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国主义案例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案例1:南开之父——张伯苓
南开创始人是张伯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陷入日益深重的灾难。满怀爱国主义理想的严范孙、张伯苓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造就新人,拯救国家。他们从传授“新学”的家学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历尽艰辛,刻苦奋斗,矢志不渝。南开学校的创建,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人才,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严范孙、张伯苓先生以毕生精力实践“教育救国”理想的高风亮节,将永远为后世景仰。你有何感想?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案例2:龙游太空耀神州
2005年10月17日清晨,随着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平稳降落,中华民族光辉史册上又增添了两个闪光的名字——费俊龙、聂海胜。“为祖国我愿飞得更高”
“为祖**亲骄傲!为五星红旗欢呼!” “继往开来,神舟与我同行。天地往返,祖国在我心中。”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前夜,在出征纪念簿上,费俊龙、聂海胜写出了自己的心声。祖国,重若干钧;飞翔,为了祖国!用忠诚和汗水,费俊龙、聂海胜追逐着自己的飞天梦。1982年中学毕业时,费俊龙正赶上空军到学校招收飞行员。三代单传的他瞒着父母报了名,但却因眼底检查散瞳后带着墨镜回家,露了“馅”。当天晚上,费俊龙坦白“招供”。听到这个消息,父亲一阵沉默。第二天,父亲终于开了口:“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干得好才对得起你的选择。” 四年的航校学习,他的每个科目总是第一个“放单飞”。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有记者问费俊龙:“从一名飞行员到航天员,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选择?”他回答:“作为军人,接受祖国的挑选是我最大的光荣。” 1996年6月费俊龙参加预备航天员的选拔,顺利入选。“我是为飞行而生的。”飞翔,是聂海胜从未停止追逐的梦,当上飞行员后,飞翔就成了聂海胜生命中真正的主题。同批的战友中,聂海胜第一个“放单飞”。面对前来取经的战友,聂海胜脱口而出:“啥也别想,只管飞!”
参选航天员,聂海胜更是义无反顾。“航天这种事咱们中国人没做过,太危险了。”妻子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甚至想出了“离婚”的“狠招”。一脸憨厚的聂海胜最后甩出了一句:“婚我是绝对不离,参选我绝对要去!”“如果选不上,我毫无怨言,但是若不敢挺起胸脯去应选,我会为自己感到羞耻。”妻子被丈夫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最终勇敢地站在了丈夫一边。1998年1月,费俊龙、聂海胜光荣地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费俊龙沉着冷静,富有主见。聂海胜胆大心细,执著坚定。经过训练选拔,2005年7月,入选“神六”任务的航天员最后确定,费俊龙和聂海胜被编为一组。他们愈发刻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强化训练和双人配合训练。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将航天员送上太空能力的国家,这对中国这个日益发展的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国家荣誉。中国的航天英雄们已经开始向新的目标冲击了!“为祖**亲骄傲!为五星红旗欢呼!”“继往开来,神舟与我同行天地往返,祖国在我心中。
问:你对费俊龙、聂海胜出征前的留言有何感想?结合我国几代人的航天精神,谈谈你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荣辱观的理解。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案例3:《乡村八记》震撼总理
去年寒假,清华大学学生李强利用回山西太原老家的机会,8天之内对3个村4个乡和2个县的农村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札记的方式写成了3.5万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读后“激动得不得了”。一名大二学生能够利用短短的假期,如此深入地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写出这样客观、深刻地反映当前农村现状的报告,令人振奋,于是寄给了温家宝总理。4月28日,温总理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了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并表示,“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 获悉自己的调查报告得到温总理的批示,李强很振奋。他说,自己生活在城里,对农村缺乏了解,关于农村的概念也比较空洞。这次调查,很大程度是受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的影响。
问:调查报告《乡村八记》的写成说明了什么问题? 资料一: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在国际社会所表现的影响力等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所有力量的总和。一般认为综合国力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部分。硬实力的五个要素:
经济力: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生产总量、进出口贸易额等。科技力:表现为科技的研究、应用与开发的水平,科技队伍的规模与素质等。军事力:表现为军队的数量与质量、武器装配的水平以及军事战略战术等。人口力:表现为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自然力:表现为国土面积、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软实力的四个要素:
教育力:表现为国民受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受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数及其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政治力:表现为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治决策力等。外交力:表现为外交上的作用,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精神力:表现为国民的精神面貌、意志和信念、民族凝聚力等。资料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与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五颗五角星相互的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创作于1935年。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高昂激越、铿锵有力,表达了中国人民奋不顾身争取民族解放的决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团结御侮的光荣传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此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正式国歌。歌词是: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资料三:民族精神
“和氏璧”的来历
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石头,因看出这块石头里面包含着的是顶上等的美玉,就把这块宝贝献给了楚王。可有眼无珠的玉器工匠,端详半天却没瞧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断定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还了得!敢拿石头冒充美玉来欺骗君王,楚王火冒三丈,砍下了卞和的一只脚。可等到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宝贝拿去献给他,此时玉器工匠连细瞧都没瞧就说是块石头。结果卞和的另一只脚也给砍了去。后来楚文王即位,卞和仍不死心,还想再去试试。可他两只脚全被砍了,只得抱着那块“石头”在荆山底下痛哭,并一连气哭了三天三夜。这次终于惊动了楚文王,不仅派人把卞和接进宫,而且叫玉器工匠把那块石头小心地破开来,这才发现果然是块顶纯粹的美玉。因此,派手艺最好的玉工雕琢加工,做成了一块玉璧,并用卞和的名字命名为“和氏璧”,卞和也因功封禄受赏。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应该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结合,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但是通过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与努力,中国已经开始飞速发展,中华民族已经开始复兴,东方的巨龙已经开始觉醒,我们已经不再用像革命先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献身。但是我们却应该时刻保持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转化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在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都在于自己的发展,我们不能在让过去屈辱的历史再次发生,所以中国要发展,中国要崛起,中华民族要复兴,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所要做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爱国主义在新时期的表现其实很简单,我们在大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刻苦工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这就是爱国,这就是爱国主义。
