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模拟题(研究生)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
2、市场经济;
3、共同富裕;
4、中华文化;
5、民主政治。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和“优”是什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答: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答: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
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与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深厚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第一,马克思主义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人类能够涉及到的世界,统一在客观的自然物质之中;把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即社会,统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的辩证关系体系之中。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而阐发的。
第二,我国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构建生态文明。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均衡。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面临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因此,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2)地位和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质上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基础作用,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一些群体事件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意。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乱砍滥伐森林的关注就可见一斑。而且据调查统计,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4.“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胡锦涛《18大报告》)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结合实际(或联系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胡锦涛同志这段话的理解。
答: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再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但是我们国家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面前。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是: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5.近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请据此谈谈对当代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 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 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 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 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 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化解中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4)、坚持统筹兼顾
实现科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针,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6.试从民生改善与创新社会管理角度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问题。
答: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民生问题,是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重要性: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1. 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是否可以被人民所认可。2. 民生问题,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3. 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否合理。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
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解决民生问题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党中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抓手。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 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33页)为什么可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资源、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教育、外交、国民素质以及民族的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财富方面,就其主 要内容而言,它与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作为综合国力,是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而言的。对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命题,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1)文化构成综合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作为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的科技和教育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两大基本要素。科技力是文化力的首要因素,也是综合国力最突出的表现。其次,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是构成综合国力的精神性因素。理想、信念、道德等文化精神具有巨大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它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和协同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次,文化设施和文化网络力量是文化力中的“硬件”,理所当然构成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文化显示综合国力,是反映综合国力的重要表征。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固然可以从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等方面来衡量与测评,但同样也可以从文化实力来测衡与显示。其一,文化以其一系列指标体系来显示综合国力,这种指标体系包括科技、教育的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军事发展的贡献率,教育的普及率,科技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人均寿命以及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程度等。其二,文化以特殊财富的身份来显示综合国力。一个社会的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大类。如果说经济建设主要是充实社会的物质财富,那么文化建设则是以精神财富的形式增进国民财富。其三,文化还以其影响力、辐射力来显示综合国力。国力的强弱,国家影响力的大小,文化举足轻重。先进国家的文化往往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传播、辐射到其他国家。
(3)文化促进综合国力,是推动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力量。首先,文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创造经济活动特定的人文环境,保证经济活动有序运行。文化是创新的灵魂,只有文化的创新,加大经济中的科技和文化含量,经济才能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文化建设还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非同寻常的推动作用。其次,文化是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发展对政治变革起先导作用,历史上重大社会变革往往是从文化变革开始的。再次,文化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主导文化对于调节社会矛盾,整合民族各种力量,使社会和谐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此外,文化还通过它对人的教育、陶冶、塑造来发挥其对综合国力要素的潜在支配力和巨大影响力。
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角度看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问题。
答: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发展,在于培养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主体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往往占有基础地位,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体系的关键,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认同性实力,主要包括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文化价值观及其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具有共同思想基础的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文化软实力依靠价值观的支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层面、理想层面、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体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想基础;其次,共同理想的团结力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奋斗目标与发展方向;再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振奋力;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道德规范的核心。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证。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更加突出。在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方面,除了在策略上抵制和防范外部势力对我进行的渗透外,其根本途径则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实并完善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和感召力,来抵御和抗衡西方社会的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优越性是文化安全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党全国人民都要从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迫性、重要性、长期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下去。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主要内容: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7、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8、当今中国与社会 社会的公平正义 如何认识社会的公平正义:
1、应历史地看: 公平正义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螺旋式上升。
2、应相对地看: 绝对的公平正义从来都没有,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幻想中。
3、应具体的看: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发展中包括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 ②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包括经济运行质量效率的改善和提高 ③发展包括一定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④发展包括人类的发展 ⑤发展包括社会成员和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衡量: 衡量经济增长,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量,即以GDP总量或人均GDP为尺度。经济发展的衡量: ①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 ②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 ③识字率 ④健康水平⑤就业情况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除以收入 联合国粮食组织的统计 恩格尔系数 >60% 绝对贫困 50—59% 勉强度日 40—49% 小康 30—39% 富裕 <30% 最富裕 基尼系数
若低于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主要问题: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 ①中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观。
②中国农业效益提高、农民增收面临严峻挑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中国农产品质量面临严峻挑战
①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④入世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将面临 ②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执法。严峻的挑战
③从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⑤中国农产品加工和流畅企业将面临严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挑战 主要内容: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可采用的对策
①构建和谐社会 ②保障和改善民生 ③可采取的对策: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①强化市场意识,调整农业结构
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⑤兼顾不同阶段利 ②强化集约意识,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益 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③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关于和谐社会构建 ④强化保护意识,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主要内容:
⑤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宏观调控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按照民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的作用: 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中要求,努力构建全 ①非农村化与城镇化集聚效应 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 ②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有助于农村剩余劳义经济建设、政治文化、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动力的吸纳 ③城镇的“增设一起,作为有中国特设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长极”小樱可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 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④农村城镇的发展,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心 主要内容: 制度改革维护公平正义,主要有: ①权利公平②机会公平③规则公平法制守护公平正义: ①以公开促公正 ②以完善体制促公正 ③以强队伍促公正 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 ①空气持续恶化 ②水污染日益严重 ③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 华盛顿共识: 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专家们针对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提出来的一项政策建议,主要观点是:减少政府干预,尽快推行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共识应用于进行经济体制转型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休克疗法”。主要特点:①价格自由 ②国有企业私有化 中国模式——北京共识 作为市场经济转型国家采取的是渐进式的中国模式,先在旧体制之外逐渐培育新体制因素,从而逐步改变旧体制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最终导致旧体制解体,逐步形成新的经济体制。改革之一: 在价格改革方面,采取“调放结合”的双轨过渡模式 ?使计划内的价格通过不断调整逐步接近市场均衡水平。?使计划外的市场价格在比重上不断扩大,最终实现向市场轨的合并。改革之二: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增量改革”的渐进方式,先在国有经济之外发展非国有制经济,主要是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睡着非国有制经济的比重逐渐扩大,然后开始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世界银行对中国改革的概括 中国改革的五大特征: ①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 ②强调市场化而不是私有化 ③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 ④重视发展出口以及进入世界市场 ⑤国家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中国模式的借鉴意义 借鉴意义: 发展中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必须遵循本国国情,通过创新和实验找到合适本国发展的道路,而不是盲从于西方模式。当今中国 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没有变”: 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③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世界所罕见” ①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②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③在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主要目的:
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关系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成分,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依靠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最大。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股份制)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①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严重。②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③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完善。④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
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发展: 是指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等在内。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的内涵: 0.2~0.3 表示比较平均
0.3~0.4 表示相对合理 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十三大提出中国发展阶段 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这个阶段经济发展任务规定为: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这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处在实现工业化,由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过渡的阶段。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现状是: ①中国现在的经济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的结合。②总体上说,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明显的国家,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的成分。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最先系统论述发展中国家这种二元特性的经济学家是刘易斯。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非资本主义部分,前者以现代化工业部门为代表,后者以传统的农业部门为代表。中国二元经济演进的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二元经济转换阶段(1949—1978)。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中,双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发展(1978年至今)。重工业优先发展产生的矛盾: ①以长期牺牲农业部门的发展来支持重工业的发展。②农业部门剩余劳动的不断积累。双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自建国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制度变迁—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中国二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两部门经济转变为三部门经济——城市非农业经济——乡村非农业经济——乡村经济,三部门经济从二元经济的角度看,可概括为双重二元结构。①第一重二元结构为全国范围内的二元经济,非农业的一元——城市非农业加上乡村非农业,乡村农业为另一元。②第二重二元经济为农村内部的二元经济,农村非农业为一元,农村农业为另一元。科学发展观和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一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的五个统筹: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统筹区域发展 ③统筹社会发展 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⑤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中发展应该具有的特征: ①“发展”是对人类需求满足成都的表征。
②“发展”是对物质需求、人文需求、生态需求相协调的表征。③“发展”是对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生态需求者各社会阶层关系协调的表征。④“发展”是对私人利益、群众利益、人类整体利益相协调的表征。国家的各种需求在不同时间范畴内所追求的发展(表格)中国未来发展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①解决贫困弱势群体(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失业人口)的物质需求和社会保障,缩小社会各个阶层间的贫富差别和地区间发达水平差别,建立和完善体现公平正义和效率的制度。②减轻全民的生存竞争压力(有效解决地方政府不计后果的GDP增长活动和促进投资的行为,企业不择手段的获利行为,个人不及生命安全的谋生活动)。③有效的解决水资源、能源、粮食等的国家安全。④切实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和精神素质,保障民族传统文明的传承。⑤谨慎出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问题,防范中国因此成为世界的污染中心,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森林减少、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农耕地丧失等问题)⑥积极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活动。二经济中的农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 传统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①劳动力剩余 ②资本短缺 ③技术停滞 ④农民逆风险的经营投资目标 ⑤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⑥不平等的土地制度 ⑦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⑧生产规模较小 农业二元经济中的贡献: ①产品贡献 ②要素贡献 ③市场贡献 ④外汇贡献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影响农村非农业化与城镇化的因素: ①地理区位 ②工业布局 ③农村劳动力市场 ④教育 ⑤政府的干预 非农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弊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分散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弊端
①土地资源浪费 ②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③没有获得城镇应有的规模效应 推进中国农村非农村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推进中国农村非农村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的措施: ①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进程,促进劳动力的转移。②采取渐进方式,逐步废除现存畅想分离的户籍制度。a、先易后难,局部突破 b、新制建新城 c、旧城引新制 d、彻底改造旧体制 ③搭理发展农业技术推广、金融、保险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的能了。二元经济中的城市经济与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①传统机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这按 ②体制转型中的工业化进程 ③中国新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a、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设施 b、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技术改造 c、搭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推动工业企业走适度集团化的道路 e、规范产业政策,改变城市工业布局结构雷同的局面 中国城市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服务业内涵:
1、城市服务业是指广义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最早是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经济学家费雪尔于1953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来的。
2、他根据产品所满足的需要不同把生产划分为三个产业部门。
①第一产业为人类提供满足最基本需要的食品,包括农业和采掘业。
②第二产业满足其他更进一步的需要,包括制造业和加工业。
③第三产业是满足人类除了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的需要,包括商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的作用
①通过联系效应和引致效应,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推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
②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③通过提供各种生活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并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效率。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入世”后面临的挑战
中国城市服务业的发展过程的特点:
①从总体上看,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②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大致相当。
③从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区域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存在不同的特点。
④长期来看,主要问题是服务业整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远远不能满足二元经济转换的需要。
入世后,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1、服务贸易自由化给中国服务业带来的机遇:
①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非物业出口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②增强了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性。
③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④有利于引入新的服务种类。
⑤有利于参与新一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2、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中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①有可能危及一国的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
②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会对中国一些新兴服务业带来不利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这“三加快,一加强”的重要任务,牢牢把握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这一主线,着力破解文化发展的难题,着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促进我国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三加快,一加强:
①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②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④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方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
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难题出现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②老龄化速度快,养老保障体系跟不上。
③家庭日益小型化。④历史因素的影响。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主要内容: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等。因此,要在经济发表的基础之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发展。案例:收入分配的改革 收入倍增的实现方式:
①兜底 编制好安全网,使社会保障广覆盖、保基本。
②增收 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居民收入。
③扩中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
④规范 大力整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主要内容: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深化社会管理体系改革,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建立和建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题目)
一、论述题(50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结合实际,谈一谈对这句话的认识。(50分)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和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把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四个全面”深 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
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依据、改造世界的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66 年来,形成了包括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基础等在内的一整套与时俱进的执政理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 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肩负执政兴国沉甸甸担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思考并回答党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好治国理政这个重大理论和实 践课题,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一重大治国理政方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荡人心,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程,全面从 严治党正风肃纪,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有效展开,实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飞跃,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要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要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等。对这些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阅读以下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材料1: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资料来源——《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我曾经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资料来源——《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3: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资料来源——《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根据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分)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容清新,语言鲜活,直面现实,科学回答了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的讲话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要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他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认真学习贯彻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准确把握当前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全面提升对文艺创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句话,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2、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论述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30分)作答要求: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展开论述。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上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辩证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性的东西,正如当年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习近平在强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其次,创造性转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照搬照抄、囫囵吞枣,关键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才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呢?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就告诉我们,要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一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为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二要使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认真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真正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三要用符合时代需要和大众口味的形式对传统文化作出新的“阐释”,使之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第三,创新性发展。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那么,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呢?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一要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把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爱国、友善、诚信、公正、和谐等理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发展而来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二要既立足本国国情又要面向世界。在当今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必须根据本国国情的需要,认真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之精华,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等理念,就是在“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习近平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最后,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有两种错误思潮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坚决抵制: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持这种态度的人把传统文化视为铁板一块的“高大全”,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全盘肯定。他们看不到传统文化的“糟粕性”“封建性”和“局限性”,主张用中国传统文化“代替”社会主义新文化,用所谓“新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条主义态度不仅不利于我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会给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传统性”贬得一无是处,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沉重的包袱”、“历史的惰力”,主张“要反传统”,彻底“摆脱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态”,“根本改变和彻底重建中国文化”。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战略性问题上,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指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就是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第四篇:2014安徽党校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发展的两个时期:
答: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2、邓小平理论: 答: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
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经济发展方式:
答:为实现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依靠什么要素推动经济增长,采用什么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发展,通过什么消费方式引导生产等。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答: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7、两个100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简答题:
1、党的思想路线内容: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什么是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答: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兼顾四方,统筹谋划、综合平衡,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4、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特色: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5、和平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
答: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6、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
答: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7、维护社会公平主义的总思路:
答: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新的思想观念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和“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形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规律形成了重要成果,以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形成基础线索,发展了这些重要思想。对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也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制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承上启下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重要创新成果,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体系创新的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形成一系列密切联相互贯通的独创性理论观点,独创性实践,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
答:党的十八大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基础;没有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缺乏各种保障和强大动力,经济发展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建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我们的改革开放,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目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为了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通过改革开放而不断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立足中国,又坚持面向世界。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看待世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大胆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经验,从而使这条道路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与时代潮流相随、和世界文明相伴中不断走向成熟,引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机械应用,也不是对别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模仿照搬,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所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创造,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征、既体现社会主义共性又凸显“中国特色”个性的创新道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等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展开。
3、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发 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本 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经 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政 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文 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社 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设的思想。
军 事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发展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祖国统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推进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以《反分裂国家法》为法理依据,反对一切‚台独‛和分裂活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外交战略
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政策思想。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