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关键词] 生存;生存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且“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并存。客观地看,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当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大学生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主体,其择业观是影响高校就业的重要因素,不正确的择业观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高校就业指导须顺应时代要求,不断转变观念,以“生存”理念为指导,围绕生存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提高,优良个性品质的塑造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找到一份工作以维持生存的紧迫感及危机感,正确定位,降低期望,才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一、生存的内涵及生存教育
“生存”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生存”的定义是:“保存生命”。《现代西方哲学辞典》里是这样界定“生存”的:“生存是雅斯贝斯哲学的重要概念,它特指真正的人的存在。”马克思认为人通过自己的生存实践活动,不但创造了属于人的自然界,而且创造了人本身,“实践是人的生存的本质,是人的生存的根本维度。”可以说,生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综合各方的观点,就大学生而言,生存是指个体身心健康,在生活和交往中能够做到独立、自主、自理,面对各种危机和灾难,能够从容应对。对于个体而言,一生的生涯可以归结为生命、生存和生活,其中生命为生存创造条件,有了生命的存在,生存才成为可能,生存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活的基础,是一种本能地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是生命的保存和延续,而生活是在有了生命、生存的条件下,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教育自产生以来便与“生存”紧密相连。一方面,教育起源于人们生存的需要,它在本质上就是人们获得生存的必要手段,生存教育理念反映这种本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另一方面,“生存”对于任何人都是最基本的需要,有一定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是每一个进入社会的个体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生存提出了更高要求,个体必须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中西方的教育工作者都对“生存教育”进行了研究,从背景上看,“生存教育”的提出,一是社会发展对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实施生存教育;二是当前受教育者生存能力低下和生存教育的匮乏要求必须实施生存教育。从目的上看,“生存教育”主要在于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存意识,让受教育者学习各种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站在高等教育的角度,生存教育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学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帮助学生学习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能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是在险峻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能发展。生存教育凸现着教育的内涵拓殖,使教育走向生存的平台,并与人生的链条形成完美的对接;生存教育的落脚点在于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完善人生的意义,其教育理念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它同时呈现一种人本主义关怀,高扬生活自主性的教育情感关怀。
二、生存问题在大学生就业领域的当代凸显
据教育部统计,2001—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70%。在今后一段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那它势必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屏障”,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纵观我国当前教育,对“生存”教育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生存”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与职业的配置是由政府计划调控的,个人对职业选择的自由度是十分有限的,行业与行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生存竞争氛围,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学中一般不提生存教育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十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技能的培养,注重智力因素教育而轻视非智力因素教育,其结果导致部分学生生存意识淡漠、生存能力不强。虽然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及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方面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大学生由于生存意识淡漠引起的就业竞争力弱、生存能力不强问题已在就业领域显现。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各地各行业的人才缺口还很大。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可供大学生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也很广阔。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觉得就业难,甚至找不到工作呢?追根溯源,就业观念是关键,大学生先谋生存、后图发展的新型就业观念尚未形成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找不到符合大学生期望值的“好工作”,大学生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成为就业的障碍。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六个方面:从就业方式上看,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学生对学校、教师依赖性强,自我发挥不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就业单位选择时亦是如此。在就业思维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基于人性中的求同性,很多学生愿意跟其他同学选择一样的或者类似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盲目地认为别人的选择都是好的,不愿从自我与他人的不同点去研究一些企业是否有发展性。在应聘状态上,盲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学生在应聘时往往过多关注如保险、休假、住房、薪水高低等等外职业生涯内容,而忽略如岗位特色、专长需求、发展前景等对日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的内职业生涯的问题。在岗位层次上,继承型过多,创新型过少;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求稳、保守思想突出,尤其是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对到珠三角 等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就业的兴致不高。在就业情感上,功利性过多,兴趣型过少;许多学生违背“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内在原动力”,仅仅用薪金高低来衡量一个岗位的好坏,薪酬优先导致部分学生根本无法获得赖以生存的岗位,即使获得了生存岗位,也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在就业心态上,压力感过多,紧迫感过少。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往往出现心烦、焦躁、茫然、茶饭不思等等压力过大的行为表现,但是在就业行动上却又挑来挑去,一派“有女不愁嫁”的松弛状态。总而言之,大学生不会出于生存的考虑,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找到一个工作以维持生存的紧迫感,无根据地给自己定位,不肯改变自己的就业取向,不肯降低自己的身价,这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
