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意见
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意见
7月6日至7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这次大会,是我国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科技界的一大盛事。云南省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暨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表彰201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和个人,总结近年来云南省科技改革发展成绩,分析形势任务,部署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发展能力,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讲话,并为201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授奖。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仇和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出席会议。
秦光荣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说,这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会议的重点任务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明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照中央要求,紧密结合云南实际,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好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推进科技创新是富民强滇的根本。当前,云南正处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更加需要创新的推动。”秦光荣指出,近年来,云南省科技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顺利实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果大幅增加,科技支撑优势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型云南建设成效明显。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云南省科技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不够强,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不完善。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
式的第一推动力;推动云南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科技面向民生、服务民生;推动云南跨越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事关云南省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秦光荣强调,做好新时期云南省科技创新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两强一堡”战略目标,坚持科教兴滇、人才强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全面落实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加快建设云南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推动云南实现“三个发展”。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一些优势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一些重要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基本建成具有云南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云南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秦光荣强调,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深入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必须确立一个主体、壮大一支队伍、促进一个转化、建设一个体系、健全一套政策、强化一个保障。一要切实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参与政府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好地服务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创新型企业;二要切实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科技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多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推动科技人员创业兴业,加快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三要切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和创新园区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断健全,促进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搭起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四要切实加快云南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开展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区域创新合理格局,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着力构建符合省情实际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体系,加快实现由云南制造向云南创造的历史性飞跃;五要切实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科
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六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协调配合,营造环境、督促检查,不断推进云南省科技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希望获奖的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希望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全省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大潮,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桥头堡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李纪恒在讲话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落实中央部署,紧密结合云南实际,坚持把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打破“瓶颈”制约、抓好关键环节,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在科技金融有效对接上下功夫,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下功夫,在提升科技管理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引领云南省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江,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曹建方,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辛维光,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成员李培,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副省长刘平、和段琪,省政协副主席顾伯平,省军区副司令员崔毅,武警云南省总队政委王海亮,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中科院院士周俊、黄润乾出席会议。
2011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授奖193项(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云南省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57项。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好大会精神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动员大会。大会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阐明了加快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强调了科技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力强的重要论断,明确了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思路,对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大会充分体现了中央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学习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对于推动我们加强科技改革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全市各科技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时期科技工作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引导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科技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上来。
2.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大会的主要精神,体现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以及《意见》中。胡锦涛总书记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六个进一步”的总体要求。温家宝总理围绕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突出强调了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点任务和途径方法,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的重大政策。刘延东国务委员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加强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好科技改革发展的八个重要关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大会通过的《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好大会精神尤其是中央领导讲话和《意见》精神的学习传达。把带头学习大会精神、带头贯彻中央部署作为各级科技管理工作者的职责所系。通过学习,准确把握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深刻领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决策的丰富精神内涵,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自觉投身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3.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学习贯彻落实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种