90后他们有较强的个性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较强的公民意识、环保意识、契约意识;他们相信事实,做事认真,有原则。喜欢新鲜刺激的他们并不太容易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新世纪,青年作为承前启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代群,当前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也已经日益成为单位发展、行业领域发展、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青年一代往往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未来,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90后作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生活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庭里,身上多的是个性的张扬;他们因为没亲身经历过历史的沉痛,身上少的是政治和历史的负累;他们因为身处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拥有的是多元化、自由化的价值观引导90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成了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然而,根据调查数据却显示出我国当今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现提供一项调查“您认为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爱国意识与我们的先辈相比”,由调查可知,有67.4%的人认为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爱国意识和我们先辈相比淡漠了,16.1%认为差不多。只有5.8%的人认为是增强的了[3]。由此可见,人们也会觉得在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很必要的。
李鹏也曾强调,对于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还存在思想教育脱离实际的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特点不够,存在着“成人化“的倾向。„„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今天的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要他们了解社会,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比较、增长见识,懂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4] 在古城荆州,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24日下午2时许,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
很快,一名落水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名男孩则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正在宝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施救,冬泳队员杨师傅、韩师傅、鲁师傅等人陆续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3名大学生却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
事发后,长江大学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当地消防、海事部门也相继赶到组织搜救。由于该处地处江水回流区域,水流湍急,坡陡水深,浅处有四五米,最深处达十几米,经过1个多小时搜寻,陈及时被打捞上岸,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全力抢救,终因沉江时间过长,未能生还。至下午5时50分许,另外两名大学生的遗体也被打捞上岸。
据目击者介绍,当时大家都忙着救落水的大学生,后来才发现获救的2名小男孩已离开现场。
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市长王祥喜获悉此事后,对大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表示敬意,并指示该市有关部门妥善做好后续工作。24日晚,校方已成立专班处理善后事宜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
摘要《最后一课》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练,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家,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使这两个短篇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坛珍品,经久流传,不但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而且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 哈墨尔先生 儒夫上校 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篇幅都不大,却囊括了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这种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经历了战争生活,目睹了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使都德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他每星期发表一篇短篇小说,合在一起共三十多篇。1873年,这部短篇小说集以《星期一故事集》(又译《月耀日故事集》)出版,即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场台球》等,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的创作境界。这组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这两篇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万6千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律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枪掠,无恶不做,激起了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忿怒。这时的战争性质,已由法国对普鲁士的挑战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法国各地人民被迫起来自卫,拿起武器抗击普鲁士侵略者,奋力保卫祖国。但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却同普鲁士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凡尔赛协定》,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东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使这两个地区人民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最后一课》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爱国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主人公儒夫上校的个人悲剧,描写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描写普法战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反映此类主题的作品,作家往往少不了着力揭露敌人烧杀淫掠的暴行,和刻画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抗敌斗争。但是,深谙短篇小说艺术的都德,却别具一格,表现同一主题,他却以不同角度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写敌人的疯狂和人民的反抗。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这两个短篇在选材上独具特色,即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件,选取极平凡却又含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片断,来表现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主题。这两篇小说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慷慨激昂的场面。《最后一课》选择受战争损害最大、受侵略者摧残最深的地区—阿尔萨斯一个乡村学校所发生的故事,作为小说题材,反映普鲁士人对占领区人民进行文化侵略,不准他们再教法语,而改教德语这一政治事件,揭露普鲁士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罪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一个瘫痪老军人的故事,把巴黎被围的残酷现实与主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表现了法国人民深沉的亡国痛苦,又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感情。都德正是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热爱祖国的非凡表现及崇高感情,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取材新颖,思想深刻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异常感人。
