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精)

时间:2019-05-14 07:0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精)》。

第一篇: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精)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2011-05-29 07:44:25)转载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临床-儿科 治小儿高热秘方 2.1 慈幼清解汤 【来源】王静安,《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石膏30~60克,青蒿15~30克,白薇30克,桑叶10克,赤芍3~6克,柴胡6~10克,黄连1.5~6克,荆芥9克,山楂、神曲各10~15克,槟榔6~9克,天花粉9~15克,大青叶15~30克。【用法】上药用凉水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煎煮,将药煮沸后10分钟取汁,视病儿大小给药,患儿饮药后,放至床上,盖被,待病儿微汗出,用热毛巾或干毛巾擦汗。日服3~4次。【功用】清热解表、透邪导滞。【方解】小儿高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最易感受病邪,邪气最易嚣张,邪正交争急剧,则易于出现高热,由多年临床经验,深感治疗小儿高热,须以“大将”方才可去敌邪,否则杯水车薪,药轻病重,不能取效。故切不可因其年小而不敢用药。方中石膏其性凉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祛实热之圣药,故有“温病之实热,非石膏莫解”之说,其功入血分,善清血分之热,行血中之滞,使邪不凝于血分为方中主药,石膏得青蒿,白薇,桑叶之助,对高热迫血妄行者用之甚佳。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泄热,与黄连配用解毒清心热,以杜绝邪犯心包之势。柴胡,荆芥发散郁热,透营转气,引邪外出,给外邪以出路,实为本方之妙。花粉养阴清热,顾其津液耗损;配伍山楂、神曲、槟榔消食导滞,保中土、且制约他药伐中之弊,使邪去正安。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透邪导滞之功,使体微汗出,大便通,鸱张之热毒自去矣。【主治】小儿高热。【加减】高热引动肝风者,选加羚羊角、犀角、钩藤、虫壳;热入营血,选加丹皮、玄参、生地,麦冬;鼻衄,选加荷叶、白茅根、焦栀;因湿热所致,选加黄芩、滑石;对小儿年龄不足周岁者,去石膏,视病情缓急配用紫雪丹。【疗效】临床屡用,奏效甚捷,疗效显著。2.2 三解汤 【来源】邹习荣,《四川中医》(3)1985 【组成】羌活、石膏、柴胡、薄荷(后入)、黄芩、酒大黄、青蒿、金银花、大青叶、神曲、甘草(剂量视病情酌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功用】清热解毒,和解少阳,通府导滞。【方解】小儿腠理疏薄,卫外力弱,易罹外邪。外感温热是导致小儿高热的主要原因之一。温热外感,传变迅速,加之小儿脾常不足,感邪后易兼挟食滞,蕴热生痰,内外合邪,而致表里同病。大凡客邪,贵在早逐。小儿高热,即使初起病在表卫,亦应早投重剂,力挫其势,同时兼清其里,先安未受邪之地,故方用羌活,柴胡,薄荷疏散卫表之邪;黄芩、石膏苦寒真折气分之热,大黄釜底抽薪,导热下行,荡涤阳阴积热,合神曲消食除热,以收清下之功;柴胡,青蒿,黄芩和解半表半里之热,再加金银花、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之品,使卫气同解,少阳因和,邪祛正安,故用之效捷。【主治】小儿外感高热。【加减】咳嗽者,加桑叶,前胡;呕吐者,加陈皮,竹茹;皮肤见瘀点者,加犀角或羚羊角,丹皮,赤芍;嗳腐吞酸者,加焦山楂,麦芽;小便短赤者,加竹叶,木通;大便稀溏者,酌减大黄用量。【疗效】治疗100例,全部治愈。其中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者78例,2~3天内者17例,3天以上者5例。2.3 小儿退热灵 【来源】陈红庆,《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僵蚕、蝉蜕、薄荷、荆芥、桔梗各12克,黄芩、连翘、神曲、玄参、竹叶、山栀各20克,甘草6克,蔗糖适量。【用法】上药制成糖浆100毫升,1岁以内每服5~10毫升;1~2岁,10~15毫升;2~5岁,15~20毫升;6岁以上服20~25毫升,日服3次。高热患儿服药体温未降者,以2小时服药1次,体温降后,仍依前法服用。