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养与健康 论文
浅论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一、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一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体内分解过程中可产生诸多酸性物质,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皮肤粗糙,往往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造成的。
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衰老,改变皮肤粗糙现象。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一旦长期缺乏蛋白质,皮肤将失去弹性,粗糙干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粗糙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动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干燥、粗糙、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产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适当饮水。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肥胖的事物。肥胖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活力。
8、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既可清除身体疲劳,也是使皮肤保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吃瘦肉可长肌肉。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4.1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不了,都会变成中性脂肪贮存与皮下,使人发胖。
4.用热油锅炒菜。过热的油锅中,容易产生一种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来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5.用生水冷却蛋。将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壳随好剥,但病菌却仍有机可乘。如果要让蛋壳好剥,只需在煮蛋的时水中加如少量食盐。
6.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多添佐料调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发性和毒性,多食用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病变,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
营养学家和临床医师认为,有目的的偏食对人体会起到保健作用。你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多提取一些可以补充有缺陷的一面的营养食物。身体瘦弱者,适当多吃瘦肉,鱼,蛋类,乳类,豆制品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同时也应注意脂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矿物质食品的摄入量,以保持营养的平衡。脑力劳动者。每天应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大脑对养分的需求,并适当增加含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禽肉、核桃、芝麻等。贫血患者。多吃动物肝脏和含氨基酸,蛋白质的水果和绿色蔬菜。皮肤干燥和粗糙者。多吃胡萝卜,番茄及茄子等蔬菜水果,避免摄入鱼、虾、蟹、酒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
第二篇:营养与健康论文
营养与健康 10级经营六60王琦
饮食得当助美丽。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偏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
饮食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
饮食要遵循食物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饮食中供给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饮食的结构要合理,既要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饮食构成的比例失调和某些营养素过量而引起机体不必要的负担与代谢上的紊乱。人体需要42种以上的营养物质,包括各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必须微量元素和水。能构成42种以上营养物质的饮食必须由多种多样的食物来源来实现。
每天进食要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摄入量的60%~7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脂肪主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的饱和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
为1:1:1。蛋白质中应有1/3以上的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食物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食物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和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
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一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在体内分解过程中可产生诸多酸性物质,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强烈的刺激性,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皮肤粗糙,往往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造成的。
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粗糙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衰老,改变皮肤粗糙现象。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一旦长期缺乏蛋白质,皮肤将失去弹性,粗糙干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粗糙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动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长期过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干燥、粗糙、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产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适当饮水。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肥胖的事物。肥胖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去活力。
8.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既可清除身体疲劳,也是使皮肤保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适当药浴。凡含有柠檬酸和维生素的中草药或水果、蔬菜,均可做成药浴剂。适当的药浴会使皮肤白皙,光滑,柔软,滋润,细腻。
保证身体健美除坚持锻炼外,还要有均衡的营养。然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
吃瘦肉可长肌肉。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3]。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4.1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不了,都会变成中性脂肪贮存与皮下,使人发胖。
4.用热油锅炒菜。过热的油锅中,容易产生一种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来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5.用生水冷却蛋。将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壳随好剥,但病菌却仍有机可乘。如果要让蛋壳好剥,只需在煮蛋的时水中加如少量食盐。
6.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多添佐料调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发性和毒性,多食用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病变,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
