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由于法国三个阶级的矛盾加深所引起的
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由于法国三个阶级的矛盾加深所引起的。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这场革命共分三个阶段:
(一):君主立宪派时期;
(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三):雅各宾派统治时期。该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简述法国大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是资产阶级革命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正如列宁所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争性质的变化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
18世纪末,法国封建制度极端腐朽,国王路易十六所代表的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与广大的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群众运动不断高涨。
自由带领人民(德洛克罗瓦1830),是歌颂1830年革命的,但在此可看到法国人民所具有的追求民主,热爱自由的精神
1789年5月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继而改为国民议会和制宪议会。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取得政权。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第一、二等级和大资产阶级的取得了妥协,但和占法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没有缓和,相反,人民在斗争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国王。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米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以M.F.M.I.de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巴黎公社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的群众运动高涨起来。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以恐怖手段打击敌人。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国内也发生大规模王党叛乱。4月,前线的主要指挥、吉伦特派将领C.F.迪穆里埃叛变投敌。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雅各宾派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但仍保持反劳工的《列·霞飞法》和《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并镇压忿激派和埃贝尔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内哄,陷于孤立的罗伯斯比尔也末能完全守护住法国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欧洲封建君主拼凑起来,它们一轮轮地围剿法国革命,企图恢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 日,雅各宾中被罗镇压的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比尔和圣鞠斯特,建立热月党人统治。这时革命最危急的关头已过去,热月党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们清除了罗伯斯比尔时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维护了共和政体,在法国国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但国外围剿革命的势力仍是浊浪滔天,此时,督政府中又一个新的政治明星应运而生,他就拿破伦,历史又淘汰了热月党人,在“雾月”政变中,年轻的拿破伦执政,担负起了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最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国的革命力量就是这样一波一波地行进,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就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如此行进直到革命的成功。这次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震撼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
第二篇:陈宇静老师的这节课——《法国大革命》,是比较典型的以
陈宇静老师的这节课——《法国大革命》,是比较典型的以教师引领、讲述和示范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充满质疑、神入和推理的基础型课。
从课程标准和课本来看,这节课包括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革命进程中的三级会议、制宪会议、巴黎起义、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帝国的兴亡等跌宕起伏、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内容。过去,这些内容至少要用三课时才能解决,现在只用一课时,课时不足的问题格外尖锐!这在课本的写作上就是难题,但还勉强可以通过大小字和比较抽象的表述来解决。然而,落实到以学生理解为宗旨的学习过程中,以什么为重心?又怎么使其详略有度?难度之高是可以想见的。另外,作为高中一年级的课程,与初中的《法国大革命》课相比,又应当有什么不同?目标高在哪里?从何方突破?在何处升华?这些都是教学设计首先面临的问题,必须作出现实的、可操作的回答。
我们先从通过这节课,学生可能得到什么发展,来看这节课的实际效果:
第一,从“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看,中心突出、重点鲜明。
这节课从18世纪启蒙思想及其社会作用和影响的高度,使学生进一步拓展和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主客观原因、关键进程和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覆亡。特别是对《人权宣言》的伟大意义、雅各宾专政的经验教训、《法国民法典》的历史地位和拿破仑战争两重性有了更加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提高了思维上的穿透力和洞察力,触摸了史学在“天人之际”、“ 古今之变”中的通感。
第二,从“过程与方法”的发展看,史论融合、充满理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在历史过程的展开中,自然地 ——通过著名文献的阅读与理解,使学生强化了从历史文献中汲取信息、解释历史的意识和方法;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各阶段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感受了从时代的使命、历史的必然性与复杂性来评价历史派别、人物及其所作所为的实际作用;
——通过对比当时印刷品的发行情况,介绍戏剧的大众反响,使学生比较合理地认识到社会主流意识的转型、大众心理的强烈感受和觉醒,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雅各宾派的分析评价,吸收了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在方法论上有相当共识的的成果,既肯定了它的“红色恐怖”在解决当时国内和民族危机中的客观作用,又从人类社会最终会回归正常的视角,指出了其失败的必然性,示范了用矛盾辩证的判断,解释历史矛盾运动的思想方法,较好地弥补了课本由于篇幅限制而留下的遗憾。
最为出彩之处是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当学生按照以前的经验和课本的介绍,对法国大革命的原因作了常规分析后,教师出乎意料地发问:“这些危机的存在是否就等于革命必然爆发吗?”,“于无声处听惊雷”,振聋发聩。这个认知冲突不仅迅速将学生推进深入思考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刺激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相信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可能会有重要影响。紧接着,陈老师抓住这一成功的反应,展开了简明扼要的思辨性论述,一方面具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示范了在社会发展中,思想解放的张力——先进的思想一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变为摧毁旧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有生命活力和血肉人性的唯物史观的辩证法,而不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见的,动不动就用抽象的“生产力是根本原因”来掩饰无知和教条。
第三,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看,以人为中心,入事入理、入情。
通过这堂课,大部分学生至少能够: ○ 比较强烈地感受18世纪启蒙思想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影响。
