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致加西亚的信》争做罗文
学习《致加西亚的信》争做罗文式的人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范文一:
些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所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亚的信》,就是这样一本书.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魅力呢 一看之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 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书中还提到了一种观点:“每天多做一点”.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当然罗文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愿我们将《把信送给加西亚》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本职工作中,原则做事,本色做人.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范文二: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并辅以例子为佐证,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服从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却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读者,从侧面说明了这是一个严重的人性问题,如果从这一点来说倒是让我感慨万分了.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我们一直都在推崇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却忽略了两个重要人物: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阿瑟.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战争从侧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该清楚每个主管,员工的优劣,让每个人去做他最合适的,能发挥最大优势的工作.下页为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范文三: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内容简短平实,却成为了风靡全球、畅销不衰的励志经典,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信用、勤奋、敬业,这也是现代社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细细品来,对我们今天取得成功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首先,“人无信则不立”。上级命令的结果是下级的坚决服从,背后却是上级的绝对信任,他们的信任来自于对他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他能力的间接认可,是他平素的品行为他“赢”得了这次机会,罗文凭这坚强的意志,历尽艰险,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任务,这正是他的所立之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的,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了,的确,不守诚信能很难为他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生活中诚信能为我们赢得友谊甚至爱情,工作中诚信给我们带来合作甚至事业上的发展机遇,诚信守用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也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在现代商业社会里,经济关系复杂,合作竞争无时无刻不在,信用就是一种资源,一笔无形的财富,就能为企业空手套来一大笔定单,轻松实现资金高效化、利益最大化,也能赢的老百姓购物认同感,他们花钱买的不光是商品,买的是信誉是放心,有时候还是承诺,终身免费服务等。这都是所谓的“品牌效应”,“靠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成为很多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另一大主题,信用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
其次,“一勤天下无难事”。罗文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使命困难重重,但却没有挑三拣四,推诿扯皮什么,甚至没有问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仅仅是职责所在吗,这更是他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精神的体现,态度已经决定了一切,这是他成功的最大砝码。对于我们每一位员工,企业的发展也关系自我发展的好坏,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对企业抱怨上,待遇不好,工作环境太差,得不到领导重视,管理落后等,首先应扪心自问我们对工作的态度,我们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呢。我们都是企业的发展环节中的一个元素,我们每个员工的态度和努力关系着整个企业机体的良性运转,要积极树立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我们的责任心,敬业爱岗,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关系着企业的荣誉,甚至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一个人的微小工作失误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具体到我们年轻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理解接受能力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内外环境的不均衡,曾经的豪言壮语显现得苍白无力,一味嗟叹和彷徨,我们是否考虑也象罗文那样敬业,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累经验,为自己赢得一个又一个为加西亚送信的机会,逐步完善自己呢,一个人的经历往往成就一个人的能力,今天的认真与执著就是我们明天腾飞的支点。
的确,一盎司的忠诚等于一磅的智慧,对于一个企业尤为如此。员工的忠诚度责任心可以促进技改技措的实施,节约重复投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避免技术流失断层、甚至培养竞争对手等,还有利于团结一致,在商业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但我们培养、要求员工的忠诚度,敬业爱岗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口头宣传上,也不能只是强化“奉献高于一切”的精神催眠上,更不能强调一切听从组织,是命令就要服从上,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是提高效率,而效率就是企业人的物化。市场经济下奉献要与索取并举,我们也要给予其相当的待遇,多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鼓励其积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坚固的堡垒总是最先从内部瓦解的,适当得引入竞争机制,使整个企业的每个细胞活跃起来,整个企业才有生机,以人为本,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给加西亚送信的人,这也是我们企业管理者经营企业应该思考借鉴的地方。
只有涌现更多能给加西亚送信的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更有希望,才能更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本小册子中得到启示,诚信守用、勤奋敬业,做一个现代的罗文。
范文四:
“到哪里能找到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谁将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未免略显陈旧。然而,这却又无法回避。
成事先成人,成人诚为先。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忠诚。记得有位哲人对用人做了三种判断:德才兼备之人,可重用之;有德无才之人,可用之;无才无德之人,绝不可用。可见,忠诚是衡量一个人品行好坏的重要标志,忠诚的人才是可靠的,才是可以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忠诚意味着敬业,敬业意味着追求卓越、意味着奉献。忠诚于祖国、忠诚于宪法、忠诚于领导、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一个集体要想取得发展,要有忠诚有能力的成员,而成员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集体所提供的平台作为依托。当积极性和能力被埋没、被误解时,请不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因为,最重要的事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诚实诚信更加可贵。以诚实对待领导,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培养我们宽阔的胸襟,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
