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氏通谱湖南分卷主撰会议
唐氏通谱湖南分卷主撰会议暨衡阳分卷编纂工作会议在南岳召开
南岳独秀,大地回暖。2012年3月17、18日唐氏通谱湖南分卷主撰会议暨衡阳分卷编纂工作会议在衡阳市南岳区文华酒楼召开。会议围绕“怎样加速修好唐氏三级族谱”的中心,作主题报告,讲提纲分析。参与会员积极讨论,建言献计,内容充实,气氛热烈,须角眉梢洋溢着责任和自豪。到会的有衡阳、永州、怀化、长沙、株洲五市十二县的代表36人。
省会会长唐德绵传达了省领导唐之享关于修好《唐氏通谱》鼓励语言和指示精神。宣读了衡山86岁唐国政老人写给大会的慰问信。与会者欢欣鼓舞,心湖蓄满爱和激情。
会上,德绵会长下发了《中华唐氏通谱》湛江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初步成果,指出修谱“空白”问题,明确提出“6月出省谱初稿,10月出国谱初稿”的硬性要求。部署具体做法:一要将旧谱名称、吊线图用电子文档上传,二要注意书写格式规范,三从旧谱、史志馆、年长的人那里收集资料。并特别在18号上午,就如何编写谱牒纂目进行当堂练习,针对不足,提出规范要求。
省谱主撰、学者唐高武先生作了精彩的发言,强调修纂通谱是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
而伟大的事业。不畏困难,在泥泞里行走,生命才会留下深刻的印痕。他就省分卷编写提纲的设计作了详细说明,提出了“秉笔直书,承前启后,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大干快上,字斟句酌”六条要求,同时提供了范文。讲解文采斐然,神采飞扬,动情处潸然泪下,打动修谱人的心,群情振奋,心帆高挂。
东道主衡阳市分会会长唐华越先生,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就衡阳修谱形势做了部署和安排。华越老先前用退休金为修谱捐了3万元,晚年生活因而更加饱满和丰润。
自由讨论时,老玩童唐修品特别提及了修谱族贤唐友士、唐友忠、唐炳秋、唐华越等人奔走呼号、联宗纂谱,开了13次会议的不可磨灭的成绩。老先生唐粉玉提到了东安县芦洪市唐姓建造的斩龙桥,上有宋代的女书,也许能推断女书是宋代就有的,具有重要的文化断代价值。唐腊生提及衡阳金溪村唐浩明故乡,曾国藩是该村唐氏的学生,故事见长篇小说《曾国藩》,颇有资料意义。更多的人表示,唐氏子孙盛世修唐谱义不容辞,风过双肩,心灯燃烧,雨掠发际,微笑依然。
会议小结,省会会长引用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唐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支火炬,定要薪火相传,永续发展。强调要开好宗亲会,抓好骨干,抓住重点,全国看湖南,湖南看湘南。布置了九件要具体落实的事情。
主席台就坐的有唐德绵、唐修品、唐高武、唐华越、唐邡林、唐文樵等先生。唐权因高龄母亲不适,派唐卫国主持会议,女儿唐荣与会。曲艺家唐容颐全程接待安排来宾。
最是一年春好处,18日下午,会长等省谱负责人去辛亥革命女烈士唐群英故居搜集资料,部分会员自费去南岳忠烈祠搜集抗日战争为国捐躯的唐聚
五、唐淮源将军事迹。
登衡山途中,细雨菲菲,新绿绽放,仿佛唐族瓜瓞绵绵,与祖国文化一起绿满天涯。
(新科供稿)
第二篇:《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策划案
《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策划案
为了加快《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进度、确保编修工作质量,并将修编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汪氏宗亲网、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共同决定,于6月16 日在武汉召开《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首届研讨会。现拟定会议筹备方案如下:
一、会议名称
首届《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
二、举办时间、地点
时间:2013年6月16 日
地点:武汉市江汉假日酒店
三、会议主要任务
总结前期工作,研究和安排下阶段工作任务。
完成三项具体任务:成立《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管理委员会及编修工作室; 讨论和通过编修方案及编修工作室相关的管理办法;筹措编修经费。
四、参会范围
各地宗亲会会长、支系代表、企业家、知名人士和家谱研究者等。
五、会议议程
1、举办方致欢迎辞
2、大会主题发言
3、前期工作通报
4、学习和讨论《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方案》、《编修工作统一认识提案》、《编修工作室财务管理办法》
5、大会研讨发言(亦可提交书面发言稿)
6、电脑及网络应用培训
7、会议总结
六、会议日程
6月15日上午9:00時 开始报到;下午18:00 接风洗尘
6月16日上午(8:30—12:00)和下午(14:30—18:00)研讨会;下午18:00 晚宴联欢
(就歺時间:早餐7:30—8:10;中餐12:00—13:00;晚餐18:00—19:00)
七、筹备小组分工
(一)秘书组
负 责 人:汪新才 汪瑞林汪世维汪利文汪国春
工作职责:
1、完成研讨会邀请通告
2、准备会议文件:编修方案、统一认识提案及财务费用管理办法、大会交流材料、会议指南(会议须知、会议日程表、通讯录、住宿安排表)以及原谱光碟等等。
3、制发大会文件袋及胸牌
4、会议大门及展厅布置
5、摄影摄像及宣传报道
(二)总务组
负 责 人:汪少青汪宏慈汪运力汪作文王惠兰汪静
工作职责:
1、来宾接送、住宿与就餐安排。
2、贵宾签到,会议证件文件袋发放。
3、会场布置:桌椅、横幅、座位牌、音响、茶水等。
4、大会期间交通工具安排。
5、其它服务工作。
(三)财务组
负 责 人:汪振耀汪纪元
工作职责:
1、会议经费预算
2、收取捐赠款项及物质
3、会议费用结算
《新编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筹备小组
二零一三年六月三日
第三篇:湖南望城乌山朱氏一修至六修家谱谱序
一、始修支谱序
乾坤初奠,天下为家,姓氏既定,一脉尤亲甚矣。家谱之作所以重本笃亲,使后世子孙不敢忘所自也,今人但识高曾祖父以外别无所知,问所自出茫然莫答,询厥由来,骇不知对,其不相视如秦越者几希,且原分派衍迁折自众,非有谱以志之,反来山鬼之笑,其同路人者比比然也,苟欲详乎,亲疏昭穆之辩,端有俟乎,探源溯本之秘于是粤稽,吾族百姓志云,乃本曹陕,封邾以为氏,然何,伏羲之相则有朱襄尧之臣,则有朱虎,凡若此者远不胜道,近考,吾祖鼻于沛流于莱耳,于楚望出于吴焉,其间承天眷以兴,王者有之,尽人道以奋发者有人,莱砀之业本乎沛,凤阳之兴由于楚,自沛至莱,驺导盈闾,由莱奔楚、自楚及吴登贤书者百有余人,七进录者二十期三,受职不一,隆封难志,由楚于闽,文公以道学见优,奕世以博士见受明经,庠序车载斗量孝廉贤书指不胜屈,登进士第代有伟人,理学不可枚举,仕宦未易胜数,但在楚世录兵燹所灭,莫知其详兮。今仅陈在闽编帙附诸枣黎俾,后世子孙以知情,见于亲亲,见于服服,见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无服之人,其初兄弟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一人之身而使有二亲,不加喜戚于心焉,可乎,故笔之于谱,而使凡我伯叔详夫,亲亲之义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病相扶持,重本笃亲式相好,无相龙焉足矣,是以为序。
时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岁次丁未仲春月榖旦十派嗣孙中宪大夫炎字晦谨撰。
二、二修支谱序
