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乡镇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乡镇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搭建三产发展平台
——关于***镇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第三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对拉动城镇升值、集聚人气、解决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就城关镇经济发展的现状,摸清第三产业情况,找出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措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镇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镇大力实施“农业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的战略,在农业和工业强势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镇第三产业经营户1583户,从业人员达到5303人,逐步形成了餐饮、服务、娱乐、休闲、购物等五大行业,呈现出以下四个发展特点:
1、主导产业地位稳固。XX年,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实现生产总值33626万元,占第三产 业的72.4%,这三个传统产业是目前全镇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行业,也是带动全镇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餐饮住宿业迅猛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XX年,餐饮和住宿业实现生产总值9490万元,占第三产业的20.4%。
3、仓储物流业发展势头强劲。消费品市场活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物流发展明显加快。XX年,仓储物流业实现生产总值2402万元,占第三产业的5.2%。
4、文化旅游业、家政服务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随着居民服务需求的增长,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家政服务业相继发展。XX年,文化旅游、家政及其他服务业实现生产总值920万元,占第三产业的1.98%。
二、存在问题
从全镇三产发展的现状看,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客观地看,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三产内部结构不协调。当前,第三产业的增长主要依赖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不高,规模小、层次低。文化旅游、家政服务等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对餐饮、服务、交通相关行业的影响力较弱。
二是市场建设不够快。目前全镇新建市场不多,特别是专业农贸市场几乎没有,致使许多小摊小贩在各个街巷口乱摆乱设,不仅缺乏统一管理,而且影响市容。
三是三产大项目不太多。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比较多,但新型服务企业少,发展带动力弱。
四是市场辐射能力不够大。我镇的商贸设施陈旧,经营方式和营销理念落后,在周边农村发展连锁经营的不多,带动作用不强。相对集中商贸市场规模小,辐射能力弱,市场主要以零售为主,缺乏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且比较分散,管理经验欠缺,影响商贸市场的发展。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结合当前三产发展的形势,针对三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应该拓展空间,突出重点,抓住优势,转化劣势,挖掘潜力,加快三产发展,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拓展空间,促进三产发展。针对全镇三产发展的现状,加快三产发展,必须拓展三产发展空间,结合实际,当前重点要加快县城南大门外豆腐村段、纸坊街、西关街“品”字型商贸区建设步伐,不断促进三产快速发展。
2、发挥优势,抓好城区三产。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专卖店、便民店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网络。支持专业配送、仓储经营、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发展,带动城区三产经济。
3、立足发展,抓好农村三产。发展农村三产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农村特点,围绕农业生产,加强主产、主销和集散地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完善贯通城乡的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市场营销、技术和信息咨询等服务。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规划,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生活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4、打造亮点,壮大房地产业。结合城中村改造,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以商住房为主体,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园区、街区和商务楼宇。城中村改造要突出三产服务业,力争改造一个城中村,建成一个商住一体的经济街区,形成一个特色经济园区。
5、强化招商,推进三产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的物流、仓储、商贸服务等大型企业,培育壮大三产龙头企业,增强三产发展后劲。
第二篇:第三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根据上级安排,对大桥区第三产业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问题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XX区XX镇是XX县第二大集镇,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原XXX单位、XXX等企业的带动下,XX区人口比较密集,商贩云集。第三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三产业发展,吸纳社会就业的作用明显
进年来,从过去以分散的小规模零售业为主,转变为中型超市与小规模零售共存的格局。餐厅、宾馆、歌厅等服务行业的壮大也为我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我区有3200余人从事第三产业工作。第三产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城乡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随着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的出台,大大的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去年我区社会消费品总额突破以往最高水平。
3、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2011年,全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比往年有所增加,完成了一批优质的房地产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今年来,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高,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推动和引导力度相对第二产业显得不足,产业发展仍欠缺整体规划和政策支持,处于发展阶段,存在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的现象。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旅游、物流、房地产、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相对落后,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3、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我区由于地理因素,铅锌镇的第三产业相比发箐、江西街等乡镇相对发展情况要好,需要统筹安排扶持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乡镇。