态度决定一切,对待工作除了忠诚,更离不开敬业。如果工作态度不端正,就会对工作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以至于自己总是在一个水平上来回波动,不自我省思,而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责任心。要成为一个能够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靠的是一种执着的精神和追求,是一种专注的态度,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人必须有种高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缺少了这种精神,就会整天萎靡不振、无所事事、毫无作为。因此,在工作中要坚守执着,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一丝不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树立精益求精、誓争一流的标准要求;树立大胆工作、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敬业精神离不开服从,服从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服从的魅力无所不在。军人对于命令需要服从,机关对于政策需要服从,学生对于老师需要服从,法律面前人人需要服从。执行领导下达的命令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完成任务,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需要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对于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的完成任务,要有一种成功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去做每一件事。停止抱怨,喜欢抱怨的人没有立足之地的,喜欢抱怨说明缺乏一种信念,而这种信念正是成功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心态,否则烦恼忧愁就是心灵的杀手。服从不但是军人的天职,这些美德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这些美德不仅仅适用于军人,更适用于每一个成功的集体。
“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就是罗文,一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这就是“忠诚”、“敬业”、“服从”的完美结合。省思自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是否也能象罗文那样敬业,那样勤奋,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累经验,为自己赢得一个又一个为加西亚送信的机会。虽然不能做到每一个人都是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然而却需要这样的精神来鼓舞和激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忠诚于要做的每一件事,不断的完善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罗文”。
让我们一起把信送给加西亚吧!范文五:
《致加西亚的信》是一本声名远播,流传已久的励志类书籍。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精神就会得到一次升华。”当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本小册子讲述了一个简单但有深厚意义的小故事:美西战争中,罗文中尉为完成上司交给的任务,在根本无法预知环境恶劣程度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使命,把一封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故事简单得像一张白纸,却在近百年时间内,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无数次学习讨论的热潮。为什么?我想,这本书所揭示出的敬业、忠诚、勤奋的精神,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阿尔伯特.哈伯德向世人揭示了成功的真理。我从来未像现在这样深刻的理解“忠诚、敬业”的含义。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在许多时候,许多情况下,简单与复杂、局部与全部、平凡与崇高,竟是如此的接近。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获得他人的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它激励着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成长;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诚信是一道风景。它如洞庭湖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如扬子江汹涌澎湃,势不可当;又如莽莽昆仑巍峨挺拔,茫茫戈壁广袤无垠。“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市场经济时代,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泉。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一切道德之基础,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诚实守信,对自己,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对他人,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气魄和自信。在学习中要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守信守诺,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对同学要以诚相待,相互协作,共同在知识的海洋里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大有小,知识面有宽有窄。而一个人最重要的态度之一就是诚信,你一定要让人信得过你,而不要让人时时事事提防你。当周围的人都信任你的时候,你就真正具有了诚信的口碑,那么就值得被委以重任。记得有一次,老师邀请我参加学校的艺术节比赛,我爽快的答应了,但是由于贪玩,未能好好对比赛进行准备,到了比赛前的三天才“临阵磨枪”起来,比赛前望着胸有成竹的其他参赛者尽情的施展着自己的才华,而自己对比赛的信心微乎其微,终于未能取得好成绩,想起比赛前的“一定尽我所能”的承诺,现在又辜负了全班对我的信任,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遗憾;从此,我改变了自己,只要我所承诺的,我都尽力而为,决不食言。在学校组织的各级比赛中,常常出现了我的身影,有着充分准备的我,表演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那次比赛中被诚信考验打败过的我已不复存在,我用光辉的成绩换回了自己宝贵的诚信,换回了大家对我的信任。因此,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树立诚信第一的意识,是一个人,更是一个集体的精神财富。推而广之,诚信精神也是一个国家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石,只有遵循诚信原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制胜筹码。
在读《致加西亚的信》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句;“文明,就是孜孜不倦的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久过程。”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主动力,就是来自当那些对事业忠诚、执着、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正是他们推动了社会进步,开创了未来。在他们身上,你找不到消极、听不到牢骚抱怨,你能看到的只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就象张骞出使西域、宋代鉴真东渡,那样无不让人敬佩,然而对张骞和鉴真大师来说,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和心中的使命感,却开创了一片天地,推动了一方文明,从而永久留青史。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诚信不可抛!惟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生命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永不枯竭!
