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简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简述
邸乘光
2008-9-8 13:08:4来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网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好,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也好,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个理论体系,特别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毫无疑问,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三大理论成果是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而每一个阶段必然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因而在各个阶段所形成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所侧重。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着力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三大理论成果既然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就必然具有其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联系。按照其内在逻辑联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和很有意义的。
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上,强调思想路线是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发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问题上,排除了一系列错误观点,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因此,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本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
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问题上,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强调要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实行改革“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问题上,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
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努力使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国内改革发展。”
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问题上,强调现代化建设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二者都得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总之,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问题上,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民主问题,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此,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十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问题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
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其他各种专家,思想文化和教育战线上的同志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问题上,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十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上,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军队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增强国防实力,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同时,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自觉地在这个大局下行动,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要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
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
十四、在“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强调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提出发展台海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重要意见。强调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并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十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根本区别于历史上的封建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标志。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十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和国际战略问题上,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极为重要的科学论断,并据此确立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和国际战略。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们坚持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在处理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上,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埋头实干,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
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工农联盟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和主人翁作用,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竞相迸发,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十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坚持党的先进性,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归根结底,是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问题上,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二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问题上,强调建设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使他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对外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依靠力量、领导核心、执政党建设、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以其独创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者邸乘光,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
——兼评三版自然辩证法统编教材
刘立/曾国屏
在党和国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新的自然辩证法教材问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一共组织了三次自然辩证法教材的编写,出版了三个版本的教材,它们分别是:第一版,1979年由孙小礼主持编写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1];第二版,1991年由吴延涪等人具体召集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2];第三版,2004年由黄顺基担任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3]。而在其间的25年中,各省市高校纷纷出版了自己的教材,品种繁多,但大多都是以“统编教材”为蓝本而编写的。
从总体上看,这三版教材是一脉相承的,都包含了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或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几个基本方面,体现着学科共性。同时,这三版教材又各自有其特点。通过这三版教材,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自然辩证法界的理论探索和学科探索。这种探索,也是自然辩证法对于人、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探索,因而是关于科学发展观内涵的一种学术探索。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自然辩证法之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出现,是在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国务院组织制定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规划”(1956-1967年)的时候。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规划草案把自然辩证法定位“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草案说:“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门科学,正像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门历史唯物主义一样。这门学科,我们暂定为“自然辩证法”,因为它是直接继承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进行过的研究。”[4]
从这样一个严肃又严谨的规划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定位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规划者们既没有简单地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哲学,更没有把自然辩证法定位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定位在两者之间。
然而,到底怎样定义自然辩证法学科?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之初,到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走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殷堂,再到纪念邓小平批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25年周年(2003年)之际,这一直是我国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所研讨的基本问题之一。
1979年第一版教材是这样定义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5]这个定义,明显地继承了十二年科技规划中的基本思想。这个定义,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经典性”定义。
198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会工作报告给出了一个说法,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这样的问题:这种说法是不是给对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作出了最终的结论呢?龚育之明确而简练地回答说:“不”。他指出:“这句话能不能表达得更周到一些也是可以斟酌的。”他还说:“不管文字上怎么表达,自然辩证法同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7]。这里可以看出,或许龚育之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即自然辩证法更应该被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另外,于光远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他说: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群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特色或色彩的诸科学部门的总称”,带有哲理性质,但“其中包括许多不属于哲学的科学部门”[8]。
但是,第二版教材中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它开门见山地采用
了如下的说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9]这个定义中,最重要之处在于,它从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抑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之争中选择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这个说法。这个选择,对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关于自然辩证法及其学科性质的争论,仍然在继续之中,甚至更加激烈了。这不能不促进自然辩证法界作进一步的探索,而正是作为这种探索的结果,第三版教材终于采取了这样的表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10]
这个“新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经典性”定义,同时提得更为明确,它必将对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对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阐述,无论在哪一种版本的教材中,都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的理解,而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诸方面的理解。实际上,第一版教材的“绪言”已经明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不但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自然科学,分析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哲学问题,而且还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自然科学的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他们在这些方面写下了许多札记、论文和著作,为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1]第三版教材对自然辩证法事业和学科的重新定位,明确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更符合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实际、更有利于自然辩证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定义,从而必将促进自然辩证法在新世纪“重振雄风”(于光远语)。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考察三版教材的基本结构,以探讨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问题。
