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时间:2019-05-14 06:1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推荐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推荐书目

《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利玛窦著,商务出版社,2014年,或者读这个版本:【《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 《柏朗嘉宾蒙古行纪_鲁布鲁克东行纪》,中华书局,1985年; 《鸦片战争》,蓝诗玲著,新星出版社,2015年; 《1944:松山战役笔记》,余戈著,三联书店,2009年;

《清日战争(1894—1895)》,宗泽亚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孔飞力著,三联书店,2013年;

《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胡素珊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易劳逸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葛兆光著,中华书局,2014年;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叙述》,葛兆光著,中华书局,2011年; 《太平天国》,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乾隆帝》,欧立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中国的冲击》,沟口雄三著,三联书店,2011年; 《作为方法的中国》,沟口雄三著,三联书店,2011年;

《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日]杉山正明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史景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儒家与启蒙》,丁耘著,三联书店,2011年,(选儒家社会主义章节读,对小朋友来说可能有些难);

《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李怀印著,中华书局,2013年,(讨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主要理论范式,可能有些难); 《古今中西之争》,甘阳著,三联书店;

《文明 国家 大学》,甘阳著,三联书店,2011年; 《1949年后的梁漱溟》,汪东林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重读近代史》,朱维铮著,中西书局,2010年; 《东方启蒙》,克拉克著,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明珂,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黑色雅典娜》,贝尔纳著,吉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大地》三部曲,赛珍珠著,(中译本不少,可以自己查找,网上也容易找到英文版);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张灏著,江苏人民出版社或新星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54,台北,197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科大卫:《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相及相关问题1368-195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桑兵等编:《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蔡鸿生:《俄罗斯馆记事》(增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

吴义雄:《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

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张启雄:《外蒙主权归属交涉1911-191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7,台北,1995年

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49,台北,1985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8年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赖惠敏:《清代的皇权与世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从翰香编主编:《近代冀鲁豫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陈慈玉:《近代中国茶叶的发展与世界市场》,中研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探讨丛书〉第六种,台北,1982年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8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与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明治日本与西方——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年至十八年》,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之71,台北,1994年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国强:《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艾恺:《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年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沈志华:《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2011313271方枭11环科

说实话,我是很喜欢历史的。“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获取经验教训,从而对我们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定。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但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高中学过两遍,高中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然而,当我很不情愿的翻开课本慢慢品读时,我发现了与高中历史课的区别:大学的历史课更注重对某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历史影响,而不特别关注事件的发生过程;而且对历史事件分析的更有条理、深度,使我深刻的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从鸦片战争起,中经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统治,为创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可以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和现代的爱国运动史。

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然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从中获取了什么历史教训? 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愚昧无知的中国人民、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使中国终于尝到了自己酿下的苦果。从中我们可知: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盲目自大是愚蠢的,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

了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此之前,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撒热血,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吗?而这条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

