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危险
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海上事故,当属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人不会忘记,就是这艘在今天看来也属豪华,而在当时号称“永不沉没的梦幻客轮”,用1513名乘客和船员的生命作为代价告诉世人一个道理: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常常说到紧绷“安全这根弦”。那么,“安全这根弦”究竟指的是哪根弦?这根弦指的就是风险意识。“紧绷”就是时时刻刻要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分析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教训,我们会发现,危险之所以容易被忽略,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迷信设备,过分依赖。
当今,随着本质安全理念在设计制造领域的推广,设备的安全性增强,人们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所以把泰坦尼克号看作是“永不沉没的梦幻客轮”,是因为这艘船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达到了顶峰。可是在今天看来,那时的钢材质量很不过关,钢材里含有气泡,简直就不能作为制造轮船外壳的材料。
现在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某些设备万无一失,但过若干年再看,就会发现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我们永远不能对设备抱有幻想,因为希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多。
二是心存侥幸,忽略危险。船长史密斯虽然意识到危险,但为了争夺“大西洋蓝带”的荣誉,就必须高速航行。平静的海面,再加上配备优良的船只,让他在速度和安全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侥幸心理在人们心中是普遍存在的,而在安全生产中恰恰是最要不得的。只要有侥幸心理存在,当风险和收益需要权衡时,就会关注收益,忽略风险。尤其是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危机四伏的时刻,危险总是会被人们忽略不计,甚至连基本的应急措施也不去准备。
三是不负责任,拒绝警示。
很多事故的发生并非没有征兆,只是这些警示被忽略、被轻视、被拒绝接受。在5天的时间里,泰坦尼克号收到其他邻近船只发出的警告达到21次,但从船长到船上的每个工作人员,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危险的警告,从而造成这起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海难事故。现实生产中,我们发现很多事故在发生之前,都有隐患存在,上级领导或专业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查找隐患,或者限期整改,但当事人要么置若罔闻,不予理睬,要么敷衍了事,草草对付。其结果就变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故。
你忽视危险,危险就会主动找上门!
第二篇: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王积臻)
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安全,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关于安全,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却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学问和名词,因为安全,许多人忍受痛苦,许多人为之奋斗。
在我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看到或听到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这样那样关于安全的事故,很多事故匪夷所思,事故原因却又环环相扣,大同小异,这些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我们职工本身的安全意识不够。
怎么样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我想,这是每一个安全工作者或安全专业人的工作重点,我也将在本文中论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不久前看了热播的一部灾难影片《幸存日》,相信很多人都看了这部电影。影片取材于黔西南州晴隆县的真实矿难故事,讲述三个各怀心事的中年男人在突发的透水事故中被深埋在地下1000米深处,在井下,面对从良心的拷问和人性的透视,再到面对死亡的颠覆性的变化过程,并在25天后获救的故事。在观赏、感受影片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幸存日”要传递给我们的最终是什么?我们应该从影片中获得、学习到一种怎样的安全意识和理念。
影片通过这场灾难展开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叙事画面,主人公在死神随时光临的漆黑空间里,回顾人生的酸甜苦
辣,纵有太多难堪的困境和苦难,却依然怀着对阳光和生命的深深渴望,无论是未签的离婚书,还是保险单,或是深深的忏悔,莫不代表着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令观者得到深层次的感动和共鸣,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涤。在感受电影画面冲击的同时,大家可否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骇人听闻的事故,事故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专业的敏感性让我第一时间反思到造成灾难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煤矿透水都是在坑道里采煤矿的时候,挖穿洞壁接通地下水或者积水的废弃坑道而引发的事故。影片中的透水事故正是由于爆破挖穿了废弃的非法小煤窑,而且由于天降大雨,废弃小煤窑内的积水源源不断的流入了采煤巷道,且储量巨大,致使营救过程持续了整整25天。
