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ommVault备份方案书+++++E3+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一)目 录
一、总论...4 1.1项目建设背景...4 1.2数据备份的原则...8 1.3备份系统的架构方式...10 1.3.1 传统数据备份方式-LAN备份...10 1.3.2 基于SAN架构的LAN-Free备份...10 1.4备份数据的保存方式...12 1.4.1 D2T方式...12 1.4.2 D2D方式...12 1.4.3 D2D2T方式...12
二、项目备份需求分析...13 2.1系统现状分析...13 2.2备份需求分析...13 2.3 CommVault Galaxy备份软件体系结构...13 2.3.1备份服务器-CommServe.13 2.3.2介质代理服务器-MediaAgent.14 2.3.3备份客户端-iDataAgent.14 2.4 CommVault的Galaxy备份软件的显著优势...14
三、设计及部署方案...16 3.1 系统部署方式及数据流描述...16 3.4 备份系统的存储策略...16 3.5 备份数据保存时间策略...18 3.6 备份数据分类...19 4.3 操作系统备份及恢复方法...20 4.4 基于图形界面的Oracle数据库备份及恢复方法...20 4.5 文件形式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法...23 4.5.1 什么是合成备份及其优点...23 4.5.2 文件备份及恢复方法...24
四、CommVault备份软件实现的功能...24
五、CommVault Galaxy备份恢复软件主要特点简介...26 5.1 磁盘优化技术(Optimized disk)27 5.2 跨越磁盘(Media spanning on disk)28 5.3 一次性恢复(One Pass iRestor)...28 5.4 合成全备份(Synthetic Full)29 5.6 辅助拷贝(Auxiliary Copy)30 5.7 存储策略(Storage Policies)30 5.8 存储组迁移(Media Group Migration)31 5.9 数据老化(Data Aging)31 5.10 自动发现存储设备(Auto Discovery of storage devices)32 5.11 应用级的集成(Application level integration)32 5.12 小颗粒精确恢复(Granular Restores)33 5.13 单一实例备份和恢复(Single-Instance)33 5.14 可伸缩性(Scalability)33 5.15 印象级备份(Image Level Backup)34 5.16 重起功能/检测点(Restart/Checkpoint)34 5.17 Galaxy高级功能包(AFP)35 5.18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35 5.19 储藏跟踪(Vault Tracker)36 5.20 CommCell迁移(CommCell Migration)38 5.21 网格存储(GridStor)38 5.22 数据校验(Data Verification)39 附录1 CommVaul的目标: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41 附录2 CommVault统一数据管理平台QiNetix的体系结构...44 1.1 CommCell 47 1.2 单一的图视能对所有的数据拷贝进行管理...48 1.3通用技术引擎CTE(Common Technology Engine)49 1.4通用存储管理服务器(CommServer StorageManager)50 1.5介质代理(MediaAgent)...50 1.6客户端代理ClientAgents(iDA、DMA、DAA、QRA、SRA)51 1.7几种典型的配置方法...52 附录3 公司介绍...55 1.1公司介绍...55 1.2 CommVault客户的评价...56 1.3 CommVault的服务和支持...57
一、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应用的逐渐成熟,围绕信息化产生的各种技术也越来越多,其中涉及数据存储领域的技术目前主要包括网络连接存储(NAS)技术、IP-SAN技术、存储局域网(SAN)技术等。同时,基于SAN、NAS、IPSAN模式的存储备份解决方案也已经日趋成熟、完善。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集中存储备份项目拟采用以SAN架构为主体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其中基于各种主机平台的数据系统是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集中存储备份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众多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如Web、中间件应用、数据库系统等;而系统中的数据,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最终关系到该单位能否提供正常的服务。
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包括多方面,如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硬件故障冗余,双机系统冗余、系统数据备份等,而数据备份是上述安全性保障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保障手段,因为它直接对用户的各种数据进行备份,从而达到数据保护的作用,所以对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集中存储备份项目中的数据做好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使用单位提供正常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各种影响数据安全的情况发生时,能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受损的数据。对数据作备份就像给人买保险一样,当没有灾难发生时,您是不会感受到它的好处的。
对数据的保护,有多种方法,包括备份和数据容灾。目前用得最多、最有效的手段是数据备份。而备份的方法也很多,有手工备份、自动备份、LAN备份、LAN-Free备份等。不同的备份方法,其效果不同,主要表现在性能、自动化程度、对现有系统应用的影响程度、管理、可扩展性等方面。
由于本次建设的项目是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核心系统的组成部分,需要不间断为客户提供服务。即使发生短暂的业务中断,也会导致使用单位难以估量的经济和名誉损失。为此,我们分析以下可能会导致业务系统中断的原因: 1. 系统硬件故障
如数据/系统磁盘的损坏将导致数据不能访问,并进而可能导致应用进程终止或系统停机,甚至系统不能重启动;网卡的损坏可使终端用户无法访问系统服务;CPU或内存的失效则会导致系统的死机; 2. 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出错
由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当碰到某种激发事件时,应用程序非正常终止或系统崩溃(只能通过改善程序或系统来解决); 3. 人为错误
一些人工的误操作,如删除系统或应用文件,终止系统或应用服务进程,也会导致系统服务的无法访问; 4. 电脑病毒/黑客入侵
由于目前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均连接在网络上,若缺少有效的防范机制,很容易遭受病毒的感染或黑客的入侵,轻者数据被损坏,重者系统瘫痪(只能通过加强管理杜绝); 5. 自然灾害
由于一些意外的不可抗拒的因素,如雷击、火灾、洪灾等导致的计算机系统破坏,将会使一般系统的恢复非常困难和耗时,导致业务系统长时间的中断(通过容灾系统来解决)。6. 正常的停机
主要指计划内的系统升级、安装软件、系统备份等过程。
由上可见,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因为在系统中断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是最重要的,所以需要采用一套自动集中的数据离线备份系统对相应主机中的数据进行保护。目前,由于本项目是新建的系统,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备份思路,对数据的备份不考虑性能、自动化程度、对现有系统应用的影响程度、管理、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因数。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数据维护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备份对业务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系统管理人员很难管理备份介质。当对同一个数据库的容量超过一盘磁带的容量时,如果采用手动备份就变成了一个极其复杂,效率极低、风险很大的工作了。同时,由于其自动化程度低,出错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所以现有的备份手段已经不能保证快速、有效的保护数据,并且直接影响到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要采用自动备份方式,同时结合目前主流的备份技术及架构方式。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二)CommVault提供统一的企业数据管理方案来确保高性能数据保护、整体的可用性和对复杂存储网络的便捷管理。公司专注于创造并实现快速、可靠和易于使用的方案来满足用户对数据管理的需求,CommVault非常荣幸能够提供数据集中备份的解决方案,我们相信能够在和贵单位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
CommVault Systems是1996年从AT&T贝尔实验室分立出来发展成独立的软件公司,致力于备份和恢复性能的创新。2000年,公司发表了旗舰产品:CommVault Galaxy™备份和恢复软件,该软件4次荣获存储业界的嘉奖。自2000年,CommVault Systems与全球顶级的软件和硬件厂商建立了稳固的联盟来增强软件的功能并创造了杰出的数据管理方案组件,这些厂商包括:DELL、EMC、HP、HDS、Microsoft和Network Appliance。在2002年,CommVault发表了QiNetix平台来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QiNetix对Galaxy稳健的数据保护和通用技术平台作了新的扩展,创造性地实现了交互和集成的解决方案。这样,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迁移、数据可用性、存储资源管理和存储架构管理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QiNetix在极大地扩展了现有功能的同时,确保了异构企业环境中的文件、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和当今被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快速恢复。至今,QiNetix软件被安装在许多全球2000强企业中。
如今,CommVault Systems是一家被Gartner列为企业级数据和存储管理软件领导者的独立公司,目标专注于创造并实现全面、快速、可靠并易于使用的数据保护方案。它的特出特点和优势如下:
1.磁盘优化技术(Optimized disk)2.跨越磁盘(Media spanning on disk)3.一次性恢复(One Pass iRestor)4.合成全备份(Synthetic Full)5.辅助拷贝(Auxiliary Copy)6.存储策略(Storage Policies)7.存储组迁移(Media Group Migration)8.数据老化(Data Aging)9.自动发现存储设备(Auto Discovery of storage devices)10.应用级的集成(Application level integration)11.小颗粒精确恢复(Granular Restores)12.单一实例备份和恢复(Single-Instance)13.可伸缩性(Scalability)14.印象级备份(Image Level Backup)15.重起功能/检测点(Restart/Checkpoint)16.Galaxy高级功能包(AFP)17.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18.储藏跟踪(Vault Tracker)19.CommCell迁移(CommCell Migration)20.网格存储(GridStor)数据校验(Data Verification)1.2数据备份的原则
对数据进行备份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消除系统使用者和操作者的后顾之忧。不同的应用环境要求不同的解决方案来适应,一般来说,一个完善的备份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 稳定性
备份产品的主要作用是为系统提供一个数据保护的方法,于是该产品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备份软件一定要与操作系统100%的兼容,其次,当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 全面性
在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可能会包括了各种操作平台,如各种厂家的UNIX、NetWare、Windows NT、Linux、等,并安装了各种应用系统,如ERP、数据库、群集系统等。选用的备份软件,要支持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典型应用。· 自动化
很多系统由于工作性质,对何时备份、用多长时间备份都有一定的限制。在非工作时间系统负荷较轻,适于备份。可是这会增加系统管理员的负担,由于精力状态等原因,还会给备份安全带来潜在的隐患。因此,备份方案应能提供定时的自动备份,并利用自动磁带库等技术进行自动更换磁带。在自动备份过程中,还要有日志记录功能,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自动报警。l 高性能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数据越来越多,更新越来越快,在休息时间来不及备份如此多的内容,在工作时间备份又会影响系统性能。这就要求在设计备份时,尽量考虑到提高数据备份的速度,利用多种技术加快对数据的备份,充分利用通道的带宽和性能。l 维持业务系统的有效性
实时备份对业务系统的性能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会很大。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避免备份对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的影响,将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使用先进的SAN LAN-Free或者ServerFree等技术 l 操作简单
数据备份应用于不同领域,进行数据备份的操作管理人员也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就需要一个直观的、操作简单的在任何操作系统平台下都统一的中文化图形化用户界面,缩短操作人员的学习时间,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备份工作得以轻松地设置和完成。l 实时性