在第一个版本中,除了“绪言”之外,包含“第一篇自然观”、“第二篇自然科学观”和“第三篇自然科学方法论”这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注:值得注意并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个版本的教材中,是这样来叙述自然辩证法学科内容和学科体系的:“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我们大体上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及其规律性;
(二)自然科学的性质、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自然科学方法论;
(四)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和科学分类;
(五)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六)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演变。
本书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仅就前三个方面的部分内容,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后三个方面的部分内容,拟围绕其中一些问题编写若干参考资料。”(《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iv)
但是,第一个版本教材内容和体系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致后来人们往往就将这个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当作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体系。本文中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的讨论,也只是结合教材,从这样的一个特定角度的讨论。)
在第二个版本中,首先是有一个“绪论”,然后也是包括“第一篇 自然观”、“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这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在第三个版本中,同样先是有一个“绪论”,然后是包括了“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三编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和“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这样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比较三版教材的基本组成框架,可以反映出:一方面,三版教材无疑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第一版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自然
辩证法的研究概括和总结为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的重要贡献。大致说来,这三个版本都体现了“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这样的基本内容框架和基本线索思路。因此,都必然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最终必须涉及到人、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诸方面发展的关系问题。
另一方面,三个版本无疑是与时俱进的。这种与时俱进,体现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辩证法界学术探索的历程。
首先,从内容范围看。第二个版本相对于第一个版本,除了“方法论”与“科学技术观”的顺序有所调整之外,还在标题上将“技术”突出了出来。而第三版本中,不仅进一步突出和加强了“技术”,更将“科学”与“技术”分别地加以论述,即将“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与“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分别作为独立的基本部分。在这样的处理过程中,第三个版本中专设了“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也是该版本较之以前版本的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从内容的认识角度看,这三个版本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在“自然观”部分,第一版侧重于阐述自然界的辩证法,第二版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以及人与自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版进一步提出了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在“科学(技术)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第一版分别阐述了科学的性质和作用、科学与社会实践、科学与哲学,以及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虽然第一版教材没有明确提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但其内容蕴含在各篇章之中。比如,在科学观部分的序言中,作者指出:“加强对自然科学观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可以为我们研究科学技术史,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科学学,提供一些基本观点;可以为我们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和方针、政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2]。第二版教材吸收了科学社会学、科学学和科技与社会的内容,比如阐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大科学观等。另外,科技与社会作为了单独的一章。第三版教材则为科技与社会单独开辟了一个整篇,从而大大地丰富了科技与社会的内容,并在结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特别下了一番功夫,进行了较以前更为丰富的阐述。
在方法论部分,第一版教材主要是从科学研究的程序来安排其内容的,第二版不仅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科学哲学的成果,而且单独列出了“技术方法”一章,其中大量地吸收了国外技术哲学的新成果。第三版将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作了分开处理,并将科学观和科学方法作为一编,将技术观和技术方法作为一编,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体现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技术方法与技术思想、技术价值的内在联系;而且,这种分开处理,使得“技术观”和“技术方法”两个部分的内容都大为丰富了,特别是使得关于高科技的内容大为丰富了。
在第三版教材看来,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13]。
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和判断,新编教材明确地指出:“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14]。
第三版教材的这些新结论和新探索,为我们深入认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大协调发展战略”,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新版自然辩证法教材不失时机地把科学发展观写了进来。“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这就迫切需要繁荣与发展‘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与自然、社会及经济的关系为研究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又与相互融合的、广阔的研究领域,它是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门基础理论。”[15]
事实上,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教学,纵观三版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内容,可以发现:人、自然、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一直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突出的主题。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在科学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合理处理人和自然的矛盾服务的。自然辩证法始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穿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它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作为这一关系中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中介的科学与技术。
自然辩证法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探讨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途径。第三版自然辩证法教材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概括和总结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自然观”。这种新的自然观对于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然辩证法非常关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它指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内在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然辩证法还探讨了协调发展的途径:比如,要实现科学技术系统内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的协调;要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解决好科技、经济与体制、政策的协调关系;建立起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协调关系。第三版教材中,注意了这些问题,并从历史与现状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等问题。
所以,我们的确可以说,自然辩证法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贡献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有待自然辩证法去做进一步的探索,比如探索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观,探讨科技为民所享,为民所有,为民所治的理念和实践。又如,自然辩证法不仅要深入探讨天然自然,还应深入探讨“社会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问题。
正如人类不能离开大自然而生存一样,自然辩证法学术事业和学科事业不可能离开中国现代化事业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然辩证法将以自己的学术研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进一步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9]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3][10][13][15]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26.[4] 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5][11][12] 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绪言,i,ii,154.[6][7] 转引自龚育之.科学·哲学·社会[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95.195.[8] 于光远.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57.[14]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在笔者看来,作者的这个叙述中,与该版本教材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相一致,这里至少应该采用“从马克思主义”的提法来代替“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提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罗文东
2007-10-17 15:44:24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对改革开放29年来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544页)和任何理论体系一样,科学发展观也是以我国近现代的整个发展为客观依据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其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提出按照统筹兼顾的方针,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一段时期内,出现过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情况,甚至出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洋跃进”等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经济社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也应看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如在积累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出现了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在打破“吃大锅饭”、克服平均主义的同时,出现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艰辛探索,凝聚着几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智慧。
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有过论述,但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重要范畴,提出“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并把它们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这在马
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各方面尽快发展与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坚持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中,处于核心关键的地位,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这一体制还不完善,体制创新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性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逐步落实,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但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但协调社会利益和社会矛盾的难度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中央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致力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具体实际,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种客观真理性与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决定着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七千万党员的大党,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所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这样的大党,这样的大国,这样的大业,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我们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党同志只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才能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些都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
