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6号教室读后感
再次感动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读、思、行
韩素娟
第一次看到雷夫这个名字,是两年前了。我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觉得介绍不错,就接回家来看。没想到去年今年学校给每人发了一本。
最初的触动:
当时的我刚刚踏上讲台,成为一名老师半年的时间。正好处在理想与现实不能找到平衡点的时候,自己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有时候感觉力不从心,有时候又觉得无从施展。
这本书的前沿我用了半小时读完后,就彻底失眠了„„
书中的雷夫在30年前也遇到过跟我一样的困惑,原来成功的老师也会有疑惑,也在不断地反思。我没在敢往下继续阅读这本书,因为我害怕,我从心里害怕自己的教育理想不能像他那样实现。
直到得到朋友的支持,我才继续把这本书读完了。接下来,我跟好几个做老师的同学推荐了这本书。我激动地把这本书(之前阅读的那个版本)的结尾故事讲给大家听。
雷夫介绍到自己每天6点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也会困惑,会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值得,会失落,因为孩子是人,不是神,总还是多多少少会有他认为解决不了的问题。但一天的一个细节,让他释然了。一次放学后,他无意中听到两个孩子的对话。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分别都是班里最受欢迎的。但是这个男生只喜欢这个女生,而这名女生却不喜欢他,当这个男孩子不甘心地问理由的时候,她给出的回答是:因为你不像雷夫老师那样,对所有的人都好。你只是对我好而已„„ 这个回答太精彩了,雷夫作为一个老师,诠释给学生什么叫做大爱,从而影响着这个女孩子的交友做人的准则。
片段一与反思:
雷夫倡导“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取悦某人---我要遵守准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第六阶段的道德要求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慎独”不谋而合。
一般看来,能够做到第三阶段的老师就可以称得上是个非常有教育智慧的老师了,而最初工作的我,好像一直在第一、二阶段徘徊。
我不断地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做,而不是为了老师,或者说是为了奖励,为了避免惩罚而做。就拿做眼保健操来说,孩子们会去做,但是动作不到位,或者说做的不够认真,这是简简单单的不认真、懒惰造成的问题吗?我觉得应该不是。
于是,我在采取引导学生争章的同时,还会利用中午时间给他们播放有关眼睛的视频,和学生一起做体验活动,闭上眼睛去做一些事情,帮助他们实际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性。学生的行为会有所转变,但由于他们还小,还是会有忘记的时候。于是,我也还是会请一名同学来对大家做稍微地提醒。
片断二与反思:
雷夫老师不但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做得好,讲课也是非常民主,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书中有一个他上数学课让学生猜选项的教学过程,请学生把自己当做出题的老师,除了正确的答案选项外,还会给出哪些错误答案。
我觉得这样孩子们更爱思考,积极性更高。于是,我也进行了尝试,在二年级讲授乘加乘减后,总有孩子在做题时计算顺序会出现问题。于是,我找了这样一道题目:4+2×3=,请孩子们把自己当做老师来给出选项,因为学生们没有做过这样的题目,所以做起来特别有兴趣。也给了我足够的惊喜,有的孩子不但说出了18,还给出了理由,是因为运算顺序错误造成的。
做了几次这样的练习后,孩子们更愿意去把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了。收获:
这两本书中还有很多的教育方法和智慧,但我还是坚持认为雷夫老师要阐述给我们的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因为有的理念而产生的,不同的世界观会影响我们去做不同的事儿。
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也许不适合在中国的学校用,但我相信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作为一名老师,产生困惑的时候,多想,多实践,多反思,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第二篇:《第56 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 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雷夫老师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老师,他对教学的热情多到愿 意免费教学的程度,为孩子牺牲了许多宝贵的休闲时间,但乐在其中。雷夫是一个全能老师,他能带好班级,能教好语文、数学、科学、音 乐、美术„„真是十分赞叹他的智慧与精力。我现在只想摘录一些令 我触动的句段与大家共享。