天子有帝系,诸侯有世本,士庶有族谱,俱盛德之所,昭今昔之攸同也,故稽之祭法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彼颂飏发祥雅歌生初甚盛典也,况周礼系世之奠掌之春官,犹必讽之瞽矇,奠之小史厥惟重哉,早天子以下视此矣,然圣帝贤相必殷于此者,厥义有三:一曰尊祖、一曰亲亲、一曰序昭穆也,尊祖者何?礼记曰:礼反其所自始,又曰:三王祭川先河而后海重有本也,是尊祖敬宗不可弁髦视之,宜九鼎奉之者也,但族谱不明,几不知流光何代,几不知积累之储庆何人,是犹睹放海之波涛,忘夫混混之涌泉,瞻干霄之杞梓,忘夫九垓之深根也,乌乎!可今谱曰,始祖何公,始基何人,祖墓何在,移居何所,即奕世以遥,有亢宗之彦,不昧櫛风沐雨之何世,披荆辟榛之何代也。彼古人铭鼎必称扬先祖之美良有以也,亲亲者何?读行苇之什,识周室所以兴,咏角弓之篇知周道,所以衰溯厥生民始固一父之怙、一母之依,尔时蔼然相接怡然,同室亦甚戚戚尔也,乃世代遐邈,绳绳振振,驯至于途人之视、驯至于胡越之争,骨肉相残,势所必至,惟有志载详明,垂贻后昆,庶几开谱,观者孝弟之肫思油然生,吉凶之同患勃然萌矣,式相好无相尤,虽万亿视如一日也,序昭穆者何?书曰天敘有典,自我五典天秩有礼,自我五礼,然则叔姪之伦,固天则敘秩人,固不得混之也,正恐漫无稽据,将使叔夷于卑彜伦,攸斁莫此为甚,吾观周之祫祭祖,宗神主有其昭穆,对越位次有其昭穆,迄今犹班班可考,然欲如此之班班可考者,非族谱之详,何以臻此,兹惟继序而述,定之瞭然某也,昭之列某也,穆之辈秩,秩有条则天理以顺,人情以安矣,菾惟我沛国发派伊何眆乎,考诸百姓志,有云:周封曹叔于邾,后子孙去邑而号朱焉,然观伏羲之相,何以有朱襄虞廷命官,何以有朱虎,然则朱之为姓上古已有乎,其曹叔之后始有乎,吾不具论,溯厥所始则有沛公,自沛至莱则有明公,自莱移楚则有穆公,自楚返吴则有惠公,自楚移闽又有文公,嗣后祖号移居若颇详矣,然不另立谱而继述之,将令后裔援引不确,安知详明者,又不如前之荒缪,无稽不又可虞乎,余固恻然念焉,因前録而参详之,使后之孝子慈孙一展谱读之,知栉风沐雨之何代,知披荆辟榛之何人,而九鼎奉之者也,抑展谱读之知其始,皆一父母之怙依,惓惓然肫者,当不至途人视与胡越争也,抑展谱读之悟天敘,天敘理然寡紊当不至彜伦攸斁也,几乎与古子帝系,诸侯世本,灿然日星而永存天壤也哉,余生也晚。
忝获
钦命以颇显荣祖先惟继序而定谱昭兹来许庶几为永言孝思之一得爰选弁言以为之序。
时大明永乐十二年(1414)岁次甲午孟春月榖旦十一派嗣孙黄门都给事宗仁谨撰。
三、三修支谱序
家之有谱所以序昭穆、敦伦理,犹国之有史。举一代之纪纲,以著一代之得失,以彰俾后之览者,劝惩而遵之所糸,岂浅鲜哉,余祖居程之西洋,同接源泉一之裔。派分枝流,蔓衍莫知其序,谱牒无问传之父老皆以给事公缘事逃窜流寓浊水,因是西洋祖墓十之仅存一二而已,自法政祖肇基浊水,迭相孱弱然,皆积善垂训,从无有悖彝非礼之为乃知德厚流光则以今日而窥本探源,诚未可逐流以忘所自者矣,余法政祖七代孙也,追溯上世不获其传,未敢谬附他人作祖宗,略记近代源流取先人行谊谥法而録述之,举没世葬祀坟所而订计之,令若子若孙也然赌记庶世代之昭穆,得序宗族之伦理获明孝弟之心生仁让之风,成千百年后绵衍瓞当必有贤肖之胤丕振家声,缵绪而光大之,则一家之谱不与一国之史永垂不朽也哉,是为序。
大清康熙九年岁次庚戌仲春月榖旦二十八派嗣孙湖州府学景善字期生谨譔。
四、四修支谱序
盖闻,培其根者叶自茂,濬其源者流自长,故葛藟庇根江汉朝宗物亦宜然,余家自:祖由粤东迁居南楚,尽室而行,屈指计之五十余载,其间欲回赌桑梓,吾祖则恨于迟暮,吾父则覉于家务,惟五叔生于南楚,馀系粤东生焉,今既艰难备尝,赖祖宗之默佑,衣食亦云充足,儿童亦颇长成,迩年来,吾父之寢食不忘者,惟没意东行耳,奈戊辰冬日既卜行旅,亦朿忽微恙作血气衰迈,恐水陆之风霜难受,亲眷咸正其行,爰命长男萼曰:汝其代余往哉,先人所创堂构遥问历久颓坏,汝其继志焉,先人所葬坟墓,今兹久缺奉祀,汝其从事焉,普与尔叔尔兄之在东者少叙寒暄,得溯本而探源,余志其庶几慰乎,萼也,奉命不遑,偕伯弟申文,历五十五旬至祖处,粤东古梅州,后改程乡县,即今之嘉应州是也,一一咸体父志,惟族叔族兄流衍甚众,未能一一顾问,爰抄族谱谨识某祖分房,某也系服内之亲,并令后之若子若孙知某祖葬于何处,某叔居于何地,星虽分乎翼轸,脉实接乎东南,后裔木本水源之思者,虽世远年湮,当不致憾乎,谱序之无闻则今日之序谱为睦族虽无所以光吾宗耀吾祖,窃自为睦族即所以宗敬宗,敬宗即所以敦祖。
维时顾宗主而喜曰神祖德宗功积累原在于徽国兄先弟后和尔来朝乎岭南稽族姓之根源散处无分楚粤汇苗裔之蕃衍合欢以尽东南非敢告劳以俟后者。
大清乾隆十三年岁次戊辰季冬月榖旦三十一派嗣孙萼字光照序粤东龙潭小族水长靇祖处。(1748年,官文?)
