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时间:2019-05-14 07:2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C

5、D

6、A

7、C

8、B

9、D

10、D

11、C

12、D

13、B

14、B

15、D

16、D

17、D

18、C

19、B 20、D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

3、CD

4、ABCD

5、ACD

6、ACD

7、ABD

8、ABCD

9、ACD

10、AC

11、BCD

12、ABCD

三、简答题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 信;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要求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提倡民主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 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以及以代议制为基本原则的共和体制。提倡科学就是要学习自然科学法则,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和无神论等思想。进行文学革命就是要从内容到形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为了传播民主科学的思想,为了人民的启蒙,就必须大力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反对封建文学、文言文。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 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革命的范畴。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2、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五四以后,尽管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革命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表现为:

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中国人民掌握了新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社会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3、简述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表现出的鲜明特点。

一是注意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立场方法,划清与修正主义的界限。

二是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三是重视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相结合。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及其意义是什么?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低纲领,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纲领第一次明确了革命对象-初步解决了革命动力问题,为全国人民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此,中国人民有了革命斗争的明确方向和战斗旗帜。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必然要起来进行革命斗争。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到辛亥革命,虽然帝国主义未能完全吞并中国,但中国人民却始终未能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发展得必然要求。

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的中国工人阶级必然要起来反抗。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人阶级的觉悟程度逐步提高,它必然要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这样就为共产党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阶级基础。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各种新思潮纷纷涌人中国的情况下,人们经过比较、鉴别、论争,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日益广泛地宣传它又形成了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队伍。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当建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都具备的时候,在五四运动的促进下,以一批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为桥梁,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先是各地共产主义组织、进而是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就应运而生了。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完全符合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普遍规律。它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乃是历史选择,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指导。她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明确地制定了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注重领导和发动大规模的工农运动,并高度重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影响,并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讨论和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并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实际是指出了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重大问题。这是中同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最初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1 921年8月,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在它的领导和组织下,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与此同时,各地农民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工人运动的迅速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地位和影响,鼓舞了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勇气。但二七惨案的失败也向中同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要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仅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开展武装斗争,才能最终取得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二七惨案的失败给了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促使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积极开展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同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建立后.国民革命各方面的工作得以不断的开展:如黄埔军校创立、巩同广东革命根据地、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誓师北伐等。3.试论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二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幼年时期的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都缺乏经验。尤其是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历史意义:大革命初期和中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因而取得了很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此时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作了有益探索,为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这场革命,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中国共产党还掌握了一部分军队。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都给党以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这一切,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五、材料分析题

1.(1)号召人们坚持科学的精神。

(2)提出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要摆脱愚昧的状态,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最猛烈的冲击,以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以科学的武器判定社会,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3)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他们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而当他们到工农中动员、组织和宣传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3.相似处:反帝反封建,建立统一的独立的共和国。

区别:有原则区别。中国共产党还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革命纲领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完整版)

西南大学2015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至善网网络课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

(目录链接Ctrl+左键,注意选项的顺序变化)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第二节西方列强入侵...................................................2

第三节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8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8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3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15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7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7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21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25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8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8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1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33 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35

第一节中国所出的时代和国际环境......................35

第二节“三座大山”的重压..................37

第三节两个中国之命运............................39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1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1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43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6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8

第一节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48

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54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7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57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58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59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62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65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66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66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69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71

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72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74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74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75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77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79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79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81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84

第九章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86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86

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90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92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4

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94

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98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100

第四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2

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03

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04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A.工业

B.手工业

C.小农经济

D.农业经济

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经济)。

A.封建经济

B.半殖民地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商品经济

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A.约在六七千年以前

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C.约在四五千年以前

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4.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A.法家思想

B.大同思想

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

5.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A.家长制

B.君主立宪

C.封建宗法制

D.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6.五六千年以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起文明社会要素,主要有(ABCD)。

A.城市

B.墓葬

C.家畜饲养

D.农业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7.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域主要是(ABCD)。

A.医药学

B.天文学

C.农学

D.数学

8.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包括(ABCD)。

A.清代“康雍乾盛世”

B.汉代“文景之治”

C.唐代“开元之治”

D.唐代“贞观之治”

第二节西方列强入侵

1.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英国)。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俄国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主权不完整

4.下列通商口岸中,哪些是在《天津条约》中被迫开放的(汉口)。

A.广州

B.天津

C.汉口

D.宁波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5.《马关条约》签订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这三个国家不包括(英国)。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俄国

6.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7.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望厦条约》)。

A.《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8.《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遭到了黑旗军的英勇抗击,其领导人为(刘永福)。

A.刘永福

B.吴彭年

C.杨泗洪

D.刘铭传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8月29日)。

A.1840年1月25日

B.1842年8月29日

C.1843年7月22日

D.1839年10月1日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主要指(ABCD)。

A.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博大精深

C.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灿烂辉煌

D.中国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11.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评价,正确的是(BCD)。

A.使帝国主义开始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

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来源是(ABC)。

A.农民

B.破产的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中小地主

13.鸦片战争后,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BD)。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工人阶级

14.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C)。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15.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ABC)。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16.下列条约中,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是(ABCD)。

A.中法《黄埔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英《虎门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E.中英《北京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17.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ABCD)。

A.关税主权

B.领土主权

C.司法主权

D.领海主权

E.军事主权

18.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对)

19.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对)

20.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对)

21.中国资产阶级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对)

22.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23.中国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对)

2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对)

2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错)

第三节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望厦条约》

2.《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香港岛)。

A.台湾

B.九龙

C.新界

D.香港岛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望厦条约》)。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瑷珲条约》

D.《望厦条约》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B.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D.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5.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A.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B.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C.英国的鸦片走私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7.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C.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D.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8.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9.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A.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B.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10.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A.民族资产阶级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11.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A.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B.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1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本家

C.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D.官僚买办资本家

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A.必修课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任选课

C.公选课

D.必选课

14.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A.1912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B.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15.英国等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包括(ABCD)。

A.协定关税,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B.外国船舰可以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C.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享受领事裁判权

D.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6.从1840年到1919年,资本-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CD)。

A.《南京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7.下列哪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ABC)。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社会矛盾的变化

C.革命任务的变化

D.中国统治阶级的变化

18.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AB)。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C.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社会主义的中国

19.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是(CD)。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20.下列哪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的变动(ABC)。

A.出现民族资产阶级

B.出现买办势力

C.出现工人阶级

D.出现商人阶级

21.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哪几部分人转化而来的(ABCD)。

A.官僚

B.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主

C.地主

D.商人

2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是(ABCD)。

A.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帝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

