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 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06:0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 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 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小编推荐)》。

第一篇: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 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小编推荐)

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

最近,“政治生态”成为一个热词。一般来说,政治生态,指的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作风,其要求是风清气正。今年6月30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频频提出净化、优化政治生态,这在当下反腐语境中无疑具有特殊意义:人们对反腐的期待不仅仅是抓几个人、解决几起腐败大案那么简单,而是要着眼整体、利在长远,要立足于“净化生态”的宏大视野使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最终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政治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在当前一些腐败窝案集中发生地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山西吕梁、广东茂名、湖南衡阳、安徽萧县和泗县等地,均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这些地方政治生态中正常的规则、风气、导向均遭到腐败分子与腐败现象的严重破坏,乱象丛生,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而在这些地方进行“灾后重建”、净化政治生态的路径选择同样具有标本意义。本刊特组织多路记者,对这些地方的基层政治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度调查。

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严重破坏

最近,吕梁腐败窝案震动山西。正在接受调查的山西原省级领导聂春玉、杜善学、白云曾先后在吕梁任市委书记、副书记,而吕梁市级领导也有多人被调查。同时,多位吕梁本土富豪被带走调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买官卖官是吕梁腐败窝案的典型特征。

今年初,湖南衡阳发生破坏选举案,包括时任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在内的衡阳一大批党员干部在案件中严重失职、渎职、违纪,人数近500人„„

近期,广东省委通报了茂名腐败案,茂名原市委书记周镇宏和其继任者罗荫国、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原副市长陈亚春、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育英、原市委政法委书记倪俊雄等人落马,涉案人员包括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

在安徽萧县,因2012年原县委书记落马,“牵连”100多名干部被免职,暴露出该地政治生态被“关系经济学”严重侵蚀:以原县委书记为核心,以礼金为维系关系的纽带,人数多、涉及面广,上至县委常委,下至普通干部。萧县被免职的干部包括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县人大副主任、副县长等县领导班子成员,县财政局长、交通局长、教育局长等十几名县直单位领导,全县23个乡镇中的近20名一把手。

在安徽泗县,因涉及原县委书记晏金星贪腐案,当地先后有40多名干部被免职,其中大部分是乡镇一把手和县直单位一把手。

在上述几个地方,腐败官员“一挖一大片,一提一大串”,显然已不是个别人、个别部门的问题,而是当地政治生态整体上由表及里都出了问题:表面是一把手“领衔”买官卖官,深层次是官商同盟圈、官场利益同盟圈代替了正常的基层政治生态圈,权钱交易、“劣币驱逐良币”的潜规则代替了正常的干部选拔规则,基层政治生态被污染的严重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一把手“失控”给基层政治生态致命一击

“地方腐败窝案的根子往往在一把手的权力失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一把手位于权力的塔尖和核心位置,与其他官员相比,其腐败领域更加广泛、环节更加繁多,其“率先垂范”作用更加恶劣。

在广东茂名,原市委书记周镇宏被当地官员视为打开买官卖官“潘多拉盒子”的人,将所谓“市场逻辑”引入官场,是茂名窝案的肇始者。

茂名当地一些干部回忆,2002年至2007年,周镇宏任茂名市委书记时,曾被戏称为“周大炮”——因为他提出来的战略规划几乎都是“放空炮”,只停留在书面上、讲话里,根本没有落到实处。但周镇宏却顺利升任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这样一个说空话、搞贪腐的人被重用,对罗荫国的刺激极大。到了他主政的时代,买官卖官就完全公开化、常态化了。”当地干部说。

在安徽泗县,晏金星被一些干部私下称为“帽子书记”。自2002年2月至2012年9月,历任县委组织部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10年间,晏金星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收受钱物批发“官帽”。

晏金星“卖官”所传导的错误用人导向和价值观加剧了当地政治生态的恶化。“当官就是跑官、买官、卖官、送官、保官,循序渐进。”泗县一位退休干部这样形容晏金星在任时的官场风气。

官商同盟圈、官场同盟圈代替了正常的政治生态圈

在一些腐败窝案发生地,领导干部与商人的正常来往、干部之间的正常交往已经被金钱和利益完全取代,形成了畸形的官商勾兑同盟圈和官场利益同盟圈。这些圈子的形成,从深层结构上破坏了基层政治生态,使清廉之风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在一些煤炭等资源富集地区,由于老板多,其政治生态更加错综复杂。前几年煤炭行情好的时候,煤老板一夜暴富,挥金如土,让一些领导和普通干部“羡慕不已”,最后这种畸形的经济生态渗透到党政机关,改变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

