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榕政办〔2009〕116号,2

时间:2019-05-14 07:2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榕政办〔2009〕116号,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榕政办〔2009〕116号,2》。

第一篇: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榕政办〔2009〕116号,2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

榕政办〔2009〕116号(2009年6月5日)

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六月五日

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

(二○○九年五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榕政综〔2009〕64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养老保障对象确认

(一)根据《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2008年2月19日以后被依法征收农村耕地时年满16周岁及以上且在被征地后农户人均剩余耕地面积低于所在区2006年底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30%的在册农业人口为养老保障对象。其中:被征地基准日以省政府征地批复之日为准;仓山区2006年底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30%核定为0.077亩、晋安区2006年底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30%核定为0.123亩,鼓楼、台江区另行核定;在册农业人口,是指在被征地基准日前户口已在所在地公安机关登记,且享有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本村村民(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再次被征地时,符合《办法》规定条件又未享受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待遇的,可按《办法》规定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待遇,已经享受的不再重复享受。

二、养老保障方式选择

被征地农民根据被征地基准日的年龄申请参加以下一种养老保障:

1、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的参加老年养老保障;

2、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直接纳入老年养老补助保障;

3、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5周岁自谋职业的,可根据自愿原则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三、资金筹集、出资方式

1、老年养老保障资金筹集标准以当年城镇多人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缴费基数的160倍计算,省、市政府出资比例为70%,村集体、个人出资比例为30%。

对持有民政部门低保证的低保户和持有残联部门残疾证的重度残疾人,个人不出资,村集体出资比例为30%。

对计划生育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夫妻,村集体出资比例不低于20%。

2、老年养老补助资金由市政府出资,个人不出资。

3、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由个人出资按年缴费,市政府按当年度缴费额的50%给予补助,补助年限按实际缴费年数,最长不超过10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数不满15年的(含原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数),参保时可按自愿原则予以补缴,市政府按年补缴额的50%给予补助,补助年限(含按年正常缴费的年数)最长不超过10年。

四、申报审批程序

(一)被征地农民以村(社区居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组织参保。在征地告知书公示后,被征地村应根据拟被征地后剩余耕地面积、全村农业人口数量,测算人均耕地面积是否符合《办法》规定,并根据全村农业人口年龄结构、村民选择参保意愿、村财情况,拟定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方案,经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报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二)实施方案获批并已交地的村,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符合《办法》规定的被征地农民填报农户基本信息表。基本信息表经村委会初审并公示7天,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无异议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申请表,由村逐级报乡镇(街道)、区农业、国土资源部门、区、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

(三)由区农保经办机构负责,根据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办理被征地农民参保登记手续,并建立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和个人账户。

五、养老保障金的发放

(一)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市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农保中心)在每月15日前将老年养老保障金或老年养老补助金或灵活就业政府补助金直接划入参保对象的银行存折。

(二)在被征地基准日至办理参保手续期间已符合发放老年养老保障金、老年养老补助金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应在办理参保手续后的次月开始发放。被征地基准日至办理参保手续期间不予补发。

(三)参加老年养老保障的被征地农民,在达到60周岁时的当月25日前,持《福州市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手册》和本人身份证到区农保经办机构办理老年养老保障金发放手续,次月15日后到区农保经办机构领取老年养老保障金银行存折。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被征地农民,若选择参加老年养老保障,需一次性缴足村集体和个人承担的老年养老保障资金,从次月开始领取老年养老保障金。

(四)享受老年养老补助待遇的被征地农民,在当月25日前办理参保手续,次月15日后到区农保经办机构领取老年养老补助金银行存折。

(五)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按照《福建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闽人大常[1997]36号)和《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费代收代缴窗口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闽劳社[2002]414号)有关规定执行。

参保对象凭参保缴费凭证和本人身份证,于当月25日前到区农保经办机构办理补助登记,次月15日后到区农保经办机构领取灵活就业政府补助金银行存折。

(六)享受老年养老保障或老年养老补助待遇的被征地农民,每年的12月份应到村委 2 会(社区居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取资格认定材料送交区农保经办机构,对未送交的从次月起停止发放,直至资格认定材料补交后的次月给予补发。

六、资金管理

(一)市财政局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财政专户,专款专用。市财政局对由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经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审核确认的“福州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府出资划款通知书”进行审核后,将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及老年养老补助资金政府出资部分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划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并向市劳动保障局出具到账通知书。

