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集锦

时间:2019-05-14 06:1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集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集锦》。

第一篇: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集锦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6期:高效政府

昨日,大风沙尘天气肆虐北方大部分地区,给民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引发网友对生活环境的关切,“沙尘”话题遂成为今天网络舆论热议的焦点。除了风沙之外,劳教制度改革也备受舆论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郎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劳教在早期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但目前出现了弊端,需要与时俱进的改革。用不了太长的时间,这项工作一定会有成效展示出来。同时,网友期盼已久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今天也正式公布,相关内容引发舆论热议,尤其是铁道部的撤并更是让网友感慨万分,唏嘘不已。除上述热点之外,陕西房姐龚爱爱被捕、湖南省军区严禁豪车悬挂军牌、国家测绘局拟钓鱼岛测绘等话题也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3月10日全国两会国内热点舆情事件/话题热度)

国务院机构改革备受舆论关注

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公布。根据方案内容,这次改革将削减4个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实行铁路政企分开,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

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拟定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不再保留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承担。

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将现国家能源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不再保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图:“国务院机构改革”话题网友言论倾向性分析)

机构改革大势所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46%)

网友“黄贵芬stcalm”:大部制改革,避免了不必要的职权交叉和责任规避等问题。

网友“平民董”:国务院机构实行大部制,能够使行政职权更清晰,问责更明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网友“璨璨要长胖”:大部制改革扬帆起航,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起到带头作用,从而使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稳,越来越好。

网友“双面龟小姐”:看到新的大部制改革方案,粗略研究,感觉改得颇好!政府更精简,职能更明晰。

网友“微博李十六”:大部制改革方案板上钉钉,让国家减负,促进祖国全面进步!建设美丽中国!

机构改革需要落到实处,精兵简政,提升效率(27%)

网友“爱发帖的和尚”:大部制的实质应该是减少公务员编制,先是合成大部制,接下来应该瘦身变成小部制。

网友“余择水”:大部制改革的关键除了整合职能交叉的部门,明确职权,提高行政效率之外,精兵简政也是不可忽略的本质要求。

网友“农村人在县城”:大部制改革,希望改变的不仅仅是部门名称,最需要改变的是部门职责和人员素质,不要减少了部门名称却增加了人员编制!

网友“憶式形態”:大部制改革,不应该只是撤、并部门,重点应该是落实精兵简政。除了人员和部门外,依据国情,行政手续的精简或许是切入点。

网友“优游容与”:大部制改革最重要的在于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理顺经营权和监管权,优化资源,再造流程,转变职能,裁除冗员,提升效率。否则又是换汤不换药。

机构改革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16%)

网友“Linvins”:这次的大部制改革没有涉及金融领域,令人大为失望。混业经营是不可逆的大趋势,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求。希望以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也能够合并,建立大金融监管部门,统一行使金融监管职责。

网友“lzp英雄无悔”:这一轮大部制改革看来还不彻底,水利部、林业局和农业部没有成立国家农林水利部。

网友“欢乐哑铃”:大部制改的非常合理,但是力度还不够,没有期待到科技和工信部的合并。www.xiexiebang.com

网友“王小布_sky”:这次改革没有改到重点上,很多需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的部门都没有动,期待下一步大部制的变化。

期盼机构改革能给百姓带来实惠(11%)

网友“微笑tt”:大部制改革取消铁道部,铁路行业向市场化发展更进了一步,是不是以后买火车票也会有春节特卖,周年店庆什么的实惠了?

网友“风雨虫”:刚刚看见大部制改革的相关内容,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新的惠民措施?

网友“东府娃娃”:大部制改革,改机构更要改思想,后者更为重要!希望我们的所有改革都能实实在在的惠及老百姓!

网友“郑韶武”:老百姓的感受最重要。大部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热点点评【王世明老师提示:以下内容必背】

近日来,在有关于两会的话题中,国务院机构改革毫无疑问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铁道部的撤并问题更是引发网友喋喋不休的争论。透过嘈杂的网络言论,我们不难发现,网友关于机构改革的问题主要体现出了三种思潮。

一是大多数网友肯定机构改革的方向和成绩。对机构改革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不吝赞美。网友认为,机构改革不是缓和舆论压力的应景之举,而是契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有利于整合职权交叉部门,进一步提高政府机构行政效率,为推行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网友对国务院机构改革表示出一些顾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他们认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精兵简政,提升工作效率。将此前彼此独立的部门,从根本上整合成具有一体性的单一机构,逐步改变人浮于事的冗员局面,终结“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

最后,期盼机构改革能够给民众带了立竿见影的实惠和便利也在网络舆论中具备很高的呼声。网友认为,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行政原则和宗旨,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如何更好,更科学的管理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利的社会服务。

综上所述,尽管在网络上存在一些保守的声音,对机构改革的举措和效果秉承了消极态度。但是,绝大多数网友对机构改革给予肯定和赞赏,并寄托了殷勤的期望。希望通过机构改革,能够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务实的政府,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5期:网络问政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5期:网络问政

3月8日,吴邦国委员长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9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答记者问,2月CPI上涨3.2%等,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事件。

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涌动着社会民意。如,2月CPI上涨3.2%,引起网友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湖南部分镉超标大米被用做饲料,引起舆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寄望;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听取审议反贪污贿赂报告,舆论希望抵制权力寻租。

3月8日—9日全国两会国内热点舆情事件/话题热度

准确、及时、全面把脉民意,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将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网络问政也被民众寄予期望。“人大代表潜水刷微博”,被舆论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市长陈俊卿称,“车子在路上被堵了,就会搜下周边的微博,看看骂声有多大,作为市长必须了解这些声音;有突发事件,马上就会打电话处理。”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上海等多地政府部门通过官方微博播报两会;多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受媒体访谈,并与网友在线交流;青海书记强卫、湖南书记周强等通过微信给网友留——对于网络问政,网友普遍持积极看法。

网络问政让干部形象更亲民34.4%

网友“谓贤”:能触网听听骂声,也是亲民的一种表现。

网友“陈里”:党政干部要与民众打成一片,和老百姓拉拉家常,听听他们想些啥。即使解决不了大问题,老百姓觉得他的话你听到了,困难你知道了,心里就会舒服一些。

网友“掉队66”等:心里坦荡者,不怕触网;有勇气看微博者,就是好领导。

领导干部要问政,更需要执行力25.2%

网友“林林嘉健发发呆”等:部分政务部门或领导干部发个微博都是官方腔调,喜欢吹大话。什么事都没做之前,请不要轻易许诺,轻诺者必寡信。

网友“爱如初”:说的好,不如做得好;做的好,不如实现得好。网络问政,执行力最重要。

网友“自由小花狗”:网络大社会,领导有勇气进入这个朝气蓬勃而又正义召彰的民意通道,就必须要自身过硬,经得住泱泱民意的检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身清廉,为民谋利,这是民之希寄。

网络问政让诸多难题有了曙光18.4%

网友“空假不二”等:网络是活生生的现实,是生动形象的教材,领导干部在网络这个大媒体上听听广大群众真实的声音,能够让百姓看到很多民生问题的曙光。

网友“陈火灿”:对于很多的领导干部,本人都不认识,但又非常熟悉——我熟悉他们网络问政的风格,深知他们心里装着人民!仅仅是在网络里看见他们的名字,我都会觉得有安全感,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网民批评网络问政沟通不畅14.7%

