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分析
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各行各业的人士通过网络赋权成为微博舆论领袖,即微博大V。网络话语赋权与网络舆论力量进一步带动微博大V类型的扩大,形成了名人类微博大V和当事人类大V。在突发事件中,这些微博大V设置议程,引领社会舆论,发挥出诸多良性作用。然而,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传谣、情绪化言辞与奇谈怪论等话语失范行为也越来越突出,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针对微博大V,如何规避其在突发事件之中的话语失范行为,做到社会舆论场域的良性互动,需要我们强化微博大V的自律原则、网络应用监管的优先原则和不同新媒体官方应用的合作原则等规制方法。
关键词:突发事件;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04-04
所谓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是指话语失实、话语情绪化与奇谈怪论等网络话语空间之中引发网络舆论,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随着近几年我国突发事件与网络驱动型突发事件的频发,微博作为最重要的网络舆论平台地位的不断凸显,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话语的赋权与舆论领袖的扩大
近几年来,国外各种自媒体形式(We Media)在web2.0的语境中,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发展出论坛、网络社区、博客、播客等典型形式,开始更加基于个人用户体验和信息交流经验进行发展,并与SNS类的交友社区形式进行深入的融合,形成了以Myspace、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微博客网络,引导了世界网站发展的潮流。目前,国内网络自媒体的典型代表是社交网(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百度空间、豆瓣、飞信、微信等)和微博(新浪微博、人民微博等),其发展符合Web2.0时代网络向社会化网络(SNS)发展的大趋势。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微博服务,随后网易、搜狐、腾讯、人民网、新华网、百度、凤凰网、天涯社区等国内著名网站陆续推出微博服务。微博成为联动社会各方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自媒体最大的传播特性是以强大的技术支持用户自我生成内容及其之间的互动。早在2003年,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克里斯?威利斯在其长文《自媒体:受众如何塑造新闻与信息的未来》中认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而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这就从本质上阐明了自媒体向大众赋予网络话语权的革命性的变革。与Twitter相比,国内的各种微博应用取得更快速的发展。从通信角度而言,国内微博平台大多支持单向发布、单到多(群服务)和双向一对一(私信、聊天)服务。从传媒角度而言,微博平台拥有每日新闻、访谈和直播等栏目形式。在具体应用中,自媒体巧妙地设置与利用“发布”、“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从而实现网民关系的快速确立与互动的可能性,在一个与现实人际关系并不一定完全重合的关系网之外,无限延展出一个虚拟关系网,从而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强关系网,形成众多虚拟的弱关系网。而随着自媒体用户的不断扩大和深度使用,基于网络用户的各种应用不断被开发并投入使用,自媒体网站为用户提供越来越丰富的自助式版面模版与应用,用户可以据此制作出自己的网页,设定自主的应用设置,进行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发布、链接与互动,由此,创建出自己的“自媒体”,并通过网页、手机网络、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以及其他客户端组件登录自媒体,做到了随时随地信息交流。
在2010年微博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至2012年12月,新浪和腾讯都宣称其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人,国内50家微博网站日更新帖文2亿条以上[2]。总的分析,微博是目前网络话语赋权的典型,而在我国目前改革转型期的特殊语境中,结合各种事件,微博以巨量的“微内容”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甚至产生巨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如2011年春节前后,知名微博客博主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建立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官方微博客,发起“微博客打拐”活动,《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和全国政协委员韩红等名人均以微博客方式加入,与警方形成合力。这次活动吸引了10多万粉丝的热情参与,收集到全国各地乞讨儿童的照片数千张,同时,全国各地公安、媒体也纷纷介入与报道,解救乞讨儿童行动成为两会期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不仅弘扬公益慈善精神,也充分显示了微博话语原发的强大舆论力量。近几年来,我国进入执政党和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与建设之中,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民意。在这种背景下,前些年积淀下来的住房、医疗、教育、政府执政、腐败、征地拆迁等热点问题开始得到社会各界更为深入的讨论,各种直接利益冲突和非直接利益冲突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舆论的主因。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间,各个社会阶层都希望对自己的利益和诉求进行表达。而以微博为代表自媒体的网络赋权正好迎合了这种时代要求,微博“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已极大地深入到社会的日常生活,每个公众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了公共话语权。突发事件之中,相关关键信息一旦出现,就会通过微博主体的观看、转发、评论等方式迅速蔓延到其他聚合的蜂巢式或球式组织,由此形成巨量的传播信息流,如此,传播学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就会演变成“加强的螺旋(Reinforcing Spirals)”,“沉默的受众”变成了“喧嚣的受众”[3],“乌合之众”也变成围观呐喊的大众。微博迅速成为广大民众发布信息、表达意见的一个重要平台,形成了新的互动性极强的舆论场;同时,微博不仅给公众带来新的话语空间,形成社情民意表达与汇集的新的重要平台,也在改变着信息、媒体、甚至包括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的传递方式。因此,学者王四新认为,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产生“传播的偏向”,会影响到甚至是改变人们关注政治事件的方式,并通过影响人们关注政治事务的方式,影响到人们的心理、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重组权力话语谱系,重组政治权力结构的作用[4],极大地拓展了网络参政的可能性。