23.造成鸦片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因此英国才发动了对华战争。(错)

24.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

25.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化主要指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错)

26.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主要指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错)

27.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晚于中国资产阶级。(错)

28.只有通过革命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对)

29.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对)

30.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错)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A.日本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马关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A.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5.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A.《瑗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北京政变)。

A.签订《辛丑条约》

B.签订《天津条约》

C.签订《北京条约》

D.北京政变

7.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租界是1845年设立的(上海英租界)。

A.汉口英租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汉口法租界

C.上海法租界

D.上海英租界

8.下列哪个条约规定,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1858年《天津条约》)。

A.1860年《北京条约》

B.1842年《南京条约》

C.1858年《天津条约》

D.1895年《马关条约》

9.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德国)。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0.所谓的“国中之国”是指(帝国主义在华的租界和租借地)。

A.帝国主义在华的租界和租借地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C.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D.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1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仅在庄王府一处就烧死和杀死义和团民和贫民1700多人,时间是(1900年8月)。

A.1902年8月

B.1901年8月

C.1900年8月

D.1903年8月

12.近代史上,与香港有关的条约有哪些?(《南京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

13.强迫清政府把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北京条约》)。

A.《望厦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14.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

A.同治皇帝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慈禧太后

15.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A.传播西方文化

B.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D.进行传教活动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A.俄国

B.日本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英国

D.德国

17.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什么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ABCD)。

A.政治控制

B.文化渗透

C.军事侵略

D.经济掠夺

1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ABCE)。

A.《勘分西北界约记》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E.《改订伊犁条约》

19.《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DE)。

A.福州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宁波

C.上海

D.广州

E.厦门

20.下列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有(ABCD)。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

21.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BCD)。

A.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

B.剥夺海关自主权

C.控制通商口岸

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22.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指(ABD)。

A.德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23.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手段主要有(ABD)。

A.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B.发动战争,屠杀人民

C.剥夺关税自主权

D.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2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ABC)。

A.扶植收买代理人

B.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5.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B)。

A.《望厦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26.根据“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如果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那么,英国驻华领事必须依据中国法律作出有罪判决。(错)

27.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错)

://par28.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北京条约》。(对)29.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英国。(错)

30.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金登干。(错)

3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字林西报》。(错)32.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沙俄军警把中国人居住的村庄烧光,把数千居民枪杀或驱人黑龙江中活活淹死。(对)

33.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错)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2.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A.军事技术的落后

B.经济力量的薄弱

C.社会制度的腐败

D.西方列强的强大

3.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

A.签订《马关条约》

B.签订《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D.三国干涉还辽

4.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中法战争)。

A.中日战争

B.中英战争

C.中俄战争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中法战争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A.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香港工人大罢工

D.台湾黑旗军斗争

6.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体现的近代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是(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

A.自强不惜建立新式军队

B.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

C.善于向西方学习

D.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7.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不

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A.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8.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美国)。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9.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0.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D)。

A.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11.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BCD)。

A.法国侵犯广西

B.日本侵犯中国台湾

C.英国侵入西藏、云南

D.俄国入侵新疆

12.在反侵略斗争的过程中,哪部分人起了主力军的作用(CD)。

A.地主武装

B.清朝政府

C.人民群众

D.爱国官兵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爱国官兵有(ACD)。

A.海龄

B.冯子材

C.关天培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陈化成

14.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ABCD)。

A.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B.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C.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

15.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产生的阶级有(AB)。

A.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16.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有(AD)。

A.林永升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邓世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E.刘铭传

17.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错)

18.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对)

19.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发展资本主义。(错)

20.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对)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A.林则徐

B.严复

C.康有为

D.魏源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A.义利团

B.洋务派

C.林则徐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海国图志》)。

A.《海国图志》

B.《瀛环志略》

C.《四洲志》

://D.《资政新篇》

4.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C.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林则徐)。

A.郑观应

B.马建忠

C.林则徐

D.魏源

6.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40至50年代)。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40至50年代

B.50至60年代

C.70至80年代

D.60至70年代

7.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中法战争)。

A.中法战争

B.中英战争

C.中日战争

D.中俄战争

8.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严复)。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梁启超

D.严复

9.喊出了“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是(孙中山)。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梁启超

B.孙中山

C.康有为

10.“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所赞美的“血战”是指(义和团运动)。

A.镇江保卫战

B.义和团运动

C.虎门销烟

D.镇南关战役

11.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中国人不善战

D.中国人军少

12.中华民族觉醒意识的口号是(AC)。

A.救亡图存://ar B.自强求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振兴中华

D.扶清灭洋

1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对)

1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开始普遍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错)

15.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错)

16.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错)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A.洪秀全逝世

B.天京陷落

C.北伐的失败

D.天京事变

2.《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平均地权

D.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因为:(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D.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4.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指挥思想不同)。

A.指挥思想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组成成分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

5.中外反动势力合作的政治基础是(维护各自利益)。

A.镇压太平天国

B.维护各自利益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维护清朝统治

D.建立总统衙门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7.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8.《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农村政权的基层管理组织是(两)。

A.伍

B.甲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两

D.保

9.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体现在(革命任务)。

A.指导思想

B.领导阶级

C.革命任务

D.斗争形式

10.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国内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A.辛亥革命

B.义和团农民运动

C.三元里人民的斗争

D.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11.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A.《天条书》

B.《原道救世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1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把向西方学习,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社会发展方案是(《资政新篇》)。

A.《天朝田亩制度》

B.《校邠庐抗议》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资政新篇》

13.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主要依据是(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C.承担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D.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14.太平天国颁布的重要文献有(CD)。

A.《仁学》

B.《海国图志》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15.下列对太平天国评价正确的是(ABCE)。

A.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E.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16.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BCDE)。

A.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B.其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C.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D.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E.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17.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中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的阶级主要是(ACD)。

A.地主阶级洋务派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维新派

18.洪秀全据以指导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斗争的理论著作有(ABC)。

A.《原道醒世训》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觉世训》

D.《仁学》

19.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BD)。

A.冯云山被杀

B.石达开率部出走

C.陈玉成李秀成等年青将领被提拔

D.杨秀清韦昌辉被杀

2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ABCD)。

A.领导集团内部的不团结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对侵略者本质缺乏理性认识

C.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D.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

21.《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其内容包括(ABCDE)。

A.奖励科技发明

B.强调中央集权

C.禁止鸦片输入

D.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

E.提倡兴办学校

2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对)

