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殖户种植户采访记录
xx村养鸭户采访记录
采访时间:2013年4月24日 采访地点:xx村东 xxx家鸭棚外 采访人:xxx xxx 采访人:xxx 采访内容:
1、今年养了多少只鸭子,养了几年了?
今年养了9000多只肉食鸭,养了十年了。
2、鸭子养殖谁来指导,生病了怎么处理?
我们都是喂的合同鸭,先和县里的冷藏厂签订合同,冷藏厂提供鸭苗和技术指导,自己负责养殖,自己买饲料,鸭子出了问题,冷藏厂能及时赶到处理。一只鸭子大约养40天。
3、今年肉鸭行情怎么样?养鸭收益怎么样?
由于行业整体低迷加上禽流感影响,现在大约3.8元一斤,利润很薄,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五年以前养鸭人少的时候利润较高,现在养的人多了,价格就上不去了。
而且养鸭比较辛苦,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喂食。现在妻子在村里打零工,来增加收入。
4、养鸭子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技术指导方面需要的比较少,自己养殖的经验比较多,而且有冷藏厂的指导。唯一的困难就是水源不充足,虽然自己有打的压水井,但是水不旺,一个月抽水的电钱就六七百块钱。
采访随记:我们采访xx的时候他很热情,他妻子去打工了,自己一个人照看鸭棚。
xx村大棚种植户采访记录
采访时间:4.24 采访地点:xx村西蔬菜大棚 采访对象:xxx 采访人:xxx
xxx 采访内容:
1、你们种的是什么蔬菜?种了几亩?
西葫芦,9分地。
2、现在西葫芦大约多少钱一斤?你们在哪里销售?
现在2元一斤,集中在上冶镇集市上批发。
3、你们种蔬菜有指导老师吗?
没有指导老师,跟一个表弟学的,他家里种大棚。
4、除了西葫芦,你们还种过什么蔬菜?
还种过豆角。
5、大棚平常就你一个人照看维护吗?
还有我对象,我们全家都干这个,没打工。
5、你们现在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哪方面的书籍?
病虫害防治用药、施肥方面的书籍知识,还需要资金,种辣椒、黄瓜之类的书籍都可以。
总结:据了解,我村大棚种植户较少,种植经验也少,需要的技术指导比较多。
总结
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我村大棚种植户少,养殖户多。大棚种植户是新手,很多知识需要学,需要的书籍多。
养殖户养鸡鸭猪的比较多,经验丰富,但科技含量低,工作比较辛苦,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水源、电力等配套设施问题,书籍包括现代化科学养殖管理方面。
第二篇:采访记录
1、进入采访地点,采访者说:“同学好,我们现在位于XXXXX小区的保安室旁,我们将要走进保安室进行一系列的采访。”
2、进入保安室,对被采访人员要有礼貌。“叔叔你好,我们是XXXX小学五年级学生,可以花费您的一点时间采访吗?”
3、采访者提问,说:“XXX小区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现在虽然管理制度越来越多,但是仍有小偷进来偷东西,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理他们?”“楼梯大门上的密码锁,会不会被小偷打开?”
“有几户人家装防盗门?为什么有些人家装防盗门,有些人家不装?”“他们装的是什么类型的防盗门?”“住户家里装有哪些防盗工具?都按装在哪些部位?起到什么作用?”
4、拍照。(去有一些有防盗门、防盗窗的人家里采访。采访的目的是了解这些防盗门、防盗窗是怎样防盗的。采访时要有礼貌,说话口齿清楚。见面时说:我叫XXX,我们是XXXX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们想采访叔叔(阿姨),可以吗?”
5、防盗系统有哪些好处和坏处。(1)首先问:防盗门是什么形状的,多长多宽多高。还要问主人:这个防盗系统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硬度如何,方不方便使用,放不放心使用。厚度有多少,重量是多少。
(2)问好之后,拍下防盗系统的防盗过程,做好记录跟主人说声:谢谢!谢谢您给我们的采访。还要有礼貌地再见。
(3)结束采访后,自己看看采访的结果,想想防盗系统的什么地方应该改进。
(4)记录好之后,查看有没有错别字,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讨论讨论,如果别人有好的建议就写进去,把自己的感受也写进去。
(图片)
采访时间:2012年4月29日14:30分 采访地点:XXX监控中心。采访者:XXX,XXX,XXX。被采访者:保安叔叔。
职业:防止小偷入内,保护居民安全。记录人:XXX。
第三篇:经典采访记录
人物:尚宏恩 时间: 2013.9.29 地点: 延安市枣园镇侯家沟村 简介:男 78岁侯家沟村民
采访涉及 改善水质,解决村里生育问题 主席给村里的老人小孩拜年 村里演戏 军民共建幸福渠,胡宗南进攻延安
音频20--10:55 女:尚老,现在说说生小孩的事吧?