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书中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历史所做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定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要突出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强化大学生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德育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发扬新时期的长征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来自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它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在今天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并且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地将现在的学习和工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去,为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拿破仑曾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近代中国所经历的苦难使中国人民逐渐觉醒起来,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达到了一个高峰。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新世纪新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标志着中国这头睡着的“雄狮”终于醒过来了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精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名教从西汉开始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那时它应该还算是新事物,是有很大的进步性的,当然也就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名教重“名”,正如孔子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于是西汉统治阶层就通过“举孝廉”来选取官员,开始时那些“孝廉”应该是名实相副的,但到了东汉后期,造假的人就多了起来,正如“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素寒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还有,名教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如此“腐朽”,它的“名”是以通人情、明事理为基础的。《论语》阳货第十七中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八佾第三中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到了封建统治阶层这里,名教就被歪曲,被武装起来,成了他们统治、压迫、愚化人民,扼杀人民思想的工具,国民性因此而变得像鲁迅先生所批判的那样。我不知该不该这样说,即使是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要是没有西方列强的欺压凌辱,没有一批先觉们睁眼看世界,我们一直到现在能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自己从封建制度中走出来?因为那被歪曲了的名教对我们民族的侵蚀太严重了,以至于在当下人们也还没完全逃脱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第六页到第七页: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我想说,现在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不过我所理解的“中学”的含义跟洋务派所要说的不是一回事,我所理解的“中学”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积极的、有用的文化,是摈弃了糟粕的民族传统道德、精神和哲学思想,是我们之所以为中华儿女的根本。西方很多有用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现在西方文化也悄然走进了国门,我们中间很多年轻人开始成为歌迷、球迷,开始爱上日本动漫,开始喜欢上好莱坞电影,开始把唱英文歌、看韩剧当做潮流„„西方人爱强调“人权”,用这来给我们施加压力,而我们也用这“人权”来反抗长辈的管束。道德是靠舆论压力约束人的,可现在长辈的舆论成了“封建”、“顽固”与“迂腐”,哪还有所谓的压力,只有了“反抗万岁”。道德没了约束力,乱七八糟的丑事自然也就愈来愈多了,而且还会慢慢被人接受,慢慢合理化。西方思想中很多是放任人的欲望,而且还对这些私欲加以保护,看看世界已被他们整成什么样子了。西方的科技比我们强,可他们的文化不一定比我们的传统文化好,比如说,我们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要比西方的“征服自然”好。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四十七页:洋务运动中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的失败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没能与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团结起来,这也难怪,因为他们根本就没代表最广大人民——农民的利益。维新派是要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是要民主共和制,他们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可中国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并不强大,所以他们想依靠西方列强,但列强只是想得到利益,哪会真正帮他们。退一步,即使他们成功了,没有经过资本原始积累的中国要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必然会一方面对外依赖,一方面对内剥削。那时,我们同样逃脱不了帝国主义的压迫,而且更多的农民会失去土地成为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工人,国家怎能独立、富强、民主、自由。后来的历史也向我们证实了,只有代表最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才能救中国。(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

强者之间或者弱者之间才能谈联合,而强者和弱者之间,即使有共同的目标,也只能是强者吞并或领导弱者,何况国共两党的政治目标不同。大革命的失败算是给了共产党一个警醒,就是要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革命就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则需要理由,要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要灭亡旧事物就需要比旧事物强大,有灭亡它的能力。没有革命武装的共产党怎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无产阶级需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应该用自己的枪杆去争取自己的窝窝头。(第一百二十七页,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当下我们谈长征,一方面是要警醒自己,要时刻牢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无数革命先驱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祖国的独立、和平与统一,继承先驱们的理想,致力于民族的复兴;另一方面,我们要继承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一部分,在敬佩之余,我们更要担负起继承长征精神的历史使命,把它具体体现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坚定信念,坚持操守,不畏艰难险阻,处于劣势而不妥协,不拘泥于常理,灵活自如,适时进退。(第一百三十七页 长征精神)

我前几天看了美国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写的《黑天鹅》,里边说“在一个历史事件发生之前存在无数个事实,其中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会在后来你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中有帮助。因为你的记忆有限而且是被过滤的,所以你会倾向于记住那些事后看来与事实相符的信息,除非你不会忘记任何事情,从而不读不生活在不断积累的简单信息的重负下。”而且他还提出历史是由无数“黑天鹅”事件推动着的(黑天鹅事件就是指有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后可解释性的事件)。显然这个作者是一个反现实主义,可他对于历史的看法好像是合理的。虽然我们对过去很长时间的历史有了很深入的研究,而且总结出了无数条规律,可我们还是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甚至无法准确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因为明天的天气可能会骤变,可能会在某个时段某个地点发生意外的交通堵塞,从而我们的行程不一定会按计划来进行。另外,我们也无法对历史进行假设,只能对已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既然这样,对历史的研究还有没有意义?

