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描绘的《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的一些概念。因此初读此书,令我觉得过于咬文嚼字,索然无味。但当某天再次翻开此书是瞬间发觉此书其实是大家深刻的观点,写给大家来深入研究的,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乡土中国》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挥作用。
该书的第一篇“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的基层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虽带有几分藐视意味,但“土”字却用得很好。因为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直接取资与土地,因此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另外中国乡村人口并不是固定的,由于小农经营、合作需要、保卫安全、土地平等继承等原因使得他们大多聚村而居。最后,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也是“土气”的一种特色。
“文字下乡”中作者先极力反对说乡下人“愚”。通过例举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城里孩子捉蚱蜢能力不及乡下孩子等例子加以辩证,进而讨论文字的用处最后指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深层次的说是由于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而且它本身能传的情、达的意有限的,因此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其逻辑思维异常严密,令人折服。
“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引申了时间在人和人传情达意过程中阻隔的情境。时间阻隔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个人的今昔之融;
二、是社会的世代之隔。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但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是不同的。他们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并非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因此若要文字下乡必须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
“差序格局”中将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讨论的问题,作者指出我们的社会结构本和西洋的格局不同。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是每一个有“己”作为中心的网络,但各个网络的中心却不同,而西洋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最后运用杨朱和孔子作为对比指出社会范围能放能收、能伸能缩。在差序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对的而且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系维这私人的道德”继续分析社会道德只在社会私人联系中发生异意义。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异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出发点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但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在同一团队的人是“兼善”的而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加以程度上的伸缩。这两章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只能概括出这些。
“家庭”中作者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庭团体和西洋家庭团体的性质差别。西洋家庭团体中子女是配角,夫妇是主轴,两性感情的发展是家庭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但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恰恰相反。夫妇相敬如宾,子女要“三从
四德”,亲子间要负责和服从。这种现象在显示的乡村里仍然可见。
“男女有别”申引了中国传统感情的基本问题。中国乡土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因为男女个人生理上的差别从此形成了那那女间的鸿沟。他们更多的是同性关系。如结义、华南的姊妹组织等。但他们的婚姻一般都是父母之魂或媒婆介绍,讲究门当户对。子女只是去接收它,安于其往,因此并没有出现感情的新创造。这在我们乡下是常见的。有些甚至则嫁一年便离婚会娘家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牺牲品。
中国乡土社会讲究礼治,而现代社会讲究法治。作者说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这在以前也许是。因为以前的社会是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大部分事物都是传统的,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时代在进步,传统已经不能满足我们了。很多人都抛弃礼,比如子女不善待年迈的父母,诈骗、偷盗等事件经常发生。因此我觉得法治社会更为重要。
“无为政治”只能作者介绍了两派权利:
一、偏重在社会冲突可以方面;
二、偏重在社会合作方面。由此,引出了乡土社会中的权利结构: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如广西瑶山常见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而并不征服瑶人来做奴隶。而乡土社会是皇权的发源地,横暴权利受到经济约束,在天高皇帝远的距离下,大部分事情都是由同意权利去活动。“长老统治”作者主要讲解了教化在乡土社会中的作用,长辈永远拥有最高权利。它是不同于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的另一权利的结构,也正是由于一代一代的教化延续,乡土社会才会自成规矩曾方圆,趋于稳定发展。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作者举例说明“血缘性的地缘更为显著”,即使在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二者相辅相城、相互制约。
“名实分离”提出了第四种权利:时事权利。它在稳定的社会地不发达的,它发达于激烈的社会变迁中,比如战争中的英雄。但是乡土社会自身趋于安定,变迁速率慢,因此这种社会不需要“革命”,依附的就是“长老权利”。长老权利的乡土社会反抗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社会若加速变动,则注释式歪曲原意更加免不了。最后名与实也就趋于分离了。
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人类咋取舍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欲望若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有所自觉的。但在乡土社会中欲望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若它变成自觉此时欲望便成为“需要”。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靠经验传承,不必计划,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这是社会的进步。
