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本毕业论文 云南富源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6:3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本毕业论文 云南富源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本毕业论文 云南富源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区本毕业论文 云南富源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云南富源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

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考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需要分析当前该国所拥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撑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变化趋势。

关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条件、机制和准则为据,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在国

家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各要素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系统分析和评价综合国力及各分力水平,对比分析并找出不足,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实施方案,以期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达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显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

我国人口基数大,今后十五年还将增加近两亿人口,这对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个经济建设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总之,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

第二篇:打造休闲农业乡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打造休闲农业乡村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阜康市三工河乡三工村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在阜康市南部层峦叠嶂的天山峡谷中,深藏着一个美甲天下的高山湖泊——天山天池。天山天池是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博格达峰生物圈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和生物圈计划,建立了博格达峰“国际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保护网络;1994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5A级风景旅游区。

一、三工村休闲农业基本情况介绍

阜康市三工河乡三工村位于美丽的天山天池风景区内,行政面积46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68.7万亩,分别由花儿村、阔克胡拉村、骏马村、蟠桃园、大平滩等五个自然村组成,其中:阔克胡拉村、骏马村、蟠桃园、大平滩位于天山天池黄金走廊三工河谷内,人口285户957人,哈萨克族占全村人口的97%。劳动力562人。现有旅游景点11处,其中:休闲农业观光5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4处、探险游2处。

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政策创新、产业推动”的新思路。重点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以高新科技为引领,以乡村旅游为拉动,以农牧民致富为核心,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一个有机组合的现代农业孵化基地。并以打造现代农业孵化基地,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新型农牧民培训基地,绿色食品工业园,新型农牧民社区五大功能为宗旨。

2010年牲畜存栏1.2万头只,耕地3800亩(其中林果业耕地面积1050亩),三工村休闲农业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有天池、西小天池、东小天池三个高山内陆湖,水域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自2005年阜康市实施三工河谷综合整治牧民定居以来

开始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功能作用不断完善。

二、三工村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

1、规划建设情况

三工村内高山与湖波相互交错,乡村水域、高山白雪、草原农田自然分布,形成典型的西部绿洲景观。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示范点着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开发系列观光、休闲农业、生态度假产品及商务休闲产品,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形成有别于其他景区的独特风光。

三工村主要分三期规划建设。一期已建成蟠桃园、苹果采摘园、骏马村风情园、阔克胡拉风情园、生态美食园、民族手工艺品体验区、汗王宫博物馆、QQ牧场等;三工村二期项目建设涵括五星级酒店、高级会议中心、高山攀岩体验区;三期将建成乡村休闲风情园、养生居住区、万亩林果采摘体验园等休闲体验游览项目。

总投资达2.5亿元的高山滑雪场已建成,汗王宫才艺展示大厅也已使用。同时,结合实际,注重特色,完善设施,建设建设农事体验园、拓展中心等设施,让大家参与到农事体验中来,切身感受农业的魅力,在广大游客中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2、三工村经营服务状况

三工河乡三工村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品推广等还待进一步深化,据不完全统计,三工村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30万元,接待游客60.4万余人次;实现利润577万元。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旅游产品的不断健全,预计今年可接待游客7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00万元;2012年可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00万元;2013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

三、三工村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式及成果

三工村的农业发展方向主要是依托天山天池国际旅游文化品牌,带动以体验牧民生活、领略哈萨克族文化,参与农牧业生产的休闲农

业,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以高新农业技术为引领,建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三工村内建成了林果采摘园,与新疆农学院果树研究所、新疆阜康高等职业中专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利用大平滩130亩果园开展了多种苹果、草莓类种植示范工作。与新疆畜科院利用大茂养殖场开展了萨福克肉羊胚胎移植实验、小尾寒羊与萨福克杂交生产性能提升实验。三年来,该村合作承担农业科技项目9个,农业高新技术5项,现已基本完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这些农业科技项目的运用,为农牧民提供了有形的示范,提升了三工村农业科技水平。