【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咳,消食和中。【方解】本方取僵蚤,蝉蜕散风清热,解毒止痉;荆芥,薄荷,解表清热,黄芩,山栀,竹叶,连翘清热解毒,透热外出;玄参养阴清热;桔梗,甘草利咽止咳,神曲消食和胃。综观全方,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功能。因服药量少,价廉效宏,且无副作用,故适用于儿科临床运用。【主治】小儿上感发热。【加减】治疗110例,服药后6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者24例(521.8%),12小时内28例(25.5%),1天内34例(占30.9),2天内13例(占11.8%),3天内4例(占3.6%)4天内2例(占1.8%),有效率为95.5%,24小时退热者78.2%,无效5例(54.55)。2.4 小儿退热方 【来源】王烈,《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芩50克,柴胡40克,黄连30克,寒水石,白屈菜各250克,菊花6克,牛黄5克,重楼,射干,板蓝根,蝉蜕、紫荆皮,天竹黄各4克,珍珠,冰片各2克,麝香1克。【用法】上药共研极细粉,制成片剂,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服0.8~1.5克,温开水兑服,日服4次。【功用】清热解毒,利咽安神。【方解】方中黄芩、柴胡、黄连,寒水石为主药,此四味药善走肺胃,以清表里之热;菊花、牛黄、重楼、射干、板蓝根为佐,解毒抗炎,余兼利咽安神,止咳,化痰,镇静之功。众药合用,效广力专,奏效颇佳。对病毒感染发热具有良好的清热效果。【主治】小儿发热。可用于小儿四时感冒,温毒壮热,表里挟杂,咽喉红肿,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性病症。【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如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依此法治疗小儿发热500例,有效率达89.8%,平均退热时间为1.5天。【附记】验之临床,确有卓著。2.5 退热灵 【来源】李晏龄,《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犀角3克(可由较大剂量水牛角代替),黄连,栀子,滑石各6克。【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来,过细罗,贮瓶备用。每日服3次。6个月以下,每次服0.3克;6个月至1岁、每次服0.3~0.5克;1~3岁,每次服0.5~0.9克;3~6岁,每次服0.6~1.2克,6~12岁每次服1.5克。【功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解】方中犀角(或水牛角)咸寒,入心,肝,胃经,清心安神,凉血止血,泻火解毒,实验研究,本品静脉注射可使因大肠杆菌所致发热的家兔体温恢复正常;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经,泻火除烦,清热凉血解毒;滑石味甘淡性寒,入胃,膀胱经,清解暑热。四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主治】外感风寒,风寒化火所致高热。【加减】临床屡用,效果显著。【附记】验之临床,奏效颇捷。因小儿脾常不足,使用本方时,应注意中病即止,尔后用健脾消食之品调理之,以促进机体的防御机能,提高抗病能力。2.6 蒿柴薇丹汤 【来源】滕宣光,《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青蒿、银柴胡,白薇,丹皮各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频服。【功用】清热凉营,护营防灼。【方解】小儿有“脏腑嫩,藩篱疏,易于转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特点,所以感受外邪,从阳化热者为多,热易伤阴,易致耗阴劫液。故方用青蒿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银柴胡入少阳,厥阴,搜邪退热。白薇,丹皮清营凉血。四药相伍,既清气营之热,又益阴凉血而不腻邪,突出了清热凉营,护营防灼之力。从而避免了热邪伤阴耗液之弊。用于临床,对于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不但退热快,而且对兼有咳嗽、咽喉肿痛者,可使症状减轻或消除。【主治】小儿急性高热性疾病。【加减】临证根据症状随时加味。兼咳嗽者,加苏子、桑白皮、黄芩、杏仁;兼咽喉肿痛者,加野菊花,大青叶。【疗效】临床屡用,退热快,疗效显著。【附记】验之临床,奏效颇捷。治疗多例均愈。