网友“seanTOTO”:不知道这个微博(@平安肇庆)有什么用!哪天我们老百姓求你的时候,就“这不关你事!”,“那不关你事!”向你们网络110反映情况,是希望你们能够将信息转给相关部门。你们若没这能耐,趁早关闭微博,别给众人留下不作为的坏印象。

网友“于江涛”:请看开发区网络问政平台的奇葩回复——涉及利益收费的,所有部门都管;涉及民生服务的,这些部门则是能不管就不管。十八大已开,两会正浓,希望在中央国开新风,以身示范的大环境下,开发区的领导和部门要与时俱进,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网络问政考验为政者的管理能力7.3%

网友“重邮”:近几年,网络问政效果初显,政府在解决百姓多元诉求、回应民意等方面积极创新。然而,因土地、环境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执政者的社会管理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网友“盛廷律师”:网络问政领导干部不能“打酱油”,“自以为是”是领导干部成长的致命伤。

网友“陈火灿”新媒体时代对政府部门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已经开通政务微博并越来越重视网络问政,网络问政的结果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官员的政绩。

热点点评:【王世明老师提示:下面的文字务必熟读】

网络问政是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大势所趋,已成为我国政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网民认为,网络问政让政府形象更为亲民,也给社会问题与民生难题的解决带来了更多希望。

然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凸显,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公民个体权利意识的提高,都对政府的网络问政工作提出了挑战。政府要有极高的媒介素养和政治智慧,以成功应对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

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在网络问政工作中,对于貌似“不合理”、“难解决”的民意诉求,采用临时性、救火式和应急式的维稳方式,甚至采取简单压制或粗暴封堵的做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极易引发社会多元利益人群和网民的抵触,让政府部门陷入“治标不治本”、“越维越不稳”的怪圈。近年来多起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升级,其背后所折射的是群众在政府相关决策制定过程中的缺席,以及社会底层民意的被忽视。网络时代,政府如果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表现出迟钝,甚至蛮横,都可能会被网络舆论所渲染与放大。互联网的匿名性,海量碎片化网络信息的获取,加之个人独立判断能力的差异,网民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少数官员的腐败、无能、低效等,都可能会在网上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网民反映,在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问政工作中,仍存在着沟通不畅、责任推脱等问题。舆论认为,通过网络问政,要真正实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权为民所赋”,部分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还面临考验。中央提出社会管理创新,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网络舆论就是预警和研判这些“突出问题”最新鲜、最丰富的信息源,网络问政就是把脉这些网络舆论的有效方式。借助互联网唤醒和激活我们的体制机制,改进公共治理,撬动民间社会,促进官民沟通,是当前成本最小、风险最低的政治体制改革举措。党和政府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掌握舆论话语权,提升政府公信力。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4期:高考改革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4期:高考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7日表示,义务教育虽然普及了,但还是低水平的,所以2020年前义务教育的年限不会延长。至于2020年以后会不会延长,“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在7日的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袁贵仁表示,目前高考还不能取消,“完全取消了谁占便宜?当官的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所以不能取消,但要改革。”

据监测显示,环境保护、房地产调控、个税起征点、高考改革等成为7日至8日网友热议的话题。

3月7日—8日全国两会国内热点舆情事件/话题热度

高考不能取消,但要改革

袁贵仁7日表示,高考制度还是要坚持,因为完全取消了高考,会让当官的和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不能取消,但要改革。要改革现在的考试方式,使学生能健康全面发展。他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最综合的改革,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全面成长,涉及国家怎么选拔人才。

袁贵仁说,要引导每个孩子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和发展道路,“选错了路还可以踏回去,可以修更宽的路,修更多样的路,是一个交叉的路,就像我可以坐一趟汽车,然后可以换乘火车,坐火车之后还可以换乘飞机,坐完飞机还可以换乘轮船。”但袁贵仁也承认,这个事情会比较复杂。

图:高考改革网友言论倾向性分析

高考是唯一可行的选拔人才的方式(31%)

网友“越挫越勇的陈大侠”:高考确实把我们整得很惨,但是取消高考多不靠谱大家都明白,高考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网友“吴易泽marg”:同意这个观点。高考虽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和取消高考比起来算是相当的公平了。

质疑高考改革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21%)

网友“阮加文”:在此间参加两会的教育部长袁贵仁说:“目前高考还不能取消,完全取消了谁占便宜?当官的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所以不能取消,但要改革。”不能取消高考这是目前已经形成的社会共识,袁部长对此大可不必担心。应该担心的倒是改革——每一任部长都在喊要改革,然多少年过去了,又改了什么?

网友“熊丙奇”:打破集中录取需要放权——政府部门放权给高校自主招生,学校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考试改革却不需要放权——还是把权力掌握在政府部门,就这样,高考不断在改,但却不触及实质问题。目前高考改革最大的问题是,掌握着权力的教育行政部门,不愿主动放权。

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分数线(15%)

网友“杨标湘西土著”:最能体现教育是否公平的应该是高考。高考改革年年在提,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长仍然在提。我就奇了怪了,恢复全国统一教材统一考试,高考的公平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肯做,可见高官们嘴巴上高唱着的公平其实都是假的。

网友“清芬酝藉”:高考没必要取消,但要全国统一分数。

应让大家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15%)

网友“-老姜头-”:教育袁部长说,“完全取消了高考,会让当官的和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不能取消,但要改革”。话很中肯,但为什么不以成绩为事实上的唯一标准对穷人或落后地区就是不利的呢,现在就一定是有利的吗?无论怎么改,加大落后地区和乡村基础教育投入,缩小教育资源差距,都是实实在在要完成的工作。

网友“欧阳三疯”:教育公平不光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随迁子女也应该平等的享受所在城市教育资源。

高考不能取消,要改革考试方式(14%)

网友“天山亚刀客”:高考英语要改革了,一年考多次,以最高成绩计入总成绩。这项措施对个人来说似乎是有意义。但是,如果所有多次考试成绩相关很高,那么多次考试意义不大;如果相关较低,考试就没有信度可言;如果大部分人在多次考试中,取得了一次考试的高分,那么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试问:多次考试的意义何在?

网友“九天飞龙”:要取消的不是高考,是高考中的英语考试,英语应该作为选修。现在整的比母语都重要了,浪费了学生时代大量的精力。

应该取消高考(4%)

网友“曙光”:人的才能有很多种,都让大家从一个模型里复制出来的一模一样。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天赋,而高考就是最没人性的地方,把大家变成同一个类型,还要分出三六九等,这是何等的悲哀!

网友“SKYPIX_唯彩”:取消高考,真的会让有钱人占便宜吗?即便是能让有钱人占便宜,这也不是我们取消教育体制改革的理由!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世界教育大流的发展,要成为一个教育强国,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事实上,应试教育模式下,有钱人该占的便宜还是占了!

