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鲁迅《伤逝》有感
矛盾与讽刺—《伤逝》浅谈
《伤逝》是鲁迅众多文章中位数不多的以爱情为正面描写题材的小说,它也被公认为最复杂,最难以猜透的小说之一。自《伤逝》面世以来,众多学者都对它进行了或有根据的研究,或无根据的猜测臆想,有人认为这是映射兄弟失和,有人猜想这是鲁迅自身爱情的写照,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与其费尽心思地猜测作者的写作本意,不如把精力放在作品本身的研读上。而在这一方面,我比较关注作品的反讽的描写与表现,并想在此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作品整体的反讽意味浓厚,这种反讽既体现在作品的主人公——涓生与子君的身上,也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下面我想依照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 对涓生的讽刺
作者在《伤逝》标题的下面表明着“涓生的手记”,而文章的第一段就直接写明的本文的写作原因:“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说明了《伤逝》是涓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恨而写下的他与子君的爱情的回忆,是以他一个人的视角在讲述两个人的故事。涓生作为这段爱情的讲述者,其实也是被讲述者,其背后的真正的讲述对象正是作者。而涓生是否真的在对这段过往进行自我剖析式的忏悔,就从这种双重讲述中表现出来了。涓生在自我的讲述中多次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这恰恰体现了作者与涓生的对立,从而起到了强烈的反讽作用。由此可见,“悔恨与悲哀”不过一场虚伪。
(1)讽刺之一:涓生自认为是受到了启蒙思想影响的有志青年,实际上也不过是个霸道的男权主义者。“整个故事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亲密时期”“疏离时期”和“忏悔时期”。这三个时期,涓生都占有绝对的婚姻话语权,无论是最开始的亲密无间,郎情妾意,至后来的矛盾重重,不断疏离,还是到最后的蟠然醒悟,深深忏悔,涓生都是占有着绝对优势地位的“爱情霸主”,他和子君之间的爱情走向,几乎都是以涓生的个人主观意见为准发展的。”在亲密时期,涓生与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尹博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从这最初开始,涓生便是两人关系的领导者,子君不过是受到他的“启蒙”的跟随者。而“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所看不见的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这段描写表现了两人对于那场求婚的不同的印象。一个常常“自修旧课”,一个却“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间回想,早只剩了一些断片了,同居以后一两月,便连这些断片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至今还如暗室的孤灯一般,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两人之所以会对同一件事产生如此大的记忆差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涓生的大男子主义。在涓生印象中,求婚时的言辞与举动都模糊了,唯有单腿跪下去的那一幕难以忘怀。因为在这个恋爱过程中,那也许是唯一一次涓生处在了“劣势的,等待宣判的”一方,这样的示弱破坏了他的男子霸权,使他“羞愧难忘”。
(2)讽刺之二:涓生在自我忏悔中看似把一切揽在自己的身上,实际上一直是一个善于推卸责任,没有责任心的人。涓生在收到局里的纸条时,第一反应便是把责任推到那些所谓的“造谣者”的身上。同时大言不惭地说“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因为我早就决定,可以给别人去钞写,或者教读,或者虽然费力,也可以译点书,况且《自由之友》的总编辑便是见过几次的熟人,两个月前还通过信。”,后面却说“但我的心却跳跃着”。很久之后,收到的《自由之友》的总编辑的回信也不过“只有两张书券,两角的和三角的”。这些统统说明了涓生本身既没有经济能力,也没有与子君同居后的经济规划。那场求婚,或许更多是在求欢,并不意味着涓生做好了组建一个家庭的准备。
除此之外,涓生在自我忏悔的过程中多处默默地表达了对子君“堕落”的抱怨,引导着读者将这场婚姻的失败归根于子君。涓生一面说着“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一面却暗暗抱怨:“做菜虽不是子君的特长,然而她于此却倾注着全力,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是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来算作分甘共苦。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况且还要饲阿随,饲油鸡,……都是非她不可的工作。”“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这样的讲述往往使得读者认为这场婚姻这所以走到尽头是因为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而这隔阂却是因为子君的“自我堕落”,一心操劳家务,不再读书散步,与涓生之间难以沟通。以这种自我忏悔的手法巧妙地推卸责任,不过是涓生一贯为之。而这两面的互相矛盾,正是作者与涓生的对立,讽刺着涓生想要瞒天过海地推卸责任。