尚:生小孩,像我们一般的,很少,条件不好,没有好景色,主席了来了之后,发动村民改变这个生活条件,一是讲卫生,那时候老百姓不讲卫生,生小孩就在家里没生了,屁股底下放一堆灰,就这样生了,这都是事实,说是古代传下来的,所以毛主席说改变这个,要讲卫生,首先要打几个井子,要有好的水源,说是要石头缝里的水好,因为这森林多嘛,所以谁就不是那么好,假设以后毛主席要是来延安,要是有个什么医院所,中央医院,生小孩,有个感冒,都可以去那看了,改变这个生活条件,过去有病就请巫神,要巫神给看了,那也没用,看着看着就没事了,生小孩这个事,毛主席来了起了大作用了,特别是讲卫生,要不不干不净,家里环境却是不好。
12:50 女:生不了孩子的问题?
尚:像我们一搬大的,没有几个,要不是生下没了,就是到几岁的时候就没了,原因就是卫生不好,那时候生孩子一般来说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原因是水土不好,还有卫生不好,水土不好是因为没有一个干净点的井子,毛主席来了以后有一个、、、总共有三百多人来吃水,怎么办呢,以前就在水沟里打水吃,八路军来了之后打了俩口井子,都是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水,所以说吃水就没问题了,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卫生不好,以前生孩子剪脐带用的是老剪刀,还不消毒,就这样剪了,然后在、、、放一堆烧柴的灰,你说这怎么能行,所以说娃娃成不了,大人也不行,生出来的娃娃时不有死的.这个卫生不好,毛主席来了卫生是要讲的,像是闹秧歌了、唱戏,都说讲卫生,那时候的卫生确实差的厉害,人住的本来,所以卫生也不好。从那以后,老百姓院里院外家里这个卫生搞的好好的。有病么都在医务所看。原来是不管咋的,大人娃娃有病请个巫神,巫神不知道你懂不懂?巫神给你调生理,不给你吃药,也不打针,这么看,看着看着,就死了,以后毛主席来之时,这个村有个医务所,生娃娃有中央医院跑这生,有什么小病也在那里看病.所以那时候生孩子成活率就是低,通过毛主席号召,军民团结起来,把这个卫生搞好,同时破除迷信,从此也不相信巫神了.生孩子也在医院生,有病在医院看,比以前好的多的多呢.16:19 记:那时候也不收钱?您把这个情况给我说一下.尚:看病都不收钱,一分也不收.那时医院的设备也不行,不比现在设备也不一样,一去就看了.那是收钱都不收钱.16:44 记:我听说不收钱,还给管饭呢,是吧? 尚:管饭也管呢,谁家娃娃多不一样了,每年都有拜年的习惯呢,(但那是的娃娃成活率不高嘛,见了稀罕),每个孩子给一卷卷压岁钱.17:18 记:您刚才说毛主席来到这号召讲卫生,那时候是不是有卫生竞赛和运动啊? 尚:有啊,卫生搞得好的是卫生模范,劳动搞得好是劳动模范.17:50 记:那时候吴麦友带着秧歌队给主席来拜年,您把这个是给我们说一下.尚:无锡枣园有个吴麦友,是当时候的;劳动英雄.那是一九四几年吧,吴麦友带秧歌队给毛主席拜年,就在那个大操场(跳秧歌),(那个地)就是冬天练军的地方.我在那看见毛主席就在竹椅上坐着了,可魁梧了.把腿挑起来放着书看书呢,表面上是看秧歌,其实是看书.那时我们小,(因为好奇)就一眼盯住毛主席看呢!之后就见他回去了.那时候你要知道谁的劳动好,打的粮食多就是劳动英雄.之后吴麦友被胡宗南抓走了,到西安去了.19:09 记:当时候为什么要设立劳动英雄? 尚:那为了多打粮,自力更生嘛,那时候没住处,也没粮,尤其是我们
这里啊在44年到47年这几年,娃娃们和老百姓都去一起开荒,之后再种粮食,包括枣园那片地都种了菜,山上种粮食.那时的种菜也不白种,给老百姓粮食呢,因为老百姓没有地可种了.军民团结一条心,那时候军民关系可好了.那时候(毛主席)还请军民和干部吃饭呢.这不是吹牛,是真事.那时我五叔是治安委员,毛主席亲自请吃饭呢,还有个南阳沟霍胜才是种粮大户,杨南有个民兵连长叫姬心盛.他们八个人坐满了,当时候衣服穿得不好.之后来了一个人把位子上的一个人叫走了(腾出来座位),毛主席坐下之后给每人发一只烟,霍胜才实际上没有毛主席年龄大,但毛主席称呼他为霍老儿,还给他点火抽烟,叫的老汉儿都不好意思.这种宴席年年请老百姓吃饭,他们请饭就是一大盆一大盆的,不像现在的盘子,那时候军民关系好的很,那时候毛主席爱穷人.21:50 记:请他们吃的啥啊? 尚:都是大盆,猪肉羊肉还有烩菜。他一般只吃烩菜。
22:08 记:咱们这边是不是修了条渠有了水才种就是为了种疏菜啊
您能把修渠这个事给我们讲一讲啊? 尚:那幸福渠就是那时修的,在那还立了个碑,下种菜浇水的从上面饮水浇地。
22:40 记:拿个渠为什么叫幸福渠呢?那时候它队咱老百姓生活有啥幸福的改善啊?
