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高中音乐鉴赏试卷
音乐鉴赏期终试卷(总分2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80分)
1.《草原放牧》是什么协奏曲(B)
A 二胡独奏曲 B琵琶协奏曲 C交响乐
2.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C)。A节奏 B力度 C音色
3.(A)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A 旋律 B和声 C节奏 4.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称为()。A 力度 B速度 C节奏 5.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
A 曲式 B织体 C和声 6.《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
A山西民歌 B青海“花儿” C湖北民歌 7.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A个人创作 B集体创作 C自由创作
8.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A船工号子 B夯土号子 C劳动号子
9.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A地花鼓 B花儿 C小调
10.蒙古族民歌中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的是()。A长调 B短调 C高调
11.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三大类。A 歌舞音乐 B宫廷音乐 C说唱音乐 12.《草原放牧》主要乐器是什么??()A小提琴 B琵琶 C地花鼓 13.《第六(悲怆)交响曲》的作者是谁? A 贝多芬 B柴可夫斯基 C肖邦 14.《脚夫调》是流传在陕西北部的一首()。A 花儿 B信天游 C地花鼓 15.《宗巴朗松》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A内蒙古 B西藏 C青海 16.柴可夫斯基是哪国人?())和A.美国 B.法国 C.俄国 17.长江之歌的作曲作者是谁?
A.王世光 B.王宏伟 C.张也 18.《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哪里的民歌?()
A.青海 B.陕西 C.山西 19.《刨洋芋》是哪的民歌?()
A.青海 B.陕西 C.山西 20.《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民歌体裁是什么?()A.信天游 B.花儿 C.长调 21.《脚夫调》是哪里的民歌?()
A.青海 B.陕西 C.山西
22.《脚夫调》的民歌体裁是什么?()
A.信天游 B.花儿 C.长调 23.《辽阔的草原》是哪里的民歌?()
A.内蒙古 B.藏族 C.西藏 24.下列那个不是藏族的音乐()
A.民间音乐 B.宗教音乐 C.黄梅戏
25、俄国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时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地影响着俄国的知识分子,柴可夫斯基的(A)作品是受其影响的。A 第六(悲怆)交响曲 B 田园 C英雄
26、“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此歌曲调取自(C)A 河南民歌 B 河北民歌 C 山东民歌
27、“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这是电视连续剧《天路》的片头曲《天路》
A 群众歌曲 B 艺术歌曲 C通俗歌曲
民间音乐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28.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下列关于民歌的说法,正确的是(c)①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但是,有些民族的分布地域较广,其民族风格会与所在地区的地方风格相互交融。
②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③花儿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山歌。④信天游多采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唱。
⑤《上去高山望平川》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是一首长调歌曲。⑥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⑥
29、民歌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下列形式中流行于青海的山歌是()A.长调 B.短调 C.花儿
30、一次,刘德华在日本开演唱会,但他拒绝用日语和粤语演唱,他说:“虽然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音乐家是有国界的。”下列哪首不是刘德华的歌曲()
A.《忘情水》 B.《千里之外》 C.《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31.《草原放牧》是(B)《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A 二胡独奏曲 B琵琶协奏曲 C交响乐
32.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C)。A节奏 B力度 C音色 33.《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B)。
A山西民歌 B青海“花儿” C湖北民歌 34.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B)。A个人创作 B集体创作 C自由创作
35.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B)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A地花鼓 B花儿 C小调
36.蒙古族民歌中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的是(A)。A长调 B短调 C高调
37.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B)三大类。A 歌舞音乐 B宫廷音乐 C说唱音乐 38.下列歌曲中(C)属于民歌范畴。
A 第六(悲怆)交响曲B长江之歌 C脚夫调 39.《脚夫调》是流传在陕西北部的一首(B)。A 花儿 B信天游 C地花鼓 40.常见的民歌体裁有:(C)、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
A船工号子 B夯土号子 C劳动号子
二.填空题(每题1分,总分40分)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是谁说 的? _________ 2.柴可夫斯基是________国人
3.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著名作曲家吴祖强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
5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刨洋芋》是__________民歌。
7.“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这句话是谁说的?__________ 8.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两种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
9.常见的民歌体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花儿”是流行在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的一种山歌。11.“信天游”是流行在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的一种山歌。12.《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________歌曲。13.蒙古族民歌的体裁众多,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最具代表性。14.藏族音乐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三大类。15.《牡丹汗》是哪里的民歌?__________ 16.周杰伦的歌曲写出三个。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17.形式要素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每题2分,总分20)
1.《刨洋芋》 山西民歌 2.《忘情水》 新疆民歌 3.《宗巴朗松》 柴科夫斯基 4.《上去高山望平川》 刘德华 5 《牡丹汗》 陕西民歌 6.《长江之歌》 王世光 7.《草原放牧》 西藏民歌 8.《脚夫调》 青海民歌 9.《第六(悲怆)交响曲》 内蒙古民歌 10.《辽阔的草原》 琵琶协奏曲
四.简答题(36分)
1.简介“长调”的音乐特征。(8分)
2.简介“短调”的音乐特征。(10分)
3简介“花儿”的音乐基本特征。(8分)
4.简介“信天游”音乐的基本特征。(10分)
五.简单概括藏族民歌的音乐特征。(12分)
六.谈一谈,对民歌的看法。(12分)
第二篇:高中音乐鉴赏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
平山中学
陈姬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忆秦娥·娄山关》、《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忆秦娥·娄山关》和《祝酒歌》。2,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列举几篇读过的毛泽东诗词,如《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等。2,播放《忆秦娥·娄山关》的朗诵,请学生讲讲“娄山关”战役的简单过程,教师补充说明:此战虽成功,但长征的战略任务受到挫折,毛泽东的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3,全体师生齐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毛泽东诗词,让学生感受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魅力。4,欣赏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女声独唱。简单介绍作曲家陆祖龙先生。
问:诗词的结构?旋律上采用了我国哪些音乐素材?