2、以地理优势为依托,重点发展多元性休闲产业。三工村在2005年实施三工河谷综合整治牧民搬迁定居以来,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原则,有序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对花儿沟的万亩人工喷灌饲草料基地进行整体打包流转,结合天池旅游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了新天国际滑雪场旅游经营项目,并已投入使用。结合花儿沟万亩喷灌草场和生态观光游村庄建设,开展了绿地认领,建立桃李杏采摘园;重点发展以一家一户散养七彩山鸡、红嘴雁等特禽养殖,依托天山天池旅游消费群,建立特色养殖观光体验园,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利用现有草场,发展早冬羔和牛羊育肥,建立了畜产品精加工区,大力扶持现有的养殖合作社,将哈萨克传统美食,如奶圪垯,驼奶、马奶、熏马肉、风干肉等将进行产业化生产、精品包装、礼品上市,打造有机、绿色食品品牌,占领了天山天池旅游商品市场,改变以往自然放牧的传统畜牧方式向现代畜牧方向发展。利用现有瑶池蟠桃园的蟠桃,大平滩苹果园,建立了蟠桃、苹果、草莓等4处百亩连片采摘园,借助每年一届阜康市蟠桃节,在每年四月举办桃花节。依托已形成的瑶池旅游专业合作社和天池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好阔克胡拉村、骏马村、花儿沟牧民新村,发展旅游服务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实现了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3、依托独特的村容景致,发展旅游产业。三工村地处国家著名5A级景区,新建A级景区2个,星级农家乐5个,成规模型的旅游经营场所24个。2006年投资1600万元在上天池主景区的主要道路S111线24千米处,修建的两个民族风情园,进园经营户有103家,在主要地段安装了标识标牌、路灯、修建了大型客车的停车场,添置了16处人文景点,增设休闲体验设施3处,新建了800亩李果园,安装了水净化设备,新建林地700亩,安装旅游环保厕所38位,完善了民族风情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达到了通讯设施畅通;并严格按照消防、救护等要求每户经营户配备了安全设备,举办大型安全演练活动6场次;对经营户的客房、餐厅、卫生设施等场所实行定期年检,达到了当地环保要求,日接待能力5100人;同时,引进大漠土艺馆修建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中亚地区首家哈萨克汗王宫和历史博物馆,修建民族体育娱乐场地3处,项目的实施为世界了解哈萨克族民族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4、以展示展销促进宣传推广,做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按照农业关联度、农牧民参与度、文化渗透度、艺术感染度的要求,建立了在骏马村建起了150亩高标准的果蔬天地(无公害基地),种植了樱桃、葡萄、蟠桃、圣女果、水果黄瓜等果蔬,开展了游客生态田园游。

四、切实保障农牧民利益,推动新农村建设

1、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不打折扣地兑现给农牧民。我们将农牧民手中的土地流转给企业,但国家给农牧民享受的草场禁牧补贴等惠农政策,还是按照原先各户耕地承包面积全都让农牧民享受,企业不占一分钱。

2、提高农牧民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三工村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现代农业,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进行生产,或以农牧民入股的方式进行规模经营,市场风险由合作社承担,农牧民的收益不会受到影响,会保持相对稳定的收入。

3、将农牧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围绕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农业,三工村将逐步形成“试种--规模化经营--精加工--市场”的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区内现有农牧民将会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同时借助旅游服务业,直接解决三工村一大批农牧民就业。三工村通过多渠道对核心区农牧民开展了就业培训,积极做好将农牧民转变为餐饮服务培训就业工作,目前三工村已经解决800多名农牧民就业,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从三工村建设前的6320元增长到目前的9800多元。

4、、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我们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牧民定居新村规划建设220户,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新村位于S111线两侧,交通便捷,出行方便。同时,房屋结构科学合理,柏油路、自来水、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卫生院、幼儿园、上下水处理等配套设施齐全。这些将会从根本上改变牧区以前那种简陋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下一步发展的做法

1、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围绕优质鲜食玉米、特色林果等区域优势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通过示范、展示、参观学习等手段,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2、以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为推动,促进三工村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通过现代农业的拉动,以三工河乡三工村为基础,将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高度结合,打造“新疆首个低碳乡村旅游地”,以广泛应用太阳能和水力发电、中水利用、循环利用等技术,减少碳排放。进一步完善三工村农业生产、旅游度假、生态人居的三大功能,打造集农产品生产、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户外运动、商务会议、养生居住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休闲旅游区,利用天山天池得天独厚的条件,投资建成五星级度假村,形成以生态农业为运营基础,以旅游观光、乡村体验、田园度假为提升,加速旅

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争创“五A”级旅游区。

根据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结合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和“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保护耕地”的要求,编制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规划,促进农家乐与产业布局、人口集聚、新村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在规划的引领下,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休闲农业的发展中,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技能。重点加强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接待礼仪、游客服务等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更新发展观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积极引进农艺师、策划师、营销管理、经营、公关礼仪、导游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大力培训从业人员,努力提高管理技能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把从业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软设施建设来抓。

第三篇:浅谈黎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黎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 要] 通过分析黎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构建了黎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为黎平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黎平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战略分析