三、用生存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在1972年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讲:“今后是充满竞争的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极大的生存压力和困惑,为了教育客体的将来,我们要把‘生存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主题。”具体到大学生就业领域,要解决就业难问题,首先要让大学生有生存危机,在此基础上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也就是说,大学生要转变一些陈旧就业观念,消除对别人的依赖,培养独立生存的自立精神,先解决生存问题,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再考虑这一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能否得到提高,将来发展潜力如何等问题。为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以“生存”理念为指导,围绕生存意识的培养、生存能力的提高、优良个性品质的塑造开展择业观引导工作。一是要以生存理念为指导进行就业指导观念更新;当代大学生由于阅历浅薄,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往往难以深刻,要开展以生命磨炼、健全人格、和谐相处等为主题的就业指导活动,在课程讲授的观念上,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向重视学生情感和理性协调发展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单纯竞争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转变,并索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新方法。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思考与决策,培养创新之心;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懂得正确地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让大学生了解到自己身处何境,懂得去理解生存危机,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珍惜生存机会,重视就业。二是开展以培养和锻炼生存技能为主的教育。实践教育是生存教育的具体展现,是生存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要通过开展专门的技能训练启发大学生的认知,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既要教育大学生学会生存、又要帮助他们在与人相处中学会发展。可采用体验式教育的形式进行,将实践训练纳入第二课堂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生存技能。三是开展以应对高科技和信息社会为主的适应性教育。对于学生来讲,首先应该进行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教育和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面向未来,走向社会之后,适应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社会变化无穷的适应性教育。当今时代,移动通讯、互联网等信息互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学生获得了“海量”信息。但是由于信息快变性、网络虚拟性等特点,大学生“信息焦虑症”、应聘受骗等现象偶有发生。高校就业指导要重点开展信息时代的生存发展观念更新、获取科技与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行为端正等方面的指导,并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具备高效筛选和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科学客观评价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总之,以“生存”为理念的教育是把静态的教育思维纳入到生存实践的一种操练、一种延伸、一种自然的过渡,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引入“生存”理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生活场景中,“生存”理念成为了教育事业轨道转换的基点,也理应成为贯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始终的主线。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
大学就业问题对我们这些将要毕业的学生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了,我们就更应该好好考虑就业这个问题,那样才不会被将来的就业打个措手不及。这学期由李哲老师给我们上,通过李哲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我们了解了未来的就业形势,专业前景,以及面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我们收获很大。很喜欢李书记讲课方式。
课堂上李老师通过与其他专业对比,目前我们国家对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讲解我们化工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优势,以及前几届师兄,师姐们的就业状况,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化工专业形式还是比较好的。
关于就业,一直都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最开始意识到就业之难,是在高考志愿的取舍中。众多的高校、各种各种样的专业,一大堆的志愿,一大堆的选择,一股脑而全摆在眼前,无从下手、无从抉择。脑海里浮想着多年后的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经过深思熟虑,工工整整、虔诚地填写好志愿,那应该是人生就业指导的第一部分了。就业是决定一个人以后要干什么的,要从事什么行业,要走什么的样的道路的事,所以它是一个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进入大学后,渐渐褪去来时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心绪开始慢慢沉淀,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替自己的未来考虑了。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空想也从我身上蒸发。我们所关心的不再是乌托邦,而是现实的世界。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听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但经过细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
从这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但让人记住的是那些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我觉得,读他人的故事,就像读历史一样,一页一页的翻开,一页一页品味,有一种使人明智的感觉,知兴衰,知得失,更知已知彼。
通过这一学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在这很短的时间里,了解到老师都专业又较多地联系实际,使我从这门课程中学到好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确实受益匪浅。
第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现状。第二,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质。第三,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第四,激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第五,提高了觉悟,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求职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生活艺术。
