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在公安、司法实践中如何识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
浅析在公安、司法实践中如何识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
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革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弊端,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前进和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经济体制改革牵动了一系列经济体制内的改革,有的是强制性的,有的是与时俱进的。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成功的,是世人瞩目的。但随之而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如就销售模式的改变问题,是一个涉及到数以百万计国有、集体、个私企业的问题。侦查、检察、审判机关在侦查、起诉、审判各种经济犯罪,证明犯罪主体身份时势必要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现笔者就公安、司法实践中如何识别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作一些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销售主体的改变
销售模式其实是一种销售方式,是销售主体通过流通领域,运用销售方式销售商品的一种活动。其流程是:商品——流通领域——消费者;具体操作为:销售主体——商品——销售人员——营销方式——流通领域 〈市场〉——消费者。
计划经济下的销售主体主要是国有、集体企业和一些个体商贩。国有、集体企业占所有销售主体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其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其它居于次要地位。以前我们外出时通常能看到一些企业的名称前面都冠有“国营”两个字,连一些集体的饮食店、供销社也冠有“国营”的名称;在公安、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主体,很间单,没有任何异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 经济体制的改革,到目前为止,确立了按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十几年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了国有经济,同时也使许多国有企业改变了性质,采取了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帮助力度,初步建立和逐步规范了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主体主要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主体演变而来,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以及个体、私营企业等销售主体,销售主体就变得复杂。
在公安、司法实践中 要认定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主体必须先查明企业性质。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加工企业,连法人登记都没有,根本无法查明,在诉讼阶段,就有一些典型案例引起司法界、法学界的争议和争论。
二、销售人员的身份改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身份是明确的,习惯统称“供销员”。所谓“供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购〈供应〉原材料,推销〈销售〉商品的行为。企业的供销员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采购;二是推销。
所有的供销员都是企业的正式干部职工,一些大中型企业把人事、劳动部门分开,干部由人事部门管理,职工由劳动部门管理;一些小型企业把人事、劳动部门合并为统一科室进行管理。公安、司法机关要确认其身份,到所在单位调阅一下档案就可以。那时个体经商人员的成分不叫供销员,有一个固定称呼,叫个体商贩。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身份我们把他们统称为“销售人员”。现实中有称:“业务员”、“推销员”、“销售员”、“供货员”、“委托产品销售代理人”、“代理人”等;工作职责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致相同,负责销售主体的采购、推销工作。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身份是复杂的,有正式干部职工,有合同聘用制销售人员。其中聘用的销售人员有长期、短期的区别。国有、集体企业、公司和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公司管理规范,公安、司法机关要确认销售人员的身份,到企业查一下档案就可以。但是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没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一旦企业被诈骗或被侵害时,无法维权,无法举证。可谓:“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说!”如某市公安机关今年三月份侦破了刘某涉嫌特大职务侵占一案,涉及到证实犯罪嫌疑人的“销售人员”身份时,由于是私营企业,内部档案管理混乱,连起码的聘用合同、销售合同都找不到了,公安机关为了证实其身份,只好到外地客户去调查取证,花费了一些本不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训很深刻。
三、销售人员的待遇及销售方式的改变
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员的待遇主要体现在:供销员拿销售主体的固定工资,领出差补贴,一切福利待遇与正式干部职工同等。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人员的待遇主要体现在:没有固定的工资待遇,销售方式普遍实行“责任制”。国有、集体企业、公司和一些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还比较好,在实行“责任制”的同时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待遇尚能落实,如保险、统筹等销售主体都能解决。一些不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销售人员的待遇就没有保障,尤其是一部分不讲信用的个体、私营企业等销售主体拖欠、克扣现象严重,纠纷频繁。这种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严重。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员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人员待遇和销售方式方面最大的区别是:销售行为与销售业绩是否挂钩的问题,前者不挂钩,后者挂钩。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员的采购、推销行为不落实“责任制”,不与业绩挂钩,干好干坏一个样。
市场经济体制下销售主体对销售方式普遍落实了各种“责任制”,而这些“责任制”名目繁杂,形式多样。如“包干制”、“包底销售制”、“地区产品委托销售制”、“利润分成销售制”、“让利销售制”、“某某销售制”等。