不难发现,小煤窑的老板作为煤窑最高领导人和责任人就没有危险意识,而影片中的老板说对“老井王”说,已经探测过新煤层了,很安全,老井王也许不相信,但是他还是下井了,侥幸地想:“最后一次了,没事吧,还有老板给的红包呢,这次可以领上老伴风风光光的去北京了”。结果真的如老板所说的那样吗?不是!没有危险预知意识,没有安全意识,这才是这次事故真正的原因。
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安全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危险源”,也是我认为最危险的“危险源”,排除不了这个“危险源”,那
么事故永远不会离我们远去,因此,我认为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幸存日》也是给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一个警示:形成一种安全的意识,造就一种全民皆安全的状态,尊重安全措施和理念,也就是尊重自己,这是对他人生命的态度,更是对自身生命的尊重。
西沟矿无工亡三十三年了,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西沟矿厂房建筑设施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很严重,人员素质也比较差,管理水平正在逐步完善之中,虽然没有发生过工亡事故,但是小事故还是很多的,这时什么原因?我个人认为还是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大家在作业过程中始终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但是,仅仅因为历史成绩我们就能掉以轻心吗?不能。危险时时刻刻存在着,前三十三年不能代表后三十三年,前车之鉴固然重要,但后事之师,亦然不可或缺。只有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我认为西沟矿才能将“无工亡”的历史继续下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实现机械自动化,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才能使我们的职工真正的得到安全的、优越的工作环境,保证生命的安全。
虽然安全隐患天天查,安全会议周周开,可是没有谁能对不发生事故打保证,意外往往在一些很简单、微小的作业活动时发生了,怎么样提高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呢?
首先,我认为,应该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的投入。教育方式要根据岗位实际情况,编写、制作学习资料,把岗位隐患、作业行为及操作危害做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每次一点一点进行学习,有便于职工接受。
其次,提高青工整体素质。青工作为企业的希望和主力,有塑造性较高,接受能力强,但是也容易犯错误的特点,培养好了青工,我们将是一个有希望的矿山,对青工的培养一定要根据其年龄特点进行。
给青工安排安全意识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师傅,制定详细培训计划。这项工作矿里和团委都有安排,但是实际状况进行的并不好,形式走得多,落实的少,对青工的培养一定要持久、认真,不走形式,把每一项活动内容都落实清楚。
还要加强对青工人格及素质的培养,我认为一个有素质职工,他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是比较高的,一个有素质的职工不会认为安全工作就是一种形式,他会从内心里重视安全。
还有,我们要将隐患及时排除,要想到作业时可能会发生的危险。事实证明,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之所以会发生事故,是因为我们职工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超前意识,忽略了平时的安全工作,才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直到隐患扩大、恶化,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要做到防范于未然,必须具备超前预测和预防事故的能力。
最后,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职工,都要一直保持对安全的良好态度,特别是对思想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如果今天讲这个重要,明天讲那个重要,使职工无所适从,认为是搞活动、一阵风。
历史的教训足够多了,只有不断地提高安全意识,真正的把“安全第一”的思想刻在心中,我们才能使事故远离我们。希望我们的职工能不断加强安全意识,将心中的“危险源”统统排除,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搞好安全工作,使我们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碎矿运输作业区:王积臻
第三篇: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是最大的危险
警惕“四个危险”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中最为受访者关注的提法之一。集中提出“四个危险”有何现实意义?“脱离群众的危险”为何是最大的危险?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权威专家接受“新华视点”记者专访,就这些问题给予深度解析。
焦点一:看不到危险而丧失警惕是更大的危险
【记者】我们党早就有过“本领恐慌”“信仰危机”的提法,警惕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提醒更是从未间断。这次集中告诫这“四个危险”有何针对性和现实背景?