五、五修支谱序
蓋问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纪得失,谱以序昭穆,谱固与史并重也,稽我朱氏由徐州沛县发源,后流莱州砀山及后又流于句容,由句容移楚,由楚一移于风阳府,一移于福建建宁府。自惠公至松公其间二十四世。松公为太守谏议大夫,熹公绍兴登进士入翰林,为浙东提举,后封徽国文公。由文公至法政公其间登贤书者又不乏人,此以上之宗派坟茔,赖我为黄门都给事之宗仁公于大明甲午年并详于谱,按溯我祖来自闽广,官授梅州教,卜居丙村,虽分枝于程之西洋,犹是,接源泉一派也,宗仁公登南国贤书后,国之避难离散焉。惟法政公逃寓浊水遂肇基于兹,自法政公秀成公其间七代之宗派坟茔,赖我为潮州府学之景善公于大清康熙庚子岁并载于谱,迄今思我宗仁公、景善公真可谓光于前者也,亦可谓裕于后者也,何也,犹今日继修支谱,庶有依据矣。自秀成公以来经今七代享太平,丁多族大,子孙蕃衍半河西,但世久情疏,难明自出之何祖,亲疏异地,几忘所属之何房猷也,忝在后裔,赖先人馀业得从事诗书颂诗至行苇之章,则追远之心愈迫,读书至彝伦攸斁而继修之志弥坚,虽然欲明今日所由来,必自秀成公而始,欲知秀成之所自出,必自法政公而详。法政公、法行公、万二公、朝荣公、昇阳公,仰松公、期祯公、秀成公,秀成公即今日之始祖也,猷胡独云。秀成公为始祖,盖伯颖公等徙居湖南,改秀成公夫妇之枯骨葬于湖南河西七都长沙府善化县,地名谭家湾下手山嘴,又名竹鸡坝,厥后子孙世居湖南即谓之始祖也。可余今日继修支谱必详自秀成公始者,此也,斯时也。窥本探源畧者畧详者,详厥后有肖子贤孙丕振家声,继起而修之者,覩其谱据犂然尊卑庶不至无徵而信浮伪而不实焉,则一家之谱不与一国之史,并传千古哉!
时大清道光三十年庚戌岁三十四派嗣孙远猷敬书谨譔六、六修支谱序
从来家谱之重与国史无殊,贤肖子孙甫克成之,岂末嗣管窥之所能继述哉,然自我瑞、琇两公来南,猷公编牒重一,虽琇公子孙世代昭然,而瑞公苗裔隔膜视之,乌乎。可孟子云,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是敬宗收族在所必举也,又况孙枝蕃衍,世派瓜绵代远,年湮星居,碁布欲识宗派苦无指踪,不惟有昧,先人之贻榖而伯叔子姪亦将视若途人,坟墓坵墟累累莫辨,爰邀堂弟瑾湘特行篡修,始祖则有沛公,六派祖则有徽国文公,为指归近宗,祯公觉一为南祖,南祖以上谨叙本支,三成派分合,详其一,一宗,子夫子男女派庚逐户检查攷核,明晰其已登者因之,未入者附之,阙而有徵者补之,稽而无跡者阙之,不敢妄注,不敢谬附篡宗,悉黜不容有紊然,编成付梓,固为美举,而草创成篇,庶免遗误,式仿苏牒参以欧编,半苏半欧有纲有目,后之生者溯厥本源,探诸枝派据斯稿而明若指掌焉。此收族即所以敬宗,敬宗即所以尊祖也,余不揣固陋立志斯举有年,今幸同志玉成,窃谓先祖有灵,同宗有幸,洵于是乎,继志而述事也。善则吾不能以俟诸贤肖,爰为之语以弁其端。
时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小阳春望三十六派嗣孙国学生炳堯字锡元谨譔。
七、六修支谱序
语有之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胜弗,传举凡天下之事,莫不皆然,而况于家乘之修及所以敬宗收族,孰不欲倡之于前而和之于后,以襄厥成乎,适光绪甲辰堂兄锡元,以欲续修谱事,与予相商曰:然诚美举也,便为怂恿,迨光绪乙巳会同族众,皆乐从焉,但公项不足,吝其难者,予曰:甚易,旧牒班班有源可探,有本可溯,我族虽星居碁布,远徙者尚少,抑易则费廉,续而辑之而已,若迟之又久以俟后之子孙虽有贤者,缘根大实茂,源泉远流长,则更难矣,于是溯厥由来,居江南徐州沛县,始祖则有沛公,自沛至莱则有明公,自莱移楚则有穆公,自楚移吴则有惠公,自楚移闽则有松公,居徽州婺源又有徽国文公,传至二十二派则有法政公,法政公迁居粤东即为粤东始祖,又传至二十八派至期祯公,期祯公生瑞成、琇成、端成三公,蓋瑞成、琇成两公自粤东迁徙湖南厥后子孙世居湖南,即以期祯公为始迁祖也,迨道光庚戌远猷公五修谱牒,屈指已六十余年矣,中间子又生子,孙又生孙,户齿日繁,生年娶聘卒葬,匪辑而续梓之,将迁延日久有茫然莫识所纪者,爰续汇成牒,校雠付枣是役也。