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喜迎十八大,贯彻科学发展观,争当时代先锋——九代会交流稿
喜迎十八大,贯彻科学发展观,争当时代先锋
11月8日,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将会引发一场全国性的大研讨,大讨论,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在江苏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将科学发展观实实在在的融入我们的大学乃至整个人生,将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重点。
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指导思想,它不仅可以指导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而且可以指导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用这一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时侯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人觉得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就是要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指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如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更加主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进取,一种虚心学习,一种勇于面对逆境的心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有的人在竞争中失败;也有的人在竞争中成功。但在社会竞技场上,比赛永远不会只有一次。心态有时候比其他一些东西,比如专业知识来的重要。有人觉得科学发展观,我觉得更加强调自我内心和谐。现今阶段,很多人都极力采取各种方式去完善自己,但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一个错误的思想的指引下,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只会一步步走向失败,最终束缚了自己的发展。为此,我觉在人生目标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培养内心和谐的意识,让自己踏踏实实,从容不迫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行。中,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能够让我们有更加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暂时的不愉快,以及在大学中的小波小浪,从而能够历练自己的心志。
在大学阶段,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思想也具有很强的指导,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大学生的觉悟,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
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安排我们的学习,而不是沿用传统的死学硬背,也不应该以应试的目的去安排学习,更不应该把课堂学习当作大学个人发展的全部。我们把专业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巩固专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奉献奋斗精神、明辨是非的水平。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更应该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己 剩余不多的在校时间。
就拿我本身来说,还有一年就要顶岗实习,不要上晚自习,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就更要有发展的眼光,做好相应的职业策划,不能只在宿舍虚度时光,考取施工员证,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竞争力。第二是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做到兼顾实习与学习的关系,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关系,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关系。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本质。在大学期间,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学生干部,预备党员,党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培养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意。
总之,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发展观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用长远的暮光看待问题。
第二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十八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
十八大精神)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2012年12月05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对于我们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发展轨道、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为此,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形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建设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断推进政治建设,就是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政治建设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完善以人为本的政治制度、维护以人为本的政治秩序。为此,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坚持和完善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各项民主制度,使人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来表达意愿、实现利益;完善人民监督机制,并使之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建设,必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此,要特别处理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既坚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又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既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处理好智力发展与精神培育的关系,既重视包括知识、技术等在内的智力发展,又重视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等在内的精神培育;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抓好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个关键,加快健全基本公共
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努力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良好的利益分配格局,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均衡;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建设,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成功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等,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法律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并以此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尺。为此,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等等。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顺利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中。在思想建设上,突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在组织建设上,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同时突出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作风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制度建设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保障制度的权威性,突出制度的有效性。总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执笔:迟全华 陈华兴)
第三篇:冶政会2008.4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企业文化建设落地(贵州.5月)上报稿7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张怡中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决定企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根本的要素。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最新阶段,把人与物的管理以及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统一起来。科学管理以物为中心,关注的是技术、生产等物,文化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在战略核心上出发点是为了人,在中心任务上着力点在于凝聚人、依靠人,在终极目标上落脚点是为了企业和人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核心是“为了人”
发展方向决定未来成败。企业发展为了什么,这是经营哲学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企业发展定位不准确、不全面,就会使发展失去正确的方向。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引领企业发展,核心实质是“为了人”。
第一,企业发展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方针,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性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国内外挑战,长远的生存之道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要以人为本,这要求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必须以人类生存为本,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本。涟钢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构建起具有企业特色的和诚文化体系,把“人和为本,诚信是天”作为核心价值观。和诚
文化在发展理念上,着力引导员工强化“节能环保”的思想,实践生态和谐理念,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几年来,涟钢投入巨资大力推进设备的大型化改造,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建成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薄板卷生产线,循环经济效益日益显著,已实现负能炼钢,煤气、余热、余压发电及“三废”综合利用等项目充分发挥效益,五年累计创效1.8亿元,基本实现了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46%,建成文化广场等一大批文体设施,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注重人,为了人,涟钢走上了一条注重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内涵扩张之路。
