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黄荣—欧阳新梅

时间:2019-05-14 07:5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黄荣—欧阳新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黄荣—欧阳新梅》。

第一篇:10—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黄荣—欧阳新梅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摘要】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显示:通过以上方法的正确运用,该自闭症儿童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关键词】 自闭症 结构化教学 感觉统合 游戏治疗法 音乐陶冶法

【Abstract】 Autism is usually before the age of onset at 3 to clear barriers to social interactio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stereotyped interest exception, strange behavior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development.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us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play therapy method, mold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music teaching, autistic children on a language, cognitive, emotional behavior of three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results show: the correct use of the above methods, the autistic children in these three area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Key words】 autism;structured teaching;sensory integration;play therapy method;music mold method

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究以上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霖霖,男,2003年5月出生,2009年入读某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的眼睛,常趁人不注意时大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涂颜色的能力较好,涂色慢但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

因此,2009年11月到2010年1月我在师姐的帮助下,针对霖霖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主要是在语言、认知、情绪行为这三个方面。

三、研究方法

这次研究我主要采取了观察法、访谈法及综合训练法。观察法主要是对儿童的每一次上课及课间十分钟的表现情况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记录内容为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效果。因为霖霖是寄宿生,每星期回家一次,由于他的爸爸妈妈工作忙,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很少到学校,因此访谈的对象只能是霖霖的班主任,访谈时间是课后,内容是训练前的表现及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综合训练包括感觉统合训练法、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结构化教学法。感觉统合训练利用感觉统合课来实施,游戏疗法和结构化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实施,音乐治疗法则根据霖霖的具体行为表现适时试用。最后,总结霖霖各方面的表现及训练前各个方面的表现,作为参照来分析、比较训练效果。

四、研究过程

(一)、训练前的情况

在对霖霖进行综合训练前,通过访谈其班主任,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基本情况。霖霖在家里是次子,他的哥哥是正常人。有较好的家庭教育,家人对其很关注、疼爱。基本的生活自理,如吃饭、如厕等都会。

通过几天的观察,霖霖最常有的表现行为有以下几点:A、常常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莫名其妙的笑,且会自言自语:“是不是啊?”、“啊?”。遇到有人上前和他答话,他就说的更兴奋了,但往往都是答非所问。对细小的东西尤为注意,特别是饭粒、插板上的小格子。多动,喜欢在教室内四处走动,即使是上课时间也会离开座位。也许,霖霖这样做是想吸引老师更多的注意。B、情绪稳定时,不欺负别人,即使是别人欺负他也是不予理睬的态度。而情绪不稳定时,则大发脾气且出现自伤行为,掐自己手腕。这也许是霖霖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表达,别人又不理解而造成的。C、不拒绝老师的亲吻和拥抱,在老师的提示下也会主动亲吻和拥抱老师。在他情绪不稳定时,老师的拥抱和亲吻有时能安慰他。也许,他还不能完全理解拥抱和亲吻所表达的情感。

(二)、训练的实施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让儿童在玩中感到快乐且达到训练效果。感觉统合课上,霖霖能自己玩感觉统合器材,如将羊角球放到独木桥上边走边跳。霖霖的精细动作较好,但是总是脱离群体自娱自乐。因此,我在训练其他孩子玩大龙球的时候,故意吸引一群孩子来引起他的注意,让他知道要按先后顺序轮流玩。在训练过程中,将训练的每一步骤都说给他听。如:向前滚动时告诉霖霖“这是向前”,如此类推向后、向左、向右。这样既让霖霖的身体得到了训练,也对他的认知进行了训练。在感觉统合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慢慢融入到同伴之中去。让他得到更好的训练,也促进了他和同伴之间的交流。

训练过程中,如果他对某一器材偏爱或者不听指挥,要使用强化物给以引导。如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小红花贴纸,激发霖霖对其它器材的兴趣。在不存在某一器材偏爱且没有危险时,让其选择器材和玩法,以调动他的兴趣,发张他的能力。

2、游戏疗法

游戏疗法是基于心因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它的目的就是籍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抒发内在的情结,用身体技能表达心里的游戏取代语言作为沟通的方法,使其人格得以正常的发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游戏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因而,在学习方面,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接受老师有目的性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效果更为显著。霖霖的模仿能力较强,如:能在插板上模仿老师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玩插板游戏,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按照指令插上相对应的颜色,还边插边数数。既巩固了他对颜色的认识,又学习了30以后的数数。在增强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他说话的频率,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减少了他自言自语的行为。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自闭症儿童游戏教学是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相互交流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既有积极作用。