23.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对)

24.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错)

25.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对)

26.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对)

27.《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错)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28.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由洪秀全(洪仁玕)提出的。(错)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A.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培养新式人才

C.镇压农民起义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A.林则徐

B.冯桂芬

C.魏源

D.李鸿章

3.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A.礼藩部

B.礼部

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机部

4.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A.认为富国强兵可以改变一切

B.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C.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5.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A.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B.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

C.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D.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

6.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A.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B.发展民族工商业

C.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7.1865年,李鸿章筹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A.天津机器局

B.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C.湖北枪炮厂

D.金陵机器局

8.洋务派创办的当时最大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学堂

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A.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C.口号是“自强”和“求富”

D.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012-6-6 15:47:48本站原创 我要评论(0)【字体:大 中 小】

【教学理念与目标】

一、教学理念

(1)这一章内容,包括中篇综述第一部分中国所处是时代和国际环境,着重向学生阐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让学生明白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和革命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马克思指导地位的历史的由来。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历史素养,特别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决跟共产党走的信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前后的国际国内背景,争取理解为什么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2)通过学习,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了解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变化,从而理解为什么说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条件。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4)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党革命的开展与失败。【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录像资料。【教学时数】

4学时(本章共2节内容,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教学过程】

【本章导入】(运用综述概括法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对第二章、第三章的学习,了解到近代以来,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怎么办” 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然而历史 表明,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天朝田亩制度》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没有找到一条挽救中国社会危机的出路,这些探索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真可谓“山重 水复疑无路”,就在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探索者在漫漫的黑夜中,终于看到了曙光,这又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么,本章我们将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首先我们学习一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导入新课】 通过师生对话及课堂提问带出新课内容

【教师】 同学们好!大家对“马克思主义”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是不是? 【学生】 是。

【教师】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这里所讲的马克思(Marxism)是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 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马克思 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 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 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制定了关于建立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总结了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阶段。五四运动后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正是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又称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级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压迫和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是帝国主 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 洲但波及在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过程主要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 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缔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协约国。战争主要在欧洲。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 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 500万人参战,1 000万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 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一)外部条件 1、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端的形式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使先进的中国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由向往转向失望和怀疑。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 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对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已有认识。陈独秀指出:“自竞争人权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逐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 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专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毋庸讳言者也。”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 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更多的怀疑。李大钊讲到:“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陈独秀讲到:“欧战底结果,国际资本主义底基础 已经大大的动摇”,“资本主义在欧美已经由发达而倾于崩坏了。。。。”曾经坚决主张中国应实行资本主义改良的梁启超在目睹了欧洲所遭受的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惨状之后,于1920年发表《欧游心影录》,对曾经向往过的欧洲文明大失所望。他告诉人们,世界大战的炮声给了世界一个莫大的刺激,自己的人生观也 因此发生了“大变化”。他确认西方物质文明是“制造社会险象的种子”,他为西方的前途悲哀:“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 救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人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持有怀疑态度,除了帝国主义国家本身所暴露出的问题外,还源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次遭失败的事实。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曾以满腔热情,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然而却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这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 生了极大的疑问。正如毛泽东所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现巴黎和会上时,甚至遭受了比战败国还要多的屈辱,这一事实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英、法、美、日、意等27个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国的和约,建立 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和策划发对苏俄的会议。会议完全被美,英、法三国操纵。巴黎和会开始时,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提出七项希望 条件: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由权。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中国代表团还提出取消 “二十一条”的要求,但会议漠视中国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无理拒绝中国的要求,认为“二十一条”与会议无关不予讨论,并非法决定让日本继承战后德国在山东 的一切特权,包括领土、铁路、矿山、海底电线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有力地击破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幻想,激起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极 大愤怒和仇恨。2、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案例材料】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联合贫苦农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和 士兵举行起义,占领首都各重要据点。翌日凌晨,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25日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次日,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 令》,组成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教师点评】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第一次在实践上获得成功,由此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关于十月革命的基本情况,先让学生做扼要讲述,教师再做总结,并启发学生思考:在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是时代,十月革命成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这个事实又会对当时正在学习西方的中国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发言后,教师作系统讲述)

俄国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经列宁领导下的布 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一月革命,推动了中国的 先进分子把学习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转向了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它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 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古够的先进知识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 时候,它确实使中国人看到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李大钊说,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案例材料】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1919年7月25日,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以代理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名义发表了致中国人民及南北政府的宣言,通称《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言认为 中国人民在东方人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苏俄要援助中国人民的革命。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宣告从前帝俄与日本、中国及协约国订立的所有密约一律取消;帝俄政府在中国东北以及别 处,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一律放弃;帝俄政府在中国夺取的中东铁路、矿产、林业等一切特权,以及俄国商人在中国内地开设的工厂,一律归还给中国,不受任何 报酬;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废除帝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正式恢复两国人民的友谊,共同为自由而战。这一宣言,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提出问题】 对比列强在巴黎和会对中国的态度,苏俄对华态度有和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与资本主义列强对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成立的俄国苏维埃政权连续发表两次对华宣言,主动放弃沙皇政府在中国攫取的权利,表示以平等态度与中国建立外 交关系。这两个事件在人们心中形成巨大发差,使一批进步知识分子把目光投向苏俄。他们在那里看到了20世纪世界自由、人道的新曙光,同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 的真理光芒和巨大生命力。

【提出问题】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们感到,中国国情“皆与 俄国相近”,所以中国“须有同类的精神,即使用革命的社会主义”。青年毛泽东兴奋地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山穷水尽皆路走不通了的一种变计。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潮流。

(二)内部条件

【北洋军阀简介】(课根据授课情况适当增减)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为几个派系,开始争夺中央政府权和底盘,其它地方军阀也拥兵自重。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

在北洋军阀系统中,主要有三大系派。一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二是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三是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皖系军阀控制安徽、山东、浙江、江 西、福建等省。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直隶等省。奉系军阀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则占据东北三省。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在北方,有割据山西的晋系阎锡山。在南方,势力最大 的是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和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前者占有云贵,后者占有两广。