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大会精神的热潮。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通过专题宣讲、辅导报告、调研座谈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活动。要及时对本单位学习宣传贯彻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及时了解反映学习贯彻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典型。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大会精神迅速传达到全市企业、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人员、干部群众中去,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大会精神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要围绕大局,立足本职,结合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中心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和园区,广泛开展调研、走访活动,进一步摸清科技改革创新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4、结合实际,迅速贯彻市委书记王福宏讲话精神。必须从黄山转型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要在加快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科技在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应用。努力构建“大科技”的发展格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
为”的原则,形成具有黄山特色的科技工作体系。要大力推进以企业和科研推广应用机构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体系建设。要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借助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战略平台,依托“十大工程”、九大园区和特色优势产业等,在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古民居保护利用、绿色建筑、旅游信息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编制一批重点项目,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重视科技、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激情和活力。
5、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科技工作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深入基层帮扶困难企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园区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情况,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狠抓各项创新政策落实,大力开展自主创新政策宣传培训和落实情况督查,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认真组织实施“三项行动”,上下联动,推进实施企业自主创新联合行动、文化科技创新示范行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发展专项行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举办黄山市第四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组织实施好“双百双行”产学研系列活动。推进科技金融合作发展,启动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项目,加大科技型企业和项目风险投资力度,加大项目凝炼和品牌的创建。继续加大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力度,争创院士工作站、农业科技园和国家级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科技品牌。
黄山市科技局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六日
第二篇: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讲话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话教育、共谋未来。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向离退休老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长期以来,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忠于职守,行为示范,无私奉献,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及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高中教育扩容提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教学设施日趋完善,中小学远程教育进展顺利,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竞争机制不断完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行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特别是去年,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重视、关心、支持教育的结果,是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四个班子向教育战线上的全体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XX同志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我县的教育工作,分析了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对全县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教师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对我县教育的发展和未来进行了深入阐述和期许,我完全赞同。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塑造未来、孕育希望的事业,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发展、抓振兴,要完成县委、县政府描绘的建设现代化新城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教育必须先行。下面,就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地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县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证人民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县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XX教育发展水平与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待相比、与其它兄弟县市县教育发展水平相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突出表现在:全县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教育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入园难”问题还依然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偏远地县教师、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还不够,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规划布局与城市建设发展还不协调;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尊重教育、理解教育、包容教育、关心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等等。
我们深切感到,为XX的教育加油助力、让XX的教育爬坡跃升,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社会各界责无旁贷,广大教育工作者更要一马当先。
首先,要牢固树立“发展教育就是发展经济”的思想。欲兴经济,先兴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我县要实现全面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关键靠人才,前提是教育。我们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基础作用,为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其次,要牢固树立“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民生”的思想。教育是民生之首,是最大的公益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凝结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和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成为主导性的教育需求。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满足好人民群众“上好学”“读好书”的强烈愿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要牢固树立“发展社会事业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发展教育,不像招商引资那样立竿见影,可能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见成效,我们优先发展教育,没有更大的决心、耐心是不行的。教育是个战略问题,各级政府、全县有关部门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力戒空谈,不虚细节,脚踏实地,把人民最关心的焦点问题解决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只要我们奋发有为、拼搏争先,XX的教育一定会再创辉煌!
二、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一要抓好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要突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相对集中、扩大规模、保证入学、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规划,调整优化学校布局,进一步推进集中办学;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人员流动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办法,鼓励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支教,从而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改善农村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二要抓好素质教育和课改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断推进教研、教改步伐,全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大力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夯实教育基础;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人才,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为XX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要抓好管理考评工作。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管理实效,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强对学校、对教师的经常性管理和绩效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以人为本,完善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牢固树立“队伍为本”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强化学习,才能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深入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培训,制定好培训计划,督促教师加强学习,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要用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宽广厚实的业务基础,掌握娴熟的现代教育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二要加强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切实抓好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激励、考核、监督机制,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师德行为。广大教师要坚持“以身立教”原则,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严格自律,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感染学生,努力做学生尊敬、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优秀人民教师。三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要重视教育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实现教育人才的有序流动。要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进一步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继续推行中小学校长公推公选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勇争一流的竞争态势,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拔到学校领导班子当中来。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社会环境