3、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儿童虽然拒绝语言,但是不拒绝音乐。音乐是多重感官的刺激和反应,容易给儿童带来成功感,提供活动动机。音乐也可以成为语言提示,是训练表达能力的良好环境。舒缓、优美的音乐,能使心情舒畅。音乐治疗法中,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内容丰富,音色具有透明感;

二、音乐中的三要素即响度、音频、音色三个方面要有和谐感。

音乐课上,我发现自闭症儿童对音乐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合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能变得活泼。因而,我常在课间放一些儿歌给他们听,并带霖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跳。有时候在课上坐久了,霖霖常常会发脾气。这个时候,代课老师会停下来讲课,给他们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在音乐的陶冶下,渐渐的他能安静下来。等他情绪稳定了,老师再接着上课。

4、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就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及程序,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图标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上,大多数是由我的师姐也就是霖霖的班主任来完成的,我只是在他们上课的程序上加了一些内容。以前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在讲台上站好,说:“上课,起立!”。同时用手势示意儿童起立。儿童说:“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请坐!”并用手示意其坐下,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开始上课。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现在,我在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加了一个认识日期的环节。我用彩笔写上日期,并画了一些有关天气的简笔画,过塑之后剪了下来(这样可以循环试用)。在正式讲课之前先提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程度好的学生能回答出来。这样可以带动不会的学生跟着说话。如果学生还是不开口讲话,老师则单独领读,直至学生模仿老师读出日期为止。然后出示写有日期和天气的卡片贴在黑板的右下角,以便他们认读。最后带领学生读两到三遍,然后请学生一个一个的认读。完成了日期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师姐原有的点名程序,接着开始正式上课。同样的,下课铃响了,要经过“下课,起立!——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能下课。

这一系列的行为中语言、身体姿势、图画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儿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怎样才是上课了怎样才是下课了,还提高了其认知能力。对表现好的儿童给予口头表扬或事物奖励(通常都是口头的,这样有利于儿童情感认知的理解),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

五、训练效果

在师姐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训练,霖霖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具体改变情况如下:

1、语言方面:他在多次与同伴接触、游戏后,自言自语的行为减少了;被叫名字时不仅能应声,而且会注视别人的目光;能听懂执行一些较复杂的命令,比如:帮老师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问其要不要吃饭或者如厕,能够点头或者摇头。

2、认知方面:通过玩插板游戏训练后,不止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还认识了蓝、白、黑三种颜色;能听指令自己在插板上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能从1数到50,不用老师提示;上完厕所后,能自己洗手,并将手龙头关好后自己回教室。

3、情绪方面:脾气平和了许多,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即使发脾气,在老师不予理睬的情况下能很快的恢复平静。洗餐具时基本能和其他同学同时完成,玩水现象明显减少,很少让老师提醒。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霖霖训练前后情况的比较,得到了以下结论:

1、语言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游戏治疗法和音乐治疗法的综合,使儿童在音乐的陶冶下放松心情,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减少自言自语的频率。具有趣味性的音乐能诱发自闭症儿童发音,引导其说话。

2、认知方面:结构化教学法和音乐陶冶法综合,让儿童在静下心来学习的过程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其认知能力。结构化教学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的,是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情绪方面:在音乐陶冶法的作用下,可以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对其进行训练,进行行为矫正。在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实施康复训练、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

4、在康复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根据自闭症儿童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训练,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发展。根据孩子的行为、情绪的变化,适时改变对其的教育、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二)、建议

1、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家长是建立儿童交往动机、诱发其沟通意识的源泉,是教育训练的基础。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并勇敢接受事实,不必怀有内疚或罪恶感。尊重孩子,不以孩子为耻。家长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带孩子走入人群与公共场合。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及支持,才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

2、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应该长期、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个别训练,坚持耐心、细心、恒心。用智能来实践对孩子的爱,用爱化解障碍。把孩子当正常的孩子来交,只不过是用了特殊的方法而已。如果孩子发脾气,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不因孩子的身心障碍,否定自闭症儿童的一切。

3、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挖潜儿童各方面能力,发挥其内在潜质。在训练、教育过程中,指导者要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年龄、智力、发病程度、接受能力、之前接受过的教育训练内容等因素和训练内容、时间安排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4、把握时机是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导致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发生的时间、频率又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此,作为指导者一定要在认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自闭症儿童实际的方法积极处理,切忌消极应付。

