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上、中、下篇)汇总

时间:2019-05-14 07: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上、中、下篇)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上、中、下篇)汇总》。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上、中、下篇)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法《黄埔条约》

B.中英《虎门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英《南京条约 3.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第一次鸦片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认识

A.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B.中国近代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过程 C.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D.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 5.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6.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7.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8.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9.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10.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的抗击洋枪队斗争 C.台湾高山族人民的抗美斗争

D.义和团的抗击八国联军斗争 11.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2.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军事技术的落后

C.西方列强的强大

D.经济力量的薄弱 1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4.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15.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6.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 C.以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为中心

D.以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为中心 17.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19世纪60年代后,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以救亡图存 19.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B.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

D.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 20.在甲午战争后,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21.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洋务派的论战 2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 A.戊戌维新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革命 23.孙中山在1894年领导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光复会 24.1903年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良药的是 A.邹容

B.章炳麟

C.陈天华

D.严复 25.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中国同盟会

B.中华革命党

C.兴中会

D.光复会 26.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7.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惠州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镇南关起义 2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29.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维新运动

C.太平天国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0.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失败

C.护法运动的失败

D.保路风潮的失败

二、多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E.古代的中国逐步变成近代化的中国

2.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E.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3.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产生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E.豪绅阶级 4.1840年后,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反对帝国主义 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富裕

D.反对封建主义 E.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包括

A.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

B.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C.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D.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E.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6.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近代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扶植、收买代理人

D.建立全面控制中国的殖民机构 E.推行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7.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的侵略而以身殉国爱国将领包括 A.关天培

B.陈化成C.海龄

D.邓世昌

E.林永升 8.太平天国起义在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主要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校颁庐抗议》

D.《明定国是》

E.《海国图志》

9.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包括

A.兴办近代工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E.倡导君主立宪

10.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守旧派激烈论战主要问题是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实行民主共和 C.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

D.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 E.要不要社会革命

11.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戊戌维新运动是 A.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D.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E.一场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政治运动

12.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过程中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兴中会

D.岳王会

E.同盟会 13.20世纪初,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纷纷涌现,其中包括

A.《革命军》

B.《警世钟》、C.《变法通议》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E.《猛回头》

14.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和实行民主共和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 E.要不要文学革命

15.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保路风潮

E.北伐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

A.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 C.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民族资本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民主和自由

B.平等和博爱

C.民主和科学

D.理性和科学 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B.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

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卅运动

D.五四运动

5.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

A.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6.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是

A.毛泽东

B.蔡和森

C.陈独秀

D.李大钊 7.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

A.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B.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D.中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8.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B.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C.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A.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D.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1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百色起义

D.南昌起义 12.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总方针是

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3.毛泽东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B.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兵民是胜利之本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4.1931年11月在江西省瑞金县成立的红色政权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华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D.工农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5.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6.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 A.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B.政治问题和路线问题 C.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

D.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 17.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

A.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

B.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德的形成 D.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18.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是在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C.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D.华北事变爆发后 19.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20.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大捷的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忻口会战

D.武汉会战 2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23.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A.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B.和平、民主、团结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独立、自由、和平

24.1946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重要文件是 A.《兴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25.1947年,台湾省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举行了

A.一二一运动

B.二二八起义

C.五二O运动

D.黑旗军起义 26.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主力实施的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 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相持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2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28.1948年1月在香港宣告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B.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民主建国会

29.1948年1月,公开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0.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会议是 A.民盟一届一中全会

B.民盟一届二中全会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D.民盟一届四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E.资本主义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的阻碍包括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人民大众的反对 D.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E.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3.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建国方案是 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B.农民阶级的方案

C.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D.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E.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

4.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的历史特点是 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倡导了民主和科学的主题 E.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5.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三种主要类型是

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 E.中国产业工人中的骨干分子

6.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过程中创办的刊物有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济南劳动月刊》

E.《赤心评论》

7.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 A.政治问题

B.作风问题

C.思想问题

D.军事问题

E.组织问题 8.毛泽东在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时,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农村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将经过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退却阶段

