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山大地震》专业影评:23秒历史眨眼与32年苦情纠缠
《唐山大地震》:23秒历史眨眼与32年苦情纠缠
媒体稿
■文/慕容天涯
《唐山大地震》一片题材注定了其在2010年华语影市上独一无二的被关注度。虽然整体上不如预期,且灾难片让位情感戏。但严谨、完整,甚至过分的细致依旧随处可见。于是,关于此题材与冯导的是否搭调问题再一次出现在了观者的脑海中。
只因为我们看到了一场典型的中国式悲剧,感天动地悲天悯人,却无法找到冯小刚的游刃有余甚至觉得陌生。
典型:中国式悲剧
从徐帆极具节奏的哭泣和无时无刻不抓人的生活化演绎,你知道影片的“路子”对了。国内的观众太熟悉这种表演的方式与打动人的切入点。比起技术手段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依靠大量山崩地裂的效果营造视觉冲击,《唐山大地震》选择“情感大于特效”的避重就轻,也实乃无奈之举。那个几十秒的地震段落,虽不知在IMAX下功力可达几成,但是至少在转瞬间,就使一座城由天堂变地狱的顷刻崩塌在了观者的眼前。
从此之后,23秒的历史眨眼,换回了32年的苦情纠缠。
但问题在于,这部电影很像是一个急于在家长面前展示成绩单上并不出色分数的孩子,有些沉不住气。看似“大量”的铺垫,在地震到来前的夜晚彷佛已近繁琐,却依然不够。蜻蜓飞舞有着大灾之前的不祥预感,而两个孩子方达方登的红五星书包洗过的西红柿,都仿如最后催泪的道具被人为的提前放置。楼宇间的静谧实则更可以被家家户户入夜后的生活姿态代替。关键在于热带鱼疯狂涌出鱼缸的一幕,显然不应该成为大灾之前的突破口。因为要知道,所有的观众都在等待着这一瞬,这一瞬由一个显而易见的“鱼跃水面”来撕开面纱,显然力道不够且平淡无奇。当然,这部影片的平淡无奇还来自由吕乐掌镜极为收敛的摄影部分。只不过,前者“鱼跃”是情节堆砌代替铺垫后的技巧性平淡,后者是在题材面前谨慎过度抑或能力不足的技术性平淡。相比技术,电影技巧,也即是这种对于叙事把握的缺憾更令人扼腕。毕竟如此深刻的题材,在悲剧到来前,对于一座城的静谧安详与生活之美,只用一个小家的吹电扇,吃果果等情节展现,过分的以偏概全了。
于是,23秒的前后并不那么出色,从时间的分布和戏份的比重看,只有指望32秒的苦情纠缠上阵,换回大把泪水。
先说一句题外话,实际上,看电影时哭泣是一件极为私人的事情。我们的观众对于电影的鉴赏能力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使人潸然泪下的原因,往往不是对于电影本身的情节投入而是观众个人的阅历使然。编导认为再感人的事情,观者没有生活阅历的参照和比照,依旧不会泪雨滂沱。因此,冯小刚这位被誉为中国最亲民的导演,彷佛需要的不是地震对于人的伤害,而是普世的家庭亲情作为突破口,制造一场中国百姓并不陌生的泪雨涟涟。
因此说,冯导依旧没敢碰那道疤,他只是在用“余震”,用国人家庭中常见的隔阂、非亲之爱、误解与原谅制造了泪眼朦胧。这样的话,抛弃地震的话题性与题材,后半部分整整两个小时的故事情节,都让徐帆扮演的母亲元妮一人“独霸”了戏份。因为如前文所言,这个家庭仅剩的长辈,因震后救灾的“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成为了与下一代隔阂产生的根源。她不仅承载了阴阳两隔所带来的“真实失去之痛”,以及女儿误解,那看不到的“距离失去之痛”更是可怕。比起无法再见的丈夫,女儿的误解与消息皆无,显然令她一生都不释怀。丈夫的好已用此生的坚守报恩,女儿的恩却不知何时消除。于是乎,大量的故事情节里,徐帆犹似所有你熟知的“中**亲”,平衡着一切,谨小慎微的生活,大是大非的抉择。比起地震那道疤晾在那里不敢碰触的禁忌,打造一个看上去戏份多多,感人颇深的角色,作为冯导并不费力。人们哭,哭在了地震到来时的惨烈,更多哭在了徐帆这个角色的艰难上。
所以说,《唐山大地震》展现的价值观不是震后重生。而是中国式家庭的悲剧。与此同时,陷入这场悲恸的,还有陈道明与陈瑾扮演的收养了女孩方登的军人夫妻。盘点一下这些催泪的点:母亲震后救人时痛楚、面对儿子离去追车时的背影、跟儿子对话时频频提及的丈夫女儿叶落归根,最终大结局必然到来的释怀……哪一个比起地震疗伤,都偏离几多,却又使得观众熟悉无比。有一个催泪点击中你,泪雨磅礴就显得顺其自然了。而结尾没有完全毁灭带有希望的东方式大团圆,既暗合观众心理走向又顺应了“中国没有纯悲剧”的路数。于情于理都可接受。至于这平衡后的结果,显然无伤则不痛。
非典型:不熟悉的冯小刚
所以说,每一个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观众,依旧在跟一个看似熟悉的冯小刚对话,他依旧亲民和了解观众想要的东西,发挥正常。
但问题是,这是那个熟悉的冯小刚吗?
