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云南迪庆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使用武器的要求
diqing.offcn.com
2019云南迪庆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使用武器的要求
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1.公安民警应当按照下列程序使用武器:(1)判明现场情况;(2)表明警察身份,出枪示警;情况紧急时,可以在出枪的同时表明身份;(3)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4)命令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或者鸣枪警告;(5)犯罪行为人在公安民警口头警告或者鸣枪警告后继续实施暴力行为的,可以对其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6)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犯罪,服从公安民警命令,或者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应当立即停止射击,并持枪戒备;(7)在未确定危险消除前,应当继续保持持枪戒备;(8)确认危险消除后,应当关闭枪支保险,收回枪支。
2.公安民警在使用武器时,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鸣枪警告:(1)处于繁华地段、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其他容易误伤他人的场所;(2)明知或者应当明知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iqing.offcn.com
(3)鸣枪警告后可能导致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等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民警不得使用武器:
(1)处理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疏导道路交通和查处交通违法等非刑事执法活动时;(2)正在实施盗窃、诈骗等非暴力犯罪或者实施暴力犯罪情节轻微,以及实施上述犯罪后拒捕、逃跑的;(3)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4)犯罪行为人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可能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具有(1)(2)情形之一,违法犯罪行为人实施危及公安民警或者其他在场人员生命安全行为或者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公安民警可以使用武器。
符合使用武器条件,但是现场没有武器或者使用武器可能造成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公安民警可以使用其他必要强制手段制服犯罪行为人。
更多云南迪庆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迪庆中公教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二篇: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6)
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6)
执法常识1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二)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
(三)管理实有人口: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四)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五)维护治安秩序:严格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商贸市场、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指导、监督辖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治安保卫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
执法常识2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方式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一)走访调查
1.走进社区、村庄,进入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家中,详细登记、了解实有人口、出租房屋等情况;2.物建治安信息员,掌握重点人员的现实表现与动态;3.对发案的单位、居民进行回访,了解最新线索,征求意见和建议。(二)宣传发动
1.依靠社区、居(村)委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抓好治保会、保安队、治安联防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2.通过警务宣传栏、社区报刊等多种渠道,宣传法律法规、治安动态、防范常识等内容,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巡逻守护
1.组织辖区群众开展护村、护厂、护校、护楼、护院活动;2.维护重点时段和部位的社会治安秩序,控制和减少发案。(四)实地检查
1.对辖区内的行业、场所和单位进行治安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2.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治治安和安全隐患,防止发生违法犯罪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五)警情通报
1.及时向群众通报辖区治安情况和可能危及辖区安全的周边警情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2.向辖区群众通报重大案件、重要情况,提前预警。执法常识3 警务室建设的标准 警务室建设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统一标识,统一配置;(二)门口悬挂带有人民警察警徽标志的“XX派出所XX警务室”标牌;
(三)室外醒目位置悬挂公示牌,公布民警照片、姓名、联系方式和在警务室定期办公的时间;(四)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和办公用品、警用装备;(五)安装防盗门窗。
执法常识4 派出所口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公安派出所应当做好人口调查工作,人口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核对户口、居民身份证,发现有与现实情况不符的,按规定程序予以更正;(二)核查暂住人口登记情况,发现有未登记的暂住人口,确定其身份、来历、居住原因,督促其办理有关手续;(三)发现在逃人员及其他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四)发现符合列管条件的重点人口;(五)对调查获取的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输入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篇:2019年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四十期)
2019年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四十期)
导语:中公江西招警考试网提供2019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加入QQ群交流群或关注微信号:jx-zjks,及时获取招警考试资讯!更多习题可以下载练题APP,随时随地练题。
执法常识 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形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执法常识 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第四篇:2019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四十八期):铁路公安管辖的刑事案件
执法常识 铁路公安管辖的刑事案件
铁路公安机关管辖铁路系统的机关、厂、段、院、校、所、队、工区等单位发生的刑事案件,车站工作区域内、列车内发生的刑事案件,铁路沿线发生的盗窃或者破坏铁路、通信、电力线路和其他重要设施的刑事案件,以及内部职工在铁路线上工作时发生的刑事案件。
铁路系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延伸到地方涉及铁路业务的网点,其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的刑事案件由铁路公安机关管辖。
对倒卖、伪造、变造火车票的案件,由最初受理案件的铁路公安机关或者地方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铁路公安机关或者地方公安机关管辖。
铁路建设施工工地发生的刑事案件由地方公安机关管辖。
更多精彩请关注:北京人事考试网http://bj.offcn.com/
第五篇:公安招警考试专题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于1996年1月8日经国务院第四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令第191号发布施行。本条例是人民警察法的配套法规之一,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保障。本条例对检察系统的司法警察和按规定佩带枪支的其他干警也完全适用。条例共五章17条,分别规定了总则、警械的使用、武器的使用、法律责任等内容。
考点1:警械的定义和种类、武器的定义
