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主题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全面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私法、全民守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为了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握时政方针,中公教育特别针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主题进行了全面解读,帮助考生从容应战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祝各位考生考试成功!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极为繁重,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注重从思想上、制度上谋划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中央政治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二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新联村2015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同志们:
按照演发„2015‟2号《关于开展大演乡2015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天借召开 “小学教”动员会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探讨和学习。
我今天的讲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侧重讲一下四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国际战略意义。
(一)四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四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必须把它纳入到历史长河中去,用历史视角和历史视野来看。170多年前,鸦片战争让中国从一个骄傲自信的东方文明大国坠入到深渊,已经成型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制度的那一套发生了致命性的缺陷,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制度发挥了优越性,使得他由弱转强、由衰转盛,在历史的大竞争中中国落后了、而且挨打了。
2014年是建党93周年,这次四中全会报告,实际上是建党93年来第一次专门以法治为主题做的报告、做的决议,这是前所未有的。新中国建国65年来,第一次以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去讨论法治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间点,前后我们就可以分为两大时期。
第一个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56
年,把它称为新中国法治的初创期,什么叫初创呢?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百废待兴,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于是,1951年“惩治反革命条例”率先出台,1950年的《婚姻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先后出台,法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法治的建设可以说是乏善可陈,这个阶段称之为相对停滞的时期。这个相对停滞不表示一点进步没有,比如说,有“工业70条”、“农业60条”、“商业40条”,这一些文件,不是正宗的法律文件,某种意义上它属于党的政策,所以说把它整个这个阶段称之为停滞不前,或者是相对停滞时期。第三个阶段,就是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十年倒退,在这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砸滥公检法,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整个法治建设都谈不上,公检法机关都没了,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没了。所以说,现代化的法治建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完全谈不上,把他叫做法治的彻底破坏时期。以上就是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历史时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首先进入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恢复建设时期,从1979年到1996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起点,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推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我们的法治走上了正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接下来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把它的时间节点放在2012年,就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四中全会的《决议》,是三次会议的三个文件。十八大的文件讲到,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到205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2
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手段、唯一途径。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才有可能让我们国家更强、人民更富,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如果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两个全会的《决定》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两个轮子。如果站在法治保障的角度看,法治保障本身不是目的,在他的保障下、保驾护航下我们全心全意地全面深化改革,最后达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基本上就是这个观点。所以说三次重要的会议、三个文件,内容非常丰富,逻辑是一体的,大体是这样一个情况。以上是他的历史意义,主要从新中国成立65年,跟大家进行了分享。
(二)四中全会的理论意义
四中全会的理论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跟大家讨论。首先,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任务,这儿罗列了六个方面。
第一,未来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吴邦国委员长宣告,2010年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现在提到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到法治一字之改,内涵更加丰富了、外延更加扩大了。法律指的是法律规范本身,这个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但是光有规范能行吗?我们古代的圣贤孟子说:“徒法不足以自行”。就是说光把法律白纸黑字写出来,能自我运行吗?不可能的事情,怎么样把法律从纸面上转化到行动上,转化到实施当中,这才是重要的。这种转变在本次全会的《决定》当中就提出了,法治体系既包含了规范体系,还包括法律实施体系、法律保障体系,还有监督体系。