如某市公安侦查机关今年二月份办理了一起挪用资金案件,涉及到犯罪嫌疑人挪用货款的问题。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其销售方式、销售人员身份进行了调查确认:销售方式是“包干制”,即销售主体以低于出厂价格提供给销售人员商品,并送货到客户,承担运费、税收,不拿固定工资,自负盈亏年终到销售主体结账;身份是销售主体正式聘用的销售人员。由于销售主体内部管理混乱,“包干制”有缺陷,销售主体对销售人员的销售活动、资金回笼等无法监控、管理,“包干制”流于形式,给犯罪嫌疑人钻了空子;在报捕阶段,个别司法机关的经办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年代,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人员身份识别不清,认为证明犯罪主体证据不足,不批准逮捕。后来公安机关直接向检察机关移送审查依法起诉,最后审判机关认定被告人有罪判了刑。由于侦查、检察机关对该案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认定有异议,严重地影响了办案的质量和速度,造成了打击不力的现象。
从公安、司法实践中大家体会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安、司法机关要查清供销员的待遇及销售方式很容易,有档案可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安、司法机关要查清销售人员的待遇及销售方式很难,原因在于:
〈1〉销售主体复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区别巨大,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公安、司法机关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标准;公安、司法人员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有的公安、司法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思想僵化,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区别不清,常常因案件的一些细节争执不下,影响了办案的速度和打击的力度;
〈2〉销售方式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形式。在销售活动中销售主体说了算,不能以一句营利和亏损来概括。
如某市公安机关2002年11月在初查一起职务侵占案件中,发现一销售主体从营销策略上去做文章,临时搞部分商品底于出厂价进行亏本销售,具体销售活动由销售人员进行,销售主体没有书面授权,也没有文字记载,只是电话通知,又没有原始记录,时间一长,大家都说不清楚了,年终结账时将亏损部分都算到销售人员上。销售主体以涉嫌职务侵占犯罪将销售人员告到公安机关。虽然该案侦查机关没有立案,但销售人员的名誉受到了侵害,这些都是销售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3〉档案不全,销售主体被侵权后无法举证。国有、集体企业、公司,规范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内部管理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档案完整。但是一些小的企业、公司,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在聘用销售人员、福利待遇、采用销售方式等方面,没有任何档案或原始记载,甚至连本台帐都没有,发生案件、纠纷后,自身无法举证,公安、司法机关调查取证、诉讼活动困难重重。
2002年10月份,某县公安机关派员到沿海一个发达的城市去调查一起职务侵占案件,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找到一个个私公司的老板,意图取一个证据,要求个私老板提供财务账,一问才知道哪有什么财务账,他做生意从来不建账,收支全在自己的口袋里,本来可以通过查一下账目,个把小时就能解决的事情,却无法进行。由于这份证据是定案的关键,某县公安机关前后三次找他,制作了三份笔录,最后还是达不到要求,真是劳命伤财。四、销售环节的变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销售环节是计划性、指令性、层层进货、批发,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环节、手续繁杂。在公安、司法实践中收集证据容易。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环节是根据市场变化而定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销售环节的简单化,一般商品取消了计划、指令性。销售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消费者可直接向销售主体进货,在流通流域减少了许多环节,减轻了生产、销售成本,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
在公安、司法实践中也碰到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个体、私营销售主体,在销售过程中手续简化,凭信用销售,给违法犯罪分子钻了空子。销售主体一旦被诈骗或其它侵权,自已无法举证,公安、司法机关也存在着调查取证难等问题,许多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最后演变成经济纠纷,这种案例不胜枚举。
笔者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已走下历史舞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已初步建成、逐步规范。但是在公安、司法机关的内部,一些执法者平时不注重学习,业务水平不高、观念陈旧,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年代,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复杂的销售模式、销售主体、人员、方式、环节变化识别不清,遇到一些疑难经济犯罪案件感到束手无策,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公安、司法机关的正确执法、司法活动。因此公安、司法人员只有在讲政治、学法律、懂业务的同时,注重学习、掌握、识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销售模式的内涵、外延及其规律性,才能正确履行好职能,严厉打击涉嫌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才能依法整顿、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创造适应经济建设的软环境,才能真正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第二篇: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
转变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职能错位、不到位及缺位的现象。如地方政府直接替代企业进行招商引资活动,既履行着“裁判员”的义务,又承担着“运动员”的角色,不利于招商引资的发展。鉴于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角色错位,各地方政府应尽快转换角色,重新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承担的角色,做到将工作着力点转到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投资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加大扶持政策等宏观调控上来,成为招商引资的掌舵者而非划桨人。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角色转变
一、引言
招商引资是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定位如何,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成败。过去几十年,我国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这种体制要求政府事无巨细、全面包揽,对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直接指挥和管理,政府成了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方政府的一些经济管理职能出现了转变,但在招商引资方面仍保持着原有角色,对招商引资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新角色,转变角色,使招商引资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现有角色