营养学家和临床医师认为,有目的的偏食对人体会起到保健作用。你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多提取一些可以补充有缺陷的一面的营养食物。身体瘦弱者,适当多吃瘦肉,鱼,蛋类,乳类,豆制品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同时也应注意脂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矿物质食品的摄入量,以保持营养的平衡。脑力劳动者。每天应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大脑对养分的需求,并适当增加含磷、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禽肉、核桃、芝麻等。贫血患者。多吃动物肝脏和含氨基酸,蛋白质的水果和绿色蔬菜。皮肤干燥和粗糙者。多吃胡萝卜,番茄及茄子等蔬菜水果,避免摄入鱼、虾、蟹、酒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注意饮食,使皮肤更加细腻。
1.适量饮水。当人体水分减少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的现象,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甚至出现皱纹。为了确保水分的充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应为1200毫升左右。
2.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于防止皮肤衰老,保持皮肤细腻滋润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E对于皮肤抗衰老有着重要作用[3]。因为维生素E能够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从
而抑制衰老。维生素E还有防止脂褐素沉着与皮肤的作用,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卷心菜,葵花子油,菜子油等。维生素A、B也是皮肤光滑细腻不可缺少的物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有鳞屑;若缺乏维生素B时,会出现口唇皮肤开裂,脱屑及色素沉着。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奶油,禽蛋及橙红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肝,肾,心脏,奶等。
3.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皮肤要光泽红润,就需要供给充足的血液。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应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等。
多吃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变的丰满,从而使肌肤充盈,皱纹减少;弹性蛋白可使人的皮肤弹性增强,从而使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多的食物有猪蹄,动物筋键和猪皮等。
有专家说:未来的健康,靠药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而饮食将对健康起绝对性作用。这话很有道理,俗话说“病从口入”,也是说人在吃上如不注意科学,吃错了也会导致疾病。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如何吃出健康则是摆在面前的一宗大事。
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的最大本钱。这些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们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号。但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缠绕国人,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这些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每次去食堂吃饭,间隔中各类的菜,以前我都是跟着感觉走,有时候也挑食,总结一下,发现几个月来我吃的不过就单调的几种菜。一半以上的菜基本没吃过。上了营养课后,我就开始平衡自己的食物了。想均衡下各方面的营养。也开始每天吃个鸡蛋,多吃点素菜和水果,尽量最求多元化。
●要明白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其次我们应明白营养是什么
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
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5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其中包括9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2 种脂肪酸:亚油酸、仅一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种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8 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
生素B6、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的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有7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叫做“常量元素”,有8 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营养素有这三方面的作用,可见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和分解反应、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而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已知,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其中,植物借助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还可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脂类、蛋白质。而动物在食用植物时,实际上是从植物中间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人类则是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获得所需的能量。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如果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经体内代谢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能源物质。
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这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高的饮食“西化”误区,不能再沿着错误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了。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注意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
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科学配餐的原则有三点:
(1)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2)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生。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3)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要做到杂粮与精粮的平衡;干、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荤素搭配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种菜所含的营养素更为全面、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类;素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和果类蔬菜都要有,还要配有豆类、菌类和藻类。总之,食物不要单一,一天内或一星期内达到平衡即可。在膳食酸碱平衡方面,主食和副食平衡十分重要。纵观我国中医文献,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三个字来描述身体健康。“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绿色的食物蔬菜;繁体的“气”字里有米;“神”字的右边是在田地里种庄稼。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所以“精、气、神”三个字告诉我们不能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为珍”之语,可见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
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吃了过多的鸡、鸭、鱼、肉以后,会感到发腻,这就是“轻度酸中毒”的表现。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是碱性食物;而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属于酸性食物。餐饮中应掌握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将严重影响健康。难怪古人诗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膳食的酸碱平衡早已引起关注,大凡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是酸性食物,多食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令人倦怠乏力,重则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营养学家提醒大家要注意吃一些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平衡。因此菜肴的荤素搭配不能忽视。当然在我们进食时,也要注意有良好的就餐习惯 食宜暖,少吃凉的食物
