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科学发展观标语
学习科学发展观标语
1、敢为人先破难题,科学发展上水平
2、聚精会神搞经济建设,一心一意谋科学发展
3、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
4、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5、破解科学发展难题,营造科学发展氛围,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6、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7、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8、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9、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0、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
1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延寿大发展
12、破解科学发展难题,营造科学发展氛围,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1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
14、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5、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6、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草芳又好又快发展
18、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全
19、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会
20、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成果共享
21、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22、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
23、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24、坚持科学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25、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
26、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7、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建设和谐延寿
28、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新延寿
29、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0、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31、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32、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3、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延寿科学发展
34、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35、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36、科学发展,富民强市
37、城乡统筹,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
3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文化强市建设
3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0、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市
42、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4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草芳
4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经济文化强市
4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6、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为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草芳而努力奋斗
47、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经济文化强市
49、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50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 5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52、转变观念,科学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市
53、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54、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55、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56、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57、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8、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5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和谐草芳建设 60、坚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家园
61、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 62科学发展,人人有责。
63科学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4科学发展,利国利民。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6科学在你身边,普及从我做起
67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68科学,社会进步的动力
69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第二篇:学习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 注重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十七大开幕第二天,不少媒体便都以醒目的标题将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表述凸显出来。“以人为本”引发关注,不仅在于报告强调了它,更在于它把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纳入了国家发展的视野,适应了公众对均衡发展的期待。
一、“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这里讲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发展目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不是单纯为了GDP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发展必须把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因此,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是我们考虑一切发展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离开了以人为本,发展便失去了意义,并且会误入歧途。长期以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抓住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理念。只有抓住这一发展理念,才能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发展中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种重大关系,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中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一句话,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 1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前者是合目的性,后者是合规律性,只有坚持正确的合目的性,才能做到科学的合规律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解决发展中一切问题的思想前提和思想基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开关”。二、十七大报告内容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七大报告中有许多新提法、新内容,这些提法和内容都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例如: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专家指出,此次目标的提出更强调人均理念。
报告首次承诺要让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设置更多理财渠道,提供更多理财产品。这个新承诺若用白话作解读,可视为让百姓的财产保值增值。这是个大变化,自国企改制以来的20多年间,一直强调的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分配模式则遵循“国家、集体、个人”的顺序。如今百姓财产和国有资产都得保值增值,理念更新一目了然。
首次强调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以遏制贫富差距。,“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
民主一词在报告中出现60余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被单独立章节阐述。此外,推进民主政治的程序清晰划定,先党内再党外,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最终指向是实现人民民主。
回应外界所关注的加快政改的呼声,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等词汇(句)首次写进报告。而且还强调要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人文关怀甚至心理疏导也写入了报告,理念之更新会使人权保障事业随之递进。
改善民生纳入社会建设一揽子任务之中,执政党对民生与执政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具务实的认知。以提升“民生指数”来巩固执政地位的主观要求更为迫切,这对百姓是有益的。举个例子,教育公平和教育负担的问题,以往是置于发展文化事业的章节中加以阐述的,这一回,则被置于改善民生的章节之中,具体阐述的篇幅也增大不少,其所隐含的信号是,教育减负的力度将随之加大。
三、提出以人为本的理论根据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从社会理想来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党人在每一历史阶段所确立的具体纲领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最高理想所采取的实际步骤。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从党的宗旨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搞革命,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现在搞建设、求发展,是为了人民的富裕幸福。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做一切事情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从执政理念来说,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理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然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的“民”是指“广大人民”,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总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是这些重要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四、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产生的实践根据