首先是他带班级的理念:如果一个班级闹哄哄的,就什么事都 做不成,也没有所谓成绩可言,孩子们的读、写、算数都不会进步。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无法提升,品格无从建立,也无法培养良好公民应 具备的道德观。以信任取代恐惧,为人父母、师长的我们,总是对孩 子们发火,往往也气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 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 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随时 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 子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 的肩上。老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 师会被学生看不起。
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 生。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 材。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 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雷夫能带好班级,还是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在当今电视、电 玩、劣质的教学充斥的社会中,培养孩子们阅读的乐趣、热情、引人 入胜。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 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从不同的成人—— 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 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他的方法是:善用图书馆,挑选文学作品,推荐“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大奖”的书,对于不会阅读的孩子,他会事先让这些孩子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线上,让这些孩子阅读合乎自己程度的书籍。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老师为孩子们开办读书会、排练戏剧。书中提到的书目有:《幻象天堂》、《麦尔坎X 自传》、《安妮日记》、《仙境之桥》、《威斯汀游戏》、《细数繁星》、《远大前程》、《亨利四世》、《魔戒》、《纳尼亚传奇》、《人鼠之间》、《日光下的葡萄干》、《一报还一报》、《汤姆·索娅历险记》。用孩子们发自内心阅读时发出的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使人学问渊博,讨论使人反应敏捷,写作使人思考精确。写作之始——语法,步骤二每周作文,步骤三每月读书心得,步 骤四平装书作者:少年创作计划。
雷夫这样教数学:我们应该要孩子了解数字的威力,明白数学 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趣味无穷。只训练学生通过考试,就像
依照巴甫洛夫学说训练狗一样,只会让升上中学就始讨厌数学的故事 一再重演。如果小孩会算10 个乘法题,为什么要他做500 题,如果 他连10 题都不会算,那么要他做500 题的意义在哪里?雷夫常用的 三个游戏。第一个游戏:buss 游戏。随便选一个数字——假设是3, 孩子们不可以把3 大声说出来,在游戏过程中只要出现3,就用buss 来代替。接着全班开始数到100。
1、2、buss、4、5、6、7、8、9、10、11、12、buss、28、29、buss、buss、buss、buss、buss、buss、buss、buss、buss、buss(此时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40„„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加入新的元素(例如乘法或分数)来挑战他们。如果禁忌数是6(不管你加减乘除弄出6 来就说buss),1、2、3、4、5、buss、7、8、9、10、11、buss(12 是6 的2 倍)、13、14、buss(因为15 里的1+5=6)、buss(因为16 里面有6)、17、buss(因为18 是6 的3 倍)可以质数用buss 来表示„„在理解数字方面,请老师们记住玛西·库克——心算暖身。从美国的州数开始(50),加上一打(62)、减去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62-9=53)、加上半个有的周数(53+2=55)、除以11,然后给我看答案。玛西·库克数字砖。把0――9 中的数填入方格中,每个用一次。□×6=□
6、□×8=□ 0÷□=□、□×8=□
2、□4÷6=□。对付应试的技巧。63+28= 给他编一些可供选择的答案。正确的是91,放在选项B 中,那么给A、C、D 编些什么答案呢?学生思考:35,好让把加法看成减法的学生选,81,给忘记进位的学生选、811,给乱加一通又忘记进位的学生选(全班大笑,其乐无穷)。
和孩子一起玩转数学:题目1:墨宜斯看见一群鸟。其中一半是鹦鹉,14是老鹰,其余的是鹅。一共有3 只鹅。请问这群鸟当中有多少只老鹰?题目
2、三个女侍塔尔丝、玛莉莲、崔西把拿到的小费都放进同一个罐子里,塔尔丝第一个回家、她拿走罐子里13的钱,玛莉莲不知道塔尔丝已经拿走她的一份、于是也把自己的那一份拿走了,崔西不知道其他人已经把她们认为属于自己的小费拿走了,所以只拿走了罐内所余金额的13。最后罐子里剩下8 美元。请问:小费罐里原本有多少小费?题目
3、在霍伯特小小莎士比亚数学竞赛中,每个学生要做20 个题目,每答对一题可得5 分,每答错一题倒扣2 分,伊莲娜拿到了72 分,请问,她总共答对了几题?凑也是一种好方法,而且是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的好方法。她答对了14 题,得70 分,6 题错了倒扣12 分,只得58 分,低于76 分,说明答对的数量比14 题 多。