都德是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容貌去组材、去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小弗朗士,原是一个贪玩的俏皮小学生,迟到或者逃学,在他已经习以为常。学习不用功,回答不上老师的课堂提问,对于他更是家常便饭。可是当他上这“最后一课”的时候,领悟到国土的沦亡,以后不能再学习祖国语言的道理,却变成了一个聪明,敏感,憎爱分明的懂事儿童。“祖国”,已成了他唯一的思想。在他的眼中,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不与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刚尚觉沉重讨厌的课本,一下子变成像舍不得分手的老朋友,因为那上面是祖国的语言,它就标志着“祖国!”新发的字模上都是美丽的花体字,上边全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在小弗朗士眼中,它们好像是一面面小国旗。刚入学的初级小学生不会写字而在专心画“一横一竖,”似乎那也算是法国字。甚至从屋顶上鸽子咕咕鸣叫声里,小弗朗士也联想到侵略军该不会强迫它们用德语唱歌。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交响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作品的另一主人公哈墨尔先生,他是一个热心教育,热爱祖国,对学生严厉的老教师。他在这所学校辛勤教书四十年,这里的草木房舍,物物件件,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手栽的啤酒花也绕着窗口爬上了屋顶,他一旦离开这里怎能不伤心!所以,当他接到命令不能再教法语,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上最后一课的庄严时刻,他身着礼服,结上领结,戴好丝帽,那么严肃、庄重。这最后一课,他也一反严厉的常态,对学生是异常温和。对于小弗朗士的迟到,他非但未责备,反责备起自己。他用祖国语言“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牢记祖国语言,以唤起反抗侵略者的斗志。这堂课,他讲得特别耐心,恨不得在离开前,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灌塞给学生。讲完这最后一课,该下课放学了,他一句告别之类的话也难以说出,只是奋力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充分表现他的高度爱国热忱。
“最后一课”使人见题思义,它直接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意义。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学校不能再教法语,法国人民沦为异国奴隶,丧失了自己的国籍,不能学习自己的语言,这真是千古恨事。作者就是通过这最后一课”反映法国人民的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以教育亡国的人民不要忘了祖国,必须牢记祖国语言,为驱逐敌人,恢复国土而努力。题目的作用在此,小说的主旨也在此。特别是小弗朗士发自内心的独白:“啊!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是小弗朗士目睹了“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强烈感叹,这深切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他的全部感受,抒发出他心里已蕴藏着的强烈的爱与恨,交织着悲和愤,突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最。后以“课上完了……去吧。”作结,既是和开头相呼应,也是和题目相呼应,这里,故事情节达到高潮,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余意无穷,耐人寻味。
《柏林之围》开头同样真接点题:“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香榭里舍林荫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巴黎被围的情景,巴黎沦陷的惨状历历在目,千疮百孔,满地弹坑,不由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小说接着由这位老军人—儒夫上校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巴黎被普鲁士人围困攻陷的悲惨现实,而正面描写的却是儒夫上校想象中的法军节节胜利,直到攻克柏林,凯旋而归。两相对照,尽管人们会对儒夫老人的可怜幻想惨然失笑,但也不能不为老人的美好意愿产生敬仰之情。小说最后以“一支黑压压”的普鲁士军队进入巴黎,身着军服,站在高楼阳台上欢迎法军凯旋归来的儒夫上校发现了德军,发出“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一声惨叫,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结束。巴黎沦陷,儒夫上校死亡,这位老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跃然纸上。
直面历史》、《蓦然回首》、《不懈的精神追求》等著作。
我们都知道,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情绪在知识界和广大民众当中,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表现得非常强烈,而今年3月以来,由于奥运火炬事件、家乐福事件,更是显得汹涌澎湃。这一次和以往不同的是,人们的观点和情绪,媒体上反映出来的看法并不是一面倒。既有激进的口号,甚至喊杀声,也有冷静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我想描述和梳理10多年来民族主义的表现,分析它出现的原因,批评其中狂热、盲目的一面,最后,我还想提倡一种理性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把自己不成熟的主张拿出来和朋友们商量。
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年轻学生中表现得普遍,但同时具有虚伪和粗鄙的特征。比如许多大学生可以在游行示威时扔石头砸美国大使馆,同时抢着考TOFFE和办赴美签证。
这次抵制家乐福只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如果问题不是那么低级,比如说,如果家乐福的大股东真有被指控的行为,会有更多的人经不起理性的考验。
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年轻学生中表现得普遍,但同时具有虚伪和粗鄙的特征。比如许多大学生可以在游行示威时扔石头砸美国大使馆,同时抢着考TOFFE和办赴美签证;北京大学一个女学生,在克林顿访问时竭力提刁难问题使他尴尬,过两年又嫁到了美国。本来,和美国人结婚不是错,但她在对媒体讲话时对这两件事都很炫耀。抵制家乐福:为什么经不起理性的考验
在具体讨论之前,可能有必要事先说明一下我的一般立场。我想,我的基本立场和朋友们一样,和中国任何有爱国心的公民一样。我们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我们希望奥运圣火的传递能够顺利进行,任何表达意见的权利和愿望不成其为以暴力干扰奥运圣火传递的理由;我们反对西藏独立;我们为在西藏发生的暴力和破坏,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其他暴力事件痛心。
奥运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遭到袭击,引起人们不愉快,这是一回事,而以号召抵制法国货,尤其是抵制家乐福表达愤怒,表示爱国,这是另一回事。当一些人在家乐福超市门前阻止顾客进去购物,甚至用照相机、摄影机拍摄顾客,阻止和威胁他们,这已经是侵犯他人的自由和权利的违法行为。
我常去家乐福超市购买食品,我看到的全是中国产品和中国员工,当我刚一听到抵制家乐福的号召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抵制首先损害的是中国人的利益。后来我知道,家乐福在中国的员工99%是中国人,在中国卖的商品有95%以上是中国制造。我想问那些发起抵制的人:你们有什么权利,有什么理由让无辜的中国员工和中国供应商成为惩罚的受害者?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波及面这么大,后果这么严重的行为,发起者绝对有责任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但是,人们得到的只是在网上流传的消息,说家乐福的大股东支持西藏独立。我感到惊讶的是,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义愤填膺、摩拳擦掌,任由冲动支配行动,但没有人去追问证据是什么,证据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后来,家乐福方面不断作出澄清,对流言加以否定,并重申家乐福将尽全力支持北京奥运会,由于发起抵制的人没有反驳这样的声明,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原来的说法是假的。问题是,那些大叫大嚷的人怎么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凭一条不实的流言就轻率行动?