(二)在市农保中心设立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基金由村集体和个人出资部分,直接汇入市农保中心基金收入户。市农保中心及时将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基金汇入市财政局的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每月清零。

市农保中心在每年的11月底前,填报下一年度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金、老年养老补助金和灵活就业补助金发放用款计划单,报市财政局列入财政预算。

市农保中心在每月25日前,填报次月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金、老年养老补助金和灵活就业补助金发放用款计划单,报市财政局核拨。

七、个人账户管理

(一)被征地农民参加老年养老保障后,原则上不得退保。参保对象死亡或出国(境)定居的,其法定继承人(出国定居的由本人或委托人)应持相关材料到区农保经办机构申请终止保障关系。

(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行“就高不就低”和“只靠一头,自愿选择”的原则,在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后又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符合按月享受待遇的,或符合享受国家法定的其他退休保障待遇(如职业军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的参保对象,应持相关材料到区农保经办机构申请终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关系。

(三)申请终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关系的,需填写个人账户注销申请表,经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持《福州市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手册》、本人身份证及相关证明材料,报区农保经办机构审核后,上报市农保中心退还其个人账户中村集体、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同时终止老年养老保障关系。

(四)参加老年养老保障的被征地农民在达到享受保障待遇年龄时仍未按规定缴足老年养老保障费的,退还其个人账户中村集体和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同时终止老年养老保障关系。

八、加强组织领导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于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者,一经查实坚持予以纠正,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九、本实施细则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十、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119关于印发宿松县城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

松政办[2007]119号

关于印发宿松县城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宿松县城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已于2007年7月10日县十四届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七年七月十八日 宿松县城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

暂 行 办 法

第一条 为加快我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皖政【2005】63号)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县城区范围的,自2005年1月1日以后经依法批准被征地后失去全部耕地且被征地时享受土地分配权益的农业人口,均可自愿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

符合参加城镇企业职业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鼓励参加城镇企业职业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已参加城镇职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不作为本办法适用对象。

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的农民,鼓励其同时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三条 设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组成,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

第四条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统筹基金由下列渠道筹集;

(一)行政划拨土地的,从用地单位每平方米收取30 元;

(二)出让土地的,从土地出让金中按每平方米收取20元(其中工业用地每平方米收取10元)

(三)从被征地土地补偿费中提取35%,但从土地补偿费中提取的资金最高每亩不超过6000元;

(四)统筹基金的增值部分;

(五)其它资金渠道。

第五条 被征地农民个人账户基金由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及其利息组成,按自愿的原则可自由选择3000元、6000元、9000元中的一个标准,一次性缴费。

第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障的别征地农民,从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本办法实施时,已达到和超过上述年龄的,基本养老保障金从本办法实施之月起领取,今后征地时,已达到和超过上述年龄的,从领取《宿松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登记证》的次月起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

第七条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达领取年龄的,每人每月领取基本养老金100元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如选择3000元、6000元、90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为25元、50元、75元)。

第八条 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的人员后又参 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符合享受城保待遇的不再享受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但个人账户的本息可退还给本人。

第九条 原已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在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后,仍可享受农保待遇。

第十条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实行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建立和管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利息按同期银行一年期居民存款利息计息。

第十一条 个人账户基金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支付完后,从农保统筹基金中支付。

第十二条 被征地农民死亡后,其个人账户本息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同时终止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关系。

第十三条 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以个人申请,社居委(村委会)为单位组织讨论,并填写花名册出具有关证明,加附征地协议,乡镇人民政府核准,县国土、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经社居委(村委会)公示7日无异议的,报县人民政府确定后,到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并领取《宿松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登记证》。

第十四条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用地单位、土地出让金和土地补偿费中统筹基金的征收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减免。国土部门必须在足额收取后方可办理供地相关手续。

个人账户基金由村(社居委)协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经办机构负责征收。

第十五条 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户管理,独立建账,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县财政局负责统筹基金的管理,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所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

第十六条 县财政局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金支出计划,按季将所需资金拨付至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经办机构支出专户。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经办机构按月实行社会化发放。

第十七条 基本养老保障基金必须存入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或通过购买国债方式实行保值增值,不得进行直接投资、不得转借、挪用或挤占,不得作担保或抵押。