哪怕到了最后,涓生也未曾改变这一作为和态度。他对于子君的死表示悔恨,悔恨的却是“我不应该把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他认为子君的死不是因为他对于这段爱情的失责,而只是因为子君承受不住“真实”。他还屡屡暗示“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忌,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这些言语仿佛在说,涓生提出的爱情的结束,只是一心一意为了子君,为了子君能够有新的开始,能够决然再造生活,能够不与他一同灭亡。而子君“辜负了涓生的期望”,被父亲重新领回家中,最后走向灭亡。这一系列的事不是涓生的错,而是因为子君不再是那个启蒙的子君,她丧失了“勇敢和无畏”,她没有“诺拉的果决”。至此,涓生才算完成了对这段感情的讲述,“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自己”,为自己推卸所有的责任与过错,“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得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文章以涓生的第一视角进行悔恨地讲述,看似处处在自我反省,争取读者的同情。其实,涓生的讲述中到处可见漏洞,到处是矛盾,到处体现着涓生与第三讲述者的对立。作者对于涓生的反讽丝毫不避讳,直叫人明了。
二,对子君的讽刺
或许有人会认为,作者既然对涓生做了诸多讽刺,将他的男子霸权主义,薄情,无责任心等表露无疑,那么,作者对于这场爱情的弱者——子君,该是饱含同情,并加以宽慰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个人觉得作者对于子君也有着温和的讽刺。
(1)讽刺一:以新思想过旧生活。子君在文章中虽然不如涓生所表现得那般“科学”“先进”“民主”,但毫无疑问,她同样是一个接受了启蒙新思想的女性。也正是因为这个,她才会“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短短的一句话,足以表达出子君内心的觉醒和思想的解放。然而,在与涓生开始同居生活后,子君的表现却仿佛如涓生所说的那样“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她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子君此时的形象在涓生眼里已变成了没有自我没有品性的封建妇女的代表。”子君就这样带着她的新思想过着封建式的旧生活,将自己一点一点地退化,最终变得远不如前。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生活所迫,子君只是在生活的消磨中逐渐失去了自我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依旧认为,在这样的“堕落”与“退化”中,子君并非只是被动的受害者,而这应当从阿随说起。
“还有一只花白的叭儿狗,从庙会买来,记得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却给它另起了一个,叫做阿随。”我觉得阿随的名字大可以多加思索。其一,“随”可以理解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与子君刚和涓生同居的生活背景一致,可以接受。其二,“随”也可以直接理解为“随遇而安”“随处而居”等等,带有宿命观的意味。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是与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子君所不符的。这也难怪涓生并不喜欢这个名字了。阿随的到来其实距离他们同居并不多久,可见子君也许并不单单是被生活磨掉了新思想的棱角,而有可能是自我选择了这样封建式的旧生活。
(2)讽刺二:因为自由而追求爱,又因为爱而失去自由。子君作为被涓生讲述的对象,并没有为自我辩解和说明的机会。她在整个故事中最为出彩的部分,应当是开头的惊天动地的一句
2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深刻地表明了她对于自我自由的渴望。而我认为,自主地选择和涓生恋爱交往甚至结婚同居,在子君的眼中也许都是自由的体现。她极力维护这一段感情,实际上就是在极力追求自我的独立与自由。为了这份爱情,她与自己的家人绝交,并卖掉了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她就像“出走的娜拉”一样,除了“一颗觉醒的心”,什么都没有了。她将自己葬在了家庭的琐碎当中,饲阿随,饲油鸡。后来,油鸡也逐渐成了佳肴,阿随也留不住了,她只有涓生了。可是不久,她连涓生都没有了。正如鲁迅所问的“娜拉出走后怎样呢?”,要么堕落,要么回去。而子君是后者,她父亲把她领回去了,“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
她因为渴望自由而去自我选择,自我追求爱情。但是,这份爱情给她带来了什么呢?她在这场爱情里一直处于劣势,为这场爱情失去亲情,失去看书与散步的时间,失去勇敢和无畏,最后回去了,便连自由也失去了。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却是最令人悲叹的讽刺。
