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关爱留守儿童(合集)

时间:2019-05-14 07:0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注关爱留守儿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注关爱留守儿童》。

第一篇:注关爱留守儿童

注关爱留守儿童

现状:老师的尴尬 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类家长的各类吐槽:开学第一天,一位家长跟我说:“孩子就交给您了!我实在没时间管!”又一位家长跟我诉苦:“这孩子啊,从小就不听话,为了给他一个好的环境读书,我们好不容易进城来,可她还是这样读书读不进!老师您一定要严加管教!”班级排座位,有家长赶紧打招呼:“我的孩子眼镜近视了,要坐前面。”“我孩子不能太前,也不能太后”还有的家长会这样说:“以前老师作业都看的,你为什么不看作业呢?” „„

凡此种种,折射出我们教师身份的尴尬:我们是老师,是学生的家长,也是学生的保姆。难怪对老师这个职业,网上有一种调侃的说法:领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其实,这是老师现状的真实写照。我们都知道,学生来到学校最基本的一件事是:安全。所以我们时时强调,一刻也不敢疏忽。有位学生到了晚上九点还没回家,家长急着问我要人。最终的调查结果出来,原来孩子放学回家后,和同学玩时将书包扯烂不敢回家。回头这事儿还要老师做主。我带的班有79人,若是这事儿常有,简直是不堪承受之重。

76班就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班。班里有叫周裕金的女生。开学没有几天,家校本天天无人签字,最后写道:由于家人不在家,只有自已签!我看到后,很是气愤,以为她不敢给家人签字。她英语特别好,可是其他作业乱七八糟。家访后才知道,她父母长期在外,她孤身一人在家,吃饭自己做,洗衣自己洗。知道真相后,我为这个孩子难过,也为其父母愤怒。为人父母不给孩子最基本的关爱,太不负责任。留守儿童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实在太多,媒体披露的贵州留守儿童自杀就是一个极端案例。我试图跟着家长取得沟通,可是对方竟然电话不接。

留守儿面临诸多困境,导致老师面临诸多尴尬。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怎么办?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沟通,做好心理辅导,搭建师生“好桥梁”

做为一个老师,孩子的成绩我们当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加值得关注。从外表形象上看,留守儿童不修边幅,邋邋遢遢,脸好像从没洗干净过;从精神状态上看,留守儿童眼神游离、精神涣散,一副永远睡不醒的样子;从行为习惯上看,留守儿童行为离群索居、孤僻自卑,正常孩子的热闹嬉戏他们只看着鲜有参与,人多的时候,他们最寂寞。

留守儿童之所以出现上述特征,是因为其心理状况出现了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缺失最基本的父母之爱,内心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世界的其他孩子的幸福又深深刺痛他们的忧伤,于是这群孩子更加趋向于把自己蜷缩起来,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取暖。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首先就是要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帮他们打开那扇封闭的心门。我就帮助过这么一个孩子。

我带过的50班有一个叫马妍的孩子。这个孩子乖巧懂事,是老师的小帮手,就是成绩上不去。这让我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才发现,这个孩子行为习惯特别差:卫生习惯差,说谎、作业乱写„„了解情况后得知,她爸妈虽然在家,可是她经常是一个人在家洗衣做饭。她睡觉了,爸妈才回来。学习的事儿,爸妈从来没有过问。我发现了以后,把妈妈叫过来,问孩子:“妈妈累死累活为了谁?你有多久没有叫妈妈呢?想想妈妈对你做过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么呢?”孩子一一回应了,妈妈在旁边听着。到最后,我要孩子用自已的方式回报妈妈,并说:“妈妈,我爱你”。孩子很简单地拥抱妈妈。妈妈当时就泪如雨下,对我也是十分感激。这一叫,叩开了横亘在母女之间的心门!事后妈妈才告诉我,孩子几年没有叫妈妈了!从此,妈妈对孩子的看法完全改变。母女关系缓和后,孩子成绩上来了。