5,教师补充说明: “忆秦娥”词牌在结构上由上片和下片组成。曲作者在音乐上也随之而布局。在旋律上,曲作者吸取了我国民族音乐中戏曲与曲艺音乐的素材,以及进行曲的要素进行创作。歌曲的前奏是全曲的概括,长短、强弱错落有致的音调、三连音的号角声与连续附点马蹄声阵阵响起,一下子把我们的听觉视野引入紧张的战斗场景之中。上片描写的是大军过娄山关的情景,下片描写的是大军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6,对比欣赏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合唱版本。
问:同一作品的独唱与合唱不同演唱形式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回答:独唱表现的较为细腻、清晰;而合唱的表现气势、音色丰满都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同一歌曲不同演唱形式的听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7,在十六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讲到了艺术歌曲,它源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特点是歌词常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回顾歌曲《魔王》,教师弹奏前奏部分,让学生了解艺术歌曲的伴奏音乐在歌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问:判断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体裁(艺术歌曲)。
8,新中国建立后,一种通俗易懂、易传唱的群众歌曲也大量地出现。如《歌唱祖国》(教师弹伴奏,学生哼唱第一部分),这种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音域不宽,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的《祝酒歌》。9,听赏歌曲《祝酒歌》。
简单介绍曲作家——施光南,并列举他的部分作品。如《希望的田野上》等。问:歌曲的音乐情绪?从歌词中寻找当时创作歌曲的社会背景(粉碎“四人帮”)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从歌曲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欣赏歌曲的能力。10,学生学唱《祝酒歌》的部分段落。
11,小结:今天我们各欣赏了一首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但从歌曲的本身来说,并无截然不同的明显界限。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歌曲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12,布置作业:完成“拓展与探究”第五题。13,下课。
第三篇:高中音乐鉴赏测试题
高中音乐鉴赏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草原放牧》是()《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A. 二胡独奏曲 B.琵琶协奏曲 C.交响曲
2、俄国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时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影响着俄国的知识分子,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受其影响的。
A.第六(悲怆)交响曲 B.田园 C.英雄
3、()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A .旋律 B.和声 C.节奏
4、音乐进行中节拍的快慢程度称为()。A. 力度 B.速度 C.节奏
5、《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
A.山西民歌 B.青海“花儿” C.湖北民歌
6、民歌是我国文化中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关于民歌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歌曲,他的流传是不借助曲谱的,在传播中 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变化
B.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歌曲,他的流传虽然不借助曲谱,但传播是 很严格的,一成不变的
C. 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下来的歌曲,他的流传是借助曲谱的,在传播中会 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变化
7、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A.船工号子 B.夯土号子 C.劳动号子
8、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山西、陕西、青海等省区的民歌,其中以()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A.地花鼓 B.花儿
C.小调
9、“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此歌曲调取自()A.河南民歌 B.河北民歌 C.山东民歌 D.广西民歌
10、《沂蒙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 A.民谣
B.童谣 C.山歌
D.信天游
11、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
A.越剧
B.吕剧 C.黄梅戏 D.评剧
12、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传唱了二千多年,请问他们是以下哪首乐曲成为知音? A.《阳光三叠》 B.《梅花三弄》 C.《阳春白雪》 D.《高山流水》
13、音乐符号“p”和“mf”分别指的是()
A.停顿和中弱 B.停顿和中强 C.弱和渐强 D.弱和中强
14、流行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种,被称为()A.广东音乐 B.江南音乐 C.吹打乐
D.鼓吹乐
15、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对鸟》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民歌? A.云南、西藏、湖北 B.河南、内蒙古 C.山东、内蒙古、浙江
16、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这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A.信天游
B.小调
C.山歌
D.花儿
17、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2006总决赛中,李玉刚表演了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睡稳》。他唱腔清新委婉,扮相妩媚动人,观众为之陶醉。他的扮相属于京剧行当中的()A.生 B.旦 C.净 D.丑