三,对社会的讽刺
《伤逝》创作于1924年,之所以首先说明它的创作时间,是因为其时间背景对文章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其实已经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对于社会生活有着“新文明式”的渴望和要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婚姻自主等都是收到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的普遍呼唤。《易普生专号》的出现,《玩偶之家》的大火,都使得众多女性希望像娜拉一样果决,追求自我的觉醒。而《伤逝》中的子君起初便是“未完全觉醒的中国版现实的娜拉”。鲁迅1923年时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学院作了《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在这场演讲中他给自己的这个问题作出的回答是“要么堕落,要么回去”。而他在一年后创作的《伤逝》很有可能是他这一思想的再次提出,毕竟子君在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她的父亲领回去了。我个人认为,鲁迅安排的这个“回去”的结局是对于当时社会普遍提倡的“像娜拉一般出走”的反讽。
鲁迅向人们展示了一般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在文中提出“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是对当时人们一昧地追求爱情独立,却忘却了物质经济是爱情依附的基础的讽刺。同时,子君的结局也是对狂热地追求“自由恋爱”的讽刺。但这种讽刺不是要人们乖乖地服从封建式的无爱的婚姻,反而是在倡导人们要不断吸收新的思想,不断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只有社会的整体达到了文明进步,社会经济取得发展,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众多希望,比如男女平等,比如婚姻自由等等才能成为可实践的追求。
所以总的来说,《伤逝》中无论是对涓生的讽刺,还是对于子君的讽刺,其实归根到底都是鲁迅对于社会的冷静反讽。但正如我开头说所的:“自从《伤逝》问世以后,为把它模糊意义看明白,不少研究者都从作者创作的动机和心绪这一路径做出了阐发。其中最为信而有征,又最让人不解的是周作人提出的观点:“《伤逝》不是普通的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而且“信誓旦旦”地说:“我有我的感觉,深信这是不大会错的。因为我以不知为不知,声明自己不懂文学,不敢插嘴来批评,但对于鲁迅作这些小说的动机,却是能够懂得。”3一面对周作人如此自信和郑重提出的这一观点,我们的确不该4掉以轻心。”。因此,我虽认为《伤逝》中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其反讽手法的巧妙运用,也费了些心思将这些讽刺粗浅的理解了一番。但也自知,最后一点“对社会的讽刺”实际上很是缺少说服力,当真可说是一番猜测,而将这种猜测写下也只是想浅陋地说说自己的理解罢了。
第二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能说讨厌,但也实在不算是喜欢。也许是生在90后的我们生活过于的幸福,也许是仍在学校中学习着的我们,还不明白社会的辛酸与残酷,所以先生笔下的种种深意总是感受不到,只有听过了老师的讲解,才能明白先生的一字一句。
其实并没有完全看过先生的某部著作,但知道的也是不少的。在记忆的长河里,储存着他描写的那个月光下颈部带着银项圈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里那个调皮的在院子里拔何首乌的少年,亲切慈祥的长妈妈,《祝福》中可悲可叹的祥林嫂,还有那个生活在麻木年代的孔乙己„„以及今天看到的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爱情小说——《伤逝》。
《伤逝》是鲁迅先生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它的篇幅并不长,短短一万多字,先生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生动地描写了子君与涓生在自由思想萌发时一对觉醒的青年男女相恋,后遭到家族反对,私奔同居,最后抵挡不了社会舆论与经济困难的压力而走向结束的爱情故事。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读过他后给我的感觉是很郁闷,有点可怜小说人物,有些讨厌小说人物,总之是一种闷在心口很难过很想发泄。
其实不太明白子君和涓生之间的爱情,通读小说的全文,感觉他们之间似乎很简单,男女之间起初的相互吸引,不顾家人的反对走在了一起,最后两个人分开了,子君死了。这样看来,好像很平淡,文字很简单,却感觉闷闷地,这样的爱情,平淡如水,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家族仇恨,也不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大悲大喜,有的只有生活,生活,然后还是生活„„