部分关键性的业务是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在备份的时候,有一些文件可能仍然处于打开的状态。那么在进行备份的时候,要采取措施,实时地查看文件大小、进行事务跟踪,以保证正确地备份系统中的所有文件。l 容灾考虑
将本地的数据远程的复制一份,存放在远离数据中心的地方,以防数据中心发生不可预测的灾难。自动实现异地容灾备份管理。1.3备份系统的架构方式
1.3.1 传统数据备份方式-LAN备份
传统的备份方式系统管理员将磁带机/库连接在本地备份服务器上,只对本地网络内的数据进行系统备份。在这种方案中,磁带机/库只由本地服务器进行备份操作,欲备份的数据全部通过网络传输到备份服务器,再经由备份服务器备份到磁带机/库中,随着欲每台主机上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备份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势必给网络造成很大压力,影响正常的业务应用系统在网络上的传输。通过调整备份窗口,可解决部分问题,但随着备份主机数量不断增多,备份窗口的调整经常发生重叠,最终导致数据备份时间与正常的业务应用处理时间重叠,从而备份数据占用网络带宽,严重影响业务应用系统的响应时间。数据备份流程如下图所示:
1.3.2 基于SAN架构的LAN-Free备份
SAN存储区域网基于高速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SCSI 技术,在服务器之间以及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建立了高速的数据传输链路。在SAN内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复制、备份时不再占用宝贵的LAN 资源,使得LAN 的带宽得到极大的释放,服务器能以更高的效率为前端网络客户机提供服务。
SAN技术在保证高速数据传输的同时,又不占用LAN资源,极大增强了传统的TCP/IP 网络带宽使用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LANfree Backup数据备份主要指快速随机存储设备(磁盘阵列或服务器硬盘)向备份存储设备(磁带库,磁带机)的数据复制,SAN技术中的LANfree 功能用在数据备份上就是所谓的LANfree Backup。
SAN 的结构决定了备份数据的源设备和目的设备都存在于一个高速SAN网中,并可被所有SAN内的服务器共享。与传统的主机备份或网络备份方式相比,LANfree Backup 在速度、可靠性、备份效率、LAN带宽释放等方面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备份架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LANfree Backup 全面支持文件级的数据备份和数据库级的全程或增量备份,这种备份服务可由服务器直接发起,也可由客户机通过服务器发起。在多服务器,多存储设备,大容量数据频繁备份的应用需求环境中,SAN 的LANfree Backup更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LANfree Backup的技术关键在于备份设备(如磁带库)如何能够被SAN中的多个服务器共享。具体地说就是磁带库机械手的共享管理与备份作业的控制策略。基于SAN 技术实现LANFree Backup 时, 也同传统的网络数据备份一样需要有备份服务器,但SAN 中的备份服务器的主要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地通过网络(LAN)得到数据, 直接完成备份作业, 而是管理SAN 中被共享的备份设备,接受其它服务器或客户机的备份请求,按优先级将所有的备份作业进行排队管理, 控制备份数据在SAN 中传输。因此,根据不同的服务器平台,选择合适的SAN备份软件并进行合理配置,确定高效安全的备份管理机制,对于更好的进行数据备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三)1.4备份数据的保存方式 1.4.1 D2T方式
本方式是传统数据备份方式,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磁带机或磁带库中,随着磁带机及磁带技术的发展,磁带机的读写速度及磁带容量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80MB/s、400GB)。基于磁带备份的主要优势是可将数据进行离线长期保存,弊端是由于磁带机及磁带是机械设备,其固有的上载、定位、下载、顺序读写等特性,决定了当用户数量大、备份主机数目较多时,备份或恢复速度仍然较慢,尤其针对大数据量的恢复。1.4.2 D2D方式
随着基于SATA磁盘技术的成熟及价格的下降,本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相应的磁盘设备中。基于磁盘备份的优势是由于磁盘属于电子设备,具备数据随机读写的特性,所以备份恢复速度相对磁带而言较快。弊端是无法做到数据的长期离线保存。1.4.3 D2D2T方式
结合了传统磁带的离线管理和磁盘高速备份恢复的特性,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相应的磁盘设备中,由相应生产主机或备份服务器(依备份架构而定)在既定时间自动将保存在备份磁盘中的数据复制到磁带库中,同时,将磁盘中的相应备份数据删除,从而释放了备份磁盘的空间。
二、项目备份需求分析 2.1系统现状分析 随着劳动保障部业务系统的上线运行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各应用系统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各系统独立的备份和恢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各业务系统独立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需要大量的人力,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其安全性和可用性无法得到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势必造成数据的损失,而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亟需建立一套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可用性、统一的自动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
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多个应用系统,如:数据库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Portal系统等,这些应用系统是在不同时间阶段开发的,所采用的技术和产品也有不同。上述服务器的应用系统及相关数据十分关键,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对办公及劳动保障部对外形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目前对上述系统及数据没有可靠、全面的保护机制,基本依靠人工作一些异机的保存工作,2.2备份需求分析
劳动保障部信息中心备份需求如下:
Ø 建立快速、集中、无人值守的备份架构,从而提高效率,避免误操作风险;
Ø 对各类应用系统主机的文件形式的数据,周期性自动进行全备份、增量备份,并在后台合并成新的全备份,不仅保证了应用系统数据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备份恢复的效率;
Ø 对各类应用系统主机的数据库数据进行在线图形化的联机备份及恢复,不仅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而且缩短数据恢复的时间; Ø 整个备份软件要求功能全面,部署快捷,使用简单,维护容易; 2.3 CommVault Galaxy备份软件体系结构 2.3.1备份服务器-CommServe CommServe服务器是备份管理控制服务器,它只需连接在LAN上。该服务器是整个备份域的核心,所有的配置和设置,是由该服务器完成的。
2.3.2介质代理服务器-MediaAgent 连入SAN网的生产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同时也连接在LAN上,对这类服务器能进行LAN Free备份和针对其它LAN的服务器实现LAN备份。配置网格存储后,可以实现MediaAgent的故障切换。即当备份作业由于网络或者MediaAgent服务器出现问题,可以自动改由其它MediaAgent服务器完成该作业。2.3.3备份客户端-iDataAgent 用来做文件系统备份和恢复;可以实现断点续传,当网络或者MediaAgent服务器出现问题,可以自动改由其它MediaAgent服务器从断点继续完成该作业
2.4 CommVault的Galaxy备份软件的显著优势
除了对文件及数据库提供基本的备份和恢复功能以外,CommVault的Galaxy备份软件还具备以下独到的功能: 1. 始终保持在各种操作系统平台上的统一中文化操作界面;
2. 始终只用一种软件产品,就能适合从最大型的企业级应用到小型商业公司的规模应用;
3. 采用独创的分布式二级索引机制,一级索引分布在各MediaAgent上,同时随备份数据保存在备份介质上,并且可自恢复。二级索引采用基于SQLServer数据库的存储方式保存在CommServe上,数据量非常小。这种索引机制不仅使备份恢复速度显著增加,而且保证了备份规模扩大的同时不会影响备份性能。避免了传统备份软件集中索引带来的性能及备份规模的问题;
4. 获得专利的DataPipe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以太网络带宽,相比其它传统备份软件能够显著提高基于网络的备份恢复性能; 5. 对百万级大量小文件备份采用快照技术(ImageLevel),避免了逐个读文件造成的严重备份性能影响,并支持单个文件恢复; 6. 支持合成备份,可将原来的全备份和增量备份自动合并成另一份全备份,从而缩短全备份的时间。也就是说只要做一次全备份,以后在特定时间的全备份可以由原全备份和增量备份来合并完成。这样可以保证只有一个全备份,使恢复过程更简易等好处。
8. 支持SQLServer、Oracle、LotusNotes等各种数据库及应用进行快速在线备份,同时支持在备份服务器上不通过命令行方式,采用全图形化方式配置各数据库备份作业。以图形化方式支持可选择的数据库备份恢复操作,管理员可准确地选择哪些数据要备份或恢复,包括整个单独的表空间、数据文件、控制文件、SP文件、日志文件等,支持基于时间点或SCN号的恢复。9.支持断点续传,不仅支持基于文件系统的断点续传,而且独家支持基于Oracle数据库及ImageLevel的断点续传。
10.统一的管理界面,不仅针对备份系统,未来扩展到数据迁移、数据归档、数据快照等多层次的数据保护层面,均在同一个操作界面中,底层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存储资源、存储策略,保证了用户操作简单性的同时,保障了整体系统的性能。(待续)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四)
三、设计及部署方案
3.1 系统部署方式及数据流描述
本方案采用基于SAN网络的LAN-Free并结合LAN备份的方式,将存储在各主机本地硬盘及FC-SAN中相应存储空间的数据通过SAN或LAN保存在相应的磁带库中,其备份拓扑图如下:
在上图中,磁带库接入到SAN网络中并共享给相应SAN网络中的各数据库服务器。在备份服务器上制定相应备份策略,SAN网络中各数据库服务器的相关数据自动通过SAN网络备份到磁带库中,网络中其它应用主机的相应数据,通过上述几台SAN网络中的服务器进行分流。3.4 备份系统的存储策略
由于用户的数据量十分大,同时备份数据的存放地点、用途、时间、重要性以及相对应的部门和服务器都不尽相同。如何有效方便的管理这些备份数据的存放介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
在Commvault备份系统中,提供了存储策略机制,将用户端和不同性质的备份数据关联在了一起。在每个存储策略中,都可以定义不同的副本(Copy),每个副本都可以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时间保留策略,同时每个副本也关联了不同的物理存储设备点。每个物理存储设备点都是在存储资源中定义的,如果是磁盘,就是相应的MountPath。如果是带库,就是相应的Scratch Pool(暂存池),而暂存池可以根据条码号或者磁带库槽位来定义。这样通过存储策略将物理存储设备点和客户端关联以来,能够方便的管理所有的物理介质。通过Commvualt的存储策略机制,用户可以方便的将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不同时间段的备份数据方便的指向不同的存储设备点。而在恢复或者查找备份的数据时,Commvault能够自动的将这些数据查找出来,避免了传统备份软件在查找数据时候的复杂操作。下面我们推荐一些设定策略的典型方法,帮助理解存储策略: 单一副本
我们可以针对某一个备份设备来设定这种存储策略,这种策略比较简单,只保留一个副本,消耗的资源较少,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备份数据可采用该种方法来设定策略。在采用该策略时,建议将备份数据写到对方中心的存储设备上,万一当一个中心出现灾难时,对方中心还有备份数据。
在线复制
对重要的数据,我们可以采用在线复制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可以同时往两个存储设备上写入数据,可同时写入的组合是多样的,如:磁带和磁带、磁盘和磁盘、磁盘和磁带。在本项目中,我们可以同时写入放在两个中心的磁带库中。多层存储
为了提高备份效率并能满足费用的要求,D2D2T的ILM策略是很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把数据备份到磁盘设备上,再把数据辅助复制到磁带上,并为磁盘和磁带上的数据分别设置保留期,比如:在磁盘上的保留期为3个月,在磁带上的保留期为永久。Commvault通过存储策略实现了ILM的管理,能够方便的实现不同数据在不同介质上的无缝迁移,每个存储策略包含: – 定义备份设备的集合
– 定义了并发备份流的最大数目(实现多流的并发备份)– 定义了所有的数据拷贝(备份的设备)– 定义和备份任务相关联的方式
在存储策略中定义了不同类型的拷贝(Copy),每个拷贝都有自己的属性集。这些属性定义了管理备份数据的方式、位置和保留时间。总共有3种拷贝: Primary Copy • 所有备份数据都将首先备份到该存储策略的Primary Copy中。Synchronous Copy(不是Primary 和 Selective 的Copy)
• 先前所有的备份数据(全和增量)通过辅助拷贝可以复制到 Synchronous Copy中,该拷贝种的数据和Primary Copy或Source Copy(源拷贝)一样。如果该拷贝选择了InLine Copy选项,该拷贝就是Primary Copy的镜像格式,可以是磁盘到磁盘,磁盘到磁带,磁带到磁带。Selective Copy • 先前所有的Full Backup Data(全备份数据)通过辅助拷贝可以复制到 Selective Copy中,所以Selective Copy中都是Primary Copy或者Sorce Copy中的全备份数据。
所有相同存储策略中的不同数据拷贝,通过辅助拷贝操作,将数据在同一个存储策略中无缝的进行迁移。3.5 备份数据保存时间策略
首先说明一下关于数据保存时间的术语,备份循环周期。
在CommVault术语中,每个备份循环都是从 1个完全备份(或等价的全备份)开始,经过任意次数的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甚至不同天数,到下一个全备份结束。(Commvault会自动判别)。
举例:F 是 Full Backup,I 是 Increment Backup,D是 Diff Backup,E 是 nobackup。以下都是2个Cyc。FIIIIIIFIIIIII 是2个Cyc FIIIIIIFDDDDDD 是2个Cyc FIDIFIIIIIIIIII是2个Cyc FIDEEIFIIIEEDD 是2个Cyc 根据不同数据的性质和存放地点的不同,对不同的备份数据应该有不同的时间保存策略。Commvault建议分为以下几种:
针对磁盘保留时间策略,由于磁盘空间有限,上面的数据主要用作快速恢复。所以一般建议保留周期为1到2个循环周期。而磁带分为2种情况:
是用作数据的备份和恢复,那么也建议和磁盘的保留时间策略一样,采用2到4个循环周期。
是用作数据的归档,作为归档数据应该是关键应用和财务数据才需要的。这些数据是备查的,用来了解业务趋势的,所以只要保存全备份数据即可。备份策略可以采用一年以内保存季度末全备份,一年以上保留年末全备份。CommVault有扩展保留功能:
扩展保留功能允许在一个存储策略里对不同的数据集合设定不同的保留时间,例如:在30天内做周保留;在1年内做月保留;在7年内做年保留。
扩展保留能有效地减少磁带的耗费。
保留规则也可以用于磁带共享的情况:允许多个作业在同一磁带上,它们必须有相同的保留时间;如果你写入到同一磁带的数据集合具有不同的保留时间,将导致保留策略无意义。 3.6 备份数据分类
对于系统的备份可以将要备份的数据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于文件系统的备份,包括纯操作系统数据及基于文件的应用系统数据,另一部分是系统中基于数据库的应用数据。对于上述两部分数据基本的备份原则如下:
第一部分数据中操作系统数据只有安装系统软件包或改变一些系统配置时才会改变,对于它的备份可以比较灵活,只需要在系统变更后通过CommVault CommVault Galaxy的VaultDR选件进行一次操作系统全备份即可。对于基于文件的应用数据,它与应用密切相关,相对而言,它的数据变化也会频繁。在这里,建议第一次做一次全备份,每天做增量备份,每周三在系统后台自动做合成备份。第二部分数据,其数据管理及格式与数据库平台密切相关,而且数据变化较频繁,建议每周做一次全备份,每天做增量备份。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五)4.3 操作系统备份及恢复方法
本项目报价中未含此部分,下述说明仅供参考。对于系统中的Microsoft Windows 2000/2003 和 Unix等不同操作系统环境,我们通过One Touch功能,来简化服务器的恢复过程,以完成系统的快速灾难恢复。这样,当系统数据完全丢失时,系统管理员可以仅仅通过一张光盘启动硬件修复后的故障服务器,就可以进行系统数据的完整恢复,不必通过光盘进行操作系统重新安装,硬盘重新分区,IP地址重新设置,以及应用软件重新安装等复杂的步骤,节省了大量系统恢复时间。以下对工作流程简述: 1.One Touch服务器软件通常安装在备份服务器上;
2.由备份服务器对客户端进行一次全备份,包括硬盘分区表信息及分区中数据
3.当客户端服务器硬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时,先修复硬件故障
4.采用通过One Touch制作的引导光盘将客户端引导起来,并设定相应IP地址,使客户端与备份服务器可正常通讯。
5.利用以前做的全备份对客户端服务器进行恢复,可选择恢复全部分区,也可恢复选择的分区;也可将备份恢复到另外一台硬件配置基本相同的服务器上。6.重新启动客户端服务器
4.4 基于图形界面的Oracle数据库备份及恢复方法
从应用角度划分,Oracle的数据库备份分为脱机(或离线)与在线备份两种方式。脱机备份是指在数据库系统加载而未打开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的备份,有时也称冷备份。冷备份进行时实际是将数据库的相关文件作为文件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备份。而在线备份是数据库打开方式下进行的备份,有时也称热备份。该方式需要数据库备份代理和数据库系统的支持。此时数据库的应用除性能上受到备份任务的轻微影响外仍然可用,而脱机备份时数据库是不可用的。方案建议书中所指的备份是在线备份。
在对Oracle的热备份或在线备份中,CommVault主要是通过数据库自身备份工具RMAN与CommVault Galaxy数据库备份代理将数据库的相关文件,如Oracle系统的数据库、控制文件、以及归档日志进行备份,并通过CommVault的Galaxy备份软件来管理存储介质。对数据库的恢复分成两个过程,Restore和Recovery。通常来讲,磁盘上数据库损坏丢失等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首先做的是数据库的Restore,也就是把备份好数据库从磁带恢复(Restore)到磁盘的过程;然后,再把恢复到磁盘上的数据通过Oracle提供的API以及恢复(Restore)出来的归档日志来把数据库到恢复(Recover)到某一个时间点(Point in time recovery)。此外从备份方法上,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全备份(Full Backup)对整个数据库作完全备份,优点是恢复快,缺点是备份数据量大,数据多时可能做一次全备份需很长时间。当执行该备份时,SQL Server将:
备份在备份过程中发生的任何活动; 备份归档日志。(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 2.增量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当数据被频繁更改时,执行增量备份,该备份方的优势在于更小的备份数据量和更快的恢复速度。只有在执行完全数据库备份的基础上,才可执行差异备份。在增量备份过程中,Oracle将:
只备份自最近一次数据库备份后发生更改的数据库部分; 相应的归档日志;
3. 归档日志备份(ArchiveLog Backup)经常做归档日志备份,可保证恢复时数据丢失量最少,甚至不丢失。执行归档日志备份应满足以下条件: 至少执行一次完全数据库备份,否则无法备份归档日志; 如果没有恢复至少一个完全数据库备份,则不能恢复归档日志;
CommVault Galaxy可以备份整个数据库或数据库部件,如全库、表空间、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归档文件以及Spfile参数文件,同时支持基于时间点的恢复。而且对上述的备份及恢复均是基于图形界面,所示: 备份界面: 恢复界面
4.5 文件形式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法 4.5.1 什么是合成备份及其优点
合成备份可以由以前完成的传统完全备份,以及后来所做的的增量备份来组合而成。目的是通过现有备份(全备、增量备份)数据创建一个最新的完全备份映像,这种备份几乎等同于在最新的增量或差量备份的同时执行完全备份,而不需要从相应的客户端获取任何数据(不会对客户端或局域网造成影响)。对于制定了具体的服务水平协议,或经常处于变化环境的IT组织而言,能够创建合成完全备份对于需要频繁进行完全备份是一种巨大帮助,因为执行“真正的”完全备份的资源成本非常高。
为创建合成备份,可将最初的完全备份和后来的增量备份中的数据复制到新磁带上。如果所有备份数据都在磁带上,则需要两个磁带驱动器分别用作原始备份的信息源和合成备份的存储位置。为了创建合成备份,备份应用软件不仅必须始终追踪每一个备份的哪些文件显示在卷上,而且还要了解完全备份后哪些数据被转移或删除。合成备份具备以下优点:
不影响客户端资源---合成备份的创建采用现有备份数据,不会影响原始客户端资源(如CPU或磁盘卷)。不影响网络---由于数据不从客户端转移,因此合成备份不会影响网络使用。
减少恢复(灾难恢复)时间---使用合成备份可以减少灾难恢复所需的磁带数量,进而减少灾难恢复所需的时间。
有效利用磁盘和磁带资源---将磁盘用作小型高频率增量备份,将磁带用作大型完全备份,可以利用各种介质的最优性能。
方便按照服务水平协议和法规的要求创建合成单张映像完全备份---传统的完全备份不可能不影响客户端资源,而合成备份却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完成完全备份。4.5.2 文件备份及恢复方法
对各类主机基于文件形式的数据,我们建议结合合成备份方式进行,暂作如下备份策略: 系统第一次部署完毕,执行一次完全备份,共保留2个全备份,第3个全备份完成时自动丢弃第1全备份;
分两天执行两次增量备份,每个增量备份保留基于两个全备份,当基于第3个全备份的增量备份完成时,自动丢弃基于第1全备份的差异备份;
制定合并式备份策略,在后台将两次增量备份与最近的全备份合并成一个全新的完全备份,依此类推,重复执行上述第二步; 在数据恢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授权,进一步让系统管理员选择数据恢复的目标客户机。这样,在某个客户机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及时修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临时在其它系统上恢复所需要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可操作性。通常的恢复过程如下: 只需恢复最近的增量备份,即可将数据全部恢复出来
四、CommVault备份软件实现的功能 高性能
Commvault采用了基于LAN-Free的D2T的备份模式,利用SAN网络提高了备份速度。
Commvault提供Synthetic Fulls(合成全备份)功能,可以将Media Server上的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合并成最新的全备份。而不需要从客户端作全备份。这样能减少全备份的次数,减少全备份窗口。
Commvault采用的DataInterFace Pairs方式,能够让备份数据通过专用的备份网络,从而避免和业务网络的互相干扰。同时,也能实现多块网卡的负载均衡。
Commvault提供直接定位恢复的功能,这样能够快速的定位备份内容,大大提高了恢复速度。
Commvault备份支持Failure-Resume机制,通过内建的CheckPoint机制,能从备份或者异地复制失败或中断点继续往下备份,从而大大减少了备份窗口。提高了备份成功率。
分布式的索引机制,提供了更强的顺缩性和可靠性。备份时能够在MediaAgent中实现负载均衡。
高可靠
CommVault可采用DR CommServe服务器,避免备份服务器失败,而无法备份恢复数据。Commvault支持将备份数据复制到不同的存储介质上,从而实现备份介质的冗余。
Commvault采用分布索引和共享索引缓存区,这样当任何一台MediaServer的崩溃都不会造成备份恢复的失败。 Commvault在每个备份介质集中,都包含了相应的元数据索引,能够快速的从备份介质上重建索引。 Commvault的报警和报表机制能保证任何错误都能发送给系统管理员。 支持GridStor,确保备份的成功率和效率。
支持从客户,到MEDIA SERVER,COMMSERVR的Cluster和Auto Failover。
易管理
通过存储策略,将备份存储设备统一的管理起来,降低了设备和介质管理的复杂度。 直观完善的界面,所有的操作在一个窗口中就能维护管理。
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基于策略,方便了相同部门和环境下的数据管理和备份。 丰富的报表,能明确管理所有的存储资源和客户端。 完善的用户分组和权限机制,确保备份系统的方便管理。
低成本 Commvault能够跨越磁盘,磁带,光盘不同的备份介质。
统一集成的授权方式,降低了软件隐含成本。(不需要多个服务器域管理) 能够结合ILM方案,进一步的降低成本。
完善的SRM报表,能够报告每个应用和客户所耗用的存储资源。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进行资源分析和计算成本。 通过合并磁带流技术,能够将多个并发任务的数据合并到1合磁带上,从而减少了磁带的数量,降低成本。
扩展性
能够方便的升级到SAN环境下。支持LAN-FREE,Server-Free,ImageBackup等方式。 支持所有主流存储设备的快照,复制等先进功能。 能够支持所有主流应用的在线备份。 支持软件快照功能,实施远程异步复制。
通过代理备份方式,能够实现备份零窗口,Server-Free等备
五、CommVault Galaxy备份恢复软件主要特点简介
CommVault Galaxy备份和恢复软件具有强大和完整的功能,能支持全系列的磁带、磁盘和光盘介质来做数据备份,Galaxy基于磁盘的数据保护方案,能让管理员把磁盘介质作为高性能的备份设备,并能支持任何存储结构,如:DAS、NAS、SAN或IP-SAN,也能支持任何数据传输方法,如:基于IP或基于数据块。CommVault基于磁盘的数据保护技术有更快的备份速度、更小的备份窗口的优势,能提供并行的更高速的恢复性能、随机存取的数据备份,并能用基于策略的方法把数据移到二级存储介质上作长期保留。
Galaxy拥有从集中LAN备份到SAN Serverless备份等系列数据保护方案,用户能选择这些系列数据保护方案来保护UNIX或Windows环境,用户也能选不同性能的存储来匹配你的业务需求,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数据生命周期的总费用。
CommVault基于磁盘的数据保护方案能透明的扩展到其他的介质上,象磁带或光盘。能用单一的、统一的浏览来查看被保护的数据,不管数据在什么介质上。CommVault Galaxy能直接从任何介质上恢复数据,不论它最原始的备份介质是什么类型。在数据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用户仅仅只要用策略来描述数据的类型,数据的移动和存储设备的控制都是自动的、平稳的进行。能让用户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方存放数据,以应对可用性和费用的限制。Galaxy备份和恢复的优势如下: 5.1 磁盘优化技术(Optimized disk)Galaxy软件把数据写入磁盘时,是把磁盘作为直接存取设备,而许多竞争者的产品是把磁盘仿真成磁带,作为顺序存取设备进行读写数据。Galax软件优化读写操作达到了磁盘文件系统结构的优势,提高了读写定位的性能。因为磁盘有多个读写磁头,多个主机能同时进行数据存取,多流备份和恢复作业能同步写入磁盘。Galaxy软件也能用磁盘作为分级存储中的永久层,而不是一个把数据写入磁带之前的临时缓存区。因此,Galaxy软件允许客户充发挥多种磁盘存取方案的优势,有效的利用一个或多个本地和异地备份存储。
当备份被设置到磁盘时,Galaxy软件利用了“磁带库”的概念,因此,无论是备份到磁盘还是磁带,管理员的功能设置是相同的。以任何方式(SAN、NAS、DAS、LAN和WAN)连接的磁盘,都能作为Galaxy软件的备份设备。用Galaxy软件备份到磁盘的其他一些特征如如下:
备份数据能透明地跨越不同的装载点(介质跨越); 备份卷能被其他应用共享;
备份卷能被不同介质代理使用,不影响操作也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动态装载路径共享使得SAN存储池中的磁盘能被多个Galaxy介质代理访问到,存储磁盘访问由CommServer 资源管理来协调。
Galaxy软件理解随机存储设备的特性并且能充分利用特定容量存储资源实施一个存储方案,来帮助IT工程师优化存储资源。利用本地文件系统和两部分索引设置,CommVault能够提供比竞争者虚拟带库方案更高的性能。当下列几种数据不能充分快地传送给备份介质时,Galaxy软件能够组织并优化磁盘作为备份设备显得更加重要: 慢速的WAN连接; 小文件过多;
用户应用的APIs输出数据过慢;
磁盘在慢速写入和间断写入时没有磁带那种停止/前进/定位问题。
随着磁盘价格持续下跌,用磁盘备份数据将继续增长。用中间二级磁盘存储的新的应用将继续进入市场并使得二级存储更加有效。CommVaut能够充分利用随机磁盘的存储特性,能够管理不同介质上多个数据拷贝,使得Galaxy软件成为用磁盘作为备份介质的最好方案。5.2 跨越磁盘(Media spanning on disk)就象能跨越磁带样,Galaxy也能让备份作业从一个文件系统跨越到另外一个,而不需要用户干预和中断备份,这点很关键,可以减少管理的复杂程度,不需要为备份准备可用的空间而一直监视和管理。5.3 一次性恢复(One Pass iRestor)
在传统的备份和恢复操作是,管理员必须面对的众多问题之一是:他要恢复的数据的物理位置,另一方面,管理员或用户被提醒给介质一个物理标签或存放地,用来区别同类介质以便更好地取回。Galaxy的“One Pass iRestore” 在恢复的过程中,确保最佳的磁头读取顺序,由于在不同天里备份的文件在不同的磁带上,在恢复时,用软件装载或卸载磁带多次,为了替代这一过程,QiNetix在恢复前,先建一个预先排序表,这样就能保证任何数据只读一次,所要的数据只需一次读带就能完成!