第二,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句话是两个意思,第一,我们要走法治道路,而不走人治道路,第二个意思是说,是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然不是全盘照搬西方的那套、全盘西化的那套,这是第二个基本任务。
第三,坚定不移贯彻新十六字方针。刚才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小平同志讲了16字方针,新16字方针是什么呢?针对立法,要科学立法;针对执法,要严格执法;然后是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针对法治的四大环节,用最重要的那个价值来对他进行限定,就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第四,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党对整个社会,所谓治国理政的整体研究和判断越来越科学了,现在讲的国家治理不仅仅是国家法律法规体系,还包括了党规政治体系、政治协商制度体系和基层自治制度体系等等,整个中国要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方方面面都起作用,不能只靠国法,还要靠党规,还要靠社会制度。因此我们说,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或者说重要的目标。
第五,要树立宪法法律的权威,依法制约公权力,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他很小的面积、很少的人,但是却造就了近代世界的首强,建立了日不落的帝国,为什么?关键是法治。在大清朝,乾隆皇帝的时候,英国人曾经派了一个使团,马嘎尔尼使团到中国来,当时乾隆很傲慢,我们国家没有任何有求于你的,你们来恳求我给你做贸易,而我还不太愿意给你做贸易。等于说我们国家应有尽有,中华之大应有尽有,我什么都不需要,但是我可以在你走的时候赏赐给你一些东西。请注意这样一个时间节 4
点,当乾隆皇帝以万分傲慢的心境把马嘎尔尼使团送走的时候,马嘎尔尼所代表的国家却如日之初升,像旭日东升一样,英国的生产力、人家的制度建设都在一天天进步。英国,这么一个小国寡民,却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关键在治理,不在于人口。你可以想象一下,英国占领印度,印度当时就有4、5亿人,他得派多少人,如果全靠人,全靠武力、部队的话,需要多少部队才能把这样一个国家占下来。事实证明,他没有靠军队,他没有主要靠人,靠的是一整套完整的殖民制度或者殖民法律。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国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同样是华人社会,经过了英国的殖民,虽然我们说殖民主义是糟粕的,有很糟糕的一面,但是英国这个国家,他给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国家、这些地区,留下了法治,很重要。就是说把殖民主义赶走的同时,不能把法治这样一个“孩子”也扔出去,但凡保留了法治的地方或者国家,社会秩序井然,他的建设有预期,可保障。英国法治的精髓其实就是两句话,一个就是制约公权力;第二个就是尊重和保障私权力。第六,坚持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和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相结合。这是四中全会的核心点,就不展开讲了。
(三)四中全会的政治意义
政治意义就是说只有建成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推进良法善治,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一,怎么看待法治,这非常重要。法治和人治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一提起法治,就有另外一个词,人治与他如影随形,如果问人治好还是法治好,根据我们今天的文件,显然似乎该回答是法治好。
建设法治国家为什么比人治好,中国走向法治有什么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呢?这里有四大原因:第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人治”历史有深刻的教训。我们说罪行没有法定、刑讯逼供等等这样一些东西,在古代的文献当中比比皆是。第二,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决定性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地位需要法律来保障,主体的财产需要法律来保障,主体与主体之间处理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必须平等,这样一个地位、程序都需要法治来保障。市场经济要求法律保驾护航,从这个意义上看,市场经济每往前走一步,都呼唤着法治改革向前进。我们现在已经取得的诸多法律成就都跟市场取向改革有关系。第三,对外开放,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必然结果。中国全面推进法治,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对外开放的结果。对外开放以后,国际上的许多国家、许多文明类型,都是搞法治的,我们不搞说不过去。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到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环境全球化、公共事务全球化,势必要求我们法律全球化,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要与世界的法律制度接轨。
以上是关于这个政治意义的解读,从最近媒体报道的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赵作海冤狱、佘祥林杀妻冤案,可见一斑。
(四)四中全会的国际战略意义
最后一个意义,就是四中全会的国际战略意义。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才能在国家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毛主席在建国的时候就说过,要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这样一个伟大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靠什么来实现呢?这是一个问题。有些同志说,靠经济来实现,这话是对的,但不全面。如果 6
没有政治力量、没有文化的力量,没有制度的力量,经济再强大也会被打败。未来我们国家面临的竞争是残酷的,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特别是中西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会很激烈,怎么样才能够在这样一种竞争中决战决胜呢?关键在制度。回顾1500年前,中国唐朝,整个东亚区域的周边国家,比如说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纷纷派人不远千里、万里,穿越惊涛骇浪来到中国、来到长安,就是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礼仪风貌。学这些东西他们国家才会变强、他们国家才会变好。当年的唐朝之所以很厉害,就在于制度和文化被世界人民向往,世界人民愿意模仿、愿意借鉴、愿意跟从、愿意复制。如果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被世界人民向往,世界各国愿意借鉴、吸收、复制,中国才真正成为世界强国。
同志们,刚才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了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相关精神,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见谅!