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幸福,太过的简单,然后幸福就慢慢的沉沦了,简单变得黑暗,令人窒息,会让人感到叹息的的是,原来,并不是简单就可以幸福的呀!他向她表达他的爱意,他们彼此喜欢,可是喜欢也只有喜欢,却是不够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句深深地打动了我,子君的形象顿时变得生动而鲜明。那是一个贤淑、温柔的女孩子,她从封建家庭走出来,从乡村来到繁华的大城市,受“五四”时代大潮的洗礼,是一个迅速觉悟起来的新女性。她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伦理标准重新审视社会、审视人生,对理想、对前途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热情的向往,浑身迸发出生命的喜悦、青春的活力。她和涓生相恋了,她被涓生的博学所吸引;被涓生的真诚坦率所感动。尽管涓生经济地位低下,她却能抛弃旧的思想束缚,冲破封建家庭的羁绊,她“大逆不道”,“伤风败俗”地在封建卫道士面前公开与涓生同居了。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女性,她的决定,她的思想的跳跃,她为时代所为的进步,大胆,开放,一个新女性的形象真真切切的被刻画出来,可是也许是太积极了,太积极的接受了新思想,只是接受了,行动了,但却没有办法改变本质的,也许只是起初的一时冲动,也许只是在爱情萌芽之初的激情,所以步伐变得过于的迅速,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然后才会倦怠了,变得消极,因为本质还是没有变的,即使是子君,即使是这个受“五四”熏陶,迅速觉悟的子君,她的骨子里还是一个被封建思想严重禁锢着的女性。各种观念复杂、自然而有序地支配、局限着子君,这种复合性格构成并决定了她能勇敢地追求爱情自由,成为一个反封建的时代女战士;决定了她在婚后无法继续迈进,甘心情愿把自己封闭起来沦为丈夫的女佣,“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成子君的功业”,“她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部忘掉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这也注定了她最后悲惨的结局。
子君是一个由多种社会因素塑成具有复杂心理特征的典型,是具有一定文化的知识女性。在她的身上具有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争取婚姻自由的坚决果敢;又有着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冲动、脆弱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人生目标太低,容易满足的弱点,所以,在涓生失业,失去了经济来源,出现了生存问题,“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家庭终于无法维持下去了,涓生为了“救出自己”,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于是,子君只得跟父亲再次出走,束手就擒,重新回到了封建牢笼中去,最后在“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可悲,可叹,却是无奈„„
那是一个复杂的正在变革的社会,当时“五四”运动的狂飙席卷全国,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子君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中国女性形象。她不求显贵,只渴望自由,渴望相互尊重的无邪的真情。她并不怎么了解外界的生活,没有经受过风雨的锻炼。当一线光明照到她身上的时候,她的心灵就呈现了异彩。她勇敢地反抗家庭,冲破社会的束缚,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大无畏的反封建的宣言!本来,子君连看一张秀美的雪莱的像都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现在,为了拥有幸福的家庭,她不顾叔父不再认她做侄女,勇敢地冲出家族的束搏,坦然如入无人之境。这些都表现了她的觉醒以及强烈的反抗性。只是,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封建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在漫长的积淀中,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们心灵深处。这些都不是一时间就可以移除的,人们在渴望变革解放的同时,仍然背负着看不见的枷锁,在那个时代的种种悲剧,包括子君命运,也都是冥冥中无法改变的。