微博强大的网络话语赋权与网络舆论力量进一步带动的是舆论领袖类型的扩大,促进网络新意见领袖的形成。与传统媒体树立意见领袖的方式不同,微博邀请明星、名人、专家等设立微博,这类“名人类”微博常常在很短时间内吸引百万以上的粉丝(听众),他们的一言一行在网络空间中都会引发大量的转发评论,“名人类”微博成为网络之中的典型大V;除此之外,当前社会化网络与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把关人“弱化”的状况改变了各类话语主体的“被动”特点,突发事件之中的“当事人”常常会迅速建立微博发帖,直接针对突发事件发表信息与评论,迅速成为“当事人类”微博大V。比较而言,微博的意见领袖更加宽泛化、自主化和事件化。
二、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表现
从原理上分析,微博在分散、下放信息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在加剧信息传播权的集中,造成微博信息流和意见流日益为意见领袖所掌控和引领。在近几年突发事件之中,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机制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常常是围绕大V进行裂变式传播。
大V在信息发布、社会动员、社会救助、揭露真相、舆论引导等方面都发挥出良性作用,体现了大V的巨大影响力。但是,这只是说明了“网络围观”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网络围观”一直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潜流漩涡,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道德伦理话语失范行为,带动了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动荡与失控。
(一)某些微博大V发布一些似是而非的虚假信息,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突发事件之中,事件真相还原与公开报道滞后,事件原因与解决程序复杂,这些因素常常导致各种错误信息乃至谣言盛行,并常常在原有信息(新闻、图片、视频等)的基础上生发出新的信息点,形成新的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偏向。在如今社会化媒体的盛行时代,突发事件谣言信息传播这些负面问题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往往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也由此集中于微博大V的话语传播行为上。
例如,在近几年的突发事件之中,可以发现一些微博大V有意无意地“传谣”行为。在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围绕受损车厢是否有受伤乘客、高架桥上是否有乘客掉下、铁道部官员背景、事故死亡人数、事故处理方式等问题出现过了各种似是而非的谣言与流言,让人莫衷一是,严重干扰了相关舆论与事件解决。这些信息现在已经难以追踪来源,但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某些微博大V起到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同样在这次事故中,网络中流传着各种“阴谋论”,在这股热潮中,2011年7月26日晚,时任新浪副总裁的老沉(当时粉丝量91万)在其新浪微博中发布帖文“咳咳,给媒体的朋友们提个醒,林帅的40周年快要到来了,弟兄们辛苦啦„„”,这条帖文引发不少网友的一夜遐想,至第二天老沉删除此帖,被转发1200多次,评论1300多次。在这些评论中,大多将该事故与“阴谋论”结合在一起,令人浮想联翩。事后证明,老沉的这条帖文似乎并没有说明什么,其后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同样在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事件之中,微博之中出现了所谓的10大谣言[5];2014年3月8日的马航MH370失踪事件中也是各种失实消息与谣言层出不穷。回过头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微博大V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些谣言的传播,有的甚至是某一谣言的始作俑者。
(二)微博大V话语的情绪化倾向
我们发现,近几年的突发事件之中,不少微博大V的言论以情感取胜,表现出“鼓动型”、“控诉型”、“同情型”、“嘲笑型”、“谩骂型”等情绪类型,具有较强的“煽动性”,有的甚至引起较大的线上、线下社会抗议活动。赵鼎新研究认为,能给人以“道德震撼”的帖子,能够激发网民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力量,从而刺激网络互动,酿成网络事件。赵鼎新充分论述了网络事件之中的情感因素,并赋予其积极的意义,同时,他也关注到在缺乏社会共识的状态中,微博民意乃至情感因素又可以成为某些人操纵社会舆论的筹码[6]。的确,在目前的社会语境中,我们当然要充分重视和肯定情感因素推动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警醒情感因素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中的不良影响。近几年来,众多“名人”微博围绕民族主义、国际争端、历史问题、环保、转基因食品等热门话题在微博空间之中进行激烈争斗,甚至形成网络左右派,遇到相关突发事件则会使微博空间弥漫着话语暴力的极端情绪,有时甚至到了“约架”的地步,极大地损耗了社会公共话语空间。
(三)突发事件之中,某些微博大V故意发布另类消息,负面影响大且深远
上文分析“名人类”微博大V之中,有一些是所谓的网络红人,也是目前微博大V的一个特殊类型。这些网络红人也拥有巨大的粉丝量,有的平时炫富或者好谈性、畸趣、奇谈怪论与非常之事,甚至相互之间公开嘲讽对骂,引发微博之中的“围观”;而在突发事件之中,有些网络红人则故意发表不合时宜的奇谈怪论,形成网络舆论热点,显示出更强的话题制造与操纵特点。2011年7月27日,远在美国的凤姐针对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竟然匪夷所思地发布了一条“死者听着自己的大名,死得其所”的帖子,或自觉不妥,她很快自行删除,但被眼尖的博友“@木易小坡”发现,截图后转发,凤姐于是连发两帖反驳,后来这几条帖子全部被凤姐删除,但由此引发更大的争议,新浪微博中众博友发起了“你愿意举报和取消关注凤姐罗玉凤吗”的投票活动。这一事件可谓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最为奇特的网络舆论事件之一,其引起的突发事件的舆论偏向现象值得特别关注;同时,像凤姐在此次事故中故意发出惊人之语,挑战了网络传播与国人的道德伦理底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对其声讨,但是被撞击得支离破碎的道德伦理能够在一场口水战中修复吗?2011年6月21日,郭美美在其新浪微博发表炫富帖文,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引发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乃至整个慈善事业的大规模质疑,成为一起典型的网络驱动型重大突发事件。在2013年2月5日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要求复查郭美美事件的热潮中,郭美美以帖文高调回复,同时还有其所谓情色视频流出,这些微博帖文都可以归结为我们分析的微博话语的失范行为,致使郭美美事件的网络舆论更加诡异复杂,一次次重创社会公信力,也在不断地毁坏着社会共识和社会道德。
三、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规制方法