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我县的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两者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文明素质,以及提升村政的民主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上完全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这种联合开发、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整体优化求发展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

黎平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根据黎平县旅游局制定的规划,“十一五”时期,黎平县农业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2亿元。在此期间,全县农业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8%,带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累计人均增加收

入280元;每年新增农民旅游就业2000人,累计增加农民旅游就业10000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达到10万人以上。面对新世纪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机遇,黎平乡村旅游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黎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黎平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面,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东南面与湖南靖州、通道县及广西三江县交界,西南面与榕江、从江县毗邻,东北与剑河、锦屏县接壤。全县国土面积444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3086个村民小组,是贵州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

黎平县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黎平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黎平的旅游资源由自然山水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历史人文旅游组成。旅游景观,有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跨度最长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和风光旖旎的八舟河风景区;有被誉为原始林海和竹海的弄相山森林和太平山楠竹林等,楠竹蓄积量居全省第二位。人文景观有肇兴鼓楼群、黎平会议会址、堂安生态博物馆、东门翘街古建筑群等,还有被誉为东方艺术奇葩的侗族大歌、琵琶歌等,有巧夺天工的溶洞群和有惊无险的侗乡第一漂——西园十里漂流,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于一体,是贵州东线旅游精品线的重点地区。民族节日活动有斗牛、摔跤、踩歌堂、吹芦笙、抬官人和祭萨等等,几乎遍及全县各

地。黎平民族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形式斑斓多姿,主要有民族歌舞文化、民族习俗风情文化、民族建筑文化、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到目前为止,黎平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和“成郊观光型”等。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6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98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750万元。2007年“五〃一”黄金周肇兴景区接待游客17599人次;“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34077人次。目前,仅肇兴侗寨就有旅游接待宾馆、饭店、招待所24家,能满足日接待游客500人次的需要;同时寨中还设有酒吧6家,旅游工艺品店28家。2003-2007年,四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5.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7.83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65亿元。截至2008年,全县已经陆续发展特色旅游乡镇6个,旅游专业村22个,农家乐55个,直接安臵就业人员5000余人,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总体来看,黎平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来看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二、黎平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黎平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以来,确实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产业规模狭小。

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黎平观光农业规模狭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没有形成旅游网络,旅游景点和支线分散,科技含量

小,产出效益模式不明显,整体观赏性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一般都比较偏僻,这就要求在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问题,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公厕供应等。要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又追求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3)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4)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

黎平目前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行为的层次较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农业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5)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对市场和品牌营销缺乏概念研究

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

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概念模糊,产品缺乏品牌,欲“土”重“洋”,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新农村建设下黎平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需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

1、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有序发展。

黎平县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乡村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县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在民族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也要不断改善基础条件,深挖民族民间文化,为早日建立全县完善的旅游网络作好铺垫。

3、因陋就简,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发展乡村旅游,资金来源是个关键。因此,广开财源、广集财路十分重要。但是,发展乡村旅游决不能东施效颦,与城市攀比,好大喜洋,以金钱铺路。笔者认为,“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应该因陋就简,就土避洋,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旅游旅馆为例,可利用乡村民居形式,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民房草舍、山中古寨,林间幽禅,只要安全卫生,都可利用作为旅馆。在湖荡水网地区,亦可憩息于船楼舟棚之中,水上住,水上吃,水上玩,戴斗笠、披蓑衣、摘野果、采鲜菇等,耗资不多,受益可观。在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中、亦应以土为本,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如野菜昆虫、江鳅山鼠等可作美味佳肴,草堂竹亭、竹栅栏、草径石道、独木小桥等都可体现乡村风貌。

4、建设生态新农村,追求和谐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

(1)注重原生态新农村建设。

黎平乡村旅游应该重视本地区原生态形象,追求真实,提倡先生活后生产,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 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2)走绿色新农村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但是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重点民生工程的投入。包括完成新建农村饮水工程等,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和可再生能源。

(3)培育新型农民。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一系列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设新村镇,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

5、发展乡村旅游强势品牌,培育特色新农村。

黎平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高起点,大手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黎平县乡村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包装乡村中最本质、最亮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元素,重点包装提升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突出本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黎平可以借助旅游景区的市场性,着力打造世界之最的的高屯天生桥、侗乡之最的肇兴鼓楼群、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黎平会议会址、独特的民族文化,风光迷人 的八舟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弄相山原生态天然森林、西园十里漂流等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产品,深入调研分析,对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给游客。

