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和指导班主任规划
培养和指导班主任规划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者,是连接学校与班级、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水准、教育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素质和能力。为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不断提升广大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队伍为出发点,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积极进取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的
1、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爱岗敬业精神,明确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加强班主任班级工作的业务培训,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提高管理班务的能力,开展具有中学生特点、富有时代气息的体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3、学习优秀班主任的成功育人经验,提高教师的辅导艺术,指导班主任贴近学生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树立班主任的威望,将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生气蓬勃。
4、组织班主任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活动体会,通过班队活动观摩、学习,提高班主任的辅导艺术。
三、工作对象
新密市实验高中全体现任班主任及后备班主任队伍。
四、工作措施
(一)针对新密市实验高中班主任老龄化现状,加强班主任后备队伍建设。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班主任队伍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年龄在40岁以上的班主任占整个队伍的80%以上。这些班主任爱岗敬业,经验丰富,在新密教育史上都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为新密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批年龄稍大的班主任面对高中巨大的工作量显得力不从心。这不仅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必须大力加强班主任后备队伍建设。
具体措施:
1、从制度上,经济上吸引优秀青年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对主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师给予各方面的倾斜和照顾,表彰与激励。
2、开展“结对子”、“拜师傅”,等活动。每位“老班主任”发展一位青年教师作为班级“副班主任”。“老班主任”手把手指导,培养新班主任队伍迅速成长。学校进行监督与考评。
(二)教研活动: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探讨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特别是针对实验高中新课改模式,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共同研讨新课改形势下的学生管理的新问题,新思路。
(二)讲座:每学年定期举办讲座,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与管理水平,使
班主任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三)组织理论学习。向班主任提供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班主任自主阅览书籍杂志,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四)经验交流: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探讨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第二篇: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材料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XXX老师的工作总结
2010年9月—2011年6月,学校安排我担任XXX老师的指导老师,1年时间里,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培养指导XXX老师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一、指导教师情况
我是1998年7月参加工作的,1998-2003年在千冲中心小学工作,2003-2006在千冲中学工作,2003至现在在千冲学校工作。参加工作后,我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进修。在教学工作中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在老教师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很快适应教育岗位,先后担任小学语文、初中语文、信息等各科教学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了校领导和同仁的好评,故承担了培养新教师的任务。
二、青年教师XXX的情况
XXX老师为我校青年教师,这一学年分配她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和三年级班主任工作,XXX老师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勤奋刻苦,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是一名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工作者。
三、培养指导XXX老师的情况
XXX老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期间,教学基本功欠缺,备课抓不到重点,组织教学能力欠火候,管理班级不到位,不能和科任教师密切配合搞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当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及时找她谈心,首先肯定她好的方面,鼓励她认真钻研教材,搞好教学工作。然后,指出上课中存在的问题。平时教学中,我经常听她的课,在每一次听课前让她先说一说这节课的教法,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上完课后,让她自己分析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效果如何?实际教学是否按照备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的?是否根据课堂上的信息反馈及时高速教学等等方面的问题。先让她自己去认识,去体会自己的教学活动,然后,我再对她的课进行讲评。肯定她成功的一面,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互听互评,让她经常听我的课,对我的课进行讲评,一方面,让她找出好的地方,值得她学习的方法、经验;一方面让她给我找不足,这样通过互评互听,使她从中学到了教学经验,同时也促进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平时在课下要求她认真备课,告诫她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但备课进不能只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这一点也是新教师容易出现的赞美。XXX老师备课十分认真,为了上好一节课,查资料做练习,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中,除了给她传授我的教学经验,介绍教学方法以外,还指导她如何设计练习,如何批改作业等。总之,为了使一个刚走了讲台的新教师适应自己的角色,提高教学水平,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数学教师,我想了很多办法,花费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XXX老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工作热情很高,但由于缺少方法,对一些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工作很吃力,往往是出力不讨好,效果不佳,班级各方面工作都上不去,她为此很苦恼,情绪低落。我知道以后,就到她带的班级中去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帮她想办法解决问题,向她传授管理班级的方法,找学生谈话,处理问题的技巧,帮她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指导她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帮助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XXX老师领悟到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班级管理步入正轨。自己能够独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了。此后,我还经常和她进行交流班级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交流与学生谈话沟通方式,不断地帮助她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在培养指导XXX老师的过程中,不光在业务上指导她,还在生活上关心她,思想上引导她,让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要求进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四、体会
看到XXX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进步、成长,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我想: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培养指导,与指导教师的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牺牲和耐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青年教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工作,我坚信他们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通过这一年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我决心安心工作,培养指导出更多、更好的青年教师,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材料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总结
张剑明
本人自1996年担任初中物理教师以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按学校要求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工作,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培养工作,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生力军,成为教学骨干。任现职以来,我担任过杨爱武、雷建国等教师的指导老师,使他们在评优课中获奖,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对于青年教师,我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对青年教师进行下列方面的指导:
在政治思想上,我要求被指导青年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政策,努力执行教育方针,以高标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教法指导。我鼓励他们大胆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融于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对他们既敬又畏。在备课中要求他们能备学生,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多开展户外活动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指导青年教师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方面,我始终践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准则,要求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鼓励青年教师认真、积极上好每节课。积极参加校级以上各类评优课、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努力提升自己,塑造自己美好形象。本人积极指导,配合她们上好实验课,帮助她们修改教案。有时自己先上观摩课给青年教师看,让她们了解怎样才能把握好教学过程。给予她们鼓励和信心。通过本人的精心指导,原来的青年教师雷建国与杨爱武已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看到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与自豪。
未来的路还很长。今后,我还将一如既往地指导下去,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精彩!