1、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社会矛盾激化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北洋军阀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主 要靠山,以军队作为专制统治的主要柱石。1916年,袁世凯败亡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这些割据称雄的各派系军阀之间,或者为了争夺中央政权,或 者为了保持与扩大自己的地盘,进行连年不断的纷争,引发多次的战乱。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北洋 军阀的黑暗统治迫使中国人民再一次思考、探索中国的出路。这就是为中国人民最终接受作为救国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内在动力。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相当迅速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 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进一步成长起来。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中国工人罢工的次数 也愈来愈多,罢工规模增大,斗争水平显着提高。从1912年到1919年5月的7年间,罢工达130多次,比辛亥革命前的7年增加了一倍还多。罢工的规模 也大多超过辛亥革命前的斗争。如1915年日商上海第五纱厂工人罢工、1917年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1918年三新纱厂工人罢工,每次都有几千工人参 加。中国工人罢工还日益明显地开始由经济斗争转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915年反对日本“二十一条”和1916年发对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的斗争,就是 两次规模的反帝反军阀卖国的政治斗争。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日趋高涨,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开始由自在的阶级向自为阶级的阶段转变。正如毛泽 东所指出的:“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势,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无产阶级的成长和政治觉悟的提高,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简介】(可根据授课情况适当增减)

陈独秀(1879年——1942),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名仲甫。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杂志。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运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1921年7月再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后继任中共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第五届中央委员会 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推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革命遭到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32年被国民党逮捕。1938 年8月出狱。1942年在四川江津病逝。

【教师点评】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15奶奶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陈独秀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8月在上海建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被选为中国共 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领导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以后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为反对封建制度,争取社会解放的阶段。

(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提出问题】让学生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自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德先生”的(Democray)}和科学{“赛先生”(Science)}。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开展文学革命。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给封建主义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事实上,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确实是敢于向两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的第一批不妥协的 战士。这些先进的思想家们大胆地冲破旧传统,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主张,出现了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并有力地带动了其它领域的大解 放。正如毛泽东当时所形容的:“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家在社 会上掀起的这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冲决了紧固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所以说,新文化运动带来 的思想大解放,为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弱点。第一,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 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的必然,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 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 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之一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的还是资产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 面,影响了这个运功后来的发展。例如,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有些人在吸收西方文化和批判封建文化时,存在着明显的片面化、绝对化的倾向,过于强调文化 的时代性,因而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分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过分肯定。陈独秀就认为:“(中国旧的伦理价值体系)非无优点。而缺点 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兼容,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基于此种认识,这些人试 图给予以全盘推到传统伦理价值体系而重建合乎现代人需要的新的价值核心。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显然是比较片面的。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人士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正是这种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 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成了两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等)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另一部分人(胡适等)则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2)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阶段,马克思主义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指导作用。

【案例材料】 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二十七个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在人民的压力下,向和会提出七项条件 和取消“二十一条”,遭到参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军阀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数千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 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军阀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学生三十多人。6月3、4两日,军 阀政府又逮捕北京学生八百余人。全国人民更加愤怒,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九江及山东、安徽等地的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上海和全 国各重要城市的商人也先后举行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有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内的 革命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6日至10日,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去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28日,拒绝在 合约上签字。

【教师点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做了准备。

(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典型地表现在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 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好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好饿“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确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在后期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工、商、学广大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革命运动。这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瞿秋白当时就说:“绝不能望文生义地去解释他。中华民族几十年来受剥削,到今 日才感受到殖民地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本来就包括在里边。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 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在这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告同胞书中说:“学 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到民 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学校,去办工会”。

(2)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麻衣,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 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而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应继承什么样的五四精神?

【学生回到后,教师总结】五四精神,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 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第一,振兴中华。在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的奔走呼号,浴血奋斗,广大知识分子、市民、工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最根本的动 因就在与振兴中华。响遍全国的“外争国权,内政国贼”、“唤醒同胞,一致救国”等口号,最根本的含义也在于此。有的人当时在思想上虽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然上还没有明确认识到 这一点,纯粹为爱国热情所驱使,但他们爱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中国的落后,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挽救中国的危亡,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振兴中华民族。在今 天,我们提出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对历代爱国志士“振兴中华”理想的继承和弘扬。第二,爱国主义。在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之所以不顾高 压,奔走呼号,他们的爱国行动之所以能得到各界知名人士、上层人士和广大工商界群众的支持,就是由于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今天,要真 正使中华民族振兴起来,更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

(3)马克思主义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指导作用。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 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从而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 主体的民主。他们强调,必须铲除少数人的特权,改变“大多数的无产劳动者困苦不自由”,这种“不合乎„德谟克拉西‟的状况”。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 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了。

【提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反封建斗争与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斗争又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 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 往启蒙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前进了。

如果说,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指导作用了。

二、中国人在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一)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的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案例材料】五四时期各种社会思潮

五四运动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至。由于这些思潮不同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在当时都被称为新思潮。这种思潮,既包括社会主义思想,也包括各种各 小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在这些新思想中,流传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较广、影响较大的有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 义、泛劳动主义、合作主义、平民教育等。

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40年代形成的无产阶级学说。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学人对马克思及其学说已有较多的介绍,但中国人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否认客观真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凡是能提供利益和 符合需要的便是真理。实用主义还否认事物的根本变革,因而主张一点一滴的进化和改良。实用主义是胡适等人引入中国的。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接受了实用主义。1919年,他发表了《实验主义》等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实用主义。他把实用主义称作实验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也叫行会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英国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它主张在保存现有国家政权的条件下,组织基尔特,来管理生 产,实行生产自治,产业民主,而由国家负责产品的分配和保证全民的消费,从而达到消灭剥削,实现劳动者的解放。五四时期,梁启超、张东荪等是这种主义的积 极鼓吹者。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主义阶级的社会思潮。20世纪初被当作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无政府主义派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强权和国家,幻想通 过宣传和暗杀等手段建立一个生活平等、工作自由、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互助互爱的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无政府主义者表现了与封建专制、封建礼教势不两 立的姿态,五四运动后,一度被那些不满于中国社会的黑暗,向往没有阶级、没有人剥削人社会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接受。不少早期共产主义者也曾受过它的影 响。

工读主义或“工读互助主义”,是综合当时流行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以及新村主义等“新思潮”而 形成。工读主义主张劳心与劳力、工与读相结合,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把工读互助团办成“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组织,将来各地的这类小组联络起来,实行“小团体大联合”,创造一个新社会。

【教师点评】 五四运动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每一种社会思潮在社会中总有一定的追随者。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在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 想展开了争论,通过这些争论,使大批青年与各种各样的非马克思主义划清了界限,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在中国成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孜孜以求的新思潮。但在开始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朦胧的向往。正如瞿秋白所说:“社会 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19世纪40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 十分清晰的。”当时不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各种空想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社会主义思潮如新村主义、工读主义、合作主义等也有一定影响。空想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还按照他们 各自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改造社会”的口号下,进行了多种形式空想社会主义试验,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空想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使大批知识分子从实践 中认识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和谬误,并得以在比较和鉴别中进一步接受和信仰科学社会主义,完成思想上的根本转变。