热点点评:

高考作为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一项考试制度,其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社会的神经。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界别联组会上指出,高考制度不能完全取消,但要改革,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热议。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平台显示,该话题被网络媒体转载700余篇次,超过10万网友参与了讨论。

就高考制度对社会公平的影响而言,虽然当前高考制度,尤其是部分一线城市大学高考录取人数、分数的户籍歧视受到舆论的诟病。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网民同样承认,相比其他制度,到目前没有一种考核能够比现有高考制度更公平。部分网友认为,一旦取消高考制度,社会弱势群体权益可能更加无法保证,只能是有更多的公共资源被有权有势的权贵群体所侵占。

从网民反应来看,改革“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制度的呼声由来已久。不少网友支持把一些科目“一考定终身”改为“一年多考”,认为这样将大大提高高考的公平性,降低偶然性。但也有网友质疑称,如果大部分人在多次考试中,取得了一次考试的高分,那么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考试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从近几年的报道可以看出,大量随迁子女面临着在哪里高考、在哪里上高中的两难问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面前,异地高考放开是否占用了过多的本地教育资源,影响本地孩子的升学,是否会造成新的不公平,一直是舆论关注的重点。有15%的网友希望应该全国统一考试,统一高考录取分数,消除户籍歧视。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布局,导致各地高等学校的数量和质量差距明显。当下只有更科学的分配现有的教育资源,快速有效的推进高考改革,满足大部分民众的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赢得舆论的认同。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3期:医疗改革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继续举行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监测显示,温家宝作总理任内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外界瞩目。多位有关部委和中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前和分组讨论会场被记者追访,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媒体称,温家宝总理的报告务实求真,传递勇气和信心,虽然精简,但提出更多崭新的民生构想。

5日至6日,网友热议的话题包括医疗改革、“自由迁徙”、养老问题、GDP增长目标、房价等。

2013医疗卫生支出增幅最大 医疗改革备受关注

医保、医疗改革是国民长期关心的热点话题,且每年占据重要位置。在人民网开展的“2013两会调查”热点话题中,“医疗改革”获104782票排名第五。

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其中,医疗卫生支出2602.53亿元,增长27.1%。在所有民生领域支出项目中增幅最大。报告提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扩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将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每人每年25元提高到30元,扩大部分服务项目覆盖面。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加强对特殊困难人员的医疗救助等。

卫生部长陈竺表示,医改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建立“医疗改革联合体”,不仅是社区平台,也以三级医院为核心,带着几个二级医院,辐射一片社区和乡镇,实现城乡医疗统筹。

图:“医疗改革”话题网友言论倾向性分析

期待继续推进医改(24%)

网友“haibpp”:改革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医疗改革虽然慢点,但也是在改,期待继续推行医改,早日看到新成果!

网友“永文”:期待这次健康共赢的医改能全面推进成功,并不断优化,促进医疗效能和医疗系统组成部分不断健康进步。

加大监督力量 打击医疗乱象(18%)

网友“Miss5c”:医改提了这么多年,政策也出了不少,可问题在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医疗腐败还是绵绵不绝。应该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全民反腐,扯出看病贵看病难背后的黑链子。

网友“66彷徨”:医疗费用高,医院乱收费,我们看不起病,也生不起病。做好医改,关键还是监督与处罚!

实际行动最重要(17%)

网友“LIUTAO”:医院就是天,没钱一切都是瞎扯。放空炮不如做实事,希望政府少说大话多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网友“安徽胡金华”:官腔官话听多了,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支持“先看病后付费”(14%)

网友“郭松民”:先看病后付费意味着病人的生命健康高于医院利润,这一制度将有利于遏制大处方、过度治疗现象,先看病后付费也是医疗资源从绝对紧缺向相对充裕方向转变的结果,先看病后付费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网友“赶紧胡弄”:在紧急情况下,先看病,后付费,这是必须的,也是人的基本权利被尊重的体现。

呼吁推行异地医保(13%)

网友“健康饮料贝奇”:医疗保险何时能实现一卡通?

网友“幸福芋头的美丽人生”:我的中囯梦:希望医保尽快实现一卡通。使我们这些当年支援三线建设,如今老了回原籍或跟随子女在异地生活的老同志看病一样方便

提高基层医疗水平(8%)

网友“三细细”:基层医疗人才紧缺,医疗水平较低,希望国家加大政策力度,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网友“楚楚巴884”:国家应该出台政策,让大医院的人才向中小城市分布,让中小城市得到更优质的医疗保障。

医生同样需要关怀(6%)

网友“毛毛猫和毛毛猪有毛桃”:并非只有患者是弱势群体,有良知有道德有仁心的一线、基层医生有时也仍然面临着来自患者、社会的质疑。浪费资源、谋取个人私利的医生一定有,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了所有医者的职业操守。医改在保护患者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关注医生的安全、稳定?

网友“邓0707”:医生也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关怀。

舆情点评:

2013年医疗卫生预算支出2602.53亿元,增长27.1%。在所有民生领域支出项目中增幅最大。专业人士指出,医疗卫生支出27.1%的增长幅度,不仅高于去年医疗卫生预算16%的增速,也大幅高于其它民生领域预算的增长,体现了政府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视。媒体评论称,一个个增长数字,传递给百姓的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预期。这些民生“硬指标”都是政府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

2月份,有媒体报道说,我国今年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疗制度。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网友的热议。据调查有90.9%的网友认为“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巨大的利好消息,非常期待。但是卫生部随后对媒体的报道做出了一些补充和更正,说今年只是倡导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还不具备全面推行的条件。尽管网友得知这是一场“误会”,仍然坚持认为这是蛇年的“最美误读”,热议一直延续到两会期间。的确,两会最热民生话题,“医疗改革”必须跑不了。目前来看,居民的这种幸福感也实实在在与医疗改革相关联。网友留言“我们期待更合理的医院分布、更完善的大病保障、更安全的药品管理、更低廉的医疗费用。啥时不再全国人民跑协和?啥时家门口看病也放心?”引发巨大共鸣,折射出民众的殷切期待。针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医疗改革也是对症之药。人人看得起病,人人医疗有保障,必能有效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

当前,中国民生改善已显现出明显成效,但如何由量变转化成质变——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让百姓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彻底地实现全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这还须各方持续加力,还需要相关配套措施加以保障实施,只有这样,这项制度才能既叫好又叫座,博得满堂彩。(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朱毅)链接: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划线版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2期:反腐倡廉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4日上午11点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作为大会发言人,就会议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傅莹称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已是各界共识,引起社会共鸣。舆论还高度赞扬了本次两会的“新风”,如“两会驻地餐厅里好多光盘族”、“警车不开道、迎接没横幅,会场没鲜花”、“政协报告比去年缩短14分钟”等,相关报道积极正面。

据监测,日前网上有关两会较热门的话题依然集中在民生领域,并涉及国内政策议题。“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继续引发热议,媒体报道的北京等地现抢房、房租价格上涨等现象引起对本项政策更广泛更为深入地讨论。涉及社会民生领域的代表、委员提案,如“放开生二胎政策”、“四大节假日全国免费坐火车”、“上调个税起征点至6千7千”等获得了较多的舆论支持,占据话题热度前列。

此外,随着全国“两会”的进行,政府官员不断受到媒体的追问。在过去24小时,政府部长言语相关话题热度上升,如监察部部长马馼对网络反腐的表态“非常重视民众通过网络提供线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对雾霾天气、油价的回应等,皆引发舆论较多的议论。

3月4日 全国两会国内热点舆情事件/话题热度

备注:监测时段为2013年3月3日15时—4日15时,本表热度为网页新闻(篇)。

反腐倡廉引热议

反腐倡廉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话题。在人民网开展的“2013两会调查”中,“反腐倡廉”以18万票位居第三。全国“两会”以来,有关反腐工作的媒体追问与政府官员表态也频现于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时强调,反腐败既要坚持打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发言人傅莹就反腐败工作等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在健全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做了很多努力,要做到有法可依。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邱学强日前透露,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4326件47338人,同比分别上升5.4%和6.4%,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7.9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源自于网络曝光。2012年,通过网络曝光,“表哥”“房叔”相继落马,掀起一股网络反腐浪潮。对此,监察部部长马馼接受采访时表示 “非常重视民众通过网络提供线索”。对于应该如何预防腐败,网友各抒己见。

