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范文

时间:2019-05-14 06: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范文》。

第一篇: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范文

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既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首先,依法治党方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其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体制依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再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以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为统领。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具有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职责,并对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工作机制进行了“顶层设计”。

最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党员干部只有忠于宪法法律,严格按照法定原则、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正因为如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中,党员干部必须养成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习惯,即在思想上,执政思维要符合法治的理念、精神、原则和逻辑;在行动上,执政的各种措施、方式、方法和行为都要符合法治的规定性。

3、论述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意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第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第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4、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6、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先进最优越的民主政治。但是,由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的时间还不长,发展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大的曲折,所以,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备,需要进一步建设。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的民主化进程逐步推进,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们的民主制度还很不完善,仍然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也日益具有紧迫性。适应新世纪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但是,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要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现在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决不能低估。这主要是:

第一,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第二,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严重障碍。

第三,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我们要有步骤地、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论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8、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及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必然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

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够,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王金城2011110183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有“四问题说”、“三问题说”等不同的说法,我比较支持“三问题说”。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的回答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

关于“四问题说”、“三问题说”的不同只是把毛泽东思想是否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同看法。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所以我比较赞成“三问题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沦和实际问题。”这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障、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是从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到实践模式创新的思想解放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有纲领性,其他基本问题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一以贯之地抓住和体现这个主题。这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共

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关键词。十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重大问题,并在党的“伟大旗帜”即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的问题上,第一次把新时期近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科学地揭示了党在旗帜问题上承前继往的深刻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围共产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成为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大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六大科学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也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探索和遵循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三大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理论成果。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确立科学发展观,规划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蓝图,提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执政新理念,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他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该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的解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中,“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具有主导性。历史和现实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贯彻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到胡锦涛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问题。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具有目标性,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好实践。

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实际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阐明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关于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作为发展观的最新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吸取人类文明史上各种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而且以执政党指导思想的形态存在,直接提升了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生产力是社会历史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利益为发展目标,把经济建设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科学发展观在促进经济增长转型的过程中,科学地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增长各种要素的投入及其组合方式,人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以人为本”包含两层内涵,即最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经济增长的享受主体,又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创造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要求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快”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好”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利益需要;协调发展是统筹兼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经济社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根据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对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新探索,创造性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全球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3】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现实特色及未来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

【4】吕志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考[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08.2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王金城 2011110183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有“四问题说”、“三问题说”等 不同的说法,我比较支持“三问题说”。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 本问题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的回答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

关于 “四问题说”、“三问题说” 的不同只是把毛泽东思想是否包含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同看法。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 宝贵经验的基础上, 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 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 统称为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所 以我比较赞成“三问题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 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沦和实际问题。”这 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个贯 穿始终的哲学思想, 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方法论, 这是邓小平理论 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理 论问题, 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 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 保障、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 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 是从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到实践模式创新的 思想解放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中,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有纲领性,其他基本问题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开辟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 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 神文明协调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深化了对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共十二 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 大、十五大、十六大都一以贯之地抓住和体现这个主题。这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共

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关键词。十七大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 “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重大问题,并在党的“伟大旗帜”即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的问题上,第一次把新时期近30年来党的理论 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 科学地揭示了党在旗帜问题上 承前继往的深刻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以来中围共产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是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是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 命题,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此成为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理论,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大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十五大明确提

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 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六大科学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也将这 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 系统回答了 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探索和遵循的客观 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三大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理论成果。中共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确立科学发展观, 规划全 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蓝图,提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 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执政新理念,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四位一体,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表明中国共产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

总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 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基本问 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形成的理论体系。

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他是对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 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该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正确的解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这一重 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中, “建设 什么样的

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具有主导性。历史和现实表明,办好中国的事 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贯彻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着眼于继续解放思 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 任感, 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切实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以 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共产 党执政规律、对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从邓小平到胡锦涛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问题。邓小平强调 “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 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 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中,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具有目标性,关 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好实践。