地方政府如今在招商引资中仍充当着执行者的角色,这一角色的形成有着一定的背景及原因。
(一)现有角色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1.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热是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因素极为微弱,很多商品供不应求,居民储蓄率很低,企业竞争力很弱,中介组织尚未起步。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部
分替代了市场职能,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培育了市场要素。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政府理应调整定位,将这部分职能退还市场,但由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在路径上长期依赖于招商引资模式,这种退出变得十分困难。
2.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不合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绩效动机,招商引资活动也不例外。绩效即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业绩和效果,包括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四个方面中,经济绩效是核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经济绩效是最具显性的,更为直观形象,更具短期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一直以经济绩效为主。这种模式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也没有完全改变。另外,现行政府实行五年任期制,官员需要在任期内展现其施政绩效,其短期行为动机强烈。很明显,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活动最为符合地方政府的绩效动机。这也使得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保持固有角色,难以转变。
(二)现有角色带来的弊端
传统的地方政府直接招商引资的角色定位为招商引资带来了诸多弊端。
1.地方政府直接招商引资的弊端
政府直接招商引资曝露出很多弊病:在经济方面,从根本上讲,政府招商引资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一项活动在可以由政府也可以由市场来做的前提下,只有当政府的效率高于市场效率时,政府活动才具有合理性。但当代理论经济学业已证明,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其主要优势在于促进公平而非实现效率,政府充当市场主体,造成招商引资的效率低下。在政治方面:公共权力是寻租和腐败的直接源头。政府干预经济会诱发权力寻租,政府招商引资则进一步增大了权力寻租的机会。[1]
2.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的弊端
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主要表现在插手具体的经济事务,越俎代庖地直接与企业谈项目、拉投资。而没有认识到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起引导作用和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地方对职能部门定指标、压任务,规定限期引进多少资余和项目。不仅对经济部门压任务,而且对司法部门、教育部门也有任务;不仅县以上党政机关压任务,乡乡村村都有任务。政府部门只讲政绩,而不顾招商引资的质量问题,为了争项目,不惜出怪招、使险招,互挖墙脚。短期行为泛滥等等弊病暴漏无疑。[2]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转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只有在招商引资中定清自己的位置,及时转变角色,才能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优势,推动地方政绩的发展,消除上述弊端。而要真正转变角色,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从中央政府的角度分析
地方政府角色的错位很大程度与中央的相关政策有关,为此要想真正完成角色转变,中央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1.改革评估体系,创新考核机制
中央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不合理是出现前述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角色错位的直接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直接的在于改革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从前述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活动在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招商引资活动见效快的特点,抓住中央重经济绩效的考核特点,在任期内大做文章。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改革绩效评估体系,适当降低经济绩效份额,提升其他方面绩效地位,其次要创新绩效考核机制,限制地方政府官员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促使地方政府改变其绩效函数,在经济活动中注意寻求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2.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或者其他各种目的,经常会做出违背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的行为,如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减免税收行为、提供政策性住房行为和发达城市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行为等。这些行为有的是违法行为,如减免税收,除非符合法定情形,地方政府是无权减免企业税收的。有些是违背中央精神的,如发达城市吸引中西部成熟企业的行为,中央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的在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发达城市却利用自身优势吸引中西部的成熟企业。有的违背了原有政策的意图,如政策性住房本来属于民生工程,是提供给中低收入阶层的,却被用来招商引资。对地方政府的这些行为,中央政府应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处理力度,以防止这些行为的发生。[3]
(二)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
目前,地方政府是区域投资环境的营造者,是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者,是招商引资活动的组织者,也是项目投资合作的主导者。这些角色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市场因素微弱、企业竞争力小、中介组织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组织招商活动和主导项目投资合作来弥补市场失灵是合理的,可在我国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政府仍然参与这些活动,就会从整体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了。[4]因此,地方政府应定好自身位置,转变角色。