在煤炭大市吕梁,多年来官商勾结在民间已是公开的秘密。官员没有企业幕后的赞助,“进步”无从谈起;企业没有官员幕后的支持,寸步难行。吕梁当地干部、群众至今还谈论2009年吕梁“公推县长人选”工作中的故事。一些副县级干部花了数百万元后仍落选,有的落选者大病了一场;有的借了企业的钱无法偿还,后悔得肠子也青了。这次推选也显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经济实力强的市县“推出”的人选较多,经济实力差的贫困县石楼县、方山县没有人选被“推出”。

与官商同盟圈共存的还有官场同盟圈:在失控的权力周围,形成了越织越密的关系网,并且催生了“卖官掮客”。记者在广东茂名采访了解到,罗荫国、杨光亮等都是本地干部,在当地官场深耕多年,从农村基层干起,当过县委书记,从来没有离开过茂名市。罗荫国的“高州帮”与杨光亮的“电白帮”是茂名官场有实力的“圈子”。此外,茂名当时还有以罗荫国妻子邹继芳为首的“茂名贵妇交际圈”。在这些圈子里,不仅官员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同盟,还通过一些“地下组织部长”、“卖官掮客”的奔走不断吸收新成员加入,使腐败圈子如“滚雪球”般增大。

“逆淘汰”的腐败规则使一些基层政治生态退化、恶化

政治生态的外在表现就是风气: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最近,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分析一些地方出现腐败窝案、串案的原因时认为,一个地方风气不正,其实是政治生态不好的外在表现;如果放任不良风气持续存在,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导致政治生态恶化和腐败现象蔓延。

广东茂名的腐败窝案就是一个明证。在腐败案发前的茂名,“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的官场潜规则大行其道,进而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干部任用“逆淘汰”现象。其中,有些基层干部的“从众”令人感喟。茂名市辖内信宜市有个镇长,努力工作卓有成效,每次开干部大会都受表扬,但多年没有提拔。为了升任镇党委书记,他抵押贷款5万元,凑了20万元行贿,此后很快被提拔,最终却也因此受到处理。

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不仅仅是利益集团里的“圈钱”游戏,它搞乱干部价值取向,侵蚀干部队伍肌体,也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乏力。

基层政治生态恶化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往往造成当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退化。在湖南衡阳各级贿选最为严重的时期,市人大机关不少干部甚至把每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当成是捞钱的“收割期”、把收取选举贿赂当成是5年发放一次的“福利”;在广东茂名,当地资源丰富却一直发展迟滞,原因之一就在于领导干部频频插手经济项目,与商人进行权钱交易,造成诸多烂尾工程;在山西吕梁,围绕煤炭经济利益的黑金政治大行其道,社会风气随之败坏,普通百姓不但无法从中受益,反而要承受矿难、环境污染、借贷危机、贫富悬殊的诸多恶果。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当前,中央反腐之风劲吹,一些地方“腐败窝子”陆续被连根拔起,在案件查处的同时“灾后重建”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净化、重建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路在何方?

一把手是防腐、反腐、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关键

当前,反腐仍然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首要手段,其中关键在于一把手的作用。

防止一把手权力失控是防止腐败发生的关键。当前,处于领导岗位特别是一把手岗位的干部有权对主管的项目拍板。尽管党政机关在工作程序上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但是安排工作、作出决策往往是命令式的。领导干部的分工责任制导致领导拍板,下面不敢、不会反对。

“以县委书记为例,可谓是‘雄霸一方’,各个行业包括土地开发、工程上马都听命于他。虽然有纪检监察部门,但也是在县委的领导下,这使权力的运行缺乏有效监督。”长期从事反贪工作的四川省反贪局侦查处处长刘霖说,权力的集中也极易导致买官卖官的发生。“一旦某个地方或部门频繁调整干部,有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就给握有人事决定权的一把手送钱。”

同样,一把手的“好人主义”也要不得,往往一把手不作为、不讲原则、压不住阵,影响的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地区。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时任衡阳市委书记的他,面对严重的大范围破坏选举事件“求稳怕乱”,不听、不管、不查,回避矛盾,明哲保身。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使其权力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同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各种重大决策部署可以充分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运行,最大限度防止权力失控、权力滥用。目前,各地试点的县委权力公开运行改革可进一步推开,探索一把手监督的长效机制。