第十八条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不得虚报冒领,县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稽查力度,违者除依法追回资金外,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县劳动保障、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和孚玉镇人民政府、社居委(村委会)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对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致使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未能足额征地和造成流失的,依法给予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所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经办机构,负责被征地农民参保登记、基本养老保障金发放和日常管理工作。经办机构所需工作经费从统筹基金中按3%比例逐年提取。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时限内已办理完征地手续的农民申请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的,应按本办法之规定,上缴其征地土地补偿费总额的35%后,方可办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有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 今后县内规划区范围的,依法批准征地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基本养老金发放标准将随我县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适时调整。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

(云政发〔2008〕226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云南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云南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土地在本办法实施后被政府依法统一征收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年满16周岁及以上的在册人员。失去部分土地、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高于0.3亩,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维持基本生产生活的被征地农民,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纳入基本养老保障范围。

第三条 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采取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共同筹资,统账结合的模式,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第四条 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五条 纳入基本养老保障的人员,由村(居)民委员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提名造册,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核准并公示后,经县级国土资源、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确定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条 基本养老保障资金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当地政府分比例共同承担,实行一次性缴纳,筹资总额以统筹地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础,并适当考虑其增幅,按15年缴费年限来确定。个人缴纳和集体补助部分不高于筹资总额的60%,政府补贴部分不低于筹资总额的40%。

基本养老保障资金不计征税、费。第七条 政府补贴部分由财政部门从增收的专项征地资金中一次性划拨。政府在征收土地过程中根据国家确定的土地级别,每亩增收不低于2万元的资金,专项用于基本养老保障。

第八条 在确保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前提下,个人缴纳和集体补助部分从不超过50%的安置补助费和不低于70%的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中列支,在征地时,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基本养老保障费用作为农地取得费用的一部分依法测算,并由征地机构将测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基本养老保障费等测算资料送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基本养老保障费用由财政部门进行一次性解缴;两项费用尚不足以支付时,其不足部分由财政部门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予以补足。

第九条 各方按规定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障资金应按时足额缴纳,并鼓励被征地农民自愿多缴纳基本养老保障费,以享受更高水平的保障待遇。

第十条 基本养老保障资金采取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政府补贴部分一次性划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和集体补助部分一次性划入个人账户。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障资金原则上实行州(市)级统筹,具体统筹层次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十二条 基本养老保障资金按照统筹层次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增值收益分别记入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及会计核算办法由省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建立基本养老保障风险准备金。各地在土地出让时,由财政部门从国有土地出让纯收益中提取不低于5%的资金用于建立基本养老保障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基本养老保障资金不足和待遇调整。基本养老保障风险准备金纳入统筹地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需动用风险准备金时,由统筹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使用。

第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障并足额缴费的,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保障金主要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分别从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中列支,个人账户不足时,由统筹账户列支。

月基本养老保障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积累总额÷180)+月基础养老金(为启领时不低于统筹地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40%)。

启领时,月基本养老保障金达不到统筹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由统筹账户资金予以补足。

第十六条 基本养老保障金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参照统筹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时进行适当调整。

第十七条 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的人员死亡后,其个人账户本息余额一次清算,在办理有关手续后,退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没有法定继承人且也没有指定受益人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应全部转入统筹地的统筹账户。

第十八条 基本养老保障金由统筹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提出用款计划,经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将所需资金拨付到统筹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由统筹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

第十九条 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障后,符合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并参保的,应退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其个人账户本息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并终止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关系。

第二十条 已参加原农村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障时,原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可视为基本养老保障个人缴费,一次性抵交进入基本养老保障个人账户并终止原农村养老保险关系。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并作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费用的征收主体。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国土资源、审计、公安、信息产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十二条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个人账户的管理,待遇的审核、发放以及相关会计核算、统计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所需资金的划拨、财政专户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在征地过程中监督用地单位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对参保人员情况进行核准。

第二十五条 审计部门负责对征地补偿资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的收支及管理运营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六条 公安部门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纳入基本养老保障的被征地农民的身份确定等相关工作。第二十七条 信息产业部门负责协助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确保必要的人员和工作经费,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实施前的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各地应统筹考虑需要与可能、新老政策相互衔接等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抓紧予以解决。

第三十条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对劳动年龄段被征地农民提供基本生活补助,妥善解决征地后农民当前的基本生活。具体办法由各地自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问题依照国务院以及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各地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抓紧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本办法实施前各地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应在实施过程中按本办法逐步统一完善。