我想是有意义的。历史是由黑天鹅事件所决定的,这不假,但这并不能说明历史的发展没有规律。我认为这跟原子中电子“轨道”问题类似,电子会出现在原子周围的哪一点是无法预测的,它是一个有概率的事件,可是总体看来,电子在原子周围各点出现的概率是有规律的。历史也是如此,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某时会发生什么,但我们能预测历史前进的总趋势,正如有人所说的“历史是曲折前进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供当代人及后人借鉴,从而影响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让社会积极地向前迈进,减少悲剧的发

生。举个例子,有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和今年日本的核泄漏事件的教训,人类可能会在以后利用核能的过程中更谨慎一些,从而减少此类悲剧的重演,如果不总结历史教训,后果则不堪设想。因此我认为,对历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正如那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阅读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阅读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章开沅、朱英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册)

王付昌、郭文亮主编:《中国近现代发展史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黄进华,孙艺年 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篇名著导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杨奎松著 《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

杨奎松著 《民国人物过眼录》

杨奎松著《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胡穗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

胡艳辉 等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田克勤等:《中国共产党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二、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

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8年版;

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陈金龙:《继承与超越: 毛泽东与孙中山比较研究》

上篇 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费正清:《观察中国》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章开沅著 《 离异与回归 :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魏源:《海国图志》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洪仁玕:《资政新篇》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梁启超:《李鸿章传》

康有为:《公车上书》

谭嗣同:《仁学》

严复:《天演论》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方之光:《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桂林)2009年4期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欧正仁著《马君武传》

中篇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费孝通:《乡土中国》

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陈独秀:《敬告青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狂人日记》

高力克:《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

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申报馆月刊社:《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号》

林语堂:《吾国吾民》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温锐 谢建社:《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论持久战》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戴季陶:《日本论:了解日本的文化读本》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

东史郎:《东史郎日记》 章开沅著《从耶鲁到东京 :为南京大屠杀取证》

陶文钊, 杨奎松, 王建朗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全国土地会议:《中国土地法大纲》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政协 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上分析)2.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乾隆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对外关系上分析)4.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商品生产无限增长-开辟新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及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中英江宁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广厦福宁上),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和中俄伊利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条约。1894年,日本甲午战争,1895中日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辛丑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1894日本旅顺惨案,1900俄国江东六十四屯惨案)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控制内政、操纵外交、领事裁判权、把持海关、勾结清政府和扶植收买代理人)

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侵略中国的舆论(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轮”)

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侵略势力控制政治经济、封建势力勾结外患、封建经济保持、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各地发展不平衡、人民无权利和极端贫困)

7.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资本入侵刺激下产生。受到压迫可反抗或中立,而力量薄弱)8.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特点(深受压迫革命性最强;人数少但集中;与农民有密切关系。最先进、最革命和最有力量的阶级)

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最主要矛盾。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三、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反英,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2.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867-1895反美反日侵略)

3.为国捐躯的清政府爱国将领(关天培、陈化成、海龄、史荣椿、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4.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及其失败的原因(重要原因:列强之间矛盾和制约;根本原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

6.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孙中山))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性质: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狭隘眼界。内容: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人人不受私物,物物归上主)3.《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性质: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和建设方案但不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内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外交方面)

4.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军西征胜利后集团发生严重分裂)

5.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旧农民战争最高峰,毁孔庙儒学削弱封建统治支柱,打击外侵略势力,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6.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1.奕䜣与洋务派(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设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目的首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3.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建军用工业、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4.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促进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教育开端;传播新知识;引起风气观念的变化)

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顽固势力)

三、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1.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2.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上书皇帝;著书立说;介绍国外变法;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4.“百日维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5.“戊戌六君子”(菜市口被杀)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改革社会风气的主张)

7.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反对,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群众;不敢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必须采取革命的手段)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901辛丑条约标志放弃抵抗侵略。官制,兵制,学制改革。1906年预备仿行宪政。其根本是维护反动统治,所以破产)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孙中山为首,基础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骨干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展资本主义,知识分子接触到西方思想文化,开始探索救国救民新道路)3.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建立(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4.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东京成立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报为民报。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5.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1905年11月,民族,民权,民生)

6.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要不要革命手段,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意义:划清革命和改良派界限,使得三民主义思想更广泛地传播。)