膳食的冷热平衡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食宜暖”,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爲咳,甚则爲泄。体虚胃寒的人,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民间也强调“饥时勿急,空腹忌冷”。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否则易烫伤胃脘、咽喉。据报道,在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就有喜饮热水、热粥的习惯。故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所以,膳食应当注意冷热平衡。综上所诉,让我们以科学的营养为指导,做到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精彩的人身,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第三篇:营养与健康论文
营养与健康
摘要: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人体从食物中汲取营养,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食物的生产条件、过程难免会使食物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影响因素。食物的这些不利因素成为有害因素,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三类,其中对人类健康有威胁的主要是生物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关键字:食品安全 人类健康
食品质量安全,即食品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食品质量安全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中各种危害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对人而言,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食品安全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安全的食品对人至关重要。
一.食物的生物性危害
食物的营养成分不仅为人体所必需,也为其他生物所需要,因此食品经常受到其他生物的污染,有些生物可能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常见的生物污染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1)食品的细菌污染
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细菌污染食物后会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诱发食物中毒和引起细菌性传染病。食物的分解产物往往带有强烈的、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味道,使食物发生腐败变质。食品发生腐败变质后可使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小分子成分有的还对人体有害,如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氨、胺、吲哚,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低分子酸、脂肪的分解产物醛、酮、醇等,同时这些小分子成分还会使食物的口味、气味改变,使食物的食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有些细菌,特别是来源于温血动物粪便的细菌可造成对健康的伤害。食物中的某些细菌可以诱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正常数量的含有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综合症。有些细菌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可引起人类的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曾经是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如鼠疫、霍乱等传染病曾经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常见的引起细菌性传染病的细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2)食品的病毒污染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与细菌不同,病毒在外界可以存活,但不能复制,因此食品中病毒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病毒性传染病,常见的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有甲肝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小儿麻痹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朊病毒引起的疯牛病等。(3)食品的真菌污染
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其营养体(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大多带有由纤细
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食品中真菌的危害是其所产生的毒素对人体的伤害,许多真菌毒素可导致人类中毒,有些毒素还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粮谷类食品最容易受真菌毒素的污染,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产生)、T2镰孢毒素(由镰孢菌产生)、赭曲霉毒素(由赭曲霉产生)、棒曲霉素(由红色青霉菌产生)、麦角毒素(麦角真菌产生)、玉米赤霉烯酮(镰刀菌产生)等。可见不是所有霉菌产生的毒素都是黄曲霉毒素,只有黄曲霉等少数霉菌品种才产黄曲霉毒素,也不是所有黄曲霉都产毒,只有其中的产毒菌株才产毒素,即便是产毒菌株,其产毒也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温湿度和营养条件,因此,不能说粮食霉变就有黄曲霉毒素,更不能说陈化粮含黄曲霉毒素。
二.食品的化学污染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物质与生物危害的最大区别是化学危害一般不会在食品、体内增加,因此,产生对人体危害的作用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产生健康伤害所需要的剂量越小,毒性越大,反之,毒性越小。如果人体摄入的某有害化学物质低于其危害剂量,这种有害物质就不会产生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同一种食品,摄入的量越大,其中的有害成分进入人体的越多。反过来,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食物结构不同,同一种食物的摄入量就有所不同,达到进入人体同一水平的含量时,对食品中毒物含量的要求也就不同
(1)违规使用农药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大部分农作物都要使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农药。虽然我国已对农作物施用何种农药做了明文规定,允许使用的农药大都是高效低毒农药,降解快,对人畜危害性小。但一部分人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获得更好的杀虫效果,他们仍在违反规定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等。我国居民在日常膳食中的各类农药摄入量,往往数十倍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仅农药六六六的摄入量标准,中国就是美国的84倍、日本的15倍。据统计,有38%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部分地区蔬菜农药超标比例高达80%。
(1)过量施用化肥
许多人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科学知识,盲目施用过量的化肥,既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坏,还造成农作物中硝酸盐过多。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易转化成亚硝酸盐,进而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3)滥用植物激素
一些农户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其外观品质,滥用植物激素,如胀大剂、催红剂、增甜剂等,使作物中激素和稀土元素残留量大,食用后可造成儿童早熟,成人内分泌紊乱等。
三.加工制造方面的污染
(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即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倍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酞”;在腌菜中超标准20多倍的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
(2)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
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使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如:熏蒸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质期;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等。
(3)食品制造使用差、劣的原料
