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这是江泽民同志2001年8月31日与军队高级干部研讨班学员座谈时,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所做出的深刻阐述。深入研究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巨大变化,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三个代表”这样一个伟大思想理论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终极的真理,而是发展的学说。它始终同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战斗旗帜和指导思想。
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诠释,都针对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进行“改良”和发展。
例如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后提出的观点,进而建议了社会主义的苏维埃政权。
而毛泽东思想是以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随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理论跟当前的社会形势都有了一些不“兼容”。特别是在 20世纪,社会主义经历了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曲折发展过程。20世纪 50年代之前社会主义经历了发展的辉煌年代。但从60年代起,高潮转向低潮,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出现了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的共产党纷纷下台,失掉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纷纷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社会主义大挫折和历史大倒退。这一残酷的事实引起了我们的深深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再发展。
二、的实际国情
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科技革命化以及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渗透的一系列重要趋势日益清晰,世界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变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我们党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开创了社会主义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国际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更是如日中天。
但是我们也跟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果用原有的理论来解释并指导实践显然已经跟不上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就急需一个新的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
三、“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的必然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个必然的过程,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结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探索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过程,是这一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应对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战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这一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在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必然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逻辑基础。
国际的社会风云变换的同时,我国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活动领域;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日趋明显,群众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党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五大以后,江泽民同志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与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索和解决与此有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样,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油然而生。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指导思想,使党的执政有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具有强大的力量。
第二篇: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后续者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些原理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运用,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又根据实践的发展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红线,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在许多重要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汗变化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同时始终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始终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事业;创造性的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标志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色会科学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的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的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三篇: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摘要]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巨大战略的两个方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保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守的基础规律。保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增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人们创造历史的运动是合规律与合目标的统一。[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规律;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战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巨大战略的两个方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的统一。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的见解和根本观点。作为发展的最高理念,发展观答复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一些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础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一切社会运动的正确性,都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变更的深化,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内容上日趋丰富生动、复杂多样,这就请求我们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深入摸索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克制和打消不和谐因素,不断增长社会的和谐因素,从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保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国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国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部国民。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守的基础规律。
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下,遵守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就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保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打消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饶的基础上使全部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掩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增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运动都是有意识有目标的。对于人的运动来说,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但目标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的实现必须通过必定的手段,即手段是实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以实践为基础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目标的重要性,但并不因此而否定手段的重要作用,相反它必定尊重手段的价值。在必定条件下甚至认为手段的价值高于目标。器重目标而鄙弃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别的一种具体表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以赞成的态度转引了黑格尔的一句话:“手段是比外在合目标性的有限目标更高的东西。”事实证明,鄙弃手段不仅严重侵害人们在实践中对手段的积极配置,而且直接侵害目标本身,使某种合理的目标因手段的匮乏或不力而付诸东流,难以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发展生产力是达到目标的手段。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是最生动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活材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这是第一位的历史运动。这一运动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历史的过程及其趋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物质文明和精力文明“相称”,都要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生产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看,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条件。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重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打消贫困的根本道路。富饶不必定和谐,但贫困必定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广泛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定重新开端争取必须品的奋斗,全部迂腐污浊的东西又要逝世灰复燃。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才会增长,才干为打消两极分化,打消贫困实现共同富饶供给物质条件;才干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各种抵触和问题,保持国家的稳固,使国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不足和缺点,可以说都与生产力发展程度不高有关。如果生产力老是上不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呢?!