二、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1.保路风潮(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保路运动)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一革命者让权,二权利被掠夺,三旧官僚换面维持旧政,四革命者蜕变新官僚。说明革命发展迅速但不牢固)

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宁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政权,政策上体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5.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局限性★★★(意义:推翻封建统治,确立民国建立,思想解放运动,促使经济思想风俗新变化,打击侵略。局限性:无彻底反帝反封建,没有充分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未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6.北洋军阀的统治以及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政治上军阀专制、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文化上尊孔复古)

7.袁世凯与复辟帝制(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6年登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8.“二次革命”(孙中山为首,发动二次革命,组织中华革命党,发动护国战争,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9.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922年二次护法失败标志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1.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意义:新旧文化斗争打击封建,宣传民主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到来铺路)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新文化运动没有揭示封建专制本质,没有发展工农群众,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4.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启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也可以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工人和士兵广泛发动并赢得胜利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方法开展革命)5.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运动)6.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即直接斗争目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7.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天安门集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受到北洋军阀严厉镇压)

8.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1.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宣扬者三类人:一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二五四运动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等;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活动家)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以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学习运动马克思主义;提出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

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2月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4.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工人最密集中心城市;活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5.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规定入党条件和党纪)

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特点:得到列宁共产国际帮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上产生。意义:标志中国革命核心,为目标提供科学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联系起来)7.中国二大(1922年7月,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民族独立,建设民主共和。近现代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采取群众路线,第一次提出革命纲领)9.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发动的工农运动(通过领导罢工运动,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组成最广泛地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中共三大(1923年6月广州,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党以个人名义入国民党,但需保持自己独立性)2.国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及组织形式(国民党一大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革命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共合作使得国民革命迅速席卷而来;促工农运动发展,黄埔军校北伐胜利,孙中山思想传播,反帝运动,省港大罢工)

5.中共四大(1925年1月,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6.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典礼,直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7.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及其原因(原因:国共合作实现,广大工农群众支持,苏联政府援助)

8.国民革命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与教训(国民党右派发动反共政变,蒋介石中山舰事件,清党,汪精卫分共。意义:打击帝国主义和扩大共产党的国内影响。失败原因: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统、一战线内部分裂,主观上陈独秀右倾错误脱离群众。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1.东北易帜(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张学良:北洋政府改易国民政府)2.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军队,建立特务机关,保甲制度)

3.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官僚垄断经济活动,垄断工业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

4.官僚资本(国民党统治时期,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实行***和军事独裁统治,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控制了全国经济命脉。民族资本不占主导地位)

5.中间党派及其社会基础(活跃两党间的党派。基础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6.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0年8月第三党脱离共党人士组成,不满国民党政策,错误认为共产党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企图建立新党,走另外一条复兴中国革命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召开。清算右倾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毛泽东:枪杆子底下出政权)

2.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共产党独立武装夺权伟大开端,揭开土地革命序幕)3.毛泽东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军队与工农武装共同参与。三湾改编,共产党新人民军开端)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点燃工农武装革命星星之火,开辟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下革命保存发展正确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5.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八七会议和农村包围城市)

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根本原因:多帝国间接统治下经济发展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客观条件:国民革命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主观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强有力的共产党组织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7.“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辩证统一关系)

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9.红军反“围剿”作战的胜利(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

10.兴国土地法(1928年12月井冈山第一个土地法,1929年4月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

11.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11月,江西瑞金县,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2.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着重农业发展,注重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3.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危害★★★(统一战线排斥中间势力,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土地革命打击富农,反围剿实行消极防御,党内斗争和组织上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些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认识错误,理论不足,共产国际干预)5.“赣南会议”(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简单说就是把毛泽东搞下台,说什么狭隘经验论,富农路线,严重右倾机会主义。谁开的这个会啊,把他们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才行)

6.反福建“罗明路线”的斗争(这个路线指红色非巩固区的政策,但实际还是搞毛泽东的,别理了)7.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