有29%的网友表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才是关键。

@还好的一岁:注重深化改革,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源头治理,要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中学生:政府权力运作规范好了,公权力被约束了,个别官员才能无处可贪。用制度的笼子“关住”腐败。

有28%的网友认为,新媒体时代,应强化媒体特别是网络的反腐作用。

@明月:2012年是网络反腐标志性的一年,表哥、房叔等问题官员被曝光。“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核查处理”成为腐败案件查处的新路径。政府要给予网络反腐更大的作用空间。

@东湖评论:【段智慧:网络防腐亟待穿上制度“保护衣”】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的背景下,更要重视网络这个庞大“发酵池”的发酵作用,给网络反腐穿上制度的“保护衣”,以免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反腐,误伤无辜之人。

有26%的网友表示,拓展社会监督渠道,才能更好地实现全民“共治”官员腐败。

@ 赵云不是好好先生:想要彻底肃清利欲熏心、中饱私囊的腐败分子的最佳方法,只有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实现全民反腐。

@全国党建网:要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丰富完善群众参与监督的实现形式,把“一把手”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注重听取群众意见,重视社会监督,探索、引导和培育民间反腐组织,重视民间反腐力量,推动以重要岗位“一把手”为重点对象的监督和反腐治贪的社会化。

还有11%的网友认为,需要加强官员廉政文化、思想的培养。@老师是:要积极探索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警自律、廉洁从政,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教育长效机制,让反腐倡廉教育落到了实处,同时完善风险防控、责任追究等制度。

热点点评:

过去一段时间,围绕“反腐倡廉”为中心话题的有关我国反腐工作的谈论纷扬直上。人民网“2013两会调查”显示,72%的网民最乐意通过网络曝光的方式参与反腐;多数的网民认为网络反腐能够在最短时间引起社会关注,对贪官造成较大舆论压力,形成高效的反腐形势。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网络反腐的进步,网络反腐作为新兴的反腐败手段,比其它反腐方式都快捷高效,有助于推动反腐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多数网友都期盼国家加大对网络反腐的支持力度,营造网络反腐宽松环境。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近日,也有部分代表委员建言,网络监督是一种重要形式,但制度力量更系统、稳定;网络反腐应尽快与制度性反腐有机融合,“网络反腐:不止于晒艳照、亮房产”。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度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方能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政府要积极借民意高涨之机,顺民心、重民意、凝民智,全力推动反腐工作向前发展。由此,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配合就会越密切,反腐倡廉工作就越顺利。惟有如此,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才能得以改善,中国的官民距离才能越来越近,政府公信力方能得以张扬,实现反腐倡廉效果的最大化。

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分析第1期:香港奶粉限购令

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问题涵盖了时下大部分的热点,比如钓鱼岛问题、雾霾天气、新一届领导人新政新风、香港奶粉限购令、相信中央会同意2017年香港特首普选、中国经济走势和两岸经贸关系等,3日持续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据监测,网上较热门的大多是民生和国内时政议题,除了“香港奶粉限购令引发内地食品安全争议”外,还包括多地购房者因新政策出台连夜签约避税,有媒体质疑10年9次调控楼市房价不降反升。有媒体爆出大部制改革、“中国城镇化投资40万亿”等,均引发媒体和网友关注。同时,涉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提案的热点开始大量增加。不少代表委员成为舆论焦点,如申纪兰连任、宗庆后称每户城市居民都有享受经适房权利、人大代表朱列玉提出应将贪污10万判10年以上改为1年以上等,都成为热门话题。

食品安全成为最热议题

从3月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颁布的“限制婴幼儿奶粉出境”正式实施,离境人士仅能携带两罐奶粉,且16岁以下人士禁止携带奶粉离港。任何人若违反有关规例,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罚款50万元(港元)及监禁2年。截至2日8时,已拘捕25人,包括17名香港居民及8名内地人,检获115罐奶粉。

截至3日15时,据舆情监测,香港限奶令实施第一天,就在内地媒体和网络社区引发强烈的争议。在3月1日达到顶峰,一天内接近6450篇平媒和网媒报道。在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回答深圳商报记者提问时,引用国家质检总局一个数字说,“我们内地的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现在的问题是,群众对奶粉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信心不足,所以才造成香港奶粉很多都被内地的水货客买走了等等这样的情况。我相信特区政府、广东政府、海关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相信这些问题也是可以得到逐步解决的。”

此后,全国性重要论坛主贴超过2630篇;截至3月3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已经超过3200万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国内奶粉和食品安全问题空前激烈的讨论。

2013年3月2日,面对网民质疑,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谭耀宗表示:香港限奶不是香港人到底有没有“中国心”的问题。谭耀宗认为,解决奶粉问题最关键的是保障内地食品安全。不然的话,中国人多,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任何国家都应付不了。奶粉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中央要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3月2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在政协经济界驻地引来了大批媒体的“围攻”。谈到内地市民对一罐奶粉都缺乏信心的时候,周伯华几欲落泪。周伯华坦言,有关部门也正在加大奶粉进口量。他表示:“造成老百姓对一些食品安全缺乏信心的原因,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周伯华说,在依法监管问题上,从来没有大小之分。多头管理正是食品安全的硬伤。机构改革有助于解决“多头管理”。周伯华还提到,“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历来是推动政府监督和提高监督效率不可或缺的力量。”

反思国内政府企业责任问题38%

@人民日报:【限制购买奶粉,首先该脸红的是中国奶业】一个可把神舟送上天,把蛟龙送下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的婴儿奶粉却不能让本国妈妈们放心,确实令人深思。国内食品安全的被牺牲,监管机构脱不了干系。监管机制不完善,更影响了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加速把他们推向海外。

@央视新闻:#央视微评#【“限奶令”让谁蒙羞】……能否重建消费信心,还须知耻后勇,见行动!

@新华视点:……为什么连一罐放心奶粉都造不出来?乳制品行业吸取三鹿事件教训并改进了吗?质监部门履行其义务了吗?吃别人家奶长大,中国孩子的悲哀!

人民网:#每日一问# 【给孩子选好奶粉了吗?】……“安全奶”唯一出路是买进口奶粉吗?面对“限购令”你将如何选择?

崔卫平:首先不要责备香港,而是要反思为什么我们连奶粉都做不好。@袁裕来律师:一个新闻标题,就充分说明了大陆奶粉质量为什么没有保障。

@刘春:香港限购奶粉,举国哗然,我泱泱大国,竟解决不了区区问题?我不相信……咱们的优越性不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吗?那就先把婴儿奶粉的小事办好。

@慕容雪村:……为什么连一罐放心的奶粉都造不出来?三鹿事件过去了这么久,乳制品行业有了哪些改进?质量安全部门在干什么?政府在干什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有没有关心过?

对内地奶粉没有信心24%

人民网网友(IP:58.68.145..★)说:发言人您好,近一段时期网上曝光好多食品问题,这让我们有些害怕,尤其是婴儿的奶粉,对于这些食品安全上如何能更快更好的解决呢?让人民放心、安心?

