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丽娟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
教育随笔《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林州市姚村镇西张学校 王丽娟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我们东张学校教学点教师的生活写照。
作为西张的一名教师,我是光荣的,更是自豪的。因为,不止一次,我听到过同行的羡慕;不止一次,我听到过家长的赞誉。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这样的荣誉,这样的赞美,不是来自于一两次优异的考试成绩,不是来自于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它来自于东张全体教职工脚踏实地的工作,来自于大家默默耕耘的汗水,来自于大家奉献给学生们的无私爱心,这些凝聚起来,形成了东张学校良好的师风,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画面。
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她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她就是我校心中装着学生的申艳萍老师。
从早晨7:00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元老师的心中便装满了她的学生们。不经意间,你会看见教室里闪过她的身影。那是她在督促昨晚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和写得不规范的学生。她的话语不多,却在举手投足间写满了浓浓的爱。她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学习丝毫不松懈。作业本上,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申老师都会用红笔细心圈出,直到学生认真订正后才过关;下课了,你经常会看到她在教室里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学生;放学后,忙完一天教学任务的她仍端坐在办工桌前辅导学生,有时带到家里给予培优补差。这样的爱生画面不胜枚举!因为,她的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由于她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是一名代课教师但却是真正称职的老师。她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了孩子的心灵。每学期末在全年级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工作中,元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认真负责。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校园中,她总是会心的一笑,拉近了与老师间的距离;工作之余,细心的她主动和同年级老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疲惫的她不顾劳累,加班加点,精心策划每节课如何给学生讲授,只为给学生带来快乐……她,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无怨无悔。
用牺牲般的敬业精神来形容申老师,丝毫不过分。她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他人以光亮,给他人以温暖。
再说说她吧,一眼望去中等身材,睿智的目光显得尤为宽厚,在教育管理中,她能够为人师表,以德立身,集中体现了师德修养的内涵,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她能够激励我们老师把自觉的师德意识转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习惯,这也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朝着努力的方向。
她就是担任我们学校二年级班主任王林霞老师,她从容淡定,从她身上,我却看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优良品质,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让人为之感动。
首先,她对于学生的作业一丝不苟。每次学生做完练习题,他除了判阅完,还要认真讲解,以保证每位同学都完全掌握上课遗漏的知识,这种奉献精神真让我敬佩。
其次,她对学生的教育都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差生也是循循善诱,从根源上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样,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抱有极大热情,对学生极具尽心的好老师,脚踏实地的老黄牛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她是教师之楷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那些默默 2 无闻地辛勤耕耘着的教师,可如今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优秀老师,她不仅埋头苦干而且是位勤于叩响学生心灵大门,巧于走进学生内心,善于引导学生想法的“能工巧匠”。
你再看,大门刚开,很早就到教室的王志霞老师已经在教室里开始了个别辅导,课间你又会看到王老师在和学生倾心交流,他们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王老师十余年教龄,教学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认真准备,认真备课总结,不断学习同行们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创造新教法;她的班级管理最具特色;每天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学校中哪里有她,哪里就充满激情。王老师年轻有为,智慧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批改反馈,发现问题随时解决,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我时常看着她给学生辅导功课,那么耐心细致,那么不厌其烦。面对一个上学总是迟到,背不下课文,画不完画,作业写得一塌糊涂的学生,没有埋怨,没有责怪,而是深入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当她知道孩子父母离异,性格孤僻之后,给了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从阴暗中走到了阳光下,露出了属于孩子的天真笑容。朋友,说真的,随便在西张小学走一走,看一看,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举不胜举。满脸阳光慈爱有加的杨永芳老师、勤勉上进的付波艳、申庆丽老师、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的史艳丽老师、善于管理教学有方的申雪平、元建芬老师,善于改革不断创新的范文艳老师,每天工作最长,不断忙碌的范新朝、王庆昌老师;善于学习不断进取的新教师李金芬、王现平、魏静、张艳宁……在他们身上没有丝毫倦怠,有的是充满朝气的进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他们的精神正是西张小学老师敬业进取精神的缩影。