2015
第四篇: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材料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材料
赵川中心校刘亚军
要我说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谈不上,只好凭着本人在工作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做法。刘卫苹老师是学校里的青年教师。我和她一起进行课堂教学、备课、参与课题研究等。时间是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经过两年来的培养和指导,该同志在教学方法,备课、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成绩显著,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和好评。我在培养和指导上采取了如下的做法:
1、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计划,坚持每周听刘老师一节课,并认真分析,与刘老师讨论,共同建设。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她共同学习教学工作理论和经验材料,探讨课程新的教学方法。
2、引导刘教师找准自己的特色、特长,并结合到教育教学实际之中,成就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教学有法,无定法,“有法”与“无定法”之间,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每一位青年教师从学校中走出,有思想,有创新,有个性与特长。这是年轻所赋予他们的特点。而作为我,引导了刘老师利用好自己的特长,鼓励他“出风头”。并为刘老师提供展示个性展示特色的舞台,为其搭建“出风头”的平台。因此,我利学校数学教研活动,听她的公开课,及时评课指出优点,找出不足,并要求她写出教学反思。
3、引导青年教师用眼用心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引导青年教师向
理论寻求答案,终身学习,为己所用。
我的指导对于刘老师的成长是外因,成长的内因我都没有忽视。因此,我引导她用心灵去感悟教育,用热忱去打动童心。作为从教17年的教师,我应引导她要学会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发现教育细节,拿捏教育要有分寸与火候。不能因一时的阳刚之气,一时的心头之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孩子,对自己。
4、引导青年教师,通过笔,记录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指导刘老师,用心观察之余,还应学会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的行,抒写自己的思考:行而惑,惑而思,思而著,著而明。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功,当她持之以恒地思,日积月累地著,刘老师的教育教学感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理性。教学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1年5月10日
第五篇:如何培养和指导新教师
培养和指导新教师心得体会
每一位新教师的成长、进步和成熟,都离不开其指导老师和同行们的热心帮助。培养与指导新教师,是每一个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的责任。遵循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符合他的身心特点的教育,也就是这样经过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才使新人辈出,教育事业后继有人,我是在老教师的培养与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我也同样要肩负起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的重任。在指导和培养新教师郑丽萍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做新教师的知心朋友
做新教师的知心朋友,是有效地实施培养和指导新教师的前提。只有感情上产生共鸣,才能在具体指导上产生良好的效果。我很关心郑丽萍老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把她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适时地提出一些教学设想、教学安排,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特点。在平时的接触中,我成为她可信赖的人,这样就能使培养和指导工作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被指导教师才会乐于提出一切在教学中她所遇到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从而获得进步。
二、有针对性进行指导
在具体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每一个新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能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评价来对待。首先,我肯定郑丽萍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多加鼓励,增强其教学自信心,使其对教学中的优点能在今后教学中发扬光大。然后,再指出教学中的不足。我发现,如果一个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不可能立即要求其改正,我们可分几次指出其缺点,一次仅指出其一二个不足并要求其改正,效果很好。新教师的进步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能要求过急,我们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指导郑丽萍老师过程中,针对她在语言表达上的优势和教材分析的不足,我帮助她认真分析教材,仔细研究教参,并提供优秀教师的教案、说案让她参考,渐渐地她就能注意到,教学中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意到教学中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表明,她的教材分析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把培养和指导渗透到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我在具体指导过程,十分注重抓好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教研活动处处都体现“指导”,而不必刻意去“指导”。应把“显性指导”和“隐性指导”结合起来,让“指导”“润物细无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加持久,更加巩固。
(一)发挥年段集备组的作用。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安排、统一评测试卷,使他们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受益。
(二)定期分析教材。通过分析教材结构、重难点以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案。
(三)上好示范课,用自己的示范课去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示范课结束后,我先介绍自己是如何设计这节课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然后倾听其他教师的分析与评论。
(四)开展听评课活动。针对她在教学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同时也发挥了教研组集体指导的优势。
(五)通过评析试卷,对比班级成绩分析学生的失误情况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今后怎样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怎样纠正学生考试中常见的毛病。
四、多鼓励促成长
(一)、鼓励她多学习
一学年以来,她通过参加培训、上网学习、阅读有关杂志等各种方式获取课改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理解自己的教育实践。
(二)、鼓励她多听课
我们学校开放周,有个最轻松的听课传统和环境。只要是公开课,不论是什么科目的是谁的,都可以去听。”于是,她就多了很多向老师学习的机会。我要求她每次听课后都应该向开课教师学习至少一个地方。这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受益匪浅。
(三)、鼓励她动笔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发展。一学期来,她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她的写作能力、教学水平都在不断地进步。
(四)鼓励她多开公开课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可以当作自己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梯,与老师们交流的重要平台。开课过程中,她能自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分析教材,有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学会用教材,走出教材。
教学中各有长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受益。在指导和培养新教师郑丽萍的过程,我从她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我和年轻的教师共同提高了教学水平。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和郑丽萍这样的年轻教师一道,为多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而更加勤奋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