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方案(中型、连锁店)
流通环节食品许可规范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做好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制定本预案。总则
1.1 目的及原则
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迅速展开处置行动;当遇到重大安全事故时,在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领导下,全面配合,迅速展开处置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适用及启动
本单位经营的食品发生(含可能发生的)危害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故,包括本单位负责存储、运输的食品发生安全事故,或接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事故通知,启动本处置方案。
1.3 分级标准
依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第52号),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社会影响,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各级具体标准略)。职责及行动
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并积极配合和协助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
2.1 负责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职责
负责人应及时研究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有关情况,制定应急管理措施,指挥本单位及时、稳妥地处置本单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并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协助和配合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
(1)根据政府或政府重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解除应急处置状态;
(2)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3)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4)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请求;(5)决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其他相关事项。3 预警与报告
3.1预警 在政府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加强重点品种,尤其是高风险食品品种流通环节食品许可规范 的日常监管和食品质量抽样检测,加强对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一旦确认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或前兆信息时,单位负责人应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并决定是否发布预警和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
3.2 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负责人应准确了解情况,及时内向本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3.2.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波及范围、造成伤害及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面临的问题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3.2.2 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2.3 总结报告 包括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置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3.2.4 报告时限要求 本单位负责人在食品安全事故后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做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政府机构的要求随时做出阶段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单位负责人根据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情况或辖政府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启动食品安全事故等级的通知启动相应的响应处置行动。
4.2 具体响应
负责人按照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危害链。
(1)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品种、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次(生产日期)、销售者等基本信息;
(2)对发生事故的食品下架、封存、包括库存相关食品;(3)追溯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来源与流向,清查台账;
(4)立即将引发事故的食品基本信息与流通范围报告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的政府机构或相关职能部门,并按其要求做好其它工作。
4.3 级别转换
单位根据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的指示启动或转换相应的响应级别,并组织本单位积极做好应急处置的协助和配合工作。流通环节食品许可规范
4.5 响应终结
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根据政府机构或相关职能部门的应急处置结束通知,宣布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结束。事故处置
本单位负责人应当在政府及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以下工作:
(1)及时对导致或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包括其它连锁店的相关食品、存储在库房内的相关食品)及相关工具、设备等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
(2)立即将引发事故的食品基本信息与流通范围报告当地工商局,并对事故食品采取退市下架处置;
(3)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品种、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批次(生产日期)、销售者等基本信息,封存引发事故的食品的进货凭证、库存食品,抽样送检并封存备样;
(4)追溯查明引发事故的食品来源与流向,向食品生产商或食品批发企业报告相关食品的情况,马上联系销售对象,实行食品召回等处置措施;
(5)在政府相关部门对安全事故认定后,在其指导下对事故食品采取召回、销毁等安全处理措施,并对相关的工具、设施采取清洗、消毒等处理措施,确保对经营场所有害源的可靠清除;
(6)按法定程序在相关媒体客观公正地发布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情况。6 后期工作
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开展事故分析责任认定、整改落实等事项,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相关涉案食品处理,单位负责人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落实整改和改进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制定之日起实施。
附:工商行政管理所值班电话:(各工商所电话)
区卫生防控值班电话:(区疾控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
第二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一、目的: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并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二、定义: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三、责任
1、本单位负责人负责在第一时间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2、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配合相关部门分析和处理。
3、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尽快解决。
4、本单位负责人在发生疑似或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负责配合执法人员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200克,在冷藏条件下保存48个小时)及现场控制等具体工作。
5、本单位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岗位的食品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政府相关各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所涉及的不安全食品和原料。
四、工作程序
1、报告原则
每名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本单位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
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并在两小时内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1初次报告 ○尽可能清除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级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本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等待调查人员查验,禁止继续使用和擅自销毁可疑食品、原料;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厨房灯可能的中毒现场进行控制;在执法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五、责任追究
2、本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如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要求实事求是上报,不得迟缓、漏报和瞒报,如因报告不实,影响领导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第三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为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认真执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食品准入各项制度,做到严把商品质量关,认真对待消费投诉、树立诚实守信的商业形象,确保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我公司向工商执法部门和消费者进行食品质量承诺,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一、进货时查验食品质量及来源,进货台账记录详细和真实,进货凭证和台账相符,进货凭证保持不少于二年。
二、食品上柜销售前再次检验质量和商品外观,杜绝不合格食品上柜销售。
三、销售食品开具销货凭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售后服务规定,积极配合工商、消协做好消费投诉工作。
四、建立食品预警制,过期或变质食品注定及时下柜销毁,并做好记录;对经有关职能部门鉴定为不合格的食品,及时清理下柜。
五、食品明码标价,标签内容真实明确,价格合理,计量准确,不经销有毒、有害、污染、变质、过期、不合格食品或者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食品、冒牌食品。
六、保持店容店貌整洁,营业证照齐全,商品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有序。
七、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进行清理登记,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质量检验检疫、卫生行政等部门报告。
第四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减轻中毒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食品安全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田崇宾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二、事故处理
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保护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现场,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和保护,停止供应可疑中毒食品,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与医院进行联系,及时护送中毒人员到医院抢救和治疗。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l、在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后,要立即启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第五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
(三)保护现场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配合调查
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三、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慌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