近几年,随着各种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与发展,突发事件乃至网络驱动型突发事件的各种网络舆论层出不穷且十分混乱,强化社会矛盾的根源,消解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伦理道德、社会自信心,不仅给责任方、各级党政组织造成很大压力,也为突发事件的解决增添了不少曲折与难度[7]。有关研究报告认为,像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已经触及以城市中产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的利益,“动车事故成为一个契机,推动中等收入阶层集体登上网络舆论平台。而在事件舆论里中产阶层对公权的质疑和离心倾向,值得为政者警思。[8]”针对微博大V,如何规避其在突发事件之中的话语失范行为,做到社会舆论良性互动,确实是社会各方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微博大V的自律原则
目前,众多“名人类”微博大V都以自己合意的方式拥有网络传播渠道,并拥有成百上千万的粉丝(听众),这些人也就拥有了相当于甚至优于大众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突发事件之中,各种相关信息与声音大量出现,“名人类”微博大V的发言与转发一定要“三思而行”。“一思”自己所发布与转发的言论之中的事件信息是否符合事实,可信度有多高。当然,我们若要求微博大V转发相关信息之前,件件都去调查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肯定不尽现实,但是,我们希望微博大V在发布相关信息时尽量采用可信的“信息源”;“二思”自己发表或所转的言论所含情感的适度。有研究者通过数据研究发现,新闻信息的不同架构产生不同的议程设置效果,其中特殊问题框架、情节框架和价值框架比主题框架、一般框架和策略框架具有更强的议程设置效果[9]。对比分析,新闻信息传播的这一特征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同样突出。对于这类帖文,微博大V应多加甄别,自己尽量少发布与转发。即使发布,也要注意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评论,做到适中;“三思”自己发布的言论可能引发的后果。一般情况下,微博大V当然希望自己的言论越受关注越好,但是另一方面,微博大V在发布帖文之前,又要好好地预想一下自己言论可能造成的各种结果,尽量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二)网络应用监管的优先原则
对于微博大V,尤其是粉丝(听众)量超过百万的博主,各个微博应用平台应该指定专人对其微博言论进行监看,多与这些微博博主进行沟通。突发事件爆发之时,结合网络舆论生成的时间规律,网络平台更应该加大监看力度,遇到基本事实有疑问的帖文,可以直接与这些博主联络,进行帖文修改直至禁发。一旦微博大V深陷舆论危机之中,网络应用平台则应该与其共同探讨应对方法,化解舆论危机。对于网络红人,网络应用平台更应该以社会效益与自身声誉为重,避免单纯追求轰动效应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有论者在总结西方政治丑闻与媒介关系时,提出“谈话丑闻(talk scandal)”的概念,指各种媒体将性、经济、权力的丑闻戏剧化,并大规模地持久传播,严重影响了西方政治生态[10]。结合网络传播的特性,我们可以延伸出“网络丑闻”的概念,“网络丑闻”将丑闻主体从名人扩展到每一个人,并有意无意地将突发事件之中的各种因素戏剧化,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像凤姐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的不当言论和郭美美微博帖文的“天真过失”,就十分突出地体现出“网络丑闻”长久而巨大的破坏力。凤姐的不当言论曾激起不少博友抵制,并呼吁新浪网关闭其微博,新浪网并没有做出回应,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如果当初新浪网能够对其微博言论进行监管,这一舆论危机完全可以预先解决。而对于郭美美事件,新浪网虽然承担其认证过程中的过失,但是对于郭美美微博的监控与处理并不到位,致使其负面效应不断延续。
(三)党政组织与微博大V的联合原则
有论者认为,我国现在舆论环境的整体现状是“意见多元化,情绪激烈化,意见表达呈现冲突化”[11]。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较长时间,我国社会舆论的复杂格局还会继续,并会成为常态。社会舆论的这种格局为我国各级政府与组织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考验。我们认为,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各种问题,尤其是矛盾的聚合、爆发,其解决之道当然依赖民意的疏导,但是根本方式仍然在于党政组织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微博大V网络言论的本意是好的,各级党政组织应该真心地与这些微博大V交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整合自身的媒介渠道尤其是网络资源(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与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较好地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与公共信息治理。
从上图大致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与舆论流动的过程中,微博大V处于中心位置。实际上,如今各类媒体、党政官员和党政组织都以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进入“微博大V”的大圈子之中,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之中平等发言,这就为各级党政组织进行公共信息治理提供了极佳的民意搜集与舆论整合的机会。因此,在突发事件之中,各级党政组织除了快速有效地进行事件处理之外,还应该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权威信息,多与微博大V联系,让他们参与事件处理并发布相关信息发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Shayne Bowman,Chris Will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赵鼎新.微博、政治公共空间和中国的发展.东方早报[EB/OL].http:///150/2012/4/26/782916.shtml.张爱军,张广鑫.微博政治功能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2).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C].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Franti?ek Kalvas,Jan Váně,Martina ?típková and Martin Kreidl,Framing and Agenda-setting: two parallel processes in interaction,Presented at WAPOR Annual Conference 2011 at Amsterdam.Mats Ekstr?m & Bengt Johansson,Talk scandals,Media Culture & Society,2008,Vol.30(1): 61?C79.[责任编辑:思涵]
第二篇: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 赵晓斐
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规范失控。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