C.战略相持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E.战略反攻阶段

10.针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 A.发展进步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C.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D.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E.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消灭顽固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E.反对中间势力

1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A.和平

B.民主

C.团结

D.独立

E.自由 13.1947年6月底,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 C.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皖

D.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E.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14.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济南战役

D.淮海战役

E.渡江战役 15.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主要的法宝是

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开始了

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

B.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B.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C.共产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D.民主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4.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A.无偿没收的政策

B.有偿征用的政策

C.和平赎买的政策

D.利用限制的政策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8.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9.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是

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10.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1.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12.新中国建立后发生的一次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左”倾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文化大革命”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 13.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

A.“四人帮”“组阁”图谋的破产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天安门事件的发生

D.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4.1966年5月至 1976年10月的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

A.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B.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 C.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

A.1949年10月

B.1956年10月

C.1971年10月

D.1978年10月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是 A.中共十届一中全会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7.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是 A.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18.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中共十五大提出了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中共十六大提出了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历史,经历了的发展阶段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

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C.“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 A.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E.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3.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经济成份包括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的两面性是 A.革命性

B.妥协性

C.落后性

D.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E.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6.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 A.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改造

B.对个体农业的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对待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方针是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

D.推陈出新

E.兼容并蓄 8.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建设“两条腿”走路方针包括 A.工业和农业并举

B.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C.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

D.大中小企业并举 E.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

9.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包括 A.“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观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E.“三步走”发展战略

10.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不断提高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下篇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下篇)

下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2、“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3、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的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要在一个的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什么叫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在中国有哪些表现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其表现形式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5、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先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综合题

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

3、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

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4、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感召着举国上下亿万民众,各阶级各党派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显示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走到最后的胜利。

团结合作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中国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共同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土,回民支队让日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成立了救国联合会捐钱捐物,台湾同胞更是以65万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台湾的光复。团结合作让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史诗,就拿抗日战争来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同日军展开白刃战,取得平型关大捷;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摧毁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十两个师团„„这种精神指引我们走向更多的辉煌。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要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

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的必然性:中国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练习题答案

下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2、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4、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5、作为 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林业

6.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A .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 .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 “ 第二次结合 ” 的任务 D .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7.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A .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 1957 年 4 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提出的整风运动的对象是()A.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B.教条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 C.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D.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9.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在中共八大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的“新经济政策 ”是指()A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 B . “ 两参一改三结合 ” C .“ 三个主体 ” 和 “ 三个补充” D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11.1976 年]0月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仍然坚持()

A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B .“两个凡是 ” 的错误方针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D.“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 ” 12.被称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思想准备的重要文献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D .《南方谈话》 13.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4.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A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是在()A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1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是()A .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的论断 B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7.把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在()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二、多项选择、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哪几种经济成分()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下列关于 1952 年土地改革后确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 B.它彻底消灭了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E.它标志着中国半封建社会的结束、1952年,毛泽东指出“不应再把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间阶级。”其依据是()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三反”、“五反”运动即将结束 C.全国范围土改基本完成 D.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被打倒 E.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

A.国民政府财产 B.官僚资本 C.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提前完成 B.我国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E.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 .1956 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D .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E.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矛盾7 .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陈云曾提出过 “ 三个主体 ” 和 “ 三个补充 ” 的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B.公有制是主体,一定数量的私有制经济为补充

C.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D.宏观调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竞争为补充 E.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

A .民主的方法 B .说服教育的方法

C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 D .群众性的大批判的方法

E . “ 团结 —— 批评 —— 团结 ” 的方法 9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C.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E.高度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10.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确定的对外工作的目标是()

A.和平与发展 B.坚持独立自主 C.维护世界和平D.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E.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毛泽东提出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有()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E.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2.中共十二大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的有关论述有()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B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E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1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 “ 三步走 ” 的战略包括的三个阶段是()A .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 .到 201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E .到 201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4.1990年3月,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 两个飞跃 ” 的思想,它们是()