这只是一支小曲,并没有道出为人师者的全部内涵,但至少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奉献的圣洁和伟岸。西张的老师们从事着两点一线的工作,虽然身子疲惫,虽然劳神费心,可激情总在内心荡漾,奋斗总在心中敲响,幸福也总在心灵蔓延。她们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也许是一名教师一辈子的修养,但,西张小学的广大教师是用生命与汗水在践行着这样的诺言,在完成着这样的修养。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小而言之,他们是身边的师德榜样;大而言之,他们是祖国教育的脊梁。
第二篇:我身边师德小故事
我身边师德小故事
扶沟县白潭镇小岗杨小学
杨三军
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兢兢业业、忙忙碌碌,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
先说我们学校的张老师,近年来,学校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支持工作,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我校教师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首先就会想到找他。而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好,我马上就来”、“没问题,我马上帮你解决。在学校的工作中,他从不计较分内分外、个人得失。我校教师进行课件制作,越来越多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此,经常有一些教师去找他处理一些多媒体技术方面的事情,而他总是想各位教师之所想,急各位教师之所急,为了帮助我校教师制作课件,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能够及时帮助老师完成,有时甚至在家加班加点。
再说说我搭班的李老师。她虽然没什么豪言壮语,也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我却从她身上我却看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优良品质。她是个非常爱孩子的一个人,把学生视如己出,在办公室里交流最多的就是她的学生,每次说到她班级里学生,眼神中流露出的自豪和欣慰让我们甚是羡慕。她也很少严厉地批评过谁,她性格非常温和,说话总是很温柔的,就连批评孩子的口气都柔柔的,但调皮的孩子听了也会难过的低下头或者流下后悔的眼泪,因为他们知道李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所以他们班里的孩子特别喜欢他,一下课就围着她谈心!班级里有一位学生在刚转来我们班的时候,每天的家庭作业一个字也不写,她每天不厌其烦得教导他,慢慢的,从不写到开始写一点儿„„这位学生在这半个学期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她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每天的午饭之后,她会要求学生在家里看一本课外书,这不仅能使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还让学生知道饭后乱跑乱跳会影响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比比皆是。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第三篇:材料(王丽娟定稿2)
天真的笑脸见证八零后特岗女教师成长
---记裕民县第二中学教师王丽娟先进事迹
王丽娟同志2009年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后,怀着对教育事业满腔热忱,通过特岗教师招考,走上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四年多来,她学习先进、追赶先进、逐步超越先进,成长为裕民县第二中学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勤奋敬业的业务骨干,先后8次荣获裕民县优秀辅导员和第二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耳闻目染的熏陶,塑造浓厚的教师情怀
1986年7月,王丽娟出生于一个多民族杂居的乡村教师家庭。自幼接受作为人民教师母亲的惇惇教导,耳濡目染,深切的感受到尊敬师长的朴实民风和为人师表的荣耀。邻里和睦共处也让她与不同民族的伙伴们结下深厚的友谊,深刻的体会到民族团结是各个民族的福祉。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步意识到作为教师受人尊敬的同时,也意味着付出辛勤的劳动,承受牵肠挂肚的心酸。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但意味着光荣,更意味着奉献。即便如此,但她仍不改初衷,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执教,“女承母业”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队伍的一员。
二、努力学习的劲头,打实优秀教师的基础
走上讲台之前,王丽娟深深的明白作为一个教学经验为“0”的大学毕业生,学习既第一要务又是燃眉之急。必须争分夺秒的加紧学习,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教
学水平,教出一批又一批的“花朵”。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她积极投入到“青蓝工程”的怀抱,本着谦逊的心态向指导老师学习、请教。只要有时间就会跑到指导老师的课堂里听课取经。在备课过程,遇到难题随时向指导老师或其他资深教师请教。三个学年下来,厚厚听课记录充分证明了她学习的历程,讲台上的从容、自信彰显了丰硕的学习成果。
除了全身心的投入到“青蓝工程”当中以外,她还挤出时间从网络、书籍等媒介上汲取营养,甚至跑回家向母亲请教处理师生关系的良方。王老师刻苦学习的劲头和迅速成长的成效,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学校一方面给予她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将更大的工作责任交付她的肩头。任教四年多时间,她先后6次被学校派往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奎屯、塔城、沙湾等地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观摩学习,交流经验,累计超过200学时。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又将七年级四班交付于她,从此她的“课程表”里,又多了一堂重要内容——班级管理。
2013年9月,鉴于王丽娟老师的迅速成长,学校不再将其列为“青蓝工程”的培养对象,然而王丽娟老师却利用同吃同住的优势帮助起学校新招录一位同样家在外地的性格腼腆,又缺乏教学经验年轻女教师。有一次由于学生捣乱,她被气的哭着回到了宿舍。王老师就向她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传授她提升教学水平和处理师生管理的技巧,并对她的生活予以照顾。在王老师的帮助下,这位老师逐步拜托了窘境,大幅提升了教学水平,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三、爱岗敬业的精神,塑造为人师表的形象