One Pass iRestore能让管理员或用户在检索、查询要恢复的文件时不需要知道介质的物理位置,只要在iDataAgent的Browse Backup Data上点一下,输入要找的文件名或通配符,就能按要求去找文件。另一个好处是,查找时仅返回有用的文件,不相关的文件不返回。5.4 合成全备份(Synthetic Full)合成全备份功能可以通过把上一个全被份和与之相关的增量备份合并起来生成一个新的“全”备份,合成全备份的优势包括在生成全备份时不要再去接触原来的数据,这就消除了对应用服务器CPU的影响,同时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全备份来做数据保护、设置新的站点和系统测试等用途。
为了扩大ILM的效率,合成全备份能从不同的介质子上完成。例如,前一周的全备份在磁带上,而每天的增量备份在磁盘上,这样做是为了快速备份和快速恢复。合成全备份能用这个在磁带上的全备份和在磁盘上的增量备份来合成一个新的全备份,用来做异地保存或灾难恢复。这种灵活性使IT技术人员能裁剪恢复计划,利用所有层次的存储提供最大的性能和效率。5.6 辅助拷贝(Auxiliary Copy)用辅助拷贝功能,Galaxy软件能在不同的介质和地方之间创建或迁移备份数据的拷贝。这种“分级存储”是完全基于策略的,在系统的后台进行,不需要用户干预。数据拷贝的创建是基于策略的设定,而数据的保留和裁减是基于保留策略。因此,当存储方式过去了需要改变时,数据的拷贝能在整个存储集合上被终止或被再创建。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八)一个应用辅助拷贝做D2D2T的实例
辅助拷贝功能对节省存储的费用很关键,可用辅助拷贝功能把过期的数据复制到廉价的介质上,让贵重的介质空出来给关键的数据做快速存取,这也是ILM的初衷。利用好该功能,能有效的改变公司的ROI和TCO。
辅助拷贝比计划备份(scheduled backup)的优先级低,辅助拷贝是在较低存储资源使用周期内在后台被激活执行的,另外,内置的自动重起功能也是有效的。这样一个高级别的作业可以暂停辅助拷贝,来加速完成作业,当高级别的作业完成后,辅助拷贝能被再次恢复操作,从中断的地方继续进行。这种内置的功能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存储,减少对人的依赖,并能确保关键的数据按时完成备份。5.7 存储策略(Storage Policies)存储策略也是ILM的主要因素,通过存储策略(SP),所有关键的决定都被定义,存储策略是逻辑的方法来响应物理的资源和目标位置,存储资源包括下列可配置的项目: 数据拷贝的位置; 存储目标的类型; 光盘; 磁盘; 磁带; 带库; 驱动器池; 介质类型; 容量; 数据路径;
要创建的数据拷贝个数; 每个拷贝要保留的周期; 再生极限。
一旦存储策略被设定,数据就能用下列的方法来被指定给一个存储策略,很容易的用鼠标点击一下就能把数据指定给不同的存储策略,就改变了数据管理的方法,不需要重新对硬件、连线和网络进行设置就完成了这种改变。所有的操作都在Galaxy软件内部完成,与定义存储策略是分开的。这种特点减少了IT在维护工作中的费用和复杂程度,如:设置、基本设备的维护、管理计划和数据保存。用Galaxy存储策略,许多这种复杂的事变得简单,对数据存储环境的管理费用大大降低。5.8 存储组迁移(Media Group Migration)Galaxy软件允许在Galaxy介质代理(MediaAgent)中迁移介质。当一个介质代理需要空闲,或一个带库正坏了,但相关的介质还必须做备份和恢复操作,这种能在介质代理中迁移介质的能力对一个小的CommCell是很有用的。对在不同部门的带库之间传递数据也是很有用的,或者在一个驱动器池处在大量的作业时,可利用该功能来均衡工作量。存储组迁移能用于光盘、磁带机和磁带库,这种无缝的迁移能发生在UNIX或Windows介质代理上。5.9 数据老化(Data Aging)数据老化是内置在存储策略中的管理功能来帮助控制数据保护的费用,数据的保留周期是Galaxy存储策略的一部分,或者说任何Galaxy备份操作包含了辅助拷贝和合成全备份。保留周期能被设成明确的时间(如天数)或有效全备份周期的个数。
扩充的保留功能可以选择指定的数据拷贝做比其他的存储策略更长期的保留,这个功能对那些需要更长时间保留的特殊拷贝很有用,例如有的拷贝要用于审计。另外,可以设定一周中的某天的数据拷贝比一周中其他天的数据拷贝有更长的保存期。还有一种更便捷的方法,就是从具有相同存储策略的那些已经老化的拷贝中选出指定的拷贝。Galaxy操作观念就是提供足够灵活的工具,以应付用户各种特殊的要求,就象需要把某个指定的数据拷贝从普通的保留规则中脱离出来。
数据老化操作是个清除程序,把已经过了保留期限的数据删除掉,清空有用的介质进行再利用,清除不必要的数据可改进效率,可回收有用的介质空间。
5.10 自动发现存储设备(Auto Discovery of storage devices)Galaxy软件利用自动发现设备技术,提供了一个有效存储设备和相应位置的清单,管理员在开始设置存储策略时就可自动准备好。通过向管理员推荐所有可被用来做备份的设备(磁盘、磁带和光盘),管理员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环境图,就能利用所有有效的资源来设定正确的数据保护计划。这就消除了潜在的遗漏存储设备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消除了由于用了错误路径和类似的细节而导致的对设备的错误设置。利用Galaxy的方案,这些细节都被发现并被软件存了起来,所有的管理员只要指定策论对应的列表中的设备和怎样连接到这些设备上的细节便可。
5.11 应用级的集成(Application level integration)CommVault公司的Galaxy和QiNetix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供数据保护和管理来适应客户端如何来利用数据的要求,在这点上,CommVault和那些围绕硬件设备和自身特点来做方案的厂商绝缘不同。通过与应用的紧密集成,如:Microsoft Exchange、SQL Server、Lotus Notes和Oracle,Galaxy软件能从备份和恢复两方面提供应用数据的图视。这个目标使得客户端备份数据在某种意义讲是很有意义的,基于怎样能恢复丢失的数据。以Exchange为例,如果通过恢复整个数据库来恢复某一条丢失的消息,即不方便也很浪费。
CommVault致力满足用户对每个应用的一系列选择,无论在那种可能的情况下,如:能对Exchange做整个数据库的备份,也能在消息级来做备份,给客户端有机会选择一种备份类型可根据环境需要进行恢复。这些功能都完全是利用应用软件厂商提供的API来完成的,也是和应用软件厂商紧密合作而完成的,一起为客户提供高级的解决方案,在这个意义上,CommVault能提供高级的关键应用数据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5.12 小颗粒精确恢复(Granular Restores)正如前面所提到的,Galaxy对一些应用的备份及索引能够保证对单独的对象进行恢复,而不是恢复整个系统,如:Exchange、Lotus Notes、一个实例的Active Directory。这表明,能够恢复某一块邮件,直接写回到用户的邮箱中,或者用活动目录(AD)的属性对象来修复用户,而不会造成麻烦和数据丢失,用户的重要细节都被记录,在恢复时能直接从备份介质恢复到用户中。管理员不需要去恢复好另一个系统,然后在这个系统中查找所需要的特殊信息。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竞争者都标榜有能力做小颗粒度恢复的原因。Galaxy内嵌了对应用的小颗粒精确恢复功能,减小了用户因所需数据无效而产生菪机时间和潜在费用。这种简单恢复方法的另外意义在于减少了必须做多步恢复、查找数据、发现数据的时间和费用。5.13 单一实例备份和恢复(Single-Instance)单一实例的备份和恢复具有省存储和省时间的特点,尤其是在一些应用中,象Microsoft Exchange和IBM Notes,用单一实例备份传给多个用户的信息时,只要备份一次信息和多个地址就行。可大大节省存储的空间,通常放大的倍数在10倍以上,也会导致长时间的备份和长时间的恢复。例如,把一条100K的信息发到2万个用户,传统的备份需要对每个实例进行备份,如果包括附件,2万次共需2GB空间,但用单一实例备份,只需要100K!可以大大节省费用。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九)5.14 可伸缩性(Scalability)为了解决单个目录数据库的瓶颈问题和伸缩性的屏障,CommVault研发了两部分索引配置算法,在中心目录数据库中仅仅存放的是配置信息、客户端信息、作业内容和各种各样已经创建的数据类型,这保证了中心“元记录”数据库的大小是可以管理的。索引的第二部分包括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被放在Galaxy体系结构中的介质代理服务器上(MediaAgent),每个介质代理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设备/带库的管理。对每个备份任务,备份数据在低层都被进行了索引,数据包括每个文件或对象的备份介质上的精确位置。
由于可以配置多个MeiaAgent,这就意味着有多个索引引擎,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减轻了CommServe的压力。其他的产品都是把索引集中在一台服务器上,当系统扩大是,索引服务器就成为了瓶颈。如果索引服务器和备份端跨越在WAN网上,效率会受严重的影响。
当这些索引有增长的趋势时,Galaxy软件把索引放到靠近实际备份数据的地方,来确保伸缩性,这样减小了来回传输索引数据到中心数据库的网络瓶颈,每个索引是同时存在介质服务器上和备份介质上每个备份任务的末尾,这种内嵌的索引冗余,能让介质服务器之间相互提供错误切换来保证完整的安全。
为了增强浏览和恢复的性能,每个介质服务器都维持一个索引的拷贝在服务器的磁盘缓冲区上,索引保持的天数和磁盘使用的极限都能由管理员来设置,如果需要,可用上次最近使用的原则来删除缓冲取中的索引信息。在浏览和恢复时如果缓冲取中没有索引,会自动重新从存储介质装入索引。
5.15 印象级备份(Image Level Backup)印象级的iDA(数据代理)能对卷级的数据做快速的数据快备份,因为数据的传输是在数据块级,备份窗口被减小了一个数量级。不仅在初始做全备份时只要普通文件系统备份的,而且在随后的增量备份将更快。
印象级的备份价值在于,用快照技术来创建一个近似于及时的数据印象,对应用的影响很小,但仍然能提供文件和文件价级的小颗粒恢复。一个典型的卷级备份或快照仅仅能恢复整个卷,用Galaxy先进的索引技术,我们能从卷级的印象备份中索引和恢复一个单独的文件或文件夹。
因此,CommVault也用块级的增量技术在块印象中获取块的变化,并依据它来做更新备份的拷贝。印象级的技术特别适合下列环境: 文件个数在百万量级以上的大型文件系统;
要求备份中断最小和快速的完全备份比恢复速度更重要的环境; 整个卷的恢复比小颗粒恢复更适合的情况。
用CommVault快照技术(CSS)来对生产服务器捕获快照印象,服务菪机时间将被消除,这些印象是由印象级iDA创建的数据备份拷贝,印象级备份能支持FAT和NTFS文件系统等。5.16 重起功能/检测点(Restart/Checkpoint)Galaxy的备份、恢复、辅助拷贝、合成全备份等一切数据传输的操作都具有检测点,从而能保证操作中断后的重起。这一功能对WAN上备份、恢复十分重要,也确保了备份、恢复的成功率。与对手的产品相比,他们只要部分功能有该特性,因此他们的成功率比Galaxy低。5.17 Galaxy高级功能包(AFP)Galaxy5.0高级功能包一些独特的工具,能被用在一些特别的用户环境中,因为它们在标准的用户设置中并不需要,它们被分开来进行注册生效,在企业级环境中,整个AFP能作一个组来注册。AFP提供以下功能:
数据加密 --允许对数据进行不同级别的加密,来增强数据的安全;
储藏跟踪-- 提供一个工具管理并跟踪移动的介质,使异地储藏更方便; 客户端迁移--允许客户端从一个 CommCell中迁到另一个CommCell中; 网格存储-- 允许错误切换、负载均衡和介质代理之间透明存储;
数据校验-- 通过校验写入介质数据的完整性,来保证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下面将对每个作简要的讨论,更详细的信息,参见CommVault网站。5.18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数据加密工具能在传输线路和存储设备上对数据进行加密,每种情况下的加密算法都是一样的,但数据加密提供不同形式的密钥来满足不同的用户保密需要。下面提供三种不同形式的加密码的方法:
仅仅在数据传输机构上对数据加密,当数据通过网络传送时,这种方法很有用,当数据到达目的地时,会被解密存到存储介质上。
数据在传输线路上和存储设备上都加密,但把密钥保存在CommServe上,这种方法保证加密数据一旦存储后,就增加了一层安全保护,即使存储介质丢失或被盗,也没关系。把密钥放在CommServe上,象辅助拷贝和合成全备份等高级功能仍然有效,还不会破坏加密,作为Galaxy的软件,它们能取到密钥并解密,再生成新的加密数据拷贝,来作为ILM数据储藏。
数据在传输线路上和存储设备上都加密,密钥有用户自己设定,这可以防止数据在没有用户许可的情况下被看到,因为必须要用户输入正确的代码。这个级别的安全能防止自动的恢复或自动拷贝的过程,如合成全备份,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就执行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两种附加的情况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来执行Galaxy的高级功能。
1. 输出一个含有密钥的文件,利用这个文件,QiNetix能恢复用户端的数据到含有那个文件的计算机上(仅仅是那一台计算机),这不需要提示用户输入加密码。
2. 你能明确的允许合成全备份,建一个密钥的拷贝在数据库里,普通的恢复操作仍然提示要用户输入密码。
用这些级别的加密功能,CommVault提供让用户针对特殊数据要求来定义加密级别的能力,附加的加密功能充分的设置数据的存取安全,并在用户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健壮和灵活的方案满足用户安全要求。5.19 储藏跟踪(Vault Tracker)储藏跟踪(Vault Tracker)提供一种方案来管理和跟踪在异地保存的来来回回的移动存储介质,用储藏跟踪功能,可定义一系列跟踪的策略,这些策略包含了移动的数据、数据的目的地和什么时候数据要移动。和竞争者同类产品最大不同之处在于Galaxy软件只进行逻辑的管理,而不移动介质。这些管理数据被创建用来决定什么数据、在那儿和什么时候要储藏。介质仅仅是含有数据的物理对象。储藏跟踪方案支持一些先进的理念,对异地介质管理很重要,如:虚邮件槽和多磁带箱。
当储藏跟踪策略被定义,储藏跟踪作业安排成普通的事件或按需的过程,在储藏跟踪策略中有多种类型的移动跟踪: 带库到储藏地 储藏地到储藏地 储藏地到带库 带库到带库
当储藏跟踪作业被初始化后,有
一、两种情况能出现,要么介质被移到带库的邮件槽立即被移走,要么介质被指定成能被移到“虚邮件槽”的保留区域。虚邮件操是一系列在磁带库中彼此相邻的槽,它能被设定成保留区,为介质储藏服务,这更容易区别和移动要搬运的介质。
当任何异地搬运时,在搬运中的介质状态必须被监控,并且在储藏跟踪方案中产生的相应的标识能确保介质正确的取回。当介质已经在哪个位置,并且适当的标识被储藏跟踪作业产生,那个介质就能在储藏跟踪历史报表中看到,只要用CommCell的浏览和报表机制就行。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十)VaultTracker--在两个带库之间进行储藏跟踪
作为储藏跟踪策略的一部分,预期的备份报告和作业也能被安排到普通下拉表中,为了在外的储藏地用来收集相应介质,这些介质将来会返回到主储藏地被重新使用。相反的标识用来跟踪介质,直到它回到主带库,准备重新使用。
VaultTracker--在两个地方之间进行储藏跟踪
储藏跟踪容易使用,集成并扩展了QiNetix平台,结合了本地和异地对关键数据的管理。它维护了介质在本地和储藏地的状态,利用Galaxy和QiNetix数据管理观点很容易存取,通过利用储藏跟踪,无效和丢失的数据会大大减少,为异地储藏介质过程提供了智能的方法。5.20 CommCell迁移(CommCell Migration)CommCell(管理蜂窝)迁移功能能很方便地把一个客户端及其相关联的数据从一个CommCell迁移到另一个CommCell,这个迁移可以是暂时的或永久的,要用到CommCell迁移的一些原因包括:
合并CommCell --合并两个或多个CommCell,操作很方便;