(二)1919年7月到1921年间,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争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1919年7月到1921年间,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关于问题与主义、关于要不要社会主义的论战,并对无政府主义思想进行了 批判。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斗争,帮助一批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划清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同资本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 的界限,推动他们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毛泽东简介】(可根据授课情况适当增减)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 导人。湖南湘潭韶山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 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2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 表大会,被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 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听。1926年11月,任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 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摔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 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 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著作中队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 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 “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内战到第二 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 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1938年10月,在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 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 步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 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 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 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他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

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3月至1948 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他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 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 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策,号召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月1 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了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6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 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同年10月,迫于美国军队攻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以他我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2年,在他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它民主改革,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 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他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

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个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接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 出“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同年9月,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 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这个方针后来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挫折。1957年2月,他作《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1956年7月,提出要“造成一个又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主持召开庐山会议。他本想纠正已经察觉到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后在全党错误的开展了“反右倾”斗争。从1960年冬至1965年,在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 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它方面的 “左”的错误。

但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他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 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1963——1965年,发动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1966年,由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因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 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他领导了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不让江青、张春娇等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

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并且开始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李大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等。

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主要的由以上三种人组成的。其中李大钊、陈独秀属于先驱者和擎旗人,毛泽东等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则是其主体部分。

(四)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视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革命立场,明确而坚决地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三,提出了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小结】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发传播,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并肩作战,携手共进,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由此,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导入新课

【教师点评】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11月,创办《共产党》。这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地上 树立起来了。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从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 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烬美,邓恩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都成立了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也成立了共产主义早期 组织。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成立后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第二,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三,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一大”召开的经过】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 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6月3日,共产党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 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开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 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李达、李汉俊在征询陈独秀、李大钊的意见并获得同意后,分别写信给各地党组织,要求每个地区派出两位代表到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7月中下旬,设在法租界白尔路389号(今太苍路127号)的博文女校,陆续住进了一批教师、学生模样的青年,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考察团的名义,来上海参加这次历史性的聚会。代表们到齐后,就便在住处开了预备会。

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会址设在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住宅,大家围坐在 客厅长餐桌四周,室内没有特别布置,陈设简单,气氛庄重。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 秋;济南的王烬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慧僧。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 创始人和领袖。

7月24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了经验体会。

25、26日休会,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的工作计 划。

27、28和29三天,分别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议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讨论认真热烈,大家各抒己见,既有统一的认识,又在某些问题引起争论,会议 未作出决定。

7月30日晚,“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这次会议被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迫 中断。第二天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10时左右,代表们先后到达嘉兴车站,在鸳湖旅馆稍事休息后,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

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它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并要求与其它政党关系上保持独立政策,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最后,“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代表们认为目前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会议在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声中闭幕。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是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来自7个地方、代表53名党员的12名代表。他们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烬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日本东京)。陈独秀、李大钊因分别在广州和北京有事,未出席会议。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大会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鉴于当时的党“几乎完全是由知识分子组成”,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党精神教育他们。”

大会选举产生了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 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线的科学社会主义。修正主义者主 张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走议会斗争的道路,放弃了马克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主义关于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原则,因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而列宁主义则 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并根据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客观形势做了相应的发展,因而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整 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不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 抱有期望。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 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 命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案例材料】 “二大”通过的最低纲要与最高纲要 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 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欠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 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是最低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 民主共和国。

【教师点评】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对于这个在长时间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给予了一个基本解决。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据此,大会指 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主义革命是极有意义的”。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 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案例材料】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党的“二大”之后,党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上演了最为壮烈的一幕。

京汉铁路纵贯河北、河南和湖南三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京汉铁路的运营收入是军阀吴佩孚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

1923年2月1日,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代表和各铁路工会代表、汉冶萍总工会代表、武汉30多个工 会代表,以及北京和武汉等地的学生代表近300人齐聚郑州。中共中央对这次大会非常重视,派出了张国焘、陈潭秋、罗章龙、包惠僧、林育南等人出席大会。

2月1日上午,军阀吴佩孚派出大批荷枪实弹的军警在郑州全城戒严,下令禁止召开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但是,参加会议的工人代表不顾生死,冲破军警的重重包围,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等口号,在郑州普乐园剧场举行大会,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当天,全副武装的军警包围了会场,强行解散会议,捣毁总工会和郑州分会会所,并驱赶代表。当晚,京汉铁路总工会执行委会秘密召开会议,决定将总工会临时总办公室转移到汉口江岸,并决定全路自2月4日举行罢工。

2月4日,全路两万多任务人举行大罢工,1 200公里铁路顿时瘫痪。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次罢工的主要负责人是张国焘、项英、罗章龙、林育南等。京汉铁路工人起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恐慌。在帝国主义 支持下,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在汉口,2月7日当夜,天降大雪,反动军警把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木桩上,让他下令复工,遭到断然拒绝。林祥谦英勇就义,在武昌,共产党员、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施洋被杀害。大罢工中,工人52人牺牲,300余人受伤。

【教师点评】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 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罢工,中国工人阶级掀起了第一个罢工斗争的高潮。在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包括安源路矿工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等在内的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者在30万人以上。

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民 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1922年6月,澎湃来到家乡广东海丰县的赤山约,经过艰苦的工作,成立了农会。次年元旦,召开海丰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海 丰总农会宣告成立,全县范围的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这种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过的。

(三)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形成 【案例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几经挫折后,深感国民党内许多人已经日趋腐败,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辙。他开始同共产党人建立联系,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合作,欢迎苏联对中国国民革命的援助。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6月发表的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但是他们党内那种“动摇不定的政策,实有改变的必要”。党在准备建立统一战线时,首先考虑同国民党合作,是很自然的。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鉴于国际及中国之经济的政治状况,鉴于中国社会的阶级(工人、农民、工商业家)之苦痛及要求,都急需一个国民革命。拥护工人农民 的自身利益是我们不能一刻忽忘的;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是中心工作。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 放被压迫的中华民族,更进而谋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