【参考书目】

【1】【英】Loena Wing著、孙敦科译、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7)、第一版。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王辉著、行为改变技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6)、第二版。

【3】【美】约翰逊 等编著、华爱华、郭力平等译校、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第一版。

【4】杨霞、叶蓉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7)、第一版。【5】黄伟合著、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第三版。

第二篇: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学前教育系082班

程万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

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

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2010年入读某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

因此,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我在师兄的帮助下,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为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训练。

三、研究方法

这次我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观察法、访谈法及综合训练法。观察法主要是对儿童的每一次课上及课间十分钟的表现情况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内容为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效果。因为亮亮是寄宿生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他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很少到学校,因此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亮亮的班主任,访谈时间是课后,内容是训练前的表现及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综合训练包括感统训练法、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结构化教学法。感觉统合练利用感觉统合课来实施,游戏疗法和结构化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实施,音乐治疗法则根据亮亮的具体行为表现适时试用。最后,总结亮亮各方面的表现及训练前各个方面的表现作为参照,来分析、比较训练效果。

四、研究过程

(一)、训练前的情况

在对亮亮进行综合训练前,通过访谈其班主任,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和个人基本情况。亮亮在家里是老二,他的哥哥是正常人。有较好的家庭教育,家人对其也很关注和疼爱。基本的生活自理,如吃饭、如厕等都会。

通过几天的观察,亮亮最常有的表现行为有以下几点:A、常常趁人不注意的时候,莫名其面的笑,且会自言自语:“是不是啊?”、“啊?”。遇到有人上前去关注他,他就说的更兴奋了。对细小的东西尤为注意,特别是饭粒、插板上的小格子。多动,喜欢在教室内四处走动,即使是上课时间也会离开座位。也许,亮亮这样做是想吸引老师更多的注意吧。B、情绪稳定时,不欺负别人,即使是别人欺负他也是不予理睬的态度。情绪不稳定时,大发脾气会出现自伤行为,掐自己手腕。这也许是亮亮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表达,别人又不予理解。C、不拒绝老师的亲吻和拥抱,在老师的提示下也会主动亲吻和拥抱老师。在他情绪不稳定时,老师的拥抱和亲吻有时能安慰他。也许,他还不能完全理解拥抱和亲吻所表达的情感。

(二)、训练的实施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让儿童在玩中感到快乐且达到训练效果。感统课上,亮亮能自己玩感统器材,如将羊角球放到放到独木桥上边走边跳。亮亮的精细动作较好,但是总是脱离群体自娱自乐。因此,我在训练其他孩子玩大龙球的时候,故意吸引一群孩子来引起他的注意,让他知道要按先后顺序轮流玩。在训练过程中,将训练的每一步骤都说给他听。如:向前滚动时告诉亮亮“这是向前”,如此类推向后、向左、向右。这样既让亮亮的身体得到了训练,也对他的认知进行了训练。在感觉统合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慢慢融入到同伴之中去。让他得到更好的训练,也促进了他和同伴之间的交流。

训练过程中,如果他对某一器材偏爱或者不听指挥,要使用强化物给以引导。如小红花贴纸,激发亮亮对其它器材的兴趣。在不存在某一器材偏爱且没有危险时,让其选择器材和玩法,以调动他的兴趣,发张他的能力。

2、游戏疗法

游戏疗法是基于心因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它的目的就是籍游戏的特质发挥儿童本身的自我治愈力,以书法内在的情结,用身体技能表达心里的游戏取代语言作为沟通的方法,使其人格得以正常的发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游戏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因而,在学习方面,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接受老师有目的性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效果更为显著。亮亮的模仿能力较强,如能在插板上模仿老师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通过玩插板游戏,调动他的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按照指令插上相对应的颜色,还边插边数数。

既巩固了他对颜色的认识,又学习了30以后的数数。在增强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他说话的频率,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减少了他自言自语的行为。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自闭症儿童游戏教学是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相互交流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既有积极作用。

3、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儿童虽然拒绝语言,但是不拒绝音乐。音乐是多重感官的刺激和反应,容易给儿童带来成功感,提供活动动机。音乐也可以成为语言提示,是训练表达能力的好环境。舒缓、优美的音乐,能使心情舒畅。音乐治疗法中,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内容丰富,音色具有透明感;

