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06:5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的报

——2010年12月29日在荆州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

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肖夕映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三届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

自去年下半年“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市政协给予了极大关注,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建了规划编制办公室、工作专班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7月份召开的市委三届十次全会上,市委就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8月份召开了全市谋规划、争项目、扩投资、促发展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市政府再次就“十二五”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9月份,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深入到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编制情况,督办工作进度,征求意见建议。市委书记应代明,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李建明分别在公安、江陵主持召开“十二五”规划分片调研座谈会,听取各地的情况汇报,研究发展思路,明确战略定位,确立目标措施。荆州市“十二五”规划形成的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集体决策的过程,它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统一了大家的意志,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目前,市、县两级规划纲要(草案)已基本完成,正处于咨询论证、完善提高阶段。《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共12篇52章。第一篇分析了荆州“十二五”的规划背景;第二篇提出了荆州“十二五”的发展思路;第三篇到第十一篇是“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十二篇是“十二五”规划保障和实施。在表述形式上,采取“正文加专栏”的形式,在主体文本中,对主要发展指标、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建设项目等设计了专栏。采用这种形式,力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利于加深对规划的理解。

二、我市“十二五”的规划背景

1、“十一五”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荆州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社会事业获得新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新提升、改善民生有了新提高。从总体上看,发展态势实现了从走出低谷到奋力爬坡、步入快车道的跨越。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化学需氧量均提前1—2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830亿元,年均增长12.3%,高于规划目标2.3个百分点,比“十五”快3.8个百分点,创建市以来最高水平,人均GDP达12600元(约186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0亿元,一年超过“十五”投资总和,年均增长40%,高于规划目标22个百分点,比“十五”快32.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1667亿元,是“十五”的2倍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17亿元、年均增长18.5%,高于规划目标5.5个百分点,比“十五”快7.8个百分点。出口总额5.6亿美元、年均增长18.5%,五年累计18.69亿美元,是“十五”的3.3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7.5亿元、年均增长18.3%,高于规划目标10.3个百分点,比“十五”快2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0元、年均增长12.7%,高于规划目标4.7个百分点,比“十五”快3.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74元、年均增长15.2%,高于规划目标9.2个百分点,比“十五”快7.9个百分点。

2、荆州将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十二五”时期是荆州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追赶先进地区、缩小发展差距的黄金时期。一是加速发展呈现九个重大机遇,国家实施内需拉动战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速转移及国家文物局与省政府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抢抓这些重大机遇,将更加有力地推进荆州跨越发展。二是荆州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势头日趋强劲。过去的五年,“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积蓄了能量、增强了后劲,形成了新的优势,汉宜铁路开工建设、荆岳铁路即将开工、锦辉富钾卤水开发等重大项目到荆州落户,荆州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积累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为“十二五”时期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加速发展进入关键五年。“十二五”,荆州将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互动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期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期。在这个发展的黄金期,将是荆州发展的“分水岭”,是荆州追赶先进、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

三、“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更加重视结构调整,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和谐荆州,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荆州打造成为长江湖北段的“钢腰”、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长江沿岸经济重镇,为荆州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本原则。把加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把转型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把协调发展作为基本要求;把绿色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和谐稳定作为前提基础;把共建共享作为根本目的。

3、发展目标。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目标和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分项指标,共34个指标。在指标的属性上,将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预期性指标25项,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如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城乡居民收入等。约束性指标9项,主要是通过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手段确保完成,必须纳入到各县市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这是宏观政策的重要导向,如单位GDP能耗、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三项医疗保险等。

“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是大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实现工业强市;发掘荆楚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富市;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立市。经过五年的努力,把荆州建设成为“四区一枢纽”,即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宜居、宜业、宜乐、宜养的“四宜”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二梯队。