父母虽在身边但是缺少亲情关怀的孩子,在内心对家人有很大的抗拒,这种抗拒长此以往,会形成思维惯性,这种惯性进入青春期,就会导致强大的逆反心理,到那时候再介入,孩子只会离父母的预想渐行渐远:你说东,他偏朝西;你说要好好学习,他偏要逃学旷课;你说不要早恋,他偏要偷尝禁果。可以说,要将青春期的逆反心里遏制在可控状态,少儿期适度的心灵关怀非常关键。在这里,由于老师的身份,孩子愿意跟你交心,家长愿意听取意见,沟通桥梁的作用,自然而然就落在老师身上。每每看到父母与孩子在我的主导下真诚沟通后,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得积极起来阳光起来,我便会充满了成就感。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简单的,他们会做出简单的比较:别人上学都有爸妈接送,为什么我没有?别人都有爸妈带着逛公园,为什么我没有?这种不满,他们无处宣泄。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作为老师,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宣泄的方式,我告诉孩子们,想爸妈了,就尽情哭!没有人会笑话你!

二、尽量让父母和孩子亲子互动

我经常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回家道感恩或说父母辛苦啦!这个作业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难。我记得我教自已孩子时,要他完成这个作业,是鼓足了勇气8次,才敢来跟我说:“妈妈辛苦啦!”我上届的62班布置这样作业,也有很父母感动得哭了,在家校本写着对老师感谢的话语。这更加坚定了我要这样做的动力。这样父母会觉得孩子们长大了!会体贴家人了,立马就会有口头表扬,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积极的信息,干什么都倍儿有劲。这是亲情互动。每逢周末,我会布置一道作业:给家人炒菜;过节时给父母、老人洗脚;并把经过记录下来。这在我所教过的所有的班级,家长反应良好:觉得孩子们一下子懂事了,会做家务了,独立性增强了!孩子们也反映,很少得到表扬的他们,现在经常得到表扬,以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现在觉得自己还是有蛮多优点的!对于现在这个76班,因为是留守儿童班级,他们缺乏亲情缺乏沟通,亲情作业更加重要。在这个班级布置作业后,我都会反馈,得到的信息是:不用感恩,读好书就行了、还有没有反应的、也有不说的!这就是说明我们家长意识没有改变!就算家长不支持,可是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就算有了出息,又怎么样?我也要坚持自已的最初的方法--亲情教育 亲子互动!

这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好的互动。这个教育的成绩,虽然眼前无法用分数来衡量,虽然眼前的成效不大,但我认为,孩子要将这些东西坚持下去,是会受益终生的。所以,亲子互动,我会一直坚持!

三、多正面肯定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

作为留守儿童,他们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所以当父母打电话来时,一定要多说孩子的优点,多说孩子的好话,多发现孩子的长处,而非盯着孩子的毛病一个劲的告状。本来父母不在这孩子身边,对孩子情况不了解,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孩子角度多为孩子着想。如果父母发现了孩子的问题,老师应给出正确的方法,而不是加重孩子的心里负担。我始终相信,就算一个分数最低的孩子,只说明他在课堂上不认真,但是他肯定有优点。我上届的62班叫刘泽宁的同学:我见他第一印象是像个流氓样,小寸头、沙滩裤、小拖鞋、走路一摇一摆的。因为新接手的也不了解情况。后来母亲来了,问我这孩子怎么样?我只是说了:“这孩子还可以啊!上课能比较认真听课,作业按时完成。”想不到这母亲当时就哭了:“老师,真是太感谢你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没有哪个老师说过他好。你是第一个说他好的人。这个孩子还有多动症,”听到这话后,我心中一震,原来家长也是需要我们鼓励地。这个男孩子从小父亲分离的,严重缺失父爱。从那以后,我一直鼓励:哪怕今天少说一次小话、上课少分神一次、搞卫生比昨天积极点,我都会及时鼓励。最后这个孩子的行为都令我感动:每天作业不会做,一直要到会做为止;回家要把今天内容复习一次为止;每天上课都能做到一动不动;而且他会说出:“如果我不努力,我就对不起父母这样的话”!今年以比较好的成绩考上万和中学。对于他的进步,我知道了:如果我能帮助家长发现这些不易发现的优点,让家长肯定自已孩子,让孩子多些自信,让孩子多些家人的肯定,这个孩子将来的人生肯定不一样。而且他考上中学后给我留言:谢谢陈老师,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的QQ签名是:别人做到的,他也能!我是不能改变家长对分数的看法,但我能改变家长对孩子的重新认识。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四、利用班会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现在的班主任都不敢带学生出去玩,怕出事。也不能承担责任。所以我一直是开班会: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模特秀、手抄报秀、情景剧表演。。。这些都以班会和小组形式开展。每个组里积极的人带动这些内向、没有家长指点的留守儿童、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中来,展现自已独特的一面,丰富他们的课外活动。或者带他们出小聚会和同学,请他们到老师家里来吃饭感受师爱和母爱。