谁都会为子君和涓生的爱情而叹息,更会为子君悲惨的结局而痛惜、伤感。从子君的爱情嬗变过程来看,造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涓生失业,失去生存的经济来源。更深一层看:封建势力的重压;涓生的背信弃义;子君自身的缺憾都促成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是生活的现实。此时的涓生“未忘却翅子的扇动”,在“求生路上”要选择“奋身孤往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这句本是封建社会里把世态炎凉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话,又在子君和涓生这对五四青年身上重新地进行了演绎。当然在生存出现危机时,可以用不同方式来应付。如果对于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来说,生活陷入窘迫,哪怕沿街乞讨,颠沛流离也不抛弃自己的伴侣,而是夫妻间相濡以沫同甘苦,携手同行,一起闯过生活的难关。可是涓生并不采用这样的办法,在生存危机面前,他觉得新的希望就是在于他们的分离。他首先想到的是舍弃子君,“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生活迫压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正是因为他“一条腿跪了下去”的求爱,才开始他们这种新生活的。子君是那么热烈和纯真地爱着他,然而当灾难刚降临到他们头上时,他就嫌弃子君“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为了免得一同灭亡”,要“奋身孤往了”,他照搬“假洋鬼子理论”,为了个人的“新路”,草率地向子君宣布“我不爱你了”,迫使子君离开他,又回到娘家,在无爱的人间凄惨地死去了。如此看来,促成子君的死亡归宿,涓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这也是映照了当时的社会,人们的麻木,人性的自私,社会的黑暗,即使是涓生,一个拥有感情却又时时被时代所要挟的知识分子,也被局限在了一片黑暗,几乎要窒息,只能在最后,久久的懊悔,悲伤,痛苦„„
其实爱情本来没有错,错的是社会的动荡不安,错的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无法承受失去。爱情是浪漫的,但爱情同样是物质的。没有了物质爱情或早或晚会变成一种空洞的负担。
我并没有经历过太多人世的悲情,但是很喜欢美丽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有好多结尾是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子君和涓生显然不是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他们都只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对鲁迅文章最大的解释,《伤逝》同样是这样,在爱情与生活同时压抑的情形下他们没有抗争,而是以文人的方式排遣,这不能不说是“五四”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下的必然。
对于这篇文章,实在不敢说自己是很喜欢的,但是看完之后却真的是压抑,心里有个地方,很无奈,很痛。同情子君,同情涓生,同情他们的爱情。
对于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爱情小说——《伤逝》,在心底小小的留下了印记,奇妙的是先生的每篇文章都谈不上喜欢,却都是印象极深。《伤逝》的结局也许成为了许多人的痛,心底小小的遗憾,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应该不会再有那样的事情了吧,最后还是希望,人们可以获得幸福,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我仍要祝福天下有情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第三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11化艺1班 刘旭
这是一篇写在“五四运动”后,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主题的小说。
“五四”退潮后,社会依然封建而黑暗,而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就在于自身个性解放并未与社会整体解放相结合。作为爱情双方,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太过狭隘,以至于结婚后并未享受到爱情的美好,即完全束缚在爱情的局限之中。正因如此,才有了涓生“只有一个虚空,我用真实去换来的虚空存在”的感慨,也正是这种虚空,才真正反衬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观点。
盲目的爱,只会失去人生的要义。文中的细节描写亦很精彩,就经济方面,小说中写的很有意思。那四只小油鸡和那只叫“阿随”的叭儿狗直接反映了主人公不断面临的经济压力。子君甚至会将“连自己也轻易不吃的羊肉拿去喂阿随”,以抵挡房东太太对阿随瘦得可怜的奚落。可见,他们的生活已不是为了爱情,竟全然是为了别人的评价了。于是,涓生才会发现自己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后来,迫于经济的压力,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渐渐地,便是阿随,涓生不得不将它带到西郊放掉了,由此可见,子君与涓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已使他们不堪。
经济压力,社会压力,最终导致二人爱情的破裂,子君的离去,涓生的悔恨,印证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主题。
文章饱含着涓生的悔恨与检讨,从相恋到同居到最后的破裂,不断叙述,展现了爱情双方当事人为爱情在经济和精神方面付出的惨痛代价。
作为当代青年,要学会爱,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动力,使爱情富有生机,经久不衰!