二、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从价值目标讲,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它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式的和谐发展;既要增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增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从现实而言,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固、国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分配正义对和谐社会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在于它的目标性——分配正义是人类世代憧憬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目标。公温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请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在掩护和增进社会公平这个要害环节上求得新突破。
公平正义是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制度的视角来解读,和谐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崇尚分配制度正义的法治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寻求。正义是制度的重要价值,从必定意义上讲,法律制度也是“一种配给制度”,是一种寻求正义的分配制度。诚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常常是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的。“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请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供给秩序与和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司法履行制度来确保雷同情况获得雷同待遇,那么正义也不可能实现。因此,秩序的维续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条件的,而正义则需要秩序的赞助才干施展它的一些基础作用。为人们所请求的这两个价值的综合体,可以用这句话加以概括,即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2] 法律有关权利、任务的分配,对社会财富及收入的分配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正义,分配正义所涉及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收入的分配,它关系到各种社会基础资源在人与人之间、国民与政
府之间的分配。这些重要资源的分配将决定此后的生活方法和收入分配,等等,所以,它是一个社会的基础制度或国家大法的重要内容。总之,分配正义是当代制度文明的重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质。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中国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经济的运行只有在良好秩序的状态下,才干得到理想的效益,人与人之间只有信守诺言、不尔虞我诈,才干在经济运动中建立和巩固那种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个人和社会才干共同发展。任何一种秩序都要有必定的环境,良好的秩序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良好的制度环境的生成与秩序的维系离不开人的努力,离不开正义的信心,也许这种信心是潜意识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分配正义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对权利、权利、任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掩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固,增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分配不公平,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
因而,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有序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总体上是趋向合理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转变单一的分配制度,履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下,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式产生了深入变更,社会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日渐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涌现一些失衡现象。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抵触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剂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峙,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保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调剂并不断优化利益分配格式,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矩公平、分配公平的完整的社会公平系统。要使社会公平政策化。要依循公平原则制定和调剂方针政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既能保证相干的社会公平请求落到实处,又对增进各个方面的社会公平施展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要使社会公平制度化,切实把公平原则深入贯彻到制度建设中去,把体现和掩护社会公平作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从而用具体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公平。并采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接济等措施,让不同利益主体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则分享发展的成果,使全部国民都能越来越多地获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只有这样,才干把宽大国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
三、以人为本,增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深入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请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开创人非常器重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峙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人性”、“人道”、“人道主义”几乎成为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新明确了人是最高价值目标。
江泽民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到更重要的地位,这反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增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增进国民素质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人的素质的高低、受教导程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行动方法和创新意识等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巧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的素质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已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全面进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材健康素质,才干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进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国民道德建设实行纲领》提出,要努力进步国民道德素质,增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国民。这就突出了道德建设在增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步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教导是一种有目标、有打算、有组织流传知识技巧、造就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运动。教导是造就创新精力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在进步人的创新能力和供给知识、技巧创新成果方面,教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教导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请求,也是发展先进文化、增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请求。科学是正确反响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知识系统。科学是一种重要的精力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本身是彻底革命的,其认识功效在于增进人类意识形态的变更与发展,使人类从旧思想旧传统中解放出来,增进思想的革命化与科学化。
进步人的身材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健康的体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钱和载体,极为重要。身材素质包含体格健康和心理健康。人的身材是人才素质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身材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加能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量,是其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无论是学习和控制先进的科学技巧还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强健的体格。因此,要教导国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控制健身的基础知识、技巧,养成经常锤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进身材硬朗,全面发展体能,进步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切实加强国民体质。
四、人们创造历史的运动是合规律与合目标的统一
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与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人的创造历史的运动,就没有历史,但人的运动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一代人所遇到的客观历史条件都是给定了的,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不是在人的运动之外,而是通过人们的运动体现出来的,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在历史运动中寻求的目标性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标准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标准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任何一个种的标准”包含了客体标准和主体标准。客体标准指向对象、客体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性,请求主体运动合规律性、合历史必定性。主体标准指向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标、利益、需要等内在规定性,请求人的运动应当是合目标性的。人类社会实践运动,就是在对象、客体所供给的可能性空间领域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目标、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过程。
合规律性就是说人类的实践运动必须遵守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处分。它考核的是工具、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的问题,属于理性认知方面的领域。合目标性则是指满足不同群体的人的需要,它重要关注的是动机和目标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问题,是一个价值论的领域。合规律性和合目标性是人类实践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内在地请求统一起来。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必定的规律相互作用。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运动中必须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但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
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它既贯穿着唯物辩证法,请求人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接洽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发展问题,又贯穿着唯物史观,立足人类历史运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国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过程,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大关系系统进行了科学归纳,深入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奇特运动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反响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守和运用规律,是保持求真务实的请求。”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既要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抵触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以最宽大的国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持以人为本”和“增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最高宗旨;“建立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国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合目标性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承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包含有主体的价值取向、主体力求超涌现存状态的目标性,这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都是有意识、有目标的存在物直接相干,本质在于人的理想总是指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都体现了这个合目标性方面。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的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出发点。因为人类寻求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人类需要无穷递增的丰富性和不断再生性,促成了人类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运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的素质的进步、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和精力需求的满足,因而是合目标性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国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国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部国民,就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相统一的理论范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的辩证统一。