后记:我的力量很小,也很微弱,但我能遇到一个帮一个,那就是我最美好的成绩。我上面所说的也不能称为良策,只是自已的小方法。留守儿童的问题真的不少: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普遍厌学、成绩欠佳、缺乏管教,等等等等。诚如家长们说,如果家门口做事能够养活全家,哪个愿意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所以,治理留守儿童的本源,是发展经济,鼓励农民工就近创业,不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当然,这个问题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作为教师,当前我们能做的,一是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二是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

捉不住的蝉声

同样的课文,我教了第五遍我才有自已的想法,真是书读5遍,其意自现啊!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回忆小时候捉蝉的经过,对童年快乐的回忆,也有些对于过去所犯错误现在的追忆。课文结尾处的一句话:捉得住蝉,却捉不住的蝉声!道出文章的主题-对于自然万物,最自然的呈现才最美。小时候做过的事情当时觉得好玩,好奇,有趣。。可是长大后来回忆却是一番回不住的淡淡的忧伤。

在教这课文时,我先从课题入手:图片

请读课题,一直读了四遍才停住。我一次又一次要学生读,也不说之前读得怎么样了,读到我满意了,才停下来。(事后,我才明白,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要求读,学生很明白,没有情感,或没有读出自已的体会)

然后问:课题读了这么多次了,你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 班上一个小调皮陈越说到:“为什么捉不住蝉声呢?”

这个问题谁来解决。一双小手举得高高的。郑燕飞说:“因为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叫,也不能想让蝉就叫。”

这个问题答完后,小郭(逢斐)他发出了感慨说:“蝉声虽然美妙,但我们永远捉不住啊”!真是太神了,你是个小诗人吧!

我见学生有话说,就接着提问,那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捉不住的蝉声呢? 站起来的学生5.6个。我请他们一一

第一个说:“我们捉鸟时,虽然鸟儿声音好听,但是我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唱什么?”

第二个说:“我们捉鸟时,虽然鸟儿歌声好听,可是他想回到大自然,他唱得是忧伤的歌啊!” 第三个说:“我们吃青蛙肉,觉得肉好吃,可是不知道他在临死时心里的痛苦啊!”

第四个说:“我觉得鸟儿好玩,每次捉了以后在手心把玩一番。可是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

第五个说:“我从来不捉小动物,因为我觉得他应该和我一样,自由自在的玩!不应该属于人娄的玩具!”然后我请这个说话的孩子又重复了一次,全班给了热烈的掌声。我们为他的爱心鼓掌!

天啊,我都不知道,一个小感慨道出这么多的想像,而且学生直接表达自已的观点,美的事物要自然的呈现才最美!

那我们接着问,竟然你们知道捉鸟不好,为什么还要捉呢?学生们跃跃欲试:“好玩啊,好奇啊 有趣啊 大家都捉啊 什么答案都有了。

是的,我们作者也和你们一样,有这样的心理,所以他也去捉蝉了。我们走进课文吧!我们学习课文第一件事要弄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因为有工具书,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些顺利的搞清楚后,我最喜欢课堂的读。每每这个时候,学生特别认真,因为读通顺是件很容易的事。而且这个时候我都会大赞孩子们读得好。合作读完后,直接进入第一部分的讲解。作者写捉蝉,首先他写的什么?(声),怎么写声的?学生说是和其他声音比较而写出的。第二段是直接写声音的。其中有个词语: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这样的场景再现,我们全班参与演出:老师说:蝉叫,大家一片片乱叫。我读课文:不约而 同的停-全班好安静。然后问学生,这样的声音有总思吗?好玩吗?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其中有一句话是:吓一大跳,后面又一句:又吓一大跳啊!请问学生:作者当是(惊讶 惊喜的 突然的)其实作者是喜欢这样的声音。