汪结明
第三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精神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出席人员: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中纪委常委及部分十八大代表、专家学者。
一、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五大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校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三、六大任务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读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五十个要点
10月23日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昨日,该决定正式对外发布。在这份约1.7万字的文件中,许多新的概括、新的提法、新的名词,让人耳目一新。文件提出了了50个新要点,具体如下。
要点01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向宪法宣誓
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在正式场合通过仪式化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作用。
要点02法律草案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决定提出,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据媒体报道,单独表决制度,是指在整部法规表决之前,先对分组审议过程中代表(委员)提出的“争议条款”进行表决,如果单独表决得以通过,仍然将其列入整部法规中予以表决;如果单独表决不能通过,则应加以修改甚至删除。这样可以避免“为了一条有争议的条款否了整个条例的诞生”。
要点03编纂民法典
决定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农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
为何要编纂民法典?据《人民法院报》报道,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基本民事法律,但多年来立法机关奉行的分阶段、分步骤、粗线条的立法方针,造成目前法律法规既多且乱、虽多却漏、多且重复的矛盾现状,再加上数量众多的司法解释,使得我国的民商事法律领域成为一个迷宫。制定一部科学的民法典,可以在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各个层面发挥单行法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民法典是法治国家的大厦坚固的支柱。
要点04行政机关“法无授权不可为”
决定提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这一提法,主要针对的是行政机关乱作为的现象。行政机关法无授权不可为,作为一个中央精神被提出来,还要看具体规定,也就是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划一个边界出来。
要点05重大决策“久拖不决”要追责
决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久拖不决”是第一次提出。这主要是针对决策过程中的不作为情况。决策机关应及时做决策却拖延不做,导致小事拖大,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严重的国家经济利益的损失。
要点06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
决定提出,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这一举措旨在破解行政执法领域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问题,提高执法效率。
要点07 收费罚没不得与部门利益挂钩
决定指出,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这一提法主要是针对案款提留问题。一些政法机关为了案款提留,把权力和利益挂钩,导致权力的不正当行使。目前这种现象很严重,尤其是法院和公安机关,办案多,办案经费就多。
要点08 法院受案由“审查制”变“登记制”
决定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这些年,我们司法工作中,老百姓不满的问题有几点,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百姓有案子立不上,比如征地、拆迁,下岗和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现在决定规定有案必立,法院审案时间又有明确的规定,法官不会久拖不审,老百姓的权利就能够得到及时的保护。
要点09 探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决定提出,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针对的行为是损害“公共利益”,由于不会直接损害“私利”,在实践中很多公益事件因为没有人提起诉讼,而处于“不告不理”的尴尬境地。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之路。这项改革主要解决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的问题,针对明确的公益事件,检察机关若不提起诉讼就是失职。
要点10 坚决惩治司法掮客行为
决定提出,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律师、泄露或者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请或者收受其财物、为律师介绍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行为,防止利益输送。司法掮客是一种权力寻租的表现。从长远来看,对于权力的应用、分配的机制要有改革,对于权力要有监督。
要点11 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
决定提出,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习近平在决定说明中表示:“我曾经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他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
要点12 探索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
决定提出,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此举主要是加强审计执法,凸显了审计在治国中的重要性。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就是尽可能实现垂直领导,不受同级政府的过多干预。如果审计机关的人权、财权不能相对独立,受当地政府的影响就比较大。对于垂直管理之后,审计部门是否会权力过大的问题。刘剑文表示,审计部门也会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例如纪检、人大等。审计实际是反腐败中一个很重要的职能。
要点13 领导干部“不讲法”要掉乌纱帽
决定提出,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
要点14 政法委必须长期坚持
决定提出,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
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带头依法办事,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
要点15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决定提出,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国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强烈的典型性、先进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要点16 一切违宪行为都必须纠正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要点17 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要点18 立法涉重大体制须报党中央决定
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
要点19 探索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要点20 健全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
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要点21 企业有权拒任何无法律依据的要求
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
要点22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要点23 贿赂犯罪不单单以财物为对象
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要点24 大幅度提高环保违法成本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要点25 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要点26 制定社区矫正法
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制定社区矫正法。
要点27 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要点28 重大决策要进行合法性审查
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要点29 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点30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要点31 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要点32 领导干预司法酿冤案要追刑责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点33 藐视法庭权威或构成犯罪
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要点34 非因法定程序不得调离法官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
要点35 探索法院、检察院行政和业务相分离
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
要点36 最高法巡回法庭审理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