对没有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办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不落实、没有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第三十三条 工作人员在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将按照省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办法进行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乌政办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办法

实施细则》的通知

乌政办〔2009〕96(2009年4月10日)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各委、局、办:

《乌鲁木齐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办法实施细则》已经2009年2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四月十日

乌鲁木齐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快推进首府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08〕14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

第三条 各级政府应当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条 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应当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把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工作作为当前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纳入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整体规划和目标责任考核。自2009年起签订目标责任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逐级分解,建立目标责任体系。

第五条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完善、落实就业服务措施和就业援助制度,把被征地就业困难农民纳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内,实施“就业优先,培训优先”的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措施,创造有利于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机制和环境。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持当地相关部门身份认定的有效证明材料,由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机构为其免费办理《求职登记证》,并在《求职登记证》上注明为“被征地农民”,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凭此证可享受等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相关优惠政策。

第七条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岗位信息等公共就业服务。

第八条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置被征地就业困难农民,对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所需资金由就业专项资金承担。被征地农民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的安置程序及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标准依照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的通知》(乌政办〔2007〕64号)和乌鲁木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乌鲁木齐市财政局《关于转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岗位补贴办法>的通知》(乌劳〔2006〕101号)、《关于转发<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保险补贴和社会保险接续办法>的通知》(乌劳〔2006〕102号)执行。

第九条 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就业愿望,并办理《求职登记证》的被征地农民,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可按规定申请2至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按照小额担保贷款有关文件规定享受贴息。被征地农民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的程序依照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管理办法>的通知》(乌银发〔2006〕24号)执行。

第十条 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应当落实就业培训资金,制定符合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计划,由被征地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的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依照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培训补贴办法(试行)〉的通知》(新劳社字〔2006〕16号)执行,培训补贴采取帮扶的方式进行拨付。

开展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所需资金从当地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符合就业和培训条件的,由本人向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定。

第十二条 被征地农民在城镇实现就业后,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第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以市为单位建立并组织实施。

社会保障对象包括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民集体土地而失去全部、大部分或部分土地,在征地时处于劳动年龄段(年满16周岁以上,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5周岁,下同)及其以上,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第十四条 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失去全部土地的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一)已达到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下同)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最低从年满16周岁计算,上学期间以及被依法判处拘役或被劳动教养期间除外,下同)每满两年折算一年缴费年限,补缴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折算出的缴费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下同)。

缴费基数为补费当年的上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100%,缴费比例为20%。补缴后按8%建立个人帐户。

一次性补缴满15年及以上的,依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新政发〔2006〕59号)规定的办法计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金,但不执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最低保证数政策。

(二)处于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每满两年折算一年缴费年限,补缴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缴费基数为补费当年的上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100%,缴费比例为20%。补缴后按8%建立个人帐户。补费后,被用人单位招用的,由用人单位依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继续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自谋职业的,依照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参保缴费。其先前缴费如数划转,其前后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缴费满15年及以上,达到退休年龄时,依照新政发〔2006〕59号文件规定的办法计发养老金。

第十五条 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失去大部分(50%以上)土地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一)已达到退休年龄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每满两 2 年折算一年缴费年限,补缴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缴费基数为补费当年的上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60%,缴费比例为20%。补缴的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

一次性补缴15年及以上的,按照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80按月计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二)处于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每满两年折算一年缴费年限,补缴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缴费基数为补费当年的上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60%,缴费比例为20%。补缴的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

一次性补缴后,允许按上述办法继续缴费,缴费满15年及以上,待达到退休年龄时,按照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80按月计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第十六条 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失去部分(50%以下)土地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一)已达到退休年龄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每满两年折算一年缴费年限,补缴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缴费基数为补费当年的上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40%,缴费比例为20%。补缴的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

一次性补缴15年及以上的,按照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80按月计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二)处于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按照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每满两年折算一年缴费年限,补缴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缴费基数为补费当年的上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40%,缴费比例为20%。补缴的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实行完全积累。

一次性补缴后,允许按照上述办法继续缴费,缴费满15年及以上,待达到退休年龄时,按照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80按月计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

第十七条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年老生活水平不下降,对失去全部土地且符合领取养老基本生活保障金的被征地农民,按照自治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中退休人员增资的规定,按平均增资幅度的70%给予调整,所需费用从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被征地人员养老基本生活保障个人帐户储存额只用于支付养老基本生活保障金,不得提前支取。