同时,一把手应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负起主要责任。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吴树新认为,腐败止于正气,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情观,坚守正道、做好表率,对不正之风疾恶如仇、敢于亮剑,形成激浊扬清的政治生态,才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

当前,中央力推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作为党委书记无疑在其中担负主要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不仅是一种原则要求,更伴随着追究机制的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发生“失守”将追究党委责任,尤其是一把手的责任。这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

重塑政商关系,防止官场结盟

扫描本轮腐败重灾区,无不反映当前一些地方政商关系异化,拜金主义全面侵入基层政治生态。纪委办案人员、专家均表示,官商一旦结成灰色利益共同体,通过“场外搞勾兑、场内走程序”,容易使钱权交易“合法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监管,这种腐败就可能变为制度性腐败。

如今,中央八项规定得到贯彻落实,反腐风暴不断荡涤污泥浊水。在一些地方,反腐前,商人和官员“藤缠树”,反腐后,商人和官员互相躲着走。但有人指出,二者始终未建立正常的关系。地方党政官员因为招商引资等工作必然要和商人打交道,正常的交往无可厚非,但要防止利益结盟。

针对腐败重灾区官商勾结问题,许多纪委办案人员和反腐专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认为,这与当地行政审批权力集中、自由裁量权过大、信息公开不够等原因有关。行政审批权极易成为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市场的工具。

针对此,南开大学教授齐善鸿认为,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能够由市场机制本身决定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减少政府不必要的权力,真正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前腐后继”的恶性循环。此外,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不管是在制度健全完善方面,还是在人们的规则意识培养、民主意识强化方面,都应当格外重视金钱与权力的分离。

防止官场利益同盟也是保持基层政治生态健康的重要方面。一些知情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成为地方“实力派”,经营几十年,人脉关系根深蒂固,年纪较大时,往往容易产生退休前在经济上捞一把、让“跟随”自己的干部得点好处的想法,一些不良风气往往就此形成,甚至就此形成“腐败小圈子”。

防止官场结盟,关键在于公私分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认为:公私边界模糊,恰恰是腐败产生的重要的制度根源;公私分明是政治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的关键。要建立公私分明的官场文化氛围,一方面要探索领导干部回避制度、异地任职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严格党内生活,防止党内生活庸俗化。9月初,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其中着重指出:要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强化党委主体责任,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当前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许多地方的民主生活会都开得很有质量,领导干部之间毫不留情开展批评,这种良好的势头如能持续下去成为常态,无疑是防止官场利益结盟的一大利器。

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治理基层政治生态

在腐败窝案发生地,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被买官卖官等潜规则破坏,是腐败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表示,用人腐败危害最大、最根本,也最致命,它会摧毁整个基层政治生态。

青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马春芳说,如果“做事不如作秀”、“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成为常态,那么干部风气难以扶正,政治生态难以健康。必须改革完善干部选拔机制,保证“干事者得利、有为者有位”,让干部从正确的用人导向中看到希望和方向。

对此,不少专家认为,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要注重源头治理。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本出路在改革。应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经过实践经验的成功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把主要靠领导者个人选人,逐步转到主要靠制度选人方面来;把由上级部门对干部的制约,逐步扩大到由民意和社会舆论来加以监督;逐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让干部的选拔、任用、评估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建议,对于一把手提拔干部的责任,应像审计经济责任一样追查到底,使一把手选人用人,慎之又慎,如履薄冰,不敢轻举妄动。

当前,选人用人制度、政治生态安全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4个方面任务提出了26项重点举措,并提出了2020年前的改革时间表。这些重点举措诸如: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生活存在的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结合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总结贯彻落实《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实践,提出对进一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出规定;为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提出制定地方党委决策程序规定等;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改进政绩考核、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等制度规定;等等。显然,这是一个全面优化、净化政治生态的整体方案,其贯彻落实将有助于建立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在腐败重灾区,遭受腐败肆虐的基层政治生态也已加速重建。广东茂名在廉政教育、用人机制和作风建设等方面查缺补漏。“茂名窝案是这个城市的一道‘伤口’,揭开伤口固然令人痛楚,但只有挤出脓血才能让整个肌体健康、持续地生长。”一位当地干部说。

