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变化
实践报告
一、第一,了解家乡;第二,丰富假期生活;第三,锻炼自己 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实践经历及收获;第四,学习新的知识增长见识。
二、实践内容:在本学期寒假中,我进行了一次以“寻找家乡文化”为主 题的社会实践,着重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是我进行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有很多不足,但对我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走访了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又找遍了县里大小的图书店,搜集到了我自己认为较为真实的资料。这不仅仅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收益非浅。这次活动之中,虽然我竭尽全力的搜集我所能找的的资料,但是对于这次的活动也仅仅是让我基本满意,还需要更深入的进行下一次的实践。
三、实践总结和体会:通过此次对家乡广泛且深入的调查,我对家乡的情况,特别是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家乡的发展感慨万欠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神木的发展有目共睹。我对家乡人民的淳朴、勤奋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改革开放以来,神木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经济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神木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神木,神木已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这便是我的社会实践,我的家乡神木。她很美丽,很有人情味。我感觉对她的了解还很欠缺,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去了解她,亲近她。
第二篇:家乡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调查
家乡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调查
--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
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因此,文化古迹成为景点已不足为奇。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本次调查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 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差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的保护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
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 来说,是有特殊感情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沉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调查的目的
在本次实践的调查活动中,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出,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除了制定相对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活动的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意识,有助于景区所属单位多角度地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让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能在社会各界更好的保护下,以更好更完整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它的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发挥其价值和真正效用。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本次的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四方面: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根据搜集得到的以上四个方面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代表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
(二)调查的方法
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
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我们先搜集了有关乾陵的相关历史资料,以普通群众和景区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制定了两份问卷。普通群众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景区工作人员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1道填空题。
在实地观察了乾陵后,分别向游客、附近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分发了调查问卷。但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不同的人群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比如在向附近的居民发放问卷时,有一部分人根本不识字,或者有些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更换原来的调查方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近似于采访的方式完成的。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后,我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情况,提出关于乾陵保护方面的问题,向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实地采访,以提高本次调查的可靠性。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
1、普通群众的年龄分布:十六岁以下的占据了23.7%,十七岁到三十岁的占14.3%,三十一到五十岁的占49.7%,五十岁以上的占据了12.3%。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与中年人群占了调查对象的很大一部分,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从大体情况来看,会选择以历史文化古迹作为旅行地点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年龄段内。同时,这些年龄段的人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与指向,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更能代表广大群众,使本次调查活动更能反应真实情况。
2、普通群众眼中的现状
通过数据的整理研究,普通群众对于当前景区保护状况非常满意的占7.1%,比较满意的占23.7%,一般的占60.6%,不满意的占8.6%。
以上数据,结合我了解到的普通群众认为的目前乾陵的保护程度,我发现,在人们眼中,当前的保护还是存在不足。一方面,可能是景区所属单位的正常保护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当然,自然灾害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乾陵遭到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总的来看,对乾陵的保护有待提高。
(二)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 1.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使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遭到破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在发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大部分人会上前劝说阻止,少部分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剩下的一部分人会选择无视。