范文六:
如果说《行政执法手册》等工具书是执法人员的交通工具,那么《致加西亚的信》可以做我们工作道路上的一盏指路灯。我非常喜欢这本简洁明朗的小书,她让我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
书中有一句话我无比赞同: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的确,当今的社会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处处物欲横流,受到拜金思潮影响的人们,价值观念随之而变化,人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许多人不择手段,忽视一切善良的、正直的本性,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制假售假,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一些人打擦边球,专门钻法律的空子,以此逃避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这些违法份子发财了,腰杆粗了,肚子大了,“成功”了。他们所谓的“成功”能称之为成功吗?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了吗?显然没有,相反,他们带来的只是更大的危害。我想,能够凭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称之为“创造价值”。商人依法经营,职员辛勤工作,正直的品德在各行各业都会散发出它的光彩,为国家为他人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以此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
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辩证关系,《致加西亚的信》中有着直白而精彩的说明: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我的一位同事有一句话可以更好的诠释书中的含义:努力工作,快乐生活。是啊,当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体会着乐趣时,你难道还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吗?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工作中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充分发扬主动性、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比起每月的工作报酬,前者带来的愉悦快乐比后者更能打动人心。我相信,认真学习各种工作方法,拥有昂扬向上的工作态度,努力刻苦发挥才能,这就是快乐生活的源泉。
《致加西亚的信》中最打动我的一个词是:待人如己。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是: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仅是美德,感恩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是的,在生活中,要满怀宽容和感激之情对待家人、朋友、儿女;在工作中,一样的要把感谢和理解作为与同事和上级的相处之道。我想,一个集体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才能不断向前,才能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每一位员工都不可能只依靠自身的力量就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没有合作,没有团结将会一事无成。本人在工作中就获得过许多同事方方面面的帮助,他们点点滴滴的助益和指导时时令我感动,以此我心存感恩。我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他们的谦和和善意,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教诲!的确,一本好书能给人带来最佳的思维方式,能启发心灵,感悟人生,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次读书活动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本人收益颇多,相信今后工作起来更有干劲,生活中更能乐观面对,更好的体会丰富多彩的人生!
范文七:
如果说《行政执法手册》等工具书是执法人员的交通工具,那么《致加西亚的信》可以做我们工作道路上的一盏指路灯。我非常喜欢这本简洁明朗的小书,她让我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
书中有一句话我无比赞同: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的确,当今的社会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处处物欲横流,受到拜金思潮影响的人们,价值观念随之而变化,人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许多人不择手段,忽视一切善良的、正直的本性,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制假售假,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一些人打擦边球,专门钻法律的空子,以此逃避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这些违法份子发财了,腰杆粗了,肚子大了,“成功”了。他们所谓的“成功”能称之为成功吗?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了吗?显然没有,相反,他们带来的只是更大的危害。我想,能够凭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称之为“创造价值”。商人依法经营,职员辛勤工作,正直的品德在各行各业都会散发出它的光彩,为国家为他人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以此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辩证关系,《致加西亚的信》中有着直白而精彩的说明: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我的一位同事有一句话可以更好的诠释书中的含义:努力工作,快乐生活。是啊,当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体会着乐趣时,你难道还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吗?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工作中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充分发扬主动性、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比起每月的工作报酬,前者带来的愉悦快乐比后者更能打动人心。我相信,认真学习各种工作方法,拥有昂扬向上的工作态度,努力刻苦发挥才能,这就是快乐生活的源泉。
《致加西亚的信》中最打动我的一个词是:待人如己。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是: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仅是美德,感恩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是的,在生活中,要满怀宽容和感激之情对待家人、朋友、儿女;在工作中,一样的要把感谢和理解作为与同事和上级的相处之道。我想,一个集体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才能不断向前,才能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每一位员工都不可能只依靠自身的力量就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没有合作,没有团结将会一事无成。本人在工作中就获得过许多同事方方面面的帮助,他们点点滴滴的助益和指导时时令我感动,以此我心存感恩。我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他们的谦和和善意,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教诲!的确,一本好书能给人带来最佳的思维方式,能启发心灵,感悟人生,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次读书活动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本人收益颇多,相信今后工作起来更有干劲,生活中更能乐观面对,更好的体会丰富多彩的人生!