A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C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D .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E .发展集约化和集体化经济 1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E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6.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九五 ”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现的两个根本转变是()

A .从单纯公有制向以公有化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B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 .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 D .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E .从主要靠引进技术向主要靠自主创新转变 17.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A .农村村民委员会 B .乡镇居民委员会 C .城市居民委员会 D .知识分子代表大会 E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三、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08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14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8,226 4、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276-278

四、简答题、简述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的分析。209 2、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进行了那些社会主义革命? 210 3、简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212-213

4、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256-258

5、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意义。287,293

6、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61

五、论述题、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15-218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03-204

3、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30-235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295-302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断言:“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 1979年9月,叶剑英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4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请回答:(1)材料二的论断对材料一的论述有何修改?导致修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联系1958年~1976年的重要史实,说明这种修改造成的严重后果。

(2)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论述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其不同点说明了什么?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A.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

C.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民族资本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C)

A.民主和自由

B.平等和博爱

C.民主和科学

D.理性和科学 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D)A.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B.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D)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卅运动

D.五四运动 5.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D)

A.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6.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是(D)A.毛泽东

B.蔡和森

C.陈独秀

D.李大钊

7.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C)A.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B.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D.中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8.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D)A.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B.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C.土地革命的总路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

A.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D.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1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D)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百色起义

D.南昌起义

12.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总方针是(C)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3.毛泽东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B)A.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B.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兵民是胜利之本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4.1931年11月在江西省瑞金县成立的红色政权是(A)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华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D.工农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5.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A)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6.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A)A.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B.政治问题和路线问题 C.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

D.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

17.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B)A.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

B.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德的形成D.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18.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是在(B)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C.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D.华北事变爆发后

19.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20.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大捷的是(B)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忻口会战

D.武汉会战

2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A)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B)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23.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B)A.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B.和平、民主、团结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独立、自由、和平

24.1946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重要文件是(D)

A.《兴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25.1947年,台湾省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举行了(B)A.一二一运动

B.二二八起义

C.五二O运动

D.黑旗军起义

26.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主力实施的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C)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相持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2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B)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28.1948年1月在香港宣告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B)A.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B.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民主建国会

29.1948年1月,公开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民主党派是(A)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0.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会议是(C)A.民盟一届一中全会

B.民盟一届二中全会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D.民盟一届四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ABC)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E.资本主义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的阻碍包括(ABDE)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人民大众的反对

D.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E.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3.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建国方案是(ACD)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B.农民阶级的方案

C.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D.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E.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

4.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的历史特点是(ABCE)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倡导了民主和科学的主题

E.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5.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三种主要类型是(ABC)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 E.中国产业工人中的骨干分子

6.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过程中创办的刊物有(ABCD)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济南劳动月刊》

E.《赤心评论》 7.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DE)A.政治问题

B.作风问题

C.思想问题 D.军事问题

E.组织问题

8.毛泽东在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时,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BCD)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农村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将经过(ACE)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退却阶段

C.战略相持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E.战略反攻阶段

10.针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BCD)

A.发展进步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C.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D.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E.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策略总方针是(ABD)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消灭顽固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E.反对中间势力

1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BC)A.和平

B.民主

C.团结

D.独立

E.自由

13.1947年6月底,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ACE)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

C.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皖

D.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E.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14.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ABD)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济南战役 D.淮海战役

E.渡江战役

15.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主要的法宝是(BCD)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三、简答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第一,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提出反帝反军阀的政治口号。第二,群众运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第三,军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简述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第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第三,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简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第一,中日之战是决死的战争。

第二,敌强我弱,决定战争是持久战。

第三,敌小国,战争的退步性,国际上的失道寡助;中国是大国,战争的进步性,国际上的多助,胜利是中国的。

第四,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5、简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第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的主战场,粉碎了日军的北进计划,迟滞了南进计划,减轻了英美的压力。