第二部分是(捉)第三部分是(思)我要学生只用一个字概括大意。他们说得好极了。在分析第二部分时,学生的亮点让我惊讶:

我们小组合作,在这一部分里,有很多的是写作者捉的乐趣的,自已去找找吧!然后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一一找到了,并能从具体的词汇里说出具体情感。从保险柜里,眯着一只眼,小宝贝,乞求 等都可以看出作者喜欢。

从不怕 也不怕 更不怕这些可以看出作者的痴情!刚好这个时候有两个学生讲小话。我就要学生用这个词语造句,就有了:贺佰强不怕陈老师骂,也不怕考试打零分,更不怕爸妈骂。这样的孩子不能学啊!全班哄堂大笑。接下来还有谁愿意说:陈圆“松树不怕风雪,也不怕雷达,更不怕洪水淹没,多么可敬的松树啊!”陈思毅:“战争中的战士,不怕敌人的枪弹,也不怕牺牲,更不怕流血,只想着保家卫国啊!”

同学们,你们看,同样的词语用在不同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我们平时写作文要多运用的这样的句型。

然后我们读读这样有趣的话啊!请了罗琨同学,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平时话不多,可是他朗读起来,把作者的快乐读得活灵活现。

尤其是那个孩子在树上说:“抓到了,抓到了。另一个人赶快把铅笔盒打开,装蝉。。”孩子读得特别生动。(所以读能帮助老师少说很多话)

第三部分:思

在开篇时就说过这个话题,我们再次请生来说这个结尾的含义。大部分能说了。看样子解决了所有问题,可是我又有问题了:美好的事物要自然的呈现。我问了学生,什么是自然? 请了一组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 在属于自已的生活范围内

快乐的做自已想做的事

。。。

同学们解释都不错。那请问:“此刻的课堂你自然吗?与你们所说的自然的解释相反吗?”课堂沉默了好久,突然胆大的马思琪说:“是的,我们课堂不自然,因为我没有自由。” 估计是在看我的反映吧!我又再问一次了,被我捉住心的孩子:“你们自由吗?” 这次全班都说是的,然后我再追问:“那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我争取自由啊,不要遵守课堂啊!”这个学生全笑了,他们知道不可能。我鼓励说,没有关系,火星撞地球才有火花,学生碰老师才有思想啊!说说你的看法,又请一组: 他们回答超过我的想像:

自然的生活是未来的精彩,我只有现在认真听课,才能将来的自然!我只有现在听课,遵守纪律,以后我的生活才会精彩!

自然的生活是像大自然一样美,要想有那样的生活,我现在只有遵守课堂纪律 我的知识是狭窄的,但我的思想就像大自然一样宽广,我的内心是强大的!我可以变得强大,就是容纳大自然!真是有志之士啊!(陈思毅)

这样的问题,我从没有想过,每次都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课堂中的生成问题才是课堂的智慧,我们已超出单纯讲课本知识,高年级的学生应让他们知道藏在文字下面的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态度。

记得王崧舟老师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呢?有情,充满着感性的课。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美感:去读语言美,去欣赏画面美,去领悟情感美,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也能带着美去生活去体验。

然后是课堂的智慧,就是课堂中的生成问题,一堂课太顺利,反而不好。就是要有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也能看出老师的智慧驾驭能力。

最后是有规则的课堂,上课从整体到局部,从部分到整体之间的过渡,知识难易设计,循序渐进,老师的学法的渗透等等。。这样的课堂才是美的课堂。

捉不住的蝉声,也留给我无限思考:上课时,要怎么样才能留住学生的“蝉声”呢? 在这节课上,我也做过调查:被陈老师捉住蝉声的孩子举个手:20多个举了。幸好还有20多个,要不然,老师多没有面子啊!全班笑了!要怎么样才能让更多学生身体在,心也在呢?我觉得是自然的课堂的,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是能站在孩子角度的课堂,老师和学生能有思想火花的课堂,能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的课堂。。。难怪现在课堂越来越来回归了,简单。大自然不就是简单吗!蝉声虽然捉不住,但是还是要谢谢那段美好的岁月啊--童年!