经始至光绪乙已二月朔日,草创落成,蒲月敬阅,殊谱未告峻而堂兄锡元身故不果,不无遗恨。枏虽不若兄之精明,常萦怀斯事,不敢任其功亏一簣,爰披阅校核,洞澈井然,枏为参订,方以是成编而告厥成功,使后之人知某代忠孝廉节,某祖之生卒墓所,房分派系。谱也者,得纪先代之流传,俾后人之稽考,朗若列眉,以垂光裕于无穷焉,耳是为序。时大清宣统二年岁在庚戌仲春月榖旦三十六派嗣孙国学生瑾湘字树枏谨譔并书八、六修支谱序
谱之六修也,非徒欲前谱成烈以恢而广之,而其实为我族之男妇丁口,未及志载前谱者,计也,前谱之修也,始于南宋淳熙丁未,续于大明永乐甲午,三修于大清康庚戌,四修于大清乾隆戊辰,五修于大清道光庚戌。迄今又六十余年矣,适届六修之期,我祖宗之孙相生相养,以姒以续实繁,有徒其生死年月日时,茔墓里步未及志载谱者尚多,不续修之,则稽考无据,而况其子孙繁衍,派别支分者乎?甲辰冬始议续修,聚族而谋者屡,越乙已春,堂叔锡元公纂修,其事功未竣而没,胞叔瑾湘公以一身任之,始蒇厥事缵前谱而续修之,汇房稿而辑正之,上以继祖宗前代创修之盛业,下以为子孙后世再续之本章,条分缕晰,纲举目张,陈大宗小宗、大房小房、远近咸收、亲疏悉录、源源委委、洞澈昭彰,洵美举也,予闻面喜,因以为文谨而志之,是为序。
时大清宣统二年岁庚戌仲春月榖旦三十七派嗣孙毕业生派名经炯荇橖号珮松谨撰。
九、七修支谱序
从来祖宗为本,子孙为支,本不固而支荣者鲜矣,此报本追远之,当遵变敬宗收族之,宜务也。溯吾族之祖,始自沛公,自沛公传至粤东期祯公,期祯公传至生子三,长子瑞成、次子琇成、三子端成,盖瑞成公传民国辛未三十七派经璠公,至今无嗣,已绝宗枝。三子端成迁徙长邑平山落业,开派另建支祠,未合支谱。本支后裔伯颖伯相公等于大清乾隆庚辰年,自广东迁居湖南,业落乌山,厥后子孙即以期祯公之次子琇成公为湖南始迁支祖也。窃念我祖之自广东而来南,自宋朝而及民国,其间名公钜卿,丰功伟烈、簪缨阀阅、庙食乡贤,前序已备言矣,兹不再述。宣统庚戌,支谱六修,堂兄锡元纂修其事,予为协修,谱未告竣而堂兄锡元身故,不无遗恨,予为继之始蒇厥事,其为谱也,墨谱告成,未开刷印,今已二十余年矣。瓜绵椒衍,生齿日繁,若不乘时续修,则抱憾于前谱之继述者綦甚,辛未之冬十月,既望爰集族人,始议续谱也,非敢侈言达孝也。亦第继前谱之志述前谱之事焉而已,然则谱之续也,非独我祖宗之幸,后世子孙亦与有幸焉,是为之序。
时民国二十一年岁次壬申季冬月榖旦三十六派嗣孙国学生良鎧字树枏谨譔于念本堂
第四篇:在中华单氏全国通谱工作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中华单氏忠孝堂合谱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华單氏全国通谱工作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中华單氏忠孝堂合谱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6-01-18 12:29:17)原文作者:巨野世廷2016.1.18于單县
在中华單氏全国通谱工作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中华單氏忠孝堂合谱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家人们上午好!