如果说《行政执法手册》等工具书是执法人员的交通工具,那么《致加西亚的信》可以做我们工作道路上的一盏指路灯。我非常喜欢这本简洁明朗的小书,她让我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
书中有一句话我无比赞同: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的确,当今的社会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处处物欲横流,受到拜金思潮影响的人们,价值观念随之而变化,人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许多人不择手段,忽视一切善良的、正直的本性,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制假售假,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一些人打擦边球,专门钻法律的空子,以此逃避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这些违法份子发财了,腰杆粗了,肚子大了,“成功”了。他们所谓的“成功”能称之为成功吗?他们为社会创造价值了吗?显然没有,相反,他们带来的只是更大的危害。我想,能够凭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称之为“创造价值”。商人依法经营,职员辛勤工作,正直的品德在各行各业都会散发出它的光彩,为国家为他人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以此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
对于工作和生活的辩证关系,《致加西亚的信》中有着直白而精彩的说明: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我的一位同事有一句话可以更好的诠释书中的含义:努力工作,快乐生活。是啊,当你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体会着乐趣时,你难道还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吗?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工作中尽心尽力,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充分发扬主动性、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比起每月的工作报酬,前者带来的愉悦快乐比后者更能打动人心。我相信,认真学习各种工作方法,拥有昂扬向上的工作态度,努力刻苦发挥才能,这就是快乐生活的源泉。
《致加西亚的信》中最打动我的一个词是:待人如己。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是: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的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仅是美德,感恩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是的,在生活中,要满怀宽容和感激之情对待家人、朋友、儿女;在工作中,一样的要把感谢和理解作为与同事和上级的相处之道。我想,一个集体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才能不断向前,才能保证每一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每一位员工都不可能只依靠自身的力量就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没有合作,没有团结将会一事无成。本人在工作中就获得过许多同事方方面面的帮助,他们点点滴滴的助益和指导时时令我感动,以此我心存感恩。我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他们的谦和和善意,感谢他们的理解和教诲!的确,一本好书能给人带来最佳的思维方式,能启发心灵,感悟人生,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次读书活动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本人收益颇多,相信今后工作起来更有干劲,生活中更能乐观面对,更好的体会丰富多彩的人生!
范文八: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读完了《致加西亚的信》以后,我很感动,心里也有一丝震撼,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向我们阐明了当今社会人们所需要的忠诚、敬业、服从、信用,现在的社会拥有这些的有几个人?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投机取巧为荣,工作上懒散、消极、怀疑、抱怨……这样的情绪曾经在我的身体里面蔓延,甚至到了无法消除的地步,还好《致加西亚的信》及时的来到了我的身边,让我真正找到自我,找到我当前真正要做的工作以及我未来的人生目标。
《致加西亚的信》上面是这么说的:“如果你为一个人工作,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干。如果他付给你薪水,让你得以温饱,为他工作——称赞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我比较喜欢这段话,深刻的阐述了忠诚的意义,使我受益匪浅,每次再有那样想法的时候,我都在不停的问自己,我忠诚了吗?我付出全部了吗?都投入到工作中了吗?它将要一直影响我以后的人生。
如果说,生命使人奋勇向前,合作精神能使人变的宽容,那么忠诚和敬业能使人感到踏实和值得信赖。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的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我们现在是新人,年轻人,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走的路也很长,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无论什么工作环境,无论层次的高低,都能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学习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每个人都要不停的学习,更何况我们什么都不懂。活到老,学到老是永恒的真理。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有主动性的,做事情是积极的,但是读了《致加西亚的信》后发觉,自己的那些所谓主动性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这么说: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在欺骗着自己,自己在给自己找的借口,为的是让自己不做事情,自己心里面也觉得理所当然。
什么是主动性,主动性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我离这样的距离还有多远,不要欺骗自己,我还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真正做到它有多么的不容易呀!但是我不会放弃的,我会一直朝那个方向一直努力。
停止抱怨,抱怨只会让你自己烦恼忧愁,最终一事无成,就像自己给自己挖个洞钻进去但是后来看,对工作的态度改变,工作的处境也会随之改变,增强信念,丰富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置身于优越的环境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多更好的机会,不是要一点一滴的慢慢的积累吗?没有这样慢慢的积累,阿瑟·瓦格纳上校会推荐安德鲁·罗文给总统吗?让他完成那光荣的使命吗?