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具有责任感和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的,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但是我觉得,上前劝说阻止和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可能是一种内心的倾向。因为在真实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无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些感知。首先,每个人定义的文明与不文明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并不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会有这种行动力的。当然,有如此多的人有这种倾向和意识,相信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至于具体落实,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自身的态度
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普通群众会在参观景区时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而一小部分选择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者,也有没注意的一部分群众。
可以发现,从人们自身的素质来看,还是相对乐观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时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文明现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一定会有不同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乾陵参观的游客及附近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是不错的。如何让更多的人能有意识的规避不文明行为,是乐观以后的进一步思考。
(三)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一座陵墓。陵园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上。1961年3月,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武则天按照高宗的遗愿,选取雍州好畤之梁山为高宗修建陵寝。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乾陵寝宫修建于海拔1047.3米的梁山主峰之中,工程艰巨浩大,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埋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及中宗李显于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五月重启乾陵玄宫隧道,合葬女皇武则天、迁葬永泰公主李仙蕙等陪葬乾陵,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乾陵最后一座陪葬墓建成,因此,乾陵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至玄宗执政初期才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乾陵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是唐代帝陵葬制的典范和后世帝陵营筑的楷模,在中国古代陵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里程碑和丝绸之路鼎盛时代的重要遗产,乾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陕西文物考古部门对乾陵陵园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搞清了陵园布局。乾陵陵园仿唐长安城格局营造,陵园分为内城、外城和陪葬墓区三个部分:内城基本呈方形,周长5920米,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外城“周八十里”,外城垣东段距内城垣约220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碑亭、狄仁杰等六十朝臣画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目前已发掘了地宫隧道、碑亭基址、王宾殿基址、内城南门阙楼基址、双乳峰阙楼基址等多处。乾陵陪葬墓位于陵园东南隅的黄土台地上,现存封土堆15个,目前已发掘清理了5座,出土了以唐三彩、墓壁画、石椁线刻画为主的珍贵文物三千余件,对研究盛唐文化和唐陵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建有博物馆对外展示。
由此可知,乾陵建成距今历史久远。在这段漫漫时光中,自然因素对其造成的破坏也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听附近的居民谈到,这两种说法都是民间传说,说来并没有多么可靠,所以不能轻信,第一种说法是说村民砸了石像,可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封建程度来看,百姓们应该是干不出来这种事儿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石像遭到了损毁呢? 考古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石像们脑袋的消失应该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因为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上我们可以查到,在1555年1月23日的时候,乾陵一带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地震,因为发生时间是在子夜,所以死伤情况格外严重,有将近八十万人死在了这场地震当中,乾陵位于震中地区,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这就是有名的关中大地震!时间、地点全都对得上,所以专家们推测造成这些无头石像的真正原因应该就是这场死伤惨重的大地震。除了这些人像,其实也有不少石马受到了损害,而它们受到损害的位置恰恰就是头部。这些石像的材质并不是特别好,在采用的时候就发现里面有些瑕疵,所以石像一旦受到震动,先受损的就是头部,更不要提天摇地晃的地震了!根据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石像们的脑袋应该就是在那场大地震中损毁的,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在明末清初那些战争中被毁的。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但是即使缺失了一块,我们也依旧能够从这些石像身上看到当年的繁华盛世。
可见自然因素也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四)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
除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自然灾害影响之外,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是否到位,也是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是否长久存在的关键。
调查显示,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认为文物遭到破坏的因素之一是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还有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了破坏。不过,景区内部的文明提示还是比较到位的。
四、调查的总结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总结 1.游客的因素