尚:那肯定没得说,幸福渠幸福渠,饮水浇地当然好,所以叫幸福渠。
23:07 您先前给我们说咱们这是不是还有个桃园,是吧?
尚:俺们家有个桃园,桃园可大了,先是警卫员,之后是中央的家属等等(都来看桃园)。俺们家有棵桃树能摘8担桃子,他们也观看,当时是我照看桃园,那时候我不照看桃子,当兵的也不吃,当兵三大纪律也严的很,也不践踏庄稼也不吃你的东西。那棵桃树上的桃子有红又大,警卫员把中央领导人的家属带来摘桃子,摘完后说要给俺们钱,那时候的钱的麻纸票票,也没数就给你扔下一大堆之 后把桃子拿袋子装了就拿回去了。这是俺们家的事。24:32 记:您觉得他给的钱够不够买那些桃子?人家人家给钱是够不够买那些桃子?
尚:那了那那用的了么多的钱。人家给钱一般是随便给,就那么多桃子,24:49 记:给的多还是少? 尚:只多不少!肯定多嘛!
25:00记者:这么大的桃子就没有部队来吃一颗?
尚:那时的纪律严的厉害呢,别说桃子,庄稼也不让你踩一棵。那时候的军民关系还好。在看戏的时候总是老百姓在前面,婆姨娃娃都在前面看戏,当官的士兵都在后边呢,尤其是那些团长都在最后面呢!毛主席也不怕人,散步就他一个人,警卫员只离他一二百步远,他就一个人老百姓也不种地枣园那块地都让当兵的种了,所以没什么工作可视察,于是他就在闲时出来散步,散完步就回去了。
26:20 记:当时看戏的情形您在给我们回忆一下,什么人都来,看戏大家又是咋样坐的,领导坐哪,老百姓坐哪?
尚:演戏的话,一个礼拜演两场,老百姓婆姨娃娃坐在前面,那时候木凳子少么,就是坐在粗木棍上呀砖上呀。当兵的和领导坐在后边,领导在最后一排,都在后边站着呢!我在西沟的八角楼那边看见过他们看戏!
27:09 记:在您的印象里那时候的当官的和老百姓是平等的关系还是和他们离得很远?
尚:平等的关系。比如开荒的话,团长和老百姓以一起开荒呢。不分官、士兵和老百姓,大家都在一起干活。包括收秋、锄地,像我们有一块地团长也锄过。有一次他忘把衣服丢那边了,被一个过路人捡去了,团长开玩笑说:有人还敢拿我的衣服?那时的官民兵都一样平等。
28:02 记:您还记得刚时候群众和官兵还发生了哪些故事,您能讲讲吗?
尚:还有就是借东西,当兵的借了啥东西都还呢,反正民兵一家。老百姓不怕当官的也不怕当兵的,那些老年人和当官的还聊天呢,我们娃娃就在他们的军营里随便进去了,他们也不管不不说,放心没事的。
29:00 记:那时候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事情您知道吗?
尚:重庆谈判的事情,我还知道那时去世了叶挺、王蓉等总共13个人,13个都埋在尹家沟了。开追悼会的时候我还去看了
29:45 记:记毛主席离开之后胡宗南不是来延安了吗,国民党有没有到你们家里来给你们送些东西来安抚你们
尚:还给啥东西?整天都抢粮呢,还有砍树呢,像那边的那个棵大柳树就是他们砍的(胡宗南砍得)槐树不是活的时间长吗(他们也砍)。收粮的话天天收,老百姓把粮食都放在地窖里有家人家放在地窖里十三担粮都被他们挖出来了,哪里给你东西呢给东西就不会是这么个样
30:38 记:毛主席来的那时候不是提倡老百姓学文化学识字嘛是吧? 尚:是啊,我就在这上的学,那时候上学是团部派的老师,本子也是人家给买呢!咱们那时候穷嘛,啥桌椅板凳都是人家给么,本子也是。那时候学校有两个窑,现在也塌了。
31:18 记:那时上学也是免费的?
尚:免费的嘛,书都是人家给你供的桌椅板凳也是,老百姓啥都不用管。
31:31 记:那时的村干部都是咋选的?
尚:村干部都是村民里面选呢,也不是谁的投豆豆啥的,就是谁的威望高选谁。那时的事少主要是收粮。
32:58 记:那您总结总结在毛主席那时候那几点您觉得好让您难忘? 尚:那时候首先是军民团结的好。当兵的不怕老百姓,老百姓也不怕当兵的,当官的更不要说,那时的热闹(时节)和现在的不一样,那时每个礼拜两场戏,两场一定要往完弄呢,还有老百姓的孩子也可以参与闹秧歌,确实热闹从山到川(从山到山脚到山脚大片的地)以后我们就再也看不上戏和秧歌了,那时候确实好军民关系好,吃的也好,卖啥的都有:片片有。当然一些东西不比现在,那时候一碗抿夹一毛钱,布匹也是穿的老布,(毕竟是)战争年代嘛。
33:25 记:延安当时有个市场您逛没逛过那个新市场?那个市场红火不红火?当时是什么情况?