至此,乡土社会已经结束。作者的乡村思维严密,由乡土到文字下乡再到家族、权利等,层层深入,不断扩展。在作者笔下农村是个可爱的社会,里面虽有讽刺、批判但亦有认可与赞扬,语言朴实,因此该书使来自农村的我读了倍感亲切。当然书里面简介深刻,不是一两遍就能懂得,我仍然会继续阅读。
第二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王杰
最近我读了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本人是学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学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描写的现象及揭示的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先生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是《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院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
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乡土中国》一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
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和地缘
十三、名实的分离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九详细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在我国,正如最近热播的由著名演员陈宝国,冯远征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一样,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在本剧中既可以看到人
们没有土地时的无奈,忍饥受冻,为得土地奋不顾身,也能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农民得到土地能自由种植,并且翻身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的欣喜若狂。此外,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还能发现由于地少人多中国农村农民跟美国农民截然相反,住的一家挨一家。
费先生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宜距离得过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慢慢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中国还有一个特色――落叶归根。正如赵本山所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所反映的一样,在电影中赵本山老师所扮演的一位农民工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历尽千辛万苦将一位死在工地的工友送回家。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思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也开始有所变化,在此,费先生用了一定的篇幅来阐述了这一变化。
接下来,费先生用两章来阐释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的知识是很缺乏的。现在这种局面终于有所改变了。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几个,前面说到大多数乡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文字就更加缺乏了。费先生用一个反例衬托了乡下人的“无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既然乡下人不懂文字,那么他们又怎么交流呢?这个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概念,语言足以让他们交流经验。但是他们不懂文字,这毕竟是落后的表现,必须做好文字下乡工作。这一方面,费先生也提了相应的建议。
说到差序格局,费先生是用两章来系统论述的。在书中,他特别谈到了私。这一字蕴含了多重意义,也造成了多种不同的结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综合。社会范围是一个个私人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
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差序格局在中国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在中国现代社会,私人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部门办事没有私人关系办事就慢甚至办不成事。当前在中国也有很多著作或影视作品也深刻反映这种现状。比如大型反贪剧《大江东去》就反映了这一现状。在本章中,费先生也说到了西方社会家庭,同时他引用了大量了名人名言来说明差序格局。
既然谈到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规范。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了。首先,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还包括其他
很多功能,比如协调本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利益的功能等,这一点在最近刚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反映的比较明显。在本剧中,刘氏家族的当家人刘世荣在刘氏一族中说一不二,其他族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就连市里派的 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同时,还提到了“传统”的概念,也就是指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要想很好把握“无为政治”必须还得往下看,这三篇实则都是权利结构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把三篇内容联系起来。“长老统治”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前文提到的《马向阳下乡记》中演到的刘氏家族的刘世荣就是他们的长老。另外,在本句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奶,整个村里老祖奶是年龄最大,辈分最
高的人,她的话没有一个人敢不听,实际也体现了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同样仍然存在长老统治。
在本篇中,费先生引用了《生育制度》中的一些概念,用以证明乡土的权利结构。
十一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熟悉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一部分很好理解,在郑杭生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也说到过血缘与地缘的概念,还可以联系家族一章的内容。