“十二五”时期,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将实施“四大计划”。一是力争发展提速,实施“翻番计划”。初步安排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即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650亿元(不变价),力争2000亿元,是2010年的2.44倍,年均递增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30000元(约44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4亿元,力争70亿元,是2010年的2.5倍,年均递增18%。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850亿元,是2010年的3.2倍,年均递增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5000亿元,年均递增20%,是“十一五”的三倍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82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年均递增18%。外贸出口达到14亿美元,是2010年的2.55倍,年均递增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9560元和12670元,年均递增15%,高于“十一五”规划目标7个和9个百分点。进一步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8:37:35调整为2015年的20:44:36;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37%提高到40%左右。

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实施“提升计划”。“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6%左右提高到12%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80%提高到98%;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年提到11年;研究与试验经费占GDP的比重由不到1%提高到1.5%以上。

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实施“减量计划”。“十二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初步确定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0%,排放到水体中的COD和氨氮分别下降5%,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下降3%。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665万以内。

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惠民计划”。“十二五”期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和100%;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的参保率分别达到95%,90%和98%;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以上;全市转移70万农业人口为市民,城镇化率由40.5%提高到48%左右。

4、空间布局。按照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和其他县市城区为重点开发区域,五个县市除城区外为农业型限制开发区域,全市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蓄滞洪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域。

四、“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二五”的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九项任务。

(一)着力在培育大产业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市跨越式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为推进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实施“223”产业发展计划,突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两个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轻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服装、电子信息五个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构建以七大产业为支撑,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关联紧密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把农副产品加工、化工两个产业培育成千亿元产业;把装备制造、轻工两个产业培育成500亿元产业;把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服装、电子信息三个产业培育成200亿元产业。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左右,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850亿,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培育发展荆州锦辉销售收入过千亿,荆州美的、福娃等过百亿,沙隆达、凯乐科技、石油四机、白云边、荆州联润、楚源高新、洪湖浪米业、大明水产、沙市钢管厂等过50亿。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抓住国家和省里对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机遇,坚持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围绕粮食产能、油菜产业链、现代畜禽产业链、现代渔业产业链,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最集中的优质稻、棉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双低油菜生产和淡水水产品、水禽养殖基地。继续保持全国油菜籽和水产品总产第一,全省水稻和棉花总产第一、速生林和水禽产品的龙头地位。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种植业要围绕区域板块基地,大力推进规模经营;畜牧业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扩大规模养殖;水产业突出抓好2大园区和4大基地建设,提升渔业发展档次;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力争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5年努力,力争培植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的企业4家,过20亿元的企业6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发展到2000家,入社农户50万户以上,带动农户80万户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加强品牌建设,力争创建30—50个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精品名牌。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打造5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培育物流、旅游2个过百亿元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达600亿元以上,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的40%。培育3个年接待游客过100万的核心景区,力争2015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000万,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商贸聚集区,培育1个在全省有影响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跻身省级现代物流示范城市,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优势,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发展石油勘探与钻采、医药中间体产业链相关知识流程外包,打造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力争把荆州建成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四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重点。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强做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整合提升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努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规模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达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2%以上;形成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二)着力在构筑大交通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市升级式发展。努力解除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推进荆州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构筑良好的环境。一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树立“大交通”观念,以衔接、优化和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沿江运输大通道为重点。铁路建设:加快建设东西向的汉宜铁路、南北向荆岳铁路,在荆州形成铁路运输枢纽,提升铁路客货运能力。公路建设:按照“三横五纵”的布局,实现县县通高速,力争洪监高速、江南高速、仙嘉咸高速洪湖段、荆岳铁路公铁两用桥连接线、江陵至监利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沪渝高速至江南高速连接线、潜江石首高速、仙洪赤一级公路、荆松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到201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66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建228公里,达到506公里;一级公路新建244公里,达到396公里。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联系,借助318和207国道改线,新建市区大外环,打造半小时经济圈。港航建设:按照“一港十区”总体布局,打造组合港,形成辐射两湖平原及周边地区、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大型综合运输枢纽性港口群。到2015年,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泊位总数541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0万标箱,本籍船舶运力达到100万载重吨。推进等级航道建设,完成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新增三级航道25公里,改造升级航道71公里,将长江航道提升为3000吨级的一级航道,将内荆河、松虎航线等提升为500吨级的四级航道,其他支线航道提升为300吨级的五级航道。过江通道建设:力争荆岳铁路公铁两用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石首长江大桥、洪湖赤壁长江大桥开工建设,在长江荆州段,形成六座过江通道。机场建设:全力做好沙市机场搬迁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多式联运:加大港口、公路、铁路的联合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多形式联运,实现“无缝对接”,在中心城区形成五大一级客运站和五大一级物流园。二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加强防洪体系建设。继续提高荆南四河、沮漳河等连江支堤的防洪标准,加快推进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荆南四河和长湖堤防加固工程、洪湖分蓄洪区东分块、公安北闸整险加固等工程,搞好中小河流整治,抓好洪湖和长湖防洪能力建设。完善城区防洪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实施重点县市城区防洪工程。2015年,荆州城区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六个县市城区达到20—50年一遇。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中小型泵站、加快渠道疏挖工程,加强排灌渠道建设,重点对九大灌区渠道滑坡治理与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43处中小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全市265座大中型泵站及52座小型泵站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加快灌溉工程建设。确保2015年灌溉保证率达到90%,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新增169万亩。加强河流综合治理、安全饮水、灌溉和排涝与灭螺措施相结合的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三是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力争江陵发电厂一期工程和国电长源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松滋核电纳入国家规划。因地制宜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支持七个秸秆发电项目上马。完善输变电工程,加快第二轮农网改造,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建设大型煤炭中转基地。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沼气发电和垃圾发电项目建设,认真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四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信息化,推动政务信息化,加快“三网”融合步伐,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建设“数字荆州”。