6、延伸产业链条。黎平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考虑,乡村旅游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挖掘黎平乡村旅游内涵,找到黎平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延伸品牌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发展中,运用乡村旅游树立农村品牌,进行经济运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黎平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黎平统计年鉴

[2]韩也良:旅游生态、生态旅游与中国乡村旅游[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1~3

[3]邓映红: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龙源期刊网 [4]唐代剑 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田园季风--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

第四篇: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毕业论文

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 要]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任务。而信息化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江西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江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两大战略性趋势:一是主要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引发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文明,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乃至价值观念。二是主要从资源和环境角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以往发展过程与行为后果的冷静反思,体现了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与目标模式的理智抉择。

一、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多集中于传统意义上人口、资源与环境,沿袭物质能量的条件和方法。在信息时代,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信息化有效减低资源、能源消耗,减轻物流、人流负担,具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先进的智能工具,提高物质能量开发利用水平,开发新资源,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社会效率,减低环境污染,使许多悲观难题迎刃而解。因此,信息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级阶段。

以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为标志的信息化道路,通过高质量信息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介入,在提高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能力的同时,保持改善生存环境,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信息化程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江西信息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缺乏整体规划的宏观调控,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脱离社会经济基础盲目追求高速化倾向;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硬轻软,开发利用能力薄弱,忽视信息化空间布局,导致信息化发展失衡,整体效益低下;由于处于信息化初期,较少考虑信息化本身产生社会危机和环境问题,缺乏超前意识和预防措施,存在传统工业悲剧在信息社会重演的可能。因而,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江西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首要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指导信息化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前沿,教育信息化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教育信息化的使命和作用,及时进行观念的更新和策略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帮助江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以江西高校教育信息化为例来探讨江西信息化建设。

二、江西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以教育信息化为例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

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回首过去的几年,江西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基本延续着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这主要体现在:

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错位,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畸形,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资源与人才培养仍然是普遍现象;

2.教育信息化无用论甚嚣尘上,其应用仍然主要停留在信息技术课、应付学校等级评比检查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都没产生本质性、大面积的影响,缺乏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动力;

3.教育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进化式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大量资金的浪费状况之中;

4.各种教育信息系统由于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不够,系统之间彼此隔离,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不能进行互联互通,导致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5.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一直以来都在已有的教育体制、组织结构下进行,只做局部优化,但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必然要求教学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实现优化和变革,要求在更大的组织范围内产生影响,然而一旦触及固有的组织关系、结构就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信息化的相关改革便往往不了了之。

这种教育信息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使江西信息化建设步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三、走出江西信息化发展的困境

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一个行业的成熟,绝不仅仅是满足当前浅层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应用创新,推动行业业务模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更高效率地运转。假设微机行业只停留在最初做一些简单计算的层面上,没有后来的电子办公、大容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媒体娱乐、网络应用等推动行业发展的革命性应用,那就不会有现在的PC产业。教育信息化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只有能够真正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和管理的变革,真正推动管理与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提高,才会有持续的需求。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意识,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忽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技术与教育实践互相脱节,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没有形成;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长期规划,过于关注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进行思考,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

我们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了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借用其生态观和系统观,构建了学校信息生态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认为,通过对教育信息生态内涵的解析,有助于启发解决江西高校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新思路。

1.对教育信息化工程进行系统化规划。学校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社会监督等多个角色组成的人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课室环境、办公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那么教育信息化要对该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影响,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

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机构变革、标准架构、应用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并要把关注点从技术、硬件环境转移到人及其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从而使教育信息化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

从系统观点出发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的变革问题。“重硬轻软”的现象会阻碍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发展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何该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硬件方面的投资效果往往最显著、快捷,而软件、应用、培训等的投资则往往见效较慢且不易评估效果。如果不以系统观点对教育信息化进行长期的规划,仅从短期效果来衡量,则很难真正改变教育信息化投资“重硬轻软”的现象,很难为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技术培训、运营服务、标准研究等投入充足的资金。在系统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物质环境网络、实践网络产生变化,人的网络也必须改变。因此,实现组织机构的变革将不再是一件难上加难而又无法预料的事情了。可以通过硬件环境建设、核心示范性科研项目启动去带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初步组织变化,在示范性项目中逐渐促进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更广范围内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最终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2.教育信息化要真正以“人”为本。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人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系统的“关键性物种”,而人的发展则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信息环境下,如何使用技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是否能恰当地使用甚至判断技术运用能否对教学的效果带来影响等的决定因素都是教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决定了这个系统是否是一个动态、开放、多样的系统,决定了“技术”能在该系统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决定了这个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将能如何实现。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先进的技术不是主角,主角应该是有开放教育理念的教学人员。