为了统一、合并和搬动工作位置等原因,要求永久把一个客户端从一个CommCell永久地迁移到另一个CommCell; 为了设备搬动、重定位等原因,要求永久把一个客户端从一个CommCell临时迁移到另一个CommCell; 在把一个客户端从一个CommCell迁移到另一个CommCell时,下列信息将和客户端一起被迁移: 客户端设置;
与客户端相关联的iDataAgent设置;
从客户端备份数据的信息,包括作业历史记录、介质的位置和存储策略信息 当客户端迁移完成后,这个客户端就能被加到新的CommCell中已经存在的存储策略中。5.21 网格存储(GridStor)用SAN时,动态驱动器的共享使驱动器能被多个MediaAgents共享,这个方法改进了资源利用率和减少了资源的冗余量,然而,SAN结构不能消除硬件导致的错误,网络和存储设备都会有,结果是由于设备错误的出现,导致了数据的丢失。
用QiNetix GridStor技术,软件能提供错误切换功能(FailOver),负载均衡功能(Load Blancing),存储(Storage Pool)和预防能力,减少了管理,改进了存取,能够使用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总成本TCO。不象市场上的其他方案,GridStor技术能跨越操作系统的环境和存储类型,如:Windows文件系统的备份作业,能从Windows MediaAgent切换到Solaris的MediaAgent上,在恢复时,用户并不需要知道数据到底在哪个设备上,系统会自动给找到。GridStor--共享存储设备和数据路径
这意味着,改变后的路径是一直是有效的,允许存取指定的存储,甚至当MediaAgent所写的数据是无效的时候。在备份中,不论是原有的在线存储,或是近线存储,或是离线存储资源,都有可能被利用,选用存储资源的优先权是用户设定的,一旦设定,资源被利用的次序是自动和透明完成的。这使资源优化利用得到了改进,很重要的是,可以提前进行资源管理来实现负载均衡,重定向作业来存取未使用的存储资源,通过消除备份和恢复中的错误来改进数据存取。GridStor是Galaxy中具有优势和特点的一个部分。5.22 数据校验(Data Verification)当数据存储介质后,没有方法可确定那些数据真的能恢复,缺乏立即处理恢复的方法。由于这个问题会导致效率差,用于数据保护的费用、时间和资源加倍,也就是说保证可恢复性是必要的。磁带驱动器已经有CRC校验来保证数据写入,但它不能保证写入数据是可恢复的,CommVault的数据校验工具是用来校验备份能否恢复。
数据校验工具能被设置成在所有备份、所有全备份后运行,或在备份中刚出现或以完成某个数据时开始运行。用了数据校验工具能让你在恢复数据时安心,因为数据在需要时是真的能被恢复。这些功能仅仅是Galaxy软件为ILM提供的一部分,另外包括了完整的介质管理、跟踪和分配有备份介质,管理所有备份设备,包括磁带机和自动带库,扩充的报表功能,和单一控制台监控和管理整个数据保护环境。请你参考CommVault其他资料了解Galaxy的详细功能。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十一)附录1 CommVaul的目标: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不仅仅是我们业务的重要部分,它是业务的核心。”
当今,任何组织都把信息视作最有价值的资产。IT经理们面对数据的急剧增加,每年对存储容量的需求都会有100%的增长。Gartner 认为,平均而言,一个企业每花费1美元在存储硬件上,就要相应花3美元在存储管理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花费呢?为了适应数据和商务应用的增长,企业投资存储技术来确保其竞争力。这些强大的架构满足了数据的多样性和数据增长的需求,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数据存储的复杂性。存储拓扑结构-从存储区域网络(SAN)到网络连接存储(NAS)再到存储用具-都是被用来减少由于数的急剧增长造成的服务器负载,提供更为快速、更加可靠的数据存取。这些存储架构必须能灵活地扩展以适应数据管理的需求,但同时还不能影响在线的系统和应用。
在这些复杂的存储环境中存在许多挑战。自动管理的缺乏妨碍了对异构计算环境的有效控制。和这些IT管理问题同时存在的还有对数据可用需求的根本改变。以前希望在工作时间可以及时存取所有类型的数据的用户现在要求能24*7地存取数据。据估算,如果一个小时数据不能访问,一个零售企业就会损失640万美元;信用卡授权机构会损失260万美元;甚至一个包裹投递公司都会损失3万美元。无论在什么地方,对任何一个IT组织来说,花费数小时乃至数天时间来恢复丢失或崩溃的数据都不再是可以接受的“服务质量”了。传统的存储管理是基于添加额外的硬件、软件和人力,从而造成了总的存储开销的增加。有的公司现在通过整合存储来提高对重要信息的管理能力。他们希望对存储进行集中管理来减少总的开销从而获得最佳的投资回报。有许多零碎的产品都试图简化存储管理,但是这些分散的产品缺乏集成,不能够带来最高的存储效率和数据可用性。结果导致了更多的花费,更高的总拥有成本,从而降低了收益。要管理当今复杂的存储环境并确保数据的可用性,您首先要接纳这种满足业务需求的系统复杂度,但同时也要创造一种可管理的随业务同步增长的环境。要充分管理和保护动态的关键系统和应用,您就应该接纳QiNetix的理念。
CommVault® QiNetix™平台被设计成能实现对数据的自动管理,它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管理方式转变实现了这一目标。QiNetix把传统分离的数据管理产品结合在一起来管理数据,实现了高度的管理集成。建立在经过验证的、可移动、可管理和分类数据的CommVault通用技术引擎(CTE)之上,QiNetix集成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可用性、数据迁移、存储资源管理和SAN管理产品在一个单一的、自动的、具有全局分类和索引的平台之上。这些组件的集成和交互作用为您提供了许多业务和操作的优势,比如,无与伦比的投资回报,更好地利用存储资源,更高的生产率,最大化数据可用性和大大减小了总拥有成本。
客户可以快速地部署单个产品或者无缝集成新的组件到现存的CommVault解决方案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简化了管理。而其它零散的解决方案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CommVault通用技术引擎(CTE)使之成为可能—一个底层的软件架构赋予了CommVault软件独特的能力通过一种基于元策略的途径来实现。CTE在软件产品级/模块级将QOS(Quality of Service)直接转换成可执行的策略。通过元策略,你可以利用QiNetix应用程序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来驱动存储设备和分享存储架构的智能。这种架构和共享模块的策略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较低的管理开销:因为存储架构的虚拟化,管理与数据移动紧密集成。 更高的数据可用性:因为我们是从应用的角度来管理数据。
减少了与存储相关的开销:因为数据迁移、数据可用性和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案动态地共享资源。 较少的培训开销:因为所有的方案共享一个通用的接口和操作界面。降低了环境复杂性。 单个厂商提供了数据迁移、数据可用性、数据存取和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等。 和其它厂商拼凑起来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相比具有更低的总拥有成本。 “任何一个单一的方案都不能解决我们这样复杂的需求。真的是这样吗?”
借助QiNetix平台,CommVault迅速成为统一的企业级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领导者,在NAS,SRM,SAN这样复杂的存储网络环境下提供高性能的数据保护、一致的可用性和简单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我们公司的生存之道:服务于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我们的客户
CommVault以帮助客户超越他们的目标为荣。而且,一旦您采用了QiNetix方案,您的公司就非常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司。CommVault的客户包括了全球2000强的企业,他们的业务跨越很多领域。客户依赖CommVault稳健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支持获得了快速的增长。您的公司也可以这样。我们的合作伙伴CommVault相信和业界的领导者建立战略和技术联盟对于我们的客户我们自己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们已经和许多顶尖的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建立了联盟来提升我们的能力,从而形成了最优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案。和存储业界的领导者合作确保当您部署任何领先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时,数据和应用都是可用的和被支持的。通过这样的协作,您可以很严密地管理应用数据,极大的提高了存储管理的效率。结果是,使用现有的存储架构投资最大化了数据保护和可用性。
我们的强势—面向应用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统一的企业级数据和存储管理CommVault的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假设:数据和应用程序必须一直是可用的。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发布了我们的旗舰备份和恢复产品,CommVault® Galaxy™, 它已经成功地被许多全球2000强的企业所采用。现在,CommVault对Galaxy稳健的数据保护和通用技术平台作了新的扩展,创造性地实现了交互和集成的解决方案。这样,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迁移、数据可用性、存储资源管理和存储架构管理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QiNetix在极大地扩展了现有功能的同时,确保了异构企业环境中的文件、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和当今被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快速恢复。
QiNetix平台提供了高级的数据和存储管理功能:智能化的数据保护、迁移、归档、设备和资源管理等方案确保了业务和操作的优势。QiNetix将数据保护、数据移动和存储资源及架构管理结合起来,从而简化了数据和存储管理的复杂性。它使您不仅能够保护和保持数据的可用性,并且能够依据这些数据来决定存储的需求。使用QiNetix平台,您将会获得更多的回报。总的来说,QiNetix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快速和可靠–在应用程序级实现高性能的、快速的数据存取,可以在指定的某一时刻进行整个应用程序的立即恢复。简单–集中的浏览器接口设计简化了管理、培训和安装,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对全局数据资源简单的、统一的视图。存储策略让用户可以在复杂网络中逻辑管理SAN、NAS和LAN上的数据。完整性–不同功能的组件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实现了集成与交互。产品从开始设计就考虑到了在广泛使用的网络环境下的无缝扩展。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十二)附录2 CommVault统一数据管理平台QiNetix的体系结构
CommVault公司创立的QiNetix软件平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专为操作简单、无缝连接和可伸缩性的存储方案而设计,以应对21世纪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通过对传统数据管理中分离功能的紧密整合,利用完整的存储栈,从应用到设备,进行完整的、透明的管理,以自动操作的方式提供应用数据的存取和可用性。数据的索引、管理和传送都是建立CommVault经久考验的公共技术引擎CTE上的(CommVault Common Technology Engine),QiNetix平台是统一进行数据保护、高可用性、迁移、归档、存储资源管理/SAN管理的基础,能用单一的、自动的平台来管理全局的数据、目录和索引。CTE是个底层的软件,奠定了CommVault所有产品能执行元策略(Meta-Policy)的独特能力,通过CTE能把操作命令的特点转化成可控制的软件级或模块级的策略。
QiNetix平台包含了一系列可配置的软件模块,用来组织和实施真正的数据集中策略,来管理企业的信息存取,QiNetix软件模块包括: 数据备份和恢复(Backup & Recovery); 数据迁移或分级存储(HSM)(DataMigrator); 依法归档(Data Archiver); 应用的高可用性/灾难恢复(Quick Recovery); 存储资源管理(Storage Resource Management); SAN、网络和介质管理(SAN Management); 集中统一管理以上所有模块。
在CommVault QiNetix问世之前,没有一个单一的统一软件能做这些事情。当今,用户被迫成了集成商,他们买来各种最好的单一解决方案来处理每个问题,不幸的是这些单个的产品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不能共享存储。为了实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目标,CommVault历经5年的努力,已经成功的开发出了QiNetix平台,来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用QiNetix能创建基于数据特性和优先级的智能策略,在NAS、SAN、DAS以及LAN/WAN环境中对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使用。QiNetix能让IT管理员创建用于保护和存储数据的策略,这些策略是基于存储模式、数据恢复和保留的优先级,利用统一的易于使用和管理的功能组件,直接控制存储设备每天的价值和保护数据的费用,从而改进公司的成本底线。QiNetix的优势在于:
灵活性、可扩充性、可靠性和易用性:提供了智能的、模块化的方法,让用户能实施单个的解决方案,或在需要时继续添加所需的模块,能在时间、效果、培训和费用方面来分步实施。
用逻辑的图视来对应所有存储资源的物理图视:用QiNetix,管理员能在统一的浏览控制台上快速、方便的进行操作和数据存取,而不需要知道数据具体所在的物理位置。
多种级别的策略驱动或用户直接管理数据:利用自动的关键功能进行数据传送和数据管理间的交互,QiNetix神奇地减少了必须的管理员数量,其灵活度可由场地和特殊的数据需求来定。
与应用高度集成:客户端的模块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数据管理功能,针对关键的文件系统和应用数据,如:UNIX、Windows、Linux、NetWare、Oracle、Exchange、Lotus Notes/Domino、Informix、SharePoint Portal、SQL、Sybase。
可移动的、完整的“点击”界面:系统管理员能方便的、完全控制所有数据,不管他是在当地还是在异地。
自动的交互过程:能方便到只要用一个系统客户端就能进行数据管理,功能十分强大,能轻松应对其部门广泛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企业的备份需求。
能对磁盘、磁带和光盘构成的虚拟存储池进行管理:包括磁盘阵列(具有或不具有快照功能),具有机械手的带库,磁带驱动器分配,磁带介质生命周期的管理。
可配置的软件模块:能满足企业在发展中的不断需求。
QiNetix平台基本架构包括了建立在单一的CTE上可交互的多个软件模块,并能用统一的控制台进行管理。它包括了五个独立的软件产品:备份/恢复、数据迁移、合法的归档、快速恢复和存储资源管理/SAN管理,这些软件都共享公共的底层软件。CTE使这一切成为可能,CTE是一个能执行“元策略”算法的底层软件,利用这个公共的底层软件,软件服务的品质能变成可控制的软件产品级/模块级的策略。QiNetix包括了下面软件模块:
QBR(CommVault Galaxy Backup & Recovery)完善的数据保护模块。QDM(QiNetix DataMigrator)数据迁移/分级存储模块。QDA(QiNetix DataArchiver) 合法的归档模块。
QR(QiNetix Quick Recovery) 快照管理和应用级的高可用,快速恢复模块,包括两个配置: QR-HA – 高可用模块用来快速恢复应用。
QR-DR – 灾难恢复模块用来创建远程快速恢复卷。
QSM(QiNetix Storage Manager) 存储管理模块包括了存储资源管理(SRM)和SAN网下的存储设备和网络部件的管理。Q-Net 能用单一的界面对本地和异地的多个CommCell进行管理,并提供策略管理、分析和跟踪二级存储、并提供统一的监控和报表等功能。
QiNetix CommCell是一个能独立作业的管理单元,一个CommCell包括以下部分: 一个CommServe StorageManager,具有存储管理功能的管理服务器。
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的代理模块,用来提供各种各样的所需功能,如数据传送和数据管理。 一个或多个高级模块,当需要如Serverless功能时。
一个或多个介质代理(MediaAgent),当需要配置数据传送模块时。 适当配置介质管理模块,当需要配置存储资源管理时。 CommCell形成了QiNetix平台的基本功能架构。1.1 CommCell CommCell是QiNetix架构里最基本的作业单元,它包括了一个CommServe StorageManager和一个内嵌的索引数据库;一个或多个客户端代理;如果有数据移动的要求,还有一个或多个介质代理(MediaAgent);所有这些软件模块也许是集中装在一台计算机系统中,也可以分散装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QiNetix架构是为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充性而设计的,以应对企业管理的特别要求。QiNetix支持多重的、智能的CommCell,每个CommCell包含了适当数量的软件模块来做不同功能应用,如:备份、依法规定、迁移、快速恢复、存储资源管理。集中管理和存储的环境,如集中存储到一个部门或一个数据中心,QiNetix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软件能跨越多种多样的存储拓扑结构,能集中管理分散的存储。这种方法避免了在进行数据保护、迁移、恢复等操作时一定需要在本地有操作员,进一步的是,所有的数据操作和管理都能完整地在异地进行,确保共同的数据管理策略全面的得到执行。另外,所以的数据传输(备份、迁移和快速恢复)都能在当地进行,减少了费用和带宽。下图描述了QiNetix软件能提供中心控制和管理分布在异地的存储。QiNetix对本地机房和远程机房集中管理
另外,QiNetix软件能支持多种多样的网络存储结构,如:SAN/NAS, 在SAN环境下,QiNeix支持:Disk-to-Disk(D2D),Disk-toTape(D2T),和Tape-to-Tape(T2T)方式的数据转移。QiNetix能支持所有存储拓扑类型
CommVault与业界SAN的技术提供商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它们是:Brocade、Dell、HDS、HP、IBM、EMC、StorageTek、ADIC、XIOtech 以及IP-SAN的供应商:StoneFly Networks、Lefthand Networks、Equallogic和Intransa。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十三)附录2 CommVault统一数据管理平台QiNetix的体系结构
CommVault公司创立的QiNetix软件平台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专为操作简单、无缝连接和可伸缩性的存储方案而设计,以应对21世纪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通过对传统数据管理中分离功能的紧密整合,利用完整的存储栈,从应用到设备,进行完整的、透明的管理,以自动操作的方式提供应用数据的存取和可用性。数据的索引、管理和传送都是建立CommVault经久考验的公共技术引擎CTE上的(CommVault Common Technology Engine),QiNetix平台是统一进行数据保护、高可用性、迁移、归档、存储资源管理/SAN管理的基础,能用单一的、自动的平台来管理全局的数据、目录和索引。CTE是个底层的软件,奠定了CommVault所有产品能执行元策略(Meta-Policy)的独特能力,通过CTE能把操作命令的特点转化成可控制的软件级或模块级的策略。
QiNetix平台包含了一系列可配置的软件模块,用来组织和实施真正的数据集中策略,来管理企业的信息存取,QiNetix软件模块包括: 数据备份和恢复(Backup & Recovery); 数据迁移或分级存储(HSM)(DataMigrator); 依法归档(Data Archiver);
应用的高可用性/灾难恢复(Quick Recovery); 存储资源管理(Storage Resource Management); SAN、网络和介质管理(SAN Management); 集中统一管理以上所有模块。
在CommVault QiNetix问世之前,没有一个单一的统一软件能做这些事情。当今,用户被迫成了集成商,他们买来各种最好的单一解决方案来处理每个问题,不幸的是这些单个的产品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不能共享存储。为了实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目标,CommVault历经5年的努力,已经成功的开发出了QiNetix平台,来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用QiNetix能创建基于数据特性和优先级的智能策略,在NAS、SAN、DAS以及LAN/WAN环境中对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使用。QiNetix能让IT管理员创建用于保护和存储数据的策略,这些策略是基于存储模式、数据恢复和保留的优先级,利用统一的易于使用和管理的功能组件,直接控制存储设备每天的价值和保护数据的费用,从而改进公司的成本底线。QiNetix的优势在于:
灵活性、可扩充性、可靠性和易用性:提供了智能的、模块化的方法,让用户能实施单个的解决方案,或在需要时继续添加所需的模块,能在时间、效果、培训和费用方面来分步实施。
用逻辑的图视来对应所有存储资源的物理图视:用QiNetix,管理员能在统一的浏览控制台上快速、方便的进行操作和数据存取,而不需要知道数据具体所在的物理位置。
多种级别的策略驱动或用户直接管理数据:利用自动的关键功能进行数据传送和数据管理间的交互,QiNetix神奇地减少了必须的管理员数量,其灵活度可由场地和特殊的数据需求来定。
与应用高度集成:客户端的模块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数据管理功能,针对关键的文件系统和应用数据,如:UNIX、Windows、Linux、NetWare、Oracle、Exchange、Lotus Notes/Domino、Informix、SharePoint Portal、SQL、Sybase。
可移动的、完整的“点击”界面:系统管理员能方便的、完全控制所有数据,不管他是在当地还是在异地。
自动的交互过程:能方便到只要用一个系统客户端就能进行数据管理,功能十分强大,能轻松应对其部门广泛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企业的备份需求。
能对磁盘、磁带和光盘构成的虚拟存储池进行管理:包括磁盘阵列(具有或不具有快照功能),具有机械手的带库,磁带驱动器分配,磁带介质生命周期的管理。
可配置的软件模块:能满足企业在发展中的不断需求。
QiNetix平台基本架构包括了建立在单一的CTE上可交互的多个软件模块,并能用统一的控制台进行管理。它包括了五个独立的软件产品:备份/恢复、数据迁移、合法的归档、快速恢复和存储资源管理/SAN管理,这些软件都共享公共的底层软件。CTE使这一切成为可能,CTE是一个能执行“元策略”算法的底层软件,利用这个公共的底层软件,软件服务的品质能变成可控制的软件产品级/模块级的策略。QiNetix包括了下面软件模块:
QBR(CommVault Galaxy Backup & Recovery)完善的数据保护模块。QDM(QiNetix DataMigrator)数据迁移/分级存储模块。QDA(QiNetix DataArchiver) 合法的归档模块。
QR(QiNetix Quick Recovery) 快照管理和应用级的高可用,快速恢复模块,包括两个配置: QR-HA – 高可用模块用来快速恢复应用。
QR-DR – 灾难恢复模块用来创建远程快速恢复卷。
QSM(QiNetix Storage Manager) 存储管理模块包括了存储资源管理(SRM)和SAN网下的存储设备和网络部件的管理。Q-Net 能用单一的界面对本地和异地的多个CommCell进行管理,并提供策略管理、分析和跟踪二级存储、并提供统一的监控和报表等功能。
QiNetix CommCell是一个能独立作业的管理单元,一个CommCell包括以下部分: 一个CommServe StorageManager,具有存储管理功能的管理服务器。
一个或多个客户端的代理模块,用来提供各种各样的所需功能,如数据传送和数据管理。 一个或多个高级模块,当需要如Serverless功能时。
一个或多个介质代理(MediaAgent),当需要配置数据传送模块时。 适当配置介质管理模块,当需要配置存储资源管理时。 CommCell形成了QiNetix平台的基本功能架构。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十四)1.1 CommCell CommCell是QiNetix架构里最基本的作业单元,它包括了一个CommServe StorageManager和一个内嵌的索引数据库;一个或多个客户端代理;如果有数据移动的要求,还有一个或多个介质代理(MediaAgent);所有这些软件模块也许是集中装在一台计算机系统中,也可以分散装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中。QiNetix架构是为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充性而设计的,以应对企业管理的特别要求。QiNetix支持多重的、智能的CommCell,每个CommCell包含了适当数量的软件模块来做不同功能应用,如:备份、依法规定、迁移、快速恢复、存储资源管理。集中管理和存储的环境,如集中存储到一个部门或一个数据中心,QiNetix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软件能跨越多种多样的存储拓扑结构,能集中管理分散的存储。这种方法避免了在进行数据保护、迁移、恢复等操作时一定需要在本地有操作员,进一步的是,所有的数据操作和管理都能完整地在异地进行,确保共同的数据管理策略全面的得到执行。另外,所以的数据传输(备份、迁移和快速恢复)都能在当地进行,减少了费用和带宽。下图描述了QiNetix软件能提供中心控制和管理分布在异地的存储。QiNetix对本地机房和远程机房集中管理
另外,QiNetix软件能支持多种多样的网络存储结构,如:SAN/NAS, 在SAN环境下,QiNeix支持:Disk-to-Disk(D2D),Disk-toTape(D2T),和Tape-to-Tape(T2T)方式的数据转移。QiNetix能支持所有存储拓扑类型
CommVault与业界SAN的技术提供商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它们是:Brocade、Dell、HDS、HP、IBM、EMC、StorageTek、ADIC、XIOtech 以及IP-SAN的供应商:StoneFly Networks、Lefthand Networks、Equallogic和Intransa。1.2 单一的图视能对所有的数据拷贝进行管理
与其他提供单独的解决方案相比,QiNetix的重要优势在于:能够管理、浏览、恢复、再调用和快速恢复所以类型的数据拷贝,如:跨越在多个系统上的SQL、Exchange、Oracle或在单个主机上的文件系统、数据库或应用软件。
下图突出表现了QiNetix单一统一的浏览能力,独特的统一界面能减少对数据管理、配置和维护的工作量。单一的界面管理所以的QiNetix模块
QiNetix平台集成了所有数据管理所需要的数据拷贝的图视:智能型磁盘阵列上的快照、这些快照的第二个持久拷贝、快速恢复卷(QR)、数据迁移、备份、合法归档、介质异地存放、辅助拷贝和其他对这些同样数据的拷贝。QiNetix软件的智能化确保了对应用数据内容的时间点(point-in-time)视图的维护,因为它含盖了基于策略的管理结构来创建数据集合,从一开始,企业就能拥有加强数据完整的、基于策略的存储和管理的方针。QiNetix管理所有时间点上的拷贝
1.3通用技术引擎CTE(Common Technology Engine)CTE是一个底层的基础软件,它赋予了CommVault软件能执行“元策略”的独特算法,拥有了CTE,就能把服务的品质转化为软件级和模块级的策略。通过共享元数据(Meta Data),能实现只要一个后端元记录数据库和多个元数据库实例的工作模式。CTE是QiNetix结构里的“基干”,利用它能够完成单个不同产品之间的交互和通讯,这种交互和通讯导致了不同种相互独立的应用之间全新的自动化,这些应用包括:备份/恢复、数据迁移、合法的归档、快速恢复和存储资源管理/SAN管理。
这种统一的自动化过程对用QiNetix平台管理是非常有效的,它使得管理员能很快就能确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如:当一个存储器里的数据容量达到了警戒线时,它马上就可以通知数据迁移模块把数据迁移到二级存储器上,直到数据量容量下降到警戒线之下。
CTE包含两个独立的软件模块:通用存储管理服务器(CommServe StorageManager)和介质代理(MediaAgent)。1.4通用存储管理服务器(CommServer StorageManager)一个单独的通用存储管理服务器要配合一些客户端代理模块、或者介质代理和客户端代理模块的组合,其数量和类型取决于用户的需求。通用存储管理服务器(CommServer)是CommCell的命令和控制中心,负责处理其他所有模块的请求,备份、恢复、迁移、再调用、创建和装载快速恢复卷都是由它来监控和管理的,它仅仅接收和发送控制信息,而不传送实际的数据。通用存储管理服务器含有一个元数据库,用来保存由存储资源代理和设备管理连接收集的所有逻辑信息,QiNetix平台使用共同的元数据描述,自动完成各个模块之间的无缝交互,并使这些模块在同一控制台下管理。
CommServer主控采用“点击”的用户界面,包括集中的事件和作业管理,并有逻辑的和物理的管理树。CommServer元数据库保存了明细记录,这个数据库记录了各种活动的类型、关键的逻辑单元与物理对象的映照、时序安排和管理信息,集中管理的所有事件的日志,重要事件的通告。CommServer作业管理控制所有主要的软件模块的活动并提供在业界领先的可重起功能。由于CommCell的控制台是通过WEB浏览和Microsoft的管理控制(MMC),所以整个QiNetix系统的管理能在异地任何只要LAN或WEB能到达的地方进行。1.5介质代理(MediaAgent)
介质代理(MediaAgent)是个软件模块,负责管理数据在物理存储设备和它对应的客户端代理之间传输数据。MediaAgent管理备份设备并保存数据和数据的索引在存储介质上,MediaAgent能支持各种各样的存储体系结构,这种技术方案能迅速适应存储技术的变化,正是这个原因,QiNetix的MediaAgent能支持以下各种类型的存储设备: 磁盘:磁盘设备能被配置成JBOD,也可以作为RAID。
智能存储阵列:高端的磁盘阵列,具有快照或远程复制的功能,象EMC Symmtrix,HP StorageWorks,HDS Lightning或XIOtech Magnitude,CommVault也全面通过了微软的Windows Storage Server 2003上VSS快照认证。
全自动磁带库:带有机械手的典型带库,有多个带槽和多个磁带驱动器,MediaAgent能管理带槽、驱动器和机械臂。 单独磁带机:MediaAgent能管理单独的磁带驱动器,磁带是用手工放入取出的。 带条码的MO库:jukeboxes。 没有条码的介质。
由于MediaAgent软件与操作系统无关,Solaris MediaAgent 能读由Windows MediaAgent所写的数据,这是QiNetix平台与传统的备份恢复所不同的!