(三)着力在建设大城市中,不断优化城乡布局,推动我市统筹式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一是努力把中心城区建成特大城市。南越长江,建设江南新区,打造农业科技新城;北跨长湖,建设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生态旅游新城;西进龙洲垸,依托引江济汉工程,打造临港新区;东联江陵,依托石化港区和火电厂等项目,打造物流和能源产业组团。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到2015年,荆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非农人口达120万。二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将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洪湖建成城区人口过20万的中等城市,将江陵建成为10万人口的县级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向城镇有序集中,把31个重点镇建成县域内经济、文化的副中心。鼓励小城镇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的贸易中心、农村人口向市民转变的重要接纳地。三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仙洪试验区19个乡镇建设,强力推进8个省级试点镇建设,快速推进4个市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139个县级示范村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本区。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安全饮水、有线电视村村通、电话和互联网进村入户力度,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建立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布局合理、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四是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形成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以荆州开发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真正让农村人口在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四)着力在发展大文化中,加快建设“文化荆州”,推动我市融合式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提质升级文化旅游产业,有步骤、有重点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把文化旅游资源的亮点变成文化旅游的热点,使热点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充分发挥荆州电视台、荆州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力量,让群众享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繁荣社区文化,继续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市群艺馆新馆、市艺术大剧院、荆风楚韵o水上民众乐园等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鼓励发展现代公共文化、农村文化和民族文化。全力办好第十四届省运会,大力发展健身、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体育。二是拓展文化产业。按照“一县一品”原则,创作编导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反映荆州文化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重点文艺精品,引导文化消费,丰富城乡文化娱乐活动。以周老嘴、瞿家湾、海子湖景区、洈水风景区、天鹅洲湿地、“洪湖岸边是家乡”、“关公文化园”、“长江文化园”为创作元素,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演艺节目。构建荆州楚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采取企业集群模式,发展文化创意、动漫等产业;围绕古城景区、关公文化园、洪湖赤卫队等,运营大型实景演出;以非遗项目为主体,建设“非遗传承产业园”。努力把荆州建成全省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的龙头,国际性文化旅游目的地。三是保护文化遗产。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大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鼓励支持传承和发扬光大。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文博机构和队伍,推进博物馆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古代漆木器馆、古代丝绸馆、古代玉器馆三大展馆,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荆州在漆木器、丝绸保护技术等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将楚纪南故城建设成为中国南方考古遗址示范区。四是壮大旅游产业。努力把荆州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以国家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为契机,加快熊家冢现场展示馆、荆州文保中心、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楚纪南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楚文化旅游中心。加强荆州古城保护与开发,抓好古城东门景区的提档升级,推动关公文化园项目建设,打造三国文化旅游中心。加快洪湖、天鹅洲、南星洲、长湖等生态湿地的保护性开发,抓好荆江分洪工程、洈水水库风景区,打造长江水文化中心。