然而,在这几方面原因中,学校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在现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教育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技能、任凭学生在生活的大海中随波逐流、让学生与社会生活相隔绝。因此,对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应先突出学校教育的失误问题:
一、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多元文化与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中,在青少年一代最需要学校德育的时候,学校德育却陷入适应困难:以不变应万变遭到新时期青少年的反感;甚至干脆把德育拱手相让予社会;或者惟升学是追,把德育作为软任务,放弃了应有的任务。
14-15岁的学生是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多发年龄区,又是青少年个性最为突出,也是最为脆弱的时期。然而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只按统一的教材,用同样的方法,朝着升学的方向教育学生,而不考虑学生个体的性格、能力及不同的生活经历。美国学者詹宁斯说:自然界用尽所有的心力,尽可能的使我们的孩子禀性各异,自然界不遗余力的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其中,没有人能够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却往往要根除这种多样性。这意味着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重新纠正。
二、个别教师素质差 个别教师素质差导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是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客观上分析,教师在追求升学率的指挥下,易重视优秀生忽视学困生,导致学困生流入社会,走上犯罪道路;主观上分析,有些教师自身素质差甚至品质恶劣会导致学生厌学、恐学,最终走上越轨犯罪道路。教师低水平的教育技术甚至反教育的方法,是导致学生行为失范不可忽视的原因。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或本身不懂法,采用的方法本身就具有违法性,尤其教师的违法言行对学生影响十分巨大。例如有些教师体罚学生,将学生推出教室,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有些教师采取搜身和检查书包地方法来破获校内案件;有些教师私拆学生信件以杜绝早恋现象等,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对立、冲突,从而出现“反教育”的后果。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薄弱
1949年,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针对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的“经济人”,从心理学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出发,提出了“心理人”的概念,呼吁人们注重生活品质,注重心理感受和意义。从此“心理健康”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确定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的,是指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最佳适应。但是,目前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还相对较少,缺乏专业人员,一些学校还往往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对待,未能从心理学角度去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学生逃学,教师往往认为是思想品质问题造成的,导致学生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很少注意到学生逃学背后可能隐藏的心理障碍。
四、学校法制教育薄弱 学校中法制教育薄弱,往往使学生不能正确的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在没有接受法制教育以前,青少年不可能懂得什么是违法犯罪,他们一般只有道德判断的标准。有的中学生犯了罪,被公安机关传讯,在他交代了犯罪经过后,竟若无其事的说:“我现在可以回家了吧?”有不少学生竟然把违法犯罪当作儿戏。
青少年违法犯罪究其根源都是社会生活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校生活中加强法制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使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树立法制观念,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这就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实践:认真分析学生的整体环境;反思学校生活环境;探讨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过程还是为生活做准备;讨论学校生活与学生**常生活之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问题等。从学校教育方面做好学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失范的防范工作。
第三篇: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0.
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
又到了毕业生离校之际,部分高校或多或少会出现毕业生不文明行为,如酗酒、破坏学校公物、寻衅滋事,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影响非毕业班学生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文明离校教育,从根本上消除毕业生离校前的不文明行为,确保毕业生顺利离开学校,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毕业生的离校失范行为的心态分析
(一)失落感普遍存在
毕业在即,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虽然大学生活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但其中不免有些伤感和失落,或感慨自己在大学里没有充分的利用好时间,以致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或感慨自己感情生活不丰富,不完美,或者眼前就业,考研不如意,于是一些毕业生在心理上无法承受,感觉“大学没意思”、“生活没意思”,因此出现低迷和失落的情绪,其行为极易出现失范,有的“借酒浇愁”,有的“小赌怡情”,更有甚者,用暴力发泄,砸东西、打架斗殴。
(二)现实角色定位模糊
大学毕业了,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意味着十几年的学生时代的结束。他们都要步入社会了。告别过去,投入社会,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多少有些兴奋和紧张。一方面,毕业生因为自己在大学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谋得自己比较满意的职位而兴奋,另一方面又以激动紧张的心情期盼社会工作的成功。这样,他们不免在学生与职业两个角色之间摇摆。他们虽然没有从大学生这一角色完成社会人角色的转变,但往往在学校里以社会职业人自居,因此对现实中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一定的模糊,主观上不再考虑学校规范,导致行为失范。