食品加工用原料质量差、劣,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已霉变(含黄曲霉毒素)的大米加工米制品:使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早餐摊点使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更有甚者是生产假冒伪劣的食品造成众多消费者身亡,如:2003年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4年5月广州毒酒致人伤亡事件等.综上所述,食物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因素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生产生活中对诸如此类不利因素的预防至关重要。
第四篇:营养与健康论文(精选)
营养与健康论文
文章题目:营养与防治高血压
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
院系:农商管理系
姓名:楼花英
学号:201312654
班级:高专会计131(单)
日期:2014.12.5 【摘要】: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常有诸多并发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的不断改变,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逾亿人,而且每年约有350万新患者加入这个行列,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合并症乃是当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疾病。由于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与发展趋势形成巨大反差,因此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大量的医学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饮食有密切关系,也与遗传、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发达国家针对这些因素,开展大规模的防治活动,已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借鉴。高血压患病率高、增长趋势明显、危害性增高,然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让广大人群、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对高血压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并结合自身病情和需要,从经济、家庭、健康的角度出发,唯有科学预防、合理调节营养膳食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关键词】:高血压,营养,膳食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约占所有高血压的95%,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
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膳食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引发因素以及营养膳食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人们能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实施合理的膳食,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有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高血压,如遗传、饮食、环境、体重等。遗传因素占40%,其他因素占60%。
(一)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二)饮食 饮食习惯、营养素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摄盐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越高,即呈正相关。钾、钙、镁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另外,饮食中饱合脂肪酸过多、长期喝大量咖啡、均可促使血压升高。
(三)超重或肥胖
1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关资料显示,超重或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体重指数,即体重(kg)/身高(m ²(20~24为正常范围)。腰围用来反映向心性肥胖程度。事实证明,肥胖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往往合并存在。血压与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肥胖的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四)过量饮酒
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但过量饮酒则危害健康,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线性相关,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过度饮酒还会导致中风的危险。饮酒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可能是长期饮酒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及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增强,致使钾-钠泵活动异常和离子转运功能障碍,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从而使血管的收缩反应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五)吸烟
吸烟的烟雾中尼古丁可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吸烟时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l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21%
(六)心理及工作压力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注释:[1]恶性高血压即病情进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mmHg,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祖国医学记载: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内脏相关联,可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百病丛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状态,易患高血压病。受到冷淡、挑剔、批评及忧虑悲伤和噪音等不良刺激也会引起高血压病。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较早,可能因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不同及与其生活紧张度、精神心因素。
二.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表现
(一)诊断
主要根据测量安静休息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值,是否血压升高,不能仅凭1次或2次血压值来确定,需要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血压变化和总体水平。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下表为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分类: 类别收缩压(mmHg)舒(mmHg)正常血压<120 <80 正常高值120-139 80-89 高血5 压1级(轻度)140-159 90-99 2级(中级)160-179 100-109 3级(重级)≥180≥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表中当
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二)临床表现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两种。缓进型高血压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约1∕5患者无症状,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等,呈轻度持续性,其
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三.高血压患者的营养膳食
生命在于营养。自有生物以来,生命的存在与延续和膳食营养不可分开。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个真理,指出“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可见其重要价值。是故有“民以食为天”之说。现代科学则进一步认识到营养物质的多寡是多种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如营养不足或缺乏可引起贫血、佝偻病、痴呆。所以发觉有高血压后,应及时服降压药,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或稍低点,同时应配合饮食治疗。已知发病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等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饮食营养,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部分,也是简单易推广的好办法,下面谈饮食方面的保健:
(一)限制钠盐