(五)着力在建设人水和谐城市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我市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2%。积极推进零排放工业示范区,把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印染基地。同时,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起农业循环经济链。二是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节能意识,倡导公众循环消费、低碳消费。大力推进太阳能应用、沼气开发,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和低碳排放产业。三是建设“两型”社会。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大力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型社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腾出环境容量发展先进生产力。加大环保投入,全社会环保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左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0%。四是推进人水和谐城市建设。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清淤截污、连江接湖、修桥铺路、显城露水”工程,重点实施江滩整治工程、城内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以长湖为主体的水岸文化建设及沿湖水系治理工程。加强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构筑“一环两片三网”的生态绿色家园。五是加强资源管理。按照“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原则,加强对土地、水、矿产和岸线资源的管理。五年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5100公顷以内。

(六)着力在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中,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我市创新式发展。一是增强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二是推进教育发展。继续保持教育在全省的领先优势,到2015年,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较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大学前教育建设力度,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16万;加快荆州大学城建设,扶持长江大学、湖北省中医药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达到12万人。三是突出人才培育。以培养和造就创新领军人才、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创新型人才建设步伐,强力推进“百千万人才工程”,力争2015年,全市培养造就100名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1千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1万名高技能人才。依托大中型企业、各类工业园区、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建设工程,用产业聚集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靠事业留住人才、凭成果彰显人才。将我市建设成为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优势城市,创新型人才聚集的高地。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我市人本式发展。一是扩大就业规模。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广沙市区“百姓创家业”经验,进一步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创业。加强就业援助,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十二五”期间,培训农民6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二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低收入群体收入,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中低收入者为重点的增收计划。积极落实国家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搭建农民创业增收新平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建立“老有所养、弱有所助、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扶贫力度,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生活补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模式。“十二五”力争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50%,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60%以上。四是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鼓励社会参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开展饮水、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五是建设人口均衡社会。实施出生人口性别综合治理,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15以下。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75岁。

(八)着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动荆州突破式发展。一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村经济、国有资产管理、地方金融、财政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社会管理、文化和教育等社会领域的改革;深化政府机构、乡镇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等领域的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等。二是落实开放先导,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加快开发区建设,将10个开发区打造成先进制造业的招商引资、总部经济、内生裂变、全民创业、技术改造的新平台,力争荆州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重点培育化工、机电、轻纺和农产品4大出口基地,到2015年,力争20家企业出口过2000万美元。

(九)着力在加强社会公共管理中,扩大公众参与水平,推动荆州和谐式发展。一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责任查究制度,对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实行挂牌整治,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加强信访工作。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机制,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制度。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健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结合机制。五是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按照预防与应急兼顾、预防为主,常态与非常态结合,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五、“十二五”发展的重大项目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按照“规划项目化”的要求,建立“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入库亿元项目807个,总规模7000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55个、过50亿元的项目30个、过100亿元的项目14个。先进制造业规划投资1607亿元;现代服务业规划投资163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投资2325亿元;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投资492亿元;农业水利规划投资674亿元;社会发展规划投资264亿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目前,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处于深入完善和提交成果阶段。下段我们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询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建议,按照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修改完善《纲要》(草案),确保高质量完成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责任编辑 洪剑

第二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第三篇: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思路

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思路

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跨越、环境带动、民生优先”发展战略 建设智慧株洲、动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我市要按照“两型”理念、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务实精神的要求,推动由传统的工业城市向综合型产业城市转变,由一般的产业城市向现代创新型城市转变,由产业集中型城市向要素集纳型城市转变,由建筑和人口过度密集城市向森林田园型城市转变,由阶层比较分明的城市向发展共享型城市转变。