【提出问题】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当时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首先,这是由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主要的革命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而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的民族革命,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革命者可以同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在一定时间内结成同盟,共同完成反对反封建是民族革命的任务,这也是国共两党能够合 作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这是由当时的革命决定的。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之后,中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了低潮。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 到,中国无产阶级虽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的战线。所以在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 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最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大体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尽管这个党在几经挫折后,并没有多少实力,并且成分复杂,严重地脱离群众。但是,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因此首先应当争取同国民党进行合作。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 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在民生主 义中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孙中山在大会上说:“现在是拿出鲜明反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来唤起民众为中国的自由独立而奋斗的时候 了!”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案例材料】 黄埔军校

黄埔军官学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5日正式开学,校址在广州附近的黄 埔。是孙中山得到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于改组国民党后创办的军事学校。孙中山自任军校总理,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等部。政治部主任先后有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邵力子、熊雄;教授部以王柏龄、叶剑英为正副主任。恽代英、熊雄为政治总教官,何应钦为 军事总教官。政治教官多由共产党人担任,军事教官多由苏联人担任。军校采取军事和政治并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学习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建立党 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出版校刊《黄埔潮》

【教师点评】 国共合作创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1925年,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在此基础上,举行了统一广大的战争,征讨地方军阀陈炯明、邓本殷,统一并巩固了广大革命根据地。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的的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 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 革命的风暴。工人运动迅速高涨,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更为广大,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3、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提出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大革命的哪些方面?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期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

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周恩来说,当时,国民党不但 在思想上依靠我们,复活和发展他的三民主义,而且组织上也依靠我们,在各省普遍建立党部,发展组织。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我们的同志。“是我 党把革命青年吸引到国民党中,是我们党使国民党与工农发生关系。国民党„左‟派在各地的国民党组织中都占优势。国民党组织得到最大发展的地方,就是„左‟ 派最占优势的地方,也是共产党最多的地方。”

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经过共产党人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一向被视为一盘 散沙的中国人民力量逐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1927年4月中共召开五大时,它领导下的工会共拥有280万会员,产业工人基本上都已经组织起来了。农会则 拥有972万会员,由于一个农户一般为五口之家,而入会时只写一个人的名字,所以农会联合的农民实际上已经达数千万之众。这就是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大战 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公认的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的第四军独立团,是一个 突出的例证。独立团在北伐中战功卓著,使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此外,共产党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等),配合正 规军作战,而上海工人的起义武装更是充当了解放上海的主力。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所作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连国民党右派理论家戴季 陶1926年11月在中山大学演说时也讲过中国共产党好像机关车(按:指火车头),国民党好像货车,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好像人车货车套上机关车这样的 话。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案例材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 义直接出兵镇压,制造了南京事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实现其反革命野心,积极寻找靠山,加紧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勾结,密谋举行反革命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政变。4月上 旬,蒋介石和汪精卫、白崇禧等人举行一系列的秘密反共会议。接着,蒋介石纠集流氓、地痞组织“中华共进会”和“上海工界联合总会”,以反对上海总工会。他 又指使吴稚晖、钮永健、白崇禧,陈果夫等组织“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篡夺上海人民的政权。他施展两面派的手法,一面以总司令部的名义发布文告,限制工会 和工人纠察队的活动;另一面假惺惺地给工人纠察队送去亲自题写的“共同奋斗”的锦旗,来麻痹工人的警惕性。在这紧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 右倾投降主义,既不同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也不作应付突然事变的充分准备,而是一味妥协退让。蒋介石利用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在无产阶级毫无戒备的 情况下,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凌晨,早就做好准备的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当 工人群众奋起抵抗时,国民党第26军周凤岐部随即借口“工人内讧”,强行将工人纠察队缴械,解除了上海2 700名工人纠察队纠察队的全部武装。纠察队员仓促应变,死伤300余人。驻在上海的帝国主义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4月13日,上海 工人举行总罢工,并有10万余工人、学生和市民集会抗议。会后,到宝山路周凤岐部请愿,提出发还工人纠察队枪械、释放被捕工人、严惩祸首、肃清流氓等要 求。当请愿队伍行至闸北宝山路时,突然遭到蒋介石军队的武装袭击,100多人牺牲,伤者不计其数。接着,蒋介石下令解散上海总工会,查封革命组织,捕杀共 产党员和革命者。江浙区委领导人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等在此次政变中英勇牺牲。4月15日,广州的反动派解除了黄埔军校和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武装,封闭革 命组织。随后,蒋介石的爪牙在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福州、厦门、汕头等地以“清党”为名,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等人相 继被杀。东南各省陷入反革命白色恐怖之中。与此同时,4月6日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指使反动军警采取突然行动,包围苏联使馆人员以及居民等80余人。4月 28日,李大钊等20人英勇就义。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在南京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南 京国民政府。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4月27日在武昌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但这次大会,没能清醒地判断当时的局势,提供坚强有力 的领导,却徒然丧失时机,坐视整个局势继续恶化,因此没有能够担负起在紧急关头挽救革命的任务。

【教师点评】 四一二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是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北洋军阀势力的迅速崩溃,使帝国主义列强感到震惊。它们在中国集结兵力、制造事端,企图以武力相威胁,阻挡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同时开始把蒋介石看 作国民党内的“稳健派”,进行拉拢。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同年7 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伸出的千百 只手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于农民群 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大革命遭到了失败。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它没有经验,缺乏深刻的 革命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像结合。所以,右倾机会主义在大革命后期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小结】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 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革命,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 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本章总结】

本章我们学习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内容。从中我们发现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 规律。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其作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最终领导中 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

【课后思考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新文化运动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系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一再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能从历史中得到什么启发,我们需要怎样解放思想?

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今天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四篇:事业单位考试题库:中国近现代史专项习题及答案(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C袁世凯在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3.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C“兼容并包”的思想 D社会主义的思想 4.新文化运动中批孔实际上针对的是()A儒家思想文化 B孔子思想学说 C儒家传统道德 D封建专制皇权

5.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他们要求()A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宣传新思想,弘扬新文化

6.1911年至1925年间建立的下列政权中,不具有革命性质的是()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京政府 C.湖北军政府 D.广州国民政府

7.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B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C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人民民主

8.民主和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一面大旗,受此影响最大的是()

A广大青年 B 无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工农群众9.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实质是()

A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论战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论战 C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论战 D西方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10.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1.五四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工人觉悟高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2.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3.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A商人罢市 B学生大规模罢课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A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口号 B十月革命影响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C青年学生领导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15.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的特点在于()A无产阶级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

B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态度

C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16.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C.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D.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全是糟粕 17.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于()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长沙 18.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加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组织革命武装