要点37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干预办案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要点38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
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要点39 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
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要点40 司法人员被开除终身不得从事法律职业
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点41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要点42 保障合理合法诉求得到“好”结果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要点43 重点治理危害食药品安全的问题
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绝不允许其形成气候。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
要点44 要选拔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人当领导
抓住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治标准,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要点45 建立法官、检察官等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
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
要点46 初任法官、检察官一律在基层任职
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
要点47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
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要点48 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
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立军事法律顾问,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
要点49 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坚持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防范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要点50 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
五、人事变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东生、蒋洁敏、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严重违纪问题审查报告,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杨金山严重违纪问题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开除党籍的处分。
第四篇: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上)
迈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境界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金秋十月,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我们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京西宾馆胜利召开。“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掀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与四中全会有关的内容。
一、历届四中全会简介 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简称,按照党章规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改革开放以来,从十一届四中全会到现在已经召开了八次四中全会。这8次全会议题以党建或经济为主题的各有3次,以人事为主题的有1次,本次全会研究法治这个主题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出席四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列席会议的有中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基层党代表和专家学者。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高度评价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全党作出的战略抉择,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1、新中国“依法治国”理念的历史传承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依法治国是人类改造自然、争取更优异更适合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需求,是人类历史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我国特有的法礼德情权相互包容、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但不可否认,过去两千多年,法家思想虽与儒墨道并存,但封建专制王权统治下的“人治中国”思想根深蒂固,其作风积习阻碍至今仍存。中国共产党人从执政之初起,就想走出历史“周期律”,迈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一步。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文革”十年浩劫教训的反思和警醒,邓小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传递出鲜明的法治思维和主张。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的战略部署。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2、“依法治国”要解决的历史难题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对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四大危险。为此我们必须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但是,“法治中国”不会一夜建成,依法治国伴随诸多难题。在全会召开之前,有媒体分析,法与权、礼、情的关系,法治改革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关系,这些都是中国实现依法治国需要面对的改革“硬骨头”。对这个问题,9月30日和10月13日习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上分别谈到,我们要以史为鉴,以“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启示,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治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继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之后,由执政党正式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行动路线,它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社会主义”,它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法治”。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和新认识,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3、法律体系基础上的法治体系
法治体系和法律体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很大的差别。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制度体系。2008年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吴邦国同志说,目前,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这个体系包括236项国家的法律,600多项国务院行政性法规,8600多项地方性法规,至此我们已经做到了科学立法、有法可依。由于历史上人治思想桎梏、公民守法意识不强等多种原因,我们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法治体系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有机完整的体系,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都纳入其中,体现了法治的整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体系建设。五大体系是有机统一体,法律法规体系是法治体系存在的前提和运行的基础,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是法治体系的生命,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关键,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屏障,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核心。三、四中全会的目的历史意义
四中全会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了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所以,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严治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学习大力宣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要紧紧围绕全会《决定》,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刻领会、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刻领会、深入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五篇:专家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专家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法治必成理政新常态