我认为,这次抵制家乐福只是一个低级的错误,如果问题不是那么低级,比如说,如果家乐福的大股东真有被指控的行为,会有更多的人经不起理性的考验。我的意思是说,即使真有家乐福的大股东做过被指控的行为,那也不构成抵制的理由,道理很简单,懂得现代公司制度的人都知道,股东的政治态度并不等于公司的政策。我看到网上有人发表这样的意见:请问这关家乐福什么事呢?你说路易威登犯了错,而路易威登是家乐福的大股东,所以要抵制家乐福,那我引申一下: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世界第二,可以说是美国的大股东,那是不是说美国打了伊拉克战争,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朋友因此要抵制中国呢?
有人即使在知道有关家乐福的传言不真实之后,还坚持抵制是正确的,他们强词夺理地说,抵制家乐福并非单一针对家乐福一家企业,更多是希望向国际社会传达出中国民众的声音。这种说法等于说,宣泄情绪是天然合理的,后果是可以不管的,做一件事是否公正是可以不考虑的。
我想起了卢刚事件。1991年11月1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在校园中开枪打死系主任、教授和同学。对于这种丧心病狂的屠杀,按照上面的思路,美国人可以对其他中国人表达他们的悲愤,实行惩罚。但是,美国人没有这样做,相反,最有资格愤怒的一位死者安妮的家属在安葬自己死去亲人的当天给卢刚的家人写了一封信,其中说:“当我们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时,我们也在我们的关心和祈祷中纪念你们———卢刚的家人们。因为我们知道你们也一定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你们也一定和我们一样为周末所发生的事所震惊。安妮相信爱和宽恕。我们也愿意在这一沉重的时刻向你们伸出我们的手,请接受我们的爱和祈祷。在这悲痛的时刻,安妮一定是希望我们心中充满了怜悯、宽容和爱。我们清楚地知道,此刻如果有一个家庭正承受比我们更沉重的悲痛的话,那就是你们一家。我们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与你们分担这一份悲痛。”
这次家乐福事件使我想起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的评论,他说,当人们聚集成一个群体时,一种降低他们智力的机制就会发生作用;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群体的情绪简单、夸张、易受暗示、轻信,所以不懂怀疑与不确定性;观念只有采取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众接受,只有进入无意识领域,变成感情,才会产生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断受到列强的侵略和欺负,虽然中国人早已站起来了,但整个民族在近代以来所遭受的耻辱似乎还没有雪清,对于不少人来说,这100多年来心中憋着的那一口恶气还需要找机会畅快地吐出来。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家快速崛起,很多人心中开始躁动某种情绪,这种情绪的表现形式就是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双面刃,它既可以伤害敌人,也可能伤害自己。民族主义只提供动力,而不提供方向,在外敌入侵时,它像战马一样背负我们冲向战场,但在更多的时候,它也可能带着我们离开正道,去向危险的地方。因此,有必要给民族主义这匹野马套上理性的缰绳。
中外历史都向我们说明,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压倒理性的思考和判断。20世纪的大哲学家罗素曾经回忆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同事们都忧心忡忡,关心时局,并共同签名发表声明,要政府保持中立,不要卷入战争。但战争爆发后几乎所有的人一夜之间就改变了态度,丧失理智地变成沙文主义者,狂热地支持战争。罗素因为坚持反战立场被著名作家威尔斯痛骂,他的好朋友、哲学家麦塔格发起运动要把他驱逐出剑桥大学。他说:“作为热爱真理的人,所有交战国的民族主义鼓动都使我恶心,作为文化的热爱者,回复到野蛮主义使我吃惊。”
我注意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很多中国人平时还是有比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批判精神,在谈到日常生活中,自己身边发生的种种不公正事情时,他们的怀疑、抨击、判断往往是中肯的,但一旦发生国际纠纷,一旦要他们评判发生在遥远国度的事情,一旦有关的社会文化、法律政治、风俗习惯与我们这边大为不同,他们的判断能力就大大变样了,他们一下子就变得盲目、人云亦云。我认为,民族情绪的狂热发泄,首先是信息缺乏和信息歪曲的问题,对于人们有亲身体会的事情,这种问题不存在,但对于遥远的,跨出国界的事情,人们的幼稚、简单甚至无知就暴露出来了。所以,理性民族主义的首要之点,是要意识到信息匮乏的问题。
理性民族主义还要求我们,要区别一个国家的建国理念、立国原则和它的国家利益,它的地缘政治学考虑。头脑简单的人往往处于两个极端,一种人在某个西方国家与我们发生纠纷或利益冲突时,对之全盘否定,连原来承认是先进的理想、原则、制度、做法都变得一无是处,如果还有人继续主张参考、借鉴、学习,就被扣上“崇洋媚外”或“卖国”的帽子,这与其说是有志气,不如说是愚蠢。另一种人刚好相反,他们认为西方国家的宪政民主、法治是好的,他们的一切对外政策就是正义的,以为与他们抗争就是否定我们原先肯定的价值,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也很害人。他们应该懂得,你可以是某个好球队的粉丝,但它的球员犯了规,你不能还是叫好。
我觉得,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倡的宪政爱国主义值得我们考虑。
我想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来表述宪政爱国主义,它是说,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作为把不同种族、文化、宗教、语言的人群维系在一个共同体中的东西,不是民族性,而是以宪政民主为基础的政治文化。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以主体民族的文化历史特性为代表的民族主义不足以成为凝聚不同民族的力量,同时,民族主义只与传统文化相关,它缺乏现代政治的价值指向,比如个人的自由、权利、法治,由民族主义凝聚的共同体中的成员很可能是臣民,只有以宪政爱国主义凝聚而成的国家,其成员才是公民。
哈贝马斯的这种宪政爱国主义思想还得到当代另一位政治思想家罗尔斯的支持。罗尔斯指出,在当代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要把具有不同宗教、文化传统的人群维持在一个共同体之内,必须在这些文化价值之间找到交叉的、共同的东西,以形成共识,作为大家遵循的指导性原则。这种交叉共识不会是宗教、文化性的,只能是政治性的。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国家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国家。
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人类历史上全新的全球化时代,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指导原则都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特征,与近代民族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不同。民族国家不会消失,但立国理念和国与国相处的规则会有新的内容,使得国家的政治生活、公民的个人生活更文明,更美好。
第二篇:大学生爱国主义案例
逢祖国60华诞观《建国大业》
时间:年月日
地点:
主持人:
人员:
背景: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9月17日上映的电影《建国大业》,是献给祖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60周年的献礼作品。
星期二晚7:00,xx学院xx班班长、团支书组织全体同学观看新上
映的影片《建国大业》。该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筹备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和征选国旗国歌,突出了当时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影片再现了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
影片播放前,全体同学起立,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让同学们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的激情观看这部献礼作品。
影片反映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 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这激励着我们大学生应树立以国家建设为目的,努力学习、刻苦专研、团结奋进的奋斗目标。
影片结束后,团支书组织同学进行讨论环节,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后感。银幕上鲜红的国旗冉冉升起飘扬,国歌再一次响起,让我们重温伟大祖国成立的光辉历程。
第三篇: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前世今生
前世
所谓的爱国主义,是一个舶来品。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形成现代类型的爱国主义(直到鸦片战争之时,很多沿海地区的百姓仍然把这场冲突视为满清与蛮夷的战争,而不是他们英国侵略我们中国的战争)。爱国主义最早出现在古希腊,马拉松的雅典人和温泉关的斯巴达人的表现,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爱国主义的力量。为什么爱国主义没有出现在同样历史悠久的古国波斯?当然并不是因为波斯是侵略者而希腊是正义的抵抗者。原因其实在于,古希腊的城邦政体是以公民为基础的。公民既对城邦负有义务,也在城邦享有权利,是城邦的主人。所以,公民热爱城邦就是热爱自己的家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波斯是帝国,作为帝国的组成者的臣民,只是被帝王剥削的对象,在国家里只有效忠的义务而无参政的权利,所以根本没有爱国的必要。也就是说,作为国家主人的公民会自发爱国,而作为国家奴仆的臣民不会有爱国的意识。
古罗马人称霸地中海世界的秘密之一,也是他们的爱国主义。但这种爱国主义,仍然建立在公民权利之上。在罗马的共和时代早期,平民承担义务与享受的权利不成比例,与贵族时常发生矛盾。平民与贵族作斗争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撤离运动——当外敌入侵时,携带武器离开城邦,直到贵族让步,提高平民的权利。将内斗置于外争之上,当然很不爱国,所以撤离运动鲜明反映了爱国主义的实质: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对于自己家园的热爱。奴隶和臣民是没有爱国义务的。
中世纪的欧洲国家,是君主和贵族的国家,公民不复存在,爱国主义也偃旗息鼓。国与国的战争只是君主与君主的战争,与臣民无关。直到法国大革命,现代爱国主义重装上阵,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大革命时代,《人`权宣言》宣告了法国人的臣民身份的终结,选举国民公会标志着法国人的公民身份的确立。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政府塑造了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被欧洲列强围剿的险峻局面,激发了公民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高唱马赛曲冲向前线、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挽救处于危亡中的祖国。可以说,法国大革命是现代爱国主义诞生的标志。之后,随着法国军队征战于欧洲美洲各地,爱国主义也不胫而走,成为各民族,尤其是被压迫民族凝聚人心的终极武`器。意大利、德意志的人民为了统一国家而奋斗,东南欧的各民族为争取独立而抗争,爱国主义(某些情况下称为民族主义)引导人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同时,各发达国家纷纷走上民`主化道路,越来越多的公民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利,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源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爱国主义的辉煌巅峰。当战争开始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祖国,欧洲各国的青年兴高采烈走上战场。各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握手言和一致对外,爱国的旗号召集起所有的同胞。但这场以喜剧开始的战争最终以悲剧收场,在牺牲了上千万人的生命后,一战的结果是多败俱伤。为什么被18世纪以来人们所坚信的人类的理性,竟然如此脆弱,全世界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的人民同时失去了理性,为了抽象的利益而血战到底?简单归结为领导人的野心和愚蠢当然是不够的,弥漫于欧洲各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以一战为分水岭,爱国主义呈现了不同的面貌。
在此之前,传统的爱国主义在多数情况下是公民自发产生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在此之后,爱国主义成为掌握权力者的一种手段——通过灌输爱国主义而使民众甘愿做出牺牲和奉献(为了国家,或者实际上是为了统`治者)。几乎所有国家都会灌输爱国主义,只不过,在民`主国家,由于统`治者权力有限以及开放自`由的舆论环境,爱国主义主要是一种内向的、温和的精神状态,没有太大的危害;而在非民`主国家,经过统`治者有意的操控,爱国主义变成外向的、极端的歇斯底里,与原本意义上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渐行渐远。苏联和纳粹德国,一左一右两个极`权国家,是这种爱国主义的两个代表。
今生