18、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孟姜女》在创作上运用了鱼咬尾的方法。下面谱例是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旋律片断中空缺一个音符,应该是__________。
A.2 B.1— C.2 —
D.5—
19、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
A.希腊悲剧和喜剧; 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B.希腊悲剧和戏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 C.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D.中国京剧;希腊悲剧和喜剧 ;中国豫剧
20、CCTV《挑战主持人》节目给国内众多知名大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内蒙古大学对决天津师范大学的一期比赛中,内蒙古大学的同学们载歌载舞,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获得了比赛的冠军。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表演的才艺最可能是()A.马头琴、弦子舞、呼麦 B.札木聂、盅碗舞、长调歌曲 C.盅碗舞、呼麦、长调歌曲 D.手鼓、盅碗舞、长调歌曲
二、填空题(共30个空格,每个空格1分,共30分)
1、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演奏的特色乐器也是中华民族乐器中的奇葩,如蒙古族的__________,维吾尔族的__________,藏族的_________等。
3、中国戏剧种类繁多,请写出五种常见的戏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京剧被炎黄子孙称之为“国粹”,京剧的四大名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京剧按人物行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徽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蒙古族民歌中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的是_______;节奏整齐、句幅短窄,具有叙述性特征的是_______。
7、由四句组成的结构方整的歌曲段落,其四句的逻辑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中国古体诗非常像。
三、连线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宋祖英在音乐会上演唱了许多我国的经典民歌。请将下列民歌与相应的民族所在地连线: 《辣妹子》
云南 《龙船调》
湖南 《小河淌水》
湖北 《玛依拉》
新疆
2、将下列乐器与相应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十面埋伏》
二胡 《二泉映月》
笛子 《喜相逢》
唢呐 《百鸟朝凤》
琵琶
3、请将对应的乐器与民族连接起来。手鼓
哈萨克族 马头琴
藏族 冬不拉
内蒙古族 扎木聂
维吾尔族
第四篇: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演唱演奏音乐主题,在音乐中联想,听赏、分析、描述音乐,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或人文艺术之处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三)在欣赏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聆听、学会分析、学会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
难点: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揭示了哪些社会内容。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为重点曲目,《森吉德玛》为拓展曲目。
四、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
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用舞蹈或戏剧等形式,表演乐曲的主题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点评引导为辅。
(二)指导策略:运用比较法,分析两首作品《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音乐情绪以及音乐要素发挥了哪些作用?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活动)
一、听音乐片段《高山流水》
二、让学生说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三、翻开教材第4页。
四、思考:为什么这些名人如此热爱音乐?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并说出故事内。学生看引言部分。随着老师接下来的课,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引趣 :在音乐中,寻找答案。
新知 探索
(教师活动)
一、欣赏《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
(一)欣赏《草原放牧》 1.简要介绍《草原小姐妹》故事背景。2.欣赏全曲。3.提问:这首作品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二)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 1.引用作曲家的一段话:“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我从来没有像爱它那样爱过我的任何一部作品。”介绍作品背景。2.欣赏全曲 3.提问:这首作品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4、教师总结
二、作品分析
(一)分别播放《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1.两首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分析主题所表达的情绪。2.指导学生演唱乐曲主题。
(二)认识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三)结合主题,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作品中,发挥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思考:两部作品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 提问:你喜欢哪部音乐作品,为什么?