(三)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
众所周知,各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大学生在校期间难免会觉得有束缚感,大学三年或是四年下来,逆反情绪被累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佳可能在宿舍和班里生活得不是很如意;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可能工作尚未敲定,恋爱失败,感到前途渺茫,各种情绪的累积,在毕业离校这个情绪敏感期极易爆发,导致违反校规校纪、对抗管理人员等不良行为的频发。
(四)存在严重的补偿心理
有些毕业生因为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较差,经过多次补考才取得毕业资格,或因在校期间违反了校规校纪而受到学校的处分,心理上有怨恨情绪;或因为在大学学习期间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因而从未引起过大家的关注;或因为人际沟通能力较差,同学关系不和睦;或因为毕业前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认为就业前景渺茫,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这些毕业生心理失衡,自尊心受损,从而降低自我评价,滋生自卑心理。因此在毕业离校之际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期许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补偿。一部分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和积极的帮助老师同学做事情而重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关注,这些属于补偿心理的积极表现。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矫枉过正,对自己的毕业鉴定和各种奖惩看的过重,他们一改过去的循规蹈矩的形象,以极其夸张的行为引起他人注意。更有甚者,极少数的毕业生故意损毁公共财物,冲撞管理人员和老师以泄私愤,这些就是补偿过度,导致的补偿心理出现的消极表现。
(五)追求感情的满足
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成熟,然而性心理却不太成熟。两性之事,是大学生的神往之事。在毕业生中这个问题表现的比较突出,男女同宿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其一是对感情发展的不可把握造成的。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调查显示,40.6%的毕业生有恋爱关系的朋友,其中,只有32.6%的人能在毕业后走在一起,有59.6%的人正在为走在一起而努力,7.8%的人则没有可能走在一起,即恋爱中的毕业生有67.4%的情感问题是不可把握的,这就造成他们在情感上的焦虑和困惑,用可把握的行为来对待现实的不可把握,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其二是离别的伤感。对未来不可知和眼前的离别,使有些毕业生在情感上认为一切都将要失去了,只有抓住最后共度的时光,才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由此整天在一起,同宿现象就容易发生。
(六)行为从众严重
行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知觉、判断、情绪、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相一致的现象。当个体在受到的压力大,焦虑情绪越重时,从众心态就越明显。毕业生的失范行为也表现了从众倾向。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当第一个人失范行为发生时,它往往有明确的原因。在他的示范和行为暗示下,其他人也会受其影响,效仿他的行为。在毕业离校这一敏感时刻,毕业生心态不稳,不易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稍微受个别人的失范行为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毕业生漠视学校的规范认同,群体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学校管理工作的失误与失效
毕业生离校前夕的种种失范行为的发生,与毕业生离校之际的种种敏感心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是导致毕业生失范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一)高校管理工作的松懈
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上几乎都奉行前紧后松的原则,大学生刚刚入学时,一般管理比较严格,学生也比较遵守学生规则。当大学生进入大三以后,老师一般会认为学生已经比较成熟,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更倾向于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也是这样,大学期间的大部分课程都放在了大一大二,毕业班一般第一学期还会有为数不多的课程,第二学期基本不再有课程安排。在毕业论文或者是毕业设计过程中,许多学校都采取了“放羊式”的管理方法,规定好交论文的时间,其余由学生自己支配、安排,论文指导老师往往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做简单指导。另一方面,进入毕业班以后,老师在考勤、试卷难度、试卷批改中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要求,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最后,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对毕业生往往采取特殊对待,包括宿舍管理、文明行为和违规违纪的处理中,都会适当放宽标准。而我们看到即使学校领导很重视毕业生的离校工作,每年都出台文件,下发通知,然而基层的管理人员在工作意识,工作态度上表现放松,从而导致离校工作的失效,而目前大多数的毕业生在自觉性和自律性上的表现都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放松管理,那么,毕业生的行为处于一种相对失控的状态就在意料之中了。
(二)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心理负担过重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时期,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这些客观的原因容易导致毕业生将工作难找的责任推卸到学校的就业管理工作上,给学校的就业工作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加之,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都处于一个不太完善的阶段,因此,学校在就业推荐,就业手续办理等就业保障方面的措施就难免会黔驴技穷,这极易引起毕业生的不满。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即将离校前还尚未找到满意的工作,从心理上会觉得自己前途渺茫,无依无靠,一些贫困生可能还要面对家庭的生存困境,心理压力过大。这时,如果学校在这些问题上采取简单处理的方法,就会成为导火索,点燃毕业生心中的不满之火,将矛盾激化,做出一些失范行为。
三、毕业生离校失范行为的预防与对策