题目
4、在暑假之初,伊恩·麦凯恩爵士想送一些礼物给霍伯特 小小莎士比亚们,他设计了一个游戏,看看谁可以拿到礼物。他要 100 个孩子排成一列。他给第一个小孩子100 根棒,要他保留一根,然后顺着队伍往下走,发给每个人一根小棒。任务完成后,第一个孩 子回到队伍中。接着,伊恩·麦凯恩爵士要第二个孩子顺着队伍往下 走,从自己开始把小棒从偶数位孩子身上收回,第三个孩子也顺着队 伍往下走,只以3 为倍数的孩子为对象做两件事:遇到手上还有小棒,就把小棒收回,遇到手上没有小棒的,就给他一根。第四个孩子也对 以4 为倍数的孩子做一样的事情,以此类推,直到第100 个孩子为止。
游戏以这个方式继续,直到每个孩子都给过别人小棒或从别人手上收 回小棒为止。伊恩·麦凯恩爵士会把礼物送给最后手上拿着小棒的学 生,请问,他一共送了几份礼物?(10 分,平方数的孩子,从少量 想起,若只有10 位学生,找出规律。)题目
5、在健身俱乐部里,有 371 个人使用举重间,514 个人使用游泳池,489 个人打网球。其中,有179 个人既游泳又举重,177 个既打网球又举重,184 个人既游泳 又打网球。三项都做的人有100 个,三项都不做的人则有89 个,请 问:共有多少人上健身俱乐部?
还有很多亮点不再枚举,向优秀的雷夫致敬!__
第三篇:集结号读后感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的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接着打下去!”
“是!”
团长的命令,连长的回答,构成《集结号》整个故事的核心。1948年,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拖上个临时指导员共47人坚守汶河南岸旧窑厂,这是一个营的军力也只能抵挡四个小时的险要之地。
47条年轻的生命,有日夜盼望回去的家,有朝思慕想的亲人,47个鲜明的个性,触碰着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几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着最真实的人性。
九连连长谷子地,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冷静而不失人情味,把每一个战士放在心里,胜于亲兄弟。在汶河南岸眼看着自己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集结号又迟迟未响的疼痛与焦虑;当有人提出集结号已经吹响自己又真的没有听到,选择留守阵地时的坚忍;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的忿忿;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地雷,怀想死去兄弟时的愧疚,渴望救赎的煎熬;一直坚持寻找已经改编了的独二师的坚持;在烈士陵园里得知集结号根本没有为九连吹响过时的愤怒;在旧窑厂誓死要将死去弟兄们的残骸挖出以证明他们坚持奋战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是无名失踪者时的疯狂;迟来的追认烈士通知到来是的激动。不得不说,张涵予对于谷子地这个人物的把握的确恰如其分,每一个阶段都恰倒好处,他的表演感人至深。
一排排长焦大棚,我特别喜欢这个角色,廖凡的确是个好演员!“打一回仗报一回丧,以后别让我干这事儿了。”孙指导员被敌人炸成两截,焦大棚想致俘虏于死地时的血性;口述家书让王金存代笔时焦大棚对老婆儿子流露的温情;面对战友一个一个牺牲时内心的纠结;当敌人如小强一般铺天盖地涌来,焦大棚拿着燃烧瓶冲在最前面被烧成火人时的勇猛;全身焦黑的焦大棚虚弱地和谷子地说“我听到集结号了,一直都听你的,就听我一次,撤退吧,再下去人都死光了”时的恳求。这就是全九连最勇敢的焦大棚。可这样的战斗英雄,又不同于我们习惯了的那种不怕死的形象,他即使没听到集结号,也在临死时想为九连剩下的人寻求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从100多号人到47个到33个到13个,每一回都是焦大棚在统计,战友牺牲的伤痛他比谁都能体会得更深切,又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还有王金存。这个人物的成长让人觉得真实。战场上可能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吗?当然不可能。害怕,逃跑,畏战想必是人之常情,可贵的是王金存在战火中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原本只是个文化教员,第一次上战场吓得尿了裤子,被谷子地拉去接替了孙指导员的位子。帮战士们写家书,自己也不停地给妻子写信。从一个面对受伤的战士都吓得动弹不得的胆小鬼,最终成长成坚持没有听到集结号留守阵地、守着战友们的尸体、拉响了炸药包的男子汉。〖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还有姜茂财,九连的阻击手,用身体支撑住了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坦克;还有吕宽沟,为谷子地找一块能走的手表,让他能知道时间而牺牲;还有黑子。。
一个一个不仅仅高声呐喊口号的真英雄,每一个都是有着最淳朴原始的爱国情感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战士形象。残骸找到了,1948年到1958年,整整迟到了十年的证明,烈士的称号,他们不再是无名失踪者,也没有人能抹黑他们的功绩!终于知道了空喊“中国不能亡”的口号的“王力宏”他们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了!