三、关于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1、根据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发展定位编制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编制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促进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
2、加强领导协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环境
区乡领导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和发挥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协调机制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各职能部门尤其第三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要
加强沟通协调,提高行政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加强对主管行业发展的研究,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对我区现有第三产业的管理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市场建设力度
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当做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市场建设要以结构布局调整和市场升级为重点,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促进市场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消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4、加快培育生产型服务业,增加投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第三产业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并且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向第三产业。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关于发展第三产业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地方财源建设、壮大地方财力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我们海岛,受制于交通运输等自然环境影响,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成为我县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为此我们对我县当前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优化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议。
一、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主要特点
一是第三产业总量规模稳步扩张,其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上升。近年来,我县围绕“渔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岛”的三大战略,改变了以往重一产轻三产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迅猛的发展。2008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47亿元,增长16.9%,高于总体增加值2.5个百分点。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其他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行业综合门票收入4340万元,旅游直接收入6.9亿元,分别增长2.7%、35.6%、53%。在旅游业的拉动下,全县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13亿元,增长18.6%。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较第一业发展相对滞后。按照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般标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应不低于45%。从我县三次产业结构看,2008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2%,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占到56%。
二是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从第三产业内部增加值构成看,与旅游相关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较高,但企业普遍效益不高。至2008年底,我县共有注册餐饮住宿企业14家,其中赢利的只有2家。这主要是由于受旅游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营利时间短,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三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由于第三产业中的行政管理色彩重,行业准入限制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型产业,准入条件高,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一部分潜在的第三产业需求不能得到实现。
四是城市化水平低抑制了第三产业扩张的需求。由于我县是传统的渔业资源型经济,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目前受自然资源影响,渔村出现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现困难,渔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税收的影响
(一)第三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为地方税收总量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地方税收的贡献逐步增加。2003—2008年,全县地税收入总量由2217万元增长到5400万元,平均增长19%。2008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47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地税收入占地税收入总量的比重由2003年的48.9%增长到2008年的64.4%。预计2009年全县地税收入总量将达到6000万元,第三产业地税收入占地税收入总量的比重将达到67%以上,成为地税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第三产业税收的地方贡献率对优化收入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全县近五年的第三产业税收情况来看,第三产业所产生的地方级收入占第三产业税收比重为77%,而第二产业税收所产生的地方级收入占第二产业税收比重为66.7%(只分析地税收入中的比例,如果考虑国税收入,比例将会更低),第三产业地方级贡献率高第二产业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所得税体制改革的影响,第三产业地方级贡献率呈逐年增长态势,2008年达到了79.3%,比5年前提高了25.2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的征收控管相对严密。从全县第三产业所辖的几个具体行业来看,除批发和零售业外,其他行业全部是缴纳营业税的行业。对此,地税机关可以通过发票实行以票控税,源头控管,最大程度防止税收流失。税控机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了对服务业的税收管理。因此,第三产业管理手段和方法容易操作,征纳环境相对较好。
