社会保险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
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6、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的窗口有
①技术窗口②管理窗口③知识窗口④对外政策窗口
3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①“一中一台”②“两个中国”③“一国两府”④“台湾独立”⑤“外国插手” 38、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③“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39、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40、党的十五大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发展民主②加强法制③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⑤维护安定团结
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⑤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42、我国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①思想建设②作风建设③组织建设
43、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③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④形成 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44、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要求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45、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思想,其内容包括
①抓住机遇②经济是波浪式发展的③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④经济发展争取隔几年上个台阶
46、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和调节功能,主要包括
①价格机制②供求机制③竞争机制
4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两手抓”,是指
①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②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
4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的维护和平主要表现在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③真正的不结盟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4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有
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③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52、下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③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④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53、当前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有
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上升②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④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
54、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
①极端个人主义②利己主义
55、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①政治合格②军事过硬③作风优良④纪律严明⑤保障有力
5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
5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是指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篇:公共基础知识
我于2007年7月毕业于黄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感到万分的荣幸。2004年7月15日被单位安排到沙湾项目部工作,我是水利工程专业,可以学以致用,这也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和考验。
2007年7月到沙湾项目熟悉项目部情况后就到了生产一线(沙湾电站CII标),在CII标主要负责引水隧洞和阀室交通洞的开挖,由于当时现场人员少,工作面多,到现场第三天在工区领导的指导下开始独立完成引水隧洞和阀室交通洞的施工及质检工作,在此期间,我学习了很多书面上知识,如:洞石开挖的施工工艺、法律法规等,也学到了现场施工、质检和协调等。施工现场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是能否盈利的关键,为了使工作能够合理有序的进行,研究了很多统筹方法,也等到了应用。
2008年3月因施工需要,我到调压井工作,在调压井负责施工、质检及调度协调工作,调压井2008年主要时边坡明挖及支护工作,在开挖过程中,对调压井边坡的开挖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并在开挖过程中遇到石方,由于石方方量小,没有重新签订协作队伍,我参与了石方开挖,在开挖期间我们边开挖边进行炮孔布孔的更改及装药的调整,圆满完成了调压井边坡的开挖,给调压井井筒开挖节约了时间。
2009年3月调到工程技术部,从事施工方案制定及技术交底工作,并且到现场指导作业队施工。4月GIS楼副厂房开始施工,由于GIS楼和副厂房设计图纸属梁平法,图纸上没有工程量清单,作为技术部的一员,根据图纸我表计算了钢筋下料,供施工对使用,在计算工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梁平法的知识。9月工程技术部部长调离工地,我负责工程技术部的工作,在此期间对下发的施工图纸及时组织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和设代沟通、解决,确保施工图纸的正确性,尤其是GIS楼和副厂房的图纸,问题很多,我部和各个部门的共同研究总结后,经过多次和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的沟通,得到了合理的解决,确保了施工的正常进行。本工程共分两个标段,作业面较多,施工环境较差,施工条件艰苦,各标段人员不太稳定,为使各作业队施工人员能尽快熟悉施工环境,严格按设计图纸意图组织施工,根据批复的施工组织编制了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在实施前及时下发至各部门和作业队手中,并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工区负责人对作业队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层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向他们介绍工程概况、地质情况、施工条件、设计意图、工期要求等,使他们弄清楚设计意图,重点讲解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采用的施工设备和投入的材料等,要求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去做,并经常深入现场检查、督促,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切实做到以技术指导施工。对施工总工期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总工期要求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将计划分解成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下发至相关部门、工区和各作业队手中,并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计划落实情况,针对实际和计划出入较大情况,积极找出问题之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对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调整,督促和帮助各作业队尽量按计划组织施工。