二、音乐中的三要素即响度、音频、音色三个方面要有和谐感。

音乐课上,我发现自闭症儿童对音乐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也也对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变得活泼。因而,我常在课间放一些儿歌给他们听,并带亮亮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跳。有时候在课上坐久了,亮亮常常会发脾气。这个时候,代课老师会停下来讲课,给他们放一些舒缓的钢琴曲。在音乐的陶冶下,渐渐的他能安静下来。等他情绪稳定了,老师再接着上课。

4、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就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安排教学环境、材料及程序,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图标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环节的实施上,大多数是由我的师兄也就是亮亮的班主任来完成的,我只是在他们上课的程序上加了一些内容。之前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在讲台上站好,说:“上课,起立!”。同时用手势示意儿童起立。儿童说:“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请坐!”并用手示意其坐下,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开始上课。现在,我在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加了一个认识日期的环节。我用彩笔写上日期,并画了一些有关天气的简笔画,过塑之后剪了下来(这样可以循环试用)。在正式讲课之前先提问学生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程度好学生能回答出来。这样可以带动不会的学生跟着说话。如果学生还是不开口讲话,老师则单独领读,直至学生模仿老师读出日期为止。然后出示写有日期和天气的卡片贴在黑板的右下角,以便他们认读。最后带领学生读两到三遍,然后请学生一个一个的认读。完成了日期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师兄原有的点名程序,接着开始正式上课。同样的,下课铃响了,要经过“下课,起立!——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才能下课。

这一系列的行为中语言、身体姿势、图画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儿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怎样才是上课了怎样才是下课了,还提高了其认知能力。对表现好的儿童给予口头表扬或事物奖励(通常都是口头的,这样有利于儿童情感认知的理解),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

五、训练效果

在师兄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亮亮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进步。具体改变情况如下:

1、语言方面:在他多次与同伴接触、游戏后,亮亮自言自语的行为减少了;被叫名字时不仅能应声,而且会注视别人的目光;能听懂执行一些较复杂的命令,比如:帮老师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问其要不要吃饭或者如厕,能够点头或者摇头。

2、认知方面:通过玩插板游戏训练后,不止认识红、绿三种颜色,还认识了蓝、白、黑三种颜色;能听指令自己在插板上拼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能从1数到50,不用老师提示;上完厕所后,能自己洗手,并将手龙头管好回到教室。

3、情绪方面:脾气平和了许多,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即使发脾气,在老师不予理睬的情况下能很快的恢复平静。洗餐具时基本能和其他同学同时完成,玩水现象明显减少,很少

让老师提醒。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亮亮训练前后情况的比较,得到了一下结论:

1、语言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疗法和音乐疗法的综合,使儿童在音乐的陶冶下放松心情,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减少自言自语的频率。具有趣味性的音乐能诱发自闭症儿童发音,引导其说话。

2、认知方面:结构化教学法和音乐陶冶法综合,让儿童在静下心来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其认知能力。结构化教学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的,是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情绪方面:在音乐陶冶法的作用下,可以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对其进行训练,进行行为矫正。在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的情况下,进行教学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实施康复训练、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

4、在康复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根据自闭症儿童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训练,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发展。根据孩子的行为、情绪的变化,适时改变对其的教育、康复是很有必要的。

(二)、建议

1、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重要作用,家长是建立儿童交往动机、诱发其沟通意识的源泉,是教育训练的基础。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并勇敢接受事实,不必怀有内疚或罪恶感。尊重孩子,不以孩子为耻。家长应该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带孩子走入人群与公共场合。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及支持,才能够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

2、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应该长期、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个别训练,坚持耐心、细心、恒心。用智能来实践对孩子的爱,用爱化解障碍。把孩子当正常的孩子还交,只不过是用了特殊的方法而已。如果孩子发脾气,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不因孩子的身心障碍,否定自闭症儿童的一切。

3、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表现,选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挖潜儿童各方面能力,发挥其内在潜质。在训练、教育过程中,指导者要充分考虑自闭症儿童年龄、智力、发病程度、接受能力、之前接受过的教育训练内容等等因素和训练内容、时间安排等等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4、把握时机是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关键。导致自闭症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发生的时间、频率又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因此,作为指导者一定要在认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自闭症儿童实际的方法积极处理,切忌消极应付。

参考书目:

1、《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英】,Loena Wing著,孙敦科 译,北京大

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2、《行为改变技术》,王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二版;

3、《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障碍的行为干预》,黄伟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三版;

4、《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杨霞、叶蓉著,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5、《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美】约翰逊 等编著,华爱华、郭力平等译校,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下载10—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黄荣—欧阳新梅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学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黄荣—欧阳新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