(四)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不均衡影响我县地方税收的协调发展。从2008年第三产业各行业实现的地方税收分析,占全年地方税收比重较多的行业有房地产业(24.9%)、交通运输业(25%),而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占地方税收的比重都很低,特别是我县的餐饮住宿业只有5%,批发和零售业只有3.3%,这与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主导经济明显不相称。而这些行业与传统行业相比,其实现的税收通常为营业税和一些地方税(费),这些行业发展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要大于传统行业的地方税收贡献率。因此,应加大工作措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税收贡献率大的行业。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资金投向,努力培植第三产业税源,大力发展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高,地方政府收益多的行业。要努力打造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保证第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为第三产业发展拓宽空间。积极发展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刺激服务业需求。在当前经济基础条件下,应着力研究城镇建设的布局和规模,通过城市化建设,带动县城城区和周边城镇旅游、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三)巩固壮大传统服务业,打牢第三产业发展基础。传统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要在扩大传统服务业规模、实现总量突破的基础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紧紧抓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巩固提升以旅游服务、餐饮服务、房地产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支柱行业和龙头企业。要鼓励、支持餐饮服务业,形成高中低档梯次发展的格局。要加速市场体系建设,提升辐射力,在城区商贸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旅游纪念品基地建设。要发展现代流通业,加速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四)优先发展新兴行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档次。在加快发展传统消费产业的同时,应充分依托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把大力扩大现代娱乐服务业规模、提升消费型服务业层次、打造新兴服务业品牌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大重点抓紧抓实。在娱乐业发展上,坚持与旅游业发展相统一,打造多项目、多种方式的娱乐业,扩大娱乐项目的覆盖范围,坚持南五岛的统筹发展,加快项目的建设和招商,建立优势项目。在房地产业发展上,结合我县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持住宅建设的合理规模和增长速度。同时,进一步搞活岛外人员进岛购置商品房,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在旅游业发展上,把旅游开发建设同城市建设、妈祖文化产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配套服务,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坚持多措并举,实现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坚持立足自身与招商引资并举,既要发展壮大现有企业,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人才注入第三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中介服务等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型生活性服务业。坚持市场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并举,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县乡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切实为第三产业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一)切实提高服务质效。对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减少办税环节,简化办税流程,努力做到手续从简、审批从快、期限从宽、优惠从高,切实提高服务效能。
(二)正确处理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的关系。特别做好二、三产业分离工作,在规范中促进,在促进中发展。对第三产业涉及的行业,合理安排税收检查计划,避免重复检查。
(三)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开假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和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对于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努力保持税收公平,建立和维护第三产业竞争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严格执行税收法定权限。第三产业发展形式多、涉及面广,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经济形式和新型业态。对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策性问题,要认真调研,慎重解释,及时反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和谐外部环境。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公务员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雨湖街居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中天街夜市地摊文化调查报告
社区街道创先争优调研报告
第四篇:关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安排,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财工委、法工委、代工委组织五人调查组,于6月28日至7月8日,就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对相关部门及企业进行了认真调查。总的来看,我县第三产业的情况是好的,正在朝着有利的轨道向前发展。
一、我县第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GDP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截止到2007年6月,我县实现生产总值64545万元,同比增长12.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048万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65万元,同比增长2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132万元,同比增长11.2%,三次产业之比为31:25:44,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三产业上升的良好势头。
2、第三产业机构网络数量增加,但仍以传统行业为主。数据资料表明,截止到2007年6月,我县从事第三产业的机构网络(含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达5976个,其中:私营企业203个,吸纳就业人员1894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659人;个体经营户5773户,就业人员13811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270人。从第三产业行业内部结构看,个体户中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3184个,从业人员6677人;餐饮业558个,从业人员1732人;交通运输邮政业345个,从业人员582人;居民和其他服务568个,从业人员1954人;依靠国家财政运行的卫生社会福利业、教育、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三大产业机构数80个,占三产机构总数的1.4%,从业人员100人,占三产从业人数的0.6%。