(一)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中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从幼儿园到大学,处处都在讲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且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以,实际上在学生的骨子里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甚至把个人的优秀与否定位在成绩上,因此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毕业生在离校前的迷茫,工作不如意,其根源也在此处。因此,高校教育要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真正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努力调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正常的文化课之外开设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在总学分中的比重,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上学期间多与社会接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二)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自制力。
高校管理的成败与否,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息息相关。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大多数的行为—学习、生活、感情等等更多的要靠自己来完成,而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因此大学生自制力的提高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至关重要。有些高校仅仅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上下功夫,却往往把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忽视了,使大学生的自尊、自主、自爱、自律意识不能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反而容易激发大学生对校规校纪的逆反情绪。大学生在校期间总是被动遵守校规校纪,这样长期以往就会滋生对老师、校领导等管理者的敌对情绪,不正当的情绪发泄就会频频发生。因此,改变现有的管理办法成为当务之急,把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灵活的管理办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遵守校规校纪,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对于行政管理效能的水平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潜力,在处理毕业生离校的问题时,明确学校各个部门、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标,采取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负责的制度,自下而上的抓好毕业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全校各部门齐心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加强学校高层领导和中层干部与毕业生的对话
毕业之前,校领导和相关中层领导干部可以加强与毕业生的对话交流,可以深入宿舍,食堂,班级与毕业生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切实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困难,真实想法,认真倾听毕业生的心生,了解他们的愿望以及他们对学校管理制度和长远发展的建议。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毕业生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能让毕业生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并且把闷在心里的一些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毕业生与母校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自己在被学校关注和关心,这样一来,毕业生的不良情绪就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将会是自己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调整毕业生的身心状态
大学生在毕业前因为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身心难免会感到疲惫,心态一般会比较复杂,或是情绪低落,或是感叹命运不公,或是愤然不平„„情感上存在易爆发、易走极端的特点,处于心理动荡期和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学校针对毕业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低落情绪,转移他们的情感注意力,同时,一些有特长的毕业生还可借机展示自己的才华,重塑自己的形象;而且,这些文体活动还可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毕业生能获得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失落感、补偿心理和逆反心理。
(五)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制度
毕业生在离校之际,心理问题凸显,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毕业生行为失范的发生。高校心理咨询制度的建立完善就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与咨询,建立起学生心理档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发现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心理咨询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辅导员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这样,在毕业前夕,根据已掌握的毕业生的心理资料,辅导员可以有针对的对个别学生采取心理咨询的服务,帮助其心理减压和心理疏导,避免其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
总之,学校应高度重视离校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疏导,控制,从而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
第四篇:浅析如何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中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