现任衡阳市委领导班子在反思破坏选举案时认为,衡阳当地官风不正、正气不彰、邪气上扬,拜金主义盛行,到了很危险的程度。为整顿风气,衡阳市委接连下发了四个红头文件,对干部入股、参股企业,打牌赌博,建私房、开发小产权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四方面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仍是任重道远。(采写记者:丁文杰、徐海涛、胡靖国、吴光于、王大千)

第二篇:反腐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首要手段,其中关键在于一把手

反腐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首要手段,其中关键在于一把手

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 2014-09-30 14:43:00 半月谈

一把手是防腐、反腐、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关键

当前,反腐仍然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首要手段,其中关键在于一把手的作用。

防止一把手权力失控是防止腐败发生的关键。当前,处于领导岗位特别是一把手岗位的干部有权对主管的项目拍板。尽管党政机关在工作程序上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但是安排工作、作出决策往往是命令式的。领导干部的分工责任制导致领导拍板,下面不敢、不会反对。

“以县委书记为例,可谓是‘雄霸一方’,各个行业包括土地开发、工程上马都听命于他。虽然有纪检监察部门,但也是在县委的领导下,这使权力的运行缺乏有效监督。”长期从事反贪工作的四川省反贪局侦查处处长刘霖说,权力的集中也极易导致买官卖官的发生。“一旦某个地方或部门频繁调整干部,有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就给握有人事决定权的一把手送钱。”

同样,一把手的“好人主义”也要不得,往往一把手不作为、不讲原则、压不住阵,影响的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地区。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时任衡阳市委书记的他,面对严重的大范围破坏选举事件“求稳怕乱”,不听、不管、不查,回避矛盾,明哲保身。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使其权力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同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各种重大决策部署可以充分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运行,最大限度防止权力失控、权力滥用。目前,各地试点的县委权力公开运行改革可进一步推开,探索一把手监督的长效机制。

同时,一把手应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负起主要责任。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吴树新认为,腐败止于正气,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情观,坚守正道、做好表率,对不正之风疾恶如仇、敢于亮剑,形成激浊扬清的政治生态,才能给整个社会带来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

当前,中央力推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作为党委书记无疑在其中担负主要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不仅是一种原则要求,更伴随着追究机制的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发生“失守”将追究党委责任,尤其是一把手的责任。这是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

重塑政商关系,防止官场结盟

扫描本轮腐败重灾区,无不反映当前一些地方政商关系异化,拜金主义全面侵入基层政治生态。纪委办案人员、专家均表示,官商一旦结成灰色利益共同体,通过“场外搞勾兑、场内走程序”,容易使钱权交易“合法化”。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监管,这种腐败就可能变为制度性腐败。

如今,中央八项规定得到贯彻落实,反腐风暴不断荡涤污泥浊水。在一些地方,反腐前,商人和官员“藤缠树”,反腐后,商人和官员互相躲着走。但有人指出,二者始终未建立正常的关系。地方党政官员因为招商引资等工作必然要和商人打交道,正常的交往无可厚非,但要防止利益结盟。

针对腐败重灾区官商勾结问题,许多纪委办案人员和反腐专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认为,这与当地行政审批权力集中、自由裁量权过大、信息公开不够等原因有关。行政审批权极易成为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市场的工具。

针对此,南开大学教授齐善鸿认为,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能够由市场机制本身决定的权力下放给市场,减少政府不必要的权力,真正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前腐后继”的恶性循环。此外,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不管是在制度健全完善方面,还是在人们的规则意识培养、民主意识强化方面,都应当格外重视金钱与权力的分离。

防止官场利益同盟也是保持基层政治生态健康的重要方面。一些知情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成为地方“实力派”,经营几十年,人脉关系根深蒂固,年纪较大时,往往容易产生退休前在经济上捞一把、让“跟随”自己的干部得点好处的想法,一些不良风气往往就此形成,甚至就此形成“腐败小圈子”。

防止官场结盟,关键在于公私分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认为:公私边界模糊,恰恰是腐败产生的重要的制度根源;公私分明是政治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的关键。要建立公私分明的官场文化氛围,一方面要探索领导干部回避制度、异地任职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严格党内生活,防止党内生活庸俗化。9月初,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其中着重指出:要坚持不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强化党委主体责任,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当前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许多地方的民主生活会都开得很有质量,领导干部之间毫不留情开展批评,这种良好的势头如能持续下去成为常态,无疑是防止官场利益结盟的一大利器。

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治理基层政治生态

在腐败窝案发生地,正常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被买官卖官等潜规则破坏,是腐败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表示,用人腐败危害最大、最根本,也最致命,它会摧毁整个基层政治生态。

