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杂电磁环境装备训练效果评估模型设计研究
复杂电磁环境装备训练效果评估模型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的五个要素,构建 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效果评估模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效果评估模型,对部队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复杂电磁环境;装备维修; 评估模型
0 引言
随着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备的电磁敏感度越来越高。而大量通信、雷达、电子战装备及电磁脉冲武器的使用,又让战场空间的电磁环境变的日益复杂。这些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对装备的安全乃至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装备维修保障及训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从而提高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效果模型研究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效果的测量指标设计
军事训练要素是军事训练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训练效果的源泉。本文将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的要素概括为: 训练保障、训练环境、训练教学、训练管理及训练成绩。其中训练保障是落实维修训练内容的物资前提,训练环境(本文主要指复杂电磁环境)是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的环境基础,训练教学是整个训练过程的核心环节,训练管理是维持和提高训练质量的保证,训练成绩是训练活动最主要的输出。因此,本文将从训练保障、训练环境、训练教学、训练管理及训练成绩等五个维度来设计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的效果评估指标。下面分别对五个要素展开分析。
. 1 训练保障
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保障不仅内容广泛(包括经费保障、教材保障及器材保障等),而且特点突出。一是维修设施设备对抗电磁干扰能力要求更高。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活动应尽量在不受电磁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此时就需要配套的电磁屏蔽设施设备,如屏蔽式野战维修帐篷、修理工程车、电磁屏蔽方舱等,来保证维修的有效实施。二是对隐蔽伪装器材的需求量更大。复杂电磁环境下,为保证武器装备和维修设施的战场生存,必须对武器装备和维修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的伪装,于是对吸波涂料、伪装网等隐蔽伪装物资器材的需求就凸显出来。1 . 2训练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的构建是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内容得以落实的前提,而复杂电磁环境构建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则是复杂电磁环境下部队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得以生存和提高的保证。因此,在构建复杂电磁环境时,一要保证环境构建设备配套到位;二要按照维修保障所处的战场电磁环境,尽可能模拟出复杂的电磁环境[ 3 1,以满足贴近装备维修保障
实际、适应装备维修保障需要的要求。
. 3训练教学
训练教学是训练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而训练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着训练内容的落实与否,关系到最终的训练效果。通过有效的训练教学,受训人员才能够掌握复杂电磁环
境下装备维修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成功的训练教学既依赖于教练员过硬的素质,同时也依赖于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i . 4训练管理
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管理是为实现装备维修训练目标而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内容、方法、人员、物资器材、信息等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的过程。目的是使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具有周密的安排,正常的秩序,严格的制度,并能合理地利用时间、经费、物资等,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耗费,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 5训练成绩
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既要评估训练过程,也要评估训结果。因此,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效果评估也要重点考查修理分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的绩· 装备保障综合演练是对修理分队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验,也是对训练效果的检验。因此,在对修理分队的训练成进行评估时,应对修理分队在装备保障综合演练中的表,尤其要对演练中修理分队的组织部署能力、装备抢修能、防卫生存能力及信息防护能力等加以评估。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效果评估模型,如表一所示。2 · 1问卷的设计及样本的选择
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 7 度量表,从“ 非常重要 ”、“ 比较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比较不重要 ” 到“ 非常不重要” 分别给予 7、6、5、4、3、2、1的分数,请调查对象根据自己主观感受对因素层 2 4项指标分别进行打分。本次调查对象为部队装备机关及修理分队参训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350份,回收303 份,其中有效份数295份,回收率与有效卷比率均比较高。
· 2问卷信度检验
本研究使用S P S S I · 0 软件计算各评估指标的均值和标,统计结果如表二所示。信度分析是为了验证各个测量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不同测量者使用同一测量工具的性水平,用以反映相 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的近似程。可靠性一般可通过检验测量工具的内部一致性来实现[ s l。本研究采用 C r o n b a c h t s A l p h a系数来衡量调查问卷的信度。经过。1 3运算求出调查问卷中各变量的C b a c h s A 1 p h 系数,如表二所示。可以看出,所有变量以及整个调查问卷的~致性系数均大于 0。5,说明本调查问卷具有可靠性。.3问卷效度检验
效度指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分为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三个主要类型。在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中,主要进行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检验。内容效度也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笔者邀请了三位复杂电磁环境及装备维修训练领域的专家和两位修理分队主官对基本模型进行评判,他们一致认为,该指标体系逻辑结构合理,符合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维修训练效果评估的要求,内容效度较好。结构效度也称构想效度、建构效度或理论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也就是说如果问卷调查结果能够测量其理论特征,使调查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就认为数据是具有结构效度的。它一般是通过测量结果 与理论假设相比较来检验的。确定结构效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从某一理论出发,提出关于特质的假设,然后设计和编制测量并进行施测,最后对测量的结果采用相关分析或因子 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验证其与理论假设的相符程度。本文通过验证性 因子分析的模型拟合情况来对 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本文采用了S P S S 1 3 . 0和 L I S R E L 8 . 8 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其结果如表三所示。验证性因子模型的整体评价依据是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一般认为,绝对拟合指数小于 3,模型拟合较好; R M s E A 其值小于 0。0 5,表示模型拟合较好,在 0 .0 55 .