【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3条
一、警械的定义和种类
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警械是警察履行职责时依法所使用的专门器械,是保障警察履行职责的一种基本装备。
警械主要可分为四大类:
1.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包括警棍(橡胶警棍、伸缩警棍、T型警棍、藤棍等)、警用制式刀具、警用防暴喷射器(如化学作用的自卫喷射器有气体烟雾弹、催泪弹、麻醉弹;机械动能打击的发射器有弓弩、橡皮弹、木质弹、塑料弹、高压水枪;机械缠绕的警用捕捉网、物理作用的爆振弹、化学发光弹、声光弹、眩晕弹、闪光眩晕弹、染色弹、电警棍)等。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2.约束性警械:包括手铐(分板式手铐、筒式手铐、多功能链铐、一次性手铐)、脚镣、电子脚扣、警绳、约束带、阻截器材(便携式遥控路障、穿刺式路障。简易路障)等。约束性警械是对违法犯罪分子实行人身束缚的强制警械。警察依法执行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3.震慑性警械:如警笛、警报器,红色回转警灯等。
4.自卫性警械:如防弹衣、头盔、盾牌等,也包括执勤时常用器具如警用腰带组件、警用水壶、急救包等。
二、武器的定义
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主要有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及各类弹药。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械?(多选题)A.手枪 B.步枪
C.高压水枪D.特种防暴枪
【答案与考点提示】cD。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警械的具体种类,AB两项不属于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武器种类,故不选。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2.下列属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所称的武器的有()。(多选题)A.五四手枪 B.致使性弹药 C.高压手枪 D.特种防暴枪
【答案与考点提示】AB。本题考查的是武器的定义,可参见本考点详解。考点2: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原则
【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4条
人民警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根据需要,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使用武器。人民警察实施强制手段,适用的是由轻到重的原则,但不是要求人民警察遇到每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都要经过实施徒手强制、使用警械、再使用武器这个递进方式,而应由人民警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并决定直接采取相应的强制手段。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这是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原则
首先,该原则要求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或武器时,必须符合法定的使用条件,若不属于法定的使用情形时,不得使用警械或武器,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其次,该原则要求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或武器时,必须遵循法定的警告程序,未经警告不得使用警械或武器,紧急情形时即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最后,该原则还要求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或武器时,不得违反法定的禁止使用警械或武器的规定,如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二、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使用警械和武器是人民警察武装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物质保障。正确地使用警械和武器,保障人民警察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能够切实履行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的职责。
三、比例原则(择轻适度原则)该原则要求:
首先,凡不需要使用警械或武器就可以予以制止的违法犯罪行为,就不得使用警械或武器;能使用非致命性的警械予以制止的,就不能使用致命性的武器,武器只有在不得己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其次,使用警械或武器等强制手段时,应根据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手段、危害程度和紧急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手段,并不要求警察采取的强制手段必须与犯罪分子使用的暴力手段相对应,而是以能够制止犯罪行为,制服犯罪分子为标准。再次,使用警械或武器以能够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并且应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违法犯罪行为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警械和武器。这里所说的人员伤亡包括减少违法犯罪人员伤亡和无辜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或减少因使用警械和武器对国家财产、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的损害。
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首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是为了及时有效地制止各种现行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本身就体现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违法犯罪行为所侵害。
其次,人民警察在使用警械或武器时,应注意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等。
最后,人民警察应依法承担赔偿或补偿责任。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1.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原则包括?(多选题)A.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原则 B.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C.比例原则(择轻适度原则)D.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答案与考点提示】ABCD。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基本原则,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考点3:使用警械的条件
口【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8条
一、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使用条件(一)主体条件
必须是人民警察才能使用这些警械。非人民警察未经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不得使用这些警械。
(二)对象条件 必须是对实施了《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所明确列举的八项违法犯罪情形之一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才能使用这些警械。这些对象包括:
1.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这里所说的“结伙斗殴”,是指成帮结伙地进行打架斗殴的行为。“殴打他人”,是指以暴力直接损伤他人身体的行为。“寻衅滋事’’,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无理取闹,从而引发与他人的冲突或纠纷的行为。“侮辱妇女”,是指以下流无耻的动作、语言,调戏、侮辱、捉弄、猥亵、摧残妇女的行为。“其他流氓活动”,是指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伤风败俗的行为。
2.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即指纠集多人,以哄闹、纠缠、辱骂,强行闯人等方式对公共场所进行干扰和破坏的行为。
3.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即指违反《集会游行示威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4.强行冲越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即指不听劝阻,用强制甚至暴力的方式越过警察为执行勤务需要而设置的界线。
5.以暴力方法抗拒或阻碍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即指在警察履行职责时以暴力方法进行反抗、拒不服从或进行阻挠和于涉的行为。
6.袭击警察的,即指对警察进行攻击,包括对人身的暴力攻击和乘坐的交通工具、居住或办公的房屋等进行暴力攻击的行为。