1.成为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个有限性和有效性辩证统一的政府。招商引资属于经济活动,由政府直接从事有违有限政府的原则,因此政府要退出招商引资第一线,积极发挥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但是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外商提供国民待遇仍然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合理选择自身的任务和角色,成为一个有效的政府。
2.由干预微观经济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优化投资环境
地方政府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从直接抓项目、办企业、举办招商活动转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市场秩序,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上来,使政府从微观的经济活动中退出来,转向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首先是提供法制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保证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其次是提供政策服务,及时发现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科学公正的公共秩序。
再次是提供市场服务,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监管体系,同时积极培育诸如人才、劳务、资金等要素市场,使各类市场依法、高效、健康运转。
最后提供信息服务,及时发布经济社会的有关信息。通过政府有效的服务,为当地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等,那么资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涌入,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促进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5]
总之,市场体制下,地方政府应该在招商引资中应该转变角色,找到自身正确的位置,成为良好投资环境的缔造者,成为市场秩序的监督和维护者,成为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地方产业经营政策的确立者。在市场体制的招商引资中冲当掌舵者而非划桨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招商引资更具活力而不是充满行政化。
参考文献:
[1]马海涛,牛文安.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根源[J].中国发展观察,2010(5).[2][3]程蓓蕾.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策略定位与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4]刘志华,黄新建.浅谈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定位[J].行政与法,2004(8).[5]谭朝晖.浅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策略选择[J].商业经济,2010(23).
第三篇:试论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践中的困惑与出路
试论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践中的困惑与出路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宋萍
编辑:studa1211
论文摘要 一个具体行政违法行为在既符合行政法规中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规定,又符合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时,由行政执法机关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既涉及适用法律的严肃性、准确性,又涉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深入研究和协调解决这一衔接问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的法律监督职能,是法律适用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检察机关 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一、行、刑衔接的渊源及检察机关在其中的角色定位
(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渊源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简称“行、刑衔接工作”),是指在查处涉嫌犯罪的行政违法案件中,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基点,强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互配合,确保依法追究涉嫌犯罪人员的刑事责任的办案协作制度。在执法实践中,当行政违法行为达到一定危害程度并触犯刑法时,行政违法行为就转化为刑事违法行为,从而行政执法就过渡到刑事司法。因此,行、刑衔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二)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中的角色定位
作为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两大司法机关中的一家,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构,通过司法程序监督执法者和其他司法者,促使其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廉政勤政。
在行、刑衔接工作中检察机关承担的任务可谓重中之重。一方面,作为监督者,检察机关要对具有行政管理权、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具有刑事立案、侦查权的司法机关等多个主体在是否应该移送,是否已接受移送,是否已立案以及立案后的诉讼过程等多个环节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检察机关作为职务犯罪等案件的受理机关还直接接受、承办相应行政机关移送的贪污贿赂案、渎职案等。因此,可以说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中扮演着领衔者的角色,是贯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主要实行者。这一点在上述几个规范性文件中也有所体现。
二、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中面临的问题
1.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手段有限。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信息来源渠道闭塞,对行政执法机关是否移送案件无从知晓。行政执法机关提供给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材料往往较少,只提供其认为可以提供的材料,而不是材料的全部,当司法机关发现涉嫌犯罪情况后,很多案件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取证时机,此时的监督显得相当无力,不利于对经济犯罪的有效遏制和打击。
2.被监督机关对衔接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虽然该项工作已经开展长达八九年之久,但有的单位至今未将该项工作列入日常考核的范围,在主观上缺乏将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意识,或者因为担心移送的案件不成案影响了工作绩效,执法过程中往往简单操作,对违法行为未作深层次的分析,偏重于行政处罚,一罚了之。
