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克小学儿歌课堂实施方案
阿克小学儿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中国梦,就是承载着华夏儿女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无限向往的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
儿歌课堂是学生实现成人、成才梦想,树立远大理想的抓手,是打造“三香”校园的载体,是学习国语的基石,是落实“歌唱生活,绽放自我”的重要形式,是孩子们享受童年生活的主要阵地。
打造儿歌课堂,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更高的学业追求、健康的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更好的学习国语。
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默化一个村居,一个村居改变一个城镇。儿歌课堂凭借学校、家庭、社区的互动,承载着教化一方、化物万方的重要使命。
一、儿歌课堂活动理念 儿歌育人,歌唱国语
二、儿歌课堂活动的概念
创建儿歌课堂,就是要以儿歌这种简约活泼、内容浅显、节奏明朗、富有美感的艺术形式,及时反映生活、心境和社会正能量,使孩子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和道德化育,从小树立生命理想、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
三、儿歌课堂活动载体
(一)更快更好的实现国语教学这一目标,是学生能流利的使用国语。
(二)丰富儿歌知识。
借助村委会和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孩子了解祖国、及学校周边、村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四、活动对象 阿克小学全体师生
五、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
2、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活动,由各班主任老师组织。
3、严格遵守纪律。
六、活动内容
主要以学习儿歌和红歌为主,为加强国语水平提供良好的帮助。
七、采取措施
1、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活动开展得活泼、丰富。
2、每周学习的歌曲,学习歌曲的下周星期一进行各班评比,学校教师参与评价,并打分,班会时由班主任组织对所学歌曲的歌词进行考查。
第二篇:小学梦想儿歌课堂实施方案
小学梦想儿歌课堂实施方案
中国梦,就是承载着华夏儿女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无限向往的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
界石小学,始建于1929年,历经八十五载沧桑巨变,现已发展成拥有本部、分部、桂花、武新、附属幼儿园的多校区、集团化学校。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机遇,学校将全力践行“让童年如花绽放”的办学理念,以“挑战自我,一枝独秀”为学校精神,以打造“三香”校园(梅香、书香、心香)为办学目标,竭力开创特色发展、高位发展的办学新局面,共同追逐让每个家庭、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界小梦”。
梦想儿歌课堂是学生实现成人、成才梦想,树立远大理想的抓手,是打造“三香”校园的载体,是落实“歌唱生活,绽放自我”的重要形式,是孩子们享受童年生活的主要阵地。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四次党代会、市委二届四次全委会相关工作部署,按照《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总体方案》的要求,以“做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为主题,借助儿歌载体,吸纳全国儿歌创作、教育精英,着力打造界石儿歌梦想课堂,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更高的学业追求、健康的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默化一个村居,一个村居改变一个城镇。界石梦想儿歌课堂凭借学校、家庭、社区的互动,承载着教化一方、化物万方的重要使命。
二、梦想儿歌课堂理念 以文化人,儿歌育人。
三、梦想儿歌课堂的概念
创建梦想儿歌课堂,就是要以儿歌这种简约活泼、内容浅显、节奏明朗、富有美感的艺术形式,及时反映生活、心境和社会正能量,使孩子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和道德化育,从小树立生命理想、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
梦想儿歌课堂主要包括创编课堂、传唱课堂、书画课堂、表演课堂、实践课堂。教学生学社会的真善美、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人间的正道沧桑,以理想、学业、人格、生活为着力点,激励学生做有梦想、有追求的界小人。
四、梦想儿歌课堂载体
(一)办好社区假期儿歌培训班。
与重庆巴渝儿歌研究会一起,组织校外儿歌办,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寒暑假。