具体来看的话,传统的理性爱国主义(包括今天多数民`主国家的爱国主义),首先,是对所爱的对象,即国家,有着清醒的认识。国家可以是文化意义上的,比如歌德、康德、黑格尔、贝多芬为代表的德国;或者地理意义上的,比如伏尔加河、高加索山、西伯利亚联结的俄国;或种族意义上的,比如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构成的英国。但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指向的并不是文化、地理、种族意义的国家,而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否则就会闹出笑话:日本侵略者也可以热爱唐诗宋词,甚至可以为了满足对长江黄河、江南塞北的热爱而发动战争,那么,他们就具有对中国的爱国主义吗?)不论对于古代的希腊罗马人还是近代的法国革命群众,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一个由公民组成的、为实现公民集体利益而存在的共同体,是他们所热爱效忠的对象。这个共同体可能被某个国王或总统或政党来领导,但他们并不能天然地代表这个共同体,更不能将公民对祖国的热爱移花接木到自己身上。只有当他们是为了保卫公民利益而实施领导之时,他们才能分享到公民对祖国的热爱。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公民心中爱国主义的产生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因为自己在这个共同体(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中拥有各种权利,因为这个共同体的目标就是保障包括自己在内的公民的利益,因为自己是这个共同体的主人,自己的利益已经与共同体的利益紧密结合,所以,选择爱这个共同体。而且,除了面临危机外,爱国主义的表达更多是内向的,(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改善社会环境、提高人民福利)与温和的(平和的表达、建议、争论、抗议、谈判、妥协)。但是在纳粹德国和苏联,爱国主义面目全非。统`治者有意混淆了文化、地理、种族意义上的国家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比如:“你是德国人,身上流淌着日耳曼人的血液,你难道不爱这片神圣的土地吗?你不爱《尼伯龙根之歌》吗?你不爱瓦格纳的音乐吗?你不爱德国还有脸当德国人吗?但是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德国就是要爱第三帝国,爱民族社`会主义,爱伟大领`袖希特勒和他的光荣正确的纳粹党。因为在第三帝国之外是没有德国的,而领袖和政党正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如果一些犹太人胡思乱想:“为什么我要爱一个自己在其中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国?为什么这个国剥削我迫害我,我还要爱他?”立刻就会被媒体批判:“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竟然不想爱自己的祖国,真是连狗都不如啊!”狗确实不应该嫌家贫,但问题在于,公民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谁才是狗?很明显,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也就是以统治`者和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是被公民养着的,所以是国家而非公民,可以比作狗。统`治者的偷换概念,就这样蒙蔽了很多人——人民对祖国的自然而生的感情针对的是文化、地理、种族意义上的国家,而非政治意义上的由统治`者和政`府代表的国家。前一种爱,是出自心灵的,后一种爱,是出自思考的。前一种爱可以是无条件的,后一种爱应该是理性选择的。但是在长期的洗`脑教育后,德国、苏联的人民傻傻地爱着这个奴`役自己的国家,而不知道作为缺乏权利的臣民,自己是没有义务去爱这个(政治意义上的)国的。
既然这种爱是统`治者创造出来的,它的表达方式也必然受到了统`治者的强烈影响。苏`联式的爱国主义不是对内的而是对外的,不是平和的而是激烈的(甚至暴`力的)。尽管统`治阶层及其帮`凶日复一日摧`残着这国的人民、文化、历史、环境,但人民却浑然不觉或假装浑然不觉,而把对本国的爱转化为对外国的恨。民`主国家的人民批`判本国社会、政`府来表达爱国情绪(希望本国人民过得更好),苏`联人民咒骂美国日本西`方国家来表达爱国情绪(相信或者希望别国人民过得更差)。民`主国家的人民爱国,但允许某些人出于某些理由不爱国(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捍卫你表达意见的权`利)。苏`联人民自己爱国,并且不能容忍别人不爱国或者不按照自己的方式爱国(非黑即白、非友即敌:谁敢批`判本国的丑`恶他就一定是汉`奸,谁敢表扬别国的体`制就一定是卖`国贼)。民`主国家的人民通过辩论和妥协解决问题,苏联人民通过辱骂、撕咬、殴`打、伤`害来进行无情打`击、残`酷斗`争。爱国主义所有理性的内容消失不见,只留下粗野的谩`骂与口号(“帝`国主义走`狗滚出德国!”“血`洗巴黎!”),以及廉价的感动与赞美(“我就是祖国的脑`残粉,每当看到飘扬的万`字旗就忍不住泪流满面”)。但并是说,这个过程中爱国的人民处于完全的盲目状态。其实他们清楚地知道,爱国主义大棒可以在什么时候砸向哪些人,而且要随时注意领`导的眼色。公开揭露美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是可以的,走上街`头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也是可以的。然而当美国总`统、日本首`相来莫斯`科访问的时候,没有什么群众会傻到走向街头游`行示`威——他们清楚知道自己的臣`民身份。爱国的臣`民类似于领`导的夜壶,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的时候你敢滚出来就是找打了。
从长期来说,爱国主义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统`治者的地位。一方面,通过将爱国与爱统`治者挂钩,取得人民的效忠——“没有纳粹党就没有新德国。几千万德国人活蹦乱跳没有被饿死,还不应该感谢纳粹的英明领`导?”或者即使不是直接的支持,至少也是对政`权合法性的默许——“我知道纳粹确实黑暗腐败,但是没有了他们,国家就会四分五裂、就会被西方列强瓜分凌辱。想想旧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惨状吧。所以我尽管不爱纳粹,但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我乐意见他们继续统治国家。”另一方面,将统`治者的反对者、挑战者都描述为国家的敌人——“爱德国就是要仇恨德国的敌人,恨犹太人、恨天主教、恨苏俄、恨英法美”。任何人(上至中央官`员下至演艺明星),要是敢反对伟人、要求民`主权`利,只要媒体给他加个反对国家的标签,不论他做过什么为了什么,都会立刻成为爱国人民的讨伐对象,不待盖世太保行动,就会被愤怒的人群的口水淹没。从短期来说,爱国主义用来解释和说服,尤其是用于危机公关和转移矛盾。为什么党和人民团结奋斗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实现民族复兴?因为帝国主义及国内的反`动派在阻挠我们国家实现富强。为什么纳粹杀害俄国人就是罪恶,而大清`洗和大饥`荒造成的千百万同胞死亡就不了了之?因为我们都是俄罗斯人,祖**亲教训孩子时下手重了点不是什么大问题,多难兴邦。为什么有些记者学者知识分子总是批判这个国家的阴暗面?因为他们被帝国主义收买利用,怀揣颠`覆国家的罪恶目的。为什么国内这么多严峻问题我们却不能讨论?因为日本右`翼势力正在阴谋窃取我们的北方四岛,我们需要一致对外。
结论
在这样的国家,爱国主义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它恶化了国际关系(外交领域本来是利益问题,现在成了对错问题。凡是与外国有矛盾的问题,一定是外国的错,本国绝不能让步)、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国际形象(不宽容、非理性的愚民和暴民)、降低了人民的思考能力、造成人民的矛盾与分裂,最终成为利益集团维护自身统治的有力工具。所有人都爱国,但结果是重重地伤害了这个国。
爱国本没有错。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热爱悠久灿烂的文明、热爱与自己有着相同语言、相同祖先的的同胞,都是自然而然的爱国感情。但是当爱国成为一种主义,一种意识形态,就必须注意保持理性的判断和抉择。一百多年来,人类经历的重大灾难绝大部分都不是因为人们不爱国,而是因为人们不理性的爱国。爱国主义,及作为爱国主义对象的国,都不能加以神圣化。回到原本意义的爱国主义,享有权利的公民对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有条件、有限度的爱,内向的、理智的、平和的爱,才是人类之福。