凤凰网嘉宾(一位内地妈妈):之所以从香港买,就是因为对内地奶粉没有信心。港奶粉限购令引发质疑11%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之伟:香港的奶粉限购政策可能存在合法性问题……这一规定主要还是保护香港当地居民的利益,涉及到贸易权利方面的问题。

秋风(微博)论道:香港限购奶粉是人类立法史上的笑话,而内地生产不出让人信任的奶粉,也反映出中国人的处境。

@潘石屹:建议“立法会”重新考虑,修改此恶法。

@郑渊洁:卖坏奶粉的不坐牢,买好奶粉的坐牢。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熊培云:大陆人不得不排长队到香港买安全奶粉,无疑是大陆的耻辱。但即便如此,我也很难理解大陆人多背几罐奶粉在香港竟会被判刑。网友调侃奶粉事件9%

李冰冰:#戏说香港奶粉限购# 怀孕后去香港,买三罐奶粉,在入境处主动被抓,罚款50万,身无分文爱罚不罚,判刑两年,狱中管吃管住,没有雾霾毒害。生下孩子,即为香港户口,香港政府负责供应奶粉,两年后回大陆,等孩子长到18岁,父母申请去香港居住,从此全家过上快乐生活。(转)

理解香港限购令并作相应解读 6%

@廖伟棠:关于奶粉事件,写个长微博再次系统地讲讲道理。最后发言,再不奉陪。@汗青微博:自己造不出合格奶粉,去赖别人不卖给你,逻辑上太说不过去。至于奶缺不缺这事,说来话长,至少,合格的奶是肯定缺的,也无法在短期内增产,谁都没这个能耐…… 食品安全涉及多个产业环节4%

@张泉灵:放心奶的诞生过程:放心的牧场长出放心的牧草,放心的牛吃到放心的饲料,放心的饲养和挤奶方式,放心的农户放心的二道贩子放心的奶站,放心的运输和检验,放心的企业不在奶源问题上搞恶性竞争,放心的生产放心的宣传放心的储运,投入放心的商家,有全程放心相关各部门的监督。然后只差你会放心地喝了。中国乳制品质量已经有明显改善2%

@王志安:三聚氰氨之后,经过大规模行业整顿,中国乳制品的质量和进口奶粉相比,己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即便婴儿奶粉情况也一样。一窝蜂去境外购买奶粉,主要是独生子女政策和收入增长叠加的效应,换句话说,孩子变金贵了。另一方面,也说明食品行业一旦出事,重建信心比提高质量要难得多。热点点评:

从舆情反馈来看,全国两会开幕第一天,香港奶粉限购令成为舆情刺激因子,已经引发了内地食品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结合国内近期食品安全问题舆情现状来看,此次相关舆情的爆发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

3月2日,多家主流媒体微博、众多网上知名人士纷纷关注奶粉和食品安全话题,多数观点呼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表达出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重视、解决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迫切愿望。还有观点指出,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加以务实解决,政府和企业需要回应社会关切,肩负社会责任。

应对舆情,怕的是“隔靴捎痒”、“治标不治本”。从长远来看,一盒让民众放心的奶粉,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并不仅仅是民生小事。对此,有关部门在及时回应舆情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这次全国两会的良机,各部门有效开展联席研判会议,提高响应层级,坚持科学发展和统筹兼顾,及时化解社会焦虑和舆论质疑,改善国内食品安全的公共印象,并为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案和步骤。

第二篇:两会热点申论(推荐)

最近两会备受着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关注着两会的思想,

2014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食品安全指出,{要“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事关民生,对餐桌上的污染“零容忍”,用“三个最严”切实守护起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民生大事、实事。

食品安全时刻牵动着国人的心,从“大头娃娃”到“三鹿事件”,再到“地沟油”、“毒豆芽”、“毒奶粉”等等,人民群众对“毒食品”痛恨至极。而一些“黑心”商人、不法之徒为了牟一己之利,置人民利益于不顾,造假制假、销售“问题食品”,让人民群众遭受人身、财产重大损失。向餐桌污染宣战,用严格监管、严厉惩罚、严肃问责打好“舌尖上的安全”保卫战。

最严格的措施,对餐桌污染“无缝监管”。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关键在加强源头监管,以严的要求、严的标准管好食品制造、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既要从原材料抓起,也要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的监管,切实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监管”。唯有如此,才能让餐桌污染的“蛀虫”无处可“下口”,让人民群众切实吃上“放心食品”。

最严厉的处罚,用重典惩治不法之行。治乱要用重典,只有用最严厉的处罚打击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才能有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黑心”商人利益熏心、唯利是图,把人民安全置之脑后。因此,一方面,对于不法分子必须给予最严厉的惩罚,让不法分子感到恐惧,给其他市场主体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要以严厉的处罚净化市场,消除“污染”,切实保障好“舌尖上的安全”。

最严肃的问责,用严纪树立制度权威。有问责,才有成效、见长效。铁腕问责,严格执纪,用制度筑牢“舌尖上的安全”的坚固堡垒,才能有效强化维护食品安全的效果。严肃追责,让“问题食品”的任何责任人不能游走在制度之外,确保制度红线不被触、底线不被越、高压线不被碰,让每一个主体负起应该负的责任。用严肃的问责树立起制度的权威,用制度托起“舌尖上的安全”。

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让人民群众吃好、吃安全、吃得放心。我们对食品安全的态度零容忍,1%的问题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解决。经过一段时期的长期奋斗,一定能够更加良好的食品安全,让群众舌尖上愉悦、肚子里放心。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申论两会关注热点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次盛会,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2010年两会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更寄托了百姓众多期望。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国内不少媒体就两会热点议题进行了分析和前瞻。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有助于媒体在两会报道中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一、养老保险、调控房价、就业等民生问题是社会领域关注热点

在人民网关于网民对两会“最关心的10大热点问题” 的调查中,与民生有关的热点就占据了七个,其中,养老保险位居第一,从第三到第七的热点依次是依法拆迁、调控房价、贫富差距、就业问题、医疗改革,居第十位的是教育公平。

在中新社推出的《“后危机”时代中国“两会”十大热点》中,楼市博弈尚待观察、教育改革攻坚克难、医疗改革临近“中考”和“暴力拆迁”寻求法治等民生问题也榜上有名。

《济南时报》总编室副主任戴宝磊说,对这些热点问题,国家实际上已经相应出台了政策,采取了措施,但依然是社会关注热点,说明仍存在问题。因此,记者在报道基层民生成就的同时,更应该“沉”下去,深入百姓生活,了解这些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如有网民在新华网上披露了自己在农村的养老保险情况。他说,自己每月领到的71元养老金中,有50元是自己交的,只有21元才是额外享受到的,政府给予的补助很小。网民所提这一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农村的养老保险对农民是否杯水车薪?记者追踪这类线索,揭示养老保险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推动两会有效解决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山西商报》出版部主任王琛提到,在百姓最关切的民生话题中房价是一大焦点。国家关于楼市的宏观调控政策传递出哪些信息,楼市是否真能出现拐点,在抑制高房价的同时,如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配套机制,商品房和保障住房将以何种格局呈现,目前存在哪些问题,百姓有哪些诉求,代表委员有什么好的议案、提案„„我们将持续关注两会上的楼市话题。

《青年时报》俞琪说,近期在新华网上看到“2010全国两会:我向总理报民生”专题,其中住房最受关注,两会报道应关注代表委员提交的相关提案、议案,并开辟“关键词解读”栏目,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解读,同时可以通过“你问我答”的栏目形式与受众互动,及时反映普通百姓的感受以及关注的热点。