C发动工人罢工 D制定完整的革命纲领 20.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A中共的中心任务 B中共的奋斗目标

C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21.中共二大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表明()A党的宗旨发生了变化 B党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C党在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D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加深

22.十年对峙时期,红色政权能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A.建立于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 B.当时新旧军阀混战激烈

C.得到了大量的国际援助物资 D.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中共三大决议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是()A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头脑 C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D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E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2.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A防止封建帝制复辟B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E学习西方文化

3.下列评价符合新文化运动实际情况的有()A是近代第一次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B使民主科学观念得到较广泛的传播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D整个运动未能给中国人民指明新的前景 E提出了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代表团突出的要求包括()A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B废除旧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收回大战期间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D取消袁世凯与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 E拒签和约

5.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包括()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E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6.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这场斗争的阶层有()

A爱国学生 B工人阶级 C商人 D地主阶级 E官僚资产阶级 7.五四运动与以往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

A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D进行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斗争 E北洋军阀政府忙于军阀混战

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A促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 B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E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革命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C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D具有以往的历次革命运动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和不妥协性 E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10.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有()

A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B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对科学共产主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

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E进步刊物和进步团体出现 11.关于中共诞生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思想基础 B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提供了组织基础 C工人阶级壮大提供了阶级基础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提供了群众基础 E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12.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任何政党不同的主要表现是()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

C能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E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13.中共一大的内容包括()

A制定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C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E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14.中共二大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E官僚资产阶级 1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将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指()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以无产阶级为革命领导

D提出民主革命的前途为社会主义 E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16.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

A讨论了国民党改组的问题 B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D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E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17.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A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

B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北伐军中的模范作用 C全国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D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E苏联政府的军事指导和物资援助

三、简答题

1.五四运动的意义。2.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特点。

四、论述题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五、材料题

1.五四运动中的爱国学生提出了下列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请回答:

⑴分析五四运动中提出这些口号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口号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⑵五四运动使上述口号中的哪些目标得以实现?

2.材料1: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建立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材料2: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如下: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的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⑴党的一大纲领的基点是什么?它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认识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实际?⑵为什么说党的二大纲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纲领?3.⑴根据材料1,概括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指导思想。⑵根据材料2,指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原因。

⑶材料1、2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有何相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⑷材料提出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实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A 6.B7.C8.A9.A10.D11.D12.C13.C14.D15.B 16.B 17.A 18.C 19.D 20.C 21.D 22.D 23.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D 3.BCE 4.ACD 5.ACDE 6.ABC 7.ABC 8.ABCDE 9.BCDE 10.BC 11.ABCE 12.ABCE 13.ACD 14.ABCD 15.ACDE 16 ABCDE 17.ABCDE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一次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运动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5)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坚持和执行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始终走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2)肩负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任务。

(3)在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党内多数及在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中建设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

(4)敌人的异常强大,决定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其他革命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其中心内容就是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会议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和前途等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区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初步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成为动摇、组织、鼓舞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一面战斗旗帜。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党的创建工作的圆满完成。五材料题 1.[答案要点] ⑴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义要求被无理拒绝。性质:这些口号反映出青年学生要求收回国家权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及本国的封建反动势力,使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⑵实现的有“内惩国贼”,即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2.[答案要点] ⑴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点。当时过早地在中国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因为脆弱的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还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即中华民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仍是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⑵二大纲领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也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3.[答案要点] 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但不能与国民党合并。

⑵工人阶级力量小,共产党力量弱;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要求;国民党是革命政党。

⑶都主张实行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但保持中共在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说明中共制定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⑷材料提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但材料中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为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宗族家长制

2.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掠夺土地 B.贩卖奴隶 C.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

4.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极其深刻的()。

A.生存挑战 B.生活考验 C.发展困难 D.生存危机

5.在欧美列强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对华贸易有逆差 B.中国禁烟使英商损失惨重

C.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中国没有完成了工业革命

6.《海国图志》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和御敌的方法,主张()。

A.进行“商战” B.“君民共主”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加强海防战略战术 7.19世纪4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规定列强各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清政府均宜“秉公议定则例”,逐步剥夺了中国的()。

A.关税制定权 B.关税自主权 C.海关行政权 D.海关自主权

8.在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太平军重创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并在浙江慈溪击毙其统领、美国人()。

A.法尔思德 B.华尔 C.马肯基 D.勒伯勒东

9.1885年3月,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中越边境镇南关,老将()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取得镇南关大捷。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冯子材 D.邓世昌

10.1895年6月至10月,台湾军民誓死保卫台湾,浴血奋战,抗击了日本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联合舰队,毙死毙伤日军()。

A.23000余人 B.28000余人 C.32000余人 D.35000余人

11.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12.列强和中国封建势力主要的压迫对象,也是主要的反抗力量是()

A.商人 B.手工业者 C.市民 D.农民

13.1851年,洪秀全率其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是其()。

A.建号 B.国名 C.国号 D.名号 14.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是在()。

A.1856年上半年 B.1856年下半年 C.1857年上半年 D.1857年下半年

15.太平天国颁布的最能体现其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革命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天朝田亩制度》 C.《原道醒世训》 D.《资政新篇》

16.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天京的时间是在()

A.1851年1月 B.1853年5月 C.1856年7月 D.1864年7月

17.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冯桂芬 D.林则徐

18.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的近代企业。

A.封建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买办性质 D.商办性质

19. 列强在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首先是加强了对清政府的()。

A.政治控制 B.军事控制 C.经济控制 D.思想控制

20. 1903年至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

A.云南地区 B.新疆地区 C.西藏地区 D.东北地区

21. 20世纪头10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在一些运动中,(始成为主要角色。

A.农民阶级 B.商店员工和工矿工人 C.少数民族和会党 D.民族资产阶级)开22. 清政府为摆脱内外危机,宣布实行“新政”,下令从()起正始废除科举考试。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23.辛亥革命酝酿之际,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是()。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工人阶级

24.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反清革命组织“兴中会”是在()。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

25.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平均地权

26.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湖北新军中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昌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是共进会和(A.华兴会 B.岳王会 C.光复会 D.文学社

27.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的利益和愿望。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

28.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

A.决定废除不平等条约 B.欲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外债

C.决定拒绝偿还外债 D.决定拒绝偿还赔款

29.从1919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30年,中国仍然是()。

A.殖民地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

A.1916年11月 B.1917年11月 C.1918年11月 D.1919年11月

31.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

A.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B.美洲的战争策源地

C.非洲的战争策源地 D.澳洲的战争策源地

32.1942年元旦,由美、法、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A.《联合国家宣言》 B.《雅尔塔协定》 C.《波茨坦公告》 D.《大西洋宪章》