第四篇: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严格地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民族个性意识形态,它经常宣扬爱国主义是一种有需要并且合适的态度。爱国主义有利于加强各个民族间的友谊,有利于团结大多数有国家根性的和群。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国家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度意识状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就我个人而言,爱国主义即为以热爱自己祖国为中心,维护国家的利益为行动宗旨的一种情怀,这种思想是每一个高素质国人该拥有的美好品质,也是国家发展所必须的条件,这种思想也是我国发展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拥有爱国主义情怀。
如何才算有爱国情怀呢?怎么做才能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首先,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只有好好的塑造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的栋梁,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有一颗赤子之心与伟大的抱负,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成为祖国强大的中流砥柱,这才是对国家的培养最好的报答。所以身为祖国的一名大学学子,现在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其次,遵纪守法,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中国人,才是对祖国最大的爱护。国有国法,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制度,尊重一个国家的制度,才是对一个国家真正的尊重。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的国家才能真正的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发展中,怎么能不壮大呢。首先我们要做好自己,严于律己,时时刻刻不可以触碰国家的底线,同时,我们同时要督促别人,及时阻止他人的不法行为,即使自己无能为力,也要想办法让国家机关来参与,因为国家的利益即为自身的利益,为完成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薄力。
然后,提高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国人在其他国家表现出低下的素养,常常让外国友人侧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培养品质,国人的素养也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我们要在国际视野中展现自己的利益与礼貌,展现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该有的礼仪,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心底的尊重。
并且,热爱祖国,做一个不崇洋媚外的人,现在有很多人羡慕外国资本国家的生活,觉得祖国一无是处,国外确实有他们的优点,可是其实祖国有很多是别人不能取代,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学习它,使他发扬光大,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也有其自身的道德规范,国主义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相比其他国家的人,你对同胞的道德责任更大。爱国主义中的利他主义是有选择性的。对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批评大多集中在它的道德偏向上,保罗·刚伯格曾拿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比较。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每个人对所有人类的道德责任都一样。这被称为世界大同主义。(事实上,很多爱国主义者情愿把持这种观点的人称为通敌者)。爱国主义表达了对某一特殊公民或者政党的价值偏好。泛世者并不认同这种特殊的偏好。他们选择一种更加宽阔的价值体系作为替代。在欧盟,像荷伯马斯这样的思考者倡导一种以欧洲为整体的爱国主义,但是不幸的是欧洲的爱国主义大多局限在一国内,并常常带有怀疑整体欧洲的特点。
一些把宗教的位置放在母国之上的信教者经常招致爱国主义者的怀疑和敌意。举个例子,在美国境内经常遭受这种怀疑的是天主教会和穆斯林教会。在美英两国,天主教会对教皇忠诚甚于对国家的忠诚。因此,作为教会得力助手的哥伦布骑士会把爱国主义当作其四项美德之一。而穆斯林则把高于国家的忠诚献给伊斯兰教会。其他团体发现很难在宗教信仰和爱国行为之间找平衡点。耶和华见证人(基督教的一派)和门诺会则选择坚决抵制任何显示爱国主义象征的活动。
爱国主义的拥护者则把它所代表的道德规范当作一种美德。在哲学家阿拉斯戴尔的著作《爱国主义是美德吗?》中,他指出一个时代对道德概念的原则建立在对来源地等偶然特性的盲目崇拜上,因此也就拒绝爱国主义可以选择这一观点。他认为应该建立一种可以替代的道德概念,这种概念可以和爱国主义同时相存。查尔斯在《从多元主义政治到爱国主义政治》中也阐述了类似的爱国主义观念。
要把爱国主义当作一种美德就得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爱国主义者之间经常冲突交战双方的士兵都觉得自己很爱国,于是就制造出一个道德两难的境地。
在某些国家里,政客们会利用爱国情绪来反驳他们的政敌,隐约或者明显地指责政敌背叛国家。小众可能会拒绝大众觉得理所当然的爱国主义忠诚。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排除在政党之外所以也没有理由为它自豪。澳大利亚关于“对历史的黑臂章回顾”就是这种冲突的例子。保守派首相约翰·豪沃德——他当然把自己当成百分百的澳大利亚爱国者,在1996年说:“对我国从1788年以来的历史回顾中发现我们的历史不过是一个令人羞耻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帝国主义,资源滥采,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歧视”。
因此,个人的爱国主义也要有自己的道德尺度或者底线,譬如不久前吵的沸沸扬扬的钓鱼岛问题,曾经制造了很多混乱,类似打砸日系车,日资商店,公司等事件屡见不鲜,这便是对爱国主义底线的认知不清的问题。事实上,爱国有很多方面,不能仅仅在这一方面停留,而且将个人情绪加入其中也是走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的。理性爱国,是一种胸襟,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而不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一时的冲动。它需要强烈持久的行为,即自觉的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做为报国之行,理性爱国,要防止和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要防止和克服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倾向。理性爱国,就是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要务,维护国家稳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国家基本战略上来。