冯导的陌生随着其对家庭伦理剧题材的游刃有余处理,而在片中逐步的铺开。于是,《唐山大地震》呈现出了一个奇妙的走向。剧情的节奏上,两头紧中间松,从地震结束姐姐方登被收养到32年后汶川的再次令人心情沉重,中间一个半小时的情节最为松弛甚至是过分的拖沓,而这部分,却又恰恰最为催泪甚至集中催泪。
这个片子的问题在于如何讲故事,和讲故事的节奏。
一年前,人们评述《非诚勿扰》的两极分化其根源在于,这是观众熟悉的冯氏好幽默和冯氏坏节奏。冯小刚在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中一直在做一件事:把敏感的,可以抓取眼球的题材,与平淡的,品质上逊于题材的故事情节割裂开来分别对待。这种方式,最好的方法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使用两个叙事节奏。
《夜宴》里,古装大片的打斗与桥段,与文戏的宫廷尔虞我诈显然节奏和着力点不同,前者美感十足华丽尽出,而后者则掉入冯氏文言雄辩的藩篱,使得葛优带来串串笑场;《集结号》就更像是没有胜负的战争。战争场面力求真实惨烈激动人心,后半部分的谷子地追寻与执拗则彻底变得温吞,邓超与张涵予的漫长医院对话,摄影机就那样躲在角落,一动不动的事无巨细记录;到了这部至少几年内题材敏感性和话题性华语片几无出其右者的《唐山大地震》,则更是将这种冯氏割裂用到极致,与地震面对面的段落,冯小刚还是掌控了牵制人心的剧力。开篇徐帆扮演的元妮,对天疾呼的不屈却接近崩溃,与32年之后汶川母亲的决绝形成了极好的呼应,灾难面前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达到顶峰,人性的光辉也被烘托到了极限。
但中间段落呢?若不是有戏极好的道明叔苦苦支撑,“中**亲”徐帆洗尽铅华奉献影后级别的表现。那令人无法忍受的堆砌代替铺垫,大量黑幕硬切的乏善可陈剪辑,以及摄影机几乎僵直,只在李晨扮演的儿子看楼盘时稍显暴怒的小幅移动过上演技术性催眠,都使得观众难以坚持到最后。而张静初和李晨这两位年轻演员只见完成戏份,演员自身演技尚需雕琢的缺憾,更是让一些本可爆发的段落,均被彻底投入的徐帆夺走了光芒。到了最后墓地那一场大结局式的感怀,甚至影片的着力点都几乎消失了。你就在等一个释怀的拥抱,一声温热的呼唤到来。对情节最终走向并不抱期望。而儿媳妇小河因孩子争吵情节的突兀加入和迅速消弭,大量植入广告喊着“你看不见我”的口号时刻自欺欺人的充斥,以及冯氏幽默时不时的闪一下腰的跳戏,都让片子看起来几多遗憾,又为冯导颇感无奈。
这不是熟悉的冯小刚,至少他不流畅。
所以说这不是“大地震”,而是“情感余震”。不论是否投资影响了影片的定位。还是技术手段的羁绊,使得其在《2012》这样的“史上最牛灾难片”面前只能选择剑走偏锋。冯导的努力和无力都写在了两个半小时的银幕上。实际上,这个题材更适合一部纪录片,而相信无数被咔嚓掉的胶片里,一定有更细致的描摹。这片子挺无奈的处在情节的紧凑视效震撼和记录般事无巨细的夹缝里左右摇摆着。一面是中国式悲剧的催人流泪,一面是冯导演绎的“国产彩色故事片”般遗憾相随。至于你看到哪一面,唐山这座城市的伤疤是否有人助其愈合,电影究竟是催泪弹还是商业噱头,他都做出了有勇气和值得肯定的尝试。
23秒的历史眨眼让位了32年的苦情纠缠后,冯小刚有一件事至少还做得到:那就是他又一次走在了所有华语导演的前面。冯氏喜剧、道德题材、武侠大制作、华语战争片之后,应该加上《唐山大地震》的名字。至少面对徐帆扮演的中**亲时,每个人都熟悉,不经意就感动,很自然会流泪。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第二篇:《唐山大地震》影评——灾难与心理创伤
《唐山大地震与心理创伤》
锁朋
昨天看了《唐山大地震》,是在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绵竹看的,昔日的重灾区,早已不是大家记忆中的断壁残垣,坐在装修一新、豪华的绵竹电影院大厅里,怀着一种期待又庄重的心情观看这部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史诗”的电影作品。