33.1945年5月7日、8日,德国代表先后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A.西方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B.美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C.英美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D.英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34.北洋军阀以()作为政治上的主要靠山。

A.大资产阶级 B.退位的清皇帝 C.外国帝国主义 D.大地主

3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以1915年上海()的创办为标志。

A.《北斗》杂志 B.《青年》杂志 C.《新风》杂志 D.《新国民》

36. 鲁迅先生在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中,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成为时代的呼声。A.《药》 B.《伤逝》 C.《祝福》 D.《狂人日记》

37.中国的先进分子是经过(),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

A.仔细的研究、分析 B.反复的比较、推求

C.完整的学习、研究 D.全面的继承、发展

38.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39.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言论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斗争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D.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共产党

4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旧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42. 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

A.真正的统一 B.军队的统一 C.政令的统一 D.形式上的统一

43.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思想。A.农村包围城市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工农武装割据 D.游击战争

44.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著名起义是()。

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B.赣南秋收起义 C.湘南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45.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A.《战争和战略问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反对本本主义》

46.中共领导革命武装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湘赣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陕甘宁根据地

4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成立。

A.瑞金 B.兴国 C.遵义 D.延安

48.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上宣示了《对华政策纲要》,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所谓(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A.“大陆政策” B.“世界政策” C.“对华政策” D.“亚洲政策”

49.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的战略,全面对中国发起战略进攻。A.“速战速决” B.“南北夹击” C.“由东而西” D.“打通大陆线”

50. 天皇向公众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A.1945年8月14日 B.1945年8月15日)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51.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的序幕。

A.中国反法西斯战争 B.远东反法西斯战争

C.亚洲反法西斯战争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2.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的口号。

A.联蒋抗日 B.逼蒋抗日 C.反蒋抗日 D.弃蒋抗日

53.全国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54.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是指()这段时间。

A.1935年华北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B.1935年华北事变到1940年百团大战

C.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D.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0年百团大战

5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普遍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保存富农经济 C.减租减息 D.没收一切土地

56.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国共谈判协定》 C.《重庆谈判纪要》 D.《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57.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A.东北解放区 B.苏皖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58.1949年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的直接意图是()。

A.缓兵之计 B.屈服求和 C.划江而治 D.国共合作

59.有人说:“民盟被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折,但也正是民盟转变的起点。”这里“转变”的根本涵义指的是()。

A.由公开斗争转入地下斗争 B.由合法斗争转入武装斗争

C.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对国共双方采取中立态度

60.标志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北平解放

C.1949年上海解放 D.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在中国封建社会,常常结合在一起压迫农民的三个社会阶层是()。

A.官僚 B.地主 C.商人 D.高利贷者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A.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出现财政危机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C.中国人的身心遭到前所未有的毒害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19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的主要形式是()。

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C.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勒索赔款,抢劫财物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同时吸纳西方政治、经济学说等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王韬 B.薛福成 C.马建中 D.郑观应

5.19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是()。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6.186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一次出现逆差,主要原因是()

A.列强攫取了中国海关管理权 B.中国出口大宗的丝茶在国外没有市场

C.外商操纵市场,压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 D.列强已开始向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7.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A.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 B.在中国增设银行

C.投资修筑铁路,控制交通事业 D.夺取矿权

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加重赋税征收科派的主要原因是()A.行政庞大开支 B.巨额战争赔款 C.弥补财政亏空 D.填补地方亏空

9.1851年9月,洪秀全分封的诸王包括()

A.东王杨秀清 B.西王萧朝贵 C.北王韦昌辉 D.南王冯云山

10.下列对《资政新篇》的正确评价是()。

A.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反映了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11.洋务派办洋务,首先是为了购买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如奕奏折所言:()。

A.灭发捻为先 B.治俄次之 C.治英又次之 D.内要自强

12.维新派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即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

A.政党制度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思想文化

13.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中国东北,()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进行了战争。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14. 在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中,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和保路运动等。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抵制美货运动 D.收回利权运动

15.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涌现出一批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主要代表是()。A.鲁迅 B.邹容 C陈天华 D.章炳麟

16.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C.平均地权 D.创立民国

17.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都()。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18. 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和主要的轻工业。

A.金融 B.农业 C.林业 D.财政

19. 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金融垄断体系中心的“四行二局”是指()。

A.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B.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C.邮政储金汇业局 D.中央信托局

2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主要政治力量提出的建国方案有()。

A.***的军事独裁国家 B.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C.君主立宪制国家 D.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21.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

A.地主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外国帝国主义 D.民族资产阶级 2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独立 B.富强 C.民主 D.科学

23.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和时代条件是()。

A.辛亥革命后的时局动荡、混乱 B.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C.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4.下列各项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的有()。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C.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 D.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日益成熟25.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一次合作是由于()。

A.两党的革命目标相同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D.中共三大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26.宁汉合流后,国民党不再是大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成为一个由代表(团所控制的政党。

A.民族资产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南北军阀集团 D.地主阶级

27.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的三件大事是()。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B.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利益的反动集 C.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D.组织湘、赣两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28.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A.土地革命 B.农村根据地建设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29.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几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它们是()。

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C.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D.张国焘的“左”倾冒险主义

30.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的红军主力有()。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31.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宣示的《对华政策纲要》的侵略扩张主张是()。

A.惟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B.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C.征服行为诉诸武力 D.称霸亚洲进而称霸世界

32.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开始调整侵华政策,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

A.军事打击为主 B.政治诱降为主 C.军事打击为辅 D.政治诱降为辅

3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是()。

A.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B.国共两党的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

C.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D.处于一种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34.中国共产党提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

35.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学风问题主要是指()。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36.1945年重庆谈判前,中共中央提出的三大口号是()。

A.和平B.民主 C.统一 D.团结

37.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

A.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 B.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

C.必须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原则

38.下列运动或起义中,不在台湾发生的有()。

A.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B.“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C.二二八起义 D.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

39.在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等重大战役。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0.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除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外,还有()。

A.各人民团体的代表 B.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

C.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代表 D.特别邀请的代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修改版)(模版)

    上篇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3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综合题及答案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7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及_答案

    1.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一.先进性:他们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二.软弱性: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曲折重重,资产阶级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最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上编 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完整版)[本站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 (目录链接Ctrl+左键,注意选项的顺序变化)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

    20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及答案(5篇模版)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