从国内实践来说,一方面我们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很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这是我们强调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理念的最主要的实践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如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大的数量,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严峻,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 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由于违反法规政策而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以及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显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二战以后,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与此相伴,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论应运而生。这种发展观对战后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全面进步,一些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即经济有了较快增长,但普通民众并没有从中得到应有的实惠,反而带来分配不公、失业率上升、腐败严重等社会问题,有的甚至引发政治动荡。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发展论。7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相继出现,特别是当时发生的石油危机,对传统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于是,“既满足当代,又不伤害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被国际社会所认同。这些经验教训,为我们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在创新训练工作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培养学生。
学习了十七大,我们要结合好自身岗位职责,将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在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应更多的体现到“以学生为本”这一点,要以“科学发展”的要求和眼光,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
“以学生为本”,重在培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除了知识上的传授,还要有生活上的关爱。两方面的关系也非常微妙,只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的老师,才有可能将自己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才更有可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只有老师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问题,学生才会对他更加尊敬。
“以学生为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创新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来,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党员教师充分考虑到大部 分学生只有在周末的时间,才有比较充裕的可支配时间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虽然自己也需要周末的休假来调整,但还是毅然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指导学生。
“科学发展”的眼光,则重在充分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学生兴趣趋向,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对学生的发展给予一定的规划帮助。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引导他们学会使用实验室的丰富资源,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在竞赛培训工作中,首先要求要有这种独到的眼光来发现人才。古有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但也并不是千里马已经被发现就能跑出“一日千里”的成绩,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是真正的“千里马”能“一鸣惊人”的保障。竞赛培训中,我们选拔队员不能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更应该注重对他们兴趣爱好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察。
六、要在教师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各项工作。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学的管理要更加体现出“以教师为本”,对于工作量的考核要科学合理,最大限度的激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项工作的推进要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如选修课的开设以及生源的招收,都体现了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首先选修课的设计定位准确了,才能保证来选修的学生确实学到想学的东西;再者,选修课内容丰富,授课注重技巧,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则在学生中就能自发的形成选修课的一种品牌宣传效应。
回想开放实验室建立初期,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从各个学院推荐学生开始的。随着从中心开放实验室走出去的学生逐渐增多,几年来,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想参加科技创新,到工程训练中心”的美誉。很多优秀的学生也是在这个“广告”的提醒下,才走进了我们的开放实验室,并在这里利用丰富的实验室条件,逐步提高自己,在各类比赛中展示自己的风采,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学习科学的发展观,注重一人为本,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同时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一定要时刻牢记在心,落实到工作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双重培养,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有力的探索。
工程训练中心
第四党支部
王延伟
第三篇:学习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来源于当代中国实践,又指导着这些年来的实践,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堪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巨大生命力就在于不断探索提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是我们党在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探索前进中形成的。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人民,一切依靠人、为了人。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既要考虑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考虑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从执政的角度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执政为民,就是要遵循人类进步的本质要求,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顺应了这个要求,就体现了执政党的先进性,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所谓全面,就是方方面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所谓协调,就是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工作协调一致地向前推进发现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处理、调控,使之尽快协调起来。所谓可持续,就是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是不断繁衍生息的,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在我们这代人中消耗殆尽,人类失去了必需的生存发展环境,子孙后代怎么办?所以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当前的发展,这要进一步形成共识。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而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水平很低,物质极度匮乏,如何尽快丰富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问题,是面临的最大任务。所以我们党就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人民生活已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进入这样一个物质基本满足需求、讲求提高发展质量阶段,如果我们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会违背客观规律、脱离时代要求,就有可能走弯路,以后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在这个时候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非常及时,同30年前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一样,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也必将在今后发展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最新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用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指导工作,使之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并转化为抓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巨大力量。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刻体会的理论,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我们才能对它理解的更透彻,我们才能在思想理论上始终保持先进性。我们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我们的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请党组织相信我有决心有信心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请党组织考验我。
第四篇:学习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民主生活发言会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二阶段学习调研阶段中,通过认真学习,扎实调研,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与部门沟通,征求意见,联系本人的工作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认真查找了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务本求实,科学管理,扎实教学,努力形成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良好教学氛围,促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能上一台阶。
一、存在问题:
1、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不够明确
学校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35周岁以下的教师偏少,老年教师偏多,形成教师整体发展不平衡。有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仅限于能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教学业绩不落后,这样的工作状况感到满意知足,而对自己职业前景的规划和专业发展目标发展不够明确,青年教师经验不足、部分中年教师安于现状、临退休教师职业倦怠,反映出教师的进取意识和危机感还缺乏,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愿望不够强烈。
2、课堂教学效果还需提高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距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还是以讲授、提问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老师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加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但对于课堂活动的展开、对于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和学法指导,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有的教师并没有在备课上下功夫,凭着老经验、老惯例进行上课,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方式单一,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欠佳。3.学校的特色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发展。
射击是学校的传统项目,近几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和对外合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射击运动的特殊性,仍是紧紧局限于部分学生之中。
“防震减灾”作为校本课程,在初二年级开设了有关课程,并有自己的校本教材,学校通过在周边社区的展示、宣传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作为一项科普知识教学还存在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4.现代化网络平台和信息教学技术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运用不够。由于学校目前处于校舍整体改造阶段,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设施未全面跟上,学校管理在此方面也未对全体教师作更具体要求和更高的规定,构建学校的校园网,使网络成为教师之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学校对外宣传的平台、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有待发展。