8.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意义★★★(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意义: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9.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粉碎国民党军队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通过长征使革命大本营转向西北,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保存并锤炼了革命的骨干力量;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均炸铁轨诬陷中国军队。接着炮轰东北军驻地)2.华北事变(日均占领东北后,野心不满足,开始华北渗透)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丰台日军借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力反抗,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4.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亚洲“大陆政策”)

5.伪“满洲国”(1931年九一八开始14年对东北统治,扶持成立伪“满洲国”,加强对东北人民统治)6.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傀儡政权,巩固加强日军统治)

7.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制造惨绝人寰大屠杀(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3年5月,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2.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抗日反蒋事变(1932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不顾蒋介石不予抵抗命令)

3.《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1934年4月,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自己武装起来驱逐日本帝国)4.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北平学生抗日游行,“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意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来临)

5.《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6.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提出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批评党内左倾错误,关门主义错误。为全国抗日新高潮作了理论和政治上的准备)

7.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号召一切力量抗日,中国瓦窑堡会议,宋庆龄救国联合会,中共放弃反蒋(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8.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中共和平解决)9.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0.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11.八路军、新四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与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1.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李宗仁台儿庄,歼敌一万,国民党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大捷)2.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不一一列举了)

3.国民党正面战场溃退的原因(客观上敌我力量悬殊;主观上国民党战略错误。)

4.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开始搞共产党了,消极抗战。防共限共溶共反共)5.中国战区与中国远征军(1942年中国战区成立,国民政府组织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6.豫湘桂战役(日军太平洋战场失利,发动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所以遭到大溃败)

7.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文化工作(游击战和科研教育)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7年8月22日,政治局扩大会议,抗日基本主张)

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实行全民抗日,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根据地,击退国民党反共摩擦,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抗日文化事业与干部教育方针)3.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发动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广泛地统一战线)

4.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意义:抓住中日战争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5.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大青山,华中)

6.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两个战场: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共产党军敌后战场。关系:相互配合)7.为国捐躯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不列举了)

8.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是辅助的,减缓日军进攻;战略相持阶段,为反攻准备了条件。之后百团大战袭击敌人交通线)

9.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高潮(1939第一次,侵犯陕甘宁,1941第二次,皖南事变,1943年预备发动被制止)

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统一独立关系)

11.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工农小资产),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孤立顽固势力(大地主资产阶级))12.“三三制”政权(共产党、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13.精兵简政(1941年,陕甘宁边区李鼎铭提出,为当时中国最民主、最廉洁的政权)14.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发展生产保障供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5.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及其意义(从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出发,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统一战线,武装斗阵,党的建设。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创造的理论成果)16.教条主义(主观主义)

17.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意义: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合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8.中共七大(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被日本占领50年的台湾及澎湖列岛由中国回收,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标志)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打败侵略者,促进民族觉醒,促进民族大团结,对反法西斯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共产党领导,民族觉醒与团结英勇抗争,世界各种反法西斯力量同情和支持。经验:团结,爱国主义,不惧战争)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战场,缓解其他战区压力,赢得世界认可)

5.联合国制宪会议(1945年4月,董必武出席美国旧金山,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帝国主义削弱,民主力量增强,欧洲被破,苏美格局,美国拟定称霸全球计划,并把夺取中国纳入战略部署)

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地主阶级和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建国,民族资产阶级建国,工农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3.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平建国)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但利于削弱蒋介石独裁统治,利于和平建国,利于人民)5.校场口惨案(国民党特务搞事情,失踪逮捕60多人)6.下关惨案(请愿团体遭到大批暴徒的围殴)

7.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必须打败是因为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国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能够打败是因为美帝不可能天天支持国民党啊,哪有那么多资源,蒋介石四不四傻。想想现在的日本,通货紧缩给美帝买单,蒋介石真没毛泽东懂行。)

二、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

2.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没收四大家族垄断资本归国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革命)4.《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5.《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质及半封建性质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6.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7.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发国难财,发动内战)

8.“五二〇”惨案(学生遭武装镇压,反饥饿,反内战和反迫害)9.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台湾同胞反国民党暴政)10.民主党派(不列举)