今天是腊八节,古人在这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们中华單氏各地宗亲代表齐聚一堂,共祭我單氏始祖臻公以及列祖列宗,意义非凡!寓意我族必将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受中华單氏忠孝堂理事会衍立会长的委托,就忠孝堂的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修谱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和来年的工作安排,报告如下,请与会代表提出宝贵意见!一、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1.为积极响应中华單氏宗亲联谊会提出的全国通谱的号召,2015年年初,我们召开了中华單氏忠孝堂合谱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完善了忠孝堂理事会的领导结构,明确了忠孝堂的工作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完成86年在谱续(合)谱的统计工作,用2到3年的时间完成忠孝堂合谱工作。会议还出台了修谱工作的各项细则,力争为全国通谱拿出一个模式样本。本次会议还启动了中华單氏忠孝堂千里寻亲之旅这一活动。这次会议不仅仅是忠孝堂的一次盛会,而且是忠孝堂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非凡。
2.获得第一手资料是统谱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是忠孝堂开展的千里寻亲之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忠孝堂千里寻亲之旅活动自2015年初启动以来,到访了山东枣庄,新泰,宁阳,天津宝坻,河北省沧州,安国,石家庄井陉县,邯郸永年,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宿县,萧县,砀山,六安叶集镇,阜阳,颖上县,临泉县,蒙城,固镇县,长丰县,淮南市,定远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等县市,行程近万里,在全国各地的單氏宗亲中影响巨大,得到了各地單氏分支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了部分單氏分支和忠孝堂的关系,起到了增进宗亲感情,稳定家族团结的重要作用。为忠孝堂乃至全国通谱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枣庄之行,我们明确了忠孝堂和枣庄單家楼單氏的渊源,了解了枣庄單氏和滕州單氏的相互关系,明确了世系对照排列。今天,枣庄單氏家人已经重回忠孝堂的怀抱。依据忠孝堂老谱记载和93年湖沟家人乃大公主修的家谱,我们三次奔赴安徽,走访了原凤阳府宿县,萧县,砀山,六安,阜阳,颖上县,临泉县,蒙城,固镇县,长丰县,淮南市,定远县,肥东县,肥西县,合肥等十余县市的家人,证实了原凤阳府單氏源自于單县(或山东枣林庄,枣连庄,而枣林庄,枣连庄又出于單县),而且原凤阳府單氏和忠孝堂辈字对照清晰,世系排列有序。原凤阳府單氏进入忠孝堂大家庭指日可待。
在河南固始,培林宗亲也多年研究家族史,他讲述忠孝堂是单氏的老堂号,固始单氏忠厚堂,叶集单家栗林单氏忠义堂等堂号是忠孝堂的分堂堂号,单县是單氏的发祥地。
致力于家族研究数十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单德山老人曾遍访全国各地单氏,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在河北,在天津,在宁阳,在新泰……每到一处,我们不但感受到一家亲的温暖,而且更多的感受到家人们参与家族事业火一样的热情!《單家史话》的作者河北井陉县單德宗亲,安国树军,沧州宝行,保荣,洪粟,天津新华,宝坻百万,永年永升,山东新泰的士利,在安徽陪伴我们一周的阜阳学敏,六安启超等等,向这些热心家族事业,为家族事业乐于付出的家人们致敬!
3.借助微信,QQ等平台,在忠孝堂家族群经常宣讲家族史,修谱知识,使堂内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知谱懂谱,热心家族事业的后继人才。
4.一年来,忠孝堂解答各地家人提出来的问题上千件。帮助各地家人寻亲上百次。四川宜宾新滩支系的單勇宗亲,因家谱上记有是單雄信后裔,问及到單雄信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理性的探讨。在我们單氏族谱中,有一部分尊奉單雄信为其直系祖宗,比如南安郡的九如堂,部分南安堂等等,但考究对照單雄信极其后代的情况则出入较大,一则單雄信距今年代久远,二是單氏家谱真正的修订时期多为清朝,我还没看到明以前的單氏家谱。因此,修谱的时间距單雄信所处的年代太久,有人为杜撰的地方。这也是过去修谱的惯用方法。單雄信祖籍曹州府毋容置疑。單县为單氏发祥地,也是單氏的聚居地。唐末黄巢在古曹州冤句(今菏泽西南)发起起义,距單县、东明仅几十公里,黄巾四杰單兴、單旺、單茂、單盛乃單雄信第十一代孙,这说明了單雄信家族一直在这一地区活动。从單雄信家族迁居潞州,到其后人为躲避追杀四处迁徙,受其影响,單县周边單氏,山西境内單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或迁徙,或隐姓埋名,比如二贤庄附近尚姓和常姓自称是單雄信后裔等等。
5.修谱之最终目的在于敬宗睦族。一年来,忠孝堂在修谱的同时,积极倡导并参与家族公益事业。家族每一次的捐款救助忠孝堂都积极地参与其中,我们在15年11月初,由世廷和徐州的小宝牵头,倡导了为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單凯宗亲(现在滕州市田陈煤矿工作)之子單予辰的募捐活动。通过这些公益活动,真正体现了“中华單氏一家亲”,提高了家人们的家族意识,达到了家族和睦这一目的。