尚:红火呢嘛,当时就在区委的下边,对边都有,和那个纪念馆一样也都是卖东西的。城里边被日本炸的没地方了,只有卖馍馍和大饼子的,其余的都在市场里呢,这个我记得很清楚,我还在那里买过菜。
34:35 记:那时的社会风气:抽大烟的呀,二流子呀有没有? 尚:有,都有。
记:他们那些恶习都有改变吗?
尚:都有改变。通过宣传,我刚才给你说了嘛,那些不讲卫生的,抽大烟的,二流子都在秧歌上表演呢,各种宣传。所以从那里以后就好多了慢慢的就改变了
35:21记:那你在给我们说说张思德烧炭的事情。
尚:这个我就不能给你说了,因为那时候我不在那里嘛,毛主席在时我知道.35:38记:张思德开追悼会的事情你知道吗?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
36:18 记:我们还想听一下毛主席给老年人助手的事情,老年人过生日他是咋给老年人祝寿的?
尚:枣园村有个姓谢的叫些啥来着,他的年纪最大,当时他过生日还祝寿来呢,我们村没有。
36:45 记:咱们村过年的时候主席给老年人拜年是吧? 尚:主席,就是各村请的干部,代表来在一块吃饭呢。但是团长政委在老年人家拜年呢,大概得一个早上,主席嘛,这么多人拜年也忙不过来,请的吃饭也很不容易了。(37:30完)
第四篇:采访记录
人物:贺起旺 时间:2013.9.27 地点:延安市
柳林镇
简介:男 75岁
延安柳林镇革命烈士后代
采访涉及:马杏儿
选举
冬学
交公粮
南区合作社贷款
父亲在保卫延安
音频16:(21’26”)
记:贺老您看着我,听说咱们村有个马杏儿啊,他的情况,您知道什么给我们介绍一下。
贺:嗯嗯,马兴就是这庄子里的人,他是劳动英雄(毛主席到延安那时),具体她出嫁到哪,在哪工作我就不知道了,那时俺还小。
22’13”
记:贺老您再给我们说一下41年以后咱们村上来了好多移民(咱们村上本来人不多),是个情况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贺:47年胡宗南进攻过以后来的人较多,到这里来的移民我们是最早的一家。民国13年我 爷爷把我父亲带到这里来了,来时俺父亲3岁,我姑姑5岁。来到这里之后,先后在邮庄、马莲岔住着呢,之后就在这附近有个烂土窑洞住着。住到那里后开了荒,种了地。我现在盘山大约有110多晌地(面积单位),这么多的地从这到那都我种,我开的荒所以都我种。48年之后重新分土地这还是我的地。
23’45”
记:35年之后共产党在这里设立了边区政府,咱们这个土地管理制度有没有啥变化?还是谁开荒了是谁的?
贺:没有变化,谁开荒了谁谁的,来的早开荒了,来的迟就没有了。35年毛主席来了是这样,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还是这样。农业合作化以后才收到一起的,最后邓小平上台改革开放后(又重新承包)。
24’39”
记:那您给我们说一说边区政府是怎么给咱们选村干部的? 贺:那时我小呢就不知道了。24’51”
记:那您给我们说一下选举是咋进行的?
贺:选举是有两种选法一种是打胳膊呢,一种是投豆豆(类似投票)呢,和现在的拉选票不一样。
25’04”
记:选的都是什么人啊?
贺:那时就是至到乡以上的干部不选,主要是村长。47年胡宗南来那会,有个郝曾贵当过佳长,47年以后的话有个姓李的,叫李生玉当过村长,农业合作化以后换的村干部就多了,之前就这俩人。
25’47”
记:那个选举很有意思啊:打胳膊呢,投豆豆呢,你在具体给我们说一说,再者他们选举的人是不是我们老百姓的心上人? 贺:那肯定是,既然选的话就得信任,和现在一样了,只不过社会(环境)不一样了。以前的话,当乡长也好村长也罢,都向老百姓要公购粮。现在就大不同了,不仅公购粮没了还给你补添呢。俺就出过20多担(计量单位)老谷米(隔年的小黄米)硬是用驴往延安送,因为我地多110多晌地,一晌等于三亩,这样的话就是三百多亩地呢。从这个桥到那个巷都是俺的,山地总共占两座山。
26:55 记:交公粮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贺:那就是在35年以后。
27:00 记:交公粮是以啥标准交?
刘:那时候交公粮,主要是看你地有多少再看光景(收成)咋样,光景好地多就交的多。公粮达到20担以上就拿驴驮,可不容易了。
27:29 记:老百姓的压力大不大,有没有怨言的?