[ 2 J 吴铨叙 . 军事训练学 [ M J .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2 00 3.
[ 3 ] 周明军,孙宏 . 装备保障训练复杂电磁环境构建探析 [ J ] .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 0 0 9,2 0(1): 1 2-1 5 .
[ 4 ] 胡利 民. 装备训练学 [ M ]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00 4.
[ 5 ] 马庆国. 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 P S S工具与应用研究 [ 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2 0 0 3 .
[ 6 ] 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 .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 M ]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4 .
第二篇: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战术训练思考(修改1)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战术对抗训练的几点思考
于洋赵红宙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子对抗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对战争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通信对抗是电子对抗的主要形式。研究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战术训练具有重要军事意义。文中探讨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战术训练面临的困难,研究提高训练效果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通信分队战术训练
Thinking on Tactical Training of Communication Unit under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bstract: communication is main form of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ex.The study on tactical training of communication stack under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s of important military significance.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ffect methods that improve training and the announcements..Keywords: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Communication unit Tactical training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磁空间的争夺成为战争的焦点之一。由于信息战装备在战争中普遍应用,战场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复杂战场电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信信号,并且复杂战场电磁环境对通信行为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通信对抗是通信的伴生物,是主要的通信活动,是电子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战场电磁环境对通信分队战术对抗训练产生重大影响。如何组织通信分队开展战术训练,提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效果,促进通信部(分)队战斗力有效增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战术训练面临的困难
复杂电磁环境具有主动性、动态性、对抗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通信对抗装备发出的电磁信号是复杂电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通信对抗装备信号纷繁复杂,包括超为长波、长波、短波、超短波、微波、毫米波在内的各种频段。电磁覆盖面广、结构完整。通信对抗的复杂性是战场电磁环境复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对抗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行动使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使通信分队训练面临困难。
(一)动中通信及对抗训练难以实现
实现清晰无间断的运动通信是通信的目标。动中通信的质量受通信装备发展水平及运行状态制约。随着电子对抗装备日益复杂,电磁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型号繁杂,民用电子设备迅速增多,大量用频设备加剧了有限频谱资源的相互占用和干扰,电磁辐射呈现出全空域覆盖的立体态势;高强度、全频谱的电磁干扰呈现全时域特性。同时电磁空间的开放特性使通信对抗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在此情况下,定点通信对抗训练开展困难,动中通信训练效果更难以实现。
(二)高效的综合干扰训练难以实现