就业指导课上老师对于就业的各方面工作把握得十分准确。如对于各地区的就业状况进行十分全面的分析,指导课给我们从内到外进行一次十分彻底的清洗,让我们大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尤其是我自己。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在平时加强积累,并认真做好求职准备。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多了解相关专业以及新的行业知识。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上的积累,还包括社会活动、兼职工作、社会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的积累。我们现在所受教育很注重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较纯粹的课堂学习来说,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深刻。并且加强实践。另外,一定要抓住机遇,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所以我们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把握恰当的机会。就业要取得别人的欣赏、信任,要“成才”,要让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只要你自己有能力,能向别人证明你的能力,那么担心与忧虑将不属于你。莫泊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得那么糟!无论我们在哪儿工作,在哪个行业工作,都应当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来面对今后的人生。再次,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有执著的精神、败而不馁的意志。最后,自信在求职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而把优点掩埋。
总之,我们从中知道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道理。《就业指导》它很多的讲到了很多我们以后会遇到的问题,即将遇到的问题,告诉了我们很多普遍的应对方法,但我们不能光只看,不动手,必须实践才能在以后的困难中从容的对待,以获得成功。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 学 生 如 何 培 养 职 业 能 力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班 学号:11111111 姓名:XXXX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随之而来的就业形势,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更好地去适应当代多元的社会。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这种能力包括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社会产生了三次大分工,从而出现了商业,导致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至此,职业活动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划分,职业家族就慢慢地分化扩展起来了。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岗位各项任务和各种岗位,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体需要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试是通过某些测试来预测下某人的职业定位以及适合的职业类型还有性格之类。一般这属于一种倾向性的测试又称之为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通过职业测试能更好的确定一个人对其从事职业的综合考量。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1、2、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 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
3、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只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积极的教育。这才是一个老师的职业能力。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一,作为在校大学生,应该做好的就是自己的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学习。“缺乏很好的专业课学习能力,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的一个共同问题”。东北师大教授何明强调,很多大学生都在单纯为找工作而功利地学习,但社会变化非常快,今天学的,后天就可能被淘汰掉,所以大学生在校时不能只打短平快,还要扎扎实实学好专业课及选修课,全面提升自己的理论功底与综合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并取得成功夯实基础。同时这也是职业技能的基础。
第二,为培养职业能力还应注意积极参加自主科研活动。包括专业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感到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组织、安排和落实。从经济、成本和效益等诸多方面考虑,许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也大多从事一些烦杂的事务性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真正接触到职业岗位,职业技能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新的社会实践模式,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科研(课题)小组,根据相关单位的需求,选定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于培完成调查报告或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开展以课题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型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选定课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他们针对既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实施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确定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并去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直至达到任务目标,从而切实培养了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应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很感
谢学校能给他们这样一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面对压力和挑战,迎难而上,不畏艰苦,这种宝贵的经历和经验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有益。南宋诗人陆游有一传世名句“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实践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就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活动。
第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基本能力。它还能够加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更系统的了解领域的知识结构,巩固和拓宽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之对本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参与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实践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存新世界的重要方式。
其次,通过勤工助学参与社会实践,它不仅能够获取劳动所得,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接触社会,也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基础,因此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方式。