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当然,这仅限与感情的联络在商业中,血缘就显得非常淡化了。在中国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乡土社会也开始慢慢转变。
最后两章的内容,不是太好理解。在此,也就不敢妄加猜测,但据我理解,这两章的大概意思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学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这是毋
庸置疑的。此处交代这段政治背景,也并不想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之中,而且这里的学术与政治的对立也不同于民族中的“行政概念”和“学术概念”的区分。我们在《乡土中国》中很少看到政治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费孝通先生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这也并不否认作者在写作《乡土中国》时,抱有改造中国的梦想。
本书的题目《乡土中国》涵盖了全书的主要大意,浓缩了书中内容的精髓,是该书的简介。《乡土中国》,题目有两层意思:一则乡土,另一中国。“乡土”指的是社会最基层的广大农村人或乡下人,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的不同;“中国”说明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同时与西洋社会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014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王杰 2015、1、24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一)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至于这些阶层乃至整个中国社会怎样具有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的根,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在第一章里,作者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许多中国社会的特征都是由此而来。比如说,中国为什么早在战国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会的观念,但是两千年了中国为什么还是人制社会?就是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和邻里的熟悉性。“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的着多说么?”这种生活背景下显然没有法律和合同之类东西存在的必要,因为那都是对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现代人才需要。对中国人来说,分得太清楚未免伤了感情。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从这里来。第二和第三章讲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了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因此文字发明了几千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依旧目不识丁。当然当代的乡土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农民必须要识字了,因为要科学种田、操纵机器。但是实际上我的母亲初中毕业,但是由于农民的生活基本没有文字,长年没有阅读和书写,因此现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读我的家信都很吃力。这无疑是费老观点的例证,说明虽然过了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还是带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痕迹——地方性和口语化。(待续)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二)(一)在“男女有别”一节里,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说西洋有两种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亚普罗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认为宇宙有一个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维持它。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后者认为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费老认为乡村社会是前者,现代社会是后者。
且不说是不是,我对这两种文化模式很感兴趣。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对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还有圣经中对于原罪的解释,原来都是前一种思想的表现;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观,“生命是障碍的克服”,苦难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强,生活的意义因之越深。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结论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果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进而推论,我们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经历更多,这就是存在主义者加缪的观点——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对于男女感情,费老又说“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最后的统一是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需更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费老这里说的是性别差异带来的异性吸引力和爱情。我不由想到我们在感情中体会到的爱情,如果抽去了表层的性欲和生活,其实就是这种依恋感,这种恨不得和对方变成一个人的冲动。卢克莱修说“情人们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情爱的牙齿顶着牙齿,但他们不能在另一方销魂,也不能成为另一个自我。”正是这种永远不能克服的距离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很多人难以体会这种本质的爱情,甚至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爱情,无疑是对爱情的肤浅的理解。
(三)在“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四)接着,在“无讼”里,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乡,很少有争端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家务纠纷或者两家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找村里能说会道的“明礼人”来“评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打官司被认为是“丢人”的,不管你有理还是无理。当然过了这么多年,中国农村的乡土性已经有所稀释,乡村里的家长和长老们的影响力慢慢下降,村里以前经常为人评理的人现在只不过是个婚丧嫁娶仪式的主持者,平时喜好赌博,在乡亲中已经没什么威信。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三)在下面几节里主要讲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具体统治进行方式。