随着通信的发展,通信对抗的工作频段由低端深入到超长波甚至声纳波段,以对付海上舰船、海底潜艇的通信;由高端扩展到毫米波、亚毫米波乃至光通信。这样使通信对抗在频域上能与雷达对抗、光学对抗、声学对抗等的工作频段相融。随着微处理技术、自适应技术、现代抗干扰技术等技术的发展,高效的综合干扰需要指挥系统具有超强的自适应网络再生能力。在战术通信对抗训练中,受到场地和器材限制,工作频段被限定在特定区域,高效的综合干扰难以实现。
(三)全实装通信战术训练难以实现
通信对抗装备是高技术装备,价格相对较高,对操作环境和操作熟练程度要求高,维护耗费较高,开展实装训练代价较大。通信对抗装备技术发展很快,部队无法及时配备最近装备,依靠部队现有的实装难以满足部队训练的需求。单个通信分队进行通信对抗训练时不可能具备全部所需实际装备,多分队同时训练可以达到要求时协同指挥需要解决。复杂电磁环境瞬时变化,实装训练难以再现战场的复杂电磁环境全部特性。因此,全实装通信战术训练难以实现。
二、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战术对抗训练有效开展的方法
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训练的基本目标是“找得到、联得上、扰得准、通得清”,通信分队对抗训练的基本目标为“目标明确,干扰到位,隐蔽及时,掩护到位”。为达到通信分队作战训练的基本目标,首先要让通信分队加强电子对抗知识和通信装备基础理论的学习,使通信分队了解掌握各装备的战技术性能,掌握电子信息武器系统使用方法和简单故障判别排除方法。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训练目标设置己方电磁设备高强度压制、干扰、隐身和敌方电子干扰、网络攻击等科目,并加强网络平台协同训练。提高通信分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术训练的效果,可以加强以下方面训练。
(一)加强战法训法研究
一是加强通信分队战法研究。不断研究深化并创新通信对抗战法。重点研究在通信对抗中变被动为主动的战法,不仅要保证己方在对抗中不被干扰,不被压制,又要保证对敌方实施有效的行动,如电子欺骗、佯动、干扰和压制等。
二是加强通信分队训法研究。针对不同目标,开展不同训练。围绕“搜得着、攻得了”的目标,开展侦察、干扰、抗干扰专题训练;围绕“联得通,传得快”的目标,开展指挥、通信专题训练。突出电子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等专题演练。突出演练,研究利用现有通通信对抗装备和技术展开对抗的方法;通过演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以单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
(二)加强网上操作训练
一是加强实例训练。采取网上训练形式开展训练,可在实验室环境下再现的大空间复杂对抗条件下的战场情况进行训练,避免了开设实际战场的麻烦,方便了通信分队开展训练。训练时设置实例,将通信分队战术训练列入实例计划中。详细制定通信分队实例训练的方案预案,使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加强训练评估。建立训练效果评估系统,每次网上训练结束后,根据受训者的训练时间,进度、质量,对训练质量准确评估打分,自动计入电子档案。规定每个人网上训练的条件和标准,明确奖惩措施;设立“网上训练个人电子档案”,将训练考核成绩登记在册,纳入训练档案,定期组织考核。建立训练评估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网上训练的质量与效益。
(三)加强实战对抗演练
一是加强实战演练。实战训练是形成战斗力的根本有效方法。将网上训练成果转化为实际作战效果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建立“一体化”训练模式,即实战-网上-实战的训练模式,具体操作为先将实战想定拿到网上推演,将最优方案拿到实地进行验证,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两边找原因修改演练,再投入实地训练巩固提高。“一体化”训练模式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和实战资源,提高了训练效率,也促进网上训练效果向实战演练效果转变目标的实现。
二是加强对抗训练。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对抗性非常强,训练通信分队在实战条件下快速反应、精确保障和抗扰抗毁能力是通信分队战术对抗训练的目标之一。实现这一训练目标,不仅需要提高自身基础训练水平,而且需要提高对抗训练水平。在展开训练时把通信分队分成若干部分,互为假象敌开展对抗训练。此训练方式能为通信分队训练提供真实的电磁环境,锻炼通信分队抗干扰、防自扰和抗毁伤的作战能力,突出了实战对抗环境的训练。除此之外,根据条件也可以组织通信与雷达、光电等相应专业开展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专业对抗训练,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对抗分队,最大限度的模拟敌对方的情况,使训练更接近实战效果。
三、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战术对抗训练须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训练电磁环境
构建接近实战的电磁环境,用于通信分队战术训练是提高通信分队战术训练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因素。构建复杂的接近实战的电磁环境充分体现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为部队进行装备试验、组织对抗行动演练提供逼真的训练条件,可以提高部队训练效果。
一是构建电磁环境需把握电磁规律。电磁信号构成的电磁环境符合麦克斯韦方程,具有纷繁复杂、动态多变的特性。受到组成电磁环境的装备数量频率范围工作样式的影响,还受到天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构建电磁环境需突出构建重点。通信分队战术对抗训练时装备按照指控结合、有线无线结合、机动固定结合的方式组成使用网络。在进行训练时,针对不同通信分队的不同训练科目,采用梯次配置、分段配置、多站叠加的方式构成电磁环境,突出重点训练科目。三是构建电磁环境需注重可视效果。在操作界面,能显示电磁态势,显示出主要电磁设备频谱使用范围和影响方式等细节,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交互性。