(二)丰富儿歌采风和夏令营活动。借助界石镇政府和社会办学平台,组织儿歌爱好者民间采风活动和儿歌夏令营,帮助孩子了解祖国、重庆、巴南、界石及学校周边社区、村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三)出版“三清”文化儿歌季刊。
与界石镇纪委合作,办廉政儿歌讲座,写反腐儿歌、廉政儿歌,用生动、浅显的语言,传播党中央在十八大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清”目标,每季度为界石镇纪委出版一期《阳光党务》。
(四)打造乡村少年宫特色项目。
借助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创办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儿歌培训班,组织儿歌传唱、书画、表演等兴趣小组,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助推“立德童谣”的发展。
每月出版一份《巴渝儿歌报》和《三香苑》校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创作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立德童谣。积极配合市区文明办,定期面向全国征集稿件,成书成册。今年1月17日,《立德童谣》一书在我校进行了全国首发式,该书获得了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界石儿歌办公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始终成为重庆市文明办再版、续版《立德童谣》的中坚力量。
(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热爱生活,梦想儿歌课堂必须关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鼓励孩子写生活中的真善美,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好事物,始终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爱的教育,善的影响。
(七)开展形式多样的儿歌活动。
集结儿歌专家每学年做一次研讨会、创作会、审稿会,积极协助界石镇举办好儿歌艺术节,通过创编、传唱、书画、表演等形式,丰富儿歌活动,扩大育人范围,教化一方百姓。梦想儿歌课堂是界石小学实现“以文化人,儿歌育人”理念载体,全体界小人需要不断提振精神,群策群力,以进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开创新局面,追逐新梦想。(八)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将儿歌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开设儿歌课,配套儿歌教材,配齐儿歌教师,全面普及和推广儿歌传统文化。
(九)开展儿歌育德课题研究。
成立儿歌课题组,申报和开展儿歌育德课题,积极探索儿歌育德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儿歌育德的独有模式,充分发挥儿歌“立德树人”的作用,努力在传承儿歌文化和打造德育特色上实现“双促进双收益”。
五、梦想儿歌课堂知识链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梦想课堂童谣作品精选。
“女姐”第一还有谁(界石小学2014级6班 熊思睿)尤伯杯赛又一岁,中国战胜日本队。雪芮姐姐是主力,“女姐”第一还有谁。雪芮姐姐真精彩(界石小学2014级3班 朱雨洁)雪芮姐姐真精彩,第一出场对手败。队友齐心获卫冕,雪芮又站领奖台。喜看国旗迎风飘(界石小学2014级5班 石晶)羽毛球,打得彪,杨柳轻摇花儿俏。雪芮姐姐得冠军,喜看国旗迎风飘。
(三)全国立德童谣作品精选。
诚信谣(戚万凯)娃娃草孩子(湖北 林蓝)一诺千金不骗人,草孩子,夜晚时,千金难买好品行。捡到露珠没人知。真诚相待信任多,天亮归还给天空,民风淳朴好温馨。自己腰杆挺得直。
第三篇:克阿女士简介
克阿女士简介
布里几德·克阿女士(Brigid Keogh)美籍爱尔兰人,英美文学博士、西方史硕士、东方史博士、延安大学终生教授。
1909年9月9日,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其父马丁·克阿(Martin Keogh)曾为纽约高级法院法官;其母凯瑟林·艾米特·克阿(Katharine Emmet Keogh)是爱尔兰民族英雄罗伯特·艾米特家族的后裔,她酷爱诗歌,小克阿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6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曼哈顿维尔学院。
布里几德·克阿兄妹十人。他们有的是驰骋二战疆场的军人、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商人、探险家。1929年,她却独自走进曼哈顿修道院做了修女。
“到世界最贫困的地方兴办教育,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献身”是她对上帝最初的承诺;她称自己是“世界公民”。血统、国籍、肤色和语言都无法阻隔她对人类的至爱,她先后在非洲、亚洲创办过七所学校,执教50多年。延安大学是她从事教育生涯的最后一站,整整十年,她为这所大学的发展、壮大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外籍专家”称号和国务院“友谊奖”。