教师是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表率,而王老师却是先进行业中的典型。自走进校园的第一天,王丽娟老师就立誓要学习前辈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并发扬光大。寒暑假是教师的特权,当别人在欢心喜悦中享受着假期愉快时光的时候,她则悄悄开始为下一个学期的教学精心的准备,认真分析上一个学期学生的成绩和日常表现,熟悉下一个学期教学内容、备课和制定班级管理计划。
2010年9月,王丽娟开始担任班主任,将四班从初一带到毕业。从此,她的工作变得愈发繁忙。开学伊始,她早早从相距百里的家中提前来到学校,为学生报到做准备。在学校的每一天,她每天都早早的起床,匆匆吃点简单的早餐,然后一头扎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带领学生打扫卫生,组织学生出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成了每日的家常便饭。不少同事和学生都不止一次的告诉她说,王老师,打扫卫生你不用来,学生们能做好,多睡会吧!她一笑而过,依然坚持每天早起,早早来到教室。这成为了她不长教学生涯的一个习惯,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班主任,同时又承担两个班级数学教学任务的她正常上班时间,不是在上课,就在忙于繁琐的班级事务,挤不出一点备课或批改作业、判卷子的时间。只能在静静的晚上,伴着一盏孤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挥洒自己的青春。每每到周末,老师和学生开始享受假日带来喜悦的时候,王丽娟老师则在回家的途中,通过手机关注着学生的归途。直到每一个寄宿生都发来顺利到家的信息。如果遇到某些学生,忘记
报告,她则会逐个打电话,直到确认每一个学生安全到家,她才能开始享受周五的晚餐。一个周五的晚上,一个陌生电话号码打乱王老师平静的心,这是一位迟迟等不到学生回家母亲的电话。王老师不顾家人的反对,当即穿上棉衣奔向车站……
她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当中,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细心呵护。2011年冬天,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开始厌学、逃学,逐步滑向辍学的危险边缘。王老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先后5次找这个学生谈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与其家长沟通达7次之多。在学校与家长40多天不懈的努力下,该学生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彻底改变了读物无用的错误观念,重返课堂开始更加努力的学习。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012年初春,王老师的班里迎来一名稍显特殊转学生,她沉默寡言,有时甚至一天不说一句话。这是一个有轻度自闭症小女孩,学校领导考虑到王老师对待学生耐心细致特意安排到她们班里的。这个学生的到来,的确给她带来不少的苦恼。通过查阅资料、向资深老师请教,她渐渐了解了这个女孩的心理特点,开始试着与她沟通,却遭到冷遇。这时的王老师开始明白打开她的心扉是件不能着急的事情,只能从关心她生活,呵护她脆弱的内心开始,让她感受到大家对于她的浓浓爱意,而对于她的学习不做任何要求。从此,八年级四班多了一项禁令,所有学生不得在背后议论这个脆弱的女孩,不准提“自闭”等相关词汇。在开始的几个月里,这个学生我行我素看不到任何变化,王老师开始有点灰心了,同时也为自己不能帮助这个学生感到惭愧。直到2012年
深秋,王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才有了收获,这个学生才逐渐融入到同学们当中。
在忙于班级事务管理的同时,王老师始终不忘自己教书育人的本分和提升学生学生水平的中心任务。她坚持博采众长,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将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讲全、讲透。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将作业、试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讲解,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晚自习时间,王老师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到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学生提问总是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梳理、总结,反思自己的授课过程。此外,王老师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重点抓后进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鼓励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后进生一方面劝诫其积极进取,一方面给予“开小灶”,帮助多名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其中,一个学生因为个人感情纠葛,从优等生短时间坠入到厌学的行里。王老师先后多次与其开诚布公的交谈,逐渐帮助她摆脱了自己心里的魔咒,并利用业务时间帮助她补习数学、英语、物理等各科目功课。不到一个学期时间,这名同学就重拾了自行回归到优等生的序列。天道酬勤,王老师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历次的学业水平测试中,王老师带的四班总是名列前茅,数学成绩更是兄弟班级中的佼佼者。2013中考,王老师班的数学成绩超过年级平均水平达到7分之多。
四、博爱善良的心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王老师班里有不少自来牧区的寄宿生。他们当中仍有个别
人家境并不富裕,依靠学校发放的餐补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每当新学期开学之时,王老师一项重要工作便是为学生申请、发放餐补。僧多粥少,王老师则需要花不少时间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经过反复权衡把餐补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学生。2011年秋天,王老师经过深思熟虑将一张餐补卡发放给两个家庭条件基本相同且相对较好的学生共同使用,解决了一张餐卡两个学生的矛盾。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仅有的餐补是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王老师担任班主任第二年开始,秘密资助一名家庭极其困难的学生,直至这个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在筹钱购房的拮据日子里也未曾间断。王老师的善举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该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
五、改革进取的意识,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