德育的长跑

今天学校的2016年德育研讨会召开了,上了三堂有效的感人的课。我的眼泪流不尽!是的,我们需要感动,会感动的人说明他的心还没有死,还没有麻木不仁。

人的两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自然会有更高的要求:文明,礼貌,感恩,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等。。。

当然有这要求是幸事,说明社会进步了。以前邓小平改革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一部分确实富起来了。可是发现这个社会的精神品质下降了,人们对于一些先良的精髓全忘记了,我有看过这样的社频:中国老太过马路,扶着过马路的是老外,而我们这些国人竟然熟视无睹;面对受到侵害的中国人,我们也忘记了善良,忘记了助人就是助己;而在国外,对于受到伤害的群众,一定会有人敢为 之,敢于追根到底的精神。

刚天始我以为,很多人不管事,是因为怕事,不知怎么样保所自已,保护他人,后再仔细想想,如果人人心中燃烧着正义,谁还会怕事?

正义,善良,我们什么时候丢掉了? 记得我第一次去长沙时,我在火车上看到一个扒手,我直眼瞪瞪看着他,他还不至于说:你看什么看?可是去年我在邵阳看见一个拿着长镊子的男人,我看了他一眼,他竟然直眼瞪瞪盯着我说:“看什么看?"害我觉得自己像做错事的孩子!不敢看了,我怕事了,我怕。。。因为大家都视而不见。

我小学时,记得那个时候有思品书,上面有很多关于思想教育的内容。我现在全然不记得,那时为了凑日记,经常把它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就成了看图写话。我也为此能得到奖。要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四个现代化,爱科学。说真的,我真不知从何处爱起,怎么爱人民?怎么样才叫爱祖国?怎么爱四个现代化?老师没有讲,但是口号很响亮。行动全无。

你对事物没有慈悲心理,怎么敢说自已有爱?骨子里没有爱,行动也只不过是空壳化,荒漠化的行动。一切美好有序的东西,都曾在最混乱的时期生长。对爱的渴求,对蓝色天空和新鲜空气的渴求。。。终有一天会让我们觉醒:为自己花钱不那么幸福,花别人的钱也不见得幸福,我帮别人才是幸福!要感谢帮助你的人,更要感谢接受你帮助的人--正是他,让你知道,这个世界需要你的存在。

哲学家王国维说过:教育 不足造就英雄与天才,而英雄与天才自不可无陶冶之教育!这句话大概说的就是德育吧!人可以傻一点,但不做伤害他人的事!也看到这样的话:最优秀的人是聪明加勤奋,最糟糕的人是:愚蠢还勤奋的人!刚开始还不太理解这句话,后来仔细想想也是的,勤奋地去做错误的伤害他人的人,这样的不可怕吗?所以足以说明精神的重要性。毛泽东就是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他能蛊惑人心,老蒋同志没有老毛会蛊惑人心,所以他失败了!能蛊惑人心不就是一种心理,精神上的共鸣吗?在那个一穷二白的社会里,我们可以做到夜不闭户,可是现在呢?我的钱是鼓起来了,可我灵魂消失了,我们都成了幽灵了!图片

这不是一个短跑的时代,尤其德育更是一个长跑的时代,可是我们相当多的人正以短跑者的恣态对与其中,我们想迅速得到一个结果,开展一堂班队课;送一次温暖;捐一次款;看起来好像我们帮助了他人。可是我们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帮助人,我们能有自己力量帮人吗?我们能一直持续帮人吗?如果只是一次,那就是做秀,就是短跑。我们孩子对大人不尊重,对朋友不真诚,对老人不孝敬,这样的孩子能承受祖国重托吗?

当然有短跑形式也是前进的,前进一步退半步,再前进一步再退半步,而且足以让我们感到快乐了!今天的孩子真是幸福!能这样有德育的熏陶,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社会进步,人类进步的标志。

德育是一个长跑的过程:他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人格的美不可能都是建立重大病故,重大事情之上。我们应教会学生对待身边的每件小事,每个细微之处发现感动,感激之情!能在日常生活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发现爱常伴我们左右!只有孩子们能有颗美好的心灵,他带给世界也将是美好!身边的爱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遇山则柔,遇石则围,水遇万物总以无形束有形之物。他无形无味,人类总是能感觉水的伟大与宽广豁达,爱如水一样,虽无形但有味有力!