2007年6月1日,布里几德·克阿女士在日本东京病逝,享年98岁。
她的父亲是纽约最高法院法官,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声望;她的母亲凯瑟琳·艾米特则是爱尔兰民族英雄罗伯特·艾米特的侄孙女,她是美国上流社会的的贵族小姐;然而,她却许下了“到世界最贫困的地方办教育”的诺言。
1986年2月27日,她来到中国,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红都延安,在延安大学当了一名老师。这一年她76岁。
76岁的高龄,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了,而克阿却选择了工作,她说:“工作就是我的食品和饮料。”。
刚来延大,她发现整个外语系竟然没有多少图书资料,没有语言实验室和视听设备。于是,她自己拿了几万元为外语系买了一些必须的图书资料和复印设备。
但是,图书买回来,却没有地方放。大量图书被长期地堆放在库房里而派不上用场。她几次建议学校腾出一间房子作为专门的阅读室,但当时的延大用房非常紧张,很多老师不得不在校外租住民房,再腾出一间房来实在有困难。
克阿也理解了学校的难处,她主动提出要为修建外语教学楼筹集资金。她的建议得到了校方和国家教委的欢迎和支持。
筹集资金的过程也是异常艰难的。那年暑假,她急匆匆地踏上了到海外筹款的旅途。
一次,她和西雅图塔玛基金会长约好,第二天谈延安大学外语教学楼建设资金的赞助问题。结果,飞机中途遇到了意外状况,不能直达西雅图,这可急坏了克阿,行期是绝对不能耽误的。于是,她找到了航班负责人交涉:“我要去做一桩非常重要的生意,如果耽误了,你们要负责任!”后来,在航班负责人的安排下,她如期赶到了会面地点。最后从这个基金会中成功争取到了一笔数万美元的设备赞助款。
在她马不停蹄地日夜奔波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成功地为延大外语教学楼的修建筹集到了20多万美元的建设资金。
资金到位后,本该投入建设了,不料中途又生变故,西安有关方面想缩小建设规模,欲克扣一部分建设款。克阿急了,因为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延安大学急切地需要这笔钱。不得已,她求助于她的远方亲戚——世界著名传记文学作家和记者、美国作协主席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索尔兹伯里给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写了信,问题才得以解决。
1988年9月22日,延大外语教学楼终于破土动工。
克阿在教学中的认真与严谨是众所周知的。
每周22学时的教学任务,年轻人也有些吃不消,已过花甲之年的她却毫不推辞,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教案至少提前一周写好,从不因为有几十年教龄而草率马虎。她的一位学生回忆说:“克阿老师的那套有时让人受不了,不按时交作业的,抄袭的,记零分;不论何种原因缺考的,她也会毫不客气地送你一个大鸭蛋。”“在她的‘威慑’下,我不得不认真对待每次作业、每次考试。当然我也在心里埋怨过她,讨厌过她,可现在,同样做了老师的我却越来越像她。”
“克阿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而对她自己的要求更严,甚至有些苛刻。为尽快提高延大外语系的师资水平,在克阿的倡导下,学校办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师资短训班。她不辞劳苦,一个人竟担任了英美历史,英美文学史,英美名作家欣赏和英语写作等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有一年冬天非常冷,她得了重感冒,嗓子都发炎了,她不得不喝一口水讲一会儿课。可能是没有休息好,感冒演变成肺炎,不得不住院,但在医院里还惦着她的学生,曾几次三番地闹着要出院,医生不同意。她就让我们把作业抱到医院,一手打着点滴,一手握着笔批改作业。”她的一位女学生回忆说。
诗人谷溪曾邀请克阿教授去他家做客。克阿看着朋友们帮她一起完成的“中美合作”式饺子时,这位老太太沉思片刻,风趣地说:“我被这里的生活完全同化了,像个饺子,被完整地吞了下去。”
的确如她所说,随着工作生活时间日久,她对中国、对延安、对她的学生已经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深厚的感情。
有一段时间,她几乎失去视力,不得不到日本接受治疗。手术后伤口还没有痊愈便闹着要出院,甚至给阻止她出院的医生大发脾气,结果造成视网膜再次脱落。
1988年9月30日,国务院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9周年国庆招待会,克阿应李鹏总理之邀参加招待会。席间一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代表大谈福特汽车的优点,并说福特汽车使美国变的伟大,同样能使中国变的伟大。这位代表的这番“宏论”让克阿有些不舒服,她当场反驳说:“对于福特汽车我知道的很少,也从来没有经销过汽车发动机及配件。然而,我正经营着中国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青年人的智力。如果中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那么,若干年后西方将要从中国进口汽车。”
熟悉克阿女士的人都说,克阿女士一直说自己有着爱尔兰脾气。但究竟什么是爱尔兰脾气呢?是执着的精神,严格的态度?还是顽强的毅力?极强的原则性?或者是其他的什么?