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人在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时候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另外,会有一群游客能够自身做到行为文明,而看到其他人不文明行为时,会选择无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区的客流量只增不减。那么游客自身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如何看待这些不文明行为,对于景区的影响会显得格外突出。当然,我们相信,进步的社会会使人的思想觉悟也有所提升。如何引领人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层面,除了在其主要领域,以游客的身份存在,也是目前丞待加强的方面。
2、自然灾害的因素
历史悠久的乾陵,在自然灾害遭到过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再加上风吹日晒而产生的正常破坏和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是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3.景区所属单位保护不当的因素 我国历史文化建筑主要有三个部门管辖,分别是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宗教部门。依照常理,文物部门管理历史建筑应该是保护的最好,因为专业人士可以更好的维护这些文物,但事实就是,文物管理的历史建筑得到的保护也并没有很好。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缺少联系,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反应景区的实时情况。
(二)解决措施
1.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除了接受正常的教育外,人们所处的环境也能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让普通人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是很重要的。比如人们会经常记得电视上的一些公益广告,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除了让游客在身处景区的时候受到文明的熏陶,平时也应当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建议,电视台可以制作并播放一些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相关的公益广告,以提高群众的个人素养。2.对文物进行保护措施
一般来讲,一些历史遗产、文化古迹会定时收到检查、维修。但是其实,不一定等到有了破坏后才进行维修,我们一定要知道,预保护和破坏后的维修相比,同样也是很重要的。预防与未然,其实是“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发现的小问题,往往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自然灾害前的保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重大自然灾害预警的时候,更应加强保护力度。现在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许多历史建筑因为得不到资金修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毁败。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传媒是十分发达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也相对较高,如果文物部门能结合传媒,凭借共同的努力,想必资金不是问题。
4.采取更专业的保护
我通过对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到,文物部门对景区的维修还是比较及时的,检查也是比较定时的。但是我们看到,有些维修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甚至是向破坏前的方向偏离的。这一点,不由得让我们怀疑景区平时的保护与维修是否专业。
无论做任何事情,专业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议招募真正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定时定期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采取一定的检查维修。
五、结束语
本次实践开展的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以陕西省咸阳乾陵为例,从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这四方面开展调查,以破坏和保护为主线,根据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和访谈所得,针对以乾陵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古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有效地帮助景区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产、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篇:家乡历史文化寒假调查实践报告
家乡历史文化寒假调查实践报告
学校:山东工商学院 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管理科学
班级:管理科学111班 姓名:巩建国 学号:11064108 实践地点:山东省莱芜市市区及博物馆、图书馆 实践时间:2012年2月8日至2012年2月16日 实践报告正文:
一、实践目的:第一,了解家乡;第二,丰富假期生活;第三,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实践经历及收获;第四,学习新的知识增长见识。
二、实践内容:在本学期寒假中,我进行了一次以“寻找家乡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着重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是我进行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有很多不足,但对我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走访了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又找遍了市里大小的图书店,搜集到了我自己认为较为真实的资料。这不仅仅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收益非浅。这次活动之中,虽然我竭尽全力的搜集我所能找的的资料,但是对于这次的活动也仅仅是让我基本满意,还需要更深入的进行下一次的实践。
1、莱芜概况: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辖莱城、钢城两个区和三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5万。莱芜古称嬴、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著名的“莱芜战役”。莱芜境内资源富集,尤以煤、铁储量丰富,矿冶历史源远流长,曾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目前,莱芜已经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去年全市钢产量达到1400万吨。莱芜盛产生姜、大蒜、蜜桃等农产品,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莱芜自然风光优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莱芜历史沿革:
齐长城遗址锦阳关
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应在莱芜西部,遗址未详。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公里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泰山郡。东汉、三国魏、晋沿袭未变。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销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销牟县,并入博平县。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从此牟县再未出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嬴县,并入博平县,从此嬴县再未出现。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元代、明代沿袭未变。清代属泰安州。1914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北)、莱东(博莱)、莱南(新甫)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副县级),为莱芜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将莱芜市的颜庄镇、城子坡镇、里辛乡和新泰市的寨子乡、沂源县的黄庄镇划归其管辖。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调整为4个办事处、14个镇、1个乡。