《小丑的眼泪》教后感

这篇文章已是我第五次教了,每次教完后,收获全无。可是这次不同了,我让学生着实感动了一回又一回。篇文章大概就是讲了小丑主动到一个盲人姑娘家表演,然后把小姑娘逗笑的事。从中我们看到小丑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美。我先让孩子们读,然后重点读对话,体会小丑在遇到困难里的心里活动,并现场写了小丑心里活动的一段话,更好的对小丑挑战生平从未有的困难的信念,了解对他人的关爱之心。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通过大量读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解读文本,就要解读文本的文、道、质。文本的文即为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本的质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物象之内的思想,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读书的过程中吸收和感悟中去思考、判断、鉴赏,形成个人的思想观点和审美素养。这是自然地内化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形成过程,是一种思考的乐趣,情感愉悦的审美过程。这些思想和情感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每个人不同的阅历、生活经历和个性审美倾向,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思想观点和文化素养、审美情趣。课文结尾一句话:小姑娘笑了,可是小丑去哭了!我抓住这个

“笑”字,小姑娘为什么笑了?地球人都会回答:小丑的技艺精湛,小姑娘笑了。还有的说:“小姑娘看到了真正的小丑,开心地笑了。”“真不错!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感受吗?”霎时间,教室里安静极了,我自已也安静了,不知学会有什么回答?从来没有问过学生。过了几十秒,教室里还是安静极了,我再提示:其他的小丑有去过小姑娘家吗?“没有,那你读出什么呢?“小姑娘以前笑过吗?”我连续问了三个孩子,那你们觉得小姑娘怎么样?“小姑娘可怜啊!”大家都这样说,那你们呢?你们笑过吗?你们有想过这样孩子的感受吗?你们要怎么样去帮助这样的孩子呢?我们的小丑做到了。所以小丑这很震惊你们的行为,会给小姑娘带来什么?这下开锅了,学生回答可积极了:“打开一扇窗子,她的生命里有一阳光,有了雨露,有了春风的味道,有了小草的活力。”从此,小女孩子会变成了什么呢?“开朗,活泼 喜悦!”“为什么呢?“因为有爱,有小丑的爱”!是啊,小丑的这样一个美的行为,会是改为孩子的一生。在生活中,你们有这种发现美的眼睛吗?说说我们身边的关爱吧!学生只想到了说同学帮助。再问,他们又是无语。我提醒了,我们的父母呢?学生点点头,有人说:是的,我生病了,他们陪我去医院。只有这些吗?又是沉默。还是沉默。我假设说到:如果父母不给你们做饭,你们会怎么样?假设父母不给你们洗衣服?你们会怎么样?假设我们大自然没有给我们这样的美景,我们会怎么样?学生来不及回答。我接着说到:“爱是平常的,爱就在身边,爱是自然而的事,就像我们此时身边的万事万物。他们以最美的样子呈现给大家。只是我们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忘记了表达我们的谢意,对父母,对同学,对朋友,对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今天回家,我们要对父母说出我的爱意。

这节课就这样下了,下课了看孩子们好像有心事。我也不知结果怎么样?到了晚上,班级的邹若云妈妈发微信了,小家伙怎么一下子长大了?竟然给她买了洗手液,并附上感人的话语: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在这个寒冷的二月,我参加了“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事就会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而他们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极容易导致他们行为的失范,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

农村儿童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果对孩子的监控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使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因此,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助、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现象,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反社会人格。

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令人担忧。由于父母法定监护职责的缺失,临时监护人监督不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少留守儿童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

党中央正在大力号召新农村建设,这么多的留守儿童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极为不利的。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令我们欣慰的,今年留守儿童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应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内容摘要】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尤其以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最为重要,班主任应该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要求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留守儿童能在家庭中健康成长。而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教育应该要更为严格,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沟通、教育

【正文】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确保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父母一方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人代为照顾,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教育和关爱,儿童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不仅如此,由于存在家庭教育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了让人难以臵信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就是近来才被提到人们关注点上的“留守儿童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成绩较差。有些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无用,加之农村孩子学习有成的机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我们知道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过程是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留守儿童诸多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1)家庭方面。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教育方法不得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现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教育大多偏于溺爱,祖辈本身知识少、见识少,教育不得法,只有以生活照顾为主,由于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方面。学校教育侧重于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有部分教育者在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放任自由,顺其自然就造成学生难以教育,把责任一推了之。