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实际出发, 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 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阐明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 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关于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 思主义发展观。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提出,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 对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作为发展观的最新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吸取人类 文明史上各种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以人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 而且以执政党指导思想的形态存在, 直接提升了 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 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历史活动, 生产力 是社会历史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以人 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发展为了人 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是以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而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利益为发展目标, 把经济建设作为实现这 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科学发展观在促进经济增长转型的过程中, 科学地回答了 “靠谁发展” 的 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增长各种要素的投入及其组合方式, 人是其中最重 要的要素。“以人为本”包含两层内涵,即最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经济增长的享受 主体, 又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创造主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 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 标, 要求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 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科学发展观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地回答了 “怎样发展” 的问题。“快” 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牢牢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争取较 快的发展速度;“好”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利益需要;协调发展是统筹 兼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经济社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人 与自然的和谐, 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 发展。

总之, 科学发展观根据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立足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 对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的关系进行新探索, 创造性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全球性问题, 深化 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2】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年第 1期

【 3】 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现实特色及未来发展 [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1 【 4】吕志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考[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 2008.2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积极行动,由局长牵头、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新闻宣传、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电话、网络)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围绕网络建设如何抓好发展,如何抓住各级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机遇,抓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落实,大力推动网络建设。

2、认识片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3、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不深。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的理论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上级叫干啥就干啥,叫咋干就咋干,存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跟着队伍走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争强好胜意识。

3、技能和技术水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虽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但在科研、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开发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等方面,能力还不强。

(三)思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年初工作计划或几年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规律。目标、任务、措施要具体,而且计划、规划制定了就要严格落实,要进行责任追究。现有各种计划、规划随意调整,执行不执行、落实不落实也无人问津,难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四)环境问题

当前榆中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发展环境也不够轻松,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发展。山区山大沟深,不易发展有线电视,城区容易发展,但地面卫星锅、小耳朵锅已抢占市场,不利于有线电视的发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部分人不容易接受等问题。

(五)机制体制问题

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各事业单位责权利不统一,不到位。缺少自主权,缺乏活力。

2、统的过死,缺少灵活性。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但管理模式一样,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分配大锅饭问题。分配机制不灵活,缺少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事业单位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是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六)管理问题

1、围绕机关建设如何抓好规范做好调研。如何深化、细化机关的规范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单位,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积极行动,由局长牵头、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 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新闻宣传、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电话、网络)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围绕网络建设如何抓好发展,如何抓住各级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机遇,抓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落实,大力推动网络建设。

2、认识片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3、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不深。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的理论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上级叫干啥就干啥,叫咋干就咋干,存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跟着队伍走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争强好胜意识。

3、技能和技术水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虽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但在科研、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开发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等方面,能力还不强。

(三)思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年初工作计划或几年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规律。目标、任务、措施要具体,而且计划、规划制定了就要严格落实,要进行责任追究。现有各种计划、规划随意调整,执行不执行、落实不落实也无人问津,难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四)环境问题

当前榆中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发展环境也不够轻松,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发展。山区山大沟深,不易发展有线电视,城区容易发展,但地面卫星锅、小耳朵锅已抢占市场,不利于有线电视的发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部分人不容易接受等问题。

(五)机制体制问题

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各事业单位责权利不统一,不到位。缺少自主权,缺乏活力。

2、统的过死,缺少灵活性。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但管理模式一样,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分配大锅饭问题。分配机制不灵活,缺少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事业单位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是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六)管理问题

1、围绕机关建设如何抓好规范做好调研。如何深化、细化机关的规范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单位,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县政协认真组织开展了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现就这些机关学习调研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全面安排部署

这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政协党组十分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县政协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党组书记、政协主席薛华同志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寇桂林和党组成员、秘书长欧志远同志任副组长,各委办主任为成员,切实加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从4个专委抽调4名干部组建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秘书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习活动的日常工作。建立了工作制度,明晰了工作职责,落实了学习经费和活动场所,为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结合政协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县政协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阶段安排意见》,并向各政协学习组、各联系单位和全体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印发了《征求意见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增强参政议政实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协机关学习实践载体。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紧扣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完善科学发展机制,提高科学发展成效的目的。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科学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落后认识,树立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风、党纪方面存在问题,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通过政协委员提案和建议充分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人民政协工作科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立足政协工作实际,积极研究探索,创新履职观念,为改善民生、重建家园献计出力,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协工作机制。使整个学习活动学有目标,践有载体,抓有重点,富有成效。明确了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人员范围,学习内容,实践载体,方法步骤和所要达到的效果。10月17日前召开动员大会,机关24名干部职工全部参加,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对县政协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二、注重搞好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学习调研阶段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和先导,政协机关在突出县委总体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围绕突破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两不误,两促进”,以“精与细”,“灵与多”,“高与远”,“准与实”落脚点。“精与细”,就是精研细读。认真组织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重要论述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灵与多”,就是灵活多样。采取领学、解读、自学、观看光碟、参加了“汉源大讲堂”、交流、讨论等形式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高与远”,就是站得高,看的远。通过学习使政协机关全体干部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能够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客观规律看问题,提建议,做事情。“准与实”,就是调研课题选的准,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本阶段县政协机关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县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了视察。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总目标,自选调研课题,自拟调研提纲,自找调研载体,深入基层,到各自联系的村和政协学习组,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掌握新时期农民朋友的所需和所盼,5名同志下基层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听取了来自群众,来自一线的意见建议,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调研课题,经办公室审定后,撰写了调研报告,部分调查报告已经形成,并进行了调研成果交流。