《甲方乙方》时期的冯小刚仿佛是一个耍点小幽默讲点小段子的小青年,《天下无贼》和《夜宴》时期的冯小刚仿佛是一个渴望成长的男人,到了《集结号》的冯小刚成为了真正掷地有声的男子汉!
向冯小刚致敬!
向张涵予、廖凡这样的好演员致敬!
向谷子地、焦大棚这样长眠于地下的无名英雄致敬!
《集结号》观后感
作者:阿九
《集结号》这部电影从8月开始我就想看了,一直等呀等呀,终于等到12月,终于有幸让我一睹冯氏战争片。——震撼!
有人说《集结号》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概括性的公式,类似:《太极旗飘扬》+《拯救大兵》+《兄弟连》+《激情燃烧的岁月》+《艺术人生》。也有人早就宣传称这是一部中国的“拯救大兵瑞恩”。无论人家说什么,自己眼见为实——在战场戏那部分的确有点“美国味”。
说到战争片,让我恶心的就是中国战争片,连长顶着炸药包对手下喊“兄弟们你们撤!这里有我顶着!”……(吐了)好假!在这部冯氏战争片里,虽然许多地方采取西风东借,可还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国风格,如吕宽沟和姜茂财去为连长拿手表,宽沟找到手表后竟然高兴地跪了起来(上半身垂直于水平面)!这不是自告奋勇地当活靶子嘛!不过从中也许还能看出一点,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职业军人,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是种田的老实人,所以一高兴,忘了自己置身战场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现。这时我就觉得这个傻军人很可爱——可如果我是连长我肯定能被他气得吐血,这绝对属于非战斗性减员。
可见《集结号》并不是传统的,教条的,宣扬解放战争怎么怎么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人性”,哪怕就像宽沟的那样傻乎乎的行为。人性,是一个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不被政治、阶级、宗教所控制、引导的东西。我非常佩服导演敢这么做。老谷,他是一个很有血性,很感情用事的一个军人。从一开始,为了指导员被炸死而领导大家杀战俘这一事件开始,我便觉得他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这样的人,不记得是《兄弟连》里写到过还是《战神》里写到过,是不适合呆在战场上的,这样的人注定了之后为他的手下弟兄们追讨“烈士”荣誉。
在烈士陵园,刘泽水的墓前,老谷知道集结号没有吹响,知道了大部队早就撤走留下他们牵制敌人,其实这种舍小为大的事情战场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知道了以后就是发怒了——“你们怕大部队被咬死,就不怕我们被咬死?我们真的都被咬死了!”这个时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为要知道,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不可以“自私”的,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恨不得牺牲一人拯救全军的。自私的老谷,难道就不是一个可爱的人吗?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几个弟兄都当成亲兄弟对待——记得《父辈的旗帜》里,MIKE说“我要和我的兄弟们在一起。我答应过他们的妈妈把他们平安的带回去,我已经对他们一半食言了……”——老谷不也是这样的吗?他要他的那些兄弟们死也不能落在敌人手里。谁敢对这样一个“自私”的军人做正面宣传?谁敢?谁敢对一个“畏敌”(老谷让大伙喘口气,指导员骂他畏敌)的连长做正面刻画?谁敢?那些传统战争片的导演都不敢,他们都不敢,唯有冯小刚!“一个烈士等于700斤小米,也只有小刚敢在贺岁大片里那么拍!”他说:“我不过是把一个人的经历给拍下来。”哪来什么教条?哪来什么英雄主义?有的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炸碎了,就捏不起来了。”
之前给了这部电影四颗星,现在又后悔,给了五颗星星。给四星,是因为坐进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总感觉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样,有点不值票价和造价。可是,正如人家说的,看电影都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的话,那就没几部好电影了。而自己写完这篇东西(算是影评吧)——标题一直没起——我觉得,应该把最可爱的星星献给最可爱的谷连长。他是最可爱的解放军(谷子地,长谷子的地,你们识字都识傻了!——原话记不得了),因为,至少是影片里的老谷、至少是冯导手下的老谷,是个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汉子!