3.促进技术在教育中的“消融”。教育信息生态强调“多样性”和“情境性”。也就是说,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样的群体元素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普通传统教室,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络教学资源和粉笔黑板,网络社区和真实的班级社会并存,这些不同的角色和群体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生态学中所说的“栖息地”,多种角色和群体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彼此不断调整和适应。同时每一个群体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情境,从教育信息生态“多样性”和“情境性”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诸如“教育信息化是否就是要用电子文稿代替粉笔黑板、是否就是要用网络代替教师”的质疑——教育信息化并不意味着技术万能,并不是要完全颠覆传统学校,也不是要追求最新最好的技术,合适的、恰当的、能促进教育信息生态核心价值实现的技术才是最好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提出“让技术回归教育的幕后”,“影

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4.适应教育信息系统动态进化与互联。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内部都努力保持平衡。但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又必然处在不断的动态演化中,它允许新事物的进入,在与系统内部原有元素互相适应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毕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要实现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就需要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在较小的成本下实现软件的升级;在不同的教育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强调以服务为基本粒度的、功能之间松散耦合、新的系统架构方便低成本的软件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并在监管机构、标准研究专家、从业人员、产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保证各种教育系统采用的通讯数据格式符合统一标准、通讯方法与平台无关、通讯机制足够简单安全,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整体聚合,推进管理与教学的整体优化。

5.突破体制制约,实现学校组织结构优化。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的应用,会触动现有教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必然要求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通过促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来逐步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实质仍然是“教育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信息化”上做文章,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同体制、制度、应用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的问题。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现代教育管理,还必须要有管理理念、技术规范、基础数据库、安全体系、人员和制度的突破,要处理好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流程调整、利益格局调整所带来的与现行体系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江西要构建一个健康的教育信息化市场,首先就需要打破目前教育信息化采购与使用分离的现象,要让教学实践的使用者直接参与采购选择,这样才能促使教育信息化的从业企业追踪一线教学,能在开发的产品上实现“以应用为本”;其次,教育信息化市场要真正实现以“市场为主”而非行政力量的参与干涉,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广泛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形成企业之间互相合作的产业链,打造大型诚信的教育信息化企业。

江西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涉及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各种因素,含义远超越发展信息产业本身,因此必须从社会全局高度统筹规划、逐步实施,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协调多方关系,注重整体功能,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加强信息化质量潜力的建设,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启贵,李建阳.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J].中国电算化教育,2005,(11).

第五篇:刘孙丹——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修改稿)

低碳经济背景下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刘孙丹,雷冬梅,杨伟伟

(云南财经大学 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矿业而论,低碳型矿业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云南矿业是“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基于云南矿业的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寻求最优开采率、发展矿产资源的深加工、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增加集约程度、促进矿产资源多元化利用、促进废物资源化等方面。其中,要特别关注尾矿的资源化利用、矿山生态环境的植物修复及煤炭资源的清洁生产。

关键词:低碳经济;矿业;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云南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141(2012)02-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Mining Industry

in Yunnan under Low-carbon Economy

LIU Sun-dan, LEI Dong-mei1,YANG Wei-wei

(Institute of Land and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China)

Abstract: Low-carbon economy was a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with low energy, low pollution,and low emission as its main features.On this background,the development of low-mining wa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urrent mining industry.But at present,Yunnan mining industry was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high consumption,high emissions,and low utilization”.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limiting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mining industry,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unnan low-mining werr put forward, such as finding the optimal exploitation rate, developing the deep processing of mineral resources,adjusting enterprises structure,increasing the intensive level,promoting diversified usage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waste recycling.Among them,special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mine tailings, phytoremediation, and clean production of coal.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mining industry;limiting factor;sustainable development;Yunnan **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更倾向于低碳经济的竞争,即环保、节能、[1]低排放、可持续的经济竞争。矿业是指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地质勘查业和提供矿产资源原

料的矿产业。而低碳型矿业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

[2]下发展低碳型矿业,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及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

学者对低碳经济背景下相关产业的转型进行了研究。如余新华等提出发展低碳型农业的措施,[3]但只是发展低碳型农业的一部分,还需深入研究;杨继贤等探讨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

[4]的发展趋势及煤炭企业发展的相应对策,但仅重点讲述了煤的发展情况,未涉及其它能源;

[5]龚兴祥针对整个中国的矿业发展,论述了目前矿业发展的问题及发展低碳型矿业的措施,但针对性不强。低碳型矿业发展措施应结合特定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目前,以省域为尺度的低碳型矿业研究还较少。