3、莱芜民俗文化:
莱芜梆子钓鱼人剧照
【莱芜梆子】 又名“莱芜讴”,音乐唱腔高亢激昂,豪迈奔放,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的奇葩。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安县夏张镇。此后,流行于汶上一带的梆子,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1874年成立科班“小阳春”班,1895年在莱芜北勺山成立“长顺”班,继而成立了“吉庆”等十几个科班。1954年1月成立莱芜县民艺剧团,1956年改名莱芜梆子剧团。《送猪记》《三定桩》《红柳绿柳》《借闺女》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接见。1977年《三定桩》赴广交会为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演出。《三定桩》《红柳绿柳》分别被搬上银幕。现代戏《正月十五雪打灯》获1995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6年参加文化部在西安举办的全国梆子戏优秀剧目交流演出,荣获七项奖。1997年,现代戏《雪野风情》获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现代戏《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先后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推媳妇》2000年12月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农村题材小戏调演在长安大戏院演出,2002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群星奖”优秀剧目展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往观看,给予高度评价。近年来,由市创作室一级编剧张丽华先生创作的《正月十五雪打灯》、《雪野风情》、《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荣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五连冠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多项大奖。其中《正月十五雪打灯》还参加了全国梆子戏调演;《好儿好女》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09年该作者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廉政剧目《儿行千里》获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五项大奖,并在全省十七地市巡演。
仙鹤蜡台
【莱芜锡雕】 历史悠久,品类繁多,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独具一格。明清时期是莱芜制锡业的全盛时期,1780年,莱芜城西关制锡世家王家,综合多种艺术,创制了第一批锡雕制品—配套茶、酒具。以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雕制工艺不断提高,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技巧和精湛的构思设计,创造性的应用了浮雕艺术和镶嵌技法等,曾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银质奖。王家锡雕的代表作三层龙饰古香炉,雕饰精美,九龙形象逼真,或腾云,或戏珠,栩栩有欲飞之势,还有仙鹤蜡台、餐具、瓶、盒等。这些作品雕制精巧,被视为珍品,现在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三、实践总结和体会:
通过此次对家乡广泛且深入的调查,我对家乡的情况,特别是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家乡的发展感慨万千。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莱芜的发展有目共睹。我对家乡人民的淳朴、勤奋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改革开放以来,莱芜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经济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莱芜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莱芜,莱芜已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这便是我的社会实践,我的家乡山东省莱芜市。她很美丽,很有人情味。我感觉对她的了解还很欠缺,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去了解她,亲近她。
第四篇: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房价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房价问题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腾飞的经济发展给家乡禹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993年禹城撤县设市,从此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开始了他的蜕变。经济的发展使禹城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办公环境,居住环境,娱乐休闲环境逐渐改善,与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从小百货店到现在的国贸大厦,从寥寥的生活必需品到现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从过去的培房瓦房到现在的高层居民小区,从羊肠小路到现在东西交错南北纵横的柏油路面,餐饮界,服装界,旅游界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同时新增了人民公园,汉槐公园,孔雀公园,糖城广场,人防广场,九一广场等娱乐健身场所。
近年来,与城市的房地产事业突飞猛进,陆续开发了安居小区,嘉和园小区,东城小区,湖滨小区,宜家北苑,禹王贵府,玉荷苑小区等高档居民小区,其中玉荷苑小区更是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这表明我是发达城市的因素越来越多,禹城市正在向新的发展迈进。
为适应低收入人群依然存在的现象,为使低收入人群也可以住上楼房,禹城市开发了经济适用房,符合条件的市民可以享受高优惠政策购买住房。
2008年至今禹城市进行了城中村的改造和社区新农村建设
废除城中村以高层建筑取代之,是禹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新路线,也是令禹城市貌焕然一新的一个正确方针。关于城中村的拆迁和安置,市建委采取了产权调换并结算差价的政策,在飞出城中村的大势所趋下,这一补偿政策为大多数拆迁户所接受。禹城市的拆迁和建筑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即将呈献给我们的又是一番新的面貌。
禹城市的社区新农村以马庄,城角韩庄等为试点,进行社区改造。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具体措施是,拆除现农村分散的居民院,统一建设“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居民楼,同样采取产权调换并结算差价的政策,让农民们统一住上方便整洁的楼房。同时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成为现实。
房地产事业的飞跃式发展,势必影响我市的房价起伏。借亲人在物价局工作之便,我调查了禹城市几个高档住宅小区和经济适用房的房价,先调查结果如下:
嘉和园:2500—3000元/平禹王贵府:2700—3100元/平东城小区:2500—3100元/平宜家北苑:2700—3200元/平湖滨小区:2400—2800元/平安居小区:2400—2900元/平
玉荷苑小区(高层住宅):3200—3500元/平经济适用房: 1400元/平
调查结果显示,禹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是禹城市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制约着禹城人民追求更高水平的住房,是禹城市越来越多的居民背上房奴的重大担子,“买房”成了人们一生都强烈关注并为之奋斗的事情。