一个活泼有趣的老太太 克阿是第一个捧着“智慧之果”从西方世界来到延安这片黄土地讲学的美国教授。她的到来使宁静的校园泛起涟漪。不少老师热情地去拜访她。看着这些好客的老师,克阿心中有些焦急了,老师们的汉语名对她来说实在太难记了。比如,男性姓高的老师好几个,她一时无法区分,就按照个子高矮给他们冠以大高,二高,三高之名,她还根据名字的读音或者个人的特点给他们起了外号,有一个老师的中文名字听起来像America,她就给这位老师取名“美国”,她还给王姓的老师起了大王、小王、捣蛋王之类的外号。
曾是克阿学生的延大外语系的一位老师回忆说:“克阿老师讲课是理趣相协,中西合璧。她上课时气氛非常轻松,讲到兴起处,她还会甩起响指。为了加强我们对英语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她总是在读一个英语单词时,便做与之相关的形象性动作。讲“plant”种植,她就会弓起身子,双手在空中做出握锄的姿势,而后来回挥舞做出锄地的样子;念“cat”猫时,就模仿猫叫。有时候,她的模仿会让我们笑的前仰后合。就在这欢乐与轻松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同样做了老师的他感慨说:“教书最高的境界怕就是这种化有形于无形了。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让我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东西。我现在就努力践行着这种教学方式,效果很显著。”
2007年6月1日,这个在延安大学执教整整十年,为这所大学的发展和壮大,为延安的教育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女士;这个曾先后在亚洲、非洲创办过7所学校,在美国、日本、尼加拉瓜、北京、台湾、香港等地都任过教,执教时间长达50年的老人,在日本东京寓所病逝。
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就像她在延大课堂上给学生讲的奉献树的故事:童年,孩子玩耍时,将树的枝条编制成皇冠;孩子长大了,树便把果实奉献给他,孩子需要建房时,树便把枝条奉献给他;孩子出海寻梦,需要一条船时,树便把躯干奉献给它。孩子走了,树光秃秃地扎在土里。时过境迁,孩子老了,累了,回来了,树便让孩子疲惫衰老的身躯附在它低矮的墩子上歇息。
一位法国哲人曾说,艺术家的任务是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去创造阳光。克阿女士堪称艺术家,她既有青年人诗意的浪漫,又有老年人深邃的哲理,她又是创造太阳的人,用她的生命之烛,照亮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第四篇:巩留县提克阿热克乡提克阿热克小学
中队活动
一、说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今天我所讲授的《鲜艳的红领巾》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第三单元《快乐的少先队员》中的第一课,这一课的内容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为一体。
二、说目标
根据课程的安排,这一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红领巾的重要意义,体会少先队活动的乐趣,激发对红领巾的热爱,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思维特点介于感知和具体形象之间。根据以上分析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设定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尊敬队旗、红领巾,热爱少先队组织,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2、了解红领巾的来历,知道革命英雄的故事,并从祖辈和父辈儿时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感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红领巾的来历,知道革命英雄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到他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感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四、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思品教学研究证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因而,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道德识形成的规律,以“启发式“教 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 育 理 论 为 指 导,采 用 猜一猜、忆一忆、听一听、演一演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促使良好品质的形成。
五、说教学过程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那么,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猜一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课的开头,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小小红三角,天天跟你跑,你若猜不着,胸前瞧一瞧。(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猜谜语这一环节,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顺利的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活动二:忆一忆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活动中我们必须让孩子进入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孩子回忆入队的心情,然后通过多媒体回看入队时的相片,将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再现。接下来通过老师讲的故事再一次的激发孩子热爱红领巾,珍惜红领巾,而这一环节的设计还在向孩子渗透加入少先队只是一个开始,只要努力以后还会加入共青团、入党。让孩子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同时这个环节也在引导孩子讲出自己为了加入少先队而做出的努力。
活动三:听一听。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知道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再通过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英雄人物或看过的有关战争年代的影片等,明白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它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为红领巾感到自豪,我们应该为少先队员感到自豪。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资源来源于现实的生活,没有高深的道理,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受到激励,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回归生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活动四:演一演。情景一: 星期一的早晨,小红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上学,她看到同学小芳没戴红领巾,好奇地问:“你怎么没戴红领巾呀?”小芳却说:“到了校门口如有检查的在戴也不迟。” 情景二:
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小刚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而小明却总和同桌说悄悄话。情景三:
放学了,小玲回到家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在学校积极地参加劳动。问题设计:说一说你赞同谁的做法?并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平时在学习中、生活中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对待红领巾的?
通过师生讨论,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红领巾理念,并引导学生明白: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我们要爱护红领巾,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爱惜红领巾,为自己胸前的红领巾争光,让红领巾因为你更加鲜艳。(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此环节通过讨论、表演引导学生明白光荣的标志要用正确的行动去维护,为自己是红领巾的一员而骄傲。)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仅处在萌芽状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体形象相辅助才能顺利进行,据此,我在小结时放弃了老套的语言式表达,而是采用形象直观的行动,这样学生在乐意接受中出发情感的升华。
五、板书设计:
鲜艳的红领巾 高兴 激动 自豪 增光添彩
(板书是对所学知识主要内容的提炼概括,好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五篇:阿克塞县小学校风校训
阿克塞县小学校风校训
1.办学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建校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办学。
3.思想定位:秉承,创新,发展。
4.校训:博誉诚信。
5.校风:自尊自律,维护独立人格。
6.教风:赞赏学生,鼓励学生,给予自信和勇气。
7.学风:永远努力,健康向上。
8.教师宣言(五讲五创):
讲工作精神,创教师形象。
讲工作目标,创教育品牌。
讲工作方法,创教学特色。
讲工作质量,创教学业绩。
讲工作纪律,创优良作风。
9.学生宣言(五讲三创):
讲文明 讲学习讲卫生 讲纪律 讲安全
创文明小组,创文明班级,创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