浅析如何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中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时代的到来,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类致力于追寻的伦理境界非但没能同步实现,反而日益远去。在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中,从业人员滥用职权、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等问题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伦理的失范。本文从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中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出发,分析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规范的途径,意在促进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日益合理化、合法化。
关键词:规范;行政伦理;消防;监督执法;途径
一、行政伦理与消防监督执法行为释义
(一)行政伦理
行政伦理是指调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理念和道德准则。道德准则是对其的规范与约束,而价值理念则进一步追问什么样的道德准则才是可以有的,可以接受的。价值观念强调行政伦理的思想基础,道德准则强调行政伦理的现实表露。
(二)消防监督执法行为
所谓消防监督执法行为,笔者认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是指公安机关消防部门为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并行使监督执法权力,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的行为。狭义的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是指消防部门运用消防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建筑工程消防审验(备案)、办理行政案件、进行火灾调查等行为。
二、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中伦理失范的现实体现
(一)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现象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具体到消防监督执法中来说,就是要求执法人员拥有与消防监督执法活动紧密联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现实中,消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酿成过严重后果:2010年,某市一栋高层公寓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0余人死亡,7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这起惨痛的特大火灾,虽然直接原因是违规操作引发火灾,但间接原因,却有该辖区公安消防大队对工程项目监督检查不到位,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存在。这样的行为,深刻地
反映出少数消防执法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在《公安消防部队违法违纪行为分类及解释(试行)》中,明确地将此类现象划分为玩忽职守的失职渎职类违法违纪行为。
(二)消防监督执法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现实中,消防行政自由裁量的行使出现了滥用职权、显失公平等现象,严重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贬损了公安消防机构的形象,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虽然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出台了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关解释和规定,但执法人员仍有较大“自由”对所办案件进行裁量。执法人员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法律本质和法律精神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维护法律权威,惩戒违法行为的同时,更好的为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服务。而在行使消防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违法行为是否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理的情节、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同一性质违法行为可能造成不同危害程度等因素。但是,由于处理方式、处罚数额等方面的可选择性,一个适用自由裁量权进行判定的案件,可能因为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任务指标和长官意志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受执法人员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甚至是情绪所左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消防执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过程中不遵循有关政治、法律、行政规范等行政道德规范,使执法行为缺乏行政伦理、社会责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支撑而被滥用。
(三)执法作风问题
一是执法作风不好。少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生硬、语言粗暴;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过程中“冷硬横推”,给老百姓造成“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印象,这类执法人员往往道德准则缺失、个人修养不够,忘记了“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二是执法作风不实。这类执法人员缺乏苦干实干的精神,工作看是抓了,但抓而不实,抓而不紧,工作表面上看功劳不小,但却是虚功多,实功少,实际效果差。崇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工作作风懒散,缺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扭曲。
(四)执法行为中的腐败现象
2008年,某支队水上消防科科长因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违纪被处理;2004年至2007年,某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利用职务之便,为多家公司及个人谋取利益,受贿30余万元......消防执法人员在执法行为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发人深省、触目惊心。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必将导致腐败。诚然,消防监督执法行为中的腐败现象有着监督机制不完善、市场经济不良因素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仍然是执法人员的道德观念淡薄为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温床。道德理想的迷失、价值观念的-23