青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马春芳说,如果“做事不如作秀”、“不跑不送、原地不动”成为常态,那么干部风气难以扶正,政治生态难以健康。必须改革完善干部选拔机制,保证“干事者得利、有为者有位”,让干部从正确的用人导向中看到希望和方向。

对此,不少专家认为,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要注重源头治理。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本出路在改革。应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经过实践经验的成功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把主要靠领导者个人选人,逐步转到主要靠制度选人方面来;把由上级部门对干部的制约,逐步扩大到由民意和社会舆论来加以监督;逐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让干部的选拔、任用、评估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建议,对于一把手提拔干部的责任,应像审计经济责任一样追查到底,使一把手选人用人,慎之又慎,如履薄冰,不敢轻举妄动。

当前,选人用人制度、政治生态安全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4个方面任务提出了26项重点举措,并提出了2020年前的改革时间表。这些重点举措诸如: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生活存在的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结合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总结贯彻落实《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实践,提出对进一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出规定;为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提出制定地方党委决策程序规定等;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改进政绩考核、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等制度规定;等等。显然,这是一个全面优化、净化政治生态的整体方案,其贯彻落实将有助于建立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在腐败重灾区,遭受腐败肆虐的基层政治生态也已加速重建。广东茂名在廉政教育、用人机制和作风建设等方面查缺补漏。“茂名窝案是这个城市的一道‘伤口’,揭开伤口固然令人痛楚,但只有挤出脓血才能让整个肌体健康、持续地生长。”一位当地干部说。

现任衡阳市委领导班子在反思破坏选举案时认为,衡阳当地官风不正、正气不彰、邪气上扬,拜金主义盛行,到了很危险的程度。为整顿风气,衡阳市委接连下发了四个红头文件,对干部入股、参股企业,打牌赌博,建私房、开发小产权房,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四方面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仍是任重道远。(采写记者:丁文杰、徐海涛、胡靖国、吴光于、王大千)

第三篇:多地环保腐败窝案频发 执法者成违法者“保护伞”

多地环保腐败窝案频发 执法者成违法者“保护伞”

我要评论

2014年12月01日 07:05:3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有话要说(0人参与)

环保腐败窝案频发

多地环保部门上演“猫鼠一家亲”

近日,江苏省句容市、浙江省海盐县等环保及相关部门违法违纪案件被检察机关查处,这些案件中,环保系统腐败窝案备受各界关注。当雾霾围城、水土污染等话题一再刺痛公众神经,公众对环境监管和执法部门抱有更大期待。但执法者竟成了违法者的“保护伞”、“猫鼠”成了一家,怎样还能守住法治底线、守护碧水蓝天?

环保腐败窝案频发

执法者竟成违法者“保护伞”

在中央强力反腐风暴下,环保领域腐败窝案不时被曝出。日前,江苏省句容市发改经信委一科长朱某因涉嫌在污染企业关停等补贴项目申报过程中受贿131万元,被句容市检察院以受贿罪依法提起公诉。近一年中,句容市已在环境保护执法及相关专项资金审批环节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9件10人,涉及环保、发改经信委、财政等多部门公职人员。

浙江省海盐县环保局此前也被曝出腐败窝案。今年以来,海盐县环保局共有6人被查,包括原局长朱晓芳、副局长殳乃峰,涉嫌罪名均为贪污受贿、索贿等。其中,殳乃峰在2007年至2014年初担任海盐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计人民币33万元,目前这一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

2013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环保领域大案窝案133人,涉及环保、国土、经信委、水利、税务、质检等多个部门。其中包括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20人、区县环保局局长8人。

同样在2013年,广东省检察机关查处了一批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典型案例。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造成了大面积土地被损毁、主要河道被污染,大量尾气超标车辆上道通行,矿产资源被盗采等严重后果。

起底环保腐败手段

环评、验收、执法“跑冒滴漏”

梳理这些案件,不难发现环保腐败窝案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项目审批以及监察执法的“跑冒滴漏”三个方面:

环保测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肇庆广宁县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欧阳杰、副局长彭广华违反国家规定,滥用职权,审核通过并擅自批准广宁县联和长汇金属制品厂从事电镀和金属加工项目。在该厂建设的电镀生产设备严重超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设计规模的情况下,欧阳杰、彭广华违反相关规定,同意对该厂进行竣工验收。该厂长期违规直接排污致使漫水河水质出现氰化物异常,造成严重污染,并对下游居民生活用水产生严重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广宁县江屯镇党委书记谭万亮、广宁县联和镇副镇长吕其华为该厂协调环评不合格问题,先后收受了该厂承包人麦瑞钟的贿赂。