(3)社会方面。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教育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致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

而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中,以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因为,家庭

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及家长的监护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得少、关心得少,造成孩子难以教育。总而言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阻碍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衷心期望家庭、学校、社会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点关心、多点交流、多点教育”,我们作为教育者应默默地关怀,经常与他们交流讨论,使老师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在教学中多以鼓励式教育为主,不要将“留守儿童”一词经常挂在嘴边,以防不懂事的小学生互相对比,让留守儿童觉得“低人一等”。

二、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尤其是了解清楚其父母的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经常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以信件或短信等方式向其父母反映,让其在工作之余多教育其子女。例如:我班曾经有一位同学星权,其父母均在广州打工,他们经常致电给老师来了解其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沟通,这位同学在心理上感觉其父母就在身边,父母对自己足够重视。

三、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要正确处理工作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四、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留守儿童分布在各个班级,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儿童特征又不同,心理、学习、生活各有差异,为了准确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我作为班主任,认真摸底调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走向及孩子托付照顾情况。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针对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差异,开展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工作。班主任要善于接近留守儿童,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用爱塑造他们的心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与学生融为一体,使留守儿童对班主任有信赖感,既把班主任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如我班有个调皮学生子航,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如果老师对他多关心一点,他就很高兴

也很听话,我抓住他这个特点,经常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做课间操时我发现他的衣服破了,就叫他做完课间操后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他来到办公室我就叫他把破衣服脱掉,然后我拿出针和线,给他缝补起来,缝好叫他穿上,他高兴极了,连忙给我说谢谢.还有几次我看到我班几位同学的衣服和裤子破了,就回到家拿我家孩子的衣服给他们穿上,这样做能得到孩子家长的赞扬,因而家长对我很尊重,学生对我也很亲切。班主任需要耐心细致地处理出现的问题,世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班主任,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留守儿童的心灵是脆弱的,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的行为的影响,做出违纪的事来。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地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五、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1、精心策划主题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留守儿童的心理比其他学生表现更为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在学习上表现紧张、焦虑乃至恐惧;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孤僻、嫉妒;在社会关系表现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在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班队活动。如在三.妇女节“今天是你的节日”为

主题的班队活动中。让学生送一份礼物给妈妈,说一句感谢妈妈的话;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班队活动中,留守儿童能够管好自己的生活,在寝室里不仅能收拾好自己的床铺,搞好卫生,还能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比如将自己得意的一幅画贴在自己的床铺边,在桌子上摆上一个可爱的小玩意儿。通过活动,环保意识已经内化成他们的需要,审美能力已经体现在生活中了。

2、开展艺术活动,陶冶留守儿童的情操。

爱唱爱跳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据此特点,我每周定时开展文艺活动,而且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平时向任课老师推荐,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学校的舞蹈、绘画、书法、电脑等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才干的机会。并通过活动让他们发现自我,找到自信。平时还有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优化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体育游戏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游戏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次次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中的不甘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一次考验。为此,我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展的体育运动如:迎面接力比赛,拔河比赛和广播操

比赛等,鼓励他们积极报名,积极参与。通过比赛,让他们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通过在游戏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感受集体给自己带来的欢乐与微笑,以此达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参考文献:

[1]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7期

[2]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教师》2010年27期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当你走出城市的喧嚣,若用爱心的耳朵去倾听,你就会听到,在远离繁华的城市,在那些偏远的小山村,有一群孩子,他们用带着哭腔声音呼唤:“爸爸妈妈!回家吧!” 他们满面尘土,他们衣服褛烂。

他们的声音微弱,他们的呼唤催人泪下!