第二,为盟军提供了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上配合了盟军的作战。

第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6、简述“两个务必”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务必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二,现实意义。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启迪意义。

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第三,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四、论述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特点:第一,好的思想基础。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第二,好的阶级基础。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历史意义:“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试述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强大,主观上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历史意义:中共领导了人民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从失败中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中国革命转入土地革命斗争阶段准备了条件。

3、试述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及其主要原因。

第一次是“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第一,理论准备不足。经验缺乏,对中国的历史、革命、社会特点,革命的特点规律不了解。第二,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

4、试述长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第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第四,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团结一致,第五,依靠人民,艰苦奋斗。

现实意义。(略)

5、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6、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7、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革命走上胜利的道路,就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人民指出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第二,共产党人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为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得到人民的拥护。第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实践中确认的客观真理。

8、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胜利的原因:第一,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基本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的建设。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下篇练习题

下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5、作为 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林业

6.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c)

A .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 .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 “ 第二次结合 ” 的任务 D .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

7.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

A .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 1957 年 4 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中提出的整风运动的对象是()

A.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B.教条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

C.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D.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9.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0在中共八大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的 “ 新经济政策 ” 是指()

A .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 B . “ 两参一改三结合 ”

C . “ 三个主体 ” 和 “ 三个补充 ” D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11. 1976 年 ]0 月粉碎 “ 四人帮 ” 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仍然坚持()

A . “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 B . “ 两个凡是 ” 的错误方针

C .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方针 D . “ 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 ”

12.被称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思想准备的重要文献是(a)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D .《南方谈话》

13.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1979 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4.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

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A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明确提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的论断是在()

A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16.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是()

A .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的论断 B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7.把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在()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二、多项选择、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哪几种经济成分()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下列关于 1952 年土地改革后确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 B.它彻底消灭了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E.它标志着中国半封建社会的结束、1952 年,毛泽东指出“不应再把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间阶级。”其依据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三反”、“五反”运动即将结束

C.全国范围土改基本完成 D.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被打倒

E.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来源有()

A.国民政府财产 B.官僚资本 C.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提前完成 B.我国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E.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 1956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D .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E.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矛盾7 .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陈云曾提出过 “ 三个主体 ” 和 “ 三个补充 ” 的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公有制是主体,一定数量的私有制经济为补充

C.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D.宏观调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竞争为补充

E.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A .民主的方法 B .说服教育的方法 C . “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 的方法 D .群众性的大批判的方法 E . “ 团结 —— 批评 —— 团结 ” 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C.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E.高度发达社会主义阶段

10.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确定的对外工作的目标是()

A.和平与发展 B.坚持独立自主 C.维护世界和平D.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E.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毛泽东提出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有()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E.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2.中共十二大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的有关论述有()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B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E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1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 “ 三步走 ” 的战略包括的三个阶段是()

A .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 .到 201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E .到 201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4.1990年3月,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 两个飞跃 ” 的思想,它们是()

A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C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D .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E .发展集约化和集体化经济

1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E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6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九五 ” 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现的两个根本转变是()

A .从单纯公有制向以公有化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B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 .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

D .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E .从主要靠引进技术向主要靠自主创新转变

17.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A .农村村民委员会 B .乡镇居民委员会 C .城市居民委员会

D .知识分子代表大会 E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三、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

四、简答题、简述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的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进行了那些社会主义革命?、简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

4、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5、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6、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五、论述题、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断言:“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 1979年9月,叶剑英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经济和文化还不发达,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二的论断对材料一的论述有何修改?导致修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联系1958年~1976年的重要史实,说明这种修改造成的严重后果。

(2)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论述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其不同点说明了什么?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上、中、下篇)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上、中、下篇)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课程,其中涉及到“运动”有那几处,跨越两个世纪近百年的一个王朝有个民国,涉及到地主改良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全)

    2016.09.26 1、“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2、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 3、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4、工业革命 The I......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和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一、对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 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们又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综述 1 怎样认识近代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第一,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论断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选集》最后一篇文章中这句分量很重的话,令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那么,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