7#引水隧洞一直处在处理塌方阶段,为了尽快度过塌方段先后组织监理、业主和设代单位相关人员对7#引水隧洞塌方段进行了勘察,针对塌方段的特殊地质情况四方现场确定了处理措施,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案,保证了塌方段的顺利通过。为保证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计量工作必须及时正常进行,为此,工程部对各标段的计量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在每月规定时间内,将本月及前期所完成的工程量进行详细计算、审核,及时交于经营部门。对各作业队每月上报的计量内容,联合质量部、各工区和作业队负责人共同现场验收和计算,保证所完成的工作内容在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得以及时准确地计量。CIV标厂房枢纽工程,作业面多和机电干扰大的特点,工程技术部积极进行现场数据的手机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为经营部门进行变更、索赔提供原始资料。按照总进度计划,拟定各标段年、月、周施工计划,并检查各标段作业队计划完成情况,根据情况及时提出调整、合理配置施工机械、人员的建议,督促和帮助作业队按计划组织施工。参与施工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制订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监督落实,要求作业队及时处理超欠挖断面、系统锚杆方向不正确的重新施工。编制隐蔽不合格预防措施,确定本项目的特殊过程,制定重大环境因素及与其相联系的运行与活动的作业指导书。在项目总工的带领下,对主要技术课题和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各层技术人员进行探讨,不断优化,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达到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共同提高技术水平的目标。
2009年5月我成为了沙湾项目团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宣传委员,在这段工作中我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提高了对党的认识,为党员在生产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出了贡献。
在沙湾电站的三年来,我学到了洞室开挖、边坡明挖、厂房基础开挖、洞室砼浇筑、厂房小体积砼施工等知识,给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2010年在四川水利发电一分局专刊上发表了论文。
在毕业后的三年里,我从事了施工、质检、现场协调、工程技术、党团及工会等工作,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等各方面得到很好的学习,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晋升为工程部负责人。
第五篇:公共基础知识
2012年江苏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工作人员考试真题汇总
第一套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管理岗位)(精选)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所对应的字母代号涂黑)
1.2012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
A.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B.精简机构和人员
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D.创新体制和机制
2.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央财政已按国内生产总值的4%安排教育经费,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下列关于教育经费的使用,不合理的做法是()。
A.增强中小学师资力量培训的经费投入
B.购置现代化教育设备,兴建学校标志性建筑
C.把更多教育资金投向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
D.加强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投入
4.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下列属于融资支持的是()。
A.对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给予培训费和社会保险补贴
B.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
C.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微企业D.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培育和支持3000家小企业创业基地
5.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最可靠的途径是()。A.减免税收 B.增加出口
C.对外投资 D.扩大内需
6.甲某是A省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在2012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司法机关以其涉嫌犯罪而对其施行逮捕,该逮捕决定许可机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
C.A省人大代表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7.下列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混淆行为”的是()。
A.甲商场在促销中的所有奖券刮奖区内印刷都是“谢谢惠顾”
B.乙企业生产的保健品在产品说明书中作药品疗效的不实说明
C.“冰雪矿泉水厂”是一知名企业,丙企业擅自用“冰雪”商标生产矿泉水
D.丁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的获奖证书印刷在所有产品包装上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道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所对应的字母代号涂黑,多选、错选、漏选、不选均不得分)
16.2012年2月,省长李学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提高生态建设水平。下列措施有助于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有()。
A.禁止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B.大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
C.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D.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与综合竞争力
17.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2012年我国将开始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制度,各省份就此陆续召开听证会,但社会公众对该制度合理性及“变相涨价”的质疑声却不绝于耳。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社会公众总是对政府政策提出反对意见
B.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都应该举行听证会
C.实施阶梯电价制度有利于引导公众合理用电
D.实施阶梯电价制度不以涨价为目的三、实务题
1.某单位公共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为方便工作,常用QQ与服务对象沟通,并建立业务工作QQ群。某天,工作人员小张正在QQ上谈业务,恰巧被前来办事的群众看到。群众随后向有关部门举报小张上班时间QQ聊天。单位领导得知后找小张谈话,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要求所有服务窗口卸载QQ。
请你从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对此事作简要评析。(300字)
2.有研究表明,大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士,都会在起步之初,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性格特征等,做一个职业生涯设计。假设你顺利进入了本次报考的岗位工作,请写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要求篇幅400字左右,文中涉及姓名、单位名称时一律画“X”代替,否则0分。