1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重庆国共谈判期间为和平反独裁努力,全面内战爆发时与共产党一致,支持共产党爱国民主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共产党号召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其他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用户建立新人民民主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筹备建新中国工作)

三、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战略决战(19480912-1102辽沈战役;19481106-19490110淮海战役;19481129-19490131平津战役。4个月19天,消灭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摧毁)2.国共北平谈判(蒋介石要拖延时间啊,中共又不傻,马上就打南京了)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及其向全国进军(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1949年底,解放除西藏以外全部中国大陆)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政治经济外交基本政策,农业国转工业国,新民主主义转社会主义,两个务必(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

5.《论人民民主专政》与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工农阶级占百分之八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力量,由新民主主义转社会主义需要这两个阶级联盟,为建立新中国须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而不是有害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关于新中国国体政体;基本民族政策;经济工作方针;外交工作原则)

7.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经验:建立广泛地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创建,标志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同时也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一、《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帝国压迫,结束封建官僚统治,结束军阀割据战匪不断,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考验★★★(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成果,能不能战胜严重经济困难,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能不能经受住执政考验)

3.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岛外,全部中国领土得到解放,实现人民盼望已久的统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不仅为了解放贫农,还为了把农村生产力从旧生产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废除压迫工人制度,提拔民主干部,调整劳资产销关系,解放妇女,对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改造运动)

6.没收官僚资本(削弱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壮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7.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1950年6月七届三中全会,三年三个条件,土地改革完成,现有工商业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节减)

8.“三反”运动(党政机构,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

9.“五反”运动(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10.国民经济迅速的恢复及其原因(1949到1952,发展生产工作重心,不四面出击妥善处理劳资关系,公私关系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效抵制资产阶级腐蚀)

二、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与性质(特点:经济上国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性质:新民主主义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是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

3.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的实际步骤(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4.资本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前者欧美日走通,后者苏联走通,我们选择后者)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在很长时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6.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国营经济强大,资本经济弱小,对个体农业改造从而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国际环境欧美封锁,苏联援助,所以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三、开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互助组,第二半社会性质初级农村合作社土地分红按劳分配,第三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农村合作社,尽其所能,按劳分配)

2.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先合作后机械化;充分利用发挥土改后农民积极性;农业互助合作发展要自愿和互利原则;增产是合作社好坏标准;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结合,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3.完成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农业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几千年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4.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手工业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赎买政策,变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6.“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股利分红四个部分。企业大部分收益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不得超过四分之一)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意义(特点:有偿而非无偿逐步改变所有制,改造同时给予工作安排,不剥夺资产阶级选举权。意义: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毛泽东的符合国情马克思主义政策及先进资本家配合是成功原因)8.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工业建设的成就(第一个五年重工业发展,国家工业化国防现代化,相应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成就:钢铁基地,重汽车,电子管,喷气飞机,武汉长江大桥,西藏公路)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生产关系由私有到公有。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良好的开局

1.《论十大关系》及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团结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这里我要自由发挥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明明毛泽东才是容忍,蒋介石才是独裁统治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没有蒋介石国民党残暴统治,人民至于翻身起来革命吗。毛泽东才是政治军事伟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利于国计民生,蒋介石我就呵呵。)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经济上,反保守反冒进稳步向前;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各民族团结,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执政党建设上,提高全党马列主义思想水平,加强党和群众联系。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经营和主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补充。意义:大会制定基本路线正确,方针思想富于创造精神,集全党智慧总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于1957年2月在国务会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得到解决。)

6.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社会矛盾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及其意义(要分清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前者要强制专政解决,后者要民主及教育。不能用敌我矛盾解决法处理内部矛盾。意义:科学创造性阐述社会矛盾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发展,丰富发展八大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长远指导)7.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反官僚主义,反宗教主义和主观主义。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造成党和国家损失)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1.“大跃进”运动(多快好省是相互制约,宣传和实际工作把快作为总路线灵魂,左倾错误严重泛滥)2.人民公社化运动(一规模大,二公有化程度高)

3.1958年秋冬庐山会议前期的纠“左”努力(废除商业和商业产生是不科学的,全民所有制立马成为共产社会呢,所以毛泽东又开始开会了)