被征地农民参保补费后因故身亡的,失去全部土地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人员,按照城镇企业职工标准享受丧葬抚恤待遇;失去大部分或部分土地的,将其个人帐户储存额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法定继承人或受益人,同时终止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关系。

第十九条 被征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办法。

(一)被征地农民征地前年限的缴费标准。对年满16周岁以上的被征地农民以征地时上我市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5%的缴费比例缴纳,补缴的费用全部纳入医疗保险统筹账户。

1、征地时已达到退休年龄的,男性一次性缴纳25年的基本医疗保障费;女性一次性缴纳20年的基本医疗保障费。

2、征地时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一次性补缴基本医疗保障费的年限按照实际从事当地农业生产劳动的年限,每满两年折算一年的缴费年限。

(二)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必须参加大额医疗补助保险。

(三)被征地农民补缴基本医疗保障费后,对已达到退休年龄且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的,按我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享受待遇;对在劳动年龄段就业的,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继续参保;对自谋职业的,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继续参保。其达到退休年龄时,可将征地时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障缴费年限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的,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的,可以继续缴费,也可以按退休时我市上社会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补足短缺的缴费年限,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四)被征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的,符合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条件的,可参加所在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按照规定享受城镇居民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五)原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继续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不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第二十条 被征地农民需补缴的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基本医疗保障费所需资金由政府、村集体、个人分别负担,其中:政府补贴30%、村集体负担30%、个人负担40%。

村集体负担的费用从土地补偿费用中列支,个人负担的费用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交。

第二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中符合参加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条件的,由本人向所在村(居)委会提出申请,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确定被征地农民实际从事农村生产劳动的时间,由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定;经市属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由市社保机构经办。

第二十二条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待遇,从被征用土地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建立市级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基本保障风险准备金,用于解决享受养老基本生活保障金和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人员平均寿命延长所需资金。

第二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费、基本医疗保障费、风险准备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由市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对在此项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及弄虚作假非法取得保障金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国土资源、财政、建设、民政、农业、公安、审计等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积极稳妥地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钦政办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实施细则》的通知

钦政办〔2009〕77号(2009年4月17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管委,市直各委、办、局: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七日

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桂政办发〔2008〕18号)精神,按照《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试行办法》(钦政办〔2009〕3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培训就业

第二条 培训报名

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参加就业培训以村(居)民委员会或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组织辖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填写《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职业培训补贴个人申请表》(见附件1)、《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申请表》(见附件2),上报当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汇总,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

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报名汇总情况,确定培训时间、地点、专业、培训基地。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参加培训原则上到就近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

第三条 专业设置

培训内容分择业意识、职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4个模块。培训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的劳动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愿望等特点,有针对性、实用性地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工种,执行劳动保障部颁发的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按初级技能要求,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提供112个培训工种;没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由行业、企业根据岗位规范要求设置。

专业设计重点围绕我市大工业、大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急企业之所急,提供各类技能人才培训服务。

第四条 培训模式

职业技能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侧重就业的针对性。培训模式主要有:

(一)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子女中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3个月以上、12个月以内的预备制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 1 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采取“普通中学+培训机构”的培训模式,对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升学的,采取直接增加职业技能教育的劳动预备制培训,由普通中学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使学生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双证”。

(二)技工学校培训。对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子女初中毕业后不能升高中和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的,可到技工学校学习,享受技工学校学生的同等待遇,毕业后取得技工学校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同时,推荐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子女就读我市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校(院),在读期间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助学资金补贴。

(三)劳务输出培训。采取“劳务基地+用工企业”的劳务输出培训模式,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在当地培训掌握基本技能后,输入到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进行职业资格培训。

(四)技能提升培训。采取“用工企业+培训机构”的技能提升培训模式,对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或行业,支持其利用自身的场地设备组织培训。培训机构可以在镇或村委会建立培训点,使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就近就地参加培训。

另外,对企业招用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自行组织的岗前培训,企业在培训前应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并签订培训协议后,按培训合格人数,可申请培训补贴。经劳动保障、财政部门核准,对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第五条 培训证书

按照以技能培训为主,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原则就近开展培训工作。对培训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或《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对参加技能鉴定考核合格者,核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对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就业再就业若干配套实施办法的通知》(桂财社〔2006〕98号)的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第六条 培训经费