第二部分 能力素质
一、阅读与理解题(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6.目前,世界遗传育种研究已从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进入依靠生物技术育种阶段。科学家已从单个基因的测序转为有计划、大规模地检测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基因图谱,全世界已有6000多项农作物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入田间试验。所有这些都表明,未来世界种子产业竞争的焦点主要是生物技术,尤其是DNA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向人类展示了种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创造着农业革命的未来。许多发达国家已明确提出了“向生物技术要产量”的口号。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世界遗传育种研究的新趋势 B.生物技术育种具有显著优势
C.全世界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现状 D.生物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的区别
27.预防和治疗传染病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政府宏观的防控政策和策略;不仅需要卫生防疫人员和传染病专科医师的努力,还需要社区医师的积极参与。新型的传染病管理模式是:诊疗在医院、管理在社区,使患者享受到全程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康复服务。
下列不符合本段文字原意的是()。
A.预防和治疗传染病需要医院和社区共同努力
B.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社区能起到重要作用
C.预防和治疗传染病需要政府宏观防控政策和策略
D.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精湛的医疗技术是最重要的28.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以“智识教育”为主,主要对象也是学龄阶段的农村青少年,教学内容以升大学为目的,而最终能够考上大学的在某些农业大省不足20%。当前的农村教育,无论在目标、体系建设还是内容设计上,都存在强烈的“离农化”倾向。从教学内容看,“象牙塔中办学”的农村基础教育使得农村学生缺乏对农村的认同感,更不熟悉农业的基本知识;从教学形式来看,“就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办学模式使得农村教育难以培养出熟悉农业知识的农村人才。
这段文字的表达重点是()。
A.揭示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离农化”倾向不利于培养农村人才
B.说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应该以培养合格农村人才为目的C.揭示导致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无法使大部分学生考上大学的原因
D.说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主要是一种以升大学为目的的“智识教育”
32.目前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制,这一模式的最大弊端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实际上已将越来越沉重的对老年人的负担转向年青一代。年青一代缴纳养老保险费(或税)的比例不断提高,其结果是从业人员的负担不断增加,单位劳务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社会统筹模式使缴费者的缴费额度与其自身利益没有密切联系,这势必会造成很多缴费者隐瞒收入,逃避税收,也就给资金的归集带来难题。
下列关于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判断,不能从文段中推出的是()。A.缴费者缴费数额与其自身利益关系不大
B.将养老负担转嫁给了年青一代
C.传统资金的征集可能比较困难
D.会导致缴费单位在竞争中失败
33.专家建议,要想有效地遏制手机恶意代码等病毒的传播,一方面需要电信运营商加大重视程度、加大技术投入,而另一方更需要有关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手机话费恶意代码等手机病毒的制作者和传播者的违法成本,以便起到更加有效的惩戒和警示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遏制手机病毒的传播。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专家认为有效遏制手机恶意代码等病毒传播的重点在于()。A.加大对病毒生产传播者的惩处力度
B.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C.有关监管部门逐步加大监管力度
D.技术投入与有力监管共同作用
35.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它们在艺术创作中 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 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根据文段的内容和语气,依次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是()。
A.瑕瑜互见 酣畅淋漓 甚嚣尘上 B.殊途同归 酣畅淋漓 蓬勃发展
C.殊途同归 淋漓尽致 层出不穷 D.瑕瑜互见 淋漓尽致 屡见不鲜
二、判断推理(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36.①撰写调研报告 ②开展调查研究
③制定调研计划 ④明确调研目的⑤接受调研任务
下列对上述5个工作步骤排序最合理的是()。
A.④-②-③-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⑤-④-③-②-① D.②-⑤-①-③-④
37.①听了学雷锋标兵的事迹报告,小敏被深深地感动了
②她觉得自己的道德境界在不断提升,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愉悦
③全国开展学雷锋宣传活动
④小敏坚持做好人好事
⑤身边的人受她影响,大家也都成了“热心肠”
下列对上述5个工作步骤排序最合理的是()。
A.③-②-④-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④-② D.⑤-②-①-③-④
38.某一商品的物价指数是指该商品在现期的平均价格和被比较期的平均价格之比,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关于某一商品的物价指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一商品的物价指数有可能为负数
B.某一商品的物价指数有时可能达到200%以上
C.某一商品的物价指数如果是100%,说明该商品现期平均价格和被比较期相同D.某一商品的物价指数与该商品的销售量没有直接关系
39.江苏的山都不高,连云港市郊县的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也仅有625米。江苏省内名山众多,南京钟山,镇江北固山和金山,句容和金坛交界处的茅山,南通狼山,苏州天平山,徐州云龙山和连云港花果山等都久负盛名。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有些山虽然很高,但是没有什么名气
B.山不在于高低,关键看其是否久负盛名
C.有些山虽然不高,但是久负盛名
D.镇江的北固山和金山一样出名,不分伯仲
41.志愿者们为大学生运动会的顺利召开做出了很多无私奉献。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都不是温岭校区的,他们大多数来自鼓楼校区,但是温岭校区的部分大学生也填报了志愿者申请表。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有些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没有填报志愿者申请表
B.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有些不是大学生
C.填报了申请表的大学生有些没成为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
D.鼓楼校区的大学生大多担任了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
44.某群众性拔河比赛半决赛的四个队已经全部决出:东城区“梅”字队对阵西城区“俊”字队,东城区“兰”字队对阵开发区“龙”字队。赛前,小李预测:东城区两个队至少有一个获得冠亚军;小王预测:“梅”、“俊”两个队都至多只能获得亚军。赛后证明两人的预测都是不正确的。
由此可见,获得冠军的是()。
A.“俊”字队 B.“兰”字队 C.“梅”字队 D.“龙”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