4.庐山会议(彭德怀被毛泽东错误认成右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三面红旗)

5.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国民经济调整★★★(清理一平二调,纠正共产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农业六十条,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积极性;纠正左的错误,推动国民经济调整)

6.“七千人大会”的召开及其意义(中央到地方,党政军七千人与会。毛泽东刘少奇自我批评。意义:对于恢复实事求是、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起了积极作用,在贯彻落实“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推动形势迅速好转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7.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将此作为阶级斗争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8.“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毛泽东主观愿望是抵御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消除官僚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监督和管理中寻求途径。可是否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正确方针和成就,也实际否定了毛泽东在内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工作,否定全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卓越的奋斗)

9.“二月逆流”(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人对文革小组错误做法提出强烈的批评,这次抗争被称为“二月逆流”而遭到压制。)

10.林彪反革命集团(林彪密谋杀害毛泽东失败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后坠机身亡)11.“四人帮”(十大继续了九大左倾错误方针,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组织)

12.“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江青集团加紧夺权,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3.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大跃进及其纠正,十年**——文化大革命)

14.“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党迅速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中缺乏科学认识,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搞清楚;党在历史上积累了丰富阶级斗争经验,但被错误照搬用于新事物新问题;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破坏)

15.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党犯错的时候,人民依然信任并寄予希望;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和抗争从未停息;毛泽东虽然坚持文化大革命,但对具体错误也制止和纠正过)

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1.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得到发展;国防地位提高与国际环境改变。)

2.“两弹一星”(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在联合国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4.“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伤害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考(两个阶段,不发达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后者需要更长时间)6.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一步,建成一个独立较完整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7.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及其意义★★★(毛泽东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情应二次结合;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发展两个阶段不发达和较发达;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提出“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战略目标和步骤;经济建设: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关系,中央地方大中小企业“两条腿”走路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问题,处理好积累消费、生产生活、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集中又民主,纪律又自由,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文化建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国防军队建设: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锁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确立实事求是路线)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贡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恢复党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功过是非问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平凡冤假错案(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凡并恢复名誉)

4.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5.中国共产党第二个历史决议及其意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意义: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6.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毛泽东功绩第一,错误第二)7.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纠正左倾错误)8.“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9.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0.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应结束军事对峙,以便创造交往前提和安全环境)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1.中共十二大(高度文明,高度民主)

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

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引进外资外技外设,出口创汇)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二届六中全会,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5.中共十三大(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领导和马列毛泽东思想。)

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8.“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步,较1980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二步,20世纪末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小康;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9.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认清官僚资本、权利集中、党政不分、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

10.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废除人民公社,第二个发展集体经济)11.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关系党和国家盛衰兴亡;普遍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再教育;克服党内各种腐败现象)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革命和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关键在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义: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中共十四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世纪90年代行动纲领)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泽民: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5.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6.20世纪9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受的风险考验(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洪涝灾害;1999年北约炸大使馆、李登辉“两国论”、“法轮功”邪教;面对风险和考验,中共国务院采取有效措施。2001年12月11日,经过15年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香港、澳门的回归★★★(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8.“三讲”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也为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

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意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发展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7.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8.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需要和平环境发展自己,发展自己促进国际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对外开放互利共赢;携手各国和谐相处,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员素质不提高,何来执政能力的提高呢)

10.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胡锦涛提出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基本要求)

11.中共十七大的主题及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围绕这一主题:审议通过报告,通过党章修正案,选举新一届党中央委)12.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

2.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3.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指导方针,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4.进入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中国同1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睦邻、安邻、富邻指导,加强睦邻友好关系,反对各种形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深刻历史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必由之路;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

六、简短的结语: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行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地影响)

最后,送上一图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推荐书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笔记推荐书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理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参考★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一、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全)

    2016.09.26 1、“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2、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 3、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4、工业革命 The I......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和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一、对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 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们又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综述 1 怎样认识近代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第一,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论断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选集》最后一篇文章中这句分量很重的话,令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