贺:那没有怨言的,它是按地的亩数征粮呢,有地就有粮。
27:26 记:老百姓家里多少地,交多少粮怎么个交法,能不能再给我们说的详细一点?
贺:其他人交多少我就不太清楚了,有多有少,俺的话,俺就听俺父亲说那时候地多交的公粮也多交过20多担谷米,毛主席到延安那会我们属于钟门乡的村民。那时加现在的七里铺总共三个乡。送粮的话没有车就拿牛呀驴给驮呢。
29:05 记:老百姓还是愿意交粮啊?
贺:愿意啊,咋不愿意?有地就要交粮,那是肯定的了
29:17 记:我听说啊以前这个边区政府(规定):要是老百姓要种地,养家糊口还要贷款啊,是不是? 贺:贷呢
记:您把这个情况给我们讲讲。
贺:那时候南区供销社成立以后就入股呢毛主席到延安后就有了这个供销社,同时还有个火柴厂。入股的话一户是每人两块钱,把两块说是两万元,五毛交5千元1毛叫1千元,那时有二分的(面值)上面有个飞机标志,一分的上面有个汽车,这个票票我还记得很清楚。
30:40 记:在没有南区合作社这前,政府有没有发贷款?
贺:政府不给发,它也就和现在一样有固定的机构,不是谁想贷款就给谁贷款,不过不像现在到处都有银行。以前的话一个地就一个:比如乡上就一个供销社等等。
30:09 记:您再给我讲一下您家里人亲身贷款的事情
贺:那就到了之前那时毛主席还有去逝,(倡导)家家户户办猪场养猪,就等于一个小化肥厂。挨家挨户都要养猪,但是有些农民养不起猪,所以只能贷款。当时办贷款的工作人员叫李生旺和慕发旺,李生旺是负责批贷款条子,慕发旺是业务员,签字按手印后就可以贷到款了。贷到款后就可以买猪了。但是过了几年之后这个贷款机构就撤了,俺那时不懂,还以为多少年了不收贷款,是不是贷款就取消了,成了免费?过了20多年了,(政府)来了找俺要贷款呢。俺说:20多年了我以为贷款就免了,咋又要贷款呢?----多少?
”老汉儿,不多就是40来块”。“40块还不多,贷款时是18块,现在要四十块,超过一半多了,那我不出”。“你为啥不出”?我说:你早要20年的话我不需要付这么多。“那你一定出不去的话我就有权利管你,给你再转成贷款(续贷)”,俺心想再也不贷款了,不然再过多少年不收的话又给俺攒下许多。于是我就借钱给他还。
33:37 记:南区供销社在解放以前有没有给咱老百姓有啥帮助? 贺:南区供销社主要是收粮存粮,啥都收,谷子呀糜子呀,你在那卖米完了,他就给你钱。在现在的南桥一过去头头那块,有个楼那里。收粮的话就在五云山院子里呢。收粮的姓谢,叫啥名我忘了。我在那卖过粮。
35:56 记:你在给我们讲一讲马兴
贺:马兴啊,我知道他是劳动英雄,具体之后她出嫁到哪呀啥的我就不知道了
35:18 记:她咋被评为劳动英雄的?
贺:那时毛主席到延安35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倡导先进人物、先进共产党员、劳动英雄呀啥的。她也是树立了榜样。35:45 记:树立榜样有什么作用没有?
贺:作用很明显,主要是搞好宣传呀啥的,你比如说张三某某人(做了啥好事)咋的,要向他学习呀啥的。和现在的道理是一样的。老毛倡导农业合作化后,全国掀大浪,陕西省是西沟开始。
36:31 记:那您那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当时选举时怎么选的
贺:选举有两种选法一种是扎胳膊(举手)另一种是投豆豆呢,参加的选民给你豆豆,有候选人的话就放些碗,有几个放几个碗。投票时你同意哪个给那个投豆豆,不同意就不投。有时候就是扎胳膊,坐下一堆人,同意谁就扎胳膊,不同意就不扎胳膊。
37:20 记:当时老百姓选出来的人都是什么人啊
贺:那种基本上都是信任的那不是随便想选谁就选谁,那个人在村里威信好,人脉好就选他了,不然就不选,到啥时候都如此。
37:47 记:那你知道咱们村选的是谁是咋选的?
贺:知道呢,国民党那时选郝生贵是佳长(现在叫村长),保长就是乡长。以后的话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个李生玉在我们这里当了好多年。
39:00 记:我想问的是那时不写字是咋选的?
贺:不识字就是扎胳膊、投豆豆,自从我记忆以来投豆豆就少了,主要是扎胳膊,同意谁就扎胳膊,然后就是检票,一个人数呢。
39:42 记:投豆豆咋投的?
贺:投豆豆就是同意谁给谁投一粒豆豆,不同意不投。扎胳膊来的快,一早上就完了,投豆豆不能这么快。40:13 记:咱们这的老百姓大都不识字边区政府来了以后到老百姓家里劝老百姓识字是吧?