三、学习调研阶段的主要收获

县政协机关干部全部参加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应参加活动24人,实际参加24人,其中县级领导4人,参学率为100%。本阶段共组织集中学习6次,学习理论文章6篇,观看韩保江等专家教授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讲座影牒3次,10名科级干部参加“汉源大讲堂”学习2次,使大家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4篇、调研报告11篇。为检验学习效果,为后一阶段工作奠定基础,下发了《意见征询函》,征得建议8条,《政协工作简讯》刊发科学发展观专题3期,制作固定宣传标语2副,加大了政协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力度。做到了“五有”、“五落实”、“五带头”,即:有专题,有讨论,有笔记,有心得,有载体;人员落实,教材落实,计划落实,时间落实,措施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抓学习,带头破解难题,带头谈认识,带头作辅导,带头写体会文章。达到了预期目标。

总之,政协机关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一定效果,但也还有一些差距,主要是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创新不够;学习调研不够深入,不够宽泛。今后我们将按照县委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改进方法,注重实效,发扬成绩,增进交流,迎头赶上,努力完成好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个人剖析材料工作报告汇总范文

自10月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理解更全面、深刻,触动很大,把本人工作实际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发现存在一些突出具体问题,并从自己内心深处反思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

专题推荐: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2、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不能充分了解基层情况,以致在工作上有时缺乏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在知人、知事、知情上还有一定差距。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指导0000工作不够细致。虽然自己能够经常带着问题深入到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了解情况,但很少象“解剖麻雀”一样取得详尽资料。

3、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不完全适应。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己忙于事务多,自觉学习时间少,对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得不够全面,尤其是对农业适用新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学习得不够深入。从客观上总是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造成自身理论知识跟不上形势发展,没能很好地把学习理论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4、自卑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00工作部门被认为是“00”,工作可做可不做,可紧可慢,对社会经济发展不会造成什么影响,00研究成果社会重视程度不高,总认为按时完成00任务就行,不给领导找什么麻烦就行。由于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00工作的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受到压抑,直接影响了00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当看到别的部门对研究成果进行重奖之时,存在自卑感,从而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对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认真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1、学习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深入。原因是:一是学习态度有所偏向,总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是务虚的离自己的工作生活太远,学不学没什么,另外,在学校上学时也学了不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必要再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二是忽视了理论学习,只注重了自己感兴趣东西的学习,只顾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而理论知识却不愿看,不想学。三是学习方法不合理,效果不大理想。不能合理地、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而是忽冷忽热,想起来了、用到了,就拿起书看两天,事一多,就放下不学习了,或是学了一半,觉得另一内容应该学,又换另一本书看两天,不能持之以恒。有时自己也在学,也在读书、看报,但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走马观花,看后没有什么收获,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在学用结合上,也没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工作,指导生活,指导学习。四是学习时间不能保证。认为上班时间业务多,没时间也静不下心来学习,下班时间忙了一天了应该休息一下,业余时间要和家属在一起,没时间学习。

2、工作过于强调忙,只求完成任务,没有完全做到深入细致,工作方法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统筹兼顾。工作中,推进工作、抓落实方面,注重稳中求进,忽视了时效要求,注重了充分准备,忽视了猛扑猛干,注重了正面影响,忽视了负面作用。原因是:

重指导,轻调研。在0000方面,认为各部门、单位比较懂得各自的情况,只要任务分配好,等00后,自己才去做,只是强调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另认为每一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领导去抓,自己打打电话,多督促检查几次就可以了,不必每项工作都亲历亲为,缺乏深入实践考察研究。

重安排,轻要求。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每项工作都要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用更高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即使有个别单位的00完成不太好,也多是考虑他们的困难因素,自己主观上替他们解脱,人为地降低了工作标准。

三、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革新自我。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坚持与时俱进,发展自已,革新自我,真正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净化灵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以指导自己言行的武器。坚持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掌握先进的知识文化,抓住时代特点、特色。首先学好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历史的方法看问题,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学业务,不断熟悉业务工作,争取达到精通业务的程度,提高工作本能。第三,学科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学会用科技手段高效能工作,第四,要学经济,学好经济知识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除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外,还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中心,牢固树立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三区两带”建设的观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立足于县史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自控能力,提高政治水平,学会看形势,学会把握时局,学会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2、分清主次,树立大局意识,统筹安排工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上下互动,协调一致,取长补短,把00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00工作的各个环节。狠抓当务之重,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集中抓好影响全局、关系根本的重点工作。在观察问题、处理工作时,不只埋头于具体事务,与00其他工作的大局联系起来,站在大局的高度思考、谋划、运筹和行动,做好各项工作。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驾驭自己00本领,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科学发展观分析材料

照我单位统一部署,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身肩负的责任,对照“三查三看”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使查找的问题更切合适合、更体现针对性。

一、存在问题的表现:

1、对待学习的认识有所欠缺。虽然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但由于平时工作较多,于是便产生了以干代学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欠缺。在平时的学习中,看时世新闻类书籍较多,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较少;看基本的水文业务理论知识书籍较多,看有一定深度的业务书籍较少。学习了一些知识,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思想上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真正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是武装头脑、坚定信念、净化灵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以指导自己言行的武器。缺乏“钻研”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缺乏掌握先进的知识也是发挥时代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的思想认识。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到以前存在问题思想根源的危险性,今后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来审视自己、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于一个普通党员来说,就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在洪水或特大洪水到来之际,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测得准,报得及时。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对工作要增强敬业意识,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尽心尽力,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踏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无私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分析材料

根据机关一支部的要求,结合本人在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学习的体会,对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剖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情况,现将近一个时期本人在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面对更快更好的加强小康社会建设,实现新跨越、取得新进展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我平时虽然注重学习大量林业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从中吸取精华充实自己,但由于个人的消极心理,工作热情不够,所以不能更深层次地静下心来学习,导致对新生事物不能及时掌握,影响了更深层次的解放思想。

2、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由于平常对业务知识基本情况已大致掌握,工作一直侧重于在办公室完成。所以,到基层林场调研时间相对较少。自己主观认为坐在办公电脑前是工作重点,如稍加变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潜意识对内业工作的精力要相对多一些。这样,就导致对基层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全面掌握。

3、与同事交心不够广泛。由于自己一味强调工作,加之深入基层社调研不够,这样就与同事交心谈的机会较少,就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意愿与想法,不能从他们中吸取有益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就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4、对工作完成热情不够。近几年来,领导安排的工作,都拖拉推诿,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说明我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还有差距。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通过认真反思,我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高,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从而导致政治敏锐性不强,思想不解放,工作缺乏创新精神。主要原因有:

(一)学习不够。到林政科、天保办、防火办、检疫站参加工作以来,平时忙于工作,忙于事务,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时侧重了对上级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的学习,而忽视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观点,而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因而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理解得不深不透,特别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把握得不准。反映在思想上,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和矛盾,不能自如地运用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判断和解决这些矛盾。由于理论学习不够,思想不解放,改革意识不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积极行动,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教育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认识片面。对教育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2、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不深。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相当一部分当党员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上级叫干啥就干啥,叫咋干就咋干,存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跟着队伍走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争强好胜意识。

(三)思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年初工作计划或几年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规律。目标、任务、措施要具体,而且计划、规划制定了就要严格落实,要进行责任追究。现有各种计划、规划随意调整,执行不执行、落实不落实也无人问津,难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四)机制体制问题

分配大锅饭问题。分配机制不灵活,缺少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事业单位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是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管理问题

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单位,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群众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学习型单位,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

下载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所回答的基本问题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