第二篇: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子宫脱垂秘方(方4首).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子宫脱垂秘方(方4首)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子宫脱垂秘方(方4首)(2011-05-31 07:27:13)转载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临床-男女科

治子宫脱垂秘方 30.1 提挺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炙黄芪50克,升麻9克,柴胡、枳壳、桔梗各6克,牡蛎15克,生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用】益气升提、收敛固脱。【方解】阴挺之病,属中气下陷者居多。本方是从家传验方之治疗脱肛的提肛饮(炙黄芪、升麻、柴胡、炙甘草)加味而成。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阳,炙用重在走里,补中有升,一举两得;辅以升麻、柴胡、桔梗,助黄芪以增强升提之功,且柴胡疏肝解郁以顺气;枳壳下气宽中,共使下陷之气得顺;牡蛎收敛固脱;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升提、收敛固脱之功。【主治】子宫脱垂(阴挺)或脏器下垂、脱肛等。【加减】气虚甚者,加党参30克(加红参10克更妙);胃下垂,加党参、白术各15~30克;如兼阴痒和宫颈糜烂,则加用外治方,(具体方药详阅《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一书。【疗效】治疗子宫脱垂357例,结果痊愈325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9.16%,其中痊愈率为91.04%。【附记】临床实践证明,本方不仅治疗阴挺效果好,而且用治胃下垂、脱肛,效果亦佳。30.2 升麻牡蛎散 【来源】孙淑莲,《浙江中医杂志》(8)1987年 【组成】升麻6克,牡蛎12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3次空腹服下,或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不能间断,至愈为度。【功用】升举阳气、收敛固涩。【方解】本病多因气虚下陷,或肾虚不固所致,方用升麻升举阳气;牡蛎收敛固涩。故用之多效。如坚持服用3个疗程(疗程按病情而定,Ⅰ度为1个月、Ⅱ度为2个月、Ⅲ为3个月),痊愈率尤佳。【主治】子宫脱垂。【疗效】治疗723例,痊愈529例(占73.1%),好转156例(占21.6%),无效38例。【附记】在应用本方期间,服药不能间断,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少数病例服药1周以上,自觉下腹部有轻微痛感,不必停药,不要减量。又据〔《四川中医》(11)1986年〕李治方报道:用升麻4克(研末),纳入一枚鸡蛋内(蛋顶端钻一小孔),以白纸蘸水将孔盖严,孔口朝上入于蒸笼内蒸熟,去壳内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停服2日再继服。治疗120例子宫脱垂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痊愈104例,显效12例,无效4例。30.3 补益提宫汤 【来源】董智良,《千家妙方·下》 【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生甘草6克,苍白术、粉萆薢、椿树皮、陈皮、柴胡各9克,全当归12克,升麻15克,红枣5枚。【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化湿。【主治】重度子宫脱垂。【加减】同时配用外用药粉(鸡内金4.5克,赤石脂9克,五倍子6克,冰片0.6克。共研极细末,置瓶中密封,备用),取适量外敷宫体、后将宫体纳入阴道。【疗效】临床屡用,内外并治,效果颇佳。【附记】如轻度子宫脱垂,单用外用药粉洗敷数次,即获痊愈。30.4 益气升提汤 【来源】岑观海,《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高丽参9克,黄芪30克,肉苁蓉18克,川续断、菟丝子、柏子仁各15克,白术、当归各10克,枳壳6克,升麻4.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益气固脱、润肠通便。【方解】方中以高丽参、黄芪、白术、升麻益气健脾、升阳固脱;肉苁蓉、菟丝子、川续断可温肾以固冲任;当归、柏子仁配肉苁蓉润肠通便,以防便秘;枳壳一味,苦泄下行,理气宽中,与方中它药相配,以使升降相宜,补而不壅。可见本方之特点,在于升中有降,益气固脱,润肠通便。【主治】子宫脱垂(阴挺)。【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一般用药15剂左右即愈。复以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善后调理,以巩固疗效。

下载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小儿高热秘方(方6首)(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