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补贴、免费就业服务所需资金从就业再就业资金或从土地出让收入、海域使用金中安排。

第七条 就业服务

(一)将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享受积极就业扶持政策

1.将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按照有关规定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和有关税费减免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

2.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就业。各级政府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大龄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就业,并可按规定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

3.鼓励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区吸纳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就业。各类企业当年凡新招用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

4.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转移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大 2 对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转移就业的工作力度,有组织地向外输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支持其进城、跨地区就业,引导和鼓励他们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二)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1.将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就业政策咨询、用工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周到、便捷的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培训就业信息,定期召开专场招聘会,增加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2.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开展“一站式”、“三送”就业服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要成立“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培训就业服务中心”,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提供“一站式”的就业服务。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设立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专门服务窗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开展“三送”服务:一是送政策到家。将对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扶持政策,送到每个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家庭。二是送培训到户。对在劳动年龄内、有培训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要将培训的机构、地点、职业(工种)、补贴标准等信息送到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家中。三是送岗位到人。收集一些适合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岗位,送到急需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困难户手中,使他们尽快走上就业岗位。

3.对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的职业介绍机构,按照桂财社〔2006〕98号文件的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4.强化用工管理,切实做好维权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针对在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参保以及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实现稳定就业。

第二章 养老保障

第八条 参保登记

(一)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以村(居)民委员会或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称“参保单位”,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个人参加社会保障的,称“参保人”。

(二)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分为两类。一是男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女满16周岁未满55周岁的,列为参保人员;二是男满60周岁以上(含60岁)、女满55周岁以上(含55岁)的,列为养老人员。

(三)参保单位到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申请表》(见附件3,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三份,参保人、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一份;《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公示表》(见附件4,以下简称《公示表》)一式五份,参保单位、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国土资源、财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一份;《参保单位登记表》(见附件5,以下简称《登记表》)一式两份,参保单位、社会保险部门各一份。

参保单位统一组织参保人填写《申请表》,并负责填写《公示表》和《登记表》。

(四)《公示表》的内容须经所在村(居)民会议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居)民代表同意后进行公示,并进行审查,公示期限不少于7日。

(五)参保单位将已公示的《公示表》送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同级 3 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确认后,携带《公示表》、《申报表》、《登记表》及参保人的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等相关手续。经办机构根据填报的材料,核定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起始、缴费基数和缴费金额,建立《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参保人员花名册》一式二份(以下简称《花名册》,见附件6),完善好台账。《公示表》、《花名册》报财政部门备案。

(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公示表》、《申请表》商国土资源、财政部门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

第九条 缴费方式

(一)个人和村集体已经得到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由村集体统一将个人、村集体负担部分的缴费金额收齐后,一次性缴纳到经办机构指定专户。

(二)个人和村集体尚未得到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在征地基准日后3个月以内,村集体收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给予的征地补偿时,应一次性从征地补偿费中将个人、村集体负担部分的缴费金额直接缴付到经办机构指定专户。

(三)参保时,女年满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及以上人员,应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障费用;年满16周岁,女未满55周岁、男未满60周岁的人员,原则上应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障费用,对无能力一次性缴足的困难人员,经个人提出申请,与社保经办机构签订缓交协议,可分次缴纳,但首次缴费不得低于应缴总额的60%。其后可根据各自的缴费能力,分次补缴或在申领养老保险待遇时一次缴清,补缴时并加收同期存款利息。

第十条 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一)按照个人自愿、村集体参与、政府补助的原则,建立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基本养老保障金积累机制,即原则上对符合条件、有能力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一次性建立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期限为15年(以下称“积累年限”)。

(二)缴费标准:以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费比例为20%,缴纳合计积累年限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筹集由个人、村集体、财政共同承担,个人和村集体分担比例为60%、财政承担40%。其中个人和集体的分担比例原则上个人30%、村集体30%,具体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四)参保人的年龄认定按征地、用海基准日期办理。征地、用海基准日是指政府批准征地、用海的日期。基准日起半年之内原则上建立养老保障关系,在规定的时限内不建立的,则不能享受政府补助。

第十一条 经办机构依据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收入户的实际到账金额,为参保人员打印发放缴费记录卡(证)。

第十二条 基本养老保障金待遇

(一)缴纳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达到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的条件为:1.女年满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及以上;2.个人积累账户必须足额缴纳。