第四篇: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2009—2010第一学期)
2009年12月20日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当代国际形势影响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中国共产党现实状况的必然要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充分认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才能更好地理解“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个代表、国际背景、国内形势、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当代国际形势影响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中国共产党现实状况的必然要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充分认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才能更好地理解“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伟大的理论创新,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是对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局势下的深刻思考和战略应对。它是中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经济伟大变革,新老交替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指导方向。
(一)、国际背景
1、和平与发展主题前提下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实际变化是“ 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国际前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邓小平对战后国际形势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后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人类在上个世纪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新的世纪,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和平。但是,目前的天下仍很不太平,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从对当今国际局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判定,我们党坚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考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点。
2、世界多极化的历史潮流、实现的长期过程是“ 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国际要求。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这种多极化的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发展的要求。它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多极化的世界新格局在目前还只是一种发展趋势,一种各国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它的最终形成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复杂的斗争。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怎样在世界多极化走向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在各方面对我们党和国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对自身工作的战略思考。
3、经济全球化运动是推动“ 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国际基础。
经济全球化运动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着新的广阔前景,而且为人类文化的广泛交流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的实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全球化趋势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可能给我们形成的负面压力的一种战略应对。
4、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是“三个代表”思想产生国际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的国际间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历史告诉我们,在世界科学技术面前,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奋发有为,才能走向繁荣昌盛,走向文明进步。
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我们要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二)、国内形势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
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是对我们党的严重考验。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只有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临的种种考验,以更加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正处在伟大变革关键时刻的深层思考。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面临着市场经济和能否打胜这场改革攻坚战的严峻考验。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全面加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正处在整体交接班关键时刻的战略谋划。
我们党正进入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面临着能否提高整体素质、经受住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她一贯忠实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对中青年干部进行党的教育,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新世纪永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才能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历程和自己的宝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继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基于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创立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1、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思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实践,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震惊了世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和不幸。这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总结出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顺利的推向前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冷静观察,深入思考苏联东欧问题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党的奋斗历程与宝贵经验,为“三个代表”的思想提供了科学而充足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而“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党的历史经验在新的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2、新世纪国际政治局势的新变化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解决。党的领导正面对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与新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改变,走向多极化。但是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世界政治斗争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和加入WTO,深层次的改革还任重道远;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更新,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新的矛盾层出不穷。
从党的建设看,近年来围绕着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解决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决许多突出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作。
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建设的客观现实,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回答的许多重大的问题,呼唤着指导实践的伟大的理论,这就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社会需要。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提出了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启示。毛泽东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认识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而现实的理论依据。
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具有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巨大理论勇气,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锲而不舍的不懈探索,特别是对执政党理论的探索,终于初步形成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艰巨性、复杂性,将党的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五大又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提出并不断深化“三个代表”的思想,“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表明“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自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而这一科学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必将对新世纪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五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国际国内大背景
1、横向看世情
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我们知道邓小平时代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江泽民这个时代的主题没有变化,仍然是和平与发展,而且我们发现大国之间的外交空前的活跃,大国间互访很频繁(2000年4月,江泽民出访亚欧非五国;7月出访中亚两国;9月,出访美国;11月出访东南亚三国。)这说明什么,说明世界总体是和平的,至少大国之间的战争是难以打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要抓住机遇自我发展。
但是,尽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可是整个世界是否真的是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的?不是。因为此时,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此起彼伏,世界还很不安宁,尤其是此时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正努力寻求全球的霸权地位,因此在全球进一步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从1991的海湾战争到99年的科索沃战争,无不反映了美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科索沃战争,美国是在没有得到联合国许可的前提下,绕开联合国向一个主权国家发动进攻,在国际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而美国竟然在打南斯拉夫的过程当中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从这一事情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已经嚣张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它已经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主要根源。
问题: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主要根源,我们该怎么办?