《宁夏日报》总编室副主任徐东魁说,去年年底,关于农民工进城的话题比较热,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肯定会提到这一点,媒体可以结合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采访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民工代表们,请他们谈谈自己进城的愿望、遇到的困难等,谈谈对户籍、城市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建议。针对农民工及其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可以再配上政府部委官员们的回答,这样的报道肯定更吸引人。

《钱江晚报》蒋梦桦说,刚刚告别春节长假,许多农民工兄弟出来打工,他们对就业情况非常关注,比如目前政府出台哪些就业政策?各地为改善就业环境采取哪些措施?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引导工作等,希望两会报道中会有所体现。

《燕赵晚报》时事版主编张力军说,媒体就代表委员关注的议题进行报道时,可从涉及到的新闻事件入手,深挖其内在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涉及东南沿海省份用工荒的议题,可以深入分析背后原因,是工资太低,企业主负担不起,还是劳力被内地截留?其中可能折射出物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诸多问

题,值得好好做。

《东莞日报》时政要闻部编辑倪恒虎说,现在珠三角很多地区面临用工难的问题,不是找不到人,而是找不到合适的人,人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在这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知道长三角、京沪地区代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国家有关方面如何应对,两会期间,希望就这个问题连线代表。

《黑龙江日报》编辑杨明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政府将出台哪些政策和措施促进就业,媒体应给予更多关注,对那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成功典型进行重点报道。在食品安全方面,对国家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三聚氰胺”等事件再次出现,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责任部门有哪些惩治措施等,应给予重点关注。

另外,针对依法拆迁、医疗改革等方面问题,网民踊跃发帖,希望引起两会代表关注。有网友说,修改拆迁条例,改拆迁为搬迁,避免暴力拆迁,区分公共利益拆迁与商业利益拆迁。拆迁补偿机制如何制定?国外有何经验可供借鉴?新医改方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切实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的现状?为什么医院实现预约挂号后还是一号难求?

二、反腐倡廉、司法公正、民主监督等成为政治领域关注热点

在《法制日报》、法制网、中国平安网和法制日报手机报就广大网友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的调查中,反腐倡廉位列第一。《法制日报》调查中,有关权威专家认为,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未来工作仍复杂繁重、突出问题依然不少,中国反腐倡廉之路任重道远。

在人民网调查中,反腐倡廉在人们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中,位居第二。被调查者认为,当前腐败现象最突出的问题是贪污受贿。

山东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王少杰说,人们在对反腐成效的深切期待中,甚至产生了焦虑、担忧情绪,这就需要媒体针对具体问题包括外媒的不实之论,从正面加大宣传力度,以事实数据、历史比较让人们看到我国在体制机制、实际落实中已经取得的反腐成就;同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让人们抱有信心,为两会召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在人民网调查中,司法公正、民主监督分别位列关注热点的第八、第九位。不少网民对此发表了看法,有网民说,从去年初的躲猫猫事件到年末的钓鱼执法事件,网上监督和网民调查进一步深化了民主监督的内涵和外延。网络问政会否成为大势所趋?

三、经济领域的关注热点涉及普遍性的深度问题

在证券时报网的“两会最受关注十大经济话题调查”共列出了16项内容,其中最受网民关注的十大热点依次是:1.央行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加息。2.决策部门如何通胀预期。3.楼市调控是否还要念紧箍咒。4.社保医保改革能否更上层楼5.改变国民收入结构力度有多大。6.经济刺激政策会否“退出”。7.今年扩内需还有哪些新招。8.证券市场还有哪些创新举措。9.出口能否继续保持复苏势头。10.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会否加速。

《济南日报》时事部副主任李景体说,证券时报网调查所显示的两会最受关注十大经济热点话题,都是前瞻性设问,具有很强的专业深度和关注广度,甚至有许多是敏感话题,但这些确实是关注经济的民众

和专业人士常常探讨的热点,媒体应该在两会期间能密切关注与上述问题有关的政策信息、两会代表观点、专家分析,及时就此解读、释疑。(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素材提供:刘民、胡晓晨)

第四篇:2009年两会申论热点剖析

“2009年两会申论热点剖析之一”——“现行征地制度的改革”

问题背景:现行征地制度使我国土地管理成为手续繁琐、成本居高不下的管理,造成目前征地中矛盾多、批地中关注多、供地中关系多、用地中问题多,引发了社会的不安定,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风险。这种状况如不能尽快改变,必将产生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今年的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就指出了目前土地征用存在五方面问题:“一是征地范围无限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势头难遏制。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全国耕地净减少6300万亩,其中70%以上为非农建设占用。二是被征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使农民缺乏保护耕地的动力。三是征用土地低成本导致建设用地利用不集约。四是规避征地的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五是大量征地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和社会管理风险。”

对于这五个问题,戴斌老师尝试从申论对策的角度,希望给以前上过老师课程的同学做一个热点延展,从而给大家一些写作的思路:

(1)

征地范围无限制。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对于这个点,我们首先要延伸到目前的国策——“保护耕地”。因为大部分的征地如果是不合理的,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占用了耕地。我们的09年国考,刚刚考了“粮价”调控问题。说明目前农业的发展问题是关注的焦点,我们国家人口那么多,如何解决好“口粮”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的。

(2)

被征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使农民缺乏保护耕地的动力。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这个方面需要构建一个利益分配机制,涵盖地方政府、农民和用地者三方的利益机制。同时要保障好利益分配的透明度问题。

(3)征用土地低成本导致建设用地利用不集约。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这里是三个角度,一是要将土地征用的价格与市场价格挂钩,而是要科学确定土地的使用性质,三是要注意规模化效应。

(4)规避征地的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这里主要是对于一些当地政府或集体组织违法用地问题的总结,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加强监督,尤其是对于基层部门的监督,避免“山高皇帝远”的现象,同时加强好素质教育,因为很多时候,违法者甚至不知道这是违法的行为。

(5)大量征地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和社会管理风险。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其实有一个办法就是让社会力量介入,但监管起来又会很难。呵呵,坦然这个角度,戴斌老师也没有什么对策了。因为“征地”是很重要的,是不能“业务外包”的,但如果政府来做,成本问题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两难啊!

“2009年两会申论热点剖析之二”——“大学生就业难”

问题背景:目前,2000万农民工返城就业,760万大学生毕业要寻找工作,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矛盾凸显,政府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大学生就业难,症结在哪里?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展开了唇枪舌剑,有人认为是扩招失算,有人认为是大学生不肯放下身段,还有人认为是户籍壁垒、城乡差距及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差距过大使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有人建议服兵役缓解压力,有人建议设学士后,有人建议下基层,还有人建议自主创业,争论不少,但人人都去杀猪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其实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大学的课程的改革问题。目前的大学生的“绝对数量”相对于中国的庞大经济实体而言,并不算多。但是很大部分用人单位“不太愿意”使用“应届毕业生”,似乎已是司空见惯。我们不能完全归咎于用人单位的功利,需要反思的是,为何“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不太好用”?