3、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大居民对服务项目需求的扩大,在传统的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旅游、房地产、咨询与中介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服务空间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到2007年6月止,含有上
述新兴产业的各行业机构数量为82个,占三产机构总数的1.4%,从业人员840人,占三产从业人数的5.4%。
4、从业人员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涉及行业范围广,加之部分行业具有资本有机构成不高,技术含量低等特点,降低了劳动者在这些行业就业的门槛,扩大了劳动者就业的渠道。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一、二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已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资料表明,2007年6月止全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705人,占全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94%,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非农行业劳动力就业的渠道,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5、个体、私营占据主导地位,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迅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在第三产业中已经基本完全取代了国有集体企业的职能作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商品和优质服务,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二、职能管理部门服务意识逐步加强
1、县各职能管理部门能够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政策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各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规范,并建立和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大多数部门都进行了公示。
2、相关税费的征收,也能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基本上都是取下限征收。按国家政策规定该减免的税费都进行了减免,并办理了相关手续。2004年后,国家又陆续取消了有关收费项目共103项,各职能管理部门都能按规定执行,乱收费的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真正公开乱收费的现象没有发现。
3、职能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逐步加强。树立了管理与服务兼顾意识,在管理中搞好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各部门基本都实行了电脑网络管理,改变了原来暗箱操作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相对的公正、公开、公平。国、地税部门都设立了定调税委员会,实行集体定调税制度,解决了内外客商税赋不公现象及人情税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一是规模小。从事个体经营的城镇3447户,就业人员8270人,户平2.4人。二是经营效益较低。从占第三产业主导地位的个体经营户看,2006年户均实现营业收入14.5万元,雇员年人均劳动报酬0.55万元。三是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2007年6月止,我县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共计5976户,从业人员为15705人,每个单位的平均从业人员仅有2.62人,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流动资金,无法做大规模。
2、内部结构不优。从发展现状看,我县第三产业是以批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行业为主的结构体系,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旅游业、社区服务等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旅游业尚未显示出对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科技、信息咨询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向高科技产品调整升级的需要,都只是简单的进货后再销售,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
3、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几年县里发展经济的决心很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给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乱收费的问题,虽有所好转,但依然少数存在。二是有变相的增加企业负担情况。据部分企业老板反映,有的执法人员甚至个别领导经常打电话给企业主,要求为其个人消费买单,有的经常向企业主借车,有的借正常检查工作之名变相增加经营者负担。三是整个治安环境不是很好,经营者的安全感不强,担心盗、抢、诈等现象的发生。四是个别单位协商赞助钱、物,经营者有苦难言。五是外地车辆在来凤境内受处罚的现象存在。外地车辆给来凤送货、送人有的车辆证照不齐,曾受过处罚。据工商部门统计,每年此项罚款总额也只在2万元左右,虽数额不大但的确影响来凤形象。
4、税收增长幅度不大。从个体经营税收看,2005年国地两税共985万元,2006年国地两税共1050万元,年增6.6%,2007年1—6月国地两税共613万元,预计年增长10%左右。户平年均税收:国税2005年1.57万元,2006年1.73万元,2007年1—6月0.62万元。地税2005年0.25万元,2006年0.48万元,2007年1—6月0.28万元。
从个体经营税收看,年增长幅度较少。究其原因一是起征点上调。国税部门上级规定,月营业额5000元以上经营者起征。地税部门上级规定月营业额3000元以上经营者起征。二是持下岗证人员免征。三是对营业额的核定有难度。由于个体经营者都没有做帐,征税部门很难认定。四是消费者的发票意识不强,个人购物及消费都不要发票,致使税收流失。
5、车辆管理税费流失较大。一是车辆管理税难以征收,税务部门不能直接上路征收,车主又不自觉缴纳,因此流失较大。二是来凤与龙山一河相隔,两县对农用车辆的办证交费政策悬殊较大,一台农用车价值一般2—3万元,按2万元计算,在来凤办证交费20000元×10%附加费+200元办证费+1200元强险=4800元,而在龙山办证800元+1200元=2000元。对比之下,购车人要少交2800元。据几个管理部门巡查时估计,来凤农用车在龙山县上户的约在600—1000辆,按800辆算帐,税费流失情况如下:
四、几点建议
根据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第三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增加经济总量,调整内部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1、以工业和农业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为一、二产业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补充,是人类更高层次的消费。发达的工业和农业经济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才能向市场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商品,形成各类市场,激活居民消费,构建“一、二、三产业比翼齐飞”的协调发展格局,同时要本着“既要放水养鱼,又要依率计征”的原则,逐步提高企业的应缴税额。
2、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提升全县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景点的文化含量,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并组织农户开办观光旅游、农家乐、休闲避暑等旅游项目,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使其上规模上档次。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带动商业、餐饮业、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增强市场辐射力,全面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继续发展交通、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依托我县水果、蔬菜、药材、林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的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最大程度地通过市场来扩大我县地方产品的辐射面,提高市场占有率,使资源和产品优势转变为商品和市场优势,并由此推动我县交通、餐饮和居民服务业等传统三产的发展。