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张峰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党大还是法大。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个伪命题。这需要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第一,党的领导地位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不仅和维护宪法权威不矛盾,而且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必然要求。我国宪法在序言中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阐述了党的领导,从完成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需要的角度阐述了党的领导,而且还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我国宪法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根本法律保证。所以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当然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就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第二,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选项。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具有根本一致性,是不可分离的,是缺一不可的。首先是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离开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就会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其次,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就必须依法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可靠保证。在当前的社会矛盾多发期,党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人民群众的权益问题。我们明确提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三,党的领导是整体上实施的政治领导,不是人治。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认识到了要克服长期存在的人治弊端的极端重要性,所以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固然,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行使权力,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依然存在。然而,必须强调,党的领导是一个整体性的政治概念,是从全党而言的,不能简单从党员干部的个体行为来理解党的领导。一些党员干部违反党纪国法的言行,不仅不能代表党的领导,反而是破坏党的领导。领导干部不能借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之名对司法机关工作进行不当干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些重大举措,比如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等等。我们相信,随着这些举措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必将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成为治国理政新常态。
科学把握依法治国的实践定位
辛鸣 中央党校教授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也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最基本方式、最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更是激发了全社会对依法治国的热情与期待。但是,正如列宁曾经讲的,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依然是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如果我们不能对依法治国有科学准确的定位,不切实际地想当然,反而可能让依法治国流于空谈。
对于今日中国社会来说,我们一定要明确“依法治国”是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总目标紧密联系的重大方略之一。要通过依法治国让我们的国体与政体更完善、更有效,而不是放弃我们的国体、改变我们的政体。我们以政体为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放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没有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践可能。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过程中不要回避“宪法是政治法”的属性,这与“宪法是权利法”并不矛盾。人民群众只有通过政治发展才能为保障权利确立前提,在一定意义上,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权利。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如何走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不同的路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四中全会凸现出来的道路自觉。一个国家走向法治之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人民的心理行为等等相契合、相匹配,简单地拿来主义、人云亦云,不仅行不通还会引发更大问题。
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 “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底线原则,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法治与改革不可偏废
陈甦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改革与法治是当代中国的两大历史性关键词。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看作是与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姊妹篇。两个《决定》既目标一致又各有侧重,既相辅相成又交互出现,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纲领性文件,构成社会前进的车之两轮,事业腾飞的鸟之双翼。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必须深化改革。举个例子。三中全会提出要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四中全会提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扩大行政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这些措施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有利于强化市场统一性,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综合考虑。无论是改革或法治的政策制定者、实施者、研究者,必须同时兼顾改革与法治两个要素,即使有所侧重但绝不能顾此失彼。这是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践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改革过程中对法治的认识与运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初期,存在一些在今天看来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比如改革先行先试可以不受法律约束,一些改革措施的“良性违法”,甚至还有“良性违宪”都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即使在改革当中重视法律,也往往只把法律作为改革成果的一种确认和保障。这样的一种观念与做法在今天已经不符合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了,因为今天改革所拥有的社会制度环境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简陋,改革目标也已经不像过去是单一性的,而是复杂的,必须综合考虑。过去为了搞活企业,任何有关的措施都可以采取,盲目追求GDP,只要是有利于GDP增长,什么都可以搞。现在强调综合性,既要搞活企业,也要兼顾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既要追求GDP的效益,也要做好生态保护和维护社会稳定。
总之,新时期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和深水区,要敢于打破利益固化的格局,面对一些棘手的改革问题,不通过法治、不依靠法治的权威是不可能完成的。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邓纯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司法体制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特征。没有党领导立法,法律就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集中意愿;没有党的领导来保证执法,公义必遭践踏,社会陷入动荡,正义的天平就会倾斜;没有党的带头守法,法律的公信力就遭受质疑,依法治国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是一纸空文。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真实意志就无法集中体现,更没有办法上升为国家意志。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必须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在于,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遵循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妥善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一方面,党的领导更多是把握法治建设的政治方向,为依法治国提供指导思想,不是干预具体的执法和司法,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司法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支持法院、检察院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职权。另一方面,对于司法机关而言,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伸张正义、维护公平,就是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
