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初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学这问课,我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二、游戏引导法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训练是一项机械的、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就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不能达到要求的输入速度。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从而提高输入速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进行指法训练,可以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着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花样百出的打字游戏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几次游戏的玩耍,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此时可以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它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自主学习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浅谈怎样上好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中小学起步晚,它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宽广,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我们应当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
一、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内容上,可以作一些改动,尽可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例如:与学生一起展望未来的生活(当然是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电子货币等从而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上来;也可让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带有智能化的电器设备,从而说明计算机在现实生活开始广泛使用,而转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上来;还可以从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入手,用更加丰富的电脑游戏来激发学生学好计算机知识。还可从计算机的强大的功能介绍出发,等等。通过第一堂课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好奇心、并对操作计算机有一种欲望,这样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信息技术课,并在以后的课堂中,要经常想办法保持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
二、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神秘感、畏惧感。在学生的意识中都认为计算机是高科技产品,信息技术与自己很遥远,以及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无形中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神秘感;加上学生们在潜意识里认为信息技术课很难学,觉得那是高科技的产物,生怕自己不小心弄坏,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畏惧感。老师应当给学生指出,计算机的复杂,是因为它的功能强大,如果我们用它来做简单的事情,它使用起来就简单,比如放影碟,VCD一样;它只是我们手中的一种工具,只是这种工具的功能多一点,我们可以一样样地来,从简单的开始学。并且告诉学生只要我们在掌握了基本的电脑常识,操作时搞清楚操作步骤,然后一步步来,减少操作错误,并且要鼓励学生多去动手操作,第一次出了问题,下一次就会了,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操作计算机,并且通过使用计算机来为我们处理相关信息和进行一些工作。
三、合理安排理论知识的学习
1、尽量少讲计算机原理方面的理论,(像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结构图、软硬件分类等)这些知识对于中学生可不学,实际上也学不懂,反而会使学生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没兴趣。应安排一些计算机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如,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掌握、如何使用因特网和上网的一些基本常识、Office2000等。
2、安排一些既能扩展学生知识面,学生又感兴趣的知识。如:计算机的维护与病毒、购买计算机的注意事项、计算机的功能、上网的作用等等。
3、安排解疑答问环节。在课上可以安排时间专门让学生提出在上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帮学生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答案,这样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很有效。
四、精心组织好学生上机
上机课也就是实践操作课,切忌在上机课,老师讲述时间过长。在课前将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强调时,学生大多都是老师讲的时候将注意力放在计算机上,自己在计算机上操作或相互讨论,结果等到操作时问题百出,往往老师强调过多次的问题,还是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造成教学效果很差,往往老师吃力又没效果。因此,要求老师讲的时间不能过长,要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演示和讲解上来。在上课前可以先将操作步骤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幻灯出示,上课时用1~2分钟时间使学生完全静下来后,用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述并强调操作的关键步骤,然后退出电子教室软件的学生控制端,让学生练习。在练习时,课堂活跃一些就无所谓,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这样有利于互相学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上课前五分钟针对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总结,并向学生展示解决办法,这一环节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一步。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 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等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
然而在初中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很喜欢上计算机课,特别是上机的操作课,更是有一种 “让我一次爱个够”的感觉,但是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或者干脆来个置之不理。上机操作的秩序也比较混乱,结果一节课下来,表面上课堂气氛很轻松、活跃,其实效果很差,学生觉得自己一节课后好象什么也没学会。面对着这样的学习现象,常常会产生几许无奈,但更多的是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作为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又该怎样做呢? 要解决现象,需要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根据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
首先,应该从教师自身分析。教师是 “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厚,首要检讨的人是教师。说明我们作为教学课堂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传播者没有完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向。这其中会有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问题,还有教学方法的欠缺等因素。
其次,应该从学生方面分析。小学课程相对初中课程来说要单纯和简单一些,一旦跨入初中后,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就会将精力放在其它学科上面,这种适应的过程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再加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参加任何规模的考试或者考核,最多也就是到了期末本学科教师进行简单的考查,所以初中生们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心态,认为就是一门让他们放松的 “娱乐”课。另外,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的欠缺也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之一。
最后,应该从家长和社会方面分析。社会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就存在着偏见,虽然现在的家长已经能够懂得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与其它科目相比较家长们还是更加重视升学科目,应试教育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家长和社会的对课程的态度,会对孩子的思想起着深刻地影响作用。加之,我校处于农村,家长的素质本身就不高,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分析了原因之后,要改变现有情况,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力量能够改变社会或家长的认识或态度,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实际工作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初中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懂得信息技术课程的现实作用和重要价值,让他们自觉地认真地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掌握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将学生真正地吸引到学习当中,解决课堂出现的这些现象呢?