项目验收有“猫腻”。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环保局监督股股长陈炳荣,在曲江区盛兆矿业有限公司搬迁建设项目验收工作中收受该公司贿赂,未按要求验收建设项目,以致后来承包经营者郑某雄等人将生产废水通过私设暗管直接排放到北江河,造成河水铅浓度严重超标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环境执法“吃拿卡要”。句容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许某在案发落网后交代了自己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监管企业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事实。许某称,2006年至2014年年初,他先后99次非法收受20余家被监管企业所送财物,合计价值人民币20万余元。

据了解,这些落网的环境执法人员除了执法时走过场外,对于上级机关的突击检查,有的还向企业通风报信,与违法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扎紧制度笼子

预防监管部门公权力“变现”

查办江苏句容环保腐败窝案的检察官介绍说,“环境行政执法过程全部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运行,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因此一线执法人员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处罚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另外在环保专项补贴资金申报环节,相关管理规定过于宽泛,且同时涉及环保、发改委等多部门,对项目申报条件、审批、拨付程序以及资金使用的监管途径、方法、责任主体、追究机制等规定均不够明确。”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一些违法企业为了节省治污成本、骗取环保补贴资金而向环保系统官员行贿。久而久之,双方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输送关系。“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权力缺少有效约束,对执法者缺少监督,一些掌握权力者就会用手中的权力换取金钱等物质利益。”

张思宁认为,应强化对执法者的监管,扎紧制度笼子。通过完善纪检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渠道,遏制住“猫鼠一家”的歪风。“环保领域的腐败案件有其特殊性,企业偷排污染环境,显而易见,只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严查主管部门渎职,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就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和监管者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可能性。”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彭涛认为应该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比如环评,让公众或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进来,防止腐败。在制度方面,除了纪委、检察院等大的监督之外,还缺乏细节方面的监督,比如招投标等一些关键环节腐败如何防范等,制度实际是缺乏的。“监督应该是全方位的,不留死角的,应细致化、体系化。”

彭涛说,还应建立执法人员定期抽查制度。对执法人员定期随机抽查,一旦发现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收受礼品礼金,要坚决查处。同时,建立执法回访制度,了解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做到文明执法、是否有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现象。□记者 孙仁斌 朱国亮 梁爱平吴燕婷 综合报道

第四篇:基层反映多地暴雨成内涝亟待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基层反映多地暴雨成内涝亟待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根据浙江省气象台预测,今年首个强台风“梅花”将于5日进入东海东南部海域,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强台风必然伴随强降雨。今年以来多地因暴雨发生内涝,暴露排水系统规划落后。如7月26日韩国首尔连降暴雨,造成首尔及周边地区53人死亡、14人失踪。繁华的都市大道一片汪洋,出现了“暴雨淹城”的景象。今年7月27日,今夏一度被淹的北京市再次遭遇强降水,不少道路被水淹没。另据不完全统计,7月末的暴雨造成石家庄、郑州等10多个城市内涝。

今年上半年我省的强降雨导致了265.8万人受灾,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6亿元,其中由于城市排水不畅导致的工业交通损失10.9亿,城市排水系统的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强降雨天气下防汛排涝工作,降低受灾损失。此次台风“梅花”带来的强降雨也将再次考验城市的排水系统。

基层认为,在台风“梅花”到来之前对城市排水系统开展隐患排查、检修维护,以此减少因城市排水不畅带来的经济损失。

基层建议:一是改造旧系统,增强巡查和维护。如果财力许可,旧的城市排水系统也可改建,东京就在1992年重新改建了地下排水系统,耗时14年,地下河深达60米。二是城市排水系统设计需要有前瞻性。必要适度提高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将气候变化的因素、人们的实际需求都考虑进去。三是地上也可做排水系统。采用透水率高的路面材料,设计和建造新建建筑的雨水池等方法都能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上海世博会上,曾采用下凹式的绿地,帮助蓄积雨水。国外还规定,每幢建筑都要有地下雨水池,下雨时蓄水,天晴时将雨水用于浇灌等,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下载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 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地基层政治生态遭破坏 一把手腐败成致命打击(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