中国共产党能否带全国人民抵挡住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有没有能力,如果有能力又要怎么做?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挑战。
(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这个能力,那么整个中国都会有危险。可是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要使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怎么才能强大,那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本国生产力。)
B、苏东剧变,国际共运陷入低潮
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轰然解体,给世界人民甩出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尽管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情,但一直到此时依然给社会主义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质疑。苏联解体了东欧巨变了,那我们的社会主义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
问题:我们能否承受住国际舆论压力?靠什么把自己的路继续走下去?
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第二个挑战。
(能否承受住国际舆论的压力同样要看中国共产党的能力。那么靠什么把自己的路继续走下去,最后让世界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信服?邓小平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后,国内出现质疑改革开放声音时,英明指出我们只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个时候,我们的回答也是一样,只有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我们才能强大,而强大是对质疑声最好的否定。)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强,但我们发现随着世界上更多国家的崛起,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日本和中国的崛起带来的很大的影响,而俄罗斯,虽然前面有苏联解体的影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其它一些实力稍小的国家,则组成联盟,以争取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问题:在世界多级化的竞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否带领中国人民在将来的世界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第三个挑战。
(这同样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严峻考验,同样需要中国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
此时,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为我们发展经济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许多风险。世界经济只要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必然受到影响。亚洲金融风暴就给了我们一个巨大警示。
而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创新风起云涌。可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却相对较为低下,我们的科技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而美国、日本仅为5%以下。如果要是一个创新型国家,则科技的对外依存席必须要在30%以下。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虽有所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我们航天事业走在世界前列,但我们还没有登上月球,可美国人早在1969年就已登上月球。
问题:中国经济能否在全球化中抓住机遇?能否抵挡住国际金融风暴?中国科技能否快速发展?
这都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前提下中国有没有这些能力?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第四个挑战。
2、纵向看国情
此时,我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和初步的小康社会水平之后,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在腾飞。但我们仍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纵观这一系列的考验,我们发现我们的挑战是巨大的。新挑战: 因此,就整个国际国内大背景来讲,我们看到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内依然问题重重;风险大于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
以江泽民为首的我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思考:中国共产党应该怎么做?
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用新的思路指导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这里有个关键词,先进生产力,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它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物质力量,是推动整个社会由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的决定性的物质力量,是最具活力与生命力的生产力。比如当代先进生产力,一般认为是以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为特征的生产力,但这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先进生产力,因为先进力是不断变化的。
说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要站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最前列,努力使我们的各项政策与工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引领整个中国经济的高效地发展,使中国更快地崛起。只有如此,中国共产党自身才能更加强大,中国才能崛起。面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我们才能应对自如,面对世界多极化的竞争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让质疑声自我否定,才能继续把我们自己的路走下去,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当中抓住机遇,并有效地抵挡风险,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解决国内的种种问题。
(二)思想文化之战
此时,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并且西方将此作为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工具。使得自由化思潮、全球化思潮在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知道,思想文化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文化,她能为一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凝聚和激励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稳定与发展,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就来源于文化。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没有对西方文化的抵制,那么人民的思想就会发生变化,我们就可能重蹈苏联的覆辙。
新挑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怎样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面对西方和平演变的强大攻势,中国如何反和平演变、反渗透、反分裂和反颠覆?
以江泽民为首的一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思考: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其内容同共产党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它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凝聚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坚强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只有代表这种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在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三)党建之忧
在江泽民那个时代,几个老牌大党的纷纷落马,引起了我们深深地反思。尤其是苏联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