(二)缴纳一次性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达到申领基本养老保障金年龄的,由个人提出申请,报经办机构核准后,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

基本养老保障金由基础养老保障金和个人积累账户养老保障金两部分组成,其中:

1.基础养老保障金=〔(参保人员领取待遇时全区上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初次缴费时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2〕×积累年限×1%;

2.个人积累账户养老保障金=(个人积累账户累计)÷本人申领养老保障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具体计发办法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桂政发〔2006〕5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劳社发〔2007〕8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障金30%从社会统筹积累金中支付,70%从个人积累账户积累金中支付,个人积累账户积累金不足以支付时,再从社会统筹积累金中支付。

第十四条 个人积累账户未足额缴纳或个人积累账户足额缴纳但未达申领条件中途申请退保的,将个人和村集体所缴纳的积累金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障关系。

第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未达到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年龄前死亡的,经经办机构核准后,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个人和村集体所缴纳的积累金本息,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障关系。

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在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后死亡的,经经办机构核准后,其未领取完的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中个人积累账户的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同时领取一次性丧葬补助金,标准为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死亡时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障金的12倍,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障关系。

第十六条 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达到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待遇条件的,暂缓办理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手续,待服刑期满后再补办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待遇,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服刑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障金不予补发。

第十七条 享受养老保障待遇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保障金且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保障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调整。在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死亡的,其个人积累账户余额可以继承,不享受其他待遇。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期间的,发给基本养老保障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调整。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期间,其基本养老保障金暂停发放;如果法院判其无罪,被通缉或羁押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障金予以补发。

第十八条 根据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增长情况,适时调整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基本养老保障金水平。具体调整方案,由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共同拟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九条 养老保障关系的转移和接续

(一)已参加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基本养老保障的人员,其户籍迁出统筹地的,一律不转移养老保障关系,达到申领养老待遇条件后在原统筹地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

(二)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后,未达到领取基本养老保障金年龄,在城镇就业且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当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申领基 5 本养老待遇年龄时,按以下方式办理基本养老待遇计发:

1.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累计不足15年的,其按月享受的养老待遇执行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的基本养老保障金申领条件和计发办法,同时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终止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2.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累计15年以上(含15年)的,其按月享受的养老待遇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申领条件和计发办法。并将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中的个人积累账户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计发。

3.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计发养老待遇的累计缴费年限,按如下方式计算:

(1)距本人一次性建立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时间15年(积累年限)以内的,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能与积累年限重复计算,不作为计发养老待遇的缴费年限;

(2)超过本人一次性建立基本养老保障积累金时间15年(积累年限)以上的,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可以与积累年限合并计算为累计缴费年限。

第二十条 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计发养老待遇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其今后的各项养老保险待遇政策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第三章 养老保障的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属地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参加养老保障的申报登记、保费征缴、待遇审核和支付、个人账户的建立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参保人员可通过经办机构提供的查询方式,查询参保政策、参保缴费、个人积累账户、养老保障待遇等信息。

第二十三条 缴费记录卡(证)由参保人员个人保管,作为记载和查询参保缴费、个人积累账户转移结算、待遇核定、待遇调整等信息的凭证。

第二十四条 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人员,由经办机构负责建立基本信息库实行社会化发放,每年九月到所辖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进行生存资格认证。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四章 医疗保险

第二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按钦政办〔2007〕145号文件规定办理;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按钦政办〔2008〕37号文件规定办理;被用人单位录用的,随同单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第五章 最低生活保障

第二十六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要按照“重点突出、补助合理、体现差别、量力而行”的原则,扩大低保范围,把符合享受城市低保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钦政办〔2008〕168号)执行。

(一)办理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低保申请与受理,按照《钦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细则》(钦政发〔2006〕3号)第五章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二)审核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申报家庭收入时,按照《钦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细则》(钦政发〔2006〕3号)第四章十九条规定计算审核。

(三)被征地农民和失海渔民由当地县区人民政府收回土地承包证,须在当地政府统一规划范围内居住,并经房产部门明确居住的房产权属。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有关培训就业、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的条款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解释,最低生活保障的条款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职业培训补贴个人申请表

2.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申请表 3.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申请表 4.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公示表 5.参保单位登记表

6.钦州市被征地农民失海渔民参保人员花名册

下载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榕政办〔2009〕116号,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四城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榕政办〔2009〕116号,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