科学家们已证实钠离子(食盐的成分NaCl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控制食盐的摄入能防治高血压病,一般主张每日用盐控制在5克以下,最好是3克,即食物中有轻度咸味(俗称口味轻)即可。如果有耳鸣、眩晕、浮肿的高血压病人,食盐应严格控制,每日限制在2克以下,或不用食盐,用10cc酱油代替(1汤匙为15c)。限制含钠多的食品,如腌熏食品(包括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和味精含钠高的调料,及加碱或发酵粉、小苏打制成的面食、糕点等
(二)选用优质的蛋白质食物
可适当吃些鱼(烹调方法:有清蒸鱼、红烧鱼、鱼汤、糖醋鱼、溜鱼)。鱼类蛋白质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可预防中风。同时鱼类的脂肪,含高级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大豆是植物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虽无降压作用,但也有防止中风和降血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人主张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为好。
(三)多选用含钾、镁、碘和锌高的食物
因为这类微量元素,有降压和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另外要注意,每日要饮适量温开水(最好清晨喝一杯白开水),有 调 节 血液 黏度 的 作用,可以净化血液,又能通大便。同 时应注意“平衡 膳食”,即成碱的食物都应有(荤素搭配)。其次主食中最好粗细粮相结合。总之,高血压病人的 饮食,应是低盐,有适 量 蛋 白质,有丰富 维 生素,低胆固 醇及适量微量元素等。
四.当前保健饮食中的误区
(一)鸡蛋内有大量胆固醇,中老年人不宜食用。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是胆固醇是生物膜(细胞、神经鞘膜等)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合成肾上腺素、性激素的主要原料,还参与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鸡蛋内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它也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卵磷脂等。建议: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低密度脂蛋白高、糖尿病、心血管病者每两天吃一个鸡蛋。
(二)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水果含有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矿物质,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又含有防止细胞衰老的维生素以及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可溶性纤维——果胶等。对人健康十分有益。美国有句谚语叫:“一天一个苹果,不用看医生”。人工合成的维生素不能替代水果。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水果应作为每日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常人来说,不要用维生素制剂代替水果、蔬菜。
(三)植物油不会造成动脉硬化,多吃点没关系。其实,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高于猪肉一倍多,是圆白菜的40倍。若每天多摄入5克油而不被消耗掉,10年后将增加20斤体重,平均每年多长2水化合物(粮食)应是人类最基本的食物,是每天食物结构的主要的成分。必须格外注意植物油的摄入量。
五.保健对策
近年来血压测量发展较快,其中24小时血压监测可动态了解血压,窥测到诊室血压测量所不能发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有无靶器官损伤、夜间血压是否为杓形等,有助于具体分析病情,而不是靠简单的一两次血压测量而下结论。此外,家庭自测血压已提到议事日程。家庭自测血压对于有条件的城市居民可以做到,但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实行有困难者可以在社区接受检测。目的是时常了解自己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为医生根据血压调整药物提供依据,还可避免血压高而不自知,发生意外。
六.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1、碳水化合物食品: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2、蛋白质食品---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3、脂肪类食品适宜的食品---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4、维生素、矿物质食品适宜的食品---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5、其他食物适宜的食品---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酱菜类、咖啡等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抓住控制血压这一个环节,对其他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甚至糖尿病都有很好的防控作用。对高血压不遵医饮食行为理念的提出,危险因素的分级,给有高血压不遵医饮食人群提前敲响了警钟,并且提出了治疗的策略,其目的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问题,人类社会的繁衍,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可想,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对下一代的影响,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咖啡、茶等兴奋作用的饮品,低盐、低脂、高纤维,最好参照糖尿病的食品,那是最健康的。因此,正确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是一日三餐,如何科学的搭配好这一日三餐,实际上就是吃饭的问题,这些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但就是很难办到。说到底,健康就把握在自己手中。如何合理的进行每日膳食的科学搭配。因此提高对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营养与健康论文
营养与健康论文
一、个人信息
xxxx
二、摘要
“血气”是中医用来表示人体能量的名词。根据经验,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而人体的能量是透过血液来储存和运送的。所以本文就从传统中医的“血气”出发,探究作息与饮食对“血气”的影响,从而寻找养生与保健的新思路。
三、正文
“血气”及血液与气息,是中医用来说明人体能量的名词。但是人体内并没有任何物质称之为“血气”。根据中医的解释,血气包含人体的许多物质,其中血液是人体能量最重要的代表。在传统理论中,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而人体的能量是透过血液来储存和运送的,所以“血气”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人体的状态并不只是机械地按照是否生病来判断。还有一种状态叫做“未病”,也就是生活中常说的“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而中医认为人体以阴阳为代表的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充盈和功能协调是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阴平阳秘”,即完全健康。一旦阴阳之间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可以概括为阴虚、阳虚、气虚、痰湿等诸证,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亚健康状态。
所以我们就应该在平日注重保健和养生,使血气达到充盈的平衡状态。
子午流注自然清理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是自然的一部。所以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是天人和谐的一体。传统中华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
中医哲学主张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因此将十二地支作为每日节律的指称。日节律是指人体一昼夜中阴阳消长、盛衰的情况,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十二条经脉,环环相扣,十分有序,称为子午流注。依于子午流注,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丑时:(01∶00~03∶00)
气血运行到肝。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排毒时间: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
2、寅时:(03∶00~05∶00)
气血运行到肺。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休眠时间: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3、卯时(05∶00~07∶00)
气血运行到大肠。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是起床的时候了,最好先空腹喝上一杯凉开水,以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排除体内垃圾。
4、辰时(07∶00~09∶00)
气血运行到胃。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早餐时间∶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有一天的活力。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没有良好的早餐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
5、巳时(09∶00~11∶00)