[6]云南作为矿业大省,矿业在云南省年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已达到30%-40%,并已成为

云南省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云南消费需求、创造就业机会及发展相关产业起着十分重要的收稿日期:2011-12-11;修订日期:2012-01-1

2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ZC065M);云南财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云南典型矿区健康与管理分析”。

第一作者简介:刘孙丹(1986-),女,四川省宜宾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生态学。

通讯作者:雷冬梅(1979-),女,福建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及恢复生态学,土地生态学。

作用。但目前云南矿业的发展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与低碳经济理念相悖,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试图在总结低碳经济特征的基础上,以省域为尺度分析云南矿业的现状,针对云南低碳型矿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云南低碳型矿业的转型提供参考意见。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低碳型矿业的必要性

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一词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全球气候的背景下提出的,围绕二氧化碳(CO2)减排问题而出现。1997年《京都协议书》指出,CO2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占70%。此外,还包括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始系统讨论低碳经济;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率先在政府文件中提出“低碳经济”

[7]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即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发展低碳型矿业的必要性

全球及我国矿业发展概况:矿业包括矿产勘查(找矿)、开采(矿山)、选矿(选厂)、冶炼(冶

[2]炼厂)和加工(材料厂)5个环节。选冶过程是产生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加工过程是矿业末

梢污染来源。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1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再创新高,达到306亿t,比2008年(293亿t)增长了约5%;煤炭仍是碳排放量最大的来源,占总量的44%;发

[8]达国家的碳排放量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矿业的不断发展,因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

[9]用,使CO2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2010年全球矿业总体上处于快速反弹后的剧烈震荡期。主

要表现在:勘查开发投入增加;矿产品生产快速恢复后增长趋缓;矿产品贸易增长;相关能源原材料价格反复震荡,铜、金价格创历史新高;资源消耗量大;矿山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矿产资源开采的价值远低于环境价值。目前,我国矿业发展仍依赖于资源的过度消耗。早在2005年我国就已成为第一个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个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消耗世界约50%的水泥、35%的铁矿石、20%的氧化铝和铜,但创造的GDP却仅占世界的4%。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会威胁到资源、生态和环境安全。2009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343857万t、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277.5万t、工业废

3气排放总量436064亿m、SO2排放量2214.4万t、粉尘523.6万t、固体废弃物203943.4[10]万t,发展低碳型矿业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矿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发展低碳型矿业的必要性:1)减少环境污染需要发展低碳型矿业。矿产资源的开采,不论是露天还是井下开采都会在选矿和冶炼等过程中排放大量液态、固态和气态废弃物(“三

[11]废”)。与传统矿业相比,低碳型矿业能有效减少“三废”的排放量,改善矿区环境状况。

2)实现资源最优利用需要发展低碳型矿业。传统矿业发展模式主要以过量消耗资源为依托,使资源基础被不断削弱。低碳型矿业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消

[12]耗。3)提高环境-经济效益需要发展低碳型矿业。传统矿业环境成本大、经济效益低,低碳型矿业发展可减少因环境破坏而导致的修复与维护成本,提高因减少消耗、充分利用资源

[13]而带来的经济利益。云南发展低碳型矿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2.1 云南矿业概况

[11]云南矿业的主要特点为:1)矿产企业多。矿产企业情况见表1。全省矿业职工约31.90

万人,从业人员达100万人;2)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云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种类丰富,[14]保有储存量在全国乃至世界矿业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云南主要矿产资源统计见表2;3)矿

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大。2009年云南有色金属矿业总资产投资826.3亿元,主营业

务收入630.5亿元,利税44.2亿元,利润16.5亿元

规模分级

企业数量(家)

所占比例(%)大型 12 0.18 中型 30 0.46 [14]。小型 6500 99.36 合计 6542 100 表1 云南省矿业企业规模结构

表2 云南省主要矿产资源统计

矿种

铅矿

锌矿

锡矿

铂族金属

银矿

铜矿

镍矿

锑矿

锰矿

煤炭

磷矿

金矿

铁矿 分布位置 滇西、滇南 滇西、滇南 滇西 滇中、滇西 滇南、滇东北 几乎全省 滇南 滇东南、滇西 滇东南、滇西北 滇东、滇南、滇东北 滇中 滇西、滇南 滇中及昆钢附近保有储存量 531.94万t 1899.49 万t 125.24万t 77.85t 1.16亿t 695.05万t 69.58万t 27.09万t 3600万t 239.28亿t 31.86亿t 52.99亿t 21.76亿t

2.2 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云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矿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低碳型矿业的发