这里有课程设置的问题,也有社会实践相对不足的因素。

至于“扩招”,其实还是被当作“替罪羔羊”了,大学生在社会当中,相对于14亿人口而言,其实还算是“稀缺资源”。归咎于“扩招”,似乎有失偏颇。

“大学生不肯放下身段”,其实也是不对的,很多人都肯去“卖猪肉”了,可惜现在连“卖猪肉”的职位都很多大学生在争,这就不是“不肯放下身段”的问题了。

户籍壁垒,这个似乎只是小部分原因,毕竟地方保护主义只是少数现象。

不过金融危机加剧了这个问题却是真实存在的,加上老师以前在博客上谈到的“人口红利期”的因素,所以就业在未来几年确实“吃紧”。

关于对策,服兵役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戴斌老师还是比较赞成这个角度,因为服兵役除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可以极大提高我国军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其实,选用高文化素质的军人,这个很早以前就是世界军事发展的大势所趋。

“学士后”完全的是“硕士扩招”的扭曲版本,不值得提倡。换汤不换药!

下基层应该支持,谈到这个对策时,大家一定要补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基层福利及待遇”、“拓展基层发展空间”等对策。

“自主创业”风险大,其实实际操作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可以换一个思路,“自由职业者”,这就比较靠谱了。

“2009年两会申论热点剖析之三”——“救不救房市?”

问题背景:两会召开前夕,一则消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房地产业将成为政府既定扶持的十大产业中的最后一个。虽然政府主动辟谣,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房地产业已在金融海啸的寒冬中哀号已久。政府救不救房市?两会上代表委员拌嘴也很激烈。作为中国成长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房地产业在过去数年高歌猛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房地产业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贡献了可观的财政收入,以至于经济学家郎咸平称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是“卖地的GDP”。在政府紧缩银根的宏观调控之时,抑制房地产泡沫成为重要议题,在经济危机、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地产业又找到了复苏的契机。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这个问题有两个难点:

(1)“市场经济”VS“宏观调控”

按道理,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中,“救市”这个名词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特殊时期,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一切尚不完善,政府“调控”是可以的。但是长远而言,其实不利于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与其“物质层面的救市”,不如“机制层面的救市”.加大监督,加强引导。在问题出现前,未雨绸缪,岂不更好?

(2)“卖地的GDP”

“卖地的GDP”,关键是政绩考核机制使然。一定要科学确定政绩考核机制。很多时候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过多地受到各种硬性指标的限制,违反科学发展观,这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2009年两会申论热点剖析之四”——“医改走向何方?”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目前的社会状况,疾病风险不是个人或家庭所能承受的,需要统筹共济、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因此,问题关键对策在于——提高“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及“扩大医保覆盖面”。(2)药品监督管理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药物不是一张单子或目录,而需要制度,需要动用价格、报销等政策杠杆确保其生产、配送以及合理使用。药品采购需要加大透明度。(3)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目前,大医院是问题不大的,最多也就是人太多了而已。而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薄弱环节、结构性问题的基本举措。我们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很多时候基层的条件是很差的。同时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这里的关键是机制体制的革新和完善。(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兼顾“公平”。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目前,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产品提供给每一个人,有些人资源多些,有些人资源少些。这里的所谓医疗资源,包括如健康档案,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医疗资源方面可不能出现“贫富差距”。(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广州新东方戴斌剖析】其实就是公益性的医院如何合理地营利,这个是一个很脑筋的问题。关键是国家的支出需要加大了。同时“公立医院”其实也需要引入市场化管理,然后配合国家的医疗补贴,这样兼顾好低收入阶层的医疗需求,同时又不至于加大负担。

第五篇:两会热点

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 1、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慈善法修改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 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 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 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2、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制度反腐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我们将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巩固 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 山”,透过两会会风、领导干部作风,我们或许可以近距离感受、检验“绿水青山”是否环绕国家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3、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司法体制改革

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 服务环境。下一步,各级司法机关如何把防范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特别是2016 年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明两年完成,各级司法机关又该如何精心动员,认真组织,如期完 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4、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脱贫攻坚战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 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近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印发,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应有责任。下一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会去找寻答案。

5、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供给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亟须到位,适应必须主动,引领更要有为,而如何做到“到位”“主动”“有为”,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将发表真知灼见。

6、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今年首访中东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自该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如何乘势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带一路”的足迹更长、影响更深远?两会将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7、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绿色发展

如今,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 题,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对此,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如果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8、2016年两会内容:2016两会热点8大话题——“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如何细化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得到圆满回答。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3月6日,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和工商联的联组会上做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公有制经济则在满足国内外消费需求等方面不可或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 高,创新对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有些基础性的创新,需要比较大的投入,需要依靠国家力量集中资源来推动,但越来越多的创新有赖于万众参与,需要通过在 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来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在其中应该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极大的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是巨 大的鼓舞。公考角度分析 中公分析

如果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不能得到制度化的平等保护就不会有信心,如果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获得要素和市场准入方面机会不平等就不会有士气。习近平主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肯定,在打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疑虑,增强其信心,鼓舞其士气非常重要。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战略意义。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强劲稳定的发展动力。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是各级政府的一个较为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就业人数持续减 少,而正是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今后,非公有制经济仍将会是创造就业 机会的最大来源。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税源。尽管国有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但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增量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结构不合理;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部分非公企业资金紧张,流动资金缺口增大,融资困难。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同时又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策

一是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三是要着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要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五是要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不难看出,贴有多个标签的2016年,必将承担起历史重任。

2016年全国两会已进入倒计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将齐聚北京共话改革发展。今年两会的看点会是什么?哪些话题可能成为热门话题?小编尝试梳理出十大热词。

“十三五”规划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承担着太多的期待与压力。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其必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积极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意义重大。可以说,国家五年规划本质上是人民发展规划,也是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规划。如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将从此次两会中得到答案。

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确立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五大发展理念。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新发展理念将引领“十三五”发展方式从五个方面实现重大转型,这五大理念相互联 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支撑:创新是发展的动能、协调是发展的基调、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大势、共享是发展的目标。即将召开的全国两 会,一定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凝聚起智慧和力量。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改革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以煤炭和钢铁行业为突破口的供给侧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如何应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不仅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还影响着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供给侧改革的“路线图”还有哪些建议,改革任务是否还会细化,都将成为关注焦点。

绿色发展

人们对于不见好转的雾霾、日趋严峻的水安全等问题充满焦虑的同时,仍然对“APEC蓝”的常态化抱有期待。无论何时,环保话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才是给人民提供的最大福利。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的 现状,如何把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面对形势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期待这些问题在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中找到答 案。

慈善法

即将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慈善法草案。2016年1月11日,慈善法草案二审稿修改稿全文上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搜集了数千条社会意见,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此次大会上,还会对慈善法草案作出哪些重要修改?最后的慈善法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值得我们期待。

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轮司法体制改革从2014年6月启动以来,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各地大胆探索创新,破解难题,正在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之路。2016年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改革试点将由最初的7个省份,向全国全面铺开。在攻坚阶段,地方的探索实践如何与中央的顶层设计相结合,并 形成更大的改革推动力量,各级司法机关将怎样细化工作方法,以确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

制度反腐

我国的反腐运动仍然力度不减,进入到2016年,已有至少6位部级以上“老虎”落马。被称为“史上最严”个人事项申报,中央巡视组2月23日宣布对辽宁、安徽、山东、湖南等4个省展开回头看式的巡查„„一系列举措使得反腐热度持续不减。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如何通过制度反腐“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两会期间必将热议。

防控风险

积极有效防控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平安的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今年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做好反对暴力恐怖和维护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领域风险预警、预控工作,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 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预见性、前瞻性。那么,具体应如何提升防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发现风险、消除风险,是一道必须直面的题目。

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从这种安排不难看出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未来5年,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开局之年,脱贫工作如何开局至关重要。如何保证扶贫工作中的机会均等、精准扶贫与脱贫到人等目标的实现,高层在两会上对脱贫是否会作出新的部署,都是此次两会值得留意的热点。

城市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这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意见提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内全覆盖;城市 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等。

如何确保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特色缺失和文化传承堪忧等问题不再出现?我们期望从代表委员们的热议中,看到未来城市的发展蓝图。

随着安徽省人代会2月21日闭幕,全国31个省区市两会近日收官,而全国两会也召开在即。分析人士认为,地方两会的热点议题往往与全国两会高度关联,记者特对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梳理,以期从地方两会10个关键词分析预测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大气污染治理

写入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2013年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浓度控制划定“红线”。如今,第一个五年时限过半,治霾成效如何?