中国法治化的推进进程是与党的领导和党自身的建设呈现正向促进关系的。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这其中包含着党的政治智慧、政治定力和政治勇气。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焦洪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我认为,这两句话非常重要,把握了建设法治国家的灵魂。宪法到底有什么用?宪法的精神或者核心的价值有四个。一是宪法最核心的问题是要确认人民的主权,在这个国家里谁是国家权力最终所有者。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民主权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二是宪法要确认保障基本人权。我国2004年的宪法修改时,把国家尊重保障人权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来规定。三是宪法要构建、创建国家的政权机构。宪法一个重要功能是组建国家政权,没有一个好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是没有办法运行的。比如,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构建国家政权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四是宪法的一个功能在于建构法治原则。
但是对国民来讲,宪法是干什么的?最核心的就是保护人民的权益、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老百姓看得最多的是权利如果受到侵犯以后,有没有说理的地方。所以我们反复强调要通过司法的公正、独立来保障人权,通过公开促公正,通过公正来达到公信。另一方面,怎么实现权利受到保障?在任何一个国家里,保障人民权利,最终是国家的公权力要受制约。《决定》里特别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什么呢?关键是能不能把强大的行政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四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设法治政府。这里最关键的是宪法保护人权,保护人权的方式就是通过授予控制和监督国家公权力。这是走向法治国家首要和核心的问题。
另外一个的问题是,如果违反宪法了,怎么办?十八届四中全会一个重大的亮点,就是特别提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虽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宪法实施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监督宪法实施的工作还有待改进。所以这次中央全会明确提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要把宪法这个条款激活起来。人大常委会要担负起这个责任,要敢于解释,敢于监督,这是宪法赋予的责任,是全国人民的期盼,更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必然要求。
中国法治建设的几个特征
冯玉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很认同。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中国的实际,中国过去30多年来,在法治建设、法治改革中,在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特征。我把它概括如下:
一、它是共产党领导下各机关、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商型法治。这里面首先是党的领导,党带领人民制定宪法,党又在宪法的框架下执政、指导立法、司法、行政。概括起来,是包括人大立法、政府行政、两高司法这样一个各部门、各机关分工负责的协商型法治。这是中国法治很重要的特征。
二、中国的法治是自上而下推进的法治。自上而下的权力主导型的法治模式,大大地减小了改革的成本,能够比较快地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三、中国的法治是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开放型法治。当代的中国实行一国两制,在香港、台湾、澳门,实行的不是我们这套法,观念和价值跟我们不一样。这也免不了会有冲突和不适应。但是,也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契机,在法律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中国有效地解决了不同法系、不同法治观念,从冲突、摩擦到相互融合借鉴,最后形成了大融通的话,我们就成为世界法治的实验室和模范。这是中国人在法治意义上给世界人民做出贡献的战略契机。
四、中国的法治是强调理性主义目标的有规划的建构型法治。中国的法治建设,党和政府牢牢控制着主动权,自觉理性地推动,是按步骤、有计划地推动,比如搞立法的五年规划,司法改革甚至也有五年规划,这在全世界很罕见。
五、中国的法治改革是先易后难,小步快跑的渐进型法治。石头大了绕着走,摸着石头过河,不要一下子做当时还做不到、改变不了的东西。小平同志的告诫让我们少走了很多的弯路。这也可以称作是注重试验、总结经验的学习型法治。
六、追求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法治。从法系上来说,今天说中国的法治是什么,它是大陆法系的吗?是英美法系的吗?不是。是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法治。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一句话,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这句话不管它是正话还是反话,我们正着听,中国的事情中国人办,中国的法治一定是充分吸纳全人类法治营养、法治要素,又充分体现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凝结浓缩成为法治中国。
“厉行法治”的重要意义
许传玺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教授
厉行法治是此次全会多次强调的新提法。用百姓的话说,它意味着党中央正在对法治“动真格的”。而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立法、执法(行政)、司法,还是在党建、军队建设等领域,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都将被严格遵守,任何违法、违纪行为都将被追究、惩处。
全会在行政和司法等领域推出了重大改革措施,明确建立了普遍、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例如,针对各级政府及相关人员,《决定》明确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等。在司法领域,《决定》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等。在立法领域,虽然全会因立法工作性质等,未明确建立追责制,但仍对提高立法质量做了突出强调和要求。
依据上述制度,特别是倒查机制,各级行政官员和司法人员将对其相关错误,如决策错误、判案错误等,而不仅限于腐败行为,承担终身责任。这将有效改变我国相关部门的政治生态,促进其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可以说,此次全会所体现出的对法治、宪法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全面实施法治、完善法治体系建设的信心与决心,对具体问题的把握和应对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国家与社会生活将加快法治化,两个“百年目标”将得到有力保障。
提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勇气
梁迎修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作为党的全会讨论的主题,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法治建设问题的重视程度。
我们党现在对法治建设这么重视,一个重要的现实背景是,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引发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讨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回归到法治的方式上去。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最终还要依赖于法治的保障,中国改革的顺利进行,对改革进程中政治风险的防控最终还要依赖于法治。因此,四中全会对法治的重要意义给予了进一步的强调,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有理由相信,全会极大地提升了法治的尊严和民众对法治建设的信心。
充满信心并不意味着法治建设的过程当中就不会遇到一些困难,毕竟,我们的文化传统当中很多基因是官本位的、讲究人情的,这种文化氛围毫无疑问会对法治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同时,法治建设的推进还会涉及到对既有的利益格局的调整,这是我们可能会面临的障碍。但是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决心和政治勇气,这些问题都可以克服,这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巨大优势。
《决定》的起草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十条新论断
导读:十八届四次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4人。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确认了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开除党籍的处分。
一、《决定》的起草背景
一是落实三中全会顶层设计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即着手研究和考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二是解决发展面临重大问题的需要。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三是党履行好执政兴国职责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为此,成立由总书记任组长,张德江和王岐山同志任副组长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文件起草工作。