(二)开展训练效果评估
训练效果评估,可以合理配置训练资源,正确检查训练效果,有效提高训练成绩。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能起到指导部队开展训练,提高训练水平的效果。开展训练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实用价值。因此开展训练效果评估是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分队开展对抗训练时必要环节。
开展训练效果评估,一是评估训练时电磁环境效应情况,掌握训练时电磁环境构成情况及复杂程度,评估实际电磁环境及电磁效应对作战效果的影响。通过评估电磁环境效应情况可丰富电磁态势数据,分析预测战时和训练时电磁态势发展。二是评估通信分队战术训练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即是对训练效果的检验。通过评估,首先可以检验训练目标设置的合理程度,根据训练结果调整训练目标;其次可以促进训练成绩提高,通过评估找到开展同类训练时的优点和弱点,固强补弱,为以后的训练提供依据。三是评估网上训练成果。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在网上训练系统中增加战术对抗训练效能评估模块,对每次网上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对抗双方分别进行分析,得到人员装备参数,为未来作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部队的主体,是使装备发挥最佳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提高部队人员整体素质,推动训练发展,加速部队信息化转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通信分队战术对抗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
一是培养指挥人员。指挥人员要熟悉战场电磁环境及电磁管理法规,懂得信息化作战理论,熟悉组织指挥通信对抗行动的流程。指挥人才培养为通信分队训练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培养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要掌握各类电子信息武器系统结构特点,懂得信息化技术理论和电磁频谱管理方法,能组织装备操作进行故障检验性。技术人员培养为通信分队训练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培养操作能手。操作能手要懂得作战知识和通信知识,能熟练操作武
器装备。操作能手培养为通信分队训练提供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汝群.战场电磁环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2]杨旭宏,丁明忠.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基本特性[J].信息对抗学术,2007(2).[3]田桂民,戎维兵.扎实推进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J].信息对抗学术,2007(3).
第三篇:装备效能评估环境工程化实现研究论文
引言
对装备效能的研究,有助于找到最佳的应用方案,为决策服务;有利于找出装备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将来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效费分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装备实力。通过对装备的效能进行评估,可以在宏观上评价武器装备的作用大小,分析、比较同类系统优劣等问题。
1.建立效能评估环境目的建立装备的效能评估环境,其主要目的是:建设一套效能评估软硬件系统,结合装备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估模型,通过测试和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合理设置的各评估指标评估权值,执行效能评估算法,实现对装备的系统效能评估,并生成评估报告。根据效能的评估结果,可供应用者了解装备固有的作战能力和不足,为装备系统的使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为装备的研制、采购单位提供客观、定量的参考,实现物力与人力资源的最佳匹配;通过定性的描述总体设计方案相对于理想方案的偏离程度,可供研发人员对装备系统方案的最优设计提供指导,为装备的技术改造提供定量分析,指导信号处理算法的选择和设计;结合仿真数据预先评估,可为研制与生产单位避免反复实验性试探所耗费的周期与成本。
2.效能环境建设内容
效能评估环境工程化实施需要完成的工作应该包括:建立装备效能指标体系;基于科学的系统工程理论,研究装备效能评估模型,实现匹配指标的合理评估方法;获取计算机仿真、实物仿真/测试以及外场试验、试飞输出的指标数据;建立装备效能评估软件系统,结合指标体系,对测试和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合理设置各评估指标的评估权值,执行评估算法完成对装备综合效能的评估,最终生成评估报告。
3.效能评估典型环境工程化要求
所谓典型环境即广泛适应于各种航电、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具备兼容性和重用性,在工程化实现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典型环境应具有以下功能:a)对仿真、测试数据的抽取与导入;b)对外场设备数据的下载与传输;c)效能或子效能的指标体系可视化构造;d)效能或子效能待评估指标的选取;e)可输入仿真、试验获取的指标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f)可采集专家对指标的直接评分结果;g)可进行评估方案创建、编辑功能;h)具有评估效能对应指标权值的获取功能;i)可根据创建的评估方案,执行评估的计算;j)可显示评估结果,并生成评估报告;k)可进行指标相关性、独立性、敏感性的分析;l)提供评估算法库,包括通用数学算法以及可用户自定义的算子;m)对指标数据、评估方案、评估任务执行输出等数据进行归类管理;n)支持数据库内多种数据的上传与下载。