二、分析原因
1、教师的自身定位不明确和自身要求的不足,对教师专业性认识不高,没有把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一个高度上来认识,而只是以学校的任务驱动推动发展。
2、继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优化学校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监控环节
3、校本教研要加强其针对性,按需设置,分层培训。通过研修,使教师从老教材向新教材转型,以不断的学习,促使对新课程理念的完全内化;以更新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突破自身教学中的瓶颈口,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宣传和教育。
1)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发展方向,监控关键环节,狠抓薄弱环节,营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心态,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断改进方法,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2)全体教师要强化“八大要求”:即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家长;做到“三学”:学政治、学业务、学模范;“三比”:比思想、比工作、比奉献;“三爱”: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注重加强自我教育,提炼“三力”,即事业动力、教育能力和人格魅力,促进自身发展和专业成长,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习型教师。学校要加大师德师风的评估检查力度,健全考核方案,构建严谨治学的学校教风。
2、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1、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其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首要条件。目前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中年教师创新意识不强,老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对自己职业前景没有明确的计划。在此背景下,学校要认真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引导每位教师客观地认识自己,科学地设计奋斗目标,形成个人的成长方案。
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须进一步突出、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和力度,进一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引进优秀青年教师,拓宽培训渠道,注重校内培养,校本培训,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同时主动争取外力、名师带教,通过内外结合,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师资质量,调整队伍结构。
让全体教师从校本培训中获益,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功效,进一步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学校校本研修内容和形式相对还是多样的,内容有职业道德、教育科研、新课程、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几个方面,形式有读书活动、公开课开设、教学反思、论文研究,但校本研修的系统性和主题不够鲜明,校本研修的针对性不够突出。
1)学校找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起点,面对着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对教师群体合理分层,组建不同的研修团队,采取分层研修,对青年教师使其能很好地熟悉教师的工作特点,更快的胜任工作;加速其成长过程。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考核,通过课题研究、上示范课、开设教育教学讲座、师徒结对等形式,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全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加强教研组长的队伍建设。
学校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学校的中层干部,学校的决策要通过中层干部严格的执行和组织实验,才能得到教师认可,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重在落实,落到实处,要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自觉做到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做到用科学的理念谋划工作、指导实践、促进发展。
2、强化质量、提高师能
结合课堂质量评价标准,确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攻方向,立足课堂,发展自我”,按照“课前备课要充分、课堂教学要认真、课后作业要科学”的要求认真开展教学活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积极倡导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要不断调整教研思路,提升教研层次,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切实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发挥理论研究沙龙、专题讲座和各项教研活动等载体的作用,努力把研读教育理论和开展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突出“读、省、写、用”的深化过程,达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重视学校的特色发展
严格按照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型课程,强化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大力挖掘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要求教师有特长,满足学生的兴趣。学校抓住与上理附中联合办学的锲机,结合我校原有的基础,使头脑OM、机器人、防震减灾强化为我校重点的科技特色内容,在学生和教师中间加强宣传、选拔、培养,要初步形成较丰富的校本资源,形成从“夯实基础”、“培养特长”到“自主发展”的校本特色。
4、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1)随着新校舍的重建,按照“硬件要强、软件要硬、效益要高”的原则,树立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观念,积极构建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数字化、教育模式的信息化,行政管理网络化。
2)每学年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的整合。组织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养,不断丰富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教学案例库、教育教学指导资料库。
3)加强网站建设,拓展校园网在教育教学上的强大功能,使之成为了学校宣传、网络教研、家校互动等工作的基地,使网络真正成为师生信息交流的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学校对外宣传的平台。
第五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思想不解放,就会在学习上不主动、不积极,就会停留在老观念、老经验上,不愿接受新思想,就会拒绝发展。通过自我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大触动,切实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领悟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用这一优秀成果洗礼我们的思想,进而指导我们的实践。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就要不断提高,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深刻剖析,与先进思想理论认真比照,摒弃旧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方法,接受新的、先进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发展而努力。
二是学习上要主动。接受新思想,转变老观念,提高新认识,克服老毛病,这些都要求我们抓好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天,都应该是学习的每一天,我们应该积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事实也确是如此。只有将学习作为一道可口的“大餐”,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就会使自身的文化素养极大提升。所以学习不仅仅是用来打发时间,更是一种需求,一种融入其中的陶醉,每个人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紧紧抓住专题学习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学习,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全面和快速的提高。三是工作上要创新。思想解放,学习主动,必然要求我们工作要发展,要创新,这样才能“学有所用”,实现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其实创新是一种艰辛而复杂的过程,有时嘴里喊喊创新比较容易,可是真正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却变得很难,“年年喊创新,年年无创新”的事例比比皆是。那么如何实现创新,除了思想上创新,学习上主动外,还要我们做有心人,要有奉献自己、服务事业的一腔热情,要有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要有持之以恒、敢于开拓的创新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自己的工作抓好,才能更好服务于社会和群众。当然,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规范、高效到优秀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有创新的理念和目标,不可好高骛远,更不能裹足不前。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发展,可以说,没有创新就很难发展,不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要创造特色,打造亮点,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
历史告诉我们,要在危机生存、壮大,那我们就应该勇敢的背起行囊,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当我们走到两难的境地,请停一停脚步,看看前方的路,总有些许的亮光,在路的尽头闪过,继续选择一条路。但一定要记着:勤奋、严谨、谦虚、诚信。
最后写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灯在心中,路在脚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深刻反思,自己感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有差距: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
2、在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方面距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默守陈规、循规蹈矩;不是按照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新举措,而是凭老经验办事,遇事求稳怕乱,求稳怕险;在有关工作的摆布上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1、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注重向领导和身边同志学习,不懂就问;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注重记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提高学习的质量。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开拓进取。增强群众观念、大局意识,主动、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发现矛盾和问题,防患于未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增强宗旨意识,把社会是否满意,社会是否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今后的工作任务很繁重、很艰巨、很光荣,也有信心。我将进一步树立自信、增强信心,自觉服从和服务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大局,自觉遵守和服从单位党组作出的各项决策决定,认真查找与改进自己思想及工作中的差距,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我将严于律己,宽已待人,低调做人,潜心做事,尽心尽力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理清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勤奋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促进单位工作再上新水平、再上新台阶,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进行,为单位辉煌明天再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