教师总结: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它······(学生活动)学生欣赏作品 学生说出故事情节 学生思考回答 具有民族特色,抒情性与叙事性相结合
听老师介绍背景 学生思考回答:缓慢的哀歌 学生互相交流,分析音乐主题 《草原放牧》第一主题:“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具有内蒙长调的抒情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主题:哀伤的情绪 第二主题:明朗、抒情的情绪。学生演唱、感受 了解音乐要素的内容: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 师生共同探讨,对比两首乐曲中形式要素,发挥的不同作用。说出作品名称,谈谈喜爱的原因。
(设计意图)对理解音乐起辅助作用 了解曲目创作的时代、背景,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情绪。运用比较法分析作品主题,对比性强,理解更透彻、直观 深入理解作品主题情绪 学生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以及理解作品的能力
拓展
(教师活动)
一、将你想像中两首作品最深刻的内容用散文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你能用其它艺术形式来表现《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音乐主题。
三、聆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提问:这首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联想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并分析形式要素在音乐当中的运用。
(学生活动)学生绘画或写作 学生用戏剧或舞蹈等形式来进行表演。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像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分析其形式要素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化。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乐曲的方法
本课 小结
(教师活动)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对音乐的感情、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本课:“语言停止的时候就是音乐。”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为将来的音乐鉴赏打下基础。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像力,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将音乐的形式要素溶入到作品分析中。初步学习鉴赏的方法,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一、学习目标:
1、聆听两个版本的《脚夫调》,比较舞台演出与原生态演唱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认同民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对人们普遍存在情感的真挚表达。
2、认真细致的聆听《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3、对民歌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对西北民歌—尤其是对“花儿”、“信天游”要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教学难点:
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三、教学内容:
《脚夫调》(陕西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刨洋芋》(山西民歌)、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人音社现有配套音像资源及教材资源。
(二)网上资源:直接搜索花儿及信天游、山西民歌等关键字。
有关青海花儿的论坛:http:// http://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谱例,让学生了解作曲上的创作手法。
(二)利用钢琴和演唱,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深对“花彩”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知识、曲目,制作成答题卡片,采取竞赛或抢答的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导 入
(教师活动)1.播放《江南风采》丝竹演奏视频片断。出示问题:录像片中的乐器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那一类? 2.引出学习内容——江南丝竹
(学生活动)欣赏《江南风采》丝竹演奏视频片断。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兴趣,拉近学生与民间音乐的距离。了解江南丝竹
(教师活动)教师请学生将自己查到的江南丝竹相关知识向全班同学讲解。(学生活动)学生讲解、介绍。
(流传地域、人文环境、社会功能等方面。)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流传地域、人文环境、社会功能等知识。
中花六板赏析
(教师活动)1.播放《中花六板》全曲。
2、介绍乐曲《中花六板》及“五代同堂”的内容 3.播放《中花六板》片断,与《老六板》进行比较。4.指导学生视唱《老六板》旋律
5.播放《中花六板》演奏视频。
(学生活动)
1、聆听、欣赏 2.了解《中花六板》及“五代同堂”的内容 3.聆听并通过大屏幕打出的两首作品谱例进行比较。找出《老六板》的骨干音,并从速度、旋律上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4.学生放慢四倍速度唱《老六板》,教师用钢琴弹奏《中花六板》的旋律。
聆听、欣赏后总结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1.感受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特点。2.用比较的方法展示出江南丝竹常用的“加花”创作手法。
了解丝竹乐队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 ⑴乐队的规模大小? ⑵有哪些乐器组成? ⑶最突出的乐器是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小型乐队、扬琴、笙、琵琶、木鱼、铃等乐器,突出的是二胡、笛子。)
(设计意图)了解丝竹乐队的编制及典型乐器。
了解广东音乐
(教师活动)听赏《娱乐升平》,了解广东音乐。1.播放《娱乐升平》片段
出示问题: ⑴是不是江南丝竹? ⑵与江南丝竹有何不同? ⑶说出自己的感受(乐器音色、旋律感等方面)。2.介绍高胡,引出另一种丝竹音乐——广东音乐(介绍流传地域、乐队组成、社会功能、发展简史、代表人物。)
3、完整聆听《娱乐升平》,师生共同总结广东音乐的特点
(学生活动)1.聆听乐曲片段,回答问题。2.认识广东音乐主奏乐器高胡。3.完整聆听《娱乐升平》,总结广东音乐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出新的音乐形式—广东音乐。认识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风格。总结广东音乐风格特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拓展与研究
(教师活动)师:在我国众多丝竹乐中,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两个丝竹乐种,此外还存在很多别具风格的丝竹音乐,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查阅。
(学生活动)课后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收集、查阅丝竹音乐的资料,将知道的丝竹乐种记录下来,进行课上交流。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丝竹的美,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判断其中属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各是第几首?
(二)许多民间音乐都没有具体的作者姓名,为什么广东音乐中的一些乐曲都有明确的作者姓名?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三)在人们的生活中,丝竹乐都有哪些功用?
(四)查找五首丝竹乐曲,并标出所属乐种。文 章
第五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计划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要求
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2.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与学具,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3.课堂欣赏教学与课外欣赏活动(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教师推荐的音乐作品录音等)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欣赏教学对课外欣赏活动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1.强化治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
2.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教研教改,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四 教学内容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及其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
4.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求
5.欣赏内容是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原则。
6.欣赏曲目的选择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弘扬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7.注重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 教学反思:
本方案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作品结构的深入分析,会出现一定的难度而略感乏味,但作为一节音乐鉴赏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必要的讲解,如此,才能不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