另外,每个MediaAgent能支持许多数据传送,这样,一个MediaAgent能支持许多个备份/恢复、数据迁移、合法归档和快速恢复等操作。其结果是,管理员能在许多不同的数据传送的任务中能无缝地共享昂贵的、高性能的存储设备。1.6客户端代理ClientAgents(iDA、DMA、DAA、QRA、SRA)客户端代理是个软件模块,来进行各种各样数据操作和管理的。在一个系统中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客户端代理或众多个企业所依赖的存储管理模块。
iDA(iDataAgent):用来做数据备份和恢复;
SDM(Serverless Data Manager):用来做占用较少服务器资源的备份,也就是所谓的Serverless备份; DMA(Data Migrator Agents):进行数据迁移; DAA(Data Archiver Agents):做数据合法归档; QRA(Quick Recover Agents):进行快速数据恢复操作; SRA(Storage Resource Agents):进行存储资源的管理。
CommVault 备份方案书(附件)
(十五)例如,有一个Galaxy的备份和恢复的iDA能对以下系统进行管理:
Windows和Unix文件系统;Linux、Mac、Netware、SharePoint服务器;Exchange;Oracle数据库;SQL数据库;Network Appliance文件;SNAP磁盘阵列;Lotus Notes服务器等。不管系统是虚拟的还是物理的,iDA是需要为每个客户端系统作配置的一个不同类别的代理。对于DMA、DAA、QRA和SRA概念上是相同的。
以上这个概念对QiNetix和存储管理软件是特别重要的,在集群环境下的SAN配置环境中存在许多“虚”服务器节点,这样,在一个客户端系统中包括了Exchange和Windows文件系统,就需要有相匹配的Exchange和文件系列的客户端代理。如果备份、数据迁移和快照都要做,那么,Windows和Exchange Galaxy备份的iDA,Exchange DataMigrator DMA,和QickRecovery QRA都必须装在主机中。每个客户端代理能管理适当类型数据的多个实例,除了关系式数据库代理,关系式数据库代理只能管理一个数据库实例,一个单独的备份iDA或Solaris文件系统的DMA是能够在同一个客户端的主机上管理多个文件系统实例的。这个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管理优势,与传统基于单点级别的产品相比,用户能浏览跨越整个服务器的数据,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备份、迁移或快速恢复。例如,QiNetix平台能对Exchange 2000浏览到多个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分别跨越在多个存储组,并能快速定位信息存储和存取每个单独的信息。这样就把查找信息的时间从小时降到了分钟甚至是秒级。
针对每个应用单元,用一个代理来管理它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每种代理都利用了相应的API所提供的优势和功能,数据管理和传送都能达到最优化。其次,许多策略的创建和管理都是针对每个客户端的计算机在代理级进行的,系统用户很容易执行针对数据类型进行过优化的单独的策略。
最后,由于多个客户端代理能安装在同一个物理计算机里,QiNetix能提供在同一物理计算机上管理不同类型数据的能力,并针对数据类型来制定存储策略。相反,客户端代理能按类型进行分组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进行管理,就象把所有的Oracle或Exchange分别作为一个组,更进一步,同组的客户端利用同一个策略,这样就能达到所有的数据利用同一个策略进行统一管理。1.7几种典型的配置方法 附录3 公司介绍 1.1公司介绍
市场对数据可用性的需求
IT管理者正面临着数据增长率每年超出100%的难题,靠已有的增加硬件和人力的策略来管理存储,会导致管理存储的费用成几何指数增长,另外缺乏自动的手段来对异构的计算机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再就是IT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为了数据可用性的要求而改变基本架构。用户以前习惯于在工作时要立即存取所有类型和种类的数据,而现在进一步要求在7X24基础上存取信息。对一个IT机构来说,花几天或几星期来恢复丢失的或损坏的数据已不再被“服务质量”标准所接受。
同时,存储架构正面临革命,崭露头角的是SANs和NAS,要适应这些新型存储设备在信息存取中不会中断,已经成了IT机构新的负担,如今,被公认的是:在信息和数据背后是IT机构最重要的价值。CommVault's 数据管理前瞻性
当CommVault开始开发高性能、企业级备份/恢复方案组件时,公司一致认为,大多数当今市场上的数据存储管理产品的设计都超过10多年了,缺乏自动化、功能的智能较差并缺乏无缝、统一管理控制台、不宜处理的编码、针对存储物理设备的示图等等都给那些复杂的、过时的系统的管理员带来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ommVault着手进行了18个月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确定了其他存储管理厂商没有提供的关键数据管理功能和优势,它们是:空前的自动化、非常容易使用、更高的可靠性、具有竞争力的性能、灵活的配置和设置以及较高的可管理性。首先交付了基于LAN网的备份和恢复产品,再把这些特点和优势扩展到了SAN和NAS存储体系结构中。
公司的前瞻性和战略使命是成为提供统一数据管理方案的领导者,该方案确保高性能数据保护、整体的可用性和便捷的管理复杂的存储网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CommVault认为产品将需要“管理”整个数据路径--从应用到设备,另外,CommVault早就理解软件必须“知道”数据和存储架构的状态来确保数据的存取和可用性。通过创建领先的备份和恢复市场的技术,CommVault打下了成功的基础—提供新方案而引人注目的扩大市场供应。
CommVault® QiNetix™产品组件及相关超前的服务是基于数据管理和传输的属性和环境,所提供的方案包括:数据保护、数据迁移、数据归档、数据高可用性、存储资源管理、设备单元管理和基本架构管理,这些软件模块相互作用和融合的结果是使业务和操作更先进,如:更高的ROI、更好使用存储资源、更高的生产效率、数据可用性最大化以及减少总成本。CommVault在业界获奖情况CommVault's Heightened Industry Award Recognition 从2002到2005,CommVault Galaxy由于健壮的备份和恢复性能以及出众的管理团队获得了业界一系列奖项,包括:
• SearchStorage.com网和Storage magazine存储杂志 2002 和 2003 颁发的奖项 – “最佳备份和恢复软件产品”。• Steve Duplessie 存储杂志首个存储业界最佳奖项颁给了CommVault,颁奖词说:CommVault是公认的最团结的管理团队之一,似乎有天才包围他们,但至今很少有个人与团队匹敌,这些“家伙”可真是“武林高手”。• CommVault Galaxy获Miccrosoft认证专业编辑选择奖。• 最佳美国CeBit奖。
• Network Magazine网络存储杂志年度备份和恢复产品奖。• 2004年Gartner 中型企业峰会软件创新奖。• 2005年Gartner 中型企业峰会最佳方案奖。• 戴奥真尼斯-存储杂志质量奖 战略伙伴
由于存储业界的紊乱状态,战略合作伙伴是达到公司战略、技术和市场目标的重要因素,所以CommVault积极与存储业界的所有主要的硬件和软件厂商协商并作为标准委员会成员提供服务,如:SNIA(存储网络产业协会)。CommVault也维护与优势软件应用开发商的关系,这些联盟使CommVault能提供先进的丰富的工具给它的用户在分布式的环境中管理CommVault Systems成立于1996年,致力于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的革新。在此之前它是AT&T Bell试验室的一个部门,2000年初,CommVault Systems发布了其旗舰数据保护产品,CommVault® Galaxy™,自那以后,CommVault Systems和很多顶尖的软件和硬件厂商建立了联盟来增强软件的功能,这些公司包括:DELL,EMC,HP,HDS,IBM以及Microsoft。CommVault Systems的软件安装在许多全球2000强的企业。CommVault是一家专业的存储软件公司,IDC把CommVa u l t列为企业级数据存储和管理软件的领导者。CommVault专注于创造和实现智能的、快速的、可靠的和易于使用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案以满足用户动态的数据管理需求。1.2 CommVault客户的评价
“在完全相同的硬件、网络和客户端环境下CommVault 的技术比Veritas 要快的多,真是太棒了!” —Raytheon “CommVault 允许我们在一个中心位置来管理全州范围的服务器,因而灾难恢复非常便捷。他们的技术易于理解和使用。” —The Michigan DNR “CommVault 的技术充分挖掘了EMC 自动网络存储的价值,使之成为复杂的、超动态的环境下高可用信息保护解决方案的首选。” —EMC Corporation “日立数据系统非常欣赏和支持CommVault 重视合作伙伴关系的策略和其在数据存储管理领域最好的技术。” —Hitachi Data Systems “我们集成了NetApp NearStore R100 和QiNetix,客户能够通过这种联合的解决方案获得超值的投资回报,更好地利用存储资源,最大化数据可用性和降低总拥有成本。” —Network Appliance “CommVault 这样的合作伙伴拓展了Microsoft平台的价值,因此我们共同的客户能够部署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方案,使得获取所有的关键业务数据非常方便,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管理成本。” —Microsoft “作为一个服务公司,我们很自豪能够和供应商和客户都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一个机构连和人打交道都成问题,不管它有多好的技术,它都会有潜在的失败隐患。我们在和CommVault 打交道的过程中确信他们的通力合作是我们项目成功的关键,他们就是我们希望与之共事的合作伙伴。” —Grant Thornton,LLP “Susquehanna 的风格就是创新—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我们实践的原则。这贯穿于我们所购买的用于关键业务的Unix,Windows 和Oracle 系统的软件。CommVaultGalaxy 很独到,它提供了快速恢复丢失或崩溃的数据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中央管理单元来管理我们全球范围的Unix 和Windows 服务器。”
第二篇:公司备份方案
公司备份方案
随着科技的变化,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站也逐渐成为企业与内部和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平台。当网站成为企业的商用工具后,数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内、外部数据均呈几何级增长,相关的数据便成了企业网站最重要的资产,数据的丢失或毁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然而,病毒入侵、硬件故障、软件崩溃等难以预测的意外问题或者是误操作等人为因素都时刻威胁着企业网站数据的安全,因而如何保证网站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便成了每个企业都必需考虑的问题。
一、企业网站为什么要数据备份
防止数据丢失的第一道防线是实行数据备份,备份就像锻炼身体,虽然重要,但却常常被忽视,数据备份观念在一些企业中,甚至是在网络管理员中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当网站更新或添加内容时,如果实行了数据备份,那么即使出现操作失误,把有用的资讯或者重要的内容删掉了,那么也不至于让之前花了很长时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数据付之东流,只要及时地通过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案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了;又或者是企业网站发生灾难,原始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利用备份数据就可以把原始数据恢复出来,使系统能够继续正常工作。可见,数据备份是何等的重要,数据备份是为了以后能够顺利地将被破坏了或丢失了的数据库安全地恢复的基础性工作,轻松做到‘原地满血复活’。企业应当把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工作列为一项不可忽视的系统工作,为其网站选择相应的备份设备和技术,进行经济可靠的数据备份,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重大损失。
二、选择合适的数据备份方法
备份是一种实现数据安全的策略,是对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复制,根据备份的对象来分,企业网站数据备份大体上可以分为文件备份和数据库备份,文件备份的对象是网站空间中的所有模版文件,以及通过各种方式上传的图片、flash动画与影音文件等;数据库备份的对象是网站中的各项内容,如频道名称与内容、新闻类别与内容、产品类别与内容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备份方法即规划备份策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无论是何种数据备份都有许多方法,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备份策略方法。据了解,多备份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备份。具体分为文件备份和数据库备份,备份起来是相当的简单--55秒即可完成备份,傻瓜式的备份操作形式,这里就不多说了。
数据备份有三种基本的形式,分别是:标准备份,增量备份,差量备份;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其它备份形式,即,在实行网站数据备份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特点和数据活动状况来进行,以提高系统的备份性能。
一般地,数据的大小及其数据的修改频率决定了实现数据库备份的方式:
1.完全/标准数据备份
一个“标准”或“完全”备份将归档所有文件,包括系统文件,应用文件,用户文件等等,然后重置或清空所有存档位。这种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很好的保护,非常耗时,但从完全备份中恢复数据的过程比其它备份形式要简单,要快,因为全部数据都保存在一个磁带或多个磁带中。
但是,标准备份不太通用,主要是因为耗时问题,大多数标准备份都必需是在非商业时间里进行,而且许多大企业的数据量太大,在短时间里没法完成完全数据备份。解决时间限制的一个办法是使用多个磁带驱动器备份服务器硬盘上的指定文件,磁带自动盘带系统对大型标准备份非常有用。当数据量很大,而时间又有限时,增量备份或差量备份可以解决问题。