我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统领发展全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弘扬“火车头”精神,按照“保二争

一、科学跨越”的要求,坚持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信息化,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跨越、环境带动、民生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智慧株洲、动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

——科教先导。强化和提高科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贡献率。实施数字城市工程、创新型城市工程、人才支撑工程、教育提升工程,建设“智慧株洲”。

——产业跨越。强化优势,突出重点,围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实施“5115”旗舰工程、新兴产业崛起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园区攻坚工程,建设“动力株洲”。

——环境带动。强化地区竞争关键是环境竞争,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实施基础设施支撑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城镇拓提工程、社会环境优化工程,建设“绿色株洲”。

——民生优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施收入倍增工程、促进就业工程、社保全覆盖工程、健康惠民工程,建设“幸福株洲”。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方面,提出“两个基本”,即:提出确定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力争基本建成“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示范区;致力于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在标志性指标方面,提出“三个翻番”,即:实现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在具体指标方面,提出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资源环境、科技创新五个方面

共38项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增加了6项。指标的设置与“十一五”有较大的不同:一是指标分类增列了民生改善和科技创新类指标;二是大力加强了民生指标,该类指标增加了6项,比“十一五”规划增加了60%,且多数指标列为约束性指标。主要发展指标为:GDP年均增长13%,到2015年达到24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销售总额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年累计达到70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2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到2015年调整到5:55:40;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5%。

三、功能和空间布局

1、主体功能区布局。市域范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市区,株洲县、醴陵市、攸县以及茶陵、炎陵县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镇区规划范围。尤其突出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区1864平方公里范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人口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增量空间。

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炎陵县、茶陵县,以及其他县市区的各类宜农土地、坡度较高的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地区等。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

禁止开发区。主要包括炎帝陵、神农谷、云阳山、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等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湘江、渌江、洣水、官庄水库、洮水水库等重要水源保护区,各县市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是作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结构、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土空间,实行强制性保护。

2、交通布局

公路。全市突出“一圈、一网”,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一圈”,即形成从市区到各县城一个半小时高速公路通勤圈。建成茶界高速、分炎高速、炎睦高速和岳汝高速浏醴段、醴茶段、炎汝段等续建项目;争取建设星渌大道株潭南环线株洲段、茶陵至界首、莲易高速公路株洲段、朱亭至江西莲花等高速公路,形成“四纵六横”架构。“一网”,即普通公路主骨架网。城际干线建成洞株路、铜霞路和天易大道延伸段等,新建武广客运站至湘潭城际干线,形成“一纵四横”格局;建设长株攸快速路和株洲王家坪至株洲县澎皮港一级公路,以及G106茶陵至炎陵、S315攸县至分水坳等,逐步形成“五纵十二横”一般干线公路网络。

铁路。改造、提升醴茶铁路,建设衡茶吉铁路,在市域形成“井”字形铁路网架。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规划预留从云龙到武广片区的轨道交通通道,在城区形成“X”形轨道交通框架;

航空。建设株洲通用机场、推进炎陵通用机场的前期工作;

水运。合理布局湘江沿岸货运、客运、游艇码头,形成功能配套的码头梯级布局。

3、城镇发展布局

市域。“一主两次、两轴四带”。以株洲市区为主中心,以醴陵市区、攸县县城为次中心;以106国道(岳汝高速)、S211沿线(长株攸快速道)为纵向轴,以老320国道、S315省道、S320省道、S321省道及炎资公路为四个横向城镇发展带。

市区。“一体三极、三环七射”。一体三极:突出中心城市的整体性,加快城区的提质改造,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同时形成三个方向的城市发展极:北接长沙,依托迎宾大道,建设云龙新城。西连湘潭,延伸拓宽株洲大道,建设新马卫星城;南带“两江三镇”,规划建设王家坪至三门道路、改造提升枫溪新城至渌口道路,建设枫溪新城和大渌口区;拓宽提升红旗广场至沪昆株洲东站道路,建设白井卫星城。以“三环七射”为市区发展骨架;“三环”为株洲城区内、中、外三环,即通过建设铁东路,形成城市内环;加快城市快速环路与主次干道接口的建设,完善城市中环;以京珠高速、醴潭高速为基础,争取建设京珠高速东线(或星渌大道)、株潭南环线,形成城市外环。“七射”是建好进出中心城区的七条通道,即时代大道、云龙大道、荷塘大道、红旗广场至沪昆株洲东站、枫溪大道延伸段、王家坪至三门道路以及株洲大道延伸段。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左右,市区人口达到150万左右。