周围坐满了绵竹的观众,影片一开始,观众似乎就开始进入一种紧张而痛苦的回忆中。这个在512地震中遇难一万多人的小城,有多少家庭都有丧失亲人的经历,并且那惊天动地、惨不忍睹的地震场面如梦中惊魂一般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就如同回到两年前那场深重灾难的现场。
在这里工作也有两年多了,地震将我们这样的心理学工作者也震到了灾难的最前沿,我们与绵竹人一起走过了艰辛又充实的日日夜夜。所以看地震题材的电影,对我们来说,不仅是观看和欣赏,更多的是体验和回味,一路走过来的日子,就像河底的砂石,电影就像一阵风浪,砂石掀起来,又沉下去……每一颗,都像落入眼里一般尖利粗暴,泪水不自觉地落下来。
从开始的地震画面,电影院里就传出抽泣的声音,我知道对于同样经历地震的心,是经不起这样激惹的。单单那些血迹和呼喊声,就可以让很多绵竹人如鲠在喉。我倒还好,自认为毕竟没有直接经历血雨腥风的黑色夜晚,没有经历绝望的地震之夜,所以虽然一直心情凝重,倒也还能自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几个主人公的人生路渐渐展开,心情开始有了波动。
最触动我的是母亲元妮。
她在生死关头被丈夫用生命救下来,接着就面临着放弃女儿救出儿子的痛苦抉择,那一刻,抱着女儿小小的身子,她的痛已经无法用“心碎”来形容了。从此,她的哀伤被“内疚”紧紧攫住,“内疚”是经历“丧失”后常见的心理。元妮“碎成渣渣”的心,被这个魔鬼般的“内疚”挟持着,为了保护自己那颗已经无处存放的心,元妮的情感也跟着大地震的23秒,永远定格在了那个风雨交加,还留着大强热烈爱抚的夜里。面对儿子关切的劝告,希望她再找个老伴儿,她掷地有声地说:“我就为你爸守着,有哪个男人会像你爸那样能用命来对我!”近乎偏执地、甚至像一句宣言,将儿子的话全堵回去了,那初次上门拜望婆婆的娇弱女孩,简直被吓得几乎打颤。
元妮过着自虐一般的清苦生活,我们可以用专业眼光看她,典型的病理性哀伤,也可以说她不断给遇难的丈夫和女儿烧纸,念叨回家的地址是病态,给女儿买书也是病理性哀伤,都是“否认”,停留在了早期哀伤的过程中,无法理性接受丧失。那因“内疚”而变得自虐的生活,是为了
缓解内心的痛苦,就像她最后说对女儿说的:“我真的过得很好,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那就更对不住你了。”
这时候,几乎动摇了我作为一个心理医生的立场。元妮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人、一个失去妻子的丈夫,一个经历“心碎成渣渣”的柔弱女子,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病态的。可是难道不正是她这样的执拗坚守,我们才看到了一个女人沉默了三十二年之久的爱吗?不仅仅是对丈夫、对孩子,也是对生命的挚爱和深刻体验,让我们看到她在女儿问:“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一个女人有几个三十年啊!”元妮蹲下来,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满足地说:“我真的过得挺好的”。
那一刻,元妮作为一个女人的心,是如此温柔和宽广,是多么柔韧和坚定啊!难道我们能说这是病态吗?倘若她经历了心理辅导,能够对过去说再见,并且经过一段时间,顺利地开始自己的另一段婚姻,再生育一个女儿……她的人生一定是比现在这样好吗?她那纯粹的生命能在碎成渣渣的心灵废墟上开出这样美的鲜花吗?我想大概不会了。
这就是中国女人,据说原著小说里元妮震后是非常风骚的女人,也许因为伤痕,也许因为寂寞,她到处招蜂引蝶,真正过得“花红柳绿”,那样她的“内疚”会少一些吗?估计是麻木了吧,那么地震不仅摧毁了家园,还凋零了生命。比起那样的元妮,我还是更欣赏也更尊重影片里苦苦守候的元妮。她像现代人诠释了人类在忍耐痛苦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与执着。而现代社会,能忍耐痛苦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能体味真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圣经上不是说“爱是恒久忍耐”吗?