3.被监督机关对衔接制度执行不力。指导衔接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移送案件需要的材料、信息平台上录入信息的范围、内容、时间均作了规定,并要求定期向公安、检察机关对移送的案件情况报备。但在实行时,被监督者对已经建立的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向检察机关移送的备案材料不及时、不全面,一些行政执法单位虽与检察机关建立了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但真正有价值的线索不多,检察机关无法实时、全面地掌握行政执法机关所有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这些情况均不利于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
4.执法机关取证不规范影响案件质量。由于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在查办案件时关注的重点不同,再加之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对《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不清楚、证据意识不强等因素,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界限不清晰,忽视了犯罪要件证据的收集、固定、审查,错过了取证的时机,所取证据达不到刑事立案的标准,导致案件不能进入诉讼程序。
三、对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中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体制内部的问题,也有规定不科学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法律监督权的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在衔接工作中的被动地位。法律规定了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利。然而监督权作为一项程序性权利,与决定权、裁量权这些实体性权利相比,不具有直接强制性,对被监督者的不规范行为只能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予以事后的书面审查,而被监督者如果不做出任何反应,也不会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法律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如何行使没有明确规定,只强调协调配合,而没有有效的保障手段,检察机关缺少对行政执法案件的质询权和复查权,很难主动发现需要移送的案件,而行政机关移送刑事案件存在较大随意性,实践中行政执法机关遇到可能涉嫌犯罪的案件,有的主动邀请公、检两家提前介入,不邀请的则很难过问其中。
2.有关行、刑衔接的法律规范不完善。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行、刑衔接机制,但是在各类法律、行政法规或司法解释中,确立了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并由检察机关进行监督的原则,这是行、刑相衔接机制合法性的基础。有关的联合发文主要是为了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专项行动的需要而出台的,是在法律依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其中各种规定和意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实施细则来配套。行政机关是否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具有可期待性,使得这些联合发文的效力大打折扣,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社会矛盾化解的需要,因此提高这些文件的效力和权威性非常迫切,这也是搞好行、刑衔接工作的根本前提。
3.地方经济指标、部门利益关系阻碍了检察机关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的地方行政执法机关在处理行政违法行为时考虑的不是违法者的法律责任问题,而是当地招商引资的成绩或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问题,从而对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不主动、不及时、不积极甚至抵触。致使检察机关无法全面掌握行政执法机关的办案情况,也很难保证立案监督的效果。
4.信息渠道不畅,使得监督工作落空。不单是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即使在各行政执法机关之间,也存在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再加之分工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机关在各自分工的领域出现对同一违法行为中超出自己管辖范围的事实需要进一步查清时,往往无法深入下去,进而导致案件证据无法完善,使得本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夭折。
四、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出路
基于上述问题及原因分析,检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行政执法向刑事司法过渡过程中的检察监督显得极为必要。在目前情况下,要切实推进行、刑衔接工作,除了立法层面的努力外,检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大有可为。
1.正确认识行、刑衔接工作中的监督权。应当看到,检察权与行政权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国家权利,检察机关在发挥监督职能时应当既积极又稳妥。
2.争取同级党委及人大的大力支持。针对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工作中的实际地位,要对强大的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确实困难重重。要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长效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的自觉性,党委重视和支持是关键。因此,必须在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一个权威的领导小组来组织推进行、刑衔接工作的开展。成立由党委领导、检察长任组长、各行政执法机关正职和公安机关负责人任成员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提升这项工作的权威性和工作力度。
3.继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检察机关要在已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有关行、刑衔接的各项制度。
(1)信息共享制度。检察院、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三者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的基础上通报情况信息,行政执法机关查处、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情况,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情况,提请逮捕、起诉情况,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情况以及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的情况,应当实行季度通报;各自相关的工作简报、信息应当互相交换,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应相互抄送等(2)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各自行政执法情况,交流执法经验,对行政违法案件与刑事犯罪案件调查、处理和移送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及时解决衔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3)学习交流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通过联合举办业务座谈会、工作经验交流会、法律法规培训班等活动,相互学习业务知识、总结办案经验,提高执法水平。