[5]展。主要制约因素有: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产品结构、规模结构

等。从产业结构看,云南矿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结构不合理。大型企业12家,中型

[14]企业30家,小型企业6500家(表1);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有色金属产量达215.8万t,而深加

工部分约只为有色金属产量的27%,其余以金属锭产品出售;三是规模结构不合理。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的滇中、滇东地区勘查程度较高,滇西勘查程度低,甚至有空白区;供早期开发利用

[15]的铜、铁、锰、煤、磷等勘查程度较高,近期发现的铅、锌、银、铜、稀土等勘查程度低。

2)资源回收率、综合利用率较低。目前,云南多数有色金属矿山采矿回收率60%-70%、选矿回收率约70%-80%、冶炼回收率约90%-95%,采、选、冶综合回收率仅40%-50%;综合利用率平均约为55.8%,部分不足10%。一些难处理矿物综合回收率多在10%-30%,如兰坪金鼎锌业公

[6]司目前的铅锌矿采、选、冶综合回收率仅为25%。3)环境污染严重。全省有色金属在采、选、冶过程中有50%-60%的废渣、废水进入环境。如澜沧江水系的主要支流沘江,由于上游兰坪铅锌矿无组织开采、堆放,使其水质严重恶化,总铅平均浓度0.077mg/L,最高浓度达

[16]0.177mg/L;总镉平均浓度0.0154mg/L,最高浓度0.0409mg/L,严重超标。以低碳经济为导向促进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优化产业结构

寻求最优开采率:最优开采率是为了保证矿山开采规模与矿产储量规划相适应,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矿开采不足会影响后续加工,所以应对原矿开采进行合理预计,寻求最

[17]优开采率,实现矿业持续发展。最优开采系统为:H=PYt-c(Yt,Xt)-WYt。式中,H为净效益现

值;P为资源单位价格;Yt为t时的资源开采量;Xt为t时之前的资源开采量(存量);c(Yt,Xt)为t时的资源开采量与t时之前的资源开采量(存量)总成本;W为资源开采量变化单位的租金或使用费。

发展矿产资源深加工:深加工指已形成的商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次制造,使其更具价

值。云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锌、铅、锡、铜、锗及稀贵金属资源优势显著,产量年年上升但深加工程度低。如锰矿开发中加工成锰粉的仅18 %左右,加工成锰铁的约2%,其余

[6]80%锰矿均以矿石销售。初步统计,金属只要加工成常规材料,即板、棒、管、线、型材即

444可增值30%-50%,即100×10元的金属可增值130×10-150×10元,同样吨位的金属其价

值较高。如果不采用此法,要增30%-50%的销售收入就要相应增产金属量30%-50% ,这是不

[18]容易办到的。

调整企业结构,加强集约程度:1)企业内部整合,走集团化经营道路。以母公司为基础,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合资、合作或股权投资等方式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独立企业法人联系在一起。集团化经营能实现资源共享,节省成本和费用;优劣互补,提升企业运作和管理效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2)强强联手,实现矿业战略合作。强强联手包括跨行合作和行内合作。跨行业合作是云南矿产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有效途径。如昆钢集团与红塔集团联合组建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以期建成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一流的年产400万t铁矿的云南第一铁矿厂。行内合作可改变云南地矿企业多,但分属多个系统的现象,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公司,可分担风险,实现资源、人才、资料、利益共享。如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地矿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华西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和迪庆藏族自治州投资公司联合勘查开发迪庆普朗铜矿,打造大型矿业基地。

3.2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促进资源多元化利用:1)改变资源利用的单一性。目前云南资源利用以煤为主,应大力发展油、气等燃料的利用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东南亚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开发可

[19]替代的清洁燃料。2)“贫富矿”合理搭配利用。一是按时期规划。在前、中期对富矿进行

开采,后期对贫矿进行开采;二是按开采量规划。规定某一时期的贫、富矿采矿量比例,同时积极探索鼓励贫矿资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性政策,研究探索开发利用贫矿资源的投融资新体制、经营管理新机制和有关经济政策。

促进废物资源化:废物资源化是指利用现代综合技术,使矿业开发过程中的传统废物成为新的资源。废物资源化一般包括以下情况:1)从废物中回收有用物质,如从粉煤灰中提取微量黄金;2)使废物产生能量,如用废弃的煤矸石发电或造气;3)将废物作为某种替代材料,直接或间接被利用。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6家中型以上国有矿山固体废弃物历年累计产生量