【讲话摘录】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虞云耀】(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安不忘危、存不忘亡,面对成绩和掌声是否头脑清醒,是一个政党先进与否、成熟与否的“检测仪”。认识到实际存在的“四个危险”,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建设状况总体上同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言行不
一、奢靡享乐;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虽不是我们党的主流,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严重妨碍党有效履行执政使命。
【叶笃初】(中央党校资深党建专家):当此科学发展、深化改革重要关头,“打铁先要自身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政”典籍曾言:“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精神懈怠的危害很重,其恶果之一是脱离群众。离群众越来越远,何来党的感召力、凝聚力?这最终必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觉,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这是更危险的。
焦点二:党和群众就是鱼和水,鱼离开水只有死路一条
【记者】战争年代,我们党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淮海战役数十万群众推小车送补给的支援、苏区群众“十送红军”的深情、沂蒙山红嫂救活解放军战士的乳汁„„这些都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动写照。现如今,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事漠不关心,不顾群众意愿强占“口粮田”,不管群众健康任由企业排污等现象时时出现。有的党群、干群关系如“油水”般分离,有的甚至如“水火”般不
容。这些脱离群众的现象对党执政带来哪些危害?
【讲话摘录】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虞云耀】党执政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没有了被敌人追剿的危险,没有了离开群众就不能生存的境况,群众观念就容易淡化,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未来将向哪里去。再加上权力本身具有的腐蚀性,使得一些人容易迷信权力,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还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只看重那些能带来资金、项目的老板,而忽视群众的力量,亲近了老板,疏远了群众。
【叶笃初】这些年来,一些党员已经淡忘党的群众观点,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群众。这种同群众疏离的后果是严重的、致命的。作为执政党,长期脱离群众就必定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失去靠山和力量,民心“长城”就会坍塌。苏共失败的教训就在于此。
焦点三:新时期做群众工作要有真感情、新智慧
【记者】一些“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解民忧,却常遭受群众的苛责误解,党员干部时常发出当前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的感慨。到底是群众太挑剔,还是干部们没有适应新形势?党群工作又面临怎样的新挑战?
【讲话摘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叶笃初】执政时间长了,我们部分领导干部的官气越来越大,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特定事务中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究其原因,我想还是领导干部“地气”接得少,讲话讲不到百姓的心里,做事难合群众的意愿。现象是“脱离”,根源是“感情”。随着时代的变化,群众工作需要不断积累新经验、寻找新办法,需要新思维、新智慧。糊弄群众的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要不得,但把群众工作庸俗化、一味迁就、既不讲科学指导、又不依法办事也不对。
【虞云耀】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突出表现为:一是广大党员干部能否真正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树立群众观念;二是能否学会并善于兼顾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和方法手段能否切实改进,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等。
焦点四: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记者】今年6月23日暴雨造成北京全城交通瘫痪,相隔一个月后,北京再迎暴
雨,降水量较之前更大,但是由于市气象台提前发布预警、各部门提前应对,降雨没有对交通产生重大影响。一位市民说:“这个‘预’字就是责任心,就是把百姓装到了心里,我心里暖烘烘的。”这一事实表明,只要党员干部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还是会赢得群众认可的。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群众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或减少“脱离群众的危险”?
【讲话摘录】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虞云耀】新时期做好党群工作,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健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制度,健全便民服务机制,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全力解决事关民生的难事、急事;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发挥信访、投诉中心等载体作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要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等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叶笃初】我们的党员队伍在不断壮大,新生代干部极需要到基层一线锻炼。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说到底是要在实践中去炼就。要避免或减少脱离群众的危险,就要着眼于长期努力,从基层、年轻干部、欠发达地区、有突出问题亟需解决的地方做起。做好群众工作犯急性病不行,慢性病也要不得。党强调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说到了核心之所在,应在党内特别是各级干部中进行实在有效的群众路线“再教育”。总之,只有把涉及群众的民生、民主问题解决好,才能赢得民心!