4.大力开展提前介入和专项检查工作。检察机关对下列案件应提前介入:(1)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案件;(2)违法金额多、涉及面广、影响大的案件;(3)涉及重大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的案件,如重大食品安全案件、重大生产安全案件、重大环境污染案件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www.xiexiebang.com/·(中发【2004】16号)【Z】2004年8月26日.[2]周静.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解析[J].党史文苑,2010,(04).[3]王成,朱伦,孙裔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http://www.xiexiebang.com/,2009,(05).参考文献:
[4]胡德海.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http://www.meiyuanjj.net/1998.[6]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四篇: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贯彻_消费者权益保护法_基本精神的思考文库
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贯彻_消费者权益保护法_基本精神的思考文库.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法律纵横] 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贯彻..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基本精神的思考 李 微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安徽蚌埠233041)[ 摘 要] 消费者保护问题不仅涉及消费者个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 还涉及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
安定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无论在立法中
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充分体现了!特别保护消费者.的基本精神。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不足, 应采
取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等方式, 来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精神;基本原则;立法建议
[ 中图分类号] D923.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880(2009)04-0105-02 我国1994 年1 月1 日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既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法律 武器, 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法律保障。
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精神的内涵
综观我国..消法..的主要内容, 其基本精神的内涵可
概括为!特别保护消费者.。我国..消法..基于特别保护消 费者这一基本精神演绎出了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国家与 社会干预、综合法律保护、消费者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 展这四项法律基本原则。其中, 消费者特别保护、综合法 律保护和国家与社会干预这三项我国..消法..基本原则对..消法..!特别保护消费者.基本精神的体现尤为明显。正 因为法律部门的基本精神具有指导立法、司法活动, 演绎 基本原则的功能, 有关我国..消法..的任何立法和司法实 践都必须坚持以基本精神为指导。因此, 研究我国..消 法..基本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精神在立法及执 法中的体现
(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精神在立法中的 体现
第一, 我国..消法..第1 条明文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 制定本法.。这是其立法宗旨。且第6 条还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鼓 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进行社会监督.。可见, 我国..消法..的立法宗旨, 及其对社 会的要求与期望都反映了!特别保护消费者.这一基本精 神。第二, 针对中国消费者处于的弱势地位, 我国..消法..第二章专门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悉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消费教育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监督权、求偿权、结社权等共计九项权利, 并在第三章规定对经营 者课以遵守法律、保障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信息提 供、出具凭证或单据、品质担保、保证提供可提供的商品 或服务、售后服务、接受消费者监督、不得从事不公平或 不合理交易、尊重消费者人格等共计十项义务。此外, 该 法第49 条还对经营者欺诈行为制定了惩罚性赔偿的规 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 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 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些都明确地体现了!特别保护消费者.这一基本精神。第三, 我国..消法..第34 条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争议(以 下简称消费争议)的五种解决途径, 这一方面使消费争议 能得到更及时有效解决, 避免了损害的继续扩大, 从而实 现!特别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 争议解决方式 的多样化也是!特别保护消费者.的重要体现。
第四, 从法条上看..消法..第7 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 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的规定, 第28 条!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 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各自的职责 范围内, 采取措施,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11 条!消 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 的, 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的规定也均充分体现了..消法..!特别保护消费者.的基本精神。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精神在执法中的 体现