22为35564.8万t,土壤侵蚀总量2160万t,侵蚀面积11265.1hm;矿山占地总面积19733.2hm,2222[16]其中占耕用地1344.8hm、林地1520.3hm、草地2473.1hm、其它土地14395hm。尾矿资

源化利用是实现云南低碳型矿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尾矿中含有如石英、云母、金属氧化

[20]物、贵金属、稀有金属等多种矿物,以及锌、锰、铜、铁、磷等微量元素。云南个旧是我国最大的锡矿基地,仅其20多个尾矿库中的尾矿就达2亿多t,其中含锡20多万t、铅200

[20]多万t、铁3000多万t,所以尾矿的利用会直接影响矿业的发展。其主要措施有:回收尾矿

[21]中的石英砂,尾砂可制备胶凝材料,部分替代水泥,提高水泥的应用性能;对尾矿进行再选、[22,23]用尾矿做建筑材料或采空区填充料以及开发尾矿综合利用的高附加值产品等。

3.3 恢复及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目前很多矿山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尾矿直接排入河流、水库、湖泊等,使地表水、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造成了土壤不同程度的盐碱化或酸化,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云南低碳型

[24][17]矿业的发展。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以植物修复技术为最佳,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生

态环境、不会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既可净化空气和水体,又可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其原理是利用植物及其根系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吸收、积累或降解和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此外,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其法制建设。针对严峻的矿业环境现状,云南省应结合本省实际,在已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基础上,抓紧制定专门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矿业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明确

责任,加强矿业环境保护监管力度。

3.4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要求对各个环节

[26]实行全程控制,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资源利用,控制污染产生。发展低碳型矿业,清洁生产

[16]尤为重要。云南矿业因资源结构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依赖煤的使用,所以煤的清洁生产对

其发展低碳型矿业至关重要。煤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为:1)提高原煤入洗量。入洗量的增加能改善煤的质量、节省运力,提高减排效益;2)将煤制合成天然气。天然气是低碳优质能源,最终利用率高;3)煤基多联产。该方法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且具有长远发展战略方向的新能源概念。以煤气化为龙头,煤气净化后用于电力、化工产品、供热、供气的联合生产。煤基多联产最大特点是可实现能量、物流量的梯级利用,如将CO2捕集技术汇入其中,则基本上可

[27]实现零排放。

参考文献:

[1]徐亚同,刘伟,张秋卓.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杂志,2011,33(2):81-85.[2]马志科.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4):27-29.[3]余新华,乌东峰.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探讨[J].作物研究,2010,24(4):232-236.[4]杨继贤,何迎庆,张秀云,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发展趋势及煤炭企业对策[J].中国矿

业,2010,19(8):54-57.[5]龚兴祥.发展低碳矿业之我见[J].中国矿业,2010,19(5):5-6.[6]陈云,周平.云南矿业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J].中国矿业,2007,16(5):29-32.[7]崔淑娜.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0,(6):34-35.[8]中国能源网.201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新高[EB/OL].http:///show.php?contentid=178732,2011-06-01.[9]闫卫东.2011年全球矿业展望[J].中国矿业,2011,20(1):1-5.[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1]宋焕斌,张兵,朱杰勇.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39.[12]牛晓冬,于克信.基于循环经济下的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8):2.[13]欧玲,沙景华.云南矿业产业经济发展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8,10(1):50-53.[14]云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云南年鉴[M].昆明:云南年鉴出版社,2010.[15]薛顺荣,肖克炎,丁建华.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6,8(6):19-24.[16]王红.云南省矿区生态环境保护[J].云南环境科学,1998,17(2):41-42.[17]董世魁,刘世梁,邵新庆,等.恢复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9-146.[18]于磊,马敏象.云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5,7:15-18.[19]刘益,朱志勇,张云霞.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云南矿业[J].矿业快报,2005,(2):6-9.[20]鞠建华.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解百纳思路[A].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业循

环经济论坛(2007)[C].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5-13.[21]刘志鹏,韦栋梁,王光洪.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可持续研究[J].中国矿业,2011,20(2):17-21.[22]张克仁,赵军伟,郝美英.矿产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A].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

(2007)[C].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20-30.[23]朱胜元.尾矿综合利用是实现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

报,2002,(1):38-40.[24]张树兴,李希昆.云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对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25]

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25]刘芳.湘西州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7):655-659.[26]陈尚本.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矿区[J].科学与管理,2006,(6):107-108.[27]杨明.低碳经济与煤的清洁高效利用[J].洁净煤技术,2011,17(2):1-3.联系电话:***电子信箱:liusundan633@163.com

下载区本毕业论文 云南富源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本毕业论文 云南富源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