4、主要产业布局。树立“圈层布局”和“象限布局”相结合的理念,逐步改变工业围城的格局。在市区中环大道以内主要发展高档服务业和便民服务业,在中环大道两侧沿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中环大道以外合理布局发展工业,逐步引导中环大道以内的工业企业适时外迁。

工业。突出优势产业、优势地区,优化工业布局,重点建设“一区七园”,“一区”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包括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园。其中: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河西示范园重点发展汽车、风电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等产业,打造汽车及其零部件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汽车城、医药现代化及健康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田心高科园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变流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轨道交通城;董家塅高科园重点发展航空装备产业,打造航空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航空城。“七园”包括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宁经开区、醴陵陶瓷工业产业园区、渌口经开区、攸州工业园、茶陵经开区和九龙工业园。重点布局发展有色深加工、环保、服饰、陶瓷、机电、农产品加工、纺织等产业,打造服饰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陶瓷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服饰城、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

服务业。在市区形成“一区三圈”的格局。一区:在云龙示范区,集中发展优势特色服务业。三圈:内圈,在中环大道以内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精品商业、总部经济和其它高端服务业等。中圈,在中环大道沿线两侧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外圈,在城市外围和城郊大力发展宜居小区、生态休闲、体验、观光等产业。在县城,根据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人口分布相应发展旅游业、区域物流业、生活服务业、涉农服务业等。

农业。形成“一廊三带”发展格局。一廊:在106国道沿线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长廊。三带:一是城郊高效产业带,在株洲县—醴陵西地区,重点发展蔬菜、观光休闲农业和水产品养殖业;二是规模化优质产业带,在醴陵南—攸县—茶陵北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规模良种禽畜养殖;三是山区特色产业带,在茶陵南—炎陵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水果、中

药材和高效经济林、生态林和特种养殖。

四、重点任务和发展动力

(一)加快“两型”产业体系建设。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实施“5115”旗舰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兴产业崛起工程,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电力机车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和国家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新能源装备及能源供应基地、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四城三基地”,提高工业在全省、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建成1个千亿级、4个五百亿级、2个两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7%以上,实现5年再造一个工业株洲。二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职教培训、文化创意、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涉农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产业;逐步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力争到2015年,占GDP比重达到40%。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方向,以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经营模式、现代组织形式、现代装备技术、现代专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全省率先形成有特色、高效益、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力争实现农用地成建制规模经营。到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顺应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趋势,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小集镇的城镇体系,重点建设1个中心城市、2个次中心城市、3个县城、10个万人以上重点镇、100个千人以上中心村。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政策,加快电动公交、绿色公交、快速公交建设力度,完善好公交站场。提升优化长株潭公交线网。力争到2015年公交出行达到全方式出行的40%以上。全面完成城区水厂工艺设备改造扩建,启动第二水源项目建设,加快云龙新区供水系统建设,启动攸县二水厂新建工程。完成河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五县(市)等6个污水处理厂后续建设,建设白石港污水处理厂一期、枫溪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清水塘工业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工程、云龙示范区污水处理工程。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全面完成县市区村庄布点规划,完成60%的建制村村庄规划。基本实现水泥公路通村达组。全面完成酒埠江、官庄水库灌区配套改造,启动中型水库建设工程,完成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治理任务,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完成行政村农村配电网改造和户表改造。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到2015年,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三)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成沪昆高速客运专线株洲段及株洲东站、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段、衡茶吉铁路株洲段;重建株洲火车站;改造提升醴茶铁路、醴浏铁路;争取建设田心—云龙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试验线,规划并争取建设沪昆高铁—武广高铁连接线。城市道路。完善配套中环大道;建设城区东环线;建设好铁东路,形成城市内环;建设株潭快速南环、星渌大道,形成城市外环。完成株洲大道延伸段、迎宾大道、航空大道、荷塘大道、枫溪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通城市对外通道。规划建设红旗广场至沪昆高铁株洲东站连接线。启动建设湘江六桥(黄河南路—曲尺)、湘江七桥(渌口湘江大桥),新建和改造新塘西路、盘龙路、伏波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建成畅通快捷的城市路网。基本完成城中村和社区道路改造。水运。加快建设铜塘湾港区、空洲岛二线船闸、新马港区工程、华新码头、白石港区工程、永利客运码头,以及客运、游艇码头。疏浚湘江航道,使湘江主航道常年达