(一)在“无为政治”里。费老总结论权力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社会冲突和剥削统治产生了权力,一种认为社会合作和社会分工产生了权力。一个来自于暴力,一个来自于契约。费老认为两者并不冲突同时存在,前者成为横暴权力,后者称为同意权力。接下来费老认为中国乡土社会这两种权力都很微弱,因为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剩余价值不多,横暴权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被陈胜吴广之流推翻;另一方面农业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所以依赖社会分工存在和壮大的同意权力也很微弱。最后费老说“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虽则名义上是专制独裁,但是除了自己不想维持的末代皇帝之外,在人民的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这个我不是很同意,依我的生活体验,中国农村的权力基本上还是以同意权力为主的,因为上面说到“礼治社会”,所谓“礼”难道不是大家在生活中相互协调达成的一致吗?乡绅和长老们的调节纠纷的权力和威信,不是同意权力吗?
(二)在“长老统治”里,费老在上述两种权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化权力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或者说是爸爸式的,是Paternalism。家长对孩子的权力是既非横暴又非同意的,是基于血缘事实和社会经验的。孩子们必须遵从长辈的意愿,以适应这个他并不了解的社会,他没有选择的机会;但是父母并不从教育孩子这件苦差事上面得到实际的好处,父子之间也没有本质的利益冲突。但是“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的手下过日子为难过。”孩子们受到的教化是全方位的、深入到每一个生活细节的。而且教化的权力由于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又扩大到成人之间,这就是长幼之别,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长幼分得这么清楚,兄弟姊妹叔伯,每个前面都要加一个数字“大哥”“三姐”“二叔”,相比之下,英语中只有brother、sister、uncle等。
(三)在“名实的分离”中,费老又提出了时势权力的概念。与教化权力产生于社会继替不同,时势权力产生于社会变迁。哪个占主导是由社会变迁的速率决定的。如果社会的变迁速率慢得和社会继替的速度相同,那么就没有革命的需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社会变迁被父子之间的更替消化掉了。但是社会变迁快到社会继替消化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旧的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加速的改变和革新了。这时候就会出现“时势造英雄”,由有才能的人出来充当文化英雄或者政治英雄,推动社会向前变革。从这个角度看,苏俄的专制统治和沙皇的统治是不一样的,后者是横暴权力,而前者是时势权力,社会主义者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充当了文化英雄的角色,带领苏联国家和人民加速实现现代化。这样也可以理解英国为什么可以不流血的实行各种富于基本性的改革,就在于社会的领导者可以及时顺应社会变迁和历史潮流,所以不致发生流血革命。
回到乡土社会,“中国思想史上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之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是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相适应。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儒家经典只有那几部,但是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诠释版本,一代又一带人对经典做着自己的诠释,经典诠释著作要比经典多得多。形式没变,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中国人虚伪的劣习也由此而来,因为长辈和经典的权威不可侵犯,只有通过歪曲解释和阳奉阴违来实现自己的意愿。就像费老说的,“虚伪在这种情形下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不能反对而又不切实用的教条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个面子。”
(四)在最后一节“从欲望到需要”中,费老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为例,这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对欲望有着筛选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但是我不同意,爱吃大蒜并不能说是欲望,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所有的“我想”都是欲望,“我想吃饭”是欲望,但是“我想吃米饭”就不能说是欲望了。因为欲望应该是人之本性,很多地方的人们饿了并不想吃米饭。这种应该叫需要,需要是带着个人、文化和地域的烙印的。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欲望是什么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延绵,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会有五味之好。”
我觉得“食色性也”这句话揭示了欲望的本质,“食”是为了人个体的生存和延续,“色”是为了代际之间的继替和延续,满足了这两点,一个物种就可以绵延不绝,这样看来,人类只是一种普通的生物而已。所以说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动物性,是人类之所以能够繁衍到今天的生物机理。但是单纯的欲望并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节制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人会思考,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之快,能够有计划地行事,通过长时间一系列的活动来达成目标,才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以前我说理想因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不是人的本性,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与生俱来的是动物性。动物的意识中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它们只生活在现在,而人生活在一个延续的历史中,不仅是个人的延续,也是代际之间的延续。
这才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第四篇:乡土中国 读后感
读《乡土中国》有感
利用假期三天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看第一遍时险些看不下去,其中很多深奥的篇章都似懂非懂,短短100页的书硬是比平常看400页的书多了几倍的时间,才开始动笔写下这篇读后感,很多观点都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完全的理解,看完这本书后才发现中国的乡土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寻。