爱国,首先要认同自己的国家,意大利著名作家,《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曾说过:“为什么我爱意大利?因为我母亲是意大利人,因为我血管里所流的血是意大利的血,因为我祖先的坟墓在意大利,因为我自己的诞生地是意大利,因为我所说的话、所读的书都是意大利语,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友人,在我周围的伟大的人们,在我周围的美丽的自热,以及其他我所见、所爱,所研究,所崇拜的一切,都是意大利的东西,所以我爱意大利。”是啊,爱自己的国家需要很多理由吗?我爱我的国家,因为我爱的一切都在这片土地上。网络上时常会看到这类帖子,贴出一些图片,然后配以文字,内容全都是抨击社会上各种不好的现象,但事实上大多截然不同,仅仅是抓拍的或者人为的图片,配上完全与事实不符的文字来赚取关注度,有些标题甚至让人愤怒,我曾见到一篇标题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的国家总给我丢人。”的帖子,内容便是这种虚假信息,看后让我心里很不舒服,一个人的爱国之心竟然会被区区点击率蒙蔽,能说出国家丢自己的人这种话,这是否值得每个人反思,爱国之心本该人皆有之,是什么蒙蔽了它呢?
时代的号角把我们呼唤,和平的目光把我们期待,厚德博学,强军兴国。嘹亮的歌声唱出了我们的满腔热血,唱出了我们大学生的共同心声,也唱出了为祖国献青春,为祖国竭忠诚的赤子情怀。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迎着世界大变革的料峭东风,置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之中,我们要勇于创新,勇于拼搏,我们要向祖**亲深情的说一句:我们是您最优秀的儿女,我们爱你!
第五篇:爱国主义
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澳门只是“七子”之一。祖**亲被掠去的七子分别是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表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它表明:“国弱民受辱”、“落后就要挨打”;它警示国人:“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祖国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闻一多之子说:“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序》
“中华七子”命运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1949年金秋的北京。在这块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掳掠的土地上,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幕惨痛的悲剧。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8年,中国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国力蒸蒸日上。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跃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响遏行云。
“不能将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华民族喊出了洗雪耻辱的最强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邓小平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坐落在香港维多利亚海湾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蓝底米字国旗和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英治港旗缓缓降落,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零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盛开着紫荆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交接仪式后,查尔斯王子和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在茫茫夜色中,登上即将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轮船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香港的地点。
两年之后,中华民族以又一个洗雪耻辱的时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1999年12月19日夜,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灯火通明。23时58分,绿色的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像帆一样滑落,20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和绿色带有莲花图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准时升起。中葡两国政府在这一刻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澳门回归之夜,闻一多先生的子孙四代共20多人团聚在北京门头沟的家中,举行家祭,庆贺澳门回归祖国。家中对联高悬:“百年诞辰红烛燃遍举酒慰英灵,九九归一死水微澜昂首新世纪”,横批“澳门回家”。
闻一多之子闻立雕说:“父亲期盼骨肉团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愿父亲九泉下有知,与我们同乐。”
新世纪梦想: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一句话》
--闻一多(1899~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 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
1928年,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收1925年以后的诗作28首,作品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了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同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列名编辑,在该刊上发表少量译著。秋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30年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此时,他广泛地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由唐诗研究开始,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于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抨击国民党,当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闻一多全集》。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选取材料和确定记叙重点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闻一多<<红烛>>赏析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