贺:在农村教学的话,在那个前面高速路转弯的地方,有烂石头砌的个窑洞当学堂,顾的老师(教学),谁念书谁出粮,一个娃娃出三升米,三升米就交一冬学,之后到来年就可能没这个学堂了,冬学冬学一般就一冬,俺在那里念了共28天书,念了28天书后俺奶奶老下了(去世)了,于是我再没去。
41:21 记:他们教识字的办法很有意思,你给我说说。
贺:给年轻的娃娃办夜校,所以白天劳动晚上学习,所有的人谁愿意去都可以去,每天晚上2小时,第二天再参加劳动,每晚如此。上了4—50就不去上夜校,于是他们就想办法,比如:”锅“上写个锅字,擀杖就在上面写个“擀杖“,一用时就可以看到。又成立了识字岗,专门有两个人在大路口拦住考你,不会的话他们交给你,知道你会后你就可以离开了。啥时候学会啥时候走不然就但在那。识字岗俺也过过,夜校俺也念过,学校俺也去过。43:26 记:您觉得人家这种办法好不好?
贺:好嘛,为啥不好?但是这对域一些人管用,一些人就不管用。像我的话就管用我现在相当于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人(这是没问题的),有些闲书俺就能看懂,旧以前的(古时候)的古体字和现在的汉字不一样。
43:46 记:就是在这种办法下咱家老的小的都能学的到?
贺:都可以学。但是有多半不顶事(没效果)。因为人一上年纪(就像老婆老汉儿)根本不中用了我念书那时候正年轻着呢
:44:17 记:那在1941年边区政府毛主席就提出贫民呀都可以给贷款,是吗这个事您知道些是什么情况不?
贺:那个事俺不知道。我爷爷已经到这里了(种了许多地)毛主席来了后,虽然吃不上大米白面,但是玉米高粱还是管够(绰绰有余),因为俺家的地多粮也多,根本(饿不了肚子)。贷款这些事俺不清楚,47年以前俺毕竟太小。
45:04 记:后来咱们这里设立的南区合作社,对不对?这个合作社什么时候成立的它都干了些啥?
对咱们老百姓有啥帮助?
贺:有呢嘛。南区供销社一个作用是收购粮食,另外一个就是买日用品(各种各样的货物都有)。那个供销社以前在南桥旁边的二层楼栋上,一层是石窑上面是平房(其实那不是平房就得个圆的),以后又挪到七里铺那边了。那时候入股,每一股是两块钱,那会说是两万。挨家挨户,愿意入的就入,每到一年年底就给你分红利了。分红利分啥呢?比如今年真的钱多就给你分手巾、洋火等各种各样。有时也给你拿点油(用那个油来点煤油灯)或者是盐呀啥的。南区供销社就这么个。
47:11 记:你们家有多少地,交多少公粮,是怎么交的?
贺:毛主席没到延安那时都是荒地,就是自己开荒。俺的地的话川和山地一共300亩100晌。
47:45 记:当时您还小,是听您父亲说的?
贺:这事情我听我父亲说的我没赶上。那时候俺爷爷和俺父亲交公粮就要交20多担,都是靠牛呀驴驮呢,连个手推车都没有,那时候也没有这个公路,土路的话两边都是枣,就是一个小的巷道。
48:23 记:交公粮是不是很不方便? 贺:很不方便啊
48:28 记:那是按什么收公粮啊?
贺:按地交呢,你的地多就交的多,你的地少就交的少,没地就不交。地到这里基本上都有了,没有三十晌二十晌十亩八亩三亩五亩也有呢。(没有多的少的也有)。
48:48 记:交了公粮都干什么?
贺:主要是用在前线的部队了,那时候还给部队做鞋,还交爆米花。鞋可以穿,爆米花可以吃。这些我都见过。
49:36 记:那老百姓当时压力大不大?愿不愿意,有没有怨言? 贺:那就是来那个码事了
音频17-00:04 记:老百姓负担那重不重,有没有怨言?
贺起旺:当时,那时候按土地交公粮没有怨言,可是也有一部分人因共产党要交公粮,他本身土地里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也就不愿意出,不愿意出也不行嘛,话说你不愿意出但那又非收不行,有地精就有粮食。有一部分人那是双手欢迎,那没问题。
00:48 记:那延安当时突然间来了这么多人啊,他们刚开始交的公粮是供机关、供学校老百姓的压力也很大,然后听说有人就骂毛主席说世道不好,这负担太重,交的公粮太多。有一次雷劈咋不劈死毛泽东,这个事您听说过没有?