第四篇:集结号 读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
“听不见号声,就是打剩最后一个人,也要接着打下去”。忘不了的台词,一个英雄下给一个英雄的命令.一幕幕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血腥撕杀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一场场战友惨死、尸骨无存、背负“失踪”名份的情节使人撕心裂肺、悔恨哀怨;一个个舍生取义、视死如归、锲而不舍的英雄壮士让人无限敬仰、难以忘怀。整个影片让人震撼、让人心碎、让人感动、让人长叹。当人们期待以久的集结号终于在片尾中吹响的时候,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感慨万千。这就是我观看了电影《集结号》后的切身感受。
这是一部用“心”去看的电影,等你回味起来你会觉得,中国军人的伟大。正如冯导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说的一句话,现在的中国两代人的话题有些隔阂了,希望集结号能够起到连接两代人的作用,其实公平来讲,它的确做到了这点.
集结号》讲述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1948年的一天,中原野战军某部9连得到命令,为掩护团主力转移,必须坚守汶河阵地,除非听到团部司号员吹起表示任务完成的集结号,否则决不准撤退,哪怕打到最后一个人。9连全体官兵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拼死打退了对方三次进攻,而集结号始终没有响起,最后除连长谷子地一人被震昏幸存外,其余47人全部阵亡,无一生还。
谷子地在后方医院康复后,发现全国解放军已经做了大整编,原来部队的番号不在了,他不得不花了数年功夫,总算找到了老部队,得知他的老战友、当时下命令的团长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更让他吃惊的是,原来当年执行的,其实根本就是一项有去无回的任务:为掩护团主力的行动,团长不得已做出牺牲他们连的决定,所谓撤退的集结号,只是一个安慰,根本就没打算、也没有吹响过……。由于9连47人全部阵亡,且战场在战后已改建了煤窑,所有阵亡战士的遗体都没有被找到,所以他们只能按失踪处理,不能获得革命烈士的荣誉。在知道这一切后,深感委屈的谷子地下决心要为牺牲的弟兄们讨回公道……
这部电影,充满着大时代下,渺小的个人无法自主的孤独和绝望。甚至,它不仅有基本的战争对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或是包含现代中国乃至东方大时代下宿命的无处可逃。
谷子地走上了证明自己非俘虏和为兄弟讨“烈士”说法的路。没有了兄弟对他的服从、理解和尊重,这是一条绝望的弱者之路。被华野抓获时,他说自己能打炮,却被国军俘虏嘲笑挖苦;战地医院里,他被华野政工军官从头到尾怀疑,认定是俘虏要遣送回家;解放后回到汶河县,接受调查时,被县干部骂为“神经病”,最后铁了心要把兄弟们挖出来,被工人骂为“疯子”。从国军到共军,从共产党干部到共产党工人,谷子地之于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威信和尊严,没有人搭理他。各个阶级、各个集团围成的铁壁,似乎同样充满着隐喻,将谷子地的孤独和绝望,推的更深。
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社会现实,在那个战火硝烟年代以及所谓的和平年代时的人性的弱点和主人公那种作为军人内心固有的职责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没听到集结号仍然坚持战斗直到全部战死,再到解放后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不顾别人耻笑寻找战友残骸,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当代军人应有的责任,这不仅是对国家的责任,也是对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不错,只有牺牲小我才会成全大我,但是只有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都得到了保障,每个人都获得了公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和谐。
《集结号》吹响的是一曲以忠诚为主旋律的壮丽诗篇。四十七个壮士血洒疆场是忠诚、为的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为的是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焦排长在重伤弥留之际说听到了集结号吹响了是忠诚,为的是余下的战友的生命;刘营长不让吹集结号也是忠诚,为的是大部队的安全撤退和更多人的生命;王金存的未婚妻千里寻夫也是忠诚,为的是至高无上的爱情;谷子地面对必死无疑而选择坚守,面对地雷爆炸而将生存留给战友,面对四十七个“失踪”的亡灵而不懈地追寻、不屈地抗争,更是显示了他的忠诚之心。
没有这些敢于以血肉之躯同钢铁坦克同归于尽的忠诚战士,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没有那些肯于服从大局,甘愿牺牲局部利益,承担打阻击、做掩护的指战员,就不可能有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没有千千万万个先烈的壮烈牺牲,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
它真的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战争片。尤其是在内战题材中,它摈弃了传统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荒谬绝伦。它没有歌颂,甚至也没有批判,而是以冷静的叙事角度讲了一个极为残忍和迷乱的故事。
一次事先未知的有去无回战役。一群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士兵。
一个丢失了自己身份,但是永不放弃的执拗军官。
一段永远没有吹响的集结号,一段不为人知的背弃故事。
第五篇:56号教室读后感
用审美的视野关注学生的成长
——《第56号教室》读后感文苑:柯百会