第四,社会志愿者等公益性实践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除了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人格发展是否健康和完善,甚至可以说,这些基本素养同样构成通用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格品德等个人素养决定着劳动者职业生涯的成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和谐与繁荣。以志愿者活动为主的公益性实践活动,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心和奉献意识尤为重要。社会实践是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发展,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获取与利用信
息以及应对挫折等职业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更具有竞争力。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开来的,必须与课程教学、专业教学等理论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同时,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对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割裂开来的,某一特定的实践活动可以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某一专业基本技能或具体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通过单一的课程或系列教学模块来完成,而是需要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经过持续的实践和体验,逐渐培养起来的,换句话说,该种能力素养无法通过“教”和“学”取得,而是需要“历”与“炼”才能获得,因此,社会实践是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所以,为培养职业能力大学生即应注意对知识的学习又应注意知识的运用,学习与运用相结合。总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这个重要的时期里,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摘 要】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比较棘手的问题,很多人因为心理的“畸形”对社会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一些社会**,恐怖事件都与人们的心理素养有关。就业心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处于重要的位置。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除了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等方面有具体要求外,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愈加明确。本文主要从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及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和就业心理调适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
就业心理,心理准备,自我调适 【正 文】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1、个人因素(1)性别
有调查显示男女性在完美心理、自负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和挫折心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男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挫折而出现的心态和应对心理是不同的。(2)民族
少数民族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在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和攀比心理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
(3)对职业认识不够
当前,高校职业规划生涯规划课程尚没有普遍开设,加上大学生实践环节不足,造成大学生对职业认识比较欠缺。许多大学生对应聘岗位了解不多,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容易产生依赖、犹豫不决等心理问题。(4)能力素质有待加强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因素,直接影响就业心理。有的毕业生因能力突出,容易高估自己,产生自负、盲目求告的心理。有的毕业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能力不过硬,易产生自卑、冷漠、逃避就业等不良心理,(5)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大学生围绕就业所做的准备,主要集中在知识、能力方面,重点放在笔试、面试环节。往往忽略了自身心理准备。有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不了解,盲目乐观。有的毕业生被形势吓到,不敢选择有风险的职业,出现功利、从众等不良心理。有的毕业生对困难准备不足,遇到失败时,容易产生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
2、专业学习
有调查显示,完美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攀比心理在不同学院的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特别是自负心理和攀比心理更是差异显著。因此就业工作根据实施对象的不同,每个专业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具有特殊性,教育学上提到我们要“因材施教”,而在就业过程中,我们更要“因才指导”。
3、社会环境
(1)毕业院校和专业情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自己的毕业院校和专业在全国的就业情景不好等自卑,甚至不敢承受求职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因为找工作中的不公正因素、市场竞争力有限、专业没有优势、就业机会少,大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2)家庭情况
家长的就业观念、家庭经济状况在大学生就业攀比心理、自卑和自负方面都有严重影响。家庭状况的差距在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有显著影响,家里有关系,让有的大学生更容易踏入某个阶层,这些都无形中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
(3)职业和岗位情况
虽然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公开招聘,但是中国人口众多,选拔机制各地不同,经常发现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遭遇学校、专业、性别等的不公平对待。研究表明,因为市场竞争力有限以及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大学生从众心理明显。
二、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1、认清就业形势
当今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发力的结果。2008年的次贷危机使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2010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631万,毕业生规模在创新高新。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造成劳动力过剩。高校毕业生必须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铁饭碗”、“计划分配”等词汇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有正确看待,勇敢面对就业竞争力的人,才有可能去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2、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掌握用于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择业的需要,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3、培养良好心理,树立积极心态
当前,大学生应自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主动学习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加强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在大学期间不断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应树立乐观向上,勇敢自信,正确归因,坚韧不拔等积极的就业心态。
三、就业心理调适