在这个享乐主义肆虐的时代,元妮的这种“病态”,这种作为女人的沉默的美,是越来越鲜见了。32年,她用最深沉的痛苦,浇灌了最纯粹、最温柔的心灵之花,我们该说她是心理需要创伤后抚慰,将痛苦连根拔除,还是先静静观赏一下这株耐人寻味的花,像泛黄的老照片里一个娴静忍耐的女人。
再说她的女儿方登。作为孩子,她幼小的心听到妈妈放弃了她、抛弃了她、遗弃了她,这在孩子的心里,就等于灭顶之灾。我看到很多影评都说方登是个自私、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从这些言论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批判。这对方登是不公平的。对于孩子,她哪有那么多道德和价值的判断,更加不可能强求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能在那样求生的场景中理解妈妈艰难的决择,并且为自己能舍身将生存的机会让给弟弟而感到幸福,并且在舍生取义的愉悦中安静地死去吧。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苛刻了一点?
灾难中,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关注孩子,就是因为孩子很容易受伤,他们不能理解动荡不安的环境,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可怕的灾难,这个时候,大人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唯一可以让他们感觉到安全的。方登在水泥板下听到了妈妈“救弟弟”的决定,那一刻她幼小的心已经被无情地抛进了绝望的深渊。这种被抛弃的感觉,这种绝望伴随着她的成长。表现为对母亲无法认同,甚至仇恨,她也将这种情绪投射给了继母,由于和母亲亲密关系的破裂,她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退缩、回避、破坏、没有信心。就像她说男友:“人家都不要我了,还找他做什么呀?”
“被抛弃感”也影响了她的自我认同,表现为她不爱惜自己,随便和男生有了肌肤相亲,伤害自己。在有了身孕之后,她坚决留下孩子,一方面是对母亲这个角色认同的反向形成,对当年母亲抛弃自己的报复。即“我如果是母亲,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放弃多么重要的事情,哪怕是退学,放弃前程,我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可以说独自顽强地养育女儿,辛苦地做单身妈妈的过程中,她作为女人的母性渐渐唤醒,选择比自己大16岁的丈夫,远嫁国外,她希望就此可以找到生命的依靠,可以远离伤心之地,但是创伤带来的痛苦依然像梦魇一样抓住她不放,折磨着她。比如头痛、梦里惊叫等,闪回和易唤醒等表现得很明显。她作为母亲的痛苦肯定让自己的女儿也深受影响,所以片子中提到了她女儿上大学学的是心理学。
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灾难对孩子的心理创伤是远远大于成年人的。除了灾难本身的惊吓外,还有关系丧失、环境变化等,都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成年人给予保护、安慰、解释和细心的照顾,能帮助孩子摆脱心理恐惧,重建稳定的内心世界。关系丧失对孩子伤害特别大,给孩子精神、情感上的呵护比物质的满足更重要。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地震孤儿,物质上几乎都不愁,但是家庭中如果和养父母关系建立不好的,常常出现行为问题。追根溯源,是孩子们心理失去了亲密关系,失去了情感深处的连接,心灵上成了“孤儿”,是真正的孤儿。
社会关系重建,就是让每一个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人,能够在心理上重新建立起支持系统,社会的关爱、心理辅导员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搭建人际支持的桥梁,使受创伤者获得重新建立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能力。
影片从众多灾难可以关心的主题中选择了家庭和亲情的恢复,讴歌感恩、谅解、忍耐等精神,本身就是比较利于心理创伤修复的。
当然,面对丧失,强大的精神力量(比如信仰),是更加有力量的精神支柱,这方面,影片在渲染伟人毛主席逝世的场景,暗喻精神信仰倒塌,并在片尾用大段的《心经》来配乐,是比较大胆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