第四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读了鲁迅的《伤逝》,看着涓生眼中的爱情以及涓生对子君所做的一切,我想我不能这样。涓生,一个不成熟的男人,他一点了不懂生活。一直生活在自己和世界里,不能忍受生活的平淡,不能忍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理解子君,以至最后无情的抛弃了她,导致了子君的死和自己的悔恨终生。可从涓生的手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依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为了爱情,子君勇敢的喊出了自己的宣言。后来,涓生向她求爱后,她虽然也害怕,但仍毅然决然的与家里人决裂——她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涓生。可涓生呢?他一直都只懂爱情,他其实并没有准备好照顾子君一生。就连当时表白时单膝下跪的举动都是一时头脑发热,之后都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上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
看涓生的手记,我可以感觉到他几乎一直在抱怨,最多的就是总说“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可是他却从未试着去了解子君,从子君的角度去想问。他不懂生活,也不懂如何正确的去爱,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从未尝试过去理解别人,融入现实的生活中去。后来涓生失业了,他不懂生活,把一切想得太过容易,因而他抱怨子君“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后来他遇到了问题,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可他非但没有因此去理解子君,反倒把责任全推到子君身上——“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我的构思常常为这催促吃饭而打断”„„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男人,他不配做一个男人!子君为了他不惜和家里决裂,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可他没有能力给她未来,他自己没有能力,可他却理直气壮的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点都不感到自责。他没有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给子君未来,她就没有未来了。然后,他很是心安理得的抛弃了子君,也葬送了子君的未来。涓生会后悔我一点也不意外,他对子君还是有感情的,而且他逃避了自己的责任,感情的牵绊与良心的谴责,注定了他会后悔。
我不会做涓生这样的人。
第五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窗外的白色菊花还是熬过了寒冬,说来惭愧,我并没有怎么去照顾它,特别是在去年冬天那么关键的时刻,我都不再看它。也许奇怪,我总是觉得,当它存活和死亡的几率各占一半的时候我就不应该再去理会,那是它的意愿了。
我让它自己选择,这算不算是一种自由呢,子君?
子君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涓生的手记》里的主人公,和另一位主人公涓生一样,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由。小说中子君不顾亲人的阻隔毅然决定和自己所爱的人——也深爱自己的人——涓生同居,在一个胡同里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子君沉浸在这样的“安宁与幸福”中,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家务和侍奉丈夫,变得平庸短浅,沦为家庭奴隶。而这些恰恰是涓生所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失去工作之后,他心里的种种不安焦躁与迷茫难以排遣,对于和子君的感情也走向决裂,但子君离开后他依然对未来感到疑惑。有一天当他得知子君的死讯,心里的种种悔恨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在这种悲痛中,“走向前去”···
鲁迅一生几乎没有写过青年男女的爱情,《伤逝》是唯一的一篇,但少有爱情场面的描写,多是涓生的悔恨和无可奈何的辩解。《伤逝》的重心不在那失败了的爱情本身,而在于涓生两难的选择:若是选择人道主义,面对爱情要虚伪地迎合,这无疑对双方都是伤害;若是选择个性主义必将残酷地毁灭子君,因为涓生明白,子君已经不容于新
旧两个世界,这未免残忍。
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和绝望,而且难以逃脱犯罪感的两难。这也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人醒了无路可走”。涓生感到无法为自己的生存状态作一个真实的说明,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事错,只有哀伤和悲悼。“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她快意······”
纷繁的世界充满诱惑,让他眼花缭乱。在他的眼前,有“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昏夜的运动者和深夜里的偷儿”,有“蔚蓝的天,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朗的闹市,黑暗的夜”,有“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这些使他辨不清虚实真伪,辨不清前行的路,于是,他只能长久徘徊于苦闷和迷惘之中,最终毫无声息地走向堕落。“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文章有两句话引人注意,第一句是子君选择自由时发出的声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女性独立人格的觉醒,但是在一个不承认个性的社会中,在一类仇视自由结合的人群中,这也必然导致自我的孤立。而当她的意向渐渐发生变化,涓生的意志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恒定性。两人的距离也由此拉开。第二句也正是这样的解答“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这是涓生的话,然而却没有得到子君的共鸣,就像沉如水里的石头,理应水花四溅,却只有一声闷响。他有热情但偏于内向,有个性但不够刚直,有理想但较为软弱。这也注定了这悲剧的结尾。
伤的是什么,逝去的是什么?应该不仅仅是那些伤痛的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