第二,人是决定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伟人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一方面,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子战略,企业文化战略既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更要能引导员工执行好企业战略,因此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必须从人出发。另一方面,要通过企业文化战略引导企业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员工发展。反过来,员工发展又加速企业战略的推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引领企业发展与引导员工发展在目标上是相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人”。
涟钢为抓住发展机遇,并克服企业自身劣势的制约,确定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成本控制下的“精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优质高效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及薄板深加工项目,从战略上把科学发展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与之相适应,涟钢提出了“三次创业”的口号,确立了新的企业文化战略、人才战略,着力培育企业与员工的学习品质、创新品质、执著品质、诚信品质,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已迎来企兴人旺的局面。由上可看出,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员工才有奋斗的动力与目标。企业文化在战略上只有以人为本,才不会失去正确的引导方向,企业战略才会有效实现。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凝聚人”
企业即人,无人则止,企业发展依靠人。企业文化的中心任务就是着眼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人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凝聚人,推进企业发展。
员工处于企业的主体地位,要求企业充分尊重人。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毛泽东说过,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企业只有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发展才有活力。“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说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活力之源。” 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要求企业管理者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来,推进人性化管理,致力建设“人本管理型”企业,尊重员工选择,鼓励员工创新,帮助员工自主,引导员工自为,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潜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员工是具有文化意识的“主体人”,要求企业充分理解人。早在古希腊,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自我认识经历了直观领悟性认识、反思抽象性认识、辨证具体性认识三种形态。而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伴随这三种形态的转接,从低级向高级、从低端向高端、从粗放向精细递进。企业发展依靠人,既要以满足人的最根本利益为动力,但又必须落脚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思想境界的提升和聪明才
智的发挥。要求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再把员工只看作生物意义和物理意义上的人,而要重视员工的文化主体意识,注重培育员工价值观,既承认员工个性、文化意识、主体观念的差异性,又通过价值取向、思维模式、思想方法的培育、引导,转变员工思想观念,从而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凝聚员工的力量。
员工具有最根本的利益需求,要求企业充分维护人。人的需求是人的行为的许多因素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人的动力来自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来自于员工对最根本利益需求的不断满足。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深刻指出:“人们努力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水平有关……。”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这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要求企业正确把握员工利益和企业发展的关系,充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
涟钢和诚文化尊崇“人和为本,诚信是天”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做好凝聚人、依靠人这篇大文章。第一,建厂50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不变。第二,把“为员工造福”作为企业使命之一,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前提下,在岗员工年人均收入连续10年保持增幅在10%以上。从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创造条件帮助解决员工待业子女就业的老大难问题。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社区文化娱乐设施改造,为每个居民小区设立了健身器材区;建立起花园式厂区;建立了扶贫帮困长效机制,设立困难职工扶助中心,全方位对困难员工给予特殊关爱。第三,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将以人为本体现在公平的发展环境上。坚持依法治企、以制管企,健全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
本形式的民主决策机制,实行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巡视制度等系列制度,保证员工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落实,使企业各项决策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更好地体现广大员工的意愿和要求。企业高层领导坚持周六信访接待日制度和单位联系点制度,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构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致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企因“人”兴,事因“和”成,家和万事兴。涟钢被中宣部确立为全国“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并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系列荣誉。依靠员工求发展,企业年销售收入由四年前的100亿元增长到近200亿元,资产总值由114亿元增值到200亿元,职工年收入连续10年保持10%的增幅以上,这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凝聚人,依靠人”的文化管理哲学在企业中的强大作用。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
“ 以人为本”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底线和基石。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企业里,员工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的本性。人类高层次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能。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境界。恩格斯曾经说过,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类的三大需求。能否满足这三大需求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幸福。当人类有能力满足生存需要,不必再为起码的生存条件疲于奔命的时候,发展需要就上升为人的第一位的需要。西方学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发展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的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按照自我意识实现理想。企业员工作为“人”,追求自我发展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这要
求企业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的价值追求。
由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员工不断向前全面发展,必然由原来的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不断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平衡。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由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的必然趋势,要求企业管理者重视发展人,不再把员工假设为“工具人”和“经济人”,要以优秀人文精神和优良人文环境为导向,以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求为主线,追求和实现员工自身的和谐发展。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员工与企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发展是员工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员工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说明要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要同步推进员工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这要求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树立企业、员工、社会和谐发展的和谐思维,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员工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致力建设“和谐共进型”企业。
涟钢致力发展人,一是坚持进行“三德”教育,高度重视责任观、危机观、诚信观、共建共享等价值观的培育。坚持奉献社会的公益理念,把“社会责任”尊崇为一种企业伦理,更作为一项企业的管理准则。二是关注人格心态,培育平和执著的思想,坚持身心和谐的健康理念,建设理性人格型企业。三是培育“终
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让培训成为员工成长的重要方式,着力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五年投入培训费3165万元,累计培训达148170人次。四是出台了《员工全面发展白皮书》,积极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设置多梯级的职业发展路径,完善首席工程师制度,组织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活动,为员工提供畅通的发展通道与施展才华的舞台。涟钢把促进企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员工与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青年团员中,50%是党员;企业培训中心与高校合办的自费在职研究生班已连续办了5年,期期爆满。在今年年初南方各省的冰雪灾害中,涟钢在全省国有企业中,首先带头向红十字会捐赠了100万元救灾款。同时员工们还自发为受灾区捐献御寒棉衣棉被上万件,价值50多万元。人的发展,让涟钢也获得了效益的增长,企业连续8年保持产销率、货款回笼率两个100%的优良业绩,获得了“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全国仅有宝钢、涟钢两家)、“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AAA‘级信用企业”等众多荣誉。事实证明,发展人是企业文化应有之义,也是企业健康发展之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涟钢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推进和诚文化的创新发展,使之成为涟钢发展更强大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