○ 比较明晰地感悟在那个时代闪耀的民主、自由、法治等人类理性之光。
○ 增强评价法国革命中的杰出人物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的理性的价值倾向;
○ 憎恨封建专制君主的腐败与罪恶,赞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卓越智慧和仰望他们不屈不挠的探索身影和献身精神;认同“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和民心所向的真谛;感叹为了实现这一大革命而付出的血腥的、巨大的生命代价;思考那种 “以革命的名义”看来非常必要的极端措施,实际上是在极为特殊的紧急情况下,为了“救命”而不得不服用的“以毒攻毒”的砒霜,如果任其“发烧”泛滥,甚至迷信于此道,延续不止,就必然走向其反面,因为它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是非正义,从根本上背离了人类共同的道德愿景和世代追求的价值观念。
最后,对于学习和反思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而言,还可能进一步通过反思学习过程,体验“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比较突出的基于唯物史观的那些思维方法在认识历史与解决历史问题中的睿智和力量。从而,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并孕育注重思想方法的意识和习惯。
正是因为在学生的发展上有以上效果,所以,陈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如果我们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进一步分析和归纳这堂课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主要有赖于以下两点匠心独具的设计:
第一,运用了一堂课一个中心或一个灵魂的教学策略 历史的记忆和理解,需要有一个有意义的认知支撑点来统摄和同化众多的时间、空间、人物及其活动、作用与影响。另外,学生一天至少要学习四门以上不同的课程,如果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是分散的,其效果是可以预见的。为此,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的老前辈包启昌先生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一堂课一个中心”的策略,后来有人进一步提出“一条主线”、“一个问题”或“一个灵魂”。无论哪一种提法,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其实质都是一堂课应当有一个突出的、可持续的聚焦点、思考点和兴奋点。陈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把“启蒙思想”作为 “灵魂”和“主线”,不仅把看似“单薄”的课文变成了诠释法国大革命的资源之一;把看似“形散”的历史现象和“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了提问置疑的源泉。而且,使这一节课在它所在的单元,乃至近代历史中的定位来得更加鲜明,形成了“神聚”的有机联系和“顿悟”的历史启示。
第二,遵循了学习逻辑与历史进程相一致的认识规律 马克思早就指出过,在发现和认识事物真相的时候,人们的思维逻辑应当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后来,恩格斯又进一步用婴儿在母腹中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浓缩的人类进化的过程作比喻,解释了这个规律。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在外部信息的刺激下,内部世界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科学思想史有着类似的轨迹。陈老师把这节课分为五个板块——导言、三个主体环节和结语,如果我们仔细解析,就可以发现,这五个板块实际上是一连串与历史进程相一致的置疑解惑:
导
言:提出了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让《马赛曲》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是什么点燃了那个革命年代的激情?又是什么将革命一步步推向前进?
环节一提出的是:波旁王朝倾覆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设两个小问题:
△ “怎么,造反了?”怎样来解答路易十六的困惑呢?
△ 这些危机的存在是否就等于革命的必然爆发? 环节二提出的是:法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革命性剧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设两个小问题:
△ 为什么说《人权宣言》是启蒙精神的伟大践行?
△ 拯救法兰西——启蒙精神的真谛何在?
环节三提出的是:拿破仑帝国是怎样执行其历史使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设三个小问题:
△ 为什么说《法国民法典》是启蒙精神的法律诠释?
△ 为什么说第一帝国是启蒙理想的铁甲盾牌?
△ 为什么说帝国战争是启蒙世界的武装布道?
结 语:一方面用大结局的方式回答了导言中提出的主题,一方面隐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问题:200年后,△ 为什么人们依然认为《人权宣言》是革命的标志?
△ 为什么《法国民法典》会成为欧洲大陆各国民法典的蓝本?
△ 为什么当年的三色旗依然在法兰西的大地上高高飘扬?
这三个问题紧紧抓住了法国大革命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不仅有利于学生反思刚学过的内容,也为以后的学习注入了思想基础。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对法国大革命做深入的解读和思想的升华,没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对当代学生的深切理解和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不敢这样大胆改革、创新的。归根结底,它植根于教师的专业功底和独立的人格发展。
有创新,就有分歧;有大创新,就有大分歧。对这节课可能会有些争议。究其原因,除了前面讲过的,对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有效贯彻基于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有不同的理解与做法外,这节课本身确实有以下三个主要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首先,这节课非常显明地突出了思想解放的光辉和实践,值得赞赏。相对而言,其它原因就会显得暗淡。因此,在教师的介绍中,就应当非常小心地设法更好地表达法国大革命的其它原因。虽然,法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财政、制度、政策矛盾在过去早已有之,但到了路易十六时期,在客观程度上是有变化的,更加尖锐了,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没有人们思想的觉醒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但人们的思想毕竟是以客观的物质力量为基础的,建议调整一下这部分的板书,更准确地显示:路易十六时期的财政危机、君主专制危机、等级制度危机和思想信仰危机,突出这些危机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共振,最终酿成了大革命的一触即发。其次,这节课以启蒙思想为灵魂和主线,是有事实依据的,应当肯定。但是,同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为什么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表现是迥然不同的呢?陈老师注意到了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反法同盟的干涉,但这一点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实际上,只要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内容,就可以看到至少还有:法国是早期形成的民族国家之一,国民意识比较强烈,这节课一开始播放的《马赛曲》,第一句话就是“武装起来,公民们”,不是一般的“法国人”、“先生们”或其他称呼,但在实践上,与英国相比较,法国在建立公民国家上显然落伍了,英国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另外,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还有美国以人权为旗帜的独立战争。如果再深入一点,法国是一个小农的汪洋大海,城市平民中,小资产阶级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都是法国大革命表现得格外激烈的重要因素。
其三,启蒙思想是一个大的历史概念,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到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有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和理想不尽相同,有比较温和的,也有比较激烈的。如果以法国革命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处境下,为了保卫革命,对启蒙理想进行不断的选择和推进为线索,就能更为清晰地显示革命的真相,也会更加具体地突出启蒙思想的影响。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处理的,比如,在关键的革命阶段展示不同思想家的名言。
以上看法,不一定正确,仅供大家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