管理理应由以前的“管制”进化为“服务”。其次,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应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政府重新定位自身,重新确立与公民、社会的伦理关系,最终确立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行政伦理精神,重建社会的行政伦理秩序的行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应该明确自身定位,自觉的将“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理解“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再次是建立健全行政伦理立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惩罚性来维护行政伦理的纯洁性。要从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执法行为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对执法人员进行行政道德教育和监督的措施、违反行政道德行为的处罚尺度及程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达到规范监督执法行为的目的。
(二)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道德水平
1.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应适应社会,认清使命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所带来的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极易对我们造成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消防执法人员应该适应社会、清醒而理性的看待各种负面思想因素和各种不同的价值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明确自身的定位,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牢固树立正确的交友观、金钱观、道德观、价值观,在执法过程中自觉抵制各种伦理失范的现象,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道德标准的行为,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出一份力。
2.加强执法伦理精神的教育
首先要认识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推优树典、核心价值观教育、执法反腐倡廉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形式,来默示某种价值标准,给执法人员展示一条基本的行为之“道”,并受此“道”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所“得”,使蕴含执法伦理的价值观、道德观根植于执法人员的心中,从而做出与执法伦理精神一致的执法行为。其次是完善执法人员的行政伦理教育、培训制度。虽然消防部门几乎每年都在开展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等伦理教育,但也存在方法单
一、方式死板、教育内容空洞、抽象等缺陷。要完善培训制度,应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执法人员行政伦理培训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等原则对执法人员进行行政伦理教育、培训,以提高执法人员对行政伦理准则和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培养执法人员正确的权力意识、服务意识、守法观念。
3.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个人修养
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优秀品位与价值的外在体现,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有丰
富的知识。古人认为:先有致知、诚意、正心,才能修身、治国,可见知识对于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丰富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其次是自觉学习榜样,积极进取。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作为学习榜样,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次是注重实践,培养塑造。要不断在生活实践中有意识地磨练自己,才能达到成熟,才能实现完美。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和惰性,养成好的习性和品质,乐于行动,乐于战胜困难,在生活的磨练中造就出完美的精神境界。最后,执法人员中的党员干部,要做出道德表率,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始终把党的利益、人民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时常审视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做到“日三省吾身”。
(三)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对消防监督执法伦理监督主要包括:具体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法定职责履行情况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监督等。
1.加强对消防监督执法伦理的内部监督
近年来,各地消防部队通过回收消防监督执法回执单的方式,对消防监督执法行为进行监督,起到了一定效果,但监督的范围只涵盖具体执法行为和廉洁执法相关内容,没有明确对行政伦理的监督范围,只对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未对合理性进行监督,起到的监督作用有限。要切实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消防部队纪委和纪保部门的作用。要认清行政伦理在执法行为中的重要性,在各支队党委的基础上设立执法行为行政伦理监督领导小组,编制相关执法伦理规范并建立执法伦理监督制度。同时,依托纪委和纪保部门建立一支专门监督执法伦理失范行为的队伍并加大对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法规中的行政道德监督力度,及时查处对执法人员违反行政伦理的行为,促进执法行为走向规范化。其次要对各基层单位监督执法践行伦理情况及时进行审查。建立执法伦理考评长效机制,加大执法伦理考评分值在综合考评中的权重,坚持日常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执法伦理践行情况进行测评,对测评所得的信息,要及时反馈给各执法部门,从而起到规范执法行为的作用。
2.加强对消防监督执法伦理的外部监督
首先是加强对执法伦理的群众监督。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体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与行政执法伦理失范现象作斗争。可以借鉴兄弟单位和其他行业的有效经验,聘请消防执法社会监督员,社会监督员应由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工作背景的社会-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