文章从开头第一篇就着重讲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本色,“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对老一辈来说,自小长大的土地是坚定不移的存在,正如书中所说,牧民可以迁移,工业经济可以随地开设工厂,只有农民不能随意迁徙,庄稼粮食都已扎根于自家门前的泥土中,农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劳动,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命也是如这些作物一样深深在泥土里生根发芽,生生不息的繁衍着。而中国人也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对房子的执着,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生生世世辛苦工作都只为了一个家,古时候更体现在买土地,做地主,讲究安土重迁。
乡下人的社会是“有机的团结”,是“礼俗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如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对乡下人来说,整个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都不需要法治的约束,更多是一种自发的信任之感。当然我觉得这个看法在如今这个城市文明飞速发展的现在,乡村里的氛围也不如五六十年前那般和谐简单了。在乡村,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说到礼治社会都会想到“孔子”的礼治社会,但我觉得这种思想放在当今社会还是属于缺乏实际考虑的,文中的作者也不赞成完全的礼治,但现代的司法又一定干涉了乡村的礼治思想,所以作者倡导“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讲究情义,所谓的关系社会,这一点在乡村也十分明显,我们不能说这种社会交往方式是完全错误的,我认为这也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所酝酿出来的一种合理的,人们自动遵循的规则。作者在书中说到:“乡土社会变化很少,人口却不是完全没有流动的”,而如今传统的乡土社会从城市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压力迫使许多人们不再依旧被固定在土地上,乡村人口劳动力的流失,人口的流动性已经迅速的增大,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也导致这乡土社会的关系发展缺少了很多重要的不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差异化带来的问题。
另外,作者说到的“差序格局”也是让我觉得自己有感触的观点,在书中,他打了个比方,将西洋的“团体格局”和中国的“差序格局”区分开来: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国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重视血缘和地缘的原因,因为在和你形成社会关系里最紧密最靠近你的那一圈,就是你的直系亲属。而在“差序格局”中,公和私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的圈子中对公私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这里也同样谈到了孔子的“推己及人”的思想,认为一切都是从自我出发的,也是现在大家都说的中国人最大的毛病“私”,这种用私人关系所形成的社会格局,正在愈演愈烈,甚至朝着畸形化的发展,曾记得今年有一个新闻是南京儿童被养母虐待,全身都是被抽打的印迹,在事件曝光后,该孩童的养母被判刑,而在她刑满出狱后,这名儿童的亲生母亲--养母的表妹在这位虐待她儿子数月的姐姐前痛哭说对不起姐姐害姐姐坐牢。难道我们所说的儒家文化的“伦礼”到了最后是让事情发展成这样吗? 人们可以指责他人犯罪是多多么多么的不道德,而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亲近的人的时候,更多时候却选择了替他们掩饰,打着亲情的名义做着缺乏思考和理性的事情。不得不说这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一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的社会结构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
最后则想说说作者对血缘和地缘的看法,“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事实上这些都是我所需要面对的事情,父母尽自己所能供自己的子女外出读书,而事实上他们仍是希望子女回到自己身边,回到一直延续的差序格局中,继续建立自身的网络,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不光是农民,都仍旧坚持血缘社会格局,血缘关系仍旧是熟人社会。当然很多人是排斥这种社会结构的,现在的年轻人都渴望在异乡打拼出一番新天地,但再往后思考,如果此时你已经年过半百,远在千里之外的那块土地,是不是又越来越让你心心念念而放不下?这种思想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明明已经不再过于受到乡土文化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人总是想回到自己出生的那块土地,落叶归根,到底是怎样潜移默化的文化思想影响着我们,不得而知。
在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在感叹自己知识不足的同时,更多的看到隐于我们中国社会背后的中国所独有的几千年传统文化,正是这些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无形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结构,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一代一代人。我们需要正视乡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向城市,奢婚,打工潮,空巢老人,乡村留守者......中国的乡土生态以及秩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是让我心痛的。然而中国的农村发展道路到底该如何发展,这仍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完几天了,据说这本大家小书独特魅力很重要的一点也就在于深入浅出。我大抵也是承认它是很好读的,只是无奈地发现看完《乡土中国》来写读书笔记的心情和阅读过程中的心情是不对等的,至于拖了几天到现在依旧既不成竹在胸,也无满腔热情,只觉得头皮很硬底气不足,这样的状态来制作读书笔记不能不说有点遗憾。遗憾是个人造成的问题,不是论文的问题,这可以确定。于是只得取巧写成札记,不知道这样性质的读书笔记算不算合格——合乎形式和规格,但也的确不自信能写出多少学术反思的东西,那也就不在这儿用以大幅的祈使句论文欺人骗己了。还能添上一句足以自我安慰的话:阅读的过程能有助于个人成长足矣。道理就像一位英国人类学家所言,学术研究就像修道院生活,专注追求个人性灵的完美。其结果或许会服务于更大层面的社会生活,但不能依此判定它的本质。其实生物演化不也是这样的吗?纯粹而强烈的利他行为是反适者生存的。