到千吨级航道标准。将渌江航道进行梯级渠化,使渌江航运能力达到国家VI级航道标准。航空。建设株洲通用机场。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方便快捷进出和利用黄花机场。规划建设炎陵直升机场。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建设。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资源开发和保护,到2015年全市耕地面积达到20.5万公顷。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5%。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加快清洁能源推广,按有关规定对市区、醴陵市城区工业锅炉、窑炉实施煤改天然气、水煤浆工程,居民推广使用天然气、电和液化石油气,继续实施公交电动化行动和油改气工程,控制低空二氧化硫、烟尘污染,城市空气质量持续保持达到区划标准。生态修复和保护。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切实解决关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扩大均等化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建设成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0万人次以上;到2015年,全市从业人员总数达到23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转变就业发展模式,着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大力实施收入倍增工程,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加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各类社会保险,巩固和提高“应保应保”成效,扩大社会保险。进一步规范好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和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高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和提高租赁补贴标准,推进住房保障一体化。大力实施民众健康保障工程,加快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六)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株洲市文明城市创建,兴建好炎帝大剧院等项目,抓好市博物馆、市群艺馆、市档案馆的提质改扩建工程和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完成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的建设,并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重点打造1-2部反映株洲时代精神、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佳、有望冲击全国大奖的精品剧目,并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和讴歌株洲建设的艺术作品。建立艺术精品的创作、选拔和推广机制,组织好“五个一工程奖”“炎帝文艺奖”等评选表彰活动,争取获省级、全国大奖。建立全市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用于规划、部署、实施、引导全市各类文化活动;高质量举办好传统节日系列文化活动,继续打造炎帝文化节、株洲合唱节、“周周乐”、读书月等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发动群众开展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实施送文化下乡“演艺惠民”、“农家书屋”等文化民生工程。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媒体传播、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

(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和完善社会建设,强化社会管理机制,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人防、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国防动员和反恐、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各类安全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八)信息化和智慧城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高速网络,实现高速宽

带城域网覆盖全市,实现宽带全程全网,千兆进小区、百兆进企业、十兆进家庭,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大力实施数字城市工程,加快建设以数字株洲地理空间框架为核心平台,能满足城镇规划、市政建设、社会服务、人口管理、应急处置、维护稳定等方面数字化管理需要的数字株洲应用体系。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稳定的数字化服务。

(九)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才支撑。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支持与鼓励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5%,高新技术企业发展200家,五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超过1万项。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建设具有领先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株洲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坚持优先发展,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特色发展高中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统筹发展终身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优化教育布局,推行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水平。

(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贸易,加大招商引资。

第四篇:《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要》

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要

十二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科技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第二大城市和美好新家园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第一篇 科学发展 迈上跨越发展新征程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略)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略)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综合实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40000元,财政收入达到290亿元,在全省和西部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结构调整。军民消费率逐步提高,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得到巩固。工业主导地位强化,服务业发展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3:48.8:33.9调整为2015年的11:54:35。“2+4”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化率力争提高到50%。

科技创新。科技城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科技城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

城乡建设。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城市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六个绵阳”建设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多功能复合的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就业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省要求。“森林绵阳”建设有序推进,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0%。地质灾害治理取得重大进展,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科技城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有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拓展,招商引资取得较大突破,引进若干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水平明显提升。