7.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这是除上述六种情形以外的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需要当场制止的行为。如: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行为。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况。这是指除《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外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情况。(三)程序条件
指使用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必须事先向当事人发出警告,经警告无效后,才可以使用这些警械。所谓警告,是指以口头语言或者其他方式向违法犯罪人员发出立即停止违法犯罪活动,否则将受到强行处置的告诫。所谓警告无效,是指违法犯罪人员经警告后,非但没有停止,反而继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拒不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情形。(四)限度条件
指使用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这种警械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二、约束性警械的使用条件(一)主体条件
必须是人民警察才能使用约束性警械,非人民警察未经法律、行政法规授权,不得使用。(二)对象条件
必须是对违法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才能使用。(三)目的条件
必须是为防止违法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时才能使用。在没有发生这些情况的可能时,不得使用。(四)时间条件
必须是在执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8条所规定的任务时才能使用。该条规定的任务包括:
1.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
2.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讯问、拘传、强制传唤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如《监狱法》第45条规定,罪犯有脱逃行为的,可以使用械具。
1.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使用条件包括以下哪几种?(多选题)A.必须是人民警察才能使用这些警械,非人民警察未经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不得使用 B.使用的对象是实施了《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列举的八项违法犯罪情形之一的违法犯罪嫌疑人
C.使用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必须事先向当事人发出警告,经警告无效后,才可以使用这些警械
D.使用驱逐性、制伏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答案与考点提示】ABCD。本题考查的是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使用条 件,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2.民警察执行强制传唤时,遇有违法人员可能袭击人民警察的,()。(单选题)A.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B.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C.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D.应当使用约束性警械
【答案与考点提示】C。参见本考点详解。
3.民警倪某和谢某对具有违法嫌疑的陆某进行口头传唤,陆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围观群众。倪某和谢某见此,决定对陆某实施强制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陆某带同派出所。经调查未发现陆某违法犯罪的情况。民警倪某和谢某对陆某使用手铐的行为()。(单选题)A.合法,因为陆某辱骂了民警
B.合法,因为执行强制传唤时陆某可能有脱逃、反抗等危险行为 C.违法,因为陆某没有违法犯罪的情况 D.违法,因为陆某并没有对民警实施暴力
【答案与考点提示】B。本题考查约束性警械的使用条件,可参见本考点详解。4.人民警察对于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应当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判断题)【答案与考点提示】错误。本题考查的是约束性警械的使用条件。遇有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时,人民警察才可以约束性警械,可参见本考点详解。考点4:使用武器的条件、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
【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12条
使用武器是指开枪射击,这种射击是人民警察依照法律规定,使用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武器,以制止正在实施的暴力犯罪行为。
一、使用武器的条件(一)主体条件
必须是人民警察才能使用武器,非人民警察未经法律、行政法规授权,不得使用。(二)对象条件
人民警察必须判明现场的情况,必须是对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且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依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的规定,这些对象包括: 1.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2.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3.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4.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5.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6.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7.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8.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9.聚众械斗、**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10.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11.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聚众骚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12.劫夺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
13.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14.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1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三)程序条件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必须事先向当事人发出警告,经警告无效后,才可以开枪射击。但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二、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在下列情形下不得使用武器或者应当停止使用武器:
(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不得使用武器,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二)不得在群众聚集场所和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使用武器。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三、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 1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主要有两种:
(一)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主动停止或者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实施犯罪的行为,包括由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迫使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行为。“服从人民警察命令”,是指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后,听从人民警察指挥,接受人民警察的处置,如放下武器、停止行动、服从拘捕等。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后,如不服从人民警察的命令,抗拒逮捕或逃跑,人民警察仍可使用武器予以制止。
(二)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是指犯罪分子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丧失继续实施犯罪、抗拒逮捕、逃跑的能力。