看了《致加西亚的信》,我好像忽然间明白了什么似的,心里仿佛见到光明一样,那么的舒服,那么的温暖,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支持着我向前看,向前冲,让自己努力完成工作,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范文九:
第二篇:致加西亚的信 学习罗文精神
《致加西亚的信》
---学习罗文精神
在读完《致加西亚的信》之后,我清楚地认识到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我被罗文的忠诚以及军人的绝对服从绝对负责所感动,被总统的智慧大度所折服,被古巴战士的爱国,不屈不挠地强大信念深深感染,被加西亚将军的敏锐洞察力以及高效的处事能力所钦佩,通过阅读这本非凡的书,我将一些非常重要的思路进行了整理。
一、忠诚和敬业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对于我们公司,我是一个新人,热爱公司,全心全意地对待工作热爱工作,与我的同事友好相处,这就是敬业,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如果我们都这样做到了,工作也会变得更加愉快,你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工作中,做更多对公司有益处的事情。忠诚是忠于公司、忠于领导、忠于自己承担的义务,对同事以诚相待,而我起初亦把福利待遇看重了,因为我觉得这个指标能反映一个人的做事能力,其实想想看,作为一个应届生,毫无社会经验,几乎就是从零做起,一个公司愿意录用你并培养你,本身就是对你的肯定,所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价值观也产生了变化,我相信公司的成功就是个人的成功,因而我做到忠诚并敬业的工作之后了自身能力才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这才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二、拒绝平庸,选择卓越:我不希望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引用一个名言:成功=1%的天赋+99%的勤奋,的确一个人的天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勤奋确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任何成功都不是凭空而
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奋斗得到的。每天多做一点,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来工作是为了什么,难道是混时间么?所以,不要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去做,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所以你付出多少,就意味着你得到多少。那么除了勤奋,责任也非常重要,我可以说我是一个能负起责任的人,但是这只能说明我担负了这个过程,而如果是要我去送给加西亚将军信,我能做到么?我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会犹豫,所以优秀的执行力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挫折都要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致加西亚的信》,不仅仅在讲忠诚,敬业,责任,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一个全面认识,我不相信一个对自己对生活不负责任的人会将工作完成的井井有条,最后愿我们能成为“罗文”--一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2011年12月4日行政部石玮
第三篇:致加西亚的信-学习
《致加西亚的信》学习
一个故事:别问加西亚是谁,只管把信送给他 我们会问—— 加西亚是谁? 加西亚住在哪里? 我们怎么去找他? 如果加西亚不在? 我有没有车费? 我什么时候去? ······
问题是我们“问得太多,做得太少。”
《致加西亚的信》是从《自动自发》书中的一案例
故事背景:在19世纪末年,美国为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的事情,跟西班牙搞得不太愉快,后来西班牙发生内战的时候,美国就有意无意地支持他的反抗军,反抗军的领袖叫做加西亚,加西亚先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只听到人家说躲在古巴的山区里,于是美国总统就写了一封信,想托人带给他,听说有一个叫罗文先生的人,他认识亚西亚,但是至于加西亚的确切位置,罗文先生大概也不太清楚。
美国总统就要求他们的情报局,把罗文先生找到,给了他这么一封信,说罗文先生,这封信是我们总统写给加加西亚先生的,听说你认识他,麻烦你代我们转交,加西亚先生现在在古巴的山区里面,这只能成为一个大概的位置,那么罗文先生没有讲什么其它的废话,只说了一句简单的话,我尽我的力,他就走了。
听说罗文先生把那封信装在胸前的一个皮囊里,经过翻山越岭,最后终于找到了加西亚。这中间经过多少危险和困难,不是我们要讲的重点,我们要讲的重点是,罗文先生出发以前,没有问太多的废话,我们一般人在接受一个任务,特别喜欢问一大堆废话,真正做的时候还没有,结果话就开始问在前面了。我们会问哪些废话呢?我们看一看吧。本来这个故事是别问加西亚是谁,只管把信送给他。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结果我们就问出这么多话出来了,加西亚是谁呀? 加西亚住在哪里呀? 我怎么去找加西亚啊? 如果加西亚不在怎么办? 我去找加西亚有没有车费呀? 我什么时候去呀?······ 其它的话不用讲了,搞不好还会说,危不危险啊?有没有人会抓我啊?通通都是问了一大堆废话,能不能找到已经变成不重要的事情了。我们都是问得太多,做的太少。原文写的是,有这么多问话的人,却很少在做事的人,所以我们一天到晚都是问的太多,做的太少,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口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他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坚的命运,整个民族的希望。
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忠诚、敬业、勤奋,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不少公司的总裁、CXO们,他们对实干家情有独钟,坚持不懈地寻找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指那种不问缘由只知道忠实执行任务的能人),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每个办公室、公司、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急需这种人才,这种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致加西亚的信》这篇文章被印成亿万份,广为传颂,表明人类敬仰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崇尚他那恪守信义,不辱使命的精神品格。现在这本2000年被美国《哈德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书第6名的奇书。
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安德鲁·萨默斯.罗文介绍:在美国陆军史上,安德鲁·萨默斯.罗文上校创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奇迹--送给加西亚。
安德鲁·萨默斯.罗文,弗吉尼亚人,1881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作为一个军人,他与陆军情报局一道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将信送给加西亚,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