二、修谱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1.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续修家谱是家族事业的基础。我们做家族事业,首先要理清当今世系,宗亲之间长幼有序,后代百世不乱。这是一切家族事业的基础,脱离这一主题而谈其他,就会本末倒置,必然矛盾重重,没有生命力。祖上的情况都不清楚或一无所知,何谈其他?这一点在我们的家族事业中已经凸显出来。没有家谱就没有归属感,就没有约束力。做好现在,才能展望未来。我们在实际的修谱工作中,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
2.修谱工作中的一代始祖问题。
一部家谱必然源头清晰,一代始祖明确。祖不明则不知其出处,犹如木无本,水无源。一代始祖具有唯一性,小到一个分支,大到中华大世系。我们搞全国通谱,既要照顾到支系世系,更重要的还要和中华大世系接轨。这就涉及到姓氏学,家谱学,历史学,文字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我们还要把握一代始祖这个点的问题(萧县光华兄称之为坐标定位)。根据史料记载,姓氏来源,各地單氏家谱记述,和中华大世系接轨情况等综合考虑,参照《孔氏家谱》,我们认为,周成王少子臻公为我们的一代始祖理论充分。
从中华大世系来看,臻公_成王_武王_文王…后稷…黄帝这一大世系在中国姓氏史上至高无上,独一无二。孔氏家族和大世系接轨,也是这一条线。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但真正的奴隶社会是始于周朝。在姓氏的表现形式上特别明显。这一时期,有身份的人群才能拥有姓氏。成王封少子臻于單邑,强化了單氏家族的社会地位,把單氏家族定格在了王室贵族的规格上。而眉县青铜器的出土,证实了这一史料记载的真实性。
从姓氏学上来说,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以及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的国姓,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杨姓、蔡姓、韩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蒋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單氏家族起源较早,我们要和中华大世系接轨,老谱上渊源部分都以臻公为一代始祖,现在看来也最具有合理性。我们的前辈们在家谱修撰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單卷,名气大过臻公。舜师單卷,舜的老师,很有德行的一个人,舜曾让位于單卷,單卷坚辞不受,后隐居埋名。在一些單氏家谱中仍能看到單卷的印记,高密谱明代單崇家族中,單崇的侄子就叫單父令,單父亦,他的儿子叫單父麟。但为什么不把單卷定为一代始祖,而定为我们單氏家族的一个人文始祖,我想修谱的前辈们应该考虑到了和大世系接轨的问题。纵观历史,得姓始祖臻公定为我们的一代始祖最具合理性。3.家谱中的地域称谓要放到其相对应的历史时间,历史条件,历史事件等等当中来确定。据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版《岭南單氏十修族谱》记载:“吾族始祖通真公籍东鲁,生大唐会昌五年。越咸通。甫二十余岁,登泰山,遇异人得修炼之术,思其祖道开公,修真罗浮化身石室,慨然欲从之,因南游结庐其间,观道开公香火祠像,恋恋不忍归去,遂于增之石滩里而居之,东面罗浮望峰头而仰止,取号罗峰。”由此可见岭南單氏始祖單通真,号罗峰,原籍山东,生于大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且知道他的远祖是單道开(晋朝人)。湖南衡东單氏族谱上说其始祖世居东鲁,宋朝时官游湖南,可以确定其源于山东。福建《龙坑單氏族谱》中有一幅楹联: 單氏史书继世名耀祖,济阳后裔世代振雄风。一幅楹联点明龙坑單氏祖籍 济阳郡。
那么济阳郡今在何处?
济阳郡,西汉治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汉置,统九县。定陶、乘氏、句阳、离狐、宛句、巳氏、成武、單父、城阳(以上皆汉县名,均在今山东省境内,單县周边)。福建龙坑單氏始迁江西南城,江西南城單氏祖籍何处则不言而喻了。东汉时期,單氏名门望族多出于河南,那么汉朝之河南非今日之河南省,这是两个不同的区域范围。
4.不同家谱间的相互印证。除了有明确标明出处的家谱外,相互对照印证是合谱的一个关键。河南省柘城單桥三村家谱记载祖籍單邑,明朝嘉靖年间始祖可大公,可知公迁徙于此。我们在忠孝堂老谱上查到相对应的地方,现在两地正密切接触,认真探讨。
明朝洪武年间,河南固始县偏远的往流集西白露河附近,有一片野生栗林,后人叫單家栗林。單家栗林因單安仁睌年生活与墓葬在此现在闻名全国,加之其子孙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更使單家栗林有很高名望。高密單氏(南安郡),安徽肥西县九如堂單氏(南安郡)等都是其近支。明朝初建,單安仁因一子是反王張士誠的在将,疑怕遭朱洪武诛灭,便举家外迁。并将其八个儿子分散隐居。另因当时定永、定久年幼,定永由舅父周氏照顾指导生活,后改姓周;定久由姑父许氏照顾指导生活,后改姓许。当地就有了单、周、许一家的说法。当兄弟三人成人后,合力在往流集朱皋大寺西建祠堂“三官庙”为家庙,取堂号“忠义堂”。庙内供奉單氏祖宗牌位和圣像,單安仁的画像在清末期间(应为光绪三十年到四十三年间)被山东老家单县请去。今“三官庙”地名犹在,圣物不存。5.东鲁,單邑,东鲁單邑作何解释?