执法机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就 是对法律部门基本精神的贯彻。但由于社会现象变化无 穷, 法律往往存有!漏洞., 故在执法中必须对法律加以解 释方能填补此!漏洞.,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践中, 要 对法律加以解释离不开这部法律的基本原则, 而基本原 则又承载着基本精神。因此, 我国..消法..基本精神在执 法中的体现即为灵活运用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国家与社 会干预、综合法律保护这三项基本原则处理消费争议, 保 # 105 # 2009 年第4 期 总第178 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No.4, 2009 Serial No.178
护消费者权益。
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足及其完善建议
我国..消法..从1994 年实行至今, 已经经历了14 个年 头, 其对消费者保护的不足日渐突出。结合我国..消法..基本精神, 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立法上的不足与完 善
1.消费者概念的问题
我国..消法..第2 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 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但是 关于消费者的范围,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无明确规 定。这就使得!职业打假人.即知假买假者是否可以包括 在消费者范围内从而适用第49 条规则成为理论界和司法 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单位是否可以构成消费者也在理论 上没有效的支点。我国..消法..的基本精神既然体现为!特别保护消费者., 那么可否对消费者的概念作一个更 有利于消费者的理解, 这样的话, 笔者认为, 单位和知假 买假者的法律属性仍应定位为消费者, 可以要求获得..消 法..中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这更能体现我国..消法..的基 本精神。
2.对消费者权利设置的思考
从消费者权利的范围来看, 目前,..消法..虽明文规定
了安全权、知悉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监督权、获得消费教育权、人格尊严受尊重权和结社权这九项消 费者权利, 但较之香港的立法, 尚缺乏享有诚实信用、安 定有序的消费环境的权利。消费者在有些商场因踩西瓜 皮而被摔伤, 在家乐福商场甚至出现了为抢购商品而踩 伤、踩死数人的恶性事件。从消费者权利的司法适用看, 由于立法较为抽象, 而相关司法解释也没能及时出台, 导 致不能有效地规范某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如某些 格式合同, 尤其是手机双向收费合同中的某些!格式条 款.是否侵害消费者的选择权至今仍是消费者关注的问 题之一。笔者建议, 一方面应从立法上拓展消费者的权
利范围, 可结合我国实际, 在..消法..消费者权利一章中增 补消费者享有诚实信用、安定有序的消费环境的权利, 以 促使商家提供安全消费的环境。另一方面, 对..消法..的 司法适用, 可采取及时进行司法解释的方式, 以适应新情 况的需要, 弥补消费者权利立法滞后的不足。对于!格式 条款., 可对其实行备案制度或出台关于否认格式合同中 违法的免责条款(即霸王条款)效力的法规, 以防止!格式 条款.被滥用, 损害消费者权益。此外, 还应随着市场消 费形式和内容的发展, 补充相关立法, 及时扩展消费者的 权利, 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 以 贯彻..消法..!特别保护消费者.的基本精神。3.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的建议
消费者组织是由消费者设立的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 宗旨的社会团体, 其作用在于代表消费者维护消费者利 益。我国现行..消法..对消费者组织的产生和组织规定不 明, 致使其独立性、代表性不足, 易受到国家行政机关的 干预, 不能较好地履行其职责。并由于立法未对消费者 组织赋予诉权, 使其不能主动地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 法经营者进行起诉;且在消费者组织防止因部分商品、服 务价格随意涨价侵害消费者权益方面, 立法也无具体规
定, 已写入..政府价格听证决策办法..的!消费者组织的政 府价格决策听证申请权.也尚无具体配套实施办法。这 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组织作用的发挥。
为了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作用,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法律应在规定消费者协会的性质及职能的同时, 对其各级组织的产生及机构加以规定, 使其更具有独立 性与代表性。
(2)还应为其提供工作经费并赋予相应的诉权, 使其 能依法主动代表消费者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经营者 起诉, 积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3)可赋予消费者协会对商品价格定价的质询权。应 尽快建立消费者协会申请听证的制度, 出台对..政府价格 决策听证办法..的具体配套办法, 填补立法空白。这样使 各级消费者协会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与作用, 将!特 别保护消费者.这一我国..消法..的基本精神落到实处。(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不足 与完善
我国由于..民事诉讼法..中未设立小额诉讼程序, 其..消法..也未设立消费者诉讼基金, 而消费者诉讼权益争 议的金额一般不大, 普通诉讼程序却较为耗时费钱;简易 程序又因适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在消费争议解决中运 用并不十分广泛;并且即使胜诉, 消费者的诉讼花费却可 能大大超过得到的赔偿金额。因此, 目前的消费者诉讼 程序便捷性较差, 这导致消费者往往不愿起诉, 使其权益 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对此, 笔者认为为使消费者 诉讼维权程序更加便捷, 我国..消法..可借鉴香港地区及 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如香港地区的政府和消费者委员 会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诉讼基金, 司法机关设立小额钱债 审裁处;美国在消费者诉讼维权程序中确立的!减少费
用.(如小额法庭)和!增加补偿.(如最低补偿)这两种方 式, 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诉讼开支并获得相对较高的补偿。这些方法都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 益。笔者建议, 可结合国情使..民事诉讼法..中简易程序 的有关规定与..消法..相协调, 设立特别的小额诉讼程序, 适用于有关消费者的权益争议, 以方便消费者诉讼。并 设置专门的消费者诉讼基金, 对某些需要高额商品检测 费的, 有条件地给予经济救济。[ 参考文献] [ 1] 王利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J].上海政 法学院学报, 2005(4).[ 2] 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 2002.[ 3]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 # # 成文法局限性之 克服[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4]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 1999.[ 5] 李昌麒, 许明月.消费者保护法[M].北京: 法律出 版社, 2005.[ 6] 梁彗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 1995.(责任编辑: 陈鸿鹏)# 106 # 李 微: 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贯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本精神的思考