立功之后,他曾服役于菲律宾,因作战勇敢而受到嘉奖,从军队退役后,他在旧金山度过了他的余生,于1943年1月10日逝世,终年85岁
1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出版家艾尔伯特·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讨论起了美西战争。大家都为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喝彩,而哈伯德的儿子伯特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战役中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亚将军,而是罗文中尉,那个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受此启发,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诞生了,它刊登在一本《菲士利人》的杂志上。因为这篇文章杂志开始畅销。
纽约中心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一次要求订购10万册以书籍方式印刷的《致加西亚的信》在车站发放。本书也引起了俄罗斯铁道部长西拉克夫亲王浓厚的兴趣,回国后,他让人把此书译成了俄文,发给俄罗斯铁路工人和士兵人手一册。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人在每个俄罗斯士兵的尸体上都发现了这本小册子,他们断定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日文版。
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到1915年作者逝世为止,《致加西亚的信》的印数高达四千万册。创造了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
其后的80余年,该书被翻译成所有的文字,关于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在全世界范围上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和荣誉的象征。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美国西点军校长期以来将此书作为讲授自立和主动性课程的教材;美国总统布什在任州长时,曾在这本小硬皮书里签名,把它赠送给所有的部属;而许多跨国大公司要求所有员工人手一册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
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主管给他的任务有一个,他的疑问却有十几个,“我忙,没空”“人少,没办法做到”“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属理念太差,我也没办法”“让某某做可能会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这些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目的:(1)摆困难,让你降低要求;(2)摆完困难,让你觉得让别人做会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闲了;(3)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他,你会体谅他的;(4)希望你帮他解决困难.或许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上司给我们下达任务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诚然不是,假如主管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可是如果连主管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主管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也正像许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和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第四篇:学习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
学习《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六月,响应公司高层号召,我用一周时间认真阅读了《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薄薄的一本书蕴含着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书中将罗文果敢决断,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将信交到加西亚将军手上的过程描绘地十分细致。这封信对于扭转美西战争局势的意义我们姑且不提,只罗文从接受这封信一直到他将这封信送到目的地,整个篇幅的刻画都反映出他对工作目标的毫不犹豫,对工作中种种困难的藐视,显示出他对工作任务坚定的执行力以及无上崇高的敬业精神!这正是当代青年骨干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工作素养。
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也不是书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读书的人。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服从上司指挥,认真完成上司安排的工作本是下属该做的事,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做人的道理。就像子女要赡养父母,吃完饭要洗碗一样天经地义的事,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却需要如此声势浩大的去宣传和推行,而且竟然有如此多的追捧者,这从侧面也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性的倒退。
书中的罗文正是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正像公司许多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管理者和普通职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进步和发展。企业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需要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需要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我们并不一定要像罗文一样具备军事知识,但一定要具备罗文一样的职业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正是国家、企业以及个人事业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请相信组织和领导,相信身边的同事,相信企业。只要大家像罗文那样热爱工作,为企业发展着想,企业效益好了,我们的生活也会发生大的改观。
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时才发觉原来它对于自己多么重要。我想每一份工作都有优缺点,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为什么说“收获”而没用“收入”因为“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致加西亚的信》上面是这么说的:“如果你为一个人工作,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干!如果他付给你薪水,让你得以温饱,为他工作——称赞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场,和他所代表的机构站在一起”。我比较喜欢这段话,深刻的阐述了忠诚的意义,使我受益匪浅,工作当中我都在不停的问自己,我对我的企业忠诚了吗?我付出我力所能及的了吗?我完全地投入到工作中了吗?这一切将影响我以后的人生。