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执教为乐”的良好局面,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育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县委、县政府每年要为教师和教育事业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考虑教育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教育、人事、编制等部门要研究制定解决我县教师结构性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公安、综合执法、卫生、文化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努力营造宁静、舒适、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学生日常行为安全管理以及学校危房、运送学生车辆、消防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各企业、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每年为教育事业办几件真事、好事、实事。宣传部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教育的发展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使尊师重教在XX蔚然成风。
各位老师、同志们,教育是决定未来的事业,教师是塑造未来的职业。希望全县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继续发扬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创佳绩。同时,也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共同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新城县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第三篇: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讲话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讲话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塑造未来、孕育希望的事业,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发展、抓振兴,要完成县委、县政府描绘的建设现代化新城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教育必须先行。下面,就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地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县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证人民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县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XX教育发展水平与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待相比、与其它兄弟县市县教育发展水平相比、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突出表现在:全县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
教育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入园难”问题还依然存在;
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偏远地县教师、部分学科教师紧缺;
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还不够,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育规划布局与城市建设发展还不协调;
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尊重教育、理解教育、包容教育、关心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还不浓厚,等等。
我们深切感到,为XX的教育加油助力、让XX的教育爬坡跃升,县委、县政府义不容辞,社会各界责无旁贷,广大教育工作者更要一马当先。
首先,要牢固树立“发展教育就是发展经济”的思想。欲兴经济,先兴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我县要实现全面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关键靠人才,前提是教育。我们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基础作用,为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其次,要牢固树立“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民生”的思想。教育是民生之首,是最大的公益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凝结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和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日益成为主导性的教育需求。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好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满足好人民群众“上好学”“读好书”的强烈愿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要牢固树立“发展社会事业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发展教育,不像招商引资那样立竿见影,可能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见成效,我们优先发展教育,没有更大的决心、耐心是不行的。教育是个战略问题,各级政府、全县有关部门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力戒空谈,不虚细节,脚踏实地,把人民最关心的焦点问题解决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只要我们奋发有为、拼搏争先,XX的教育一定会再创辉煌!
二、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
”的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一要抓好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要突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相对集中、扩大规模、保证入学、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规划,调整优化学校布局,进一步推进集中办学;
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人员流动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办法,鼓励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支教,从而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改善农村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二要抓好素质教育和课改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断推进教研、教改步伐,全力提高教学质量。要大力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夯实教育基础;
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人才,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为XX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要抓好管理考评工作。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管理实效,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加强对学校、对教师的经常性管理和绩效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以人为本,完善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牢固树立
“队伍为本”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强化学习,才能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深入实施优秀教师培养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培训,制定好培训计划,督促教师加强学习,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要用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宽广厚实的业务基础,掌握娴熟的现代教育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二要加强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切实抓好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激励、考核、监督机制,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师德行为。广大教师要坚持“以身立教”原则,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严格自律,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感染学生,努力做学生尊敬、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优秀人民
教师。三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要重视教育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实现教育人才的有序流动。要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进一步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继续推行中小学校长公推公选制、教师竞争上岗制,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勇争一流的竞争态势,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拔到学校领导班子当中来。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社会环境
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执教为乐”的良好局面,全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育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县委、县政府每年要为教师和教育事业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考虑教育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教育、人事、编制等部门要研究制定解决我县教师结构性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公安、综合执法、卫生、文化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努力营造宁静、舒适、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学生日常行为安全管理以及学校危房、运送学生车辆、消防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各企业、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每年为教育事业办几件真事、好事、实事。宣传部门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教育的发展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使尊师重教在XX蔚然成风。