在今年地方两会上,京津冀均晒出“十二五”治霾成绩单。河北省2015年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8.7%,提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天津市 的情况是,2015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27.1%,也提前完成任务。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超 额完成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长三角的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浙江省2015年设区城市空气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3%。位于珠三角的广东省2015年全年PM2.5浓度更为每立方米34微克,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

大气污染治理写入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立下“战书”:“十三五”时期,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污染严重的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北京也承诺,今年细颗粒物浓度下降5%左右。

■扶贫攻坚 利用大数据,精准士落实

扶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贵州处于扶贫攻坚的核心区,是我国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的省份之一。该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拥有623万贫困人口的贵州将扶贫攻坚作为“十三五”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十三五’前两年争取每年脱贫100万人以上,后三年抓好巩固提高和冲刺扫尾工作,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安全有保障。”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扶贫攻坚的决心。四川省今年的脱贫攻坚目标是完成“全年实现10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35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 和5个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如何精准扶贫?西部很多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均直面问题,明确决策。比如,甘肃建起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是我国首个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十三五”规划中,该省将继续依托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促进脱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融合联动。湖北、云南、四川等省份都 将尽快完善贫困户基本信息入库造册上网。

■廉政建设

规矩制度会越来越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败走向深入,廉政建设自然成为近几年两会最为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从今年地方两会来看,31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几乎都提到要加大廉政建设力度。北京将以基层和直接服务群众部门为重点,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 治。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制度机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案件和腐败问题。

广东将完善监察、司法、审计等联动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深入实施“阳光政务”,全面深化政务公开,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教育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河南提出,将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规政纪教育,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各项规定,推动监察和审计全覆盖,强化巡视巡察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统筹城乡发展 同步发展关乎社会公平

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在北京,“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城乡之 间已基本无差别。在上海,随着城市建设中心向郊区转移,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也向郊区农村和困难群体倾斜。天津市提出的目标相对具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 12个专项行动,抓好100个片区、200个中心村、300个旅游村、4000个重点村建设。

在一些欠发达省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任务。比如湖南省今年的任务是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推进文化下乡,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黑龙江省计划今年实施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工程,推动三网融合,向农村提供更多适合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户籍制度改革 公共服务普惠的基础性工作

居住证制度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市常住人口,这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31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几乎都提 到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有序促进外来人口进城落户,成为参与城市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市民。

如果外来人口全部涌入大城市怎么办?福建省一方面在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引导人口优先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鼓励开发区、产业园区统筹规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支持转移人口购房租房。

广东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为了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该省计划推进住房改革,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

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既向往融入城市生活,又担心农村老宅和承包田责权不明。对于这类顾虑,农业人口占比较多的河南省和山东省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安全红线 落实责任是重中之重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是最大的民生。去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国人再一次敲响警钟。

如何严守安全红线?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着墨颇多,明确提出全力推进安全天津建设。深入实施《安全天津建设纲要》,构建安全建设长效机制,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管理贯穿全局、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圳光明新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教训极其深刻,2016年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安全和公共安全工作,提高突发事件预防 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抓好重点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公共安全同样也是北京、江苏、四川等省市今年两会重点关注的议题。北京将完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专项整治。

■民生投入

投多少?重点向哪方面倾斜?

民生投入一直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2016年,政府财政资金会向民生领域投入多少?重点会投向哪里?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用了近千字阐述民生投入,2016年将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围绕补短板、保基本、兜底线,加大民生投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将办好保障改善民生十项实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关爱弱势群体方面,江苏将建设巾帼电商服务站省级示范点100个,为10万名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单亲贫 困母亲、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项目服务,并全面落实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制度。

2016年,广东全省将投入2100亿元财政资金办好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帮扶力度、强化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房保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10件民生实事。

四川则进一步加大民生支出投入,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65%左右,将办好20件民生大事。

■“全面二孩”配套

婚假产假医疗教育都要跟上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多地已经在新计生条例中取消了晚婚假,同时对产假和男性陪产、护理假作出一定调整。例如,调整后,山西婚假达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产假有158天,广西和宁夏男性的陪产假延长到25天。

然而生二孩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无论是生育时的产假,养育时的成本,还是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稀缺,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不久前在浦东代 表团参加审议时曾表示,“现在放开两孩了,未来十年上海儿科医生紧缺,我觉得三甲医院都应该恢复儿科。”而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教委 主任线联平在该市两会上表示,北京计划今后3年新增15万个学前教育学位,满足全面放开二孩后孩子入园的需求。四川省成都市则计划,在2016年新建 300所公办幼儿园,增加约8.6万个学位,为3年之后可能到来的入园高峰做好准备。

■简政放权

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

简政放权一向被誉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占不小篇幅。

作为改革发展先行区和经济发展大省,广东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十三五”期间将实施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进一 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施行政许可标准化。同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探索实行多证合一。推广“一门式” “一网式”政府服务管理模式,着力改进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公共服务。

北京市提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做好中央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江苏、河南、湖南、天津、新疆等省区市均表示,坚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做到“审批事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简政放权“含金量”会大大提高,这一议题同样会成为全国两会热题。

■带薪休假

多省份写入报告建成机制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关于2016年工作部分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旅游消费。”这让很多上班族充满期待。但对不少上班族来说,难免有些隐忧:这会不会是张空头支票?

制度重在落实。春节过后,有媒体报道,四川省将出台保障劳动者带薪休假的政策,通过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要求企业落实政策,并要求工会与代表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从机制上推动“带薪休假”落地。

除四川省外,江苏、山西、河北、江苏、云南等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下载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集锦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两会热点与申论热点集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两会热点

    2014两会热点解读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在全国两会开幕之前的网络民意调查表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怎么样来“落子”,政府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来推进,怎么......

    ”两会“热点

    聚焦2011年“两会”教育热点 在每年的国家和地方“两会”上,教育问题都会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原因很简单:一来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二来教育......

    两会热点

    2014年两会相关 一、2014年全国政协会议流程 3月3日: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会 3月4日:小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3月5日: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 热点一:两会报告表决结果引热议,“两高院”反对票比重最高 今年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赞成票比重最高,反对票数量最少的,仅为15票。此前的反对票最少的一次是17票。......

    2011两会热点

    盘点2011年“两会”十大关键词 盼幸福,“两会”热说“民生”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两会”,意义非凡。“民生”成为此次全国“两会”的重要主题。十大关键词......

    两会热点

    2016年两会时政热点汇总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

    两会热点探讨[推荐]

    两会热点探讨 ——放慢GDP,让生活更有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0赶超日本,成为除美国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两级分化......

    两会热点

    2014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两会看点 让法律呵护公平正义1、加快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不仅侵犯公民基本人权,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且将代际传递给未成年人,建议立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