1、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只要有单位就去,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说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经济落后的地区工作,可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也将给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抢先到这样的地区去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
2、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许多同学通过亲身的求职活动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并不像自己以前想象得那么高,并容易出现各种失望、悲观、不满情绪。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另外,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要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因此一定不能盲从;要时时记住,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后要注意机遇的时效性,在发现就业机会时要主动出击,不能犹豫,也不要害怕失败,应有敢试敢闯的精神。
3、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4、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整
每个人都需要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几种方法,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人格完善。常用的自我调适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转移注意力法、客观分析法、自我安慰法、适度宣泄法等。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是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应该说这些人格缺陷是产生这种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没有很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这些问题还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带来困扰。因此,有关问题其实是暴露得越早越好,更应该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小 结】
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学院:***********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学习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大四的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这样迷茫着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从整个指导课和我应聘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作为应聘者,应该具备或者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方向,合理定位,不再优柔寡断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背景下,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在找工作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应聘的职位提前考虑。
对于决定求职就业的我们来说,现在必须要对自己的就业地区、求职领域、应聘岗位、薪酬待遇等因素加以思考和判断。尽管许多选择都有各自的诱惑力,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尤其是要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自己今后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扬长避短、有所取舍。在职业选择的岔路口,优柔寡断、盲从和趋众,除了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付出大量的无用功外,还很有可能使你忽略了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丧失了其他较好的机会。
二、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切勿画地为牢,自我局限
不少同学受思维方式的局限,思路狭隘,总是习惯将自己就业思路局限在就读学校。随着国家就业政策、外部就业环境的变化,在这种狭隘的就业观念支配下,一些同学往往会高不成、低不就,错失不少就业机会。我的同学就可以作为成功的例子:在企业来招聘时,他面试发挥得并不理想,与其他同学比特的成绩也不是特别优秀,但他在应聘失败时追着企业到了北京,最终感动了面试官从而成功录取。很多同学在面试失败时都不在尝试,等待下次机会,这也使得机会白白的溜走,不妨大胆一些,难道情况还会更糟糕吗?
尽管影响大学生求职的因素很多,但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更多考虑的因素便是职业能力和素质。可以说,能力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本条件。因此,大学生在眼下阶段的就业求职,更应突破自己所学专业传统就业领域和学校所在地域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视野和领域去发现就业机会,去求职应聘。通邮集团和达涅利公司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来招聘时,比没有因为你的专业而选择,转而去看笔试和面试的结果,专注于你的能力,从而发掘出其需要的人才。
三、有效筛选招聘信息,切勿漫天撒网、大海捞针
经常见到很多毕业生抱着简历,逢会必投,在各个宣讲会、招聘会之间“赶场”。应该说毕业生主动求职是值得鼓励的,但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受别人的影响,跟风求职。参加招聘会是毕业生应聘的重要渠道之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是能与招聘人员面对面沟通,能透过呆板的职位说明进一步了解企业和岗位的信息,同时,也能了解到相关职场和行业的有关信息。然而招聘会也存在信息繁杂、针对性差等不足之处。因此,大学生应当在客观分析自己就业意向基础上,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对方也有相关招聘需求的企业和单位去应聘,从而避免求职时的漫天撒网,无所收获。
四、讲究求职方法,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力求战则能胜
在有效筛选求职信息的基础上,毕业生应当对自己心仪的招聘单位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如招聘单位的文化、发展前景、适合自己的招聘岗位、招聘的具体时间、方式与地点等。通过对招聘单位有关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准备有针对性的求职信和个人简历,通过要求的方式,如传真、信件、电子邮件、电话、主动上门应聘等多种方式与招聘单位负责人联系。在应聘材料投出一周左右后,可以主动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给对方确认一下材料是否收到。既可以让对方感到你的求职诚意,也可寻求获得进一步笔试、面试的机会。
要善于利用各种可用资源,一般来说,每个学校都会设有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学院也会有专门人员负责就业工作。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要主动征求有关老师、同学乃至家长、亲朋好友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先于自己走向工作岗位的学长们的建议也不容忽视。
五、调整心态,从容应对挫折,要屡败屡战
职场求职一次面试即大功告成,对当今毕业生求职来说,应是可遇不可求的。求职中遭受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从此消沉,逃避求职就业,那样今后有再好的机遇到来,也都与你无缘。
对于求职的大学生,要能经得起挫折。不管你多优秀,准备得多充分,你都仍然有可能遇到失败。这时,你更要沉着冷静,有足够的胸怀,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思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想必大家应能理解。也许,本来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挫折也有可能是一道分水岭。有人能够东山再起,有人却一蹶不振。
六表现诚意,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