4、发展新兴行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对服务业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加快发展传统消费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健身、休闲娱乐、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家政服务、职业教育等新兴行业,扩大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领域,提升服务档次。
5、进一步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社会治安整治力度,使全社会都具有安全感,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6、建议县里设立税票奖励基金(每年20万元),以促进全民增强发票意识,避免企业偷逃税现象。
7、改进和完善接待费管理办法,促进餐饮行业公平竞争。
8、制定合理的优费政策,调动本地经营者的积极性,激活民间资本,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第五篇:乡镇第三产业年终工作总结
乡镇第三产业年终工作总结
乡镇第三产业年终工作总结2007-12-07 14:33:1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乡镇第三产业年终工作总结乡镇第三产业年终工作总结(2)今年以来,我镇第三产业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市局关心和支持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第三产业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支柱力量,现将今年我镇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第三产业基本情况 截止2005年12月底,全镇共有三产企业18941家,从业人数有64973人。1—12月份,全镇三产企业实现总产出490988万元,实现增加值181824万元,实现利税64486万元,分别占年计划的、、;分
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29、、;累计完成投资工作量106856万元,占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
二、2005年三产工作主要情况 今年以来,围绕全年工作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全镇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着重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第三产业发展组织协调职能。为了适应我镇第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全镇三产企业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今年初我局把三产职能从财务统计科脱离出来,专门成立了第三产业科,负责研究制定全镇街镇第三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做好三产项目组织实施和考核评比工作;负责街镇第三产业重点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引导投资方向;定期分析街镇三产经济运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制定扶持、引导街镇第三产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建立第三产业规模企业数据库。为对我镇三产规模以上企业实施重点
监测,定期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从3月份开始我局着手对我镇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三产企业进行调查汇总,截止2005年7月,我镇共有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三产企业122家。我局将从2006年起对这些重点企业实行月报制度,按月分析运行情况,从而了解整体三产经济发展情况。
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步伐。
今年,全镇第三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约个,总投资59亿元,至12月已完成投资亿元。
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的华欧国际友好城、投资亿元的金宁广场以及马集振兴商业街、雨花石商贸城等项目已在建设之中,沪江商贸城、江苏宝润家俱建材商城、南京市银牛会务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业已完工并开始营业,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开工和建成将对我镇明年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4、加大对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构
建我镇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我镇利用网上招商、专场、外出招商等形式,加大对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等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新热点。在中国南京重大项目洽谈会上,投资16亿元,占地400亩,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南京新民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集生产、展示、物流、加工和商务、休闲相结合的综合性都市基地,目前一期工程的四幢厂房已经封顶;在本届金洽会期间,生态旅游项目成为**引资的亮点:正大集团投资2990万美圆的金银岛旅游开发项目,港商投资1200万美圆的平山翠茗湖开发、三友湖农家乐开发、玉带荣盛生态园建设等近20个项目刮起了一股“生态旋风”。商贸物流业也成为**引资的热点,浙商投资亿元的化工产业交易市场将依托国家级石化基地---南京化工园,建设江北规模最大的化工商贸城;天津安达集团投资5000万元的物流仓储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圆的通江物流项
目等将为**江北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添砖加瓦”。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成为我镇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同时对改进我镇三产产业结构和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镇第三产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1、企业经济规模不大,虽然我镇的经济发展势头在加快,但与发达地镇相比,企业总量上仍存在差距,经济占经济的比例偏底,客观上影响了我镇的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在规模和质量上同发达地镇相比也存在着差距。
2、发展观念滞后。一是认识不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二轻
三、忽视三产对工业及整个经济推动作用的观念比较普遍,没有充分认识到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引导作用不明显,我们一些街(镇)部门没有把第三产业工作摆在应有的地位,对三产工作的领导、机
构网络建设重视不够,在政策扶持、规划指导上的措施不多,在增加投入、资金引导上作用不明显。三是思路不宽,没有把三产的发展与推动一、二产业相结合,没有把第三产业发展与扩大再就业、农民增收相结合。
3、项目投资单一。今年我镇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个项目中,有20个项目是房地产业,投资总额亿元,占到全部投资总额的85,而最具发展潜力的现代物流、旅游业的投资比重较轻,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管
乡镇第三产业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