各位老师、同志们,教育是决定未来的事业,教师是塑造未来的职业。希望全县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继续发扬默默耕耘、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的奉献精神,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再创佳绩。同时,也希望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共同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新城县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第四篇: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大会主持词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大会主持词
同志们:
大家好!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已于24日圆满闭幕,这次会议是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一闭幕,省、市、县各级纷纷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就十九大精神进行集体传达和学习,为此,传达学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面临的首要政治任务。细读报告,可谓旗帜鲜明、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如何把握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核心内容、抓住其关键要点,是学习十九大精神必须解决的课题。
今天,安排这次学习传达贯彻会,同时也作为党工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明确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际工作当中,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发扬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新时代,以新形象、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为实现我区‚美丽南大门、幸福银三角、发展增长极、双创排头兵‛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参加今天会议的人员有:全体党政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党员、村(社区)书记、主任及分管党建的副书记、‚两场一处‛负责人、派出所、非公支部负责人,共计100余人。
会议马上开始,请同志们保持安静,手机关机或调整为震动 状态。
今天的会议有2项议程。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党工委副书记、省良种场场长 传达省、市、县党员干部大会会议精神。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党工委书记 就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布置。
..............................同志们,刚才肖书记就学习好十九大精神作了详细的阐述,对宣传好十九大精神提了要求和建议,对贯彻好十九大精神作了实事求是的强调,也切实给我们上了一堂接地气的党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肖书记所作的精彩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大会安排紧凑,学习气氛浓厚,可谓是如沐春风。会后,我希望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大会精神的丰富内涵,迅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 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下面,我就如何认真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强调三点意见:
一是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历史意义,切实提高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政治上的意义和地位,即聚焦根本主题、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统一党的意志。二是思想上的意义和地位,即为‚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三是理论上的意义和地位,即提出的‚具有深 远影响的六个重大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创新性地发展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四是实践上的意义和地位,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对各个领域的工作作出总体谋划和部署,把‘四个伟大’实践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因此,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贯彻。让每一位党员和干部充分了解党的十九大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紧密联系我区发展思路与奋斗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
二要狠抓落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要严格按照党工委的安排部署,迅速开展工作,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落实目标。把冲刺今年和谋划明年作为首要任务,争时间,抢进度,不能有任何含糊。要落实举措。重点在掌握情况、协调关系、掌控进度、科学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要重视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深刻剖析问题,深化作风建设,确保各项目标按时顺利完成。要落实责任。班子各位成员要带领分管科室,按照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要求,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杜绝推诿扯皮和拖拖拉拉。
三要确保实效。要严格标准干事。对于党工委的工作安排、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规定步骤,明确要求,讲求原则,只有严格落实的义务,没有讲条件、打折扣的余地,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办。要团结协作干事。要对上一心,对下一致,按照责任分工,步调整齐,协调配合,凝聚合力,把各项工作落实 到位,把各类问题圆满解决。要真诚高效干事。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全区干部要从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发扬‚螺丝钉‛精神。要对照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对各项工作倒排时间,挂图作战,简化环节,提高工作水平。
同志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省、市、县各级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要求为遵循,通过深入的学、反复的学、切实的学,把十九大精神学深、悟透、做细,在新时代,树立新形象,实现新作为,为‚全市当龙头、全省树标杆‛贡献出一份磅礴力量。
这个会议到此结束,请全体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党员、各村(社区)书记不要走散,马上到二楼会议室参加‚学习十九大、展望新未来‛专题讨论会。
散会...4
第五篇:科技日报: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万钢作主旨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动员首都科技界积极投身科技改革发展,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委在京联合举行首都科技界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报告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主旨报告。
万钢在报告中介绍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意见》有关基本情况,回顾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快科技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作了解读。
万钢指出,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党的十八大前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中央关于科技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对于凝聚全社会共识,引领我国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具有重大意义。《意见》的制定历时一年,是一个集思广益、科学民主决策的过程,与2006年颁布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一脉相承,在思路上有新概括、目标上有新要求、任务上有新部署、措施上有新突破,是指导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会议的召开和《意见》的出台,是我国科技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万钢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回应各方面期待、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万钢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突出把握好创新驱动、服务发展这一核心原则。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和《意见》精神,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以贯之、长期坚持,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
万钢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作为中心任务,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增强国家持续发展的后劲。要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宏观统筹,推进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万钢最后说,做好科技改革发展工作,关键是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落实。要按照大会和《意见》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首都科技界汇聚了我国大量优势科技资源,是科技改革发展的一支战略力量,要努力在新时期的科技改革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走在科技改革发展的前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心无旁骛、扎实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主持报告会,并指出根据中央落实《意见》的要求,中科院正在抓紧制定组织实施方案,一方面,深入推进中科院在参加《意见》调研和起草过程中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改革措施;另一方面,结合实际,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发展措施,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实施,把大会和《意见》精神落实到“创新2020”实施的方方面面。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出席会议,北京市各区县主要领导、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首都高等院校代表、有关科技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共约600人参加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