暑假里,我阅读了美国的一位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当我从网络上看到对这本书的评价时,就深深地被吸引了:“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这部书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呢?能分享全美最佳教师的爱心和智慧。是涵盖了多少知识呢?会得到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它有什么神奇之处?读着这本书,我发现雷夫老师是一个敢讲真话、有智慧、充满爱心的老师。当读完最后一页时,我已经被雷夫老师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深深地感染了,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雷夫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始终用审美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最重要的定位莫过于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和期待,对学生浓浓的师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真挚情怀,不唯虚,不唯利,不唯名,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此我认为新时代的人们教师应努力探索倾注师爱的途径和方法,而用审美的视野诠释师爱无疑是最值得研究和实践的捷径。
什么是“美”?《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大则美羊”。细心分析,“美”字是一个完全对称的汉字,从她的“形体”就能感到它的优雅端庄、不偏不倚。“美”有羊,有羊就美丽;“祥”有羊,有羊就吉祥;“鲜”有羊,有羊就鲜美;“善”有羊,有羊就善良„„,诸此种种,无不表达着古人对“美”字美好向善的归依认同。大雕塑家罗丹说过:我们身边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的确,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们需要用审美的视野去发现教育的美。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是“美”的化身,是“美”的使者,从这个程度而言,教师没有理由拒绝“美”,学生的“美”是无时不刻在学习生活中显露着,然而我们教师缺少的就是一种发现“美”的眼睛,错失过许多“美”的瞬间。
站在审美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成长,你会有着海阔天高的视野。此时的你用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成就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的犯错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老师没有用正确的视角去看待,没有用富于美学的眼光去处理。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这是儒家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即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摒弃的是至人无立足之地的极端思想,多给予别人改过的机会,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一切,这就是儒家的为人处世的美学思想。我想放在当代教育也是如此,心平气和地看待学生的犯错,找到错误的根由,换个角度去思索,也许是另一片天地。
用审美的视野看待学生的成长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是和谐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与统一是相对的,我们应多看到统一的一面,另外唯物辩证法还认为看待事物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要被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迷惑。学生的成长就是正常发展与犯错伴随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如何去看待,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视野就显得豁达开阔了。面对调皮学生的捣乱、折腾,教师绝不可以给他乱贴标签,我们要看到他身上的长处,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抓住时机把这一长处发挥出来,势必大大提升该学生的自信心,你就是他人生成长的旅程中的一盏导航灯。
如何用审美的视野去看待学生的成长呢?要以一颗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成长真诚地付出自己的爱,用一颗真心去感化学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何况是面对稚嫩心灵的孩子?“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为学生付出的爱,学生一定会桃李相报,这种超越名利的爱的回赠不正是一种美学吗?
总之,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在孩子们的身上,切不可用极端的方式扼杀美的存在,要善于发现灵动的美,互动的美,和谐的美,有了美,就有了爱,有了爱就有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未来。师爱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审美视野则驱动师爱无限绵延的不竭动力。雷夫老师就是用这种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把爱传递给孩子,用发展的辩证思想鼓励孩子的每一步成长。《56号教室》——一本使我终身受益的好书,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愿成为雷夫一样的教师,也希望有千千万万的雷夫为我们的学生点燃前进的导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