贺起旺:有这事了,那肯定有,这是避免不了的事,那有一部分人,总的来说,一句话老百姓还是支持的,若不支持事就不会弄得这么大,问题就在这,少数人都想共产党好好的,多少年了,胡宗南队伍一到了延安叛变的人也不少,在这也有给胡宗南当兵的,也有党员叛变的,各行各业的都有,不要说现在了,就说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3年的土匪占山为王,那样的人照样也有。02:00 记:后来就有人骂毛主席,但是毛主席反省了,反省了以后就搞了一个什么运动,知道不他后来就说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要给老百姓太大负担了。
贺起旺:老毛那时候的农业合责化,就我现在来评价,当时他那个农业合责化就是错误的。O2:27 记:你怎么评价他的那个大生产运动?
贺起旺:那个好呀!老百姓就提倡种田种地,王铮林的 在南泥湾垦荒种地,部队若在战争中没有粮食战斗力也就不行了,组织起三五秋旅王铮林在南泥湾垦荒种地,好像说刚开始的一两年内收成还可以,最后47年胡宗南进攻南泥湾粮食的收成就没有多少了,没收成的理由是胡宗南来了,要打仗,把三五秋旅的部队就留在前线上了,据我好像听见的一种说法粮食就是王铮种下的粮食没有除草就和老百姓合伙除草,除过草的人就能和你分粮食了,合伙除草,合伙收割,最后合伙收割的时候顾不了了就给老百姓了说谁收割谁就吃粮食部队就走了,刚开始还合伙除草,部队走了以后就没人管了。老百姓谁除草谁就可以吃了。04:17 记:那毛主席的这个号召是不是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老百姓还是挺欢迎的?
贺起旺:那肯定了,部队一打下粮食就肯定是那样。但是,那时候还是收粮食,我记得很清楚在55年以前收公路粮,55年以后农业合责化了。55年的冬天我们就把牲口拉到这边叫它们打架,看这些牛、猪值多少钱,就弄到农业社了,你知道吗? 05:19 鲁加选:您听说过没当时农业大生产的时候毛主席、朱德都种地,有没有劳动英雄帮毛主席、朱德种地、交公粮?
贺起旺:那肯定有了,在东川那面有吴蛮友、吴枣园,在这出名的人物很多。
05:45 记:吴蛮有是怎样代耕呢?他怎么样帮代耕的?
贺起旺:,就听说有一个吴蛮友、吴枣园,具体怎样我不清楚,那时远一点,那是我还小。
06:00 记:他是不是代艮了?
贺起旺:那时候总的来说呀!当时他们是学习的榜样,人人都学谁谁谁,那么着个。06:13 记:人人都学谁谁谁,当时是怎么说的这个人人都学谁?人人都学谁?
贺起旺:在哪出了这个出名的人物,问姓什么、叫什么、在哪学习,开荒了还是种地了,搞什么事业了都是那么个道理。
06:36 记:你觉得党中央在陕北的这13年里与老百姓是什么样的关系?
贺起旺:那肯定很好,那时候毛主席刚到延安的时候在杨家岭住,后来搬到枣园,我外公那时候在杨家岭后沟种地,因为这里的水不好,我外公就在那里砍材拿到距离15里远的延安卖,那时毛主席就在湿窑洞住,天暖的时候就在路过毛主席挡住路人与他说会话,问一些问题,比如这些材能卖多少钱、累不累等等。在老毛到延安来问话,你就说你是谁了,就是问了,他就一定给你说我就是毛主席?
08:51 记:那就是在你的影响里,那时候的大领导你比如说老毛啊,朱德啊和老百姓的关系怎么样?
贺起旺:那肯定好着了,那还要说了,一见了老百姓就问卖柴了,卖什么东西了?就把你挡住了,就和你说话了,说了一会,认为时间不早了,就让你背上柴买去,他呀,一方面与你说话,另一方面问一下老百姓的具体情况,什么话也说。09:30 记:就今天来讲,当时的群众路线走的怎么样?
贺起旺:当时的群众路线走的就是对的。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老毛只有这个农业合责化好像是错误的,其他的都好呢。因为那时候穷人多,富人少。他是打富济贫,这是一个好政策。毛主席上面的人如刘志丹等人物也在陕北弄起了红军。以谢子长的说法“走一村,联一个”。比如走到这个村了,谁厉害就把谁联系上。但是刘子丹说弄革命不是开玩笑了,应该“走一村,杀一个”,谁厉害把谁杀了,其他弱者就跟着弄革命。某某被杀了,咱们害怕了就乖乖地跟上闹革命了。这个那是肯定的,我认为还是刘子丹的对,联系上一个,不要说世界上,中国的人就很多,都成当官的了。11:30 记:47年党中央领导人撤出延安以后,延安的老百姓怎么办啊? 贺起旺:看你站在什么立场,毛主席站无产阶级立场那就好着了,没问题。毛主席虽然离开延安了但还是照样,毛主席离开后,蒋介石的队伍到了延安,就像我说过,有一些人就叛变了,好好的共产党员闹革命看到敌人的实力大就叛变了。12:29 记:支持国民党,他们来了以后给老百姓发东西,拉拢人? 贺起旺:拉拢了,他们来了以后选村长、乡长,每人仗二的白洋布,25斤的白面发过一回。他们总共呆的时间也不长,第一年的2月来到第二年的3月走,呆了13个月,就被打跑了。因为他住的时间不长,就那次发过洋面和布,在就没发过,就被打窜出去了。
13:17 记:共产党的政策能够得到人心还是国民党发东东西得人心? 贺起旺:我给你说,那时候给你发洋布和白面,当时的这些东西你不要也不行。你说你是共产党你不要这些东西,他们会立刻砍你的头,问题就是你要得拿,不要还得拿,像这种事做事一方面东西,另一方面闹革命。你比如说很多闹革命的被俘虏,他宁死不屈,不泄漏党的秘密,那是肯定的我们是共产党党员,随便你要杀要剐,愿放火了。一句话一口咬定你放我我就回,你不放我你就杀,就这样。有一部分不这样。14:19 记:您的父亲是怎么参加革命的、怎么牺牲的?