2.增量备份和差量备份
增量备份和差量备份非常相似,差别在于,增量备份完成之后,文件的存档位被重置,这意味着,从上次增量备份后,只要文件没有被修改,那么它就不会被存档;而差量备份虽然也只备份修改了的文件,但备份完成后并不重置文件的存档位,所以,差量备份可以很好地弥补增量备份过程在数据恢复时的缺陷。
因为增量数据备份(IDB)和差量数据备份(DDB)只备份新创建的文件或修改过的文件,所以他们可以加快备份过程。增量备份和差量备份经常与标准备份结合使用。许多企业每天进行增量备份或差量备份,每周进行标准备份。三种备份方法的结合使用,使得备份过程既有了速度,又有了安全性。
3.拷贝和日常备份。
人们常常把数据拷贝与数据备份备份等同起来,其实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拷贝跟标准备份比较类似,但它不会清空文件的存档位,而且数据拷贝无法使文件留下历史记录,以作追踪,亦无法留下系统的NDS、Registry等信息,还不是一种完善的备份方法,固然之就更不能与数据备份等同起来了;日常备份依照文件的时间戳来确定该文件是否应该存档,日常备份适合于紧急任务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文件不断被修改,并减且需要进行多次日常备份。
三、建立完善的备份系统
数据的破坏是难以预测的,也是多种可能性的,因此要保证在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数据的完整恢复,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备份系统:
1.制定备份进度:在制定备份进度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首先,需要考虑备份方式,即是选择完全备份还是其他备份方式;其次,要确定备份频率和时序;另一个因素就是保管,一定要定时清洁和维护磁带机或光盘,要把磁带和光盘放在合适的地方,过热和潮湿对磁带和光盘时有害的,备份的磁带和光盘最好只容许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访问他们,要完整、清晰的做好备份磁带和光盘的标签,避免与其他不重要的混在一起。
2.选择适用的备份功能:网站管理者在规划一个安全备份的网络环境时,必须充分了解各种备份方案应具备哪些条件要素,实际上备份功能应不仅只消除传统下指令的复杂程序或手动备份的麻烦,更要能实现自动化及跨平台的备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一个完善的备份解决方案应具备自动化的排程设定、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磁带管理及支援各种数据形态(如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能跨平台地整合Windows NT、NetWare与UNIX之间作业系统的备份功能。
3.选择适当的备份设备:根据数据的规模的大小选择备份设备,在小型企业网站中当更注重价格和易用性,而在较大型的企业网站中则应更关注性能和功能。目前流行的备份设备有磁带机和光盘刻录设备以及磁盘阵列,网上备份及一些其他的高级备份方法也正日益兴起。
4.选择合适的软件包:有许多专用的备份软件包,可提供各种完善的功能和具有易于操作性的优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5.挑选完善的备份软件,一个好的备份软件应该具备这几项基本功能:
(1)自动化备份与恢复:自动化不需要人力去操作或更换磁带媒体(使用自动换带机),可以降低网站人员的维护成本,而自动化作业不需要人工操作的特性,也可以很好地避免了错误操作的认为因素的发生,从而增加了备份的可靠性。
(2)安全性与可靠性:备份数据前自动对文件进行病毒扫描,能够确保所备份的数据并未遭受病毒感染,能确保所备份的数据的安全性,日后需要恢复数据的时候,就能实现数据的安全性了。
(3)多磁带设备的管理功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同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备份,以同时写入数据至多磁带的功能,提供高速的备份能力。
当然,一个完善的备份软件除了具备上述的能力之外,还应该能够随着科技的发展适时地提供新功能与支持新的科技,以使数据备份更节省资源,更人性化。小编这里了解到的多备份就能满足我们对备份的需求,自动化是不需要多说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又压缩加密,安全也是杠杠的。数据备份过程实时监控,在控制面板后台也方便操作管理,并且随着数据的扩充,功能也慢慢完善起来。所以,这样一款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的数据备份软件,企业和个人都值得拥有!
四、数据备份应该遵守的原则
1.定期实施备份。为保证备份数据的无误,必须定时定期、准确地备份,为避免进度混乱,应清楚记录所有步骤,并且,必须为实施备份的所有人员提供此类信息,以免在发生问题时束手无策。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个计划并严格遵守,让服务器执行更新日志,当网站数据在崩溃后需要恢复时,更新日志将将会派上用场。
2.原则上数据备份应至少保留两份,一份是最近的,一份是在它之前的,而至少要有三个以上备份,才可以把早期的删掉。这里还是拿多备份做例子吧:备份过程中自动备份到多个云端平台,无须担心数据丢失的风险。需要时一键恢复即可。
3.鉴定需保护的系统,存储重要数据的系统都需要全面保护,但也要分出个主次,最重要的数据要经常备份。
4.使用一种统一的和易理解的备份文件命名机制。选择采用数据名和日期构成备份文件名会为你实施数据恢复带来很大的方便,因为默认的备份文件名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当实施你的恢复时,很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找出文件里是什么东西,而由数据名和日期所构成的备份文件名,文件里备份的是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5.适时地进行数据恢复和故障演习。如果企业网站发生灾难,数据丢失,应确保可从备份介质中快速、完整地恢复所有数据,要定期地演习恢复过程,确保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不会出现差错或意外故障。
总结:数据对于现在这个网络时代是无可比拟的重要!所谓‘有备无患’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适合企业网站需要的备份方案,以有效防止网站数据的丢失对企业的运作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篇:数据备份方案
浪擎官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浪擎容灾案例
浪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统一备份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件服务器存储着大量档案资料,一旦服务器存储发生故障,就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PC和笔计本的数量很庞大,而且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文件数据容易丢失和损坏,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文档数据分散存储,造成了信息和数据孤立,大大降低了信息的整体利用率。
需求及建设目标:
1)建立统一的、自动的文件备份机制,提高文件存储安全,减轻维护工作量
定时将文件服务器中数据备份到存储服务器,减轻系统管理员的维护工作。在文件服务器因意外导致数据丢失时,则可从备份存储中快速恢复。
2)高频高效的备份,尽量减少计划或意外情况下导致的数据损失
可灵活的配置系统备份计划,尽量减小数据备份窗口(如以每天或每半天甚至每小时为一个周期进行备份)
3)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设备,保护投资,降低系统总体拥有成本
浪擎备份无需特殊硬件需求,而且对配置要求甚低,系统操作维护简单,降低系统总体拥有成本。
4)数据安全
为桌面文档建立安全统一的备份机制,系统应支持各种格式的办公文档和业务数据备份。备份数据在存储端不可视,保证只有文件主人才有权查看备份文件。
5)文件共享
便捷共享,系统应提供脱机共享方式,以提高备份系统的利用效果。用户可将已备份至服务器上的数据授权共享给他人浏览,同时可查看他人共享信息。
病毒防范,系统在实现共享的同时应防止病毒主动传播
6)使用要求
简捷易用,应提供方便的自动和计划备份方式。便于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可通过Web方式查看用户的备份情况,可通过备份策略进行强制备份或帮助终端用户进行重要文档的备份。
浪擎官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浪擎容灾案例
浪擎服务器备份及桌面备份解决方案
1)浪擎•服务器备份系统
浪擎•服务器备份系统实现应用系统的存储备份,对备份服务器硬件和网络等无特殊要求,可实现低成本、高保障的热备份和热容灾
浪擎•服务器备份系统备份客户端安装在源服务器上,备份服务器软件安装在目标服务器上,管理员可以在任意一台计算机通过Web远程管理备份服务器和监控两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
2)浪擎•终端备份系统
浪擎•终端备份系统为桌面计算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安全保护及高效利用的解决方案。
浪擎•终端备份系统由备份客户端、备份服务器和基于WEB的备份管理界面三部分构成。
备份代理安装在需要备份的计算机上;备份服务器软件安装在存储服务器上,负责用户管理、备份数据、存储空间;管理员可通过Web远程管理备份服务器和监控整个运行状态。
第四篇:XX数据备份方案
XX数据安全方案
需求分析:
随着测试系统的增加带来了数据急剧的增长,使得数据的保护和存储变得尤为重要。在系统面临数据毁坏,丢失而需要快速有效地恢复原有系统数据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测试系统数据需要更为安全高效的数据同步或者异步备份方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XXSRV安装两块1T硬盘RAID 1镜像,提供1T空间供生产测试用户存储数据。现阶段已经使用500G,预计数据每年增长100G,数据存储增长率以10%递增。
为加强生产测试数据安全,保证数据可用、稳定、容灾、可恢复性,结合现阶段危及生产测试数据服务器问题分析:
1、测试数据文档被更改
描述:员工测试产品,数据被更新或者更改。
2010年05月19号会议,产品负责人认为产品测试按JOB+日期命名,不需考虑文档被更改、覆盖,导致数据丢失。
2、员工误操作删除
描述:管理人员操作测试数据,不小心误删除。
2010年05月18号邢小彬及刘利平建议增加数据删除确认功能。针对此问题,已经增加回收站功能,用户所有删除的文件先放入回收站。
3、服务器硬盘坏
描述:现阶段XXSRV采用单服务器双硬盘RAID 1镜像系统,其中任何一块硬盘坏都不会影响生产业务,危及生产数据。
考虑万一2块硬盘同时坏,所有数据全部丢失,系统需要重新架构。
4、系统崩溃 描述:为保证文件系统的安全、稳定,XXSRV基于RedHat5.0的系统,相比Windows系统,文件更安全,避免windows病毒的入侵而导致系统崩溃,出现无法预计的故障,如果系统崩溃,现阶段我们需要重新架购服务器,复制原硬盘数据到新服务器。
参考以上问题,尽可能保证生产数据的安全、稳定,基于异步(异步是备份当前数据,实际数据每时每刻都在更新,所以在时间上会有的差异)、同步(同步是修改删除数据,在另一存储或服务器同步数据,备份数据与实际数据每时每刻都保持一致)提出以下数据解决方案:
一、硬盘异步备份方案
写入速度:50-60M/S 优点:方便选择重要数据按需备份,查找丢失数据简单,备份速度快。
缺点:人工管理,手工操作无法自动纠正更改错误,耽误备份计划。备份周期较长,误差较大。
增加设备:增加一块或者多块硬盘通过其它电脑或者USB、ESATA备份数据,预计投入5000购买硬盘 安全系数:50%
二、服务器异步备份方案
写入速度:2-5M/S 优点:系统智能备份,当服务器故障,快速切换到备机
缺点:备份数据与实际数据在时间上有差别
增加设备:增加一台备用服务器通过网络异步备份,预计投入30000 购买服务器
安全系数:80%
三、服务器同步备份方案
写入速度:2-5M/S 优点:系统智能备份,当服务器故障,快速切换到备机
缺点:投资大
需要增加设备:增加一台备用服务器通过网络同步备份,预计投入30000购买服务器20000购买同步软件 安全系数:90%
四、增加磁带通过网络备份数据到磁带库
写入速度:2-5M/S 优点:即时还原备份数据以备数据查阅
缺点:备份数据与实际数据在时间上有差异,不适合由多个
数据块组成的数据
增加设备:增加磁带、购买软件通过网络备份数据到磁带库,预计投入30000 安全系数:70%
附XX通过网络异步备份XXsrvTDC传输速度图表。传输速度:数据大小:
第五篇:数据备份方案
办公环境下计算机数据备份方案
随着公司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公司同事在日常办公中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但与生俱来的各种计算机问题也让大家痛苦不堪。诸如意外断电、不正常关机、硬盘损坏、工作误操作、病毒等因素造成计算机数据的丢失。所以我们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加强数据保护意识,重视数据的安全备份。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因计算机故障给公司及个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根据本部门经理要求,现介绍公司几种备份方案:
一、离线移动硬盘备份
根据部门业务需求,可由本部门申请购买一块移动硬盘用作本部门数据备份盘。部门可制定备份时间计划表,根据计划备份时间对本部门数据进行拷贝至移动硬盘进行备份,备份移动硬盘由专人专管,备份完成后由专管人员对硬盘进行土封存。
优点:完成实现数据离线硬件备份,移动备份硬盘由专人专管,数据安全能较大得到保障。
缺点:备份不及时。
二、OA协同办公系统备份
公司OA协同办公系统己建立。OA办公以系统提供给每位同事1GB的空间用作个人文件存放,公司同事做将其做为计算机数据的网络异地备份。
OA存放路径如下:“知识管理”—“文档中心”—“我的文档”;进入后可在“我的文档”下根据需要建立文件夹与上传各文件。
优点:实现异域地网络备份;数据经加密后存放于OA服务器;文件调阅方便;可对本公司同事直接进行共享;未经上传用户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
缺点:为保障数据安全,公司OA系统在外网访问时需申请VPN账号登陆。
三、FTP网络备份
根据需要,可以公司服务器开设FTP服务,根据各部门分设不同账号,各部门访问时只能查看和更改同部门的文件。
优点:部门共用一个账号进行备份,可相互监督备份情况; 缺点:用户权限一样,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
四、其他备份方式
其他备份方式有EMC云备份方案等专业备份方式。缺点是需要进行购买业务许可。
四:备份建议
三、对于数据安全要求性较高的用户(如财务部),可采用离线移动硬盘备份方式;其余用户可采用OA协同办公系统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