走上讲台四年的时间,王丽娟老师从牙牙学语的孩童,逐步成长为教学骨干,除了继续学习,她对于教学有了自己的思考,深深的意识到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在学校大力推行新一轮教学改革之时,王丽娟又一次走在思想观念上走在了同仁的前列。学校教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传授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工作、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在教学上,王老师一步步摆脱了分数的束缚,从发掘学生的潜力出发,落脚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课堂上,逐步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设臵了趣味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王老师班的班会课不再是老师们的讲台,而是师生交流的平台。2012年母亲节前的一次班会上,王老师向学生们问到,哪位同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结果寥寥无几。当天,王老师布臵的 家庭作业只有一道题---回家问父母是否记得自己的生日。结果,可想而知!类似的小事很多,且不起眼,但却是王老师教学理念改进的开始。
王老师的努力在2013年中考时迎来丰收,九年级四班的成绩在兄弟班级中名列前茅。王老师却说,让她感到欣慰的不是同事和家长的赞许,而是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笑脸。
裕民县第二中学
2014年3月11日7
第四篇: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
爱心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一个教师只要对学生抱有强烈诚挚的爱,平等对待和尊重他们,就能相应地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自己辛勤的劳动产生最佳的效果。
我这里所讲述的都是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壮语的普通教师普通人的普通故事。经常路过107班的教室的人,都会看到班主任康老师在教室里忙碌的身影。有时你能看到他在与学生谈心;有时候看到康老师帮助其他任课老师在抓学生的落实;还有时候看到她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她就是这样只要自己有时间,就全身心的投入班级,做好每一项分内与分外的工作。
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学生小宁。父母离异,因为父亲平时工作很忙经常无暇管小宁,而奶奶的身体很不好,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奶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疏于管教的小宁的行为习惯比较差,常常做一些随心所欲的事情:上课上到一半突然从凳子上摔了下去、上课时发怪声音、上体育课带一把工具刀、卷尺等等,而且他还不善与周围人沟通。教过小宁同学的老师都知道,他是无论你批评他,还是表扬他,他给你的回应永远都是张着嘴巴看着你,跟他谈心真有点浪费时间。康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他沟通交流,鼓励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还和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且还制定在每天每节课课后评价机制,及时的将小宁在学校里的表现与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康老师的努力,小宁同学在行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五篇: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
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说起优秀教师,不免让人想到那些业绩突出、荣誉满载、独树一帜的“标兵”教师们。然而,我们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默默奉献的平民教师。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
但他们也同样是优秀教师,其中也涌现了许多的师德故事。
说起这些人,让我感触最深的还属我的的同行,家乡一中的王老师。
他从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多年了,他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他就是我校心中装着学生的我亲爱的王老师。其实他同样也是我上高中时候的化学老师。我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教师,其实也是受了他的影响。
说起王老师,在他的身上还有一段让人落泪的故事。王老师曾经有过一个十分聪明的儿子,各个方面都非常突出,他是王老师的骄傲,可不幸的是在他上初中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尽管所有的人都在帮助王老师尽力的挽留这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可是他最终还是病逝了。那个时候王老师还不是我的老师。
在我上了高中的时候,班主任跟我们说了王老师的故事,要求我们更加尊重他。当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我能从的脸上看到那种沧桑,所以更加的心疼我的老师。那个时候的心疼或许更多的是同情,后来通过王老师的课让我从心里敬佩他。
从早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王老师的心中便装满了他的学生们。不经意间,你会看见教室里闪过他的身影。那是他在督促昨晚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和写得不规范的学生。他的话语不多,却在举手投足间写满了浓浓的爱。他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学习丝毫不松懈。作业本上,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王老师都会用红笔细心圈出,直到学生认真订正后才过关;下课了,你经常会看到他在教室里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学生;放学后,忙完一天教学任务的她仍端坐在电脑前查阅教育教学资料,有时带到办公室里给予培优补差。这样的爱生画面不胜枚举!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他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了孩子的心灵。他所带的班级每学期末在全年级化学期末考试中总是排在前列。
工作中,王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认真负责。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校园中,他总是会心的一笑,拉近了与老师间的距离;工作之余,细心的他主动和同年级同学科老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疲惫的他不顾劳累,加班加点,精心策划每节课如何给学生讲授,只为给学生带来快乐„„他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无怨无悔。用牺牲般的敬业精神来形容王老师,丝毫不过分。他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他人以光亮,给他人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