第五篇:在创新教育模式下的“电阻的测量”的教学设计与教案
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下的创新教学
——“电阻的测量”的教学设计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xiexiebang.com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南京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朱琦
电阻的测量这一节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即有联系实际的意义,又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注意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对于中学生来说,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而其往往从疑问和惊讶开始,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把教学与引导学生求异质疑相结合,注意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并能在研究过程中亲身体验到驾驭知识,改造现实的自豪感。因此,这节课运用了建构主义的理念,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由学生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做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根据学生前概念局限,认为电压表、电流表的连接对电路本身结构不产生影响,设计的这节课的主要流程是:
一、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发现问题,产生惊讶,创设问题情境,主动进入学习角色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欲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本节课首先复习初中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由学生画出测电阻的电路图(学生会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两种不同的接法,如图所示),展示学生所画的两种接法的电路图,提问两种接法测电阻有无差异(学生会说:无)对于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由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桌上放有电压表、电流表、毫安表各一只,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阻值约为1Ω和10KΩ左右的电阻(当然这两个电阻的阻值没有事先告诉学生),学生根据所画的两种接法分别测出其中一个电阻,然后再用两种接法分别测出另外一个电阻(并要求学生根据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正确的选择电流表),通过实验学生会惊讶发现测其中一个电阻时电压表发生明显的变化,测另一个电阻时电流表发生明显的变化,使学生心理经历一次前科学意识与物理规律的强烈碰撞,从而产生问题:1:为什么两种电路图测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同,2:为什么两种电路测其中一个电阻时是电压表发生明显的变化,测另一个电阻时是电流表发生明显的变化。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思维,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激发了学生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的角色。
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的情境下,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物理图景
在学生发现问题后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算出这两个电阻大约是多少,发现当阻值为1Ω左右时,电压表发生明显的变化,当阻值为10KΩ时,电流表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电路结构的分析,得出:在第一个电路图中,电压表具有分流的作用,在第二个电路图中,电流表具有分压的作用,当用两种接法测阻值较小的约为1Ω的电阻时,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相对比较明显,这时电压表的示数相对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当用两种接法测电阻比较大的阻值约为10KΩ的电阻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相对比较明显,电流表发生相对比较明显的变化,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互学习的教学情景下,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建立物理图景。
三、利用所建立的物理图景,在“协商”、“会话”的情境下,进行误差分析及减少误差的办法 在“协商”、“会话”的情境下,学生已建立了物理图景,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在实验测量中,是外接法好还是内接法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把问题引向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协商”、“会话”学生自己得出:在外接情况下电流表测的是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由此算出的电阻为R外=U测/I测=UR/(IR+IV)=1/(1/R+1/RV),在内接情况下,电压表测的是电阻与电流表的电压,算出的电阻为R内=(UR+UA)/ IR=R+RV,如果R较小,R《RV R外=1/(1/R+1/RV)=R/(1+R/ RV)≈R,及电压表分流的作用相对来说较小,测电阻的误差较小,这时采用外接法较好,如果R较大 R》RA,R内≈R,及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相对来说较小,测电阻的误差较小,这时采用内接法较好。
四、强化练习设计,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为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需设计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强化练习,这类练习应经过精心挑选,即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又要能适应不同的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的认识,实现意义的建构。因此,设计的强化练习为:要用伏安法测定一电阻,阻值约为10Ω,额定电压约为4.5V,可选用的仪器: 电源 干电池1节 ε1=1.5V 蓄电池1组 ε2=6V 直流稳压电源1个(输出电压10V)电压表 V1(1——10V)内阻(10KΩ)
V2(0——30V)内阻(30KΩ)电流表 A1(0——0.6A)内阻(0.5Ω)
A2(0——3.0A)内阻(0.1Ω)滑动变阻器1个 0——10Ω 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选择规格合适的器件组成正确的电路图
通过探索分析,不仅前概念得到了扩展与升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索精神,及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