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摘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溯源、主要内容、思想内涵、逻辑关系等,对于准确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 作用 意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2、3、4、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以胡锦涛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作用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第五,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第六,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同时还要把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七,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个核心的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二是加强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第九,提出了充分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首次把民主理念扩展到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高度”。第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念。针对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多元化的格局,更加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发 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 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经 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政 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文 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社 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的思想。
军 事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外交战略
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政策思想。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回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 候,毛泽东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的这种探索进行得断断续续而且艰难曲折,但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思想成果,其中尤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最为突出。
1957年下半年,在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复杂形势和重大事件的冲击,再加上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与客观实际日益相悖的错误估计,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偏离,使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离开了正确的方向: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在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但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在以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前提。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领导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起点与动力。
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而首要的基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去制定规划。邓小平理论把社会主义社会改变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需要的部分的改革,看作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革命,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作出了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科学决策,他指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邓小平同志还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时候,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邓小平理论就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和中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它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所以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系列重大关系,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好牵动全局的重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重点突破。在国内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国际上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
思想内涵
[2]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新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思想内涵作出了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整合和统称
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将上述几个重大的具有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统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表示,揭示了这几个理论成果的内在关联,阐明了这几个理论成果在更大的理论体系中的归属。统一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这包括: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主张;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设计;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重要理念;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之所以这样说,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也可以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来表述。这次飞跃是一种完成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取得了胜利,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已经得到实践的充分检验。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十七大使用的新概念,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次飞跃到目前还是一种进行时,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并接受时间的检验。因而严格说来,我们正处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当中。
理论价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表现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首先,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的问题。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科学体系
[4]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什么叫科学理论体系?打个比方,所谓科学体系,不是一篮苹果,而是一串葡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简单相加,而是要在鲜明的主题下,抓住基本线索,将三者贯通,将一系列重要观点按照其内在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串葡萄”。
科学发展观是经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的重要新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要把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的地位,并贯穿渗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各个基本观点之中。
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不少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文章发表,学者们就此发表了各种见解。
今年6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秦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书,该书以十三个基本问题构成理论体系。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可喜的成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更多这类著作问世。
本人曾在《学习时报》发表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有以下十七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观点。思想路线论
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思想路线,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思想路线是基本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社会主义本质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只讲社会主义特征的框子,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念。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以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初级阶段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对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和概括。十七大概括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论
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中国。科学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历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市场经济论
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民主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开。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要依法治国。文化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社会论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新课题。文明论
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社会和谐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念,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应当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和谐。
国防和军队建设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防和军队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应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一国两制”论
“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和平发展道路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政治路线论
政治路线是基本理论的凝练。基本理论只有凝练为路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指导作用。对基本路线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还应当包括对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总体布局的论述。群众论
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党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国家唯一的执政党。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科学工作,需要集思广益,大家共同努力,需要平等探讨和争鸣。
层次结构
[5]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程已经相继出现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主要是四个: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就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而逐步建构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三个层次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鲜明主题,那就是在经济文化科技较为落后的东方大国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此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也是首要的基本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为
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政治保证。基本路线是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是基本理论的结构化、实践化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展开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直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纲领: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施互利双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走中国特色城镇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纲领: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