4.环境建设总体思路
首先建立合理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综合利用计算机仿真、半实物仿真及外场实测试验完成该指标体系的综合测试,并基于指标测试结果设计相应的评估算法,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合理设置各评估指标的评估权值,执行效能评估算法完成系统综合效能的评估,最终生成评估报告。总体流程中,指标体系的建立部分是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反映系统综合效能的技战术性能指标体系结构;指标测试部分是指对该指标体系结构中的各具体指标进行有效测试,测试的手段包括结算机仿真、半实物仿真及外场实测试验;综合效能评估部分依据指标测试结果,完成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包括评估算法的选择和设计、数据无量纲化预处理、各指标评估权重的设定;完成综合效能评估后,最终生成评估报告,包括各子系统的定量效能评估值及系统的综合效能值。
5.工程实施具体方案
5.1系统组成及部件描述
效能评估系统整体上由采集器、指标体系、评估系统、展示及配套四部分构成。1)采集器:采集器是效能评估数据的来源之一,是进行效能评估的前提和支撑。采集器主要用于满足不同接口、不同协议设备数据的采集和适配,实现试验、仿真等场景下数据的获取。2)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效能评估的核心,效能评估的工作主要都是围绕指标体系的创建、运行、优化展开。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内容、算法与管理,是效能评估的核心内容。3)评估系统:评估系统是效能评估的主体,其涵盖了数据管理、效能评估、评估展示系统等部分,是效能评估实际执行的载体,是主要构成部分。4)展示及配套:展示及配套是效能评估的升华,包括了效能评估配套展示设备、网络等的搭建,提升效能评估展示效果。
5.2运行流程及描述
效能评估工作主要由四个主要工作构成:试验任务管理与数据处理流程、效能评估流程、评估后流程及评估展示。整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1)试验任务管理与数据处理流程流程主要负责对效能评估相关试验工作进行调度管理;实现数据采集与传输手段(目标时将内外场仿真、测试、实验原始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大量仿真、测试、实验原始数据,评估计算需求预处理后的参数数据,以及评估结果与分析报告等数据。2)效能评估流程主要负责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方案的设计、评估算法模型的管理、评估计算的调度、评估报告的生成等。3)评估后流程主要负责依据提交的真实效能结果,对评估结果进行迭代校准。4)评估展示主要将评估结果通过现代化、直观的呈现手段进DOI:10.19353/j.cnki.dzsj.2017.12.097试验任务管理与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试验任务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检索管理、接口管理与系统支撑管理五个部分。1)试验任务管理:试验任务管理是对试验进行任务化管理的功能,提供制定试验任务、设定任务执行的模板、对任务进行查询删除等管理操作的功能,并对试验数据提供操作接口,获取试验数据。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对数据处理过程定义、管理与查询状态的功能,实现满足可自定义的数据处理流程,实现数据的处理、存储,实现元数据的定义与维护。3)数据检索:数据检索是数据的人机界面接口,实现对数据的查询、搜索、维护功能。4)接口管理:接口管理在满足可扩展的架构上,实现对特定格式输入文件的解析与管理,目前支持对CSV/EXCEL等格式数据文件的导入解析。5)系统支撑管理:系统支撑管理提供系统用户、用户权限、系统级日志、数据字典、系统参数等基础信息的配置与管理。
5.3系统结构与环境配套
评估环境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如下:服务器:运行应用系统与数据库。操作终端:通过浏览器与应用系统进行交互,完成数据上传/下载。数据库:管理指标库、元数据库等。评估系统:基础软件平台,提供指标体系、评估算法、评估模型等基础功能。展示系统:由展示设备、展示操作终端等构成,提供评估结果的展示与研讨。效能评估的展示及配套区域,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展示观摩区:主要是满足效能评估的结果展现、点评等工作需要。展示观摩区至少具备大屏展示、观看席、点评席、演示操作等功能。设备操作区:主要是满足效能评估操作的区域,实现对数据导入、评估操作、数据管理等功能,以及放置必要的服务器、操作终端及网络设备。操作区至少设置多个工位,分别负责评估运行、数据管理、系统监控等。研讨交流区:主要用于效能评估相关会议研讨、技术交流等。图2系统结构图
6.结束语
本文详细分解了装备效能评估典型环境的能力要求,给出在工程化建设中系统组成、工作流程、数据管理、硬件架构、场地布局等具体实现手段和典型方案,具备实用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古雪鹏,陈怀进,周峰.基于效用函数的通信对抗作战能力评估[M].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1.[2]安红,王春丽,杨莉.数字仿真技术在电子战装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M].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