这不是对城市繁荣的批判,这是对偏远农村的关心!看过微电影《我想要爸爸妈妈回家》。这段短片之后我流泪了,内心压抑的同时,让我的视觉不知不觉地延伸到社会上这些弱势的群体。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感觉“留守儿童”相距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毕竟生活在城里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被父母娇着、宠着、细心呵护着小公主、小王子。他们在双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美好地生活着,但是对于留守儿童们,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谋取生活,被独自留在家中的他们却不能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欢绕在父母膝旁,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种种困难和艰辛。甚至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们也需要父母的温暖,更渴望与父母沟通,让自己的梦想在父母的教诲下成长。可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经商,一年中难得回家一次,让留守在家中的他们倍受思亲的煎熬。好多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成长中面临一些问题,如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品行、情绪、交往等等方面负面影响。因此,关爱“留守儿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国事,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我想: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他们不但需要父母的关爱,还需要社会上更多人的关爱。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社会公民都应该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让这些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世界是充满爱的。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让他们在爱的海洋里顺利成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爱心、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让我们手拉着手与留守儿童同欢笑,共奋进,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我感到了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拥抱、一声安慰„„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首歌: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请你抱抱我、亲亲我、夸夸我„„朋友们,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去扶助稚嫩的希望,用爱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因为有千万个留守儿童在期盼、在等待,等待你,也等待着我„„

第五篇: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中华家庭研究会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人口问题研讨会透露:中国有近20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及以下占86.5%。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这些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那么,处于这种现象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呢?

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原父母的监护责任除了向家庭一方转移外,还呈现出监护责任向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监护,这是一种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多数年老体衰,本身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我在对一位学生进行家访中,遇到过一位60岁的老人,这位老人的儿子、儿媳都 在外地打工,孙女一直跟她住在一起。她的孙女只要有一点伤风感冒的,这位老人就会心急如焚,一定给孙女请上几天假上医院弄一百个放心才会让她回校上课,当我劝老人不必过于如此时,老人说:“那怎么行呢,她的妈妈回来时要是发现孩子有点病兮兮的样子,我怎么交差呢,她学到现在就已经足够用了,还学些来做什么”。隔代监护,对孩子监护的重点是养而不是教,要么是溺爱、娇纵,要么是粗暴、冷漠、放任自流。彼此间由于过大的年龄差距,很难有真正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儿童心理发展和身心健康等其它方面。

其次是监护责任向亲戚或同辈转移,形成委托监护。不管是委托亲戚还是其他个人,这些临时监护人都会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责任。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少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了孩子对外界的认识,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出现性格孤僻和无助、自卑、封闭、逆反的心理,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时期的留守儿童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过渡阶段,个性正在形成中,可塑性较大。比如:独立性迅速发展,易我行我素,但认识能力发展滞后;精力过剩,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差。如果受到不良影响,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有的会迷上电子游戏,有的学会打麻将、赌博,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这些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上期我校六年级就发生过几名学生集体逃学的事件,事后我们给这些孩子做思想工作时,一个孩子说:“家里没有一个人,没有谁来关心我,还不如到外面去混。”当问及他们身无分文远离家乡会怎样维持生活时,他说:“实在找不到钱就只有抢了,我们人多。”要是这些孩子以如此心态进入社会,完全可以想象这意味着什么。

因此我认为留守学生里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习较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价值扭曲。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爱这些孩子们,帮他们解决种种问题呢?我认为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打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的孩子的。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使我认识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我想我们社会里的每一个成人都有责任去关爱留守儿童。

下载注关爱留守儿童(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注关爱留守儿童(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朱集镇一小刘丽娟 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功能便凸现出来,学校教育的负担自然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承担了更重要的培养下一代的重......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是师德之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孩子成长,有爱才有未来 昌黎县荒佃庄镇大营小学 摘要: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的......

    关爱留守儿童

    一、 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

    关爱留守儿童

    “情暖童心 ”点亮未来 — 东风南方绵达店诚邀您探访上新小学留守儿童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

    关爱留守儿童

    实践报告 报告人:姬国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外出人......

    关爱留守儿童

    让爱环绕在留守儿童身边 韩佳豪同学平时又懒又不守规矩,作业不完成,上课时扰乱课堂纪律,爱捉弄别人,是出名的婆婆嘴,家长对其失去了信心。同学对他是敢怒不敢言,老师对他也是束手......

    关爱留守儿童[合集]

    十佳“爱儿童先进单位” 事 迹 材 料 五心换一心 温暖千家人 ---永城实验小学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永城市实验小学 五心换一心 温暖千家人 ---永城实验小学为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