四、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包括:1.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2.保护现场;3.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4.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现场勘验、调查访问;5.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6.及时通知伤亡人员的家属或其所在单位;7.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1.人民警察判明有《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规定的暴力犯罪行为之一且情形紧急的,可以使用武器。(判断题)【答案与考点提示】错误。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需特别注意使用武器应遵循的程序,即经警告无效的才可使用枪支,有法定特殊情形的除外。可参见本考点详解。2.程某杀人后,长期流窜潜逃。某日,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获悉,程某藏匿在该县某乡一平房内,立即组织警力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围捕。程某发现后,持炸药包和上膛的大口径猎枪拒捕。刑警汪某见状,未警告即开枪将其击毙。汪某的行为是合法使用武器的行为。(判断题)【答案与考点提示】正确。本案属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所规定的“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的情形。程某实施了杀人这种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长期流窜潜逃,在受到围捕时又持炸药包和上膛的大口径猎枪拒捕,具有极大的现实危害性,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发生,所以,汪某直接使用武器的行为合法。
3.下列哪种情形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单选题)A.无业人员邓某等人因口角与马某等人发生扭打,在双方用拳头互殴过程中,造成多人表皮出血,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口头制止不了
B.杜某等人非法举行游行、示威,经警告无效的
C.章某等人因航班延误长达6小时极为不满,聚众扰乱民用航空站的公共秩序 D.周某正用菜刀砍柳某
【答案与考点提示】D。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武器的条件,必须是正在实施的暴力犯罪且情形紧急,经警告无效时人民警察才可以使用武器,只有D项符合;而ABC三项所列行为,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可参见本考点详解。4.除法定的特殊情形外,人民警察依法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包括?(多选题)A.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B.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 C.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
D.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危险物品的场所的
【答案与考点提示】cD。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依法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AB两项属于人民警察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5.倪某素知宋某家有钱,且每天白天只有一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使抢劫顺利,倪某先盗窃军用手枪1支,子弹10发。一切准备就绪后,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宋某家。适逢老妇偶然外出,倪某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一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了,倪某被发现后逃离现场,正好遇到巡逻的民警陆某,倪某遂向陆某开枪,陆某见状,开枪将倪某击毙。以下可以作为陆某使用武器的合法理由是()。(多选题)A.倪某盗窃军用枪支
B.倪某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陆某的生命安全 C.倪某携带枪支拒捕
D.倪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答案与考点提示】BC。参见本考点详解。
6.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包括以下哪些选项?(多选题)A.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B.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C.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 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
D.及时通知伤亡人员的家属或其所在单位
【答案与考点提示】ABCD。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后的处置程序,可参见本考点详解或《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2条的规定。
考点5: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
【重点法条指引】《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4条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刑事法律责任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二、行政法律责任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三、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及追偿法律责任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依据国家赔偿法第16条、第31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对于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人民警察应依法承担追偿责任,由其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1.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判断题)【答案与考点提示】错误。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警察只有违法使用警械、武器,构成犯罪的,才依法承担刑事法律贡任,可参见本考点详解。
2.关于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哪些选项表述正确?(多选题)A.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B.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C.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依法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D.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答案与考点提示】ABC。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D项错误在于,如果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是公务行为,则应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依法承担国家赔偿责任而非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该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行为是个人行为,则应由该人民警察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考点6: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补偿
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1.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赔偿。(判断题)【答案与考点提示】错误。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损害后果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属于合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所以依法应承担的是补偿而非赔偿责任。2.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单选题)A.给予赔偿 B.给予补偿 C.申请法院裁定 D.不予赔偿或补偿、【答案与考点提示】B。本题考查的是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损害后果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可参见《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5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