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章 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第五章 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
第一节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一)概念: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二)功能: 激发 导向 促进
(三)动机理论
1.佛洛依德的性欲力学说 性本能:力比多
不同行为是性冲动的一种变式与升华。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1.概念:是指由内在需要引起的的动机。
2.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1)好奇:即认知内驱力(2)好胜:即自我提高内驱力(3)互惠:即附属内驱力
(二)外在动机
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如:外在的奖励与压力
(三)两者的关系 1.两种动机缺一不可
2.两种动机对行为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
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就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三、成就动机与亲和动机
(一)成就动机
1.概念: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麦克兰德认为:成就需要是指人们要尽快而且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成就动机使人们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都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期望。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
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承担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2.影响因素:
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微观层面: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以及个体对自身水平能力、失败概率、承担风险等的认知评价。台湾学者观点: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个体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倾向。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个体超越某种内在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倾向。
(二)亲和动机
1.概念:是指个人害怕孤独而愿意和他人在一起,或者希望加入某个群体的需要。2.心理基础:
麦独孤:本能论,结群是生物自然选择的结果。
沙赫特:后天说,由于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使人们结群的原因。
第二节 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 1.概念:
人格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
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
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在人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态度、价值和动机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品质。
2.结构:
(1)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认知风格: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场独立型:分化水平高;内在参照物依赖性强;很少体察入微
场依存型:分化水平低;外在参照物依赖性强;易从别人方面考虑
冲动型-沉思型
冲动型:反应快,精确性差,整体性策略
沉思型:反应慢,精确性高,细节性策略 同时型-继时型
同时型:发散式,兼顾各种假设和可能
继时型:按部就班,线性关系
3.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口唇期(0-18个月)肛欲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青春期(12-18岁)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0-1.5)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1.5-3)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3-6)幼儿期获得主动感(初创性),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6-12)童年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
(12-20)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20-40)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40-65)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
(65以后)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第三节 自我知觉
一、自我研究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自我观 1.弗洛伊德的自我观
自我的任务是协调本我和外部世界或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超我监督自我,自我又为本我所驱动 2.阿德勒的自我观
自卑感和对优越的追求是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
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追求优越也是双重性的,适度追求,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有益。过分追求,走极端,则产生优越情绪,自我中心、自负、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
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
人有自由选择生活风格和追求生活目标的自由。
3.沙文的自我观
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基础。早期母婴交往中的体验和感知决定着自我的发展。回避焦虑是婴儿最主要的动机。因奖励与惩罚而区分出:
善我:导致奖励和人际关系安全感的。恶我:导致轻微的或重度焦虑的 非我:与重度焦虑相结合的
自我系统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的产物,其功能在于减轻焦虑,认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并加以应对和适应。
他强调只有将人放到社会人际关系背景中才能进行考察和解释,认为人格是个体与他人关系的产物,而不是一个孤立实体,“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的背景相脱离”。沙利文所说的人际关系还包括纯心理的或想象中的人际关系。精神病患者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受想象中与他人的交往所控制从而人格发生歪曲。
在他看来,需要和焦虑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动能和自我动能是人格的行为方式.自我系统是人格中的自我评价系统.人格化是世界在个人心中的形象,经验模式则是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而人格也在不同年龄阶段获得发展。
(二)罗杰斯现象学理论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把人的内心世界或经验现象称作“现象场”,现象场由个人的知觉总体构成,也即每个人看待世界的的独特方式。现象场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经验,自我由现象场变异而来。
现象场的关键部分是自我,自我包括个体整个去直觉他的机体,他体验到的所有知觉。自我是一种主观经验的“同化”机制。它决定了个体是否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及接受什么样的影响。在现象场中,罗杰斯把自我区分为“主格我”和“宾格我”,即实际经验中的自我,即自我概念,和期望中的自我,即理想自我,作了区分。
早期的自我很大一部分来自对父母评价的感知。
(三)自我的社会认知观 1.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观察形成概念或构念,以组织现象来预测未来。构念是个人对周围世界进行知觉、解释和赋予意义的方式来实现的。
自我是一个构念,而且通常是核心的、高级的构念。与自我构念相对的一极就是“非我”从而形成更高级的我-非我构念,也可形成善我-恶我构念。
2.马库斯的自我图式理论
自我图式是一种与其他认知结构功能相似的认知结构,影响着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影响着对新刺激的评价。
独立性自我图式-依赖型自我图式 具有自我图式-无相关自我图式
(四)智能三层次理论对自我的理解 德米特里欧:
他从智能的本质这一角度理解自我,主要强调了自我的认知功能。
他认为人的智能分三个层次,有三个系统:环境指向系统;认知指向系统;加工系统。环境指向系统:负责对来自环境的不同领域信息进行表征和加工。
自我指向系统:这属于具有智能水平的更高的认知系统。包括自我理解、自我监控、对他人智能的理解等方面的过程和知识。
二、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自我概念:个体对作为一个整体自己的意识和体验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也可称为自我知觉或自我印象。2.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结构的变化:从混沌和笼统逐步走向到分化和精确。自我概念量的变化:有起伏的,呈曲线式的发展。
三、自尊的建构与测量
(一)自尊的建构
1.概念: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并要求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尊重的情绪体验。2.影响因素
生活中的成败经验:成-增;败-减
社会比较得到的信息:洁先生-降;脏先生-提 自己的内部标准:
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
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有差距:抑郁情绪
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有差距:焦虑情绪
(二)自尊的测量 1.自我报告测量法 2.内隐自尊测量法
第四节 自我意识与自我提升
一、自我意识
(一)概念: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 生理状况 心理特征
与他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统一性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三、自我提升的研究
(一)概念:个体在自我知觉过程中产生的积极自我偏见。
(二)界定与测量
(三)自我提升的相关研究 1.自我提升与心理健康 2.自我提升与生理变化 3.自我提升与自尊 4.自我提升与成绩
5.自我提升的跨文化研究
(三)自我提升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