第四篇: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终版)
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对于这一点,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务必牢记。为什么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里至少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就是执政党的地位容易脱离群众。我们知道,以前由于客观环境极其险恶,在客观上形成了一道屏障,换句话就是说,是有外部环境在帮助我们管党。因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党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所以我们必须自觉、主动地去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但是党执政后情况就不同了,一方面没有了压迫、围剿,不用整天东躲西藏,联系群众也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了,另一方面,战争环境转为和平环境,党和群众的关系在整体上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是群众有求于我们党员干部,这样党群关系很容易被颠倒。可见,由于地位的变化,执政党成为领导的党、执掌政权的党、“为民做主”的党,一不谨慎,很容易居高临下,不把群众放在眼里,从而拉大与群众的距离。
其次,执政党脱离群众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成败在人民。因为:
脱离群众,党就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无法实现正确、科学、有效的领导。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思想的领导,就是党通过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依靠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去贯彻执行,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最为关键的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有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因此,我们党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才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取智慧,形成正确的决策,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可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智慧源泉,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我们的决策正确和科学。
脱离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难以实现。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现代化事业是一项空前伟大的事业,是需要千百万人为之努力才能实现的。人民群众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主体,主要依靠力量。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就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用美式武器装备的国民党,靠的就是人民的力量。建国后,我们所取得的一切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更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奋斗取得的。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并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我们的事业真正成为群众关心、群众参与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脱离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被群众所抛弃,执政党就会垮台。自古以来就有“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之说,讲的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心向背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群众站在党一边,党就有了力量,就能生存、发展和壮大;反之,党放弃根本宗旨,脱离群众,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迟早要垮台。群众基础是执政基础中最核心的部分。前苏联的解体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党脱离群众、党群关系开始解体,导致了苏共解体和苏联解体。可见,党脱离群众,不仅背离党的宗旨,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还会危及自身的存亡。
(作者杨仲林 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
第五篇: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2011.03.16
“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发人深省
2011年03月15日 10:26:13来源: 新华网
3月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他说,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3月14日 新华网)
“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近年来,公众反映的官员腐败行为主要集中在规划审批、土地拍卖、政府采购和重大资金项目审拔等领域,这些领域被视为腐败“重灾区”与“高危行业”。因此,必须从规范权力运行入手,公开决策与审批程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遏制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
政务公开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的前提条件。预防腐败需要更多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北京市曾制定“领导职位说明书”,小到科员、大到局级的机关干部都有详细的职责标准,职位说明书同时作为评价各级干部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也为官员接受监督提供参照,防范因人设职、人浮于事和滥用公权的不良现象。“职位说明书”其实质就是“权力说明书”,各级政府应通过政务公开,将各部门权力清单以“说明书”的形式公开,以便于群众监督和干部自我约束。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让腐败无处藏身。我国现行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已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最新的制度规定,县处级副职及以上的领导干部、大中型国企领导每年须上报个人财产及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民状况等。其中,财产申报包含个人及家属的收入、房产、投资有价证券和金融理财产品等。显而易见,这一规定将官员的“个人家事”上升为可能影响到职务晋升和社会评价的“公事”。无论是防止“带病提拔”,综合考量官员的述廉,还是查处群众举报,回应对突出问题的关注与质疑,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以保障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与监督权。
采取零容忍的反腐态势,还需要堵住“后门”。外逃“祼官”越多,腐败分子就越发肆无忌惮。针对“裸官”的出现,深圳在全国率先规定,“裸官”不得担任党政正职和重要部门的班子成员;为了防止“裸官”外逃,广东省委组织部规定省管干部上任前需报告家属情况;去年4月,中央审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这无疑是从源头预防“祼官”腐败的得力举措。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今年我国首次对“裸官”进行登记,对其进行“特殊管理”。
权力一旦不受约束,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与民争利,甚至恃强凌弱,进而蚕食政府的公信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贪污腐败无疑是最大危险,也是党和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只有让权力在阳光运作,让干部接受批评与监督成为一种常态,才能让一些人不敢伸手,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