如果说生命使人奋勇向前,合作精神能使人变的宽容,那么忠诚和敬业能使人感到踏实和值得信赖。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谆谆教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既然选择了NGS,选择了动漫制作这个行业,那就好好干吧!对公司高层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的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
2011-7-10
第五篇:致加西亚的信学习读后感
烹饪旅游系 侯祎璐
学习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什么是教育》
在学校组织的教育学习活动中,我拜读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和艾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
《什么是教育》是一本教育哲学类著作,全文从宽泛的教育谈起,论述了教育的类型、意义、任务、教育与语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然后在深入到大学教育,结合大学教育的特点,谈了大学的性质、教育的内容、学生和教师的素质和任务,试图全面揭示教育的含义。雅斯贝尔斯,哲学家,精神病学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曾任海德堡大学、巴塞尔大学等学校的教授,著有许多著作。
通过学习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首先使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雅斯贝尔斯提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新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教育不是机械的授与,而是人和人的精神交流和文化传递。由此我们要明白,雅斯贝尔斯重视的是“人”,主体的人。他批评现实教育中忽视学生,以及压抑学生的现象。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明白与学生到达精神的契合,不要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愿意、积极的参加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去。现在职业学校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实践雅斯贝尔斯的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将学生变成你想要塑造的人,那知识你自己的理想,或者说是你(教师)对学生的期许,而我们作为教师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和发展规划,他们想要学到什么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了解的。现在的教育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经院式教育,这种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现成知识,学习现成答案或结论,这种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泯灭了学生鲜活的个性。第二种是师徒式的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绝对服从,而不必有个性,这只能教育出死板,盲目跟从的人,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第三种便是作者推荐的形式:苏格拉底的“催产师教育”,主
张师生平等自由思索,否认权威与中心,学生不必屈从老师,教师不应强制学生,而应反讽的形式促使学生察觉自身不足,唤醒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探索中寻求自我的过程。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学习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虽然只是初读一遍,但却受益匪浅。明白了之后教育的方向。但是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办法需要自己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另外利用本学期的闲暇时间,学习了学校发给每位教师的书籍《致加西亚的信》。本书是出版家艾尔伯特·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受儿子的启发,创作了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刊登在《菲士利人》的杂志上,杂志很快就告罄。到1915年作者逝世为止,《致加西亚的信》的印数高达40,000,000册。创造了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其后的80余年,该书被翻译成所有的文字,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因此,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对培养启发教师的职业操守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这是我接触到的最短最薄的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它的寥寥数语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它倡导了这种理念: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人辛勤劳动之后的那份荣耀,却忽视了他们为此付出的汗水。
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却获得了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我也非常认可——“每天多做一点”。简单的一句话,坚持下来的人却无几,要完成这句话,需要你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我觉得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的社会让我们再生活工作中都变现的非常浮躁,很多人都急功近利,因此忽视了日常中日积月累的小事却能给我们的带来成功和希望。每天多做一点,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
为。
现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对学生技能和实践的训练和开发,因此随之而来的检验方式是技能大赛等形式,若是按照阿斯贝尔斯的理论,我们不要做主导,而是激发学生去创造,或许会带来更有新意的形式,但是就目前而言还要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因此“每天多做一点”,便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知识等日渐积累与提高。
通过对这两本书的学习,让我对教育形式有了观念上的转变,日后会经常研读,以提高更进自己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