禹城市的房价远远超过一个县级市该有的水平,禹城市房价堪比德城区,比同为德州县级市的夏津县高出约1000元/平。这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打算买房的市民的忧虑。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上下波动的范围又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这一定义适用于一切商品,当然包括中国现在的房地产价格。中国房地产价格正是由于求大于供,才使房价居高不下。那麽,究竟从哪来那麽大的求呢?为什麽本地大多数人买不起,求从何来? 这要取决与目前的中国房地产的特征----保值增值。这一特征决定了求的扩大,供的相对紧张。从而驱动价格不断走高。
同时,房价的居高不下也与房地产商人的不断开发和过度开发有关,商品房的不断增多,带动了整个房市的价格上涨。当商品房建成后,新房子的价格必然会高于周边地区的房子。而周边地区的会在商品房的影响下再次上涨,周边地区房价的上涨又会从新引起商品房价格的上涨。二者相互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导致整个地区的房价上涨。该地区的房价推动周边的房价,周边的房价推动整个城市的房价,整个城市的房价反过来又会促进各个地区以及商品房的房价。开发商不断开发新的商品房,导致低价房越来越少,高价房越来越多,不断地沧桑巨变,整个城市的高房价在未来就会推动整个中国的房价。这种规律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下去,低房价在与高房价不断地斗争中败下阵来,低房价最终被高房价所代替。
对于房价过高的现状,经济适用房也可从中起一定的调剂作用。
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新建、改建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为: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具有本市市辖十区城镇户籍(不含从化、增城两县级市,含单位的集体户口,不含蓝印户口),并在本市工作或居住。无自有产权住房,或现自有产权住房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0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是针对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为主出售的住房,自从实行经济适用房政策以来,很多买不起商品房的中低收入家庭因此而受惠,因此可以说,随着经济适用房的大量建设,这种结构影响因素势必将在房价平稳上起到一个制衡器的作用,使得未来的房价走稳,至少是不再一味的攀升了。
当然了,房价的深度调整可能来得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经济适用房对房价有杠杆作用,但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使经济适用房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是专家需要研究的另外一个重大课题。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识到更多,电视剧《蜗居》中残酷的现实在生活中真真实实的存在着,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的同时,飞快的经济发展也有它的弊端,房地产事业的迅猛发展带给普通百姓的是越来越高的房价,越来越渺茫的住房希望。房价涨了,国家税收增多,开发商收入增多,银行贷款,利息增多,GDP上涨……好象是一举多赢。但是被忽略的却是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俗话说,“安居乐业”。就是说,只有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但是房价在近几年成大踏步的上涨,而且到了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的地步。房价的上涨严重降低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我们多出的买房子的钱本应该是用在购买生活用品,用在衣食住行等必须和其他生活花销上的,甚至是以后子女的抚养费用,教育费用。现在我们必须把这些花销一再节约,而且以后生活上的可支配收入也就大大的减少了。很明显严重的影响了我们以后20年甚至更多年的生活。
2009年温家宝提出了政府对于房价上涨提出的四项重要措施:第一,就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第二,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的行为。
我认为单位自建居民楼是控制房价上涨的方法之一,单位严格按照楼房的成本开制定楼房的价格,这样一是可以缓解供求不平的房产市场,二是可以带动商品楼的价格下降。
贫富悬殊与泡沫经济都是改革开放的弊端同时也是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此国家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更要发现其弊端,解决其弊端。
参考文献:百度搜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内容》
百度搜索《中国房价居高不下所被忽视的原因》 百度搜索《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
百度搜索《温家宝提出控制房价四项措施》
第五篇:历史文化调查总结
调查总结
此次调查的群体主要是面向17至50岁的太原市民,其中男性占到58%,女性为42%;山西本地人为74%,不是本地人为26%。
在对山西历史文化程度方面调查时,“了解”的为31%,“略微知道”的为61%,而“非常了解”的为8%不知道的占0%。就此可知大部分人对山西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所占比例很少。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在对山西历史文化信息的关心程度调查时发现“经常”为9%,有时44%,“偶尔”为43%,而4%从不关注。情况不容乐观,经分析此群体属于16岁以下群体。青少年对本地文化的关注堪忧。
接触山西文化的主要途径调查时,“博物馆”为26%,“旅游观光”为18%,“书籍文章”为40%,“其他”为16%,可见网络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而且使用此途径的群体主要为17—30岁,所以要加大对青少年的宣传时网络手段应予以高度重视。
对历史名和历史文化的保护程度的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9%,“比较满意”30%,而“一般”的为42%。不满意为19%,可见其保护程度适中存在问题。而且年龄越高不满意度越高,城市建设中存在对文化古迹破坏的情况。开发历史名胜和文化的决定因素调查时。20%认为是“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为27%,“经济水平”为35%,“国家政策”为18%,经济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可见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建设这一前提。
对名胜或文化保护在哪些方面予以改进的调查发现,“文化遗产的修缮”为30%,“文化遗产的开发管理”为47%,“文化遗产内涵”23%,而且“其他”10%,可见大多数人们认为在开发管理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制度或管理方面上的漏洞,并不十分健全。
历史文化和名胜发扬传播程度的评价,11%为“非常好”,“一般”为38%,“不是很好”为47%,而且“非常不好”为5%。可见有一半的人对文化的传播程度态度并不乐观,由此可知,其传播发扬潜力
非常大。而有关部门在此方面的工作仍需努力。
对传播发扬方式的意见中,通过“拍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占40%,”举办各种活动”23%,发放宣传册,海报的为18%,“其他”为19%,且网络传播占其他一大部分。这又一次说明通过网络的宣传易成为人们乐于接受且支持的一个方式。
在解决名胜文化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时,其途径有“增加资金投入”11%,“限制游客数量”14%,培养专业人才28%,加强景区科学合理的规划保护43%,加强文物保护教育14%,可以看出,资金在现阶段中似乎已不是主要是因素,而起主要作用的人得素质和管理规划的合理性,人成为主要的因素。历史名胜和文化保护方面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占40%,“人们的意识不够”36%,“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斗争冲突”为17%,而资金缺乏占7%。可见,人们虽然认为资金不可缺少,但实际中还是制度和人的意识方面存在问题最大,值得深思。
综上,山西文化名胜保护,管理,宣传方面普通民众认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且多数人认为,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即使
资金已到位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同样问题。希望能在相关制度方面能有所改进,提升,对文化,名胜的开发利用方面会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