贺起旺:47年二月胡宗南进攻,我父亲在南泥湾九龙全松树林这一带在公路两侧埋地雷,那时候共产党没有铁地雷,就是以前讲究的石碑垒成类似于金字塔的形式,用钻头钻开一个孔,把火药放进去,导火线雷管安上地上,国民党队伍来的时候踩在上面,他们都有经验,一踩上地雷与以前的不一样就赶紧卧倒,炸起来一看居然是石头,说地雷怎么能是石头呢!他们是用我们的石头做的,我见过石地雷具体怎么安装、怎么放火药。我父亲就是安装这个东西,你比如说国民党今天从南泥湾攻打到延安,我父亲今天早上回家,回到家以后就把所有值钱的东西拿上就走,那时我们的地多,把东西放在7个牛背上就到县政府的闰市,我父亲就把我们一家领到那去投奔县政府,到了上桥听说县政府前天就搬走了,搬到豆腐厂了,我们没去那,过去以后有一个沟翻山过去后这个山上去那个上的梁上下来就是碾庄,就到豆腐厂还追县政府,刚到那把东西放下来以后,把走的时候拿来的锅刚支起准备做饭国民党就追来了骂我们,妈的,你们还准备跟上八路军跑啊,不回家就把你家的门窗烧了,我父亲没办法了就没追县政府回到延家庄住了,到47年时有一个吴生元是乡指导员叛变和三十里铺的狗腿子,游击队来了以后就借钱,他们谁都不认识就认识我父亲,在47年的5月我父亲被捕,被捕以后送饭人家不准,最后一看这样不行就搬到延安的市场沟有一个银行,在银行后有一个土窑,犯人就在那,有我们庄的白进银、九志沟的朱继东和我父亲,把他们绑在柱子上,过了一段时间把他俩人放了就把我父亲拉到延安了,可能到47年的腊月国民党把这些屡教不改、宁死不屈的犯人拉到了西安,把骂共产党投奔国民党的都放了,拉到西安的人也不少,把这些屡教不改、宁死不屈的犯人拉到东头关就是黄河与渭河的交界处,当时拉了7汽车送到东头关,在渭河的这边那一个船只送到黄河与渭河之间的石梁上,大水来的时候有一个土梁,把犯人下到这以后就不管了,船过去后就拿机枪射击,会水的人爬上梁子后钻到黄河去了,不会水的人就把衣服脱下撕烂挽成一根绳,三个、五个、十个、八个的排成一列往上爬,不会水就那样牺牲了。就这样我父亲牺牲了,我现在连我父亲的尸体都没见过,现在修飞机场要破坏我父亲的老坟,我说不能坏老坟,路不走就不会破坏老坟了。23:00 记:您的父亲、乡亲们护送老毛撤离延安牺牲了,你现在对毛主席撤离延安的举动能不能理解?有什么评价?
贺:评价我就不说了,老毛根据现在一代一代换新的书记都很好,特别是近年来的低保,对于离开延安有两方面:一种人是虽然他离开了但闹革命他一定会实现的,即使他被蒋介石蹿出延安了,但是他的路线是对的,人民拥护,肯定能把革命闹成功。24:05 记:马欣连续被评为妇女劳动模范,您给咱简单的说两句 贺起旺:马欣在延家沟住,那时候老毛35年到延安以后马欣到哪都是劳动英雄,有一个妇女称号,至于她的以后我就不清楚了。
第五篇:采访记录
采访记录
时间:2016年10月30日 地点: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二楼 采访人:邱一翔、叶鑫、杨强、庞志辉 采访对象资料:
姓名:
工作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记录:
问: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是怎么放的?还有图书馆各层类别作用是什么?
答:恩,每本图书书脊都有编号的,I开头的话是在3楼,像TU开头的话是在5楼,三楼是社会科学图书区,可以在这里借一些常规的书,四楼是借阅室,不能借书。五楼的话是一些专业书籍。平时你们也多来来图书馆。
问:那社团什么的到大二专业课忙起来是不是可以退了?
答:社团的话要看你兴趣,如果没兴趣的话可以退,毕竟当初加的时候是啥都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