第二篇 创新驱动 实现科技城建设战略性突破

第四章 优化科技城总体布局

按照“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强化联系、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打破区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园区发展,加快形成以科教创新区为支撑、以高新区、经开区为产业功能区的“一城三区”科技城空间发展新格局。

第五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整合产学研资源,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集聚科技 3 优势资源,聚焦科技优势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科技城自主创新能力。

第六章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做大做强一批创新型企业。制定企业成长培育计划,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业化模式。加快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对具有市场潜力、拥有核心技术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土地、资金和研发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自主创新产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第七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对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的体制环境。

第三篇 调整转型 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第八章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和汽车及零部件两个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食品及医药、冶金机械、化工及环保、材料及新能源四个产业集群,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第九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挥国家科技城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结合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有序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梯度接续的产业框架。

第十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科技、信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层次,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增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到201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5%。

第十一章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以优质粮油、优质种子、优质商品猪、特色蔬菜和特色林业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农产品加工、农村市场流通和农业科技服务三大体系为支撑,集中力量打造“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

第四篇 统筹城乡 巩固提升四川第二大城市地位

第十二章 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

大力建设中心城区,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优化城区路网系统,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区。

第十三章 完善都市圈城镇体系

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一体化发展,带动外围城镇发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以中心城区为龙头、重点城镇为支撑、点面结合的城镇体系。

第十四章 加快现代新村建设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推进现代新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第十五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城乡互动、各具特色的四大发展轴带,加大对民族地区和山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五篇 民生优先 建设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

第十六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一批重大标志性、支撑性项目,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四川第二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十七章 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建设“和谐绵阳”。

第十八章 推进灾区发展振兴

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大力推进灾区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新家园。

第六篇 绿色引领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九章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

坚持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二十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增强环境质量指标的约束性,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二十一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提高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第二十二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整体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七篇 改革开放 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第二十三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创新对外开放方式,利用国家科技城的城市名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开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密切同沿海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

第二十四章 拓展区域经济合作

以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配套发展为重点,强化与成都都市圈和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的分工协作,深化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第二十五章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坚持要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最大程度地激发内生创新活力,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

第八篇 凝聚力量 实现发展宏伟蓝图

第二十六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加强规划衔接。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市级专项规划,细化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各县市区要切实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战略意图,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区域特色,编制实施本县市区发展规划。加强规划间的协调与衔接,确保在空间布局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明确责任分工,通过重大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

第二十七章 完善规划评估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中的中期评估。通过对完成情况的跟踪分析和预测,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需要对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调整时,市人民政府要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建立规划实施的考核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第五篇: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规划实施

规划实施

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必须发挥政府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引导和保障作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必须把握好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重点是建立健全“四个机制”。

一、建立健全政策配套机制

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运用公共资源配置手段,制定实施好公共政策,给市场主体以正确导向,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积极引导市场需求,注重改善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优化投资结构,调整外贸促进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确保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合理调控土地供应,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加强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调控,合理把握土地开发和投放时序。加强政策协调落实,适时出台一批重大的经济社会政策,形成对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建立健全规划衔接机制

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通过专项规划、街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发展计划的系统联动、分解落实,形成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加强与城市设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互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规划,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配套编制和实施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街域规划,提出具体、明确的或分期实施计划。编制各级各类规划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

三、建立健全项目落实机制

突出重点,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建设、促进民计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实施好一批起到关键作用的重大项目,跟踪项目进程,加强考核,确保重大项目如期推进。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做到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开工项目抓建设、竣工项目抓达产、储备项目抓前期。按照高端高质高新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按照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要求,每个项目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地域。

四、建立健全实施管理机制

健全责任制,加强考核评价和民主监督,动员和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确保规划分阶段有效落实和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把规划与有关建设计划、各类行动计划以及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政府各部门要将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计划,完善评价机制。经济和社会牵头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各有关部门要跟踪分析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向区政府报告。在规划实施的中期,要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对本规划修订时,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

下载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