气血运行到脾。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
6、午时(11∶00~13∶00)
气血运行到心。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对练功者而言,正是练“子午”功的大好时机,而对我们无力主宰自己气血的人,只有睡眠最接近所谓的“心肾相交”了,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
7、未时(13∶00~15∶00)
气血运行到小肠。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说文》说“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8、申时(15∶00~17∶00)
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气虚、气实都容易引起头痛或两目外鼓等症,健康的人这时则是学习和读书的好时光,所以古人主张“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时由于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又,太阳主管气化,这时应该多喝水和吃些水果,对养生很好。
9、酉时(17∶00~19∶00)
气血运行到肾。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酉”是成就的意思, 在月份应八月。如果说早晨5~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晚上17~19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自然天地与人体这个小天地,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都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10、戌时(19∶00~21∶00)
气血运行到心包。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中医认为这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了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11、亥时(21∶00~23∶00)
气血运行到三焦。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三焦在中医里是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整个身体(三焦)都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
12、子时(23∶00~01∶00),又称“人时”。
气血运行到胆,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夜眠时间:经过整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哦!这时的睡眠属于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23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因此,保证夜里23点前睡觉就是通过睡眠保养这点生机。
从上文可以看出人体12个静脉与12时辰的联系。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现代医学提出维持人体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以夜晚11点到凌晨2点为分泌最旺盛的时段,它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新陈代谢减缓,血压下降、心跳速率减慢,五脏六腑得以休息及修复,加强免疫功能。
我们只有养成合理作息,顺应自然规律,使身体自然地清理并排除毒素,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合理膳食
现在医学发达了,很多在古代被视为绝症的病,现在都可以由抗生素轻易解决。但是我们并不能等到疾病已经严重到需要治疗才去吃药解决,需要防患于未然。所谓“病从口入”,我们身上很多的疾病都和自己不合理的饮食有关。暴饮暴食,或者恶性节食,亦或是吃太过精细太过油腻,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多多少少的危害。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富足,商品多样,食物更是丰富多彩。但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碳酸饮料的流行导致了“肥胖症”的普及。同时“以瘦为美”的观念,促使许多原本就不胖的女生追求骨感美而节食,甚至是绝食。
而我认为减肥瘦身应从均衡营养做起。要达到营养均衡,平常饮食各方面需多加注意,天天各类食物进餐要多样化、均衡、数量适宜,并不是一味的多吃或是少吃,而是要做到在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脂肪、淀粉之后少吃一些,保持八分饱。健康的减肥是应当限制膳食的总能量,而不仅是限制脂肪的摄入。
同时健康从细节开始,把健康依靠于药物的作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影响一个人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基因外,另有后天的生活体式格局、举动和健康观念等。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气及一些长寿者的经验,主要是运动、饮食及均衡而宽大旷达的心理素质来保持健康。
在我们的食物中(除酒精外)能够产生能量的营养素有三种,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大生热营养素,有时也称之为三大宏量元素或能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这三大营养素供给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30%。膳食纤维的量虽然还没有合适的比例,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膳食纤维不应少于25克,最好是30克,最好吃粗粮50克~100克。
从产能看,每克脂肪产能约9千卡,是蛋白质(4千卡/克)或碳水化合物(4千卡/克)的2倍多。因此富含脂肪的食物称之为高能量食物,如动植物油脂、肉类(畜禽肉)、坚果类食物如大豆、花生、核桃、松子、葵花籽、杏仁等;碳水化合物来源于谷类和薯类或经过加工获得的糊精、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等;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植物蛋白,动物性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植物蛋白主要是大豆蛋白质。
如果摄取的能量长期超过人体需要量,就会造成体脂的堆积,使人肥胖,由于肥胖带来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反之,如果长期摄入能量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诱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结核、癌症等。
按照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为保持健康体重,能量在一日三餐中合理分配原则是: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40%。可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进餐时间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进行为宜。同时饮食布局要合理多样。现在的健康观念认为,在制作膳食的历程中应做到荤素、粗细配搭。多食用含维他命多的蔬菜、瓜果。多食用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钙、铁等元素的食物。适当吃些鱼、牛羊肉、牛奶、豆成品,此乃蛋白质的来源。少吃盐腌、油炸及熏制的食物。健康的人体需要多种营养食品营养与健康素,纯一种食物难于全数餍足,只有多样化,才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他命、纤维素,以维持人体酶的系统性,增加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个细节了解身体状况
1、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血气充足,头发枯燥发黄开叉是血气不足的表现
2、看眼睛
看眼睛要看眼白的颜色,熟话说人老珠黄,其实就是指眼白的颜色变的浑浊、发黄、有血丝就是血气不足的表现,相反眼睛大而有神是血气充足的表现
3、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有弹性没有斑点代表血气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青发红,暗黄都代表血气不足
4、看睡眠
入睡较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血气足说明,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表示血气不足的及时补血养气
5、看指甲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除了小指其余的指甲都应该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该是占据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应该是不超过全指甲的1/5,如果指甲上没有半月形或者是只有大拇指上有就表示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血气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指甲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大过多则易患上甲亢、高血压。
四、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血气”、“亚健康”
2、《子午流注图解》http://
3、《均衡饮食》http://wenku.baidu.com/view/d23fffc22cc58bd63186bd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