二、《决定》的形成过程
1月27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2月12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2月18日至25日,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
从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251个日日夜夜,总书记为文件起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文件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都认真审阅。其间,总书记先后3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全会决定起草提出一系列重要指导性意见。
8月初,中央办公厅向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解放军和各人民团体印发了全会决定征求意见稿。8月1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全会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
据统计,全会决定稿征求意见3326人。经汇总,文件起草组收到的意见和建议2058条,其中党外人士提出66条,扣除重复的总计1815条。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全会决定作出260多处修改。
9月30日,经过修改的全会决定稿提交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会议认为文件基本成熟,决定提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
全会召开期间,在总书记主持下,文件起草组根据与会同志审议讨论意见,对全会决定又两上两下进行多处修改。
10月23日下午3时,全会决定草案摆放在出席会议的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座席前。这份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决定获得一致通过。
二、《决定》的主要考虑
一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工作部署,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
二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论法治。
三是反映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直面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力争提出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
五是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三、《决定》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了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代。内容涉及:
5个体系:
一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是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四是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五是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个依法:依法法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3个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二)明确了5大原则: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法国相结合;五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明确了6大任务: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决定》的十大亮点
1.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2.公民参与立法途径更多
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3.重大决策终身负责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4.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5.领导插手司法要记录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6.法院检察院可跨行政区划设立
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7.错案要倒查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9.律师可当法官
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10.法治建设纳入政绩考核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五、《决定》的十个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标定了法治中国的新方位。这里依据公报,对其中的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作初步的梳理。
1.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子体系,这对于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同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意味着法律不仅要制定出来,还要遵守和落实。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
2.阐明了“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内涵
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
3.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被融入执政理念
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进,是依法治国更深入、更透彻的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遵守宪法不仅是公民的义务,更被融入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
4.首次提出“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全会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就是对宪法的解释程序提出了具体要求,实际上就是使宪法活起来。宪法精神并不是谁都可以随意解释的,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解释程序和机制保障。
5.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为司法公正提供保障
全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了跨行政区域的法院和巡回法庭,就减轻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集中受理案件的压力,这样既方便了诉讼当事人,也保障了司法公正。
6.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具体案件追责制:彰显了“法治高于人治”的理念
全会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一表述更加坚定明确地彰显了“法治高于人治”的理念,对官员干预司法的记录、通报到追责,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追责线索,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
7.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责任倒查机制:切中时弊的程序规范
全会提出,“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条措施可谓切中时弊,以往我们的一些行政决策缺乏必要的程序规范,而且决策者本人对决策后果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些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后,当时的决策者可能已退休,甚至异地升官,无人去追究责任。这造成决策者有恃无恐,不顾决策的法定程序。有了这条措施,重大决策的出台将会更加慎重、更加科学理性、更加符合民意。
8.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为法律实施提供动力机制
全会提出,“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这旨在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一套完整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对领导干部考核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考核,绝对能决定他们怎么做。所以,这一点如果能具体化,并实实在在落实到工作中,其作用应该会是巨大的。
9.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教育的新要求
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为此,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
10.律师法学家可当法官检察官:法律队伍更加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全会提出,“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法官和检察官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执行者,必须要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和大量的社会阅历,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审判案件和办理案件。而优秀律师和法学专家都有着较高的法律专业水平,也有大量的社会阅历和司法智慧,同时这些人也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不容易出现腐败问题。这将会丰富立法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促进我国立法更加成熟和具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