一.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讲解WORD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春”、“海滨仲夏夜”、“高智商的青年如何拥有健康人格”、“父亲节贺卡”、以“环保”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伊始,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任务驱动
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三.演示、实践
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传奇世纪”电子教室的“教师演示”功能,把学生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并力求讲话幽默风趣,有感染力。当然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上机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上机实践。
因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随巩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学生示范
教师的示范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操作示范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都会借助“传奇世纪”电子教室的“学生示范”功能,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分组学习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每个班我都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和我一起进行辅导。这样一方面小组长可以帮助还没学会的同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得到进步。当然遇到小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协助解决。每个学期末我都会评出助人标兵、优秀小组长、优秀合作小组等,使学生能够体验多层面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六.适时表扬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七.和谐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当然,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初中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学这问课,我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要百问不厌百讲不烦,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
二、自主学习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游戏引导
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的、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就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不能达到要求的输入速度。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从而提高输入速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先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比如:《水晶连连看》、《熊大切水果》等花样百出的打字游戏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几次游戏的玩耍,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最后再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四、任务驱动
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节日贺卡”、以“环保”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五、分组学习
分组教学是根据一定的分组标准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的年龄,性别、能力和兴趣都可以作为分组标准,利用分组教学中的分组特点,能够有效实现差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每个小组再选出一名小组长,这样一方面小组长可以帮助还没学会的同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得到进步。当然遇到小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协助解决。每个学期末我都会评出助人标兵、优秀小组长、优秀合作小组等,使学生能够体验多层面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六、适时表扬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今天你最棒”“某某最出色”,“× ×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然,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方法很多,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一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感受幸福,是教学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星星。
第五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
广平县南阳堡中学白利杰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
中学信息技术课开始时间不算太长,而在农村中学,其开设之初,限于农村中学条件的简陋,不能达到学生人手一机,甚至是五十人的班级,仅有七八台计算机,而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不同,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学会查找信息,筛选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内化并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信息技术课自身的实践性又决定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来检验、证明。所以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取决于学生学会多少理论知识,而应是学生学会操作,会解决实际问题。我在八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系统讲解法、任务驱动法、示范展示法、同步操作法、伙伴教学法、适时表扬法。
1.系统讲解法
系统讲解法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教学法,就是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细致系统地讲解,以教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其他学科现在对其诟病比较多,认为老师的过多传授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就信息技术课来讲,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信息”、“信息技术”等概念性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引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时,可以结合相应的计算机器件,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并运用恰当的比喻进行讲解。这种教法针对基础性知识,有很强针对性,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常识性知识。
2.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父亲节贺卡”,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方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
己。”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它特有的优势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3.示范展示法
示范展示法就是由教师展示具体计算机操作,学生从教师具体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种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应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操作姿势的示范展示,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教师通过自己的坐姿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坐姿;操作键盘、鼠标的指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操作,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如何操作;另一方面是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比如在讲资源管理器时,对于文件夹的创建,其操作步骤为:
1、进入到指定位置;
2、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
3、转换输入法;
4、把鼠标移到新建文件夹,点右键,选择重命名;
5、输入文件夹的名字;
6、确定。全部步骤操作完成。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或网络教学系统或多媒体广播系统进行一步一步地演示。
示范展示法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操作中学到具体的操作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4.同步操作法
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操作内容。
教师学生同步,就是教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而学生在学生机上按老师的讲解步骤,一步一步跟着操作,边讲边操作,师生同步操作,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明白,便于知识技能的掌握。
同步操作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这一特点使这种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5.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法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外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对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伙伴教学是由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好(特别是家庭经济相对较好,有计算机的学生),学得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经过适当培训,和基础差,学得不好的学生的“伙伴”结对,进行学生间的互助教学。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
伙伴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助,特别是课外的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6.适时表扬法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过程中对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后的结果则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然,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