接下来回归战场。记得民俗学老师曾经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话,中国仍然处于并还将长期处于乡土中国的社会,其立意主要还是在民俗的传承性上。窃以为大概由于民俗学老师曾经是搞文学的,因此讲课演讲化——往往以掷地有声的铿锵字句结束一堂课,精气神不言而喻。这句话就是他的结束语之一,然后是“我们下课”。记得曾经也看过网上一句话,挺触动我的,说“《乡土中国》一书读完了,心里竟然充满了对乡土社会的向往。”其实也不惊讶,在后现代在学术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现代,在一个流行反思的时代,怀抱一些田园诗般的理想与希冀,未必是一件坏事,况且感情上说我也是像不少人一样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甚至一度对农耕禅发生归附兴趣„„但在读《乡土中国》的时候和之前,我都小声地告诫自己,千万不要陷入对乡土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幻想中犯感情决定论的错误。结束浮想联翩,接下来结结实实捡拾打理一下读书所获,也看看告诫有没有生效。
从总体上说,这本书是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这是后记中所提到的。应该也就是对社会结构的形式的分析,借助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洋社会的比较,显出同质性与异质性,它山之石尚可攻玉,它山之玉自不待言。就像民国中西文化大论战那时那样,有了参照也好更好地认识自己。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深究起来还是很值得玩味的,大概像民俗学所言,我们的传统社会存在两种文化模式,上位的和下位的,朝廷的和民间的。至于文中提到的其农业性,固定性,熟悉的人际关系,以礼俗和规矩为主的经营的特征,倒也着实不觉得新鲜或者反感。我的联想在于不知道这种下位的礼俗文化如何与朝堂之上的制度和制度关系沟通对话的,比方说我们平时讲究循规蹈矩,朝廷也讲究个“师出有名”,应该是互有借鉴的吧。其实关于这个后面的文章中似乎也有提及,比如孔家的“仁”和水波纹似的差序格局,就是上下相通的。突然想起一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么看来,人民群众,老百姓们好像也是整个文化的创造者,下位的,上位的。总之,想着想着就想歪了。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说文字的发生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很明白的功能主义思想。但也确实讲得很明白,原因还是因为一个乡村地域上的封闭性一个礼俗教化的口耳相传潜移默化——整个社区往往相互熟悉,相对外部的和相对古往的不变性。看得尤其开心的地方是,“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通行着写情书,很多悲剧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有这种经验的人必能痛悉文字的限制。”现在不再受直接社交限制了,好像情书也过气了。短信,QQ,面谈,想来一封情真意切的中规中矩的情书是很难见到了。至于这些现代表达方式之容易造成误解,我虽然没有经验,想想却觉得一定不会比情书里的文字少。一不小心又想歪了„„
《差序格局》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后面讲“仁”的那部分有些费解,那种笼罩性的普适性的道德观念和私人关系间的道德观念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就是他们造成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双重标准么?“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总感觉这和私心有点类似,也未必就是只见诸乡土中国的心理吧。另外就是联想到了现在,有个说法叫“时代的孔雀们”,核心思想就是说现在的人们都很自我,很自私,每个人小心的打理着自己的装饰,盼望着成为众人的焦点,但从不想用欣赏的眼光瞟别人一眼,仿佛这又跟那个差序格局中的以“己”为中心一脉相承着。不知道究竟有几分误读,很头疼。
《家族》《男女有别》,家族的结构主要是父系,而母系和嫁出去的女儿都被排出在外。现在,女性的地位提高,所以现在的农村的家族结构也把嫁出去的女儿纳入了家族结构,嫁出去的女儿会把丈夫和儿女带回娘家作为其成员。这种情形,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的,在城市就更甚了——尤其是独生女家庭。计划生育政策顺道做了一个很好的生物实验,我们能看到严格的家族单系观念已经在逐渐淡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入赘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这种情况让父系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但是父系对此的反应也并不是十分的强烈,因为这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在一个家庭中,夫妻间的交往应该说是日益密切,因为目前的农村中的劳动更加需要合作,农作物的培养、子女的抚育,这些在目前已经没有明确的分工。夫妻间感情的流露也更为开放,而不再矜持,城里的生活方式,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冲击着农村。这些家族的变化从目前来说还只是轻微的,也没有改变乡土性,即使一个农村突然变成一个城镇,所有这些乡土性在原则也不会很快变化。
“无讼”的生长环境是”礼治秩序”,可”礼治秩序”已经在法治的冲击下打开了缺口。在我的家乡,很少有争端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家务纠纷或者两家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找村里能说会道的“明礼人”来“评理”。以前我的奶奶就是一个这样的“明理人”,经常充当调解者的角色。过了这么多年,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也已经有所稀释,我的老家那儿就曾经有一个本地的黑老大因为种种劣迹——贩毒,行凶等等被抓后村里人议论纷纷,意思却是可惜了,他在村里是大家公认的能人,有事可以找他,很豪爽仗义的那种人。正像费老说“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法制秩序”,这里的“它”换成相异的社会变迁的环境。总之,观念的冲突还是比较明显的和常见的。
《长老统治》讲到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社会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上的威胁。因此,年幼的机会往往比年长者要多。联想一下现在的“文化反哺”现象,不就是这样的么?
《血缘和地缘》,我想这种基于血缘之外的地缘的结合,放在现代乡村里面来看,如果硬要说它是一种“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好像也不尽然啊。我倒是觉得这种地缘的结合已经越来越式微而不能成其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了,比方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已经变得有些调侃的意味了。从我自己的心理来分析,倒还是会碰到老乡说着熟悉的乡音分外亲切,可是不知道这是不是怀旧甚至有点守旧的我的个别现象或小概率现象,不足为训?
《从欲望到需要》,从不自觉,只能从教化中得来的“欲望”到自觉的“需要”,讲的好像都是生存条件。“欲望是文化事实”,却不是说一切文化事实都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说到自然的力量淘汰了那些不合于生存条件的文化及其持有者时,颇有点进化论的意思在里面。我的联想又跑了很远,想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论述。这种从自觉到不自觉和马克思的从共同体到自由个性,感觉差不多。只是马克思又把后面的个性分成独立性(商品经济条件下其依赖于物)和自由个性(个人全面发展,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基础上的人的个性)两个阶段,而费老所说的那种自觉的需要应该还属于前一种“独立性”。
谈就先谈到这里吧。觉得有趣的地方忍不住用上了“呵呵”这样的新词,也反映了从文字到语言的一种回归,现在的网络语言里符号语言,表情字符形象又可爱,我身在这种文化事实中,有些欲罢不能,但请老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