在我们單氏家谱中,我们能够看到祖籍东鲁,祖籍單邑或祖籍东鲁單邑。那么,这几个地域称谓在哪里?东鲁一词指鲁国(或今山东省),东鲁一词偏重指鲁国,明朝才有山东省这一建制。参照《孔氏家谱》等,东鲁一词在家谱中单指鲁国极其附属国,單县古称單父,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东周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成王封少子臻于單邑,即鲁国之單父邑。因此,上述三个称谓在單氏家谱中应为單县极其周边地区。
三、来年的工作安排
1.完善并健全忠孝堂内部结构。加强相互间交流,并指导各分支完成建谱,修谱工作,为实现忠孝堂内合谱打下基础。忠孝堂将组建中华單氏历史文化研究会。
组建两个修谱指导小组,第一组由萧县的光华任组长,主要负责86年谱谱内的修(合)谱工作。第二组由枣庄的劲松任组长,主要负责皖北及其它外联宗亲的修(建)谱工作。
2.加强忠孝堂和其他單氏分支的密切联系。时时以中华單氏通谱为基准,把握大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和各地單氏的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印证,使家谱资料更为详实。3.继续开展忠孝堂千里寻亲之旅活动。
实地考察是修谱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开展的“千里寻亲之旅”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一方面增进了宗亲们之间的亲情,拉近了距离,另一方面通过看一看,见一见,谈一谈,叙一叙,能够通盘掌握全国單氏的地域分布,迁徙规律,历史渊源,相互关系等等具体情况。为全国通谱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敬宗睦族是我單氏家族的优良传统。敬重祖宗是宗旨,家族和睦才是最终目的。是單氏家族的血脉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是血浓于水的深情让我们聚在了一起。我们为共有一个單姓而骄傲,我们为共同祭拜祖宗而自豪!
各位單氏宗亲,不论你家居何地,身在何方;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农夫走卒,單氏家族是你的根,單姓是你的源,我相信,经过全国單氏宗亲的不懈努力,我们單氏家族会更加和睦,更加团结,更加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祝全体單氏家人春节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谢谢
巨野世廷2016.1.18于單县
第五篇:江西临川东南晏氏始祖(唐咸通十年进士官江西观察判院)晏墉
江西东南晏氏始祖——晏墉
唐咸通十年进士官江南西道观察判院——晏墉 【晏墉】(835-891),江西东南晏氏第一世(始)祖,字仰高、又字宗道,系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高祖。唐太和九年(乙卯,835年)四月十三戌时生,唐大顺二年(辛亥,891年)三月初八卯时卒。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己丑科归仁绍榜进士及第[1],考官为礼部侍郎王凝,该科进士有司空图、林慎思、欧阳玼等三十人。
唐懿宗时自山东青州(今山东临淄)出仕,初任浙江金华薄,唐僖宗时迁任江南西道[2]观察判院[3]。任满将进,民攀辕不舍,适胡乡兵变[4]。因肇基江西瑞州[5],占籍高安晏原(今江西省宜丰县宜花桥乡团结村)。娶王氏(839-895),封夫人。生一子晏延昌。晏延昌生二子:长子晏郜、次子晏邵。晏邵生七子上蒙山(高安县),晏郜生八子下江南,繁衍分迁至湖、广、川、陕、云、贵、浙、苏等全国各地。晏原(宜丰县)此吾东南晏氏之所由始也。
(晏金洲 撰)【注释】
【1】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当时人称之为“登龙门”。发榜之后,有曲江会、杏园宴、雁塔题名等活动。进士曲江大会,有时皇帝还登紫云楼垂帘观看。
唐朝应诏而举者,多达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明经科得第,每年有一、二百人,而进士科得第的,有时只有几人,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人。
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见在唐代众科中,最贵重是进士科,所以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士子登科之后,并不立即授予官职,还要再经过吏部考试,这种考试,叫做“省试”或“释褐试”。考试合格,才能授予官职。
吏部复试分四个方面,据《通典·选举三》载:其择人有四事: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辨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尤长)……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其官;已注而“唱”示之,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
另一条途径是经过地方长官如节度使、观察使等的荐引,先作他们的幕僚,然后才由中央政府授予官职。
【2】江南西道:
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唐朝划分为十五道:陇右道、河北道、河南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道、黔中道、关内道、河东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岭南道、京畿道、淮南道、都畿道,其中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合称为山南道,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合称为江南道。
江南西道是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领宣、饶、抚、虔、鄂、江、洪、袁、吉、澧、朗、岳、潭、衡、郴、邵、永、道、连诸州,共19州。
【3】观察判院:正五品,唐朝四品、五品职事官这一级官员通常是由宰相提名,呈皇帝御批。五品以上官员退休,本人应直接上奏皇帝批准。
【4】胡乡兵变:唐懿宗即位时(859年),社会贫富差距很大,民变四起。乾符六年(879年)黄巢转掠江西,饶(治今江西波阳)、信、池(治今安徽贵池)、宣等十五州。【5】江西瑞州:筠州高安花桥里太平乡二十八都。
【参考文献】
[1]《唐代状元榜》
[2] 欧阳修《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至和二年〉》
[3] 清同治十年刊本《福建通志》 [4]《新唐书·地理志》
[5] 北宋哲宗年间(1085年—1100年)晏几道修《东南晏氏统修谱